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电位的基本知识及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诱发电位及其临床应用

诱发电位及其临床应用
刺激方式:全视野、半视野; 记录电极:O1、Oz、O2,参考:Cz;地线 FPz
视诱发电位
Cz
右眼
AVERAGING
O'z A1 O1 Oz O2
70 cm
刺激.:棋盘格 大小:视角 频率.:最大. 2 Hz 暗室
O'1-Cz O'z-Cz O'2-Cz
N145 N75
P100
100
200 ms
• 反应从视网膜到视皮层的整个视觉通路的传导 功能。这条通路的解剖结构包括:视网膜→视 神经→视交叉→视放射→视觉皮层。
• VEP在检查视交叉前视神经传导障碍时最有价 值,但VEP的异常并没有特异性,例如,肿瘤 压迫视神经、缺血改变或脱髓鞘疾病都可引起 P100波潜伏期延长。
检测方法:
常用方法为棋盘格翻转VEP
正常VEP波性辨认及正常值
波形命名:N75、P100、N145 波形辨认及正常值:由三相复合波组成 异 常 : 波 形 消 失 ; 潜 伏 期 > M + 3 SD
(117.6ms) ;波幅降低;潜伏期和波幅均异常 N145
N75
P100 12
VEP异常的临床意义:
(1)波形消失:尤其是双眼波形消失,可能出现技 术问题、注意力不集中或势力极差。若排除, 说明视觉传导通路病变。单眼波形消失,提示 病变侧视交叉前部病变。
刺激强度:主观听阈+60dB 短声(click);频率:1030c/s 刺激方式:单耳,对侧白噪音掩盖;每侧重复2次 记录电极:Cz,参考:乳突或耳垂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VI VII
IV V III II
I
刺激
V
IV III II I

诱发电位的基本知识及临床应用

诱发电位的基本知识及临床应用

(3)脑干血管病
出血、梗塞 (Weber 、闭锁综合征正常) 其他 肝豆状核变性 OPCA 脑疝 Vit B12缺乏 糖尿病 尿毒症 昏迷与脑死亡 手术监护 药物副作用监测
视觉诱发电位
VEP
视神经---视交叉---外侧膝状体---视放射
低概率---相关任务
P300起源:顶、枕、颞、联合区、 海马结构
杏仁体
实验参数
记录电极:Fz Pz Cz
参考电极:双侧乳突
刺激形式:
16---20岁 P300 PL最短,
01
以后每年增加1---1.5ms
02
观察:
、 痴呆 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 鉴别真性和假性痴呆(抑郁症)
精神障碍 波峰降低,潜伏期正常 (注意障碍)
4
反映上行传导途径及感觉皮层的功能
诱发电位的分类
4.按诱发电位起源分类
1.按感觉 刺激的形式分类
视觉 VEP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SEP 三叉神经、脊髓传导速度、 阴茎背神经
2.按刺激后诱发电位的潜伏期长短分类
短潜伏期 <10ms 中潜伏期 10-50ms 长潜伏期 >50ms 短潜伏期----多起源于皮层下(BAEP)长潜伏期-----多起源于大脑皮层 (P300)
各波PL、IPL在正常值内
01
两侧之差<0.3 I--III > III--V ,
02
波幅两侧比较<50% I/V <0.5。
03
正常人II波可以消失,IV、V融合。
04
4.诊断
婴幼儿、不配合成年人,可给予催眠药 不能代表真正的听力,帮助确定外周的 听见敏度
鉴别听力损伤 (1000--4000HZ)

诱发电位的名词解释生理学

诱发电位的名词解释生理学

诱发电位的名词解释生理学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是生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用于描述神经系统对于外界刺激的响应过程。

具体而言,它是指在大脑或神经系统中,由于外部刺激导致的神经元产生的电生理反应。

诱发电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和基础研究领域,可用于诊断和评估一系列神经系统疾病,也有助于研究人类感知、认知和运动控制等方面的生理机制。

1. 什么是诱发电位?诱发电位是通过测量大脑或神经系统对不同刺激产生的神经电信号来获得的。

这些刺激可以是视觉、听觉、触觉或其他感觉刺激,也可以是针对特定神经元的电刺激。

诱发电位的测量通常通过电极放置在头皮,记录上述神经电信号的变化。

这些信号在大脑或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发放动作电位后不久产生,被放大、滤波和分析以获得有关大脑活动的信息。

