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教案及说课稿、反思.doc
语文螳螂捕蝉教学反思简短螳螂捕蝉课文教案实用
语文螳螂捕蝉教学反思简短螳螂捕蝉课文教案实用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螳螂捕蝉》。
2.理解课文寓意,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道理。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寓意。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发现生活中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螳螂和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螳螂和蝉的知识。
2.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把握课文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3.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2)学生回答:课文讲述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被猎人捕杀的故事。
4.感悟课文寓意(1)教师提问: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学生回答:做事要专心致志,不能分心。
5.观察生活,发现道理(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发现生活中的道理。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6.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将课文中的道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2)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朗读、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道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积极,但部分学生表达能力仍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五、课文教案实用建议1.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播放螳螂捕蝉的动画,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如让学生模拟螳螂捕蝉的场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在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的作业,让学生将课文中的道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螳螂捕蝉》的教案
《螳螂捕蝉》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螳螂捕蝉》的故事情节,理解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含义。
(2)培养学生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成语的寓意和人物形象。
(2)学会通过故事情节,推测人物心理和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珍惜眼前人,抓住机遇,努力拼搏的精神。
(2)教育学生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大,要看到背后的危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螳螂捕蝉》的故事情节,掌握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含义。
(2)分析人物形象,领会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2. 教学难点:(1)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2)引导学生从故事中看到事物的本质,认识到背后的危险。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动画,展示螳螂、蝉、黄雀等动物,激发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回忆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含义。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螳螂捕蝉》的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意。
(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拓展延伸:(1)让学生举例说明在生活中如何运用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引导学生从故事中看到事物的本质,认识到背后的危险。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含义。
2. 强调故事中所传达的道理,教育学生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大。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螳螂捕蝉》的故事,编写一个类似的寓言故事。
2. 运用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写一段话,描述一个生活中的场景。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螳螂捕蝉》教学教案
《螳螂捕蝉》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成语“螳螂捕蝉”的含义和出处。
(2)通过学习成语,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讨论,让学生理解成语“螳螂捕蝉”的含义。
(2)通过阅读、分析,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出处和背后的故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成语,丰富语言表达。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成语“螳螂捕蝉”的含义。
(2)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出处和背后的故事。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成语“螳螂捕蝉”背后的深刻寓意。
(2)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成语。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成语“螳螂捕蝉”的相关资料。
(2)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学生准备:(1)预习成语“螳螂捕蝉”。
