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艺术学基础知识整理

广播电视艺术学基础知识整理
广播电视艺术学基础知识整理

广播电视艺术基础总结

知识结构图: 电视艺术的概念:电视是一门独立的艺术样式(继承与特性)

第一部分:电视艺术概念 电视艺术的基本特性:电视是综合艺术

电视艺术的范围

各类型作品的概念

第二部分:电视类型作品 电视剧

各类型作品的特点和创作规律

电视文学

电视文艺

视听语言规律 第三部分:电视创作规律

艺术创作基本规律

节目流程

第四部分:电视制作基础 技术手段

广播发展史

第五部分:广播电视艺术发展史 电视发展史:电视剧、电视文艺、纪录片

技术发展对电视艺术创作的影响:数字电视、非线编 第六部分:电视生存环境和方式 频道专业化、制播分离、纪实频道的生存

知识点分析:

单本剧、系列剧、历

史剧、情景喜剧、名

电视散文、电

春节晚会、游戏娱

情节与结构、情节与节

第一部分:电视艺术概念

一.电视艺术定义

?张凤铸:电视艺术是博取广纳、自成一体,具有独立品格的新兴艺术。电视艺术是电视的派生物,主

要指电视屏幕上播出的运用电视艺术手段塑造审美对象(形象)的各类文艺节目。它一方面继承了母体的先天条件——电子技术的先进性给它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广泛性、敏捷性和表现手段的丰富性。另一方面,借鉴电影、戏剧、音乐等姐妹艺术,带来了声画的可溶性和艺术技巧的多样性。

?苗棣:根据艺术的常规定义,为使接受者获得审美愉悦而创作(制作)出来的东西是艺术品,这种创

作本身就是艺术创作,因此电视节目中的一部分(且比重很大)是艺术作品。电视中与审美相关的内容及其表现手段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质,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一门独特的艺术。电视艺术具有即时传真的特性,是综合艺术、大众艺术。

?高鑫: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

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目的屏幕艺术形态。

二.电视艺术基本特性

?张凤铸:逼真性与假定性统一;兼容性和选择性统一;大社会与小家庭结合。

?苗棣:①即时传真。即时传真的基本特性使电视艺术具备三个基本功能:通过图像和伴音系统实现对

外部世界的完美再现,即时传达艺术信息,直接传达——复现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后两点是电视与电影和其他艺术相比最具特色的地方),一次传播使电视难以反复欣赏品味,新奇取胜平庸浅薄,线性流动难被细品,被动接受节奏难握,艺术批评事后诸葛;②综合性。苏联学者把电视的综合性称为“珂拉支现象”,指电视节目可以弄成一堆互不相干的内容的大杂烩。电视艺术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综合,视觉效果与听觉效果的综合,形式美与叙事美的综合,多重艺术门类的

?高鑫:兼容性(艺术科学与艺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诸多艺术元素、多种艺术手段的兼容);

多样性(题材、类别、形式、风格、结构的多样性);

参与性(电视的传播共性、特殊审美心理、特殊表达方式决定);

当代性(真实展现中国社会现实、向历史文化的深层开掘、揭示人们心理结构的嬗变)三.电视艺术的范围

(见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电视文艺及电视类型作品

一.电视文艺

?概念:以先进的电子传输技术为传播手段,以电视独特声画造型为表现形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

对各类文艺作品进行加工、综合、创造,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目的特殊屏幕艺术形态。

?特性:政治性、娱乐性、参与性、纪实性、时尚性。(关玲《知行轨迹》)

?主要节目类型:电视剧、电视文学、电视艺术片、综艺节目、电视音乐/戏曲/评书/舞蹈节目、音乐

电视。

二.各类型作品的概念及创作规律

1.电视综艺节目

?概念:充分调动电子技术手段,对各种文艺样式进行二度创作,既保留有原有文艺形态的艺术价值,

又充分发挥电子创作的特殊艺术功能,给观众提供文化娱乐审美享受的电视节目形态。(高鑫)

?创作规律:有机性(整体大于局部之和)、兼容性(集欣赏、娱乐、知识、信息、审美于一体)

?分类:见下表

?对象性电视栏目:窄受众型的电视栏目,栏目的定位是面向特定的受众群体的,如《大风车》。

?流行节目类型:

2.电视艺术片/纪录片

?电视纪录片:客观地、真实地记录自然和社会生活现象的一种电视片样式。

?电视艺术片:将文学、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等艺术形态融合在一起,运用电视的声画语言(如语

言、动作、光线、构图、色彩、节奏、音响等视听元素)或塑造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或营造抽象美的艺术意境,生动地、艺术化地展现历史、社会、生活、人物,抒发创作者强烈的情感寄寓,以期感人、娱人、启迪人的独立的电视节目片种。简言之,是按照编创人员的主观审美理念,用丰富的情感性和文学性塑造的,具有鲜明艺术风格的专题片片种。

?电视艺术片的特征:表现题材专题性、手法主观性、风格艺术性(声画+构思)、主题情感性、语言

文学性

?电视艺术片与其他电视文艺样式的比较:

?电视艺术片的主要类型:

3.电视戏曲节目(电视舞蹈、电视评书、电视音乐等均可借鉴于此)