2. 诱发电位的应用领域2.1 临床应用诱发电位广泛用于评估和诊断各种神经系统疾病。

例如,视觉诱发电位可用于检测和评估视觉系统相关的疾病,如青光眼和视神经炎。

听觉诱发电位被用于评估听觉系统的功能,以帮助诊断听力损失和中耳问题。

脑干诱发电位可用于早期发现婴儿听力问题。

这些诱发电位在临床应用中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的方式来评估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2.2 研究应用除了临床应用,诱发电位在基础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不同刺激条件下诱发电位的测量和分析,研究人员可以了解大脑对不同刺激的处理方式,揭示感知、认知和运动控制等生理机制。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使用诱发电位来研究注意力、记忆和情绪调节等领域。

此外,诱发电位还可以帮助评估新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以及评估干预措施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3.诱发电位的测量原理诱发电位的测量基于传统的脑电图(EEG)技术。

电极放置在头皮上,记录大脑神经元活动的电信号。

当感官刺激传入大脑时,神经元会产生特定的电活动,这些活动反映了神经元对刺激的处理过程。

通过测量和分析这些反应,可以获得有关大脑功能和刺激效果的信息。

听性诱发电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听性诱发电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总结
听觉诱发电位也称听觉脑干反应(ABR),是客观听力 测定的又一种方法。它是短声(Click)刺激后从头皮 上记录的由听觉通路传导的电位活动,通过测量波形、 波幅和潜伏期,分析脑干的功能和听力受损的程度。
和耳声发射法相比ABR不但能反映听力有无损害,而且 可反映听力受损的程度。但操作相对繁琐,每例测定时 间需40分左右,因此作为筛查方法有其局限性。
珠海市每年新增耳聋患儿100名左右,发病率 在6‰左右。
据我国当前的国情,以医院为基础,采用耳声 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相结 合作一线筛查的模式为宜。
先了解ABR发展概况:
1971年,ABR评价婴幼儿听力, 1974年,商品化上市, 1978年,引入中国,主要集中研究:使诱发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BR 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局限性:
①在刚出生的新生儿阳性率较低,一般到3 个月后听 觉系统发育比较成熟;
②耗时较长,40min 以上; ③缺乏频率特性,不能发现低频听力损失,因此作为
筛查方法有局限性; ④需在有屏蔽设备的隔声室内,要求婴儿安静或睡眠
状态。
ABR 测试方法
通常让儿童口服水合氯醛使患儿入睡,在患儿用药入 睡后约需30-45分钟进行测试。当患儿入睡后,分别 于耳后、前额、头顶中心皮肤放置电极,同时注意不 要伤害和惊醒患儿,然后戴上耳机。
有研究表明,AABR 用于婴儿听力普查的灵敏 度为100 % ,特异度为97. 5 %~99. 7 %。和 常规ABR相比,AABR无需专职的听力学家监督 或解释结果,并且为便携式、非侵入性检查, 对环境要求不高,平均检测时间少;
因此AABR 是一种非常准确、快捷的新生儿听 力筛查手段。
但AABR 对于低频或非常高频的听力损失不敏 感,对于听神经病需联合应用ABR 和OAE。

肌电诱发电位

肌电诱发电位

肌电诱发电位肌电诱发电位是指在肌肉收缩时产生的电信号,是一种反映神经肌肉功能的生理信号。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肌电诱发电位的基本概念1.1 肌电信号的来源肌电信号是由神经元通过神经传递到肌纤维,引起肌纤维收缩而产生的电信号。

这种信号可以通过表面肌电图(EMG)来记录和分析。

1.2 肌电诱发电位的定义肌电诱发电位是指在刺激某个神经或其分支后,在相应的肌群中产生的短暂、局部、自发性、不可控制的动作电位。

二、肌电诱发电位的测量方法2.1 传统测量方法传统上,常用单极刺激法和双极刺激法来测量肌电诱发电位。

单极刺激法是将一个刺激极放置在神经上,另一个接地极则放置在身体其他部位上;而双极刺激法则需要两个刺激极,一个放置在神经上,另一个放置在神经末梢处。

2.2 现代测量方法现代测量方法主要包括表面肌电图(EMG)和针电极肌电图(NEMG)。

表面肌电图是将一组电极放置在皮肤表面,记录肌肉收缩时产生的电信号;而针电极肌电图则是将一根细针插入到肌肉内部,直接记录神经冲动引起的局部动作电位。

三、肌电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3.1 临床诊断肌电诱发电位可以用于评估神经-肌肉系统的功能状态,常用于筛查神经疾病、判断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程度以及评估脊髓损伤等。

