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急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急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急诊三级综合医院是指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都属于国内前列,能够对各种复杂、疑难疾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急救服务的医疗机构。
为了确保急诊三级综合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评审标准成为至关重要的指导性文件。
本文将对急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医疗设备和设施急诊三级综合医院应具备完善的医疗设备和设施,包括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设施齐全的急救中心、科室布局合理等。
医院应当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测和校准,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二、医疗技术和专业水平急诊三级综合医院的医疗技术和专业水平应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医院应当定期举办医疗技术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应对能力,保证医疗质量。
三、急诊及重症患者救治急诊三级综合医院应当设立独立的急诊科室和急诊抢救中心,配备专业的急诊医生和护士,24小时开放。
同时,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急救制度,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各类急重症患者进行救治。
四、医疗质量管理和评估急诊三级综合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和执行规范的医疗操作程序、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等。
医院应当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五、医患关系和服务态度急诊三级综合医院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医德医风,热情周到地为患者提供服务。
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医患沟通机制,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和需求,维护医患关系的和谐。
六、应急管理和灾难救援急诊三级综合医院应当制定健全的应急管理和灾难救援预案,保证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自然灾害中能够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援和救治工作。
医院应当不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七、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急诊三级综合医院应当注重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工作,鼓励医务人员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
医院应当设立科研机构,支持医务人员在临床医学和医疗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
总之,急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涵盖了医疗设备和设施、医疗技术和专业水平、急诊及重症患者救治、医疗质量管理和评估、医患关系和服务态度、应急管理和灾难救援、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等多个方面。
急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急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急诊医疗服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三级综合医院作为城市中最高级别的医疗机构之一,其急诊科的评审标准则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急诊三级综合医院的评审标准。
一、人员配备标准在急诊科的人员配备标准上,三级综合医院需要考虑到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等多个方面。
医生队伍需要具备丰富的急诊医疗经验和专业知识,并且有能力处理各类急危重症患者。
护理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技术,并具备较高的应急处置能力。
技术人员则应具备良好的操作和维护医疗设备的能力。
二、设施设备标准急诊科的设施和设备是保障其正常运作的重要条件。
三级综合医院应配备一流的急诊科技术设备,如:急诊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等。
此外,还需要配备充足的急救药品和器械,以及通畅的病人转运通道和待床区域。
三、急救能力标准急诊科首要任务是接诊急危重症患者并进行抢救。
因此,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评审标准中必须包括有关急救能力的规定。
包括:急救流程的合理性、急救设备的先进性、急救药品的齐全性等。
同时,还需要注重急救团队的协作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学术研究标准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不仅要有扎实的临床能力,还要注重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评审标准中对急诊科的学术研究能力也应有相应规定。
例如:科研项目数量和成果、科研设备的完备程度、医生和护士的学术交流情况等。
五、应急准备标准急诊科每天都可能面临各种突发状况,因此需要有完善的应急准备标准。
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评审中,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情况应列入评审要点。
包括:应急预案的编制是否完善、应急演练的频率和效果等。
六、患者满意度标准最后,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评审标准中,患者满意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
