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第一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件 人民版必修2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帝制印痕 畸形审美
民 国 上 衣 下 裙
国门洞开 西服东渐
你知道中山装里隐含有哪些信息么?
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
(礼、义、廉、耻)。
其二,门襟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 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
司法、考试、监察)。
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 (民族、民权、民生)。
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
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
习俗发生变化的因素及特点
1.因素: (1)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和生活方 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政府政策的影响:从清政府到民国政府,再到中华人 民共和国,历届政府都不同程度的不断推行改革,特别是 建国后党和政府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重要位置,促进 了人民生活的演变; (3)先进中国人的努力: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从政治、 经济、科技等方面积极向西方学习,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提高了生产力; (4)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 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冲击了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 的演变; (5)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和近代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 俗也随之变化。
服饰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
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 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男 子
长 袍 马 褂
西 装 中 山 装 改 良 旗 袍 上 衣 下 裙
干 部 服 列 宁 装
绿 军 装
现 代 服 装
女 子
旗 袍
干 部 服 列 宁 装
绿 军 装
现 代 服 装
近现代服饰的变迁简表
2.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 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
表明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 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 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
答案:D
3.鲁迅先生写道:“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 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 标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对此理解不正 确的是
居室建筑的演进:建筑风格和居室陈设 的西化
习俗风尚的变革
1.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
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
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的医学知识 答案:A
(2)西餐 传入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后 影响: ①西餐常用原料进入餐桌 ②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中西餐饮食文化的区别? 答:①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存在明 显差异; ②中方饮食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以味 为核心”;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讲求食物的营养 成分,蛋白质、脂肪等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 是否恰到好处。
美观大方 彰显个性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2.饮食方面
(1)你知道中国有哪四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系吗?
粤菜是以广州 、潮州、东江 三地的菜为代 表而形成的。
鲁菜:咸、鲜 、脆嫩,风味 独特。
川菜讲究色、 香、味、形、 气、兼有南北 之长。
淮扬菜以沿江 、沿淮、徽州 三地区的地方 菜为代表构成
■异味争尝——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A.反映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渐进性
B.反映了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多层性 C.反映了中国文化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D.反映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答案:A
不是拥有幸福的人才幸福,而是知道幸福 的人才幸福。幸福不在于享受了多少,而 在于感受了多少。
2.特点:
(1)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密切相关;
(2)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发展;
(3)总体呈现西化趋势但始终保留民族特色; (4)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 (5)从通商口岸、沿海城市向内地辐射;
物质 生活 和社 会习 俗的 变迁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①世界三大烹饪流派:
东方烹饪流派:以中国为代表 西方烹饪流派:以法国为代表
阿拉伯烹饪流派:以土耳其为代表
②19世纪40年代起,西餐传入,中西餐 并行于世。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传统 世俗产生影响。
(1)中餐——四大菜系
四大菜系 鲁菜 粤菜 川菜 淮扬菜 代表区域 山东(济南、胶州) 广州、潮州等地 四川(成都、重庆) 扬州、淮河流域一带 口味特点 清香、鲜嫩、味纯 鲜、嫩、爽、滑 味浓、重辣 清淡、味甜
阶 段 表 现 服 饰 特 征 时代特征 长袍马褂 中式与西式、传统 上衣下裙 鸦片战争后— 与现代并存;从封 半殖民地 —新中国成立 西装、中山装 半封建社 闭走向开放 会 旗袍
新中国成立 后——十一届 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 会至今
列宁装 制服装 绿军装
异彩纷呈
政治色彩强烈与革 独立自主 命相关的服饰成为 巩固独立 主流
3.房屋建筑——居室建筑的演进
完全欧化(花 传统住宅(北 中西合璧(上 江南水乡 海的石库门) 传统民居 园、别墅) 京四合院) (1)传统建筑:北京四合院 (2)中西合璧(鸦片战争后,外国人来华,中国的居室建筑 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 (3)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新村”、“花园”、“别 墅”、“公寓”(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一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
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正是来自西方的商品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它没有
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更有力量,它不像思想那么感染
人心,但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去。当 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之后,它同时成了人们生活的一个部 分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三、 社会习俗发生变迁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原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变革,(辛 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及改革开放),社 会习俗和风尚也随之发生变化。 (2)表现: ①婚嫁习俗的变迁: 古代: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近代:婚姻自主、删繁就简; 现代: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②丧葬礼俗的变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趋于简化;出现西方色彩的新式葬 礼、殡仪馆和公墓;新中国成立后,改土葬为火葬。
一、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服饰、饮食、居室建筑、习俗风尚这四方面的变迁)
二、 物质生活发生变迁的基本内容 1.服饰方面(三大阶段)
(1)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 阶段的服饰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
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
(1)第一个阶段——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共和新貌 服饰鼎革
统一之大义。
(2)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服饰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 服饰成为主流; 男装:列宁装、中山装、中式便装 女装:列宁装、连衣裙、中式便装
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 体现中苏关系的友好
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 反映“以阶级斗争为纲”
(3)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③其它社会习俗: 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公历、社交 礼仪:点头鞠躬取代跪拜作揖; 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 的常见礼节。 ④民众的思想观念也发生变化,旧道德、旧礼教受到批判, 女子获得教育权利的同时,走向社会。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 统成,皇帝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新礼服兴,翎顶补 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 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律师兴,讼师灭;旅馆名词兴, 客栈名词灭。 ——《时报》1912年3月5日 教育、服饰、发型、放足、历法、社交礼仪„„ 找出材料中所包含的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
为什么叫“四合院”呢?因为这种民 居有正房(北房)、倒座(南座)、东厢 房和西厢房四座房屋在四面围合,形成一 个口字形,里面是一个中心庭院,所以这 种院落式民居被称为四合院。北京四合院 的中心庭院从平面上看基本为一个正方形, 其次,北京四合院的东、西、南、北四个 方向的房屋各自独立,东西厢房与正房、 倒座的建筑本身并不连接,而且正房、厢 房、倒座等所有房屋都为一层,没有楼房, 连接这些房屋的只是转角处的游廊。这样, 北京四合院从空中鸟瞰,就像是四座小盒 子围合一个院落。北京四合院是名符其实 的院,宽敞开阔,阳光充足,视野广大。 还有一点,就是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内涵丰 富,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居住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