3.2 生物反馈治疗生物反馈治疗是一种通过训练患者控制自身生理功能来改善疾病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EMG技术来监测患者的肌张力,并通过反馈训练来帮助患者控制和减少不必要的肌张力。

四、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肌电诱发电位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未来,我们可以看到更加先进的测量方法和更加精准的诊断技术的出现,以及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的生物反馈治疗方法。

五、结语肌电诱发电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理信号,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神经-肌肉系统的功能状态,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肌电诱发电位将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运动诱发电位定义及临床应用

运动诱发电位定义及临床应用

运动诱发电位定义及临床应用
运动诱发电位(MEP)是指在肌肉运动时,肌肉神经元释放的动作电位,在肌肉和皮肤表面记录下来的电生理信号。

MEP的主要临床应用是用于评估神经系统功能的状态和疾病。

它被用于诊断中枢神经
系统疾病、外周神经系统损伤和肌肉疾病。

MEP的诊断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神
经损害,并确定神经损伤的程度和类型。

此外,MEP还被用于评估手术后的功能恢复情况,并用于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

MEP主要利用的是远端肌肉的反应。

具体而言,该技术利用了运动神经元的电刺激作用。

对于一般的MEP测试,医生会在皮肤上放置一对电极,然后将短脉冲的电流通过电极
传递到神经,刺激肌肉的运动神经元,然后测量肌肉内和肌肉表面的电信号。

这种刺激可
以通过头皮、脊髓、颈部、胸部、肩部和骨盆骨等位置施加。

运动诱发电位的诊断参考值会在不同的情况下有所不同。

例如,在患有运动神经元疾
病的情况下,医生可以通过测量肌肉的反应来确定神经元的功能状况。

通常情况下,如果
神经元的功能正常,肌肉将产生比较强烈的反应。

然而,如果神经元受损或发生疾病,肌
肉的反应会变得减弱或消失。

总的来说,运动诱发电位是一种简单、快速和非侵入性的电生理诊断技术,可以用于
评估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和疾病。

通过MEP测试,医生可以确定神经损伤的位置和类型,
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诱发电位发生、分类、感觉诱发电位检查、 视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及SEP、VEP、BAEP临床意义

诱发电位发生、分类、感觉诱发电位检查、 视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及SEP、VEP、BAEP临床意义

诱发电位发生、分类、感觉诱发电位检查主要目的、视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及SEP、VEP、BAEP临床意义诱发电位产生诱发电位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在感受到体内外各种特异性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物电活动,它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各种传导通路功能的完整性。

诱发电位分类根据检测不同的神经传导通路可分为:运动诱发电位和感觉诱发电位,作为神经内科医师,应着重了解感觉诱发电位。

常用感觉诱发电位根据刺激方式的不同,分为体感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和听觉诱发电位。

感觉诱发电位检查主要目的提供临床感觉神经传导通路上的亚临床病灶(尤其对那些临床症状和体征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可能有脱髓鞘病灶者);动态观察感觉神经传导通路上脱髓鞘病灶的变化;用于脊柱和颅脑外科中脊髓和颅脑手术的神经监护。

感觉诱发电位在临床应用上局限性首先,它仅能确定感觉传导通路上是否有异常,但不能确定病因。

其次,由于诱发电位最终记录部位在外周器官(眼、耳、外周皮肤),因此,这些器官有病变也可导致其结果异常。

视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产生的解剖基础: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发出的轴突在视乳头处形成视神经,经视神经孔进入颅中窝,在蝶鞍上方形成视交叉,来自视网膜鼻侧的纤维交叉到对侧,来自颞侧的纤维不交叉,继续在同侧走行,并与来自对侧眼球的交叉纤维结合成视束,终止于外侧膝状体,在外侧膝状体换神经元后再发出神经纤维,经内囊后肢后部形成视放射,终止于枕叶视皮质中枢。