例如:患者等候时间是否合理、病房环境舒适度如何、医疗服务质量满意度等。
医院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并改善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
总结:急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需要从人员配备、设施设备、急救能力、学术研究、应急准备和患者满意度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细则安徽医院管理协会
3.多种设施定期维护, 保障正常。
3. 多种设施定期维护,保障正常。
3.多种设施定期维护,保障正常。
1. 根据详细岗位, 有文献明确规定个人防护规定, 根据规定, 现场检查执行状况
2. 现场检查
3. 检查消毒设备定期检查维护记录
3.检查消毒设备定期检查维护记录
3.在申请评审前执行。
3.在申请评审前执行。
1. 现场查急诊化验室
2. 提供急诊检查项目一览表
3. 急诊项目汇报时间对外公告
3.急诊项目汇报时间对外公告
【B】符合“C”, 并
1.检查项目满足危急状况下诊断需求, 开展必须旳常规检查。
2. 抽检≥90%旳急诊检查项目在规定期间内汇报。
2.抽检≥90%旳急诊检查项目在规定期间内汇报。
【B】符合“C”, 并
1.主管部门定期对开展项目和仪器、试剂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对存在问题及时改善。
2. 进行恰当旳措施学验证以保证精确度、精密度、敏捷度、线性范围、干扰及参照范围设定等各项技术参数均能符合临床使用需求。
2.进行恰当旳措施学验证以保证精确度、精密度、敏捷度、线性范围、干扰及参照范围设定等各项技术参数均能符合临床使用需求。
5. 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5.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Βιβλιοθήκη 1. 现场检查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状况
2.现场检查洗眼和冲淋装置, 并试用
3. 现场检查生物安全、防火防爆等警示标识
4. 现场检查放免分析安全措施
5. 查有关人员安全培训记录
5.查有关人员安全培训记录
【B】符合“C”, 并
1.根据试验等级设置个人防护, 能执行。
有试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
急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急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急诊三级综合医院是指具备较高医疗技术水平和较强医护力量的医疗机构,负责接受和处理急诊病患。
为确保急诊三级综合医院的质量和标准,评审标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综合相关资料,对急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进行探讨。
一、医疗设施与设备急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的首要考量是医疗设施与设备。
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1 病房设施:急诊三级综合医院应该提供整洁、宽敞的病房,以保证患者的隐私和舒适度。
1.2 仪器设备:医院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如呼吸机、心电图机、监护仪等,以满足各类急诊病患的治疗需求。
1.3 急救设备:医院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如自动体外除颤仪、氧气设备等,以提供高效急救服务。
二、医疗团队和人员素质急诊三级综合医院的评审标准还将对医疗团队和人员素质进行考核,关注以下几个方面:2.1 医疗证书:医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医疗资质和专业证书,如医生持有的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护士持有的护士执业证书等。
2.2 专业知识和技能:医护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提供迅速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2.3 团队协作能力:医院要求医疗团队成员之间能够协作高效,快速响应急诊需求,提供连续、无缝的医疗服务。
三、急诊救治体系评审标准还将关注急诊三级综合医院的救治体系的建设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特诊室设置:医院应设立特诊室,方便急诊患者快速就医并进行分诊。
3.2 分级诊疗:医院要建立健全的分级诊疗制度,合理分流急诊患者,以提高救治效率。
3.3 院前急救:医院应与急救中心和救护车采取紧密合作,提供及时的院前急救服务。
四、质量管理和安全保障急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还重视医院的质量管理和安全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4.1 医疗质量考核:医院应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考核和自查自评,确保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达到规定标准。
4.2 安全管理:医院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包括病患用药安全、医疗器械使用安全等方面,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一、评审标准的制定目的三级综合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医疗救治、医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多项重要任务。
为了规范三级综合医院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医院内部管理,特制定本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二、评审标准的内容1. 医疗设施和设备:评审标准将对医院的医疗设施和医疗设备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房设施、手术室设备、医疗器械等。
2. 医疗服务水平:评审将考察医院的医疗质量、医疗技术水平、医生和护士的专业素养等方面。
3. 医院管理机制:评审将对医院的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进行评估。
4. 病人安全和满意度:评审将关注医院的病人安全保障措施、医患沟通机制、病人满意度等情况。
5. 医院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评审将评估医院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公益活动等方面。