(2)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重点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成语,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2)提问:“螳螂捕蝉”这个成语你们听说过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它的含义?2. 讲解成语:(1)讲解成语“螳螂捕蝉”的含义。
(2)讲解成语的出处和背后的故事。
3. 分析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理解成语“螳螂捕蝉”背后的深刻寓意。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案例分析:(1)给学生提供一些含有“螳螂捕蝉”的例句,让学生分析其运用场合和效果。
(2)让学生尝试自己造句,运用成语“螳螂捕蝉”。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成语“螳螂捕蝉”的正确运用。
五、课后作业:1. 熟读成语“螳螂捕蝉”,理解其含义。
2. 搜集其他含有“螳螂捕蝉”的例句,分析其运用场合和效果。
3. 尝试自己造句,运用成语“螳螂捕蝉”。
教学反思: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成语“螳螂捕蝉”的含义和正确运用方法。
如有需要,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螳螂捕蝉》优秀教案
《螳螂捕蝉》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螳螂捕蝉》这首古诗。
(2)理解古诗的意境和寓意,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扩大词汇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深入理解古诗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2)培养学生珍惜时光、勤奋好学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螳螂捕蝉》这首古诗。
2. 理解古诗的意境和寓意,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难点1. 学会生字词,扩大词汇量。
2. 深入理解古诗内容,学会欣赏古典诗词。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古诗《螳螂捕蝉》的图片、译文、生字词等。
2. 教学资源:古诗文阅读材料、生字词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导入:展示螳螂、蝉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动物之间的关系吗?”(2)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螳螂捕蝉的故事背景。
2. 学习古诗(1)学生自读古诗,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并解释生字词。
(3)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图片和译文,深入理解古诗内容。
3. 体会意境(1)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欣赏古典诗词(1)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2)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喜欢的古典诗词,并分享理由。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的意境和寓意。
(2)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大自然的古诗,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教学反馈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后作业的提交,评估学生对《螳螂捕蝉》这首古诗的理解程度,包括他们对诗句内容、意境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以便在后续的教学中给予针对性的帮助。
七、作业布置1. 抄写《螳螂捕蝉》这首古诗,加强记忆。
《螳螂捕蝉》教案【】
《螳螂捕蝉》word版教案【可编辑】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螳螂和蝉的生活习性及生态特点。
使学生掌握成语“螳螂捕蝉”的含义及其来源。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生物的能力。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和分享交流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课以螳螂捕蝉这一成语为线索,引导学生了解螳螂和蝉的生态特点。
通过观察螳螂和蝉的生活习性,使学生认识到生态环境中的捕食关系。
2.2 学情分析学生对成语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背后的生态关系认识不足。
学生对自然界的生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主动探究螳螂和蝉的生态特点。
3.2 情境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
3.3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螳螂捕蝉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成语“螳螂捕蝉”。
4.2 观察与描述让学生观察螳螂和蝉的图片,描述它们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4.3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螳螂和蝉之间的捕食关系,探讨成语“螳螂捕蝉”的含义。
4.4 小组合作学习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关注自然界的生物。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和描述能力、合作交流情况等。
5.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螳螂和蝉生态特点的掌握程度。
5.3 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螳螂捕蝉》成语故事书籍螳螂和蝉的图片和视频资料6.2 教具螳螂和蝉的模型或实物投影仪和电脑6.3 辅助材料观察记录表小组讨论报告模板第七章:教学步骤7.1 展示螳螂和蝉的图片通过投影仪展示螳螂和蝉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它们的特征。
《螳螂捕蝉》教案(3篇)
第1篇年级:六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螳螂捕蝉》,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3. 学会从故事中提炼出生活中的启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辩证思维。