VEP 是枕叶皮质接受视觉刺激后从头皮上记录到的一个电反应。

而当视觉传导通路上任何部位发生病变时,视觉诱发电位都可以出现异常。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BAEP)产生的解剖基础:耳分成三部分,分别是外耳、中耳和内耳。

内耳又称迷路,含有耳蜗、前庭和三个半规管。

听觉传导通路起自内耳螺旋神经节的双极神经元,其周围突感受内耳螺旋器毛细胞的冲动,中枢突进入内听道组成耳蜗神经,终止于脑桥的耳蜗神经核,发出的传入纤维一部分到双侧上橄榄核,尚有一部分纤维直接进入外侧纵束,并止于外侧纵束核。

诱发电位基本知识

诱发电位基本知识

诱发电位脑电图及脑电分布图、神经肌电图和诱发电位构成现代临床神经电生理诊断学的三大内容。

70年代采用叠加平均处理技术将极其微弱的与外界刺激有锁时关系的诱发电位信号从背景噪声中提取出来,使诱发电位真正成为临床应用性诊断技术。

此后20余年中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和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分支,称之为“临床诱发电位学”。

一、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用波宽为0.1~0.2ms脉冲电流刺激神经,沿着神经通路部位安放记录电极,检取诱发电位信号。

在头部常依据脑电图按10~20 系统方法安放。

根据刺激和记录部位可将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SEP)作如下分类:1.按刺激部位(1)上肢正中神经SEP。

(2)下肢胫后神经SEP。

这两种SEP临床上最常用,许多临床神经电诊断室均将它列为常规检查项目。

(3)节段性SEP:刺激皮节或皮神经。

(4)三叉神经SEP:刺激上下唇、牙龈或面部。

2.按记录部位(1)神经电位:例如锁骨上窝欧勃(Erb)点臂丛神经电位、腘窝胫后电位、腰骶部马尾神经电位。

(2)脊髓电位:颈和腰部。

(3)皮质(近场)电位:常记录早成分(刺激后50或100ms时程内电活动)。

(4)皮质下(远场)电位:这些电位虽起源于脑皮质下深部,可以通过容积传导和电场扩布,在头皮表面记录到。

(一)正中神经SEP用电流刺激一侧腕部的正中神经干,产生传入神经冲动,常规记录导联有三:导联1 同侧锁骨上窝欧勃(Erb)点——N9。

导联2 第7颈椎棘突(C7)——N13。

导联3 对侧顶部(Pc)——N20。

以前额正中部(FPz)作为公共参照点构成3个记录导联。

测量指标和正常参考值(均值±标准差)见下表。

正常参考值峰潜伏期(ms)峰间潜伏期(ms)测量指标N9 N13 N20 N9~N13 N13~N20 N9~N20绝对值9.70±0.76 13.50±0.92 19.00±1.02 3.80±0.45 5.50±0.42 9.30±0.53侧差0.20±0.20 0.20±0.17 0.30±0.25 0.20±0.21分析与评价锁骨上窝欧勃点的N9电位是臂丛神经动作电位,它的诊断作用为:①了解上肢周围神经传导。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的原理及其临床应用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的原理及其临床应用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的原理及其临床应用发布时间:2009-8-4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是一种较准确的客观测听法。

测试时病人无痛苦,不受病人主观意志及意识状态的影响。

一、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的检测1.电极的放置听觉脑干电位测听为远场电位记录,记录电极放于颅顶或乳突,参考电极置于对侧耳垂或乳突,前额电极接地并与前置放大器输入盒连接。

2.刺激声信号多采用短声,刺激重复率每秒10~20次,叠加1000次;多通过单侧或双侧耳机给声,对侧耳给予白噪声掩蔽。

一般采用70-80dB刺激声强度开始为宜,检测时受检者需要完全放松,也可在睡眠、麻醉或昏迷状态下进行。

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分析在较强声刺激,如60~80dB声刺激下可从颅顶记录到7个波形,主要为Ⅰ~Ⅴ波,分别主要由听神经(波Ⅰ)、耳蜗核(波Ⅱ)、上橄榄核(波Ⅲ)、外侧丘系( 波Ⅳ)、下丘核波Ⅴ)产生。