三、评审标准的实施程序1. 提交申请:医院向相关评审机构提交评审申请,并按要求提供相关资料。
2. 评审准备:评审机构组织专家对医院进行准备阶段的评估。
3. 现场评审:专家组对医院进行现场考察,并就各项指标进行详细评估。
4. 评审报告:专家组编制评审报告,对医院的各项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评价意见。
5. 结果公布:评审机构将评审结果向医院公布,并根据评审结果做出相应的处理。
四、评审标准的实施效果通过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的实施,可以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医院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竞争力,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五、总结本文介绍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的实施细则,明确了评审标准的内容、实施程序和实施效果,对于规范和提高三级综合医院的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希望各医院能够认真遵守评审标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三级医院评审规范标准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一、医院功能与任务(50 分 )( 一 )医疗服务 (20 分 ) 能供给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和痊愈医疗服务。
1、在高质量综合性医疗服务的基础上,供给高水平的专科服务。
肩负紧急重症和疑难病诊治任务,展开双向转诊。
2、有足够的医疗服务辐射能力,年出院病人中应有必定比率来自医院所在地之外的地域或省。
3、按国家相关规定,参加当地急诊医疗网,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能配合急救中心快速做出应急反响,肩负灾祸事故的紧急营救任务,并能接受成批伤病员进行院内急救。
4、展开心理卫生、遗传搜寻门诊服务和支持、指导社区医疗、护理、痊愈医疗服务。
( 二 )教课科研(15 分 )1、肩负高等医学院的临床教课和实习,能培育高级临床医学人材。
并肩负二级医院技术骨干的临床专业深造任务。
2、肩负国家、省(自治区 ,直辖市 )科研课题。
( 三 )业务技术指导(10分 )执行对下级医疗机构技术指导是医院的职责和义务,成立常常性技术指导与合作关系,帮助展开新技术、新项目,解决疑难问题,培育卫生技术和管理人材。
达成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或支农工作。
( 四 ) 预防保健(5 分 )1、展开健康教育。
2、肩负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预防保健,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 )的临床流行病学检查和防治工作。
3、参加城市初级卫生保健工作。
二科室设置(30分 )高医院科室设置应与其功能、任务和规模相适应。
职能科室的设置应切合精简、效的原则,适应管理工作的需要。
业务科室应在《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指导下和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增强专科建设,部分一级科室推行二级分科,突出专科优势。
(一)临床科室(20分)1、一级专业科室,应切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及当地<</font>医疗设置规划>的规定。
2、二级专业科室内科 :应起码设7 个科室,以下科室为必设科室:心血管、消化、呼吸、血液、神经内科、肾内、内分泌专业科室。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图文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图文一、引言为了规范和提高我国三级综合医院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制定本细则。
本细则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国家医疗卫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明确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的标准和程序,指导评审工作的开展,促进医疗机构的发展和提升。
二、评审标准1.综合标准(1)医疗服务能力:对于重症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治疗能力,具备高水平的临床技术和研究能力。
(2)技术设备水平: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医疗设备和技术,能够满足各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求。
(3)队伍建设:具备一支高素质的医疗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和其他医护人员,能够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4)学术研究与创新:积极开展医学科研工作,承担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和创新成果。
(5)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注重患者的人文关怀,推行先进的医疗理念和服务模式,承担社会责任。
2.医疗服务标准(1)门诊服务:提供便捷的预约和挂号服务,设立特需门诊和急诊科室,提供高质量的门诊医疗服务。
(2)住院服务:提供舒适的住房环境和全面的住院护理服务,合理规划和使用病房资源。
(3)手术服务:拥有一流的手术室设施和手术团队,手术操作规范,手术并发症率低。
(4)重症监护服务:设立合理的重症监护科室,提供一流的重症监护服务,能够处理各类急危重病人。
(5)医技服务:提供先进的医技检查和诊断服务,包括放射诊断、病理诊断、实验室检验等。
(6)医疗质量控制:建立科学的医疗质量控制机制,进行医院内的质量管理和评估工作。
(7)医患关系和投诉处理:重视医患关系的建设,妥善处理患者投诉和纠纷,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3.管理标准(1)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架构,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医院管理的正常运行。