教学重点:1. 理解《螳螂捕蝉》故事内容,掌握寓言故事的寓意。
2. 学习故事中少年的机智和勇敢,以及吴王的固执。
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意。
2. 学会从故事中提炼出生活中的启示。
教学准备:1. 课文《螳螂捕蝉》2. 多媒体课件3. 字典、词典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螳螂捕蝉》的作者和出处,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查找生字词,并尝试解释其含义。
2.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们分别是谁?(2)故事讲述了什么事件?(3)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三、合作探究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1)故事中的少年为什么能说服吴王?(2)少年使用了什么方法来说服吴王?(3)从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2.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寓意。
四、巩固练习1.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 学生练习朗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故事寓意。
2. 学生分享自己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螳螂捕蝉》,故事中讲述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深入学习1. 学生自主查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出处,了解其寓意。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这句话揭示了什么道理?(2)我们在生活中如何避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情况?三、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做到“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螳螂捕蝉》说课稿
《螳螂捕蝉》说课稿螳螂捕蝉说课稿引言概述:螳螂捕蝉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描绘螳螂捕食蝉子的情景,寓意着智慧胜过力量的道理。
本文将从螳螂的外貌特点、捕食技巧、进化原理、生态作用和人类启示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螳螂的外貌特点1.1 外貌描述:螳螂通体呈绿色或棕色,身体细长,有六条细长的腿和两对翅膀。
1.2 头部特征:螳螂头部呈三角形,两只复眼能够全方位观察周围环境。
1.3 伪装能力:螳螂具有出色的伪装能力,能够根据环境变化改变身体颜色,使其更好地隐藏在植物中。
二、螳螂的捕食技巧2.1 狩猎方式:螳螂采用伏击的方式捕食,静静地等待猎物靠近后,突然出击。
2.2 快速反应:螳螂具有极快的反应速度,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抓住猎物。
2.3 捕食技巧:螳螂用前足迅速抓住猎物,然后用锐利的口器咬住猎物的颈部,迅速将其吞食。
三、螳螂的进化原理3.1 捕食适应性:螳螂的捕食技巧是其进化的结果,适应了其生存环境中的捕食需求。
3.2 伪装进化:螳螂的伪装能力是其进化的产物,使其能够更好地躲避天敌和更容易捕食猎物。
3.3 生殖策略:螳螂的繁殖方式也是其进化的结果,雌性螳螂在交配后会将雄性螳螂吃掉,以获取更多的营养。
四、螳螂的生态作用4.1 控制害虫:螳螂是农田和花园中的天敌,能够有效控制各种害虫的数量,减少农作物的损失。
4.2 生态平衡:螳螂在食物链中处于较高的位置,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4.3 自然选择:螳螂通过捕食猎物的过程中,也会经历自然选择,进一步促进物种的进化和适应环境能力的提高。
五、人类启示5.1 智慧胜过力量:螳螂捕蝉的故事告诉我们,智慧和技巧胜过单纯的力量。
5.2 伪装与隐身:螳螂的伪装能力给我们启示,要善于利用环境和条件,做到隐身和保护自己。
5.3 生态保护:螳螂的生态作用提醒我们重视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保持生态平衡。
结语:通过对螳螂捕蝉的描述和阐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螳螂的外貌特点、捕食技巧、进化原理、生态作用和人类启示。
《螳螂捕蝉》教学教案
《螳螂捕蝉》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成语“螳螂捕蝉”的意思及用法。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理解成语故事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
(2)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2)教育学生谦虚谨慎,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放眼未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成语“螳螂捕蝉”的意思及用法。
(2)让学生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深刻含义。
(2)教育学生如何将成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螳螂捕蝉》故事文本。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播放《螳螂捕蝉》的故事动画,引导学生关注课堂。
(2)教师简要介绍成语“螳螂捕蝉”的来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成语(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成语的含义。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程度。
3. 讲解故事(1)教师详细讲解《螳螂捕蝉》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了解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2)学生讨论,分享对故事的感悟。
4. 练习运用(1)学生分组,用“螳螂捕蝉”成语编造句子。
(2)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正确运用成语。
5.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成语“螳螂捕蝉”的用法及背后的道理。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抄写成语“螳螂捕蝉”及用法。