其中,I、III、V三个波较稳定。

1.各波的潜伏期Ⅰ波的潜伏期约2ms,其余每波均相隔约1ms。

2.波间潜伏期即中枢传导时间,各波间时程在给予60dB以上刺激强度时,各波间期相对较稳定,因此,可作为中枢性病变诊断的可靠指标,多采用Ⅰ~Ⅲ波、Ⅲ~Ⅴ波和Ⅰ~Ⅴ波的测量,以Ⅰ~Ⅴ波最常用,一般为4ms。

3.两耳间各波潜伏期比较一般侧间差别不超过0.2ms。

4.波Ⅴ反应阈成人波Ⅴ反应阈一般高于行为测听阈10~20dB,因此可作为客观听阈检测;婴幼儿反应阈比成人高,但与其行为反射阈相对较低,这对聋耳的早期发现有较大价值。

三、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的临床运用1.客观听力测试适用于不合作的新生儿、婴幼儿和主观测试困难的成人,也适用于非器质性聋、职业性聋的判断、精神或神经系疾病的病人,可通过脑干电位测听确定其听觉功能的状态。

2.脑干肿瘤脑干肿瘤、小脑脑桥肿瘤压迫脑干时,可致各波潜伏期的延长,压迫听神经则可致波Ⅴ潜伏期延长,甚至消失,双潜伏期比较相差超过0.3ms。

3..脑干炎、脑干血管梗塞、出血、脑干损伤常导致I-V波异常改变,特别是波间期延长,波形变异甚至消失。

脑干诱发电位

脑干诱发电位

临床应用
还可能为一些不配合的但怀疑有传导性听 力损失者提供鉴别诊断资料,为传导听力 损失者蜗后病变定位诊断提供波潜伏期和 波间期测定。但骨导ABR的测试有一系列 难以克服的困难,包括测试信号的经气放 射、对侧耳的掩蔽、动态范围小、头颅振 动的复杂性、骨振器的频率反应与气导耳 机有差别等。
临床应用
谢谢
临床应用
2. 气质性和功能性聋的鉴别:功能性聋者ABR 各项参数是正常的,但是要做出最后诊断,还 应结合其他临床资料综合分析,首先要排除脑 干以上更高听觉中枢的病变。
临床应用
3. 小脑桥脑角占位性病变的诊断:这是ABR在
听力学和神经耳科学主要应用之一。
临床应用
4. 影响听觉通路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多发性硬化、脑干脑炎、脑梗塞、脑外伤、脑 干胶质瘤、白质营养不良、桥脑中央髓鞘溶解 症、中脑病变、幕上病变(丘脑和大脑肿瘤、 脑血管疾病)。
临床应用
7.BC-ABR:ABR研究的深入,骨导ABR的 临床应用逐渐受到重视,一些学者发现用 于气导ABR作高危新生儿听力筛选时,阳 性率有时高达11%~41%,3~12各月后这些 患儿中仅2%~5%听力是异常的,存在暂时 的、可治的、传导性听力损失,骨导ABR 能帮助作高危新生儿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的检测。
临床应用
5. 听神经的诊断:听神经病的ABR表现呈与纯 音测听结果矛盾的改变、纯音测听显示轻到中 度听力损失,DPOAEs多正常,ABR各波却缺 失;如能引出,则波间期延长,而且反应阈较 纯音测听对应频率听阈损失严重,部分病人比 耳蜗电图差。
临床应用
6 .EABR:诱发电位ABR用于人工耳蜗术前病 例的筛选,评价人工耳蜗的疗效和体内装置故 障的检查。
波形分析