(2)财务管理: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进行规范的财务管理,确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3)人力资源管理:合理规划和使用医院的人力资源,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2版细则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2版细则《2022版三级医院评审标准》旨在完善和升级现有三级医院评审体系,保证三级医院服务质量和规范医疗行为,以保障人民群众得到全面安全质量可靠的医疗服务。
一、基本要求1.院前抢救能力:(1)要建立行业领先的应急救治机制,保障抢救效率;(2)应当配备专业的救护车、支援车、急诊能动车等特大型设备,以及一定的抢救施救用药及其他法律所示的技术装备;(3)要有人员、设备等相应社会资源,确保现场抢救能力强。
2.设施设备:(1)应当拥有现代化的医药设备,如计算机化医疗设备、大型眼科设备等,以满足当前的检查、诊断及治疗需求;(2)应当拥有完善的设备维护体系,确保有效的保养管理。
3.服务能力:(1)要建立完善的护理保健体系,确保病人的护理服务质量;(2)应建立专业和综合的健康保健服务中心,以满足多重健康需求;(3)要建立系统性传染病治疗系统,以防止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4)应根据病种特点,建立合理完备的挂号分级制度,方便病人就医。
4.法律法规:(1)要制定较严格的内控机制,适用国家法律法规,深入推行医药安全、体系改造和医疗安全的责任落实,强化质量管理,建立科学的数字化档案系统;(2)要加强对专业化服务的监督,加大信息共享等方式的应用,推动现场决策的科学化,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患者就医效果;(3)应当加强社会关注度,让医患关系朝着和谐健康发展。
二、办医规范1.服务保障(1)对服务有信息化要求,应建立自动化核心业务系统,整合院前、院中、院后的服务;(2)应实现客户端服务,如病历调阅、电子病历建档流转、上级医院服务及志愿者咨询服务等;(3)应建立护理信息系统,提高护理效率,服务患者安全,倡导互联网与传统护理相结合;(4)应贯彻落实医护人员安全工作规定,以保证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在医院内服务安全,有效切断不良事件的发生。
2.质量保障(1)要推行行业质量管理标准,建立严格的质量监督检查体系,检查院内设施、设备及检查、治疗质量;(2)应当引导医护人员严格遵守国家药品管理法律法规,严格合理给药,改良药学管理,健全药品临床使用和安全管理体系;(3)针对技术质量和安全管理,要加强科研技术的分类管理,使临床技术按照专业化原则进行分类,重点关注临床技术安全性及抗生素的使用、抗菌药物的清洁使用和对抗生物的抗药性,以提高医疗质量。
急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管)医(护)师为C
(1)急诊科 少(1A)
是口 否2口
(二)功能与任务(医、教、研三大主要功能已列入专题)
编号
评审内容
准入标准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
是否达标
20
紧急救援
任务
(2)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2)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的应急预案
3例
8
昏迷
10例
9
急性中毒
10例
10
心肺骤停
10例
操作技术
1
急诊内镜诊治技术(气官镜或喉、冃镜等)
需与五 官科喉 镜共享
是“口
否 口
2
多发伤救治手术
10例
3
超声评估及监测技术
无
4
血液净化技术
无
5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2例
6
呼吸机使用技术
10例
7
心脏临时起搏技术
1例
等级医院自查汇报情况
「、综合管理
(一)规模与资源
抢救床位占核定床位数的百分比(含EICU):
抢救床位数(含EICU):6张
急诊科床
位数
三级乙等》1.2%,EICU不少于3张 应1.2%*600=7.2张
EICU床位数:0张
4
急诊床位数(含留观和急诊病房床位数)占核定床位数的百分比》2.0%应
留观+急诊病房床位数:
2010年7月(含)以 后的医院财务报表
增长率:%
是口 否口
- 4 - / 12
三、技术水平
本栏达标数
达标率:
10
急诊医学科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21版(word版)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21版(word版)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1.1 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规划要求评审标准: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规模适宜。
卫生技术人员与开放床位之比应不低于1.15∶1,病房护士与开放床位之比应不低于0.4∶1,全院工程技术人员占全院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
临床科室主任具有正高职称≥90%,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50%,平均住院日≤12天,床位使用率≤93%。
医院功能、任务和定位符合卫生区域规划,达到卫生行政部门设立标准。
1.2 医院有承担服务区域内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设备、技术梯队与处置能力,医学影像与介入诊疗部门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评审标准:主要承担本辖区(省、自治区、直辖市)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的诊疗,急诊科独立设立,承担本区域急危重症的诊疗,重症医学床位数占医院总床位的2%~5%,医学影像与介入诊疗部门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1.3 临床科室一、二级诊疗科目设置、人员梯队与诊疗技术能力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重点科室专业技术水平与质量处于本省前列。
评审标准:诊疗科目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三级医院设置标准,并获得执业许可登记。
一、二级诊疗科目设置、人员梯队与诊疗技术能力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重点科室专业技术水平与质量处于本省前列。
保持医院在上一周期三级部门规定的标准,并且在医院评审时达到相应的层次。
医院需要提供前一年手术和住院的前十大病种。
符合“C”要求,并且有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临床重点专科的医院可以符合“B”要求。
符合“B”要求,并且有卫生部批准的临床重点专科的医院可以符合“A”要求。
医技科室需要满足临床科室的需求,并且项目设备、人员梯队和技术能力需要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标准。