2. 搜集其他有趣的成语故事,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3. 思考如何将“螳螂捕蝉”成语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下节课讨论。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对问题的思考深度。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特别是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态度和分享的质量。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及解析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及解析第一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及解析《螳螂捕蝉》教学设计课例名称: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 11 册《螳螂捕蝉》教学目标:1.借助字典和注释及课文内容,理解“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含义。
2.运用课外资料,明白“吴王罢其兵”与“螳螂捕蝉”的内在关系。
3.回读文本,在对比评价中既体会吴王的野心和兼听则明,又体会少孺子的忠诚,智慧。
教学重难点: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从学生课前预习产生的质疑问题入课,引导学生将预习后的未知与待知带入课堂,形成一种阅读期待,进而进入下一环节有针对性地学习。
二、出示 PPT,小组合作探究:(一)PPT 出示问题:吴王为什么要一心攻打楚国?吴王为什么听了少孺子的故事就放弃了攻打楚国的计划?“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请孩子们自由读一读这三个问题,并在小组讨论中试着合作解决问题。
孩子们积极讨论,汇报着自己的学习成果,听着同学们的汇报交流,我适时点拨,初步解决了学生个体的未知问题。
(二)PPT 出示问题:“一个小故事就使坚决的吴王放弃了出兵计划?这是怎么回事呢?”引导学生思维,顺利进入下一环节有针对性地学习。
(三)PPT 出示原文:在全文之中,突出表现少孺子给吴王讲的小故事,请同学们看白板,试着复述一下。
(四)PPT 突出文中中心句:引导学生探究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的真正原因。
(五)PPT 出示表格:引领学生再回到《螳螂捕蝉》的故事中去,梳理三种小动物的行为,将表格填写完整。
思考:这三个小动物为什么不顾身后的祸患?(六)PPT 出示历史资料:结合相关的历史资料,迁移三个小动物“不顾”后患的心理原因,找到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的真正原因。
(七)PPT 出示图片 :出示一张三种小动物都在贪婪专注地看着眼前的利益时的生动图片,请学生仔细看观察图片,看看图中的黄雀什么样子?此时它会想些什么呢?学生都争着举手汇报时,我出示了练笔提示。
关于《螳螂捕蝉》的教案
关于《螳螂捕蝉》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螳螂捕蝉》的故事内容,把握主要角色和情节。
(2)学会生词和重点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学习,了解螳螂和蝉的生活习性及生态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增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3)学会观察和记录自然现象,培养观察力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
(3)教育学生珍惜时间,懂得抓住机遇。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螳螂捕蝉》故事文本。
2.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生词和重点句子的学习。
3. 教学难点:对故事主题和寓意的深入理解,以及对生态关系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螳螂和蝉这两种生物。
(2)简要介绍螳螂和蝉的生活习性及生态关系。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文本,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查找生词和重点句子的意思,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活动:(1)组织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让学生参与故事表演,增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2)学生展示表演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5. 总结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3)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生词和重点句子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合作探讨的表现。
4. 学生对故事主题和寓意的深入理解。
五、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螳螂捕蝉》。
2. 螳螂和蝉的图片或实物。
3. 生词和重点句子的学习资料。
4. 课堂活动所需道具和材料。
5. 课后作业的相关资料。
《螳螂捕蝉》说课稿
《螳螂捕蝉》说课稿螳螂捕蝉说课稿引言概述:螳螂捕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典型捕食行为。
螳螂以其独特的捕食方式和高超的捕食技巧而闻名,它们的捕蝉行为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生态价值。
本文将从螳螂捕蝉的捕食策略、捕食行为、适应性进化、生态影响以及保护意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螳螂捕蝉的相关知识。
一、螳螂捕蝉的捕食策略1.1 视觉捕食策略:螳螂利用其复眼和颈部的高度灵活性,能够360度全方位观察周围环境,通过观察猎物的运动轨迹和特征,准确判断猎物的位置和行动,从而选择最佳的捕食时机。
1.2 运动捕食策略:螳螂具有非常迅速的反应速度和出色的运动能力,能够在瞬间抓住猎物。
它们利用锐利的前肢和强大的力量,快速抓住猎物,使猎物无法逃脱。
1.3 捕食后的处理策略:螳螂在捕食后,会将猎物固定在前肢上,通过慢慢咀嚼和吸食猎物体内的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的需求。
二、螳螂捕蝉的捕食行为2.1 捕食前的观察:螳螂在捕食前会静止不动,通过观察周围环境,等待合适的猎物出现。
它们会利用植物的伪装色彩和姿势,将自己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以便更好地伏击猎物。
2.2 捕食时的攻击:当螳螂发现合适的猎物后,会迅速展开攻击。
它们利用锐利的前肢和强大的力量,一举抓住猎物,使其无法逃脱。
捕食过程通常只持续几秒钟,非常迅速而有效。
2.3 捕食后的后续行为:螳螂在捕食后,会将猎物固定在前肢上,通过慢慢咀嚼和吸食猎物体内的营养物质。
捕食后,螳螂会重新寻找下一个猎物,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繁衍。
三、螳螂捕蝉的适应性进化3.1 捕食器官的进化:螳螂的前肢经过长期进化,变得非常锋利和灵活,适合捕食猎物。
此外,螳螂的复眼和颈部也经过进化,使其具有更好的视觉观察能力。
3.2 体型和色彩的进化:螳螂通过体型和色彩的进化,使自己能够更好地隐藏在周围环境中,以便更好地伏击猎物。
一些螳螂具有植物伪装的能力,可以将自己与植物相似,使猎物难以察觉。