诱发电位的基本知识及临床应用

诱发电位的基本知识及临床应用

16
视觉诱发电位 VEP
P100
诱发电位的分类
广义上分二类 感觉和运动诱发电位
感觉: 反映上行传导途径及感觉皮层的
功能 运动:
反映下行传导径路及运动皮层的 功能
精品课件
1.按感觉 刺激的形式分类
2.按刺激后诱发电位的潜伏期长短分类
视觉 VEP
43.、按按脑 躯短 中 长 短诱三记干 体潜 潜潜 潜发叉听 感伏 伏伏 伏录神起电觉 觉期 期期 期电经源位诱 诱阴-、-极发发茎-<1>的起脊5-10距电电背多00-远髓mm源5位位神起ss0诱传m近分经源s导发分于类速电皮类度BS层位、AE:EP下神P(经BA发EP)生长
>5μv 左右比<50%
波幅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4 临床应用:
(1) 视神经炎:球后视神经炎 90%异常,
敏度相平行,
长期存在,波幅与视
伏期恢复。
恢复期波幅增大,潜
(2)多发性硬化
P100波PL延长,一般认为
PL>正常值10ms(可能)
BAEP、SEP
PL>30ms(确诊),结合
发精现品课临件 床下病灶、
4000HZ)
7c/s (1000--
对侧耳 于
白噪音(频率范围较宽) 少
精品课件
对侧 30--40
3. 观察
I波 PL 1.5ms....+1
I:听神经
II:耳蜗核
III:
上橄榄核
IV:外侧丘系
V:下丘,
I III V 代表听神经, 桥脑下段、 上段。
V波最大,最稳定,早出现,晚消失。
V波反应阈接近听阈 SL 10--20dB

肌电-诱发电位技术

肌电-诱发电位技术

肌电-诱发电位技术
肌电-诱发电位技术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运动诱发电位(MEP)、感觉诱发电位(SEP)和H反射。

运动诱发电位测试通过
向大脑发出刺激来评估运动皮层的功能。

感觉诱发电位测试则用于
评估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皮层功能。

H反射测试则用于评估脊
髓和周围神经的功能。

肌电-诱发电位技术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医生
诊断和监测神经肌肉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帕金森病和周围神经
病变。

此外,肌电-诱发电位技术也常用于术前和术后评估,以帮助
医生了解神经系统在手术前后的功能状态。

除了临床应用,肌电-诱发电位技术也在科研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这项技术来了解神经肌肉系统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以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总的来说,肌电-诱发电位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神经生理学测试方法,对于诊断神经肌肉疾病、监测病情发展和进行科研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肌电-诱发电位技术的全面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
理解神经肌肉系统的功能和疾病。

医学-康复资料-诱发电位

医学-康复资料-诱发电位

一、诱发电位(一)定义及概述1、定义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EP)是指对神经系统某一特定部位(包括从感受器到大脑皮层)给予适宜的刺激,或使大脑对刺激的信息进行加工,在该系统和大脑的相应部位产生可以检出的、与刺激有相对固定时间间隔(锁时关系)和特定相位的生物电反应。

从定义可以看出,诱发电位有其空间、时间和相位特征,即EP必须在特定的部位才能检测出来,其潜伏期与刺激之间有较严格的锁时(time-locked)关系,并且各种EP有其特定的波形和电位分布。

在临床实践中,EP常用来评价感觉和运动系统的传导功能以及高级神经活动(如认知功能)。

2、诱发电位的检出(1)EP跟其它临床神经电生理测试一样,包括刺激系统、记录系统和信号处理系统。

其主要不同点是在信号处理系统中应用了平均叠加技术,原因是EP尤其是短潜伏期EP的波幅较低。

平均叠加次数视EP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2)平均叠加技术有其技术和理论上的不足,在实际应用中应尽可能地减少噪声源。

例如,测试时一般要求皮肤和电极间的极间阻抗小于5kΩ。

(3)为保证检出结果的可靠,EP测试要求至少重复一次,必要时需重复测试多次。

(4)需利用各种滤波技术以排除伪迹。

(5)记录导联标准采用国际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10-20系统电极安放法。

3、分类及命名(1)从临床实用角度我们将EP分为两大类,即外源性的与感觉或运动功能有关的刺激相关电位(stimulus-related potential,SRP)和内源性的与认知功能有关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