医务科需要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并且专业技术水平和质量需要处于本省前列。
医技科室服务需要满足临床科室的需求,并且项目设备、人员梯队和技术能力需要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标准。
急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三类指标(评价指标)
(三)完善急诊服务
编号9
评审内容合理配置急诊人力资源,保证抢救能力
24小时开放急诊(1)实行分专科急诊,由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2)鼻喉科等医师分别承担本专业急诊工作(二级医院对眼科、耳鼻喉科不作要求)通讯、呼叫系统通畅(3) *(4)遇突发事件或大规模紧急救援时,床位调配预案
服接救转标记资料务制度转送急危重症患者均有完善的病情与资料交接,保障患者得(4)询问并检查相关资料达标到连贯抢救质量评价部分去向以及急救全过*(5)有完整的登记资料,能够对患者的来源、
程进行追溯,开展质量评价(1)分区设置急诊医疗区域和生命支持区域(急诊抢救室与重症
查制度、记录、质量评价及改进措施
达标达不
等级医院自查汇报情况一、综合管理本栏达标数:达标率:%
(一)规模与资源
4
床急诊科位数
抢救床位占核定床位数的百分比(含EICU):张应1.2%*600=7.2张三级乙等≥1.2%,EICU不少于3占核定床位数的百分比≥2.0%应)急诊床位数(含留观和急诊病房床位数2%*600=14张
抢救床位数(含EICU):6张
(2)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2件的应急预案
没有□□(2)有√
是□否□
(三)能力与效率
编号√□是超声评估及监测技术3无操作技术□否无4血液净化技术52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例例呼吸机使用技术610例1心脏临时起搏技术7
评审内容
准入标准6休克(感染性、出血性等)7ARDS)急性呼吸衰竭(
否√□是□
6
门部重要员人理护配备
:病房护士与床位至少达到0.41,其中三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达到0.45:1
急诊科三级甲等评审标准
急诊科三级甲等评审标准PWH.3.4建立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的“绿色通道”,并有效衔接工作流程。
为达到“C”级,需要建立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的“绿色通道”,并明确各医疗与医技部门的职责。
同时,需要有急诊-门诊-住院连贯的医疗服务标准与流程,并建立监管与协调体制。
此外,还需制定规范的病情分级制度和优先诊治制度,并有妥善处理特殊人群、特殊病种和群体性伤、病、中毒等情况的工作流程。
急诊护士、急救人员和病房间之间也需要有严格的交接制度和规范的患者转接及工作记录。
为达到“B/A”级,需要医务处和护理部定期督查和分析急诊绿色通道的实施情况,并对该地区通过绿色通道就诊的病人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和问题反馈。
此外,还需要进行急诊病种的追踪检查,并综合评价诊疗快速反应性、便捷性和连续性等方面的表现。
PWH.5.2独立承担本科及以上医学生的临床教学和实任务。
为达到“C”级,需要按法律法规完成临床教学工作,并在历次教学评估中获得通过。
同时,需要建立支持教学规划、资金投入和保障制度,设立专门部门和专职人员负责教学管理工作,至少设有三个专业教研组或办公室,并有专(兼)职教师任职。
此外,还需要提供年度培养本科生和进修生的数量及专业。
HS.3.1合理配置急诊资源,人力配备经过专业培训、胜任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配置急救设备和药品。
为达到“C”级,急诊科的布局和设备设施需要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要求。
具体来说,急诊科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患者迅速到达的区域,救护车可直接抵达急诊科。
医疗区和支持区应当合理布局,急诊检查和抢救距离半径短。
1.为了方便院内紧急救治,急诊科应当设置醒目的路标和标识,与手术室、___等紧密相连。
2.为了更好地服务急诊患者,急诊科应当根据流量和专业特点设置留院观察床位,并设立急诊手术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
3.急诊科应当配备急诊通讯装置(电话、传呼机、对讲机),以便及时沟通和协调急诊医疗工作。
4.急诊科的仪器设备和药品配置应当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标准,并接受医务处和护理部的监管和抽查。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一、医院功能与任务(50分)(一)医疗服务(20分)能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和康复医疗服务。
1、在高质量综合性医疗服务的基础上,提供高水平的专科服务。
承担危急重症和疑难病诊治任务,开展双向转诊。
2、有足够的医疗服务辐射能力,年出院病人中应有一定比例来自医院所在地以外的地区或省。
3、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当地急诊医疗网,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能配合急救中心迅速做出应急反应,承担灾害事故的紧急救援任务,并能接受成批伤病员进行院内急救。
4、开展心理卫生、遗传找寻门诊服务和支持、指导社区医疗、护理、康复医疗服务。
(二)教学科研(15分)1、承担高等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和实习,能培养高级临床医学人才。
并承担二级医院技术骨干的临床专业进修任务。
2、承担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科研课题。
(三)业务技术指导(10分)履行对下级医疗机构技术指导是医院的职责和义务,建立经常性技术指导与合作关系,帮助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解决疑难问题,培养卫生技术和管理人才。
完成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或支农工作。
(四)预防保健(5分)1、开展健康教育2、承担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预防保健,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工作。
3、参与城市初级卫生保健工作。
二、科室设置(30分)医院科室设置应与其功能、任务和规模相适应。
职能科室的设置应符合精简、高效的原则,适应管理工作的需要。
业务科室应在《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指导下和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专科建设,部分一级科室实行二级分科,突出专科优势。