?内涵:指运用电视的技术手段,突破戏曲的时空局限,适当采用实景以及镜头组接艺术来表现戏曲艺

术、反映戏曲文化现象的一种电视文艺形式。

?外延:一切用电视来表现的戏曲艺术、文化、信息。

?功能:宣传戏曲动态,介绍戏曲文化;举办电视竞赛,组织评奖活动;录制珍贵资料,探索结合形式,

组织研究评论。

?现有形态:电视戏曲栏目、电视戏曲专题片、戏曲电视剧、电视戏曲综艺(戏歌、晚会、MTV等)

4.电视剧

?基本特征:视听叙事、虚构叙事、连续叙事

?电视剧的分类:

?肥皂剧:源于西方soup opera的翻译,指长篇电视剧。观众大多是家庭妇女,因最初多插肥皂等洗

洁剂广告而得名。其剧情很拖,结局多为开放式,一般分为日间肥皂剧和夜间肥皂剧。

5.音乐电视

?概念:大多数国家指专门的音乐频道;中国,简言之,单曲音乐录像片。

?文化属性与功能:是一种促销音乐商品,推出经过“包装”的歌手与乐队形象以扩大社会知名度,从

而获取商业利润的、电视广告性质的单曲音乐录像片。

?音画关系(重要):

画面制约音乐:适合拍MTV的音乐应有产生视觉表象的可能性:题材、体裁、歌词、音乐(时间、留白、平易、熟悉与新颖的平衡)

音乐制约画面:意识流(叙事不详尽不连贯不完整、主观夸张)超现实抒情(心理蒙太奇、梦境)?视听特征:视觉轰炸、无逻辑画面拼贴、时空大幅度跳跃、三维电脑特技效果、心理蒙太奇画面结构

方式、快速镜头剪辑。

?MTV画面处理上的两个把握:(关玲《知行轨迹》)

虚与实的把握——抓住细节,以实(细节)求虚(意境);以虚写实,以抽象、虚化的景物表现歌词。

运动感(节奏感)的把握——运用高剪接率的镜头体现运动;利用视角的变化造成运动感;利用画面倾斜造成运动感;利用画面变形产生运动感;利用歌手的形体动作表现运动感;相对运动表现运动感;静中之动。

6.电视文学

?概念:通过特殊屏幕造型手段,运用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形象的反映生活、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给

观众以文学审美情趣的电视艺术作品。

?电视艺术的文学性(2006年简释):指文学汲取的构成电视艺术的文学元素,这种文学元素是的电视

艺术具备了某种文学性。

?电视文学的分类:

艺术学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电影编

艺术学基础知识重点总结一电影编 电影编主要介绍电影基本理论与创作基本概念,以及中外电影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主要依据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影概论》(周星主编)、《影视艺术史》(周星等著)等通用教材,缩减概要而成。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下述各章重点。 第一章主要介绍电影基本理论,重点把握基本概念。分节重点包括: 第一节”电影基本范围"中重点把握: 1电影美学层面概念; 2. 电影片种。 第二节”电影的性质"中重点把握: 1. 综合性。 2?艺术性。 第三节”电影的社会功能”重点把握: 1. 再现功能; 2. 表现意义; 3. 审美价值。 第二章主要介绍电影创作基本概念。分章节重点把握: 第一节”影像镜头”: 1. 景别; 2. 构图: 3?运动与造型。 第二节”声音”: 1. 人声。 2. 声画关系。 第三节”蒙太奇”的概念意义。 第四节”长镜头”: 1 .长镜头概念: 2. 长镜头意义。 第三章主要介绍中外电影各个历史阶段创作状况。 分节重点:第一节"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简况”:各个时期代表性影片:重要代表人物。第二节”西方电影的历史发展简况”:各个国度重要代表作品。 第三节”东方电影简况”:各个国度重要代表作品。 第四章主要介绍电影类型与体裁, 分节重点:第一节"中国电影的类型与体裁”:中国电影类型。第二节”西方电影的类型与体裁”:西方电影类型。 第五章集中介绍中外电影创作名家和经典代表性影片。分节重点: 第一节"中国电影名家名作": 1. 夏衍创作; 2. 吴永刚和《神女》; 3. 袁牧之和《马路天使》; 4. 蔡楚生与《一江春水向东流》;

5. 沈浮与《万家灯火》; 6. 费穆与《小城之春》; 7. 谢铁骊与《早春二月》; &水华与《林家铺子》; 9?谢晋与《天云山传奇》、《芙蓉镇》; 10?吴贻弓与《城南旧事》。 11 ?张暖忻与《沙鸥》、《青春祭》; 12. 张艺谋与《红高梁》、《秋菊打官司》; 13. 陈凯歌与《黄土地》、《霸王别姬》. 14?黄建新与《背靠背,脸对脸》; 15?霍建起和《那山,那人,那狗》; 16.陆川与《可可西里》。 第二节”外国电影名家名作": 1 ?格里菲斯与《一个国家的诞生》; 2 ?爱森斯坦与《战舰波将金号》; 3 ?奥逊?威尔斯与《公民凯恩》; 4.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5. 新好莱坞与《邦妮和克莱德》; 6 ?斯皮尔伯格; Whe 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 ddi ng by the fire, take dow 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 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 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 n beside the glow 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艺术学基础知识-戏剧篇(二)