SRP根据刺激的类型和模式一般分为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AEP)、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四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15
五. 诱发电位的影响因素
技术因素: 仪器设备 操作技术
生理因素: 年龄 性别 身高 体温 等
B
16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
B
17
1.传导通路
听神经----耳蜗核----上橄榄核(双侧) ----外侧纵束----丘脑
2.刺激形式:
检测耳 SL + 60dB 短声疏波(click)
7c/s (1000--4000HZ) 对侧耳 白噪音(频率范围较宽) 少于
B
40
S局灶性病损
深感觉障碍:SEP异常 脊空症:脊髓肿瘤,脊髓外伤, SEP恢复早于临床
脑干、丘脑、N20 皮下层 :PL延长, 皮层:波幅减小
3.大脑半球病损
失语与SEP异常相关:预测感觉功能恢复 帕金森、早老性痴呆:SEP正常;
血管性痴呆:SEP异常
B
41
4 NS弥漫性疾病
遗传性共济失调:OPCA
5多发性硬化
胸髓易受累 下肢>上肢 N20 PL延长, AP减少
6 昏迷,脑死亡
认为比BAEP更可靠 上肢。P14波以后消失 N20 双侧消失,无一例 一侧 不良,正常良好
7 其他 糖尿病, 尿毒症, 阳痿, 甲亢
B
42
事件相关电位
ERP 认知电位
B
43
定义
人脑对刺激信息进行认知加工时, 头皮记录到电位变化。
5、 酒精中毒 6、 其他 MS ALS 测谎
B
48
谢谢
B
49
B
50
2.刺激
脉冲电流 1-2c/s 鞍状电极 指环电极 记录Erb's ,C2, C7, C3', C4'
B
35
3. 观察
上肢 : N20---顶叶:中央后回S1 N13---下颈段 N11---后根、后索 N9--- 臂丛复合动作电位
B
36
B
37
下肢:P40---中央后回 T12---腰髓电位 N9---蝈窝电位
听见敏度
2.听觉功能异常的定位
蜗性----有赖于传音听力图构型
听神经---仅见于I波,余波消失,V 延长
I--V 延长
脑干----III波以后双侧传导
B
22
3.行为听觉测试结果复检
伪聋、癔病、哑巴、婴幼儿
4.神经学
(1)后颅窝肿瘤:异常达50%,
多样化异常
(2)脱髓鞘疾病
临床下病灶、病情好转,不随之好转
恶化时异常显著
多发性硬化,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
白质营养不良。
B
23