(一)临床科室(20分)1、一级专业科室应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及当地<医疗设置规划>的规定。
2、二级专业科室内科:应至少设7个科室,下列科室中地个为必设科室:心血管、消化、呼吸、血液、神经内科、肾内、内分泌等专业科室。
外科:应设普外、心胸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等专业科室。
最新三级医院评审标准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一、医院功能与任务 (50分)(一)医疗服务 (20分) 能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和康复医疗服务。
1、在高质量综合性医疗服务的基础上,提供高水平的专科服务。
承担危急重症和疑难病诊治任务,开展双向转诊。
2、有足够的医疗服务辐射能力,年出院病人中应有一定比例来自医院所在地以外的地区或省。
3、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当地急诊医疗网,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能配合急救中心迅速做出应急反应,承担灾害事故的紧急救援任务,并能接受成批伤病员进行院内急救。
4、开展心理卫生、遗传找寻门诊服务和支持、指导社区医疗、护理、康复医疗服务。
(二)教学科研 (15分)1、承担高等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和实习,能培养高级临床医学人才。
并承担二级医院技术骨干的临床专业进修任务。
2、承担国家、省 (自治区,直辖市)科研课题。
(三)业务技术指导 (10分)履行对下级医疗机构技术指导是医院的职责和义务,建立经常性技术指导与合作关系,帮助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解决疑难问题,培养卫生技术和管理人才。
完成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或支农工作。
(四)预防保健 (5分)1、开展健康教育。
2、承担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预防保健,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工作。
3、参与城市初级卫生保健工作。
二科室设置(30分)医院科室设置应与其功能、任务和规模相适应。
职能科室的设置应符合精简、高效的原则,适应管理工作的需要。
业务科室应在《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指导下和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专科建设,部分一级科室实行二级分科,突出专科优势。
(一)临床科室(20分)1、一级专业科室,应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及当地<</font>医疗设置规划>的规定。
2、二级专业科室内科:应至少设7个科室,下列科室为必设科室 :心血管、消化、呼吸、血液、神经内科、肾内、内分泌专业科室。
外科:应设普外、心胸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等专业科室。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一、基础设施和场所条件评审标准1.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医疗设备、急救设备、监测设备、医用材料等的齐全度和先进程度;2.场所条件:包括病房、手术室、检验室、诊室、急诊室等的布局合理性、通风和排污设施、水电气设施等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二、医疗技术水平评审标准1.医疗团队:包括专家学科结构的合理性、医疗技术力量的强弱、科室之间的协作能力等;2.专科设置:包括各专科的数量、病种覆盖范围和病种治疗水平等;3.医疗技术:包括手术和介入治疗水平、重症救治水平、影像学、实验室检验等技术水平;4.医疗质量管理:包括医疗质控、医院感染控制、药品合理使用等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三、医疗服务评审标准1.医疗人员素质:包括医生、护士等医疗人员的专业素质、服务意识等;2.医疗服务流程:包括就诊流程、住院流程、出院流程的合理性、规范性和便利性;3.门诊服务:包括门诊就诊效率、门诊医生处方合理性、医患沟通等;4.住院服务:包括住院环境、护理服务、膳食服务等;5.急诊抢救:包括急诊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效率、急救设备的齐全性和应急反应能力等。
四、医疗安全评审标准1.医院安全管理体制:包括内部的责任体系、培训制度和医疗风险管理等;2.医疗事故处理:包括医疗事故的报告与处理机制、医疗事故的赔偿等;3.医疗设施安全:包括医疗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药品的储存与配送等;4.医疗质控体系:包括质控指标的设定与评估、医疗质量的监测与改进等。
五、社会责任评审标准1.社会服务:包括医院在社区和偏远地区的服务覆盖情况、医务人员义诊等社会服务;2.慈善活动:包括医院的慈善事业投入和参与度等。
六、综合评审标准对以上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医院的发展水平、科研能力、教学水平、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以上是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的基本内容,通过对各级评审标准的评价和评估,能够全面了解医院的发展情况和水平,为医院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核心指标对比
1.支援下级医院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管理,有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2.有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下级医院支援协调工作。
3.针对受援医院的需求,制订重点扶持计划并组织实施,在一、二级专业中选择2~3个重点,实施系统的技术指导、人才培养及管理帮扶。
4.参及支援下级医院服务纳入各级人员晋升考评内容。
【B】符合“C”,并
3.医务人员熟知并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
【B】符合“C”,并
1.患者或近亲属、授权委托人对医务人员的告知情况能充分理解并在病历中体现。
2.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B】符合“C”,并
1.患者或近亲属、授权委托人对医务人员的告知情况能充分理解并在病历中体现。
2.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2.职能部门对提出持续改进措施有成效评价的记录。
【A】符合“B”,并持续改进有成效。
2.7.1.2妥善处理医疗纠纷。(★9)