3.3 行为的进化:螳螂通过进化,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捕食行为和策略。
《螳螂捕蝉》说课稿
《螳螂捕蝉》说课稿螳螂捕蝉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螳螂捕食蝉子的情节,寓意着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善于抓住机遇,把握时机。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螳螂捕蝉的故事。
一、引言概述螳螂捕蝉这个寓言故事源于中国古代,它以螳螂捕食蝉子的情节为背景,通过螳螂的智慧和机智,告诉人们在生活中要善于抓住机遇。
这个故事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成为了一种警示和启示。
二、螳螂捕蝉的故事1.1 螳螂的观察力与等待时机螳螂捕蝉的故事中,螳螂首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它会仔细观察蝉子的行动,等待最佳的时机出现。
这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观察和等待,我们才能找到机会。
1.2 螳螂的快速反应与准确判断当蝉子飞来时,螳螂会迅速反应并准确判断蝉子的位置和速度,然后才会出击。
这表明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快速反应并做出准确的判断,才能抓住机遇。
1.3 螳螂的勇敢与果断行动螳螂在判断准确后,会果断地出击,抓住蝉子。
这告诉我们,在面对机遇时,我们要有勇气去行动,只有果断地抓住机会,才能获得成功。
三、螳螂捕蝉的启示2.1 善于观察和等待螳螂捕蝉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和等待,只有通过观察和等待,我们才能找到机会,抓住成功的机会。
2.2 快速反应和准确判断螳螂捕蝉的故事启示我们,在面对机遇时,我们要快速反应并做出准确的判断,只有准确判断了机会的出现,我们才能抓住机会。
2.3 勇敢果断地行动螳螂捕蝉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勇敢果断地行动,才能抓住机会,获得成功。
在生活中,我们要有勇气去行动,只有果断地抓住机会,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四、结语螳螂捕蝉这个寓言故事通过螳螂捕食蝉子的情节,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抓住机遇,把握时机。
通过观察和等待,快速反应和准确判断,以及勇敢果断地行动,我们才能在生活中获得成功。
希望每个人都能从螳螂捕蝉的故事中汲取经验,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
六年级下语文说课稿及反思螳螂捕蝉苏教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会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首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感知。
2.接着分析课文结构,让学生了解故事的起承转合。
3.然后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通过词语卡片、实物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4.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进行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寓意。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首先,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如播放螳螂捕蝉的动画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感悟,以此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学习动力;再次,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创作自己的寓言故事,或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应用故事中的智慧;最后,通过奖励机制,如小奖品或表扬,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达到提高学习动机的目的。
(2)寓言故事寓意较深,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中的哲理。
(3)如何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为六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初期,具有以下特点:年龄特征上,他们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能够理解较为复杂的课文内容,但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学习兴趣上,他们对于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富有哲理的内容较为感兴趣,对于传统的寓言故事有一定的接受度;学习习惯上,他们已经养成了基本的课堂纪律,能够跟随老师的引导进行学习,但个别学生可能还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从生活中汲取智慧。
(3)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螳螂捕蝉优秀教案
螳螂捕蝉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成语“螳螂捕蝉”的意思;(2)能够运用成语“螳螂捕蝉”进行适当的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游戏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成语“螳螂捕蝉”的意思及其运用;(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成语“螳螂捕蝉”的寓意和背后的故事;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成语“螳螂捕蝉”的相关资料;(2)教学课件或黑板;(3)学生分组合作的准备。
2. 学生准备:(1)预习成语“螳螂捕蝉”;(2)准备相关的发言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成语“螳螂捕蝉”;(2)引导学生思考成语的意思和背后的故事。
2. 学习成语:(1)讲解成语“螳螂捕蝉”的意思;(2)讲解成语的来源和寓意。
3.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成语“螳螂捕蝉”在生活中的应用;(2)分享各小组的讨论成果。
4. 游戏环节:(1)组织成语接龙游戏,引导学生运用成语“螳螂捕蝉”;(2)学生表演成语故事,增强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成语“螳螂捕蝉”的意思和寓意;(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成语“螳螂捕蝉”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写作中。