(3)脑干血管病
出血、梗塞 (Weber 、闭锁综合征正常)
(4)其他
肝豆状核变性 OPCA 脑疝 Vit B12缺乏 糖尿病 尿毒症 昏迷与脑死亡 手术监护 药物副作用监测
B
24
视觉诱发电位 VEP
B
25
1.传导通路
视神经---视交叉---外侧膝状体---视放射 ---皮层(枕叶)
B
3
优点:
内容广泛;检测技术比较方便; 无创伤性;重复性好; 客观反应神经系统功能状态; 协助确定中枢神经系统的可疑病变; 检出临床下病灶;帮助病损定位; 估计病损程度及预后; 手术中脑,脊髓功能的监护。
缺点:不能进行定性诊断。
B
4
二 诱发电位的基本技术
电生理技术与电子计算机平均叠加技术的结合 诱发电位的波幅很小,记录时微小的电位被淹没 在大脑自发得脑电图和肌电图活动中去 经过反复给予同样的刺激, 与刺激有关得电位逐渐增大,与刺激无锁时关系 的背景噪音正负相互抵消,变小。 最后使诱发电位显示出来。
B
45
B
46
观察:
16---20岁 P300 PL最短, 以后每年增加1---1.5ms
B
47
临床应用:
1 、 痴呆 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 鉴别真性和假性痴呆(抑郁症)
2、 精神障碍 波峰降低,潜伏期正常 (注意障碍)
3 、药理心理学的研究 筛选促智药物,监测药物副作用
4、 环境医学的研究 铅中毒
1/ 视觉功能的测定 婴幼儿、不能合作的患者使P100波 波幅变为零的方格大小来推算视敏度
2/ 屈光检查 3/ 弱视 4/ 青光眼 5/ 手术中监视
B
33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SEP
B
34
1.传导通路
周围神经---后索---内侧丘索---丘脑 ---大脑皮层
(分三叉神经、脊髓、茎神经、 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
B
29
B
30
4 临床应用:
(1) 视神经炎:球后视神经炎 90%异常,
长期存在,波幅与视敏度相平行, 恢复期波幅增大,潜伏期恢复。
(2)多发性硬化
P100波PL延长,一般认为 PL>正常值10ms(可能) PL>30ms(确诊),结合BAEP、SEP 发现临床下病灶、 VEP与上肢SEP价值最大。
B
38
B
39
临床应用
1.周围神经病
多发性神经炎: 波幅减小或消失,结合SCV 神经外伤 : 部分连续,波幅减小,PL延长 嵌压综合征: 腕管、肘管、跗管 胸出口综合征: 异常率高,有人认为比F波阳性高 臂丛损伤: 节前损害,N9存在
节后损害,N9消失(N20存在,连续好) G-B Syn: P40、PL增高,下肢异常高,F波PL延长 椎骨病: 颈椎—上肢SEP。腰椎—下肢(皮节)脊髓
视网膜电位:皮层下视觉诱发电位 特异皮层视觉诱发电位:
反映视网膜视锥细胞功能 以及视锥细胞中枢联系的电活动
B
26
2.刺激形式
常用棋盘格翻转 盘格30`,方格6mm,距离70cm. 两眼分别刺激,叠加100 次。
2c/s 3c/s 5c/s
B
27
B
28
3.观察:
P100波潜伏期 <104ms 儿童<124ms 两眼差<8--10ms 波幅>5μv 左右比<50%
感觉通路的 长度
突触数目
神经传导速度
B
11
PL P100波
波幅 即某一波形的电压值,以uV表示
基线到波峰
峰到峰
.
波峰下的面积
峰间期(IPL):
两个或两个以上波峰之间的时间, 以ms表示
代表各部位之间的传导时间,
如 BAEP I-III, III-V, I-V
B
14
正常值的确定: 建立自己的正常值,健康人测试, 平均值加2.5或3 SD(平均差)作为 正 常值.
B
31
(3) 前视路压迫性病变
良性颅内压增高,通常无 VEP异常 视神经受压,早期出现波形畸形 波幅减小。
(4)后视路病变
脑瘤、脑梗塞、皮质盲、癔病、诈病
(5) 脊髓病
急性脊髓炎
(6)弥散性神经系统病变
多系统萎缩、进行性腓肌萎缩、帕金森病、 恶性贫血、尿毒症(与生化指标一致)
B
32
(7) 在光学中的应用
对侧 30--40 dB 中央记录 耳垂参考
B
18
3. 观察
I波 PL 1.5ms....+1
I:听神经 II:耳蜗核 III:上橄榄核
IV:外侧丘系
V:下丘,
I III V 代表听神经, 桥脑下段、上段。 V波最大,最稳定,早出现,晚消失。 V波反应阈接近听阈 SL 10--20dB (-35dB)
诱发电位的基本知识及临床应用
温州医学院附一院 邵蓓
B
1
一 概述
生物电的活动有两种形式: 自发性:反应大脑皮层
无外界刺激状态下产生得电活动 (脑电图) 诱发性: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 接受声,光,脉冲电流等人为的感觉 刺激,并沿着特定的通路诱发出中枢神 经系统的电位( 诱发电位)
B
2
定义:
指神经系统某一特定部位给予适宜的刺 激,在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相应部位检出 与刺激有锁 时关系的电位变化。 是继脑电图,肌电图之后的第三进展, 70年代开始应用临床,国内80年代初应用
长潜伏近皮期场层-电下--位--:B多电A3起E-压-P源4大于cS,大m E叠P脑加皮(V百层EP次P300)
皮远层场电位V:EP> 4cPm300 BAEP 脑干
叠加千次
B
8
四. 诱发电位的分析:
1. 极性: 根据波形在基线上偏转的方向, 向下为阳性波:P波, 向上为阴性波:N波
N
P
B
9
2.波形命名:
B
5
4
128
200 8
16
视觉诱发电位 VEP
P100
诱发电位的分类
广义上分二类 感觉和运动诱发电位
感觉: 反映上行传导途径及感觉皮层的功能
运动: 反映下行传导径路及运动皮层的功能
B
7
1.按感觉 刺激的形式分类
2.按刺激后诱发电位的潜伏期长短分类
视觉 VEP
43.、按按诱脑 躯短 中 长 短三记干 体潜 潜 潜 潜发叉起听 感伏 伏 伏 伏录神电阴源觉 觉期 期 期 期经电位茎诱诱-的、-<1>极背-发发起远脊0-51神多电电距-00源髓5近经起m m 位位诱0传分分源m ss导发类于s类速电皮BS度:EA层位、PE下P神(经BA发EP生)
300---700ms正向成分,又称P300。 反映感知、记忆、理解、判断、 情感多层次的心理活动,内源性成分。
B
44
刺激形式:
听觉、视觉、 靶、非靶刺激 刺激序列:oddball 低概率---反应
低概率---相关任务 P300起源:顶、枕、颞、联合区、 海马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