艺术学基础知识-戏剧篇(二)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3,分数:100.00) 1.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描写乌托邦理想社会的作品是______。 (分数:2.50) A.《鸟》√ B.《阿卡奈人》 C.《俄狄浦斯王》 D.《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解析: 2.19世纪后半期比利时象征主义剧作家梅特林克的名剧是______。 (分数:2.50) A.《忍耐的堡垒》 B.《青鸟》√ C.《圣尼古拉剧》 D.《德奥菲勒的奇迹》 解析: 3.法国作家博德尔写的《圣尼古拉剧》和罗特波夫写的《德奥菲勒的奇迹》是______的代表作。(分数:2.50) A.神秘剧 B.道德剧 C.奇迹剧√ D.笑剧 解析: 4.15世纪时,______在西欧戏剧界占统治地位。 (分数:2.50) A.道德剧 B.笑剧 C.神秘剧√ D.奇迹剧 解析: 5.法国神秘剧中最著名的一部作品是______。 (分数:2.50) A.《圣尼古拉剧》 B.《青鸟》 C.《忍耐的堡垒》 D.《奥尔良之围》√ 解析: 6.英国的道德剧走在欧洲前列,最著名的作品是______。 (分数:2.50) A.《青鸟》 B.《忍耐的堡垒》√ C.《奥尔良之围》 D.《圣尼古拉剧》 解析: 7.中世纪最完善的笑剧代表作是______。 (分数:2.50)

A.《巴特林的笑剧》√ B.《奥尔良之围》 C.《忍耐的堡垒》 D.《青鸟》 解析: 8.《李尔王》属于______。 (分数:2.50) A.中世纪宗教戏剧 B.文艺复兴戏剧√ C.古希腊戏剧 D.古典主义戏剧 解析: 9.《羊泉村》、《狗占马槽》是文艺复兴时期______的代表作。(分数:2.50) A.歌德 B.易卜生 C.洛卜·德·维迦√ D.威廉·莎士比亚 解析: 10.______不是莎士比亚的作品。 (分数:2.50) A.《羊泉村》√ B.《哈姆雷特》 C.《麦克白》 D.《威尼斯商人》 解析: 11.德·维迦是______人文主义戏剧最完善的代表。 (分数:2.50) A.法国 B.英国 C.西班牙√ D.葡萄牙 解析: 12.______是《狗占马槽》中的人物。 (分数:2.50) A.德安娜√ B.费隆多 C.劳伦霞 D.费尔南 解析: 13.莎士比亚中期的作品主要是______。 (分数:2.50) A.历史剧 B.传奇剧 C.悲剧√ D.喜剧 解析: 14.不是古典主义戏剧代表作的是______。 (分数:2.50)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答: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 2、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把握那些方面的内容? 答:①要坚持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 ②要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 ③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④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改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⑤要坚持政治家办报,这是实现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 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和根本点是什么? 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以党性原则为核心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其根本点是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内涵博大精深,十分丰富。 4、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我们的党在 ①思想上,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指针,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 ②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 ③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 ④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地宣传党中央的思想和主张,对那些一时难以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群众,要通过耐心细致的解释、说理进行疏导和教育。 5、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宣传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基本要求】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必须准确,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解决思想和理论问题,同时防止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两种倾向。 6、什么是党性原则?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定义】党性原则是一定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 (2)【基本要求】 ①必须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解决思想和理论问题;②必须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之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新闻工作者必须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允许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的公开报道中发表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相反的言论; ③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纪律; ④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 性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⑤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与资 本主义新闻自由的本质区别,防止滥用新闻传播自由权利的现象。 7、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1)为人民服务;(2)为社会主义 服务;(3)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8、什么是正面宣传? 答:“正面宣传”就是要着力宣传能鼓舞 和推动人们分法向前的各种光辉业绩。 9、什么是舆论导向? 答:指新闻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导 向。 10、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是什 么? 答:(1)根本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为指导, 自觉地、坚定不移地同党的方针、政策、路线 保持一致,积极贯彻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纲 领。推动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 (2)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增强政治意 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3)必须唱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4)必须贯彻团结稳定,正面宣传,善 于并敢于回答群众面临的焦点、热点和敏感问 题。 1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需要:把好关、 把好度 12、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什么?意义是什 么? 答: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人民的监督。 【意义】(1)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建设 的推动力 (2)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 要方式 (3)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 要内容 (4)舆论监督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 有效途径 (5)舆论监督是揭露腐败、反对官僚注 意的有力武器; 13、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传媒运用新闻舆 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 14、新闻事业舆论监督的主要功能? 答:(1)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 (2)社会调节功能; (3)社会控制功能 (4)社会制衡功能 (5)动态平衡的社会监督; 15、监督的三大原则:建设性、科学性、 依法监督。 16、搞好新闻监督工作的要求? 答:(1)划清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界限; (2)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3)要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4)坚持共振客观、实事求是、抓住本 质、打中要害; (5)要坚持党的领导。 17、为什么要坚持政治家办报? 答:(1)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 的要求,是由其性质决定的,是对实现党领导 新闻事业的保证; (2)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贯主张。 18、毛泽东在1957年6月,提出政治家 办报的思想。并提出(抢)“新闻”、(压) “旧闻”,(不发)“不闻”的观点。 19、政治家办报的要求? 答:(1)讲政治、讲党性、提高政治素 养; (2)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处理问题; (3)突出重点宣传,把握政治方向; (4)增强全局观念,加强宏观意识 (5)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 20、新形势下政治家办报的要求? 答:(1)打好理论路线根底; (2)打好政策法律根底; (3)打好群众根底; (4)打好知识根底; (5)打好新闻业务根底。 21、新闻真实性的内涵是什么? 答:以事实为基础和依据来报道新闻,其 本质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唯物论的反映 论,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如 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22、怎样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答:(1)事实真实(要素、材料、背景); (2)概括性真实。 23、什么是本质真实? 答:指新闻报道要反映出事物的内在品质 和规律。 24、“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生活、 群众。 25、新闻工作的任务是什么? 答: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 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 鼓舞人,让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让 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 26、怎样坚持“三贴近”原则? 答:(1)提高引导水平,要注意在内容 上创新,改进宣传报道; (2)提高引导水平要注意在方法上创新; (3)提高引导水平要主要在体制上创新。 27、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答:坚持报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当社会效益与经 济效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 一位。 28、文艺上的“二为”方针? 答: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9、双百方针是指什么? 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由毛泽东 在《论十大关系》中最早提出。 30当前社会主义的主旋律:爱国主义集 体主义、社会主义。 31、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统一:三 者是相统一的,密不可分,只有思想性、艺术 性、观赏性相统一,文艺作品才有生命力、吸 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32、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是什么? 答:(1)能够及时、敏锐地反映社会和 时局的变化; (2)以全社会为服务对象,加强同人民 群众的联系; (3)要具有较强的政治信念; (4)具有权威性; (5)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6)具有浮光掠影的弱点。 33、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包括哪些? 答:(1)政治修养; (2)思想修养; (3)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修养; (4)业务能力修养。 34、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是什 么? 答:(1)是一种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 建筑; (2)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色彩; (3)是对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的调 节规范体系。 35、新闻工作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什 么? 答:(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艺术学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电影编