五、课后作业1. 写一篇小短文,运用成语“螳螂捕蝉”描述一个生活中的场景;2. 调查并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对问题的思考深度。
2.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态度、交流能力和创意表现。
3. 课后作业评价:评估学生短文的内容充实度、成语运用准确性和文辞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
《螳螂捕蝉》教案
《螳螂捕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成语“螳螂捕蝉”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故事。
(2)培养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学会在适当的语境中运用成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述、讨论、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教育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成语“螳螂捕蝉”的字面意思及背后的故事。
(2)学会在适当的语境中运用成语。
2. 教学难点:(1)理解成语“螳螂捕蝉”的深刻含义。
(2)学会成语的正确用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与“螳螂捕蝉”相关的资料、图片等。
(2)准备教学课件、道具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成语“螳螂捕蝉”的相关知识。
(2)准备课堂发言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动画等引导学生关注成语“螳螂捕蝉”。
(2)讲述成语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查找成语“螳螂捕蝉”的出处、含义等。
(2)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成语“螳螂捕蝉”的字面意思、深刻含义。
(2)举例说明成语的正确用法。
4. 互动环节(1)开展成语接龙游戏,巩固所学成语。
(2)邀请学生上台表演成语故事“螳螂捕蝉”。
5.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成语“螳螂捕蝉”的用法。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课后作业1. 抄写成语“螳螂捕蝉”,并解释其含义。
2. 搜集其他含有动物的成语,下节课分享。
3. 结合生活实际,用成语“螳螂捕蝉”造句。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成语书写、含义解释、造句等。
《螳螂捕蝉》教案
《螳螂捕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寓言故事《螳螂捕蝉》的基本内容,理解故事寓意。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及其特点。
(2)学会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珍惜眼前人,抓住机遇,努力拼搏的精神。
(2)教育学生要有远见,注意身边潜在的危险。
二、教学重点1. 故事《螳螂捕蝉》的基本情节及寓意。
2. 学会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三、教学难点1. 故事中螳螂、蝉、黄雀等形象的特点及其寓意。
2. 如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相关成语卡片。
3. 学生分组合作的学习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螳螂、蝉、黄雀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
(2)简要介绍寓言故事《螳螂捕蝉》的基本情节。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分析其特点及其寓意。
3. 课堂讲解(1)讲解螳螂、蝉、黄雀等角色特点及其寓意。
(2)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
4. 练习巩固(1)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2)成语接龙:以“螳螂捕蝉”为起点,进行成语接龙游戏。
5. 总结拓展(1)让学生谈谈对故事《螳螂捕蝉》的理解和感悟。
(2)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注意身边潜在的危险,珍惜眼前人。
6. 布置作业(1)复述故事《螳螂捕蝉》,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个小段落,表达自己对某个事物的看法。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参与度。
2.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故事道理。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故事中的寓意。
小班语言螳螂捕蝉教案与反思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小班语言螳螂捕蝉教案与反思螳螂捕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螳螂捕蝉的歇后语,并理解其含义。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联想能力。
3.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准备1.PPT幻灯片和投影仪2.《螳螂捕蝉》故事卡片3.板书工具和黑板4.游戏材料:小石子、宝贝盒三、教学过程引入: 1. 利用幻灯片或黑板上的图片引入故事《螳螂捕蝉》。
教师简单介绍故事的背景,并问幼儿是否知道螳螂捕蝉的寓意。
2. 通过问题引导,鼓励幼儿思考,帮助他们理解螳螂捕蝉的含义。
活动1: 1.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螳螂捕蝉》故事卡片,要求他们仔细观察图片内容。
2. 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讲述自己的故事卡片。
3. 鼓励幼儿自由表达对卡片内容的看法,并引导他们理解螳螂捕蝉的歇后语。
活动2: 1. 准备一个宝贝盒和一些小石子。
2. 将小石子放入宝贝盒中,让幼儿观察并记住数量。
3. 拿开宝贝盒并让幼儿估计里面还有多少石子,并记录下他们的估计值。
4. 再次打开宝贝盒,数出石子的实际数量,并对比幼儿的估计值。
5.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猜测的数量和实际数量不一样,进一步探讨螳螂捕蝉中的寓意。
活动3: 1. 制作一个幼儿书屋角落,准备一些与螳螂和捕蝉相关的图片和图书。
2. 引导幼儿自由观看图书,鼓励他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图画的感受和理解。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观察到幼儿在讲述故事卡片的时候表达得比较自信,也能理解螳螂捕蝉寓意等基本概念。
幼儿在观察和思考题目中表现出积极性,尝试着提出自己的理解。
然而,在估算石子数量的活动中,部分幼儿对数量的把握还存在偏差,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观察和估算能力。