【C】
1.有医疗纠纷范围界定、处理制度及操作流程,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2.有法律顾问、律师提供相关法律支持。
3.相关人员熟悉流程并履行相应职责。
【B】符合“C”,并
1.以多种形式对相关员工进行医疗纠纷案例教育。
【A】符合“B”,并持续改进有成效。
【A】符合“B”,并持续改进有成效。
2.7.1.1
贯彻落实《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实行“首诉负责制”,设立或指定专门部门统一接受、处理患者和医务人员投诉,及时处理并答复投诉人。(★6)
【C】
1.设立院领导接待室并执行院长接待入日制度、意见箱、投诉电话等。
2.设立专门科室、专职人员接待医疗纠纷投诉,并有登记记录。
三级医院评审规范标准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一、医院功能与任务 (50分)(一)医疗服务 (20分) 能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和康复医疗服务。
1、在高质量综合性医疗服务的基础上,提供高水平的专科服务。
承担危急重症和疑难病诊治任务,开展双向转诊。
2、有足够的医疗服务辐射能力,年出院病人中应有一定比例来自医院所在地以外的地区或省。
3、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当地急诊医疗网,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能配合急救中心迅速做出应急反应,承担灾害事故的紧急救援任务,并能接受成批伤病员进行院内急救。
4、开展心理卫生、遗传找寻门诊服务和支持、指导社区医疗、护理、康复医疗服务。
(二)教学科研 (15分)1、承担高等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和实习,能培养高级临床医学人才。
并承担二级医院技术骨干的临床专业进修任务。
2、承担国家、省 (自治区,直辖市)科研课题。
(三)业务技术指导 (10分)履行对下级医疗机构技术指导是医院的职责和义务,建立经常性技术指导与合作关系,帮助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解决疑难问题,培养卫生技术和管理人才。
完成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或支农工作。
(四)预防保健 (5分)1、开展健康教育。
2、承担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预防保健,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工作。
3、参与城市初级卫生保健工作。
二科室设置(30分)医院科室设置应与其功能、任务和规模相适应。
职能科室的设置应符合精简、高效的原则,适应管理工作的需要。
业务科室应在《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指导下和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专科建设,部分一级科室实行二级分科,突出专科优势。
(一)临床科室(20分)1、一级专业科室,应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及当地<</font>医疗设置规划>的规定。
2、二级专业科室内科:应至少设7个科室,下列科室为必设科室 :心血管、消化、呼吸、血液、神经内科、肾内、内分泌专业科室。
外科:应设普外、心胸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等专业科室。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为了提高三级综合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制定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以规范医院的管理和运营,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医院设施和设备。
1. 医院应具备完善的医疗设施和设备,包括手术室、检验室、放射科、急诊科等,设施设备应符合国家卫生部门的相关标准和规定。
2. 医院应定期对设施和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并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3. 医院应建立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定期进行设备检测和评估,及时更新设备,确保医疗设备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二、医护人员配备和技术水平。
1. 医院应合理配置医生、护士、技师等医护人员,保证医护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确保医疗服务的顺畅进行。
2. 医院应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确保医护人员能够胜任各自的工作岗位。
3.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绩效考核和监督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质量。
三、医疗服务质量。
1.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流程和规范,包括就诊流程、诊疗流程、手术流程等,确保患者能够及时、方便、高效地接受医疗服务。
2. 医院应加强对医疗服务的监督和检查,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和医疗纠纷调解机制,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3. 医院应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事故,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利益。
四、医院管理和信息化建设。
1.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2. 医院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电子病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等,提高医疗服务的信息化水平,提升医院的整体竞争力。
3. 医院应加强对医院管理的监督和评估,建立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发医院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综上所述,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是对医院管理和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规范,医院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不断完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