艺术学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电影编 艺术学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电影编 电影编主要介绍电影基本理论与创作基本概念,以及中外电影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主要依据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影概论》(周星主编)、《影视艺术史》(周星等著)等通用教材,缩减概要而成。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下述各章重点。 第一章主要介绍电影基本理论,重点把握基本概念。分节重点包括: 第一节"电影基本范围"中重点把握: 1.电影美学层面概念; 2.电影片种。 第二节"电影的性质"中重点把握: 1.综合性。 2.艺术性。 第三节"电影的社会功能"重点把握: 1.再现功能; 2.表现意义; 3.审美价值。 第二章主要介绍电影创作基本概念。分章节重点把握: 第一节"影像镜头": 1.景别; 2.构图: 3.运动与造型。 第二节"声音": 1.人声。 2.声画关系。 第三节"蒙太奇"的概念意义。 第四节"长镜头": 1.长镜头概念: 2.长镜头意义。 第三章主要介绍中外电影各个历史阶段创作状况。 分节重点:第一节"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简况":各个时期代表性影片:重要代表人物。第二节"西方电影的历史发展简况":各个国度重要代表作品。 第三节"东方电影简况":各个国度重要代表作品。 第四章主要介绍电影类型与体裁, 分节重点:第一节"中国电影的类型与体裁":中国电影类型。第二节"西方电影的类型与体裁":西方电影类型。 第五章集中介绍中外电影创作名家和经典代表性影片。分节重点: 第一节"中国电影名家名作": 1.夏衍创作; 2.吴永刚和《神女》;