同时,在观图书活动中,有些幼儿对于图画的感受和理解表达不够流利,需要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针对本节课教学中的反思,我会在后续教学中更多地引入观察、思考和表达的活动,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全面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联想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螳螂捕蝉》的教学设计、说课稿及课后反思大同小学周颖2013.3.18 教学要求: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一、听写几组词语1、师:这节课先请同学们听写几组词语,老师一组一组地念,同学们仔细听,记住了再写下来,边写边想这几组词有什么联系?蝉悠闲自由自在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少年拿着弹弓瞄准正隐伏着祸患2、出示词语,自己批改,全对的打“A”,错的在旁边订正,统计对错。
二、讲故事1、师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吴王准备攻打楚国, 不听大臣的劝告,而且下了死命令,谁再来劝他,他就处死谁,这时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在花园里给吴王讲了这么一件事,请同学们认真听,用心记,是怎样一件事。
老师讲完要请同学们来讲。
2、师出示:图(1),示范讲故事3、指一名同学讲师:故事讲完了,谁记住了能讲这个故事,可以看看我们刚才默的几组词,其他同学仔细听,等会儿请你们评一评这位同学讲得怎么样?(学生评价后,再请另一位同学讲)4、小结,引出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板书)虽然黄雀在螳螂和蝉的背后,但它也没有想到自己背后还有一个少年。
所以,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这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所寓示的一个道理。
三、学习课文第2——12自然段1、少年给吴王讲这么一个故事,那么他只是为了讲这个故事吗?(不是的,为了劝谏吴王)2、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请你仔细地读课文,想象当时他的神态、动作(1)自由读,(2)指名读,再评议(3)同桌分角色读,可加上动作(4)推荐全班演一演(有什么建议)四、明理1、少年给吴王讲故事的目的达到了吗?2、从哪里看出来的?(恍然大悟)(1)出示词语,指名读(2)说说词语的意思(3)吴王彻底明白了什么?联系前文想一想。
五、总结1、学到这里,你对吴王有什么了解呢?(1)固执(2)知错就改2、小结:是啊,我们看待任何一个人都应该一分为二,正确地看待。
3、那你们觉得这位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理解(机智、聪明。
他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劝吴王,让固执的吴王听了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4、后来,人们把它演变成了一个成语,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隐伏的祸患。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它,记住这个道理。
六、作业1、复述课文2、造句:自由自在——恍然大悟-----附板书: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恍然大悟《螳螂捕蝉》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螳螂捕蝉》是一种嵌套结构的课文,即大故事里还套着一个小故事。
它讲述了一个少年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说服吴王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的故事,说明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患的道理,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形象。
特殊的文本结构给教者带来挑战:两个故事是怎样的关系?如何处理这种关系。
为此,我深入钻研文本,从学生最近发展区考虑起,将本篇课文进行了三个层面的解读:第一,“螳螂捕蝉”的寓意;第二,吴王从寓言中明白的现实意义; 第三,通过吴王前后的态度对比,分析少年的人物形象。
如何把握教材,上好这篇课文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文本。
语文犹如人文宇宙中承载生命讯息的一艘小船,教师能在文本背后这个意义世界走得远些,学生就能跟得远些。
语文课程作为母语教学,其设置目的不只是为了掌握一种工具,它是要培养具有我们民族的行为方式和思想精神的人。
因此,我仔细阅读了这篇课文,发现嵌套的两个故事之中蕴藏着人类社会交往的交际法则(在当时是君臣之间的交往法则)。
吴王乃一国之君,旦独断固执,少年是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具有谋略意义上的劝说呢?这是一个难点。
当我把文章再延伸至现实生活时,不难发现,它有利于指导学生如何掌握语言这一工具与别人沟通交流,这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育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和教育性的学科。
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是它的基本特点。
因此,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来确定综合的目标体系。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
纵观六年级的学生,语文知识水平不太高,技能技巧也有待进一步训练。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课题,抓住人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进行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掌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含义。
(为什么要正确、流利地朗读?因为读是语文的基础,是理解的根本。
课题最直接地透露了文章最重要的信息。
因此,利用课题帮助学生梳理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尽快走进文本的一个有效途径)2、通过对文本语言材料的阅读,感悟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怎么明白?抓住这个故事的内容和它的语句的内在联系,进行朗读、分析、理解。
)3、掌屋“思前想后”的读书法,学会一种婉转的语言表达方式。
(通过语言文字来认识这是一位机智勇敢爱国的少年。
)其中目标1是教学的重点,目标2、3是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安排不是随意的,而是需要对活动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并进行科学组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连贯性。