每门急诊人次平均收费水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每门急诊人次平均收费水平增长率为零(政府部门另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
2010年7月(含)以后的医院财务报表
增长率: %
是□ 否□
三、技术水平本栏达标数: 达标率: %
10
急诊医学科
病种
1
MODS\MOF
10例
是√□
否□
是□
否□
2
多发伤
10例
3
急性冠脉综合症
10例
查看获取相应检查结果的方法
达标
13
建立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绿色通道”畅通
*(1) 建立危重病人急救、检查、住院、手术绿色通道制度,各科室之间紧密协作,流程顺畅
查制度、流程,检查各科室具体操作方法,查危重患者诊疗流程,评价协调能力
达标
(2) 建立创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重点病种的抢救绿色通道
查看分流患者措施及工作日志,重点检查晚上与节假日的分流
登记资料
ICU与部分专科晚上拒首急危重症病人致病人滞留
编号
评审内容
检查要点
评价方法
得分
扣分理由
该项得分
(4) 急诊优先,付费、检验、影像、取药等环节设置合理
查看各环节急诊优先安排,改进措施
达标
11
落实首诊负责制,建立急诊、急救转接服务制度
(1) 医务人员能熟知并执行首诊负责制度
(2)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2)有√□ 没有□
是□ 否□
(三)能力与效率
编号
评审内容
准入标准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
是否达标
24
年门急诊人次
三级乙等 ≥ 60万人次目前夜间五官、眼、儿、皮均不挂急诊号致不达标
评审上一年度医院业务报表及财务报表
年门急诊人次:急诊内外科41000
等级医院自查汇报情况
一、综合管理 本栏达标数: 达标率: %
(一)规模与资源
4
急诊科床位数
抢救床位占核定床位数的百分比(含EICU):
三级乙等≥1.2%,EICU不少于3张应1.2%*600=7.2张
急诊床位数 (含留观和急诊病房床位数)占核定床位数的百分比≥2.0%应2%*600=14张
抢救床位数(含EICU):6 张
现场检查重点病种抢救程序
达标
(3) 紧急抢救的危重患者实行先救治后结算的机制
查制度及记录
达标
(七)急诊管理与持续改进
编号
评审内容
检查要点
检查方法
得分
扣分理由
该项
得分
79
急诊科布局、设备设施、人员配置合理
(1)急诊科布局、设施设备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要求
现场检查急诊布局合理性,设施、设备完整性
是□否√□
6
重要部门护理人员配备
病房护士与床位至少达到0.4:1,其中三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达到0.45:1
(1)病房护士:实际开放床位= ;示范病房护理人员比例=
(2)ICU护士:实际开放床位
=
(3)手术室护士:实际开放手术床位=
(4) 麻醉后恢复室护士:实际开放恢复室床位=
是□ 否□
7
主要临床科室卫技人员专业技术职务配备
达标
(2) 实行分专科急诊,由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医师分别承担本专业急诊工作(二级医院对眼科、耳鼻喉科不作要求)
实地检查、核对排班表及工作日志
达标
(3) 通讯、呼叫系统通畅
现场呼叫,按指定时间到指定地点
达标
*(4) 遇突发事件或大规模紧急救援时,有紧急人力、设备和抢救床位调配预案
EICU床位数:0 张
留观+急诊病房床位数:12张
是□否√□
5
卫技人员配备
三级乙等:
(1)床位∶卫技人员=1∶1.15 以上
(2)床位∶护理人员=1∶0.6 以上
(1)床位∶卫技人员=
(2)床位∶护理人员=
按照抢救床+EICU床位数1.2%×600=7.2张计,需配备护士7.2×2.5=18人;12张急诊留观床位需配备护士12×0.4=4.8人;10张无主病床需配备护士10×0.4=4人;输液/注射室需配备护士5+1.5+1.5=8人;合计急诊科需配备护士34.8人,目前仅有护士共25人,缺编9.8人。
询问并检查相关资料
达标
*(5) 有完整的登记资料,能够对患者的来源、去向以及急救全过程进行追溯,开展质量评价
查制度、记录、质量评价及改进措施
部分达标
质量评价
12
实施急诊分区救治
(1) 分区设置急诊医疗区域和生命支持区域(急诊抢救室与重症监护室)
现场检查
不达标
(2) 急诊可以及时获取影像、检验、心电图等检查结果
基本
达 标
布局欠合理
(2)吸引器、监护仪每床(抢救床+EICU)1台,三级医院呼吸机每床(抢救床+EICU)0.5台以上
4
脑卒中
10例
5
急性消化道、呼吸道大出血
9例
6
休克(感染性、出血性等)
6例
7
急性呼吸衰竭(ARDS)
3例
8
昏迷
10例
9
急性中毒
10例
10
心肺骤停
10例
操作技术
1
急诊内镜诊治技术(气管镜或喉、胃镜等)
需与五官科喉镜共享
是√□
否□
2
多发伤救治手术
10例
3
超声评估及监测技术
无
4
血液净化技术
无
5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三级甲等三级乙等二级甲等 二级乙等
(1)急诊科 (2A)(1A)(2B) (1B)
检查结果填写方法:主任医(护)师为A,副主任医(护)师为B,主治(管)医(护)师为C
(1)急诊科少(1A)
是□否√□
(二)功能与任务(医、教、研三大主要功能已列入专题)
编号
评审内容
准入标准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
是否达标
20
紧急救援任务
查预案,能迅速调配到位,有改进措施
不达标
当群体发病大于16人时床位调配成问题
10
加强急诊分诊,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1) 急诊流程合理,标志灯光醒目,抢救车道通畅
现场查看
不达标
抢救车道欠通畅
(2) 设立急诊分诊台,落实急诊分诊制度
查看急诊分诊情况
达标
(3) 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病人,保证急危重症病人及时得到救治
现场询问并查看处理患者流程
达标
(2) 与120急救中心建立联动协调机制,承担院前急救任务的医疗机构,其配置的车辆、人员、急救设备应符合有关规定
查记录
不达标
无联动协调机制
(3) 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急诊转接服务机制
查登记资料
不达标
无转接服务登记资料
(4) 转送急危重症患者均有完善的病情与资料交接,保障患者得到连贯抢救
2例
6
呼吸机使用技术
10例
7
心脏临时起搏技术
1例
8
人工气道开放技术
10例
9.
心肺复苏技术
10例
10
基本抢救技术(洗胃、穿刺及置管技术)
10例
三类指标(评价指标)
(三)完善急诊服务
编号
评审内容
检查要点
评价方法
得分
扣分理由
该项得分
9
合理配置急诊人力资源,保证抢救能力
(1) 急诊24小时开放
实地检查及查看工作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