艺术学基础知识填空题

电影篇 1.电影片种一般被划分为()、()、()、()四大类,其中() 是最常见、影响最大的片种,也是电影产业的经济支柱。 2.电影的物质基础包括三个层次:()、()、()。 3.电影的特性有: 4.电影产业主要设计()和()两个方面。 5.()是电影产业概念中的最基本单位,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运行的电影经营活动。 6.电影企业一般分为三类,即()、()、()。 7.电影的功能有: 8.统一协调的光线风格确定了整部影片的视觉基调,这种基调主要分为()、()、()。 9.就运动主体而言,电影的运动可以划分为()和()两类。 10.摄影机的运动主要包括()、()、()()、()、()。 11.根据声源的性质来看,音响分为()和()。 12.从形式类型上可以把声画关系分为()和()。 13.从内涵类型上可以把声画关系分为()和()。 14.20世纪10—20年代,美国导演()第一个有意识地把镜头作为基本叙事单位,再由镜头 组成场面,进而组成段落、全片,流畅地展现了事件始终。 15.以蒙太奇的结构功能为标准,可将其分为()、()、()。 16.长镜头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写实主义电影理论的代表人物()。 17.电影诞生于()年()月()日,标志性事件()。 18.格里菲斯于1915年编导的《》标志着电影艺术的形成。 19.美国四大谐星是()、()、()、()。 20.《城市之光》的主演是(),他的其他代表作有()。 21.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是《》,诞生于()年,由()公司推出。 22.()年的《》是完全意义上的有声电影。 23.将电影引向戏剧道路的是法国的(),他对现代电影的主要贡献是把许多()应用到 电影上来。 24.诗意现实主义电是法国30年代以后出现的一种电影创作倾向,代表人物是()。 25.法国新浪潮诞生于()年,得力于()所创办的《电影手册》杂志。代表作有特吕弗的 《》和戈达尔的《》。 26.《广岛之恋》的导演是(),他是()(流派)的代表人物。 27.《罗拉快跑》的导演是()国导演()。 28.“生命三部曲”:《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一千零一夜》的导演是()国的()。 29.《云上的日子》的导演是()。《末代皇帝》的导演是()。 30.《战舰波将金号》的导演是()。 31.《》的成功标志这苏联电影创作走向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新阶段。 32.《罗生门》的作者是()。 33.“最后一分钟营救”蒙太奇手法的创造者是(),代表作有《》,《》。 34.纪录片之父是(),代表作是《》。 35.《公民凯恩》的导演是(),这部影片是划分()和()的转折点。 36.《野草莓》的导演是()(国家)的()。 37.安东尼奥尼的第一部彩色影片是《》,他的“关于人类情感的三部曲”是《》、《》、《》。 38.费里尼的“背叛三部曲”是《》、《》、《》。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汇编

一、中国古代作家与作品 1.先秦时代 (1)古代神话。主要有盘古开天、女蜗补天、嫦娥奔月、后羿射日、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追日、愚公移山等等。 (2)《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相传为孔子编成。《诗经》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主要是民间爱情诗,“雅”主要是朝廷赞美诗,"颂”主要是宗庙祭祀诗。《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三种。"赋”指叙述,"比”指比喻,“兴”指起兴,即”欲言此物先言他物。”《诗经》语言上以四言为主,且多用叠字。《诗经》较有名的篇章有《关睢》、《鹊巢.》、《静女》、《君子偕老》、《君子于役》、《子矜》、《溱洧》、《硕鼠》、《蒹葭》等等。 (3)<楚辞>。战国时代楚国文学家屈原和宋玉两人作品的总称。 屈原,名平,字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诗人。他的作品充满爱国热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共11篇)、《九章》(共9篇)、《天问》、《仆居》、《渔父》、《招魂.等,其中名篇如,《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山鬼.》、《国殇》、《九章》中《涉江.》、《哀郢.》、《思美人》、《橘颂》等等。 宋玉,相传为屈原弟子,主要作品有《风赋》、《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等。 (4)诸子散文。孔子,名丘,字仲尼,我国古代思想家与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一书,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孟子,名轲,字子舆,与孔子齐名,被称为孔盂,也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记载孟子言行的书《孟子》,其中《得道多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是《孟子》中的名篇。 庄子,名周,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其散文想象丰富、汪洋恣肆,词藻瑰丽,富有浪漫色彩,文学价值很高。主要作品有<逍遥游》、《秋水》、《庖丁解牛》、《运斤成风》等。 荀子,名况,作品为《荀子》,《劝学》是书中的名篇。 韩非,著有《韩非子》一书,《郑人买履》、《五蠢》是书中名篇。 (5)历史散文。《左传》,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其中名篇有《曹刿论战》、《郑 伯克段于鄙)、(秦晋淆之战)等等。 《国语》,左丘明编,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其中名篇如《召公谏厉王弭滂》等。 《战国策》,汉代刘向整理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其中名篇如《燕昭王求士)、《赵威后问齐使)、(冯谖客孟尝君)等等。 2.两汉魏晋南北朝 (1)两汉。 贾谊,世称贾生,又称贾长沙,政论家、文学家,作品有(治安策)、(过秦论)等,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 晁错,西汉政治家。作品有(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也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 枚乘,西汉辞赋家。作品有《七发》等。 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等。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作品《史记》,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中名篇如《项羽本纪》、《廉颇蔺相如列传》、《管晏列传》、《李将军列传》等等。 刘向,西汉目录学家、文学家,《战国策》一书的整理与编订者。 杨雄,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作品有(甘泉赋)、(羽猎赋)等。 王充,东汉哲学家,《订鬼》是他的名篇。 斑固,东汉史学家,《汉书》的作者。 蔡琰,东汉女诗人,《悲愤诗》的作者。