基于以上的解读分析和目标确立,我对教材作了重组:首先直奔故事内容,领悟“螳螂捕蝉”寓意,作前置式处理;随即通过“恍然大悟”,从吴王的转变中彰显寓言之意;接着浓墨重彩研读少年之苦心、慧心;最后,拓展文本,以吴王第二天上朝所说的话为契机,合理重组课文,将课后的复述有效而又有趣地训练着。
(一)直奔故事内容,领悟寓意。
教学伊始,我便通过听写词语进行字词的检查,然后出示听写的词语,请学生自批核对并用上听写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语。
这样,学生很快对课文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
本文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是一个表象,与题目文意间的距离最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接着引导学生迅速地把注意力指向第9、11自然段。
我指名学生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并把这两个自然段综合起来说。
借板书画一个关系链:蝉——螳螂——黄雀——少年。
在这个关系链中,蝉是最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我以蝉为主要研读对象,带领学生悟寓言之意。
从两方•面入手,扣着“一心只顾着”和“没顾到”让学生关注并体会。
从“一心只顾着”感受蝉的“自由自在”“悠闲”。
而其它几个具体对象由于比较类似而可以一笔带过,不再进行细读处理。
关键抓住内容与寓意,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阅读,比如进行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注意语气的转换。
既而,再抓住“没顾到”这个词,让学生说说蝉、螳螂、黄雀身后隐伏的祸患分别是什么,进一步感悟寓意。
课文的中心来自于内容, 内容来自于文字,中心、内容和文字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
(二)抓住“恍然大悟”,认识吴王态度的转变。
简单对话后,出示“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将“恍然大悟”作为第二板块教学的着眼点,理解词义后,这时候老师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再次凸显寓意:吴王明白了,少年说这么一大段话,无非就是为了说一句话。
哪一句?(出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请学生齐读,加深巩固。
“三分文章七分念”。
到这里,我请学生再次读课文。
“吴王还明白了什么呢?”这个问题可以指向文章的不同空间,也可以因学生理解特点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答案。
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种读法。
出声朗读比较适合一开始接触课文和对文章有了深刻理解之后,而默读有助于学生产生独特的体验,迸发思维的火花,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
我教给学生一种读书方法:思前想后法,也就是读读前面的,联系后面的,你能得到哪些新的收获?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得出:1、吴王明白了少年说的意思,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处境实际与寓言故事中的蝉、螳螂和黄雀相差无几,自己也是这个关系链中的一员。
怎么得到的?课文第一自然段早有交代,学生很快找到了这一自然段中大臣们劝说吴王的话,再引导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扣住“处死” 一词体会吴王当时的固执。
2、吴王明白了自己该如何决断,最终“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 再次出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正是这句含义深刻的总结语惊醒了吴王,促使吴王恍然大悟,明白了少年的良苦用心。
如此思前想后,全文贯通!(三)再次研读课本,认识少年的机智勇敢。
诚如前面所说,语文课堂是人的课堂,是文化的课堂,是民主的课堂。
怎么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少年的机智勇敢呢?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吴王明白了少年的用心,从好的来讲是用心良苦,从坏的来说则叫居心叵测。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全在吴王一念之间。
那么吴王会怎么处置少年呢?从结果可以推想应该不会处罚。
同样是劝,为什么少年成功了而大臣们却没有成功呢?促成矛盾冲突,是学生思维推进的有效方式。
这个问题故事里没有揭示,但生活中却十分需要。
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将两种劝说的不同结果移位、浓缩到一处、通过比照得出结论:大臣们的劝说太直接,少年的劝说方式很巧妙,这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
少年的方式巧妙在哪儿?让学生合作探究:“螳螂捕蝉”的确是少年那三天看到的趣事吗?再回到课文的第3自然段,通过朗读,结合少年的行为,从中体会到这是一个机智的少年。
而少年的勇敢能理解的学生可能不太多。
就势再次提问:少年是在什么情况下去劝说吴王的?随即出示“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至此,两个“死”字的不同理解,训练了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再次深刻认识到吴王的“固执己见”,又体会到“少年用故事说话巧劝成功”是勇敢的表现,是智慧的表现。
再通过朗读加深理解。
教学难点,在我的步步预设中渐渐突破。
(四)课后练习:抓住吴王第二天上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渗透复述故事。
怎样让复述的训练落到实处,怎样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掌握内容梗概有效复述呢?我通过这样的填空将教学延伸,给想象和复述提供了坚实的生长点和有力的支撑1、由少年劝说吴王的巧妙,请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若要说服别人,也当注意什么?(方式的委婉)教学的结尾处,我给学生留了一道填空题:再次上朝,吴王会怎么说?2、(出不)儿大前,本王决定攻打楚国。
可是昨日,本王到后花园散步,遇到一位少年他向本王讲述了。
故事是这样的。
听了这个故事,本王恍然大悟,深受启发:,故本王决定。
《螳螂捕蝉》教后反思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 并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先请学生听写几组词:1 .蝉,悠闲,自由自在2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3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4少年, 拿着弹弓,瞄准,接着,老师边出示图1,边讲故事,然后请学生复述这个故事,尽量用上默写的这几个词。
学生复述得还不错,然后我引出这则故事的寓意,请学生说出他们各自眼前的利益是什么,身后的隐患是什么,进一步理解这则故事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