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3 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 (7)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用水测量时间》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时间的测量”单元第三课。教材一开始呈现了三只两种类型的古代水钟图,让学生初步感知流水可以记量时间,帮助学生理解古人是怎样利用流水来计时。实践中水是怎样计量时间的呢?教材又呈现了“滴漏实验”这一部分内容,使学生亲身经历流水记量时间这一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对积聚10、50、100、300毫升水各需多少时间进行推测,随后进行验证,从而发现流水的速度是不均匀的,会随着水位的高低而发生变化。如果漏杯中的水是一滴一滴往下流,漏完300毫升的水,所需的时间将会怎样变化?使学生认识到流水的速度还和滴孔的大小有关。

设计思路:

古代的水钟如何计时呢?我一开始呈现视频,让学生观察水钟计时,使学生感受到流水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等时性,再让学生经历水钟流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的实验,知道流水确实可以测量时间。

在学生对前面测量100毫升水所需时间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分组对100毫升和250毫升水在烧杯内积聚100毫升水各需多少时间进行测量,并对数据进行横向分

析,认识到流水的速度会随水位高低不同而发生变化,从而使学生意识到:流水速度不是均匀的,这个水钟是不能精确计时的。

要让流水速度均匀,那应该怎么办?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从而意识到:只要在流水过程中,想方设法使水位保持不变,流水速度会均匀的。再展示古人制作的水钟,了解其原理和精确计时的精妙之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过程与方法:1.记录两次滴漏(小孔两次,大孔一次)100毫升水需要时间情况;2.分组测量100毫升和250毫升水在烧杯内积聚100毫升水需要的时间;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心观察的重要性;小组合作分工的重要性;发展研究计时工具的兴趣。

教学重点:滴漏实验。

教学难点:理解水钟的计时原理,也就是水流大小、水位高低对流速的影响。

教学准备:每个小组一个铁架台、一个漏瓶、两个瓶盖、一个250毫升量筒、装500毫升水的烧杯、装水的杯子,电子表,实验记录单,毛巾一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古人都用哪些方法计时呢?(日晷、圭表、心跳、沙漏、香、水钟……)

2.观看视频,初步了解古代水钟。

3.水钟是如何计时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水钟的科学原理,板书课题。

二、导学探究

1.你对水钟有什么了解?

2.介绍“泄水型”和“受水型”水钟。

3.学生观察实验器材,老师提出实验要求。

(我们先来研究水钟流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

4.滴漏实验。

探究一:更换不同的瓶盖,实验水钟流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

(1)我们怎样做这个实验呢?EN5播放微视频(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先用手指抵住漏杯的小孔,再把100毫升的水全部倒入漏杯中,然后松开手指让流水入量筒中,同时计时,当水积聚到100毫升水时停止计时,把时间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中。)

(2)小组讨论:怎样分工才能做好这个实验?

交流:对,需要分工,1号堵孔员、2号计时员、3号量水员、4号观察员、5号记录员、6号汇报员。

(3)学生实验两次,教师巡视

(4)利用投屏软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从我们的实验数据来看,流水的速度与孔的大小有关,看来,流水真的可以来计时。(板书!)

探究二:用漏瓶测量100毫升和250毫升的水在烧杯中积聚100毫升需要多少时间?

(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2)利用投屏软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水位的高低,影响水流的速度。

(流水速度是不均匀的,这个水钟能精确测量时间吗?——看来不能)

探究三:怎样使水钟的流水速度均匀?

小组讨论,全班汇报。

三、深入了解

1.我们再来看看28页的这个水钟,它是怎样让流水速度均匀的呢?

2.这里为什么要滴水呢?

水位一样,流水速度均匀,水钟就能精确记时。(板书!)——我们的古人真聪明,他们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创新,从而制造出了可以准确计时的水钟。

四、拓展延伸:

1.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应用,比如说输液器;

2.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外出时的浇花)

3.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制作一分钟滴60滴的水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