艺术学基础知识2戏剧篇

戏剧编 第一章、概述 1戏剧的定义:这里所说的戏剧,专指有古希腊人创造和西方形成悠久传统,并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由演员按照逼真的审美观念,在舞台上以说话和扮演人物故事表现人类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2戏剧的本质:演员扮演人物故事。 3话剧的由来:在20世纪20年代末,这类艺术形式被当时从美国学习西方戏剧,并毕生致力于将其在中国发扬光大的戏剧家洪深定名为“话剧”,以示与依靠唱、念、做、打手段注重对生活进行程式化表现的中国戏曲相区别。 4戏剧的功能:(1)、审美功能。(2)、娱乐功能。(3)、教育功能。(4)、交流功能。 第二章、戏剧的特性 1戏剧的本质:是动作。 2动作的分类:台词、表演、内心动作与外部形体动作。甚至是停顿。 3戏剧冲突:戏剧是对生活的提炼,戏剧作为一门艺术走向成熟,正是与它发现冲突,是表现人类命运的重要手段分不开的。 4戏剧的冲突:是一系列戏剧矛盾酝酿发展而导致不可避免的摊牌的结果。 5戏剧的情境:是对戏剧中矛盾人物关系及其作用的一种概括性描述。 6黑格尔在《美学》中对情境的界定:指若干人在一起因为性格、目的、利益的矛盾而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与冲突,并由此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第三章、戏剧的审美特征 1戏剧的审美把握现实的重要原则:(1)、剧场性(2)、戏剧性(3)、假定性(4)、综合性。 2剧场性:它是指由舞台和观众席共同构成的观演空间,它构成了戏剧赖以存在的观演交流关系。 3戏剧性:就是能够使观众在观剧时产生诸如紧张、同情、担心、兴奋、愤怒、害怕、恐怖的各种情感反映的戏剧技巧。 4假定性和戏剧性的区别:假定性解决的是使戏剧即能克服其时空局限,又能营造舞台真实感的问题,而戏剧性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戏剧更好看,更吸引观众。 5戏剧的技巧应为内容服务。 6综合性:(1)时空—视听综合:戏剧是一种时空—视听综合艺术。 7综合性包括:(1)时空—视听综合(2)审美手段与表现元素的综合(3)直观与想象的综合。

天津工业大学2020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810影视艺术综合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2019新修订)课程编号:810 课程名称:影视艺术综合 1、考试的总体要求 《影视发展史》全面地考察了学生对于电视和电影艺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考核其是否具备进入硕士研究生学习的知识积累和专业能力。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影视文化与传播及新媒体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反映出相当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具备独立思考和拓展学习的能力。 2、考试的内容 广播电视艺术发展史论部分: (一)广播电视艺术发展史 1.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的阶段划分及各个阶段的特征和标志性作品。 2.世界广播电视发展简况及现状 (二)广播电视艺术基本理论 1.广播电视艺术的界定 2.广播电视艺术的分类及其界定 (三)广播电视艺术前沿理论 1.广播电视艺术的创作、传播现状分析 2.广播电视艺术审美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3.广播电视艺术的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关系 4.广播电视艺术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关系 5.广播电视艺术的媒介特质与艺术特质的关系 6.广播电视艺术的社会责任 (四)广播电视艺术创作 1.作品创作的创意与策划 2.作品创作的构思与艺术手法

3.作品创作的环节与规律 4.作品创作的内容与形式 5.作品创作的意义与社会效果 6.作品创作的趋势 电影艺术发展史论部分: (一)电影艺术发展史 1.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阶段划分及各个阶段的特征、重要导演和标志性作品。 2.世界电影发展历程的阶段划分及各个阶段的特征、重要导演和标志性作品。(二)电影艺术基本理论 1.电影艺术的界定 2.电影艺术的分类及其界定 3.电影艺术的特性 4.蒙太奇理论 5.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商业美学和类型化创作模式 6.现代主义和先锋派电影美学 7.长镜头、场面调度和写实主义理论 8.电影“作者论” 9.结构主义和电影符号学 10.后现代主义语境和精神分析、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明星研究、文化研究等 11.数字化对电影艺术的影响 12.中国电影理论 (三)电影艺术前沿理论 1.电影艺术的创作、传播现状分析 2.电影艺术审美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3.电影艺术的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关系 4.电影艺术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关系 5.电影艺术的媒介特质与艺术特质的关系

艺术学基础知识(美术篇)核心笔记

美术编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美术的历史、起源,美术的门类。 艺术是一切艺术门类的总称,它是用不同的形象化手段来反映自然和社会,表现人类情感的一门大的学科,包罗了美术、音乐、诗歌、舞蹈、戏曲、电影、书法等,也包括服饰、园林设计等很大的范围。 而美术则专门用来指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即视觉艺术部分。 法国巴托《统一原则下的美的艺术》 第二节、起源 模仿说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 亚里士多德来奥那尔多狄德罗) 游戏说席勒和斯宾塞,认为艺术是一种以创造形式外观为目的的审美自由的游戏。(席勒《美育书简》表现说起源于人类的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雪莱托尔斯泰) 巫术说在研究原始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泰勒《原始文化》 劳动说希尔恩《艺术的起源》 美术的发展 第三节、 认识功能对现实生活全面、能动的反应,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有助于们人智能的形成发展与情感意志的培养。 教育功能感染与激发效能启发观者的意识与情感,提高思想、品德和情操。 审美功能最本质最普遍的功能,形成审美观念、理想陶冶情感与人格。 第四节、 一、现代美术门类 文艺复兴,文学、绘画、雕刻、建筑、音乐、戏剧六大类,后来电影被纳入。 历史上看分为四种: 存在:空间艺术(建筑、绘画、雕刻)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时空综合(戏剧、电影等)。 运动方式:静态艺术(建筑、绘画、雕塑)动态(音乐、戏剧、电影)动静结合(文学)。 主体对对象的感觉方式:视觉(建筑、雕塑、绘画)听觉(音乐)试听综合(戏剧、电影) 想像艺术(文学)。 内容特征:再现艺术(绘画、雕塑、小说、电影)与表现艺术(音乐、建筑、诗歌、舞蹈) (一)建筑 (二)雕塑 (三)油画 (四)版画 (五)工艺美术 二、中国传统书画门类 (一)人物画以人物活动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科,周代劝善戒恶的壁画,战国秦汉独幅人物画作品,魏晋隋唐是人物画发展的重要时期吴道子把人物宗教画发展到更富于表现力,五代两宋是深入发展的随着画院更加精美随着文人画民间稿本被李公麟提为白描张择端南宋受禅宗思想影响,写意人物画肇兴开始总是审美和抒发情感,元明清具有萌芽状态反封建的文人 人物画形成了独特传统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题材,开掘深意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足以显现人物内在本质的外形的描写,真实的展示不同人的性格及,主张抓住有利于传神的眼神手势身姿等强调分别主次,有详有略,…..突破统一时空的局限创造了十八描。 (二)山水画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科。山水与屋木;体现人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元以后占重要地位。战国地图中,独立的山水发创与魏晋南北朝顾恺之宗与王《画山水序》《叙画》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考试模拟题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考试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估计占10%,每小题1分,错选、多选、少选不得分) 1、在广播电视媒体中直接代表媒介编辑部,就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型或重大问题发言,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政策性和指导性的评论体裁是: a.社论 b.本台评论 c.编后话d.谈话类评论 2、说、听双方处于平等交流的位置,以谈话的方式展开的新闻评论,叫做()。 a.广播评论 b.广播漫谈c.编后话 d.谈话类评论 3、综合运用画面、音响、屏幕文字和解说、论述性语言以表情达意、叙事分析,是表现手段最为丰富的述评,也是最能体现电视传播特点、发挥电视传播优势的电视评论形式,叫做()。 a.新闻述评b.新闻调查c.电视述评d.舆论监督节目 4、在新闻评论中,运用论据说明或印证论点的过程和方式、方法,叫做()。

a.评论的要素b.论据c.论点d.论证 5、按照编排好的顺序,加上播音员或主持人的播音与串联,把分散的节目、稿件录制合成为完整的播出带,以备按时播出,这种播出方式就叫做() a.录播b.录像c.播出d.直播 6、新闻节目播出前的最后一个编辑环节,它根据媒体、栏目的定位和特色,把单独的稿件、节目按照一定的原则有序地组合成一个栏目整体,这一环节叫做()。a.栏目编排b.统筹策划c.录制播出d.通联e.稿件编排 7、运用电子编辑设备对前期摄录的音响、影像素材进行选择、剪裁、组合等处理,配以解说词、字幕、音响效果、音乐等而制作成一个完整的节目的过程叫做()。 a.音像编辑合成 b.栏目编排c.录制播出d.稿件编排e.修改稿件 8、广播电视中播出时间、名称、内容范围相对固定的信息传播单元,即()。 a.片头b.评论c.专题d.节目e.栏目

广播电视艺术学基础知识整理(死记硬背)

知识结构图: 知识点分析: 单本剧、系列剧、历史剧、情景 喜剧、名著改编、通俗剧、革命 题材电视剧、红色经典改编 电视散文、电视小说 春节晚会、游戏娱乐节目(真 人秀、栏目剧)、音乐电视 情节与结构、情节与节奏、情节与故事、冲突与情境、内容与形式

第一部分:电视艺术概念 一.电视艺术定义 ?张凤铸:电视艺术是博取广纳、自成一体,具有独立品格的新兴艺术。电视艺术是电视的派生物,主 要指电视屏幕上播出的运用电视艺术手段塑造审美对象(形象)的各类文艺节目。它一方面继承了母体的先天条件——电子技术的先进性给它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广泛性、敏捷性和表现手段的丰富性。另一方面,借鉴电影、戏剧、音乐等姐妹艺术,带来了声画的可溶性和艺术技巧的多样性。 ?苗棣:根据艺术的常规定义,为使接受者获得审美愉悦而创作(制作)出来的东西是艺术品,这种创 作本身就是艺术创作,因此电视节目中的一部分(且比重很大)是艺术作品。电视中与审美相关的内容及其表现手段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质,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一门独特的艺术。电视艺术具有即时传真的特性,是综合艺术、大众艺术。 ?高鑫: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 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目的屏幕艺术形态。 二.电视艺术基本特性 ?张凤铸:逼真性与假定性统一;兼容性和选择性统一;大社会与小家庭结合。 ?苗棣:①即时传真。即时传真的基本特性使电视艺术具备三个基本功能:通过图像和伴音系统实现对 外部世界的完美再现,即时传达艺术信息,直接传达——复现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后两点是电视与电影和其他艺术相比最具特色的地方),一次传播使电视难以反复欣赏品味,新奇取胜平庸浅薄,线性流动难被细品,被动接受节奏难握,艺术批评事后诸葛;②综合性。苏联学者把电视的综合性称为“珂拉支现象”,指电视节目可以弄成一堆互不相干的内容的大杂烩。电视艺术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综合,视觉效果与听觉效果的综合,形式美与叙事美的综合,多重艺术门类的

826《艺术综合》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艺术学基础知识》《艺术综合》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艺术综合》是报考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所属各个专业方向的学科综合课,重点考察学生对各门类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对考生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艺术素养的基本考察。 二、考试的内容 1.概述 本部分内容主要考察考生对各艺术门类中常见形态及主要内容的掌握程度,考试时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等形式出现。 2.考试范围 一、各艺术门类的特征 音乐学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 戏剧艺术学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 电影艺术学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 广播电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 舞蹈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 美术学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 艺术设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 二、各门类艺术的体裁、类型、形态 音乐艺术的体裁、类型、形态 戏剧艺术的体裁、类型、形态 电影艺术的体裁、类型、形态 广播电视艺术的体裁、类型、形态 舞蹈艺术的体裁、类型、形态 美术的体裁、类型、形态 艺术设计的体裁、类型、形态 三、各艺术门类的主要功能 音乐艺术的主要功能 戏剧艺术的主要功能 电影艺术的主要功能 广播电视艺术的主要功能

舞蹈艺术的主要功能 美术的主要功能 艺术设计的主要功能 四、各艺术门类的审美特征及独特性 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及独特性 戏剧艺术的审美特征及独特性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及独特性 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及独特性 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及独特性 美术的审美特征及独特性 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及独特性 五、各艺术门类的重要人物(名家)、代表作品(名作)及主要流派 音乐艺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 戏剧艺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 电影艺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 广播电视艺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 舞蹈艺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 美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 艺术设计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 六、各艺术门类的创作规律及特点 音乐艺术的创作规律及特点 戏剧艺术的创作规律及特点 电影艺术的创作规律及特点 广播电视艺术的创作规律及特点 舞蹈艺术的创作规律及特点 美术的创作规律及特点 艺术设计的规律及特点 七、各艺术门类作品的分析与读解 音乐艺术作品分析与读解 戏剧艺术作品分析与读解 电影艺术作品分析与读解 广播电视艺术作品分析与读解

艺术学基础知识音乐篇核心笔记

音乐篇 第一章 音乐的基本概念以及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性 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 音乐是一门声音艺术,但它采用的声音材料具有非语义性的特征,正是在这一点上它区别于口头语言艺术。音乐是一门非描绘性的艺术,不可能描写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和场景,而是通过时间展开音响构成的各种要素,以直接激发和呼唤听者的情绪、情感和意志。与文学和绘画等艺术相比,音乐艺术更注重严谨的形式和结构,因此有人称其为形式的艺术。 音乐的几种社会功能: 认识、教育、审美、实用(可能出论述题详见书5页) 第二章 音乐的声音材料 音乐建立于特殊的音响——乐音。乐音是有规律振动的声音,它是人类有意识创造出来的。乐音是音乐构成的最主要的物质材料。 音乐的声音材料主要有两个来源:声乐和器乐(人的嗓音和乐器发出的乐声) 节奏、速度与旋律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的时间通过节奏体现,节奏构成了音乐的生命,任何音乐都具有节奏。节奏的最大特点是周期性地有规律延续,强拍和弱拍循环往复、不断交替。不同的速度直接影响着音乐的性格。音高和节奏构成了音乐的最基本要素,几个不同高度的乐音和某种样式的节奏组合在一起,即获得了最简单和最具有生命力的音乐形式——旋律。对于传统的音乐概念来说,旋律是音乐的根本。 曲式 曲式涉及音乐在时间过程中的组织结构。

曲式的最小完整单位被称为乐段,一个乐段内部可以包含若干个乐句。 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详见书10 页) 第三章 中国音乐的历史发展简况 远古 中国音乐有着久远的历史,有物证可查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9000年,上个世纪80年代在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了18支用猛禽腿骨制成的笛子。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出土了距今7000年的骨哨和陶埙证明中国的音乐文明不仅产生在黄河流域,同样出现在长江以南地区。原始时代的音乐往往是与生产劳动、巫术联系在一起的。 夏代的乐舞《大夏》和商代的乐舞《大濩》成为昭显统治者功德的工具。 求雨的《無舞》、驱鬼逐疫的《魌舞》。 音乐教育始于周代“大司乐”,产生于春秋末期的《诗经》是当时的一部音乐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末期共500 多年的各类音乐作品。其中的《国风》160 篇,包括了当时北方15 国的民歌,音乐结构多样,表演形式新颖。 《楚辞》所收集的是以屈原辞赋为主的楚国音乐作品。 先秦时期的中国音乐成就是1978 年在湖北省随县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编钟。 中古 乐府始建于秦朝,在汉武帝时得到极大的加强。代表性的音乐体裁是鼓吹乐、相合歌和歌舞百戏。 清商乐是南北朝时期在南方占主导地位的音乐总称,其中民间音乐吴歌和西曲多数为爱情题裁,风格清新自然,后来为隋唐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阮籍、嵇康等著名琴家,琵琶是此时由印度传入华夏。 宫廷燕乐是隋唐时期音乐成就的代表。燕乐大曲结构复杂多变、艺术精细,代表作《霓裳羽衣》。 唐朝政府建立多种音乐管理机构,梨园(创始人唐玄宗)是由艺术水平最高的音乐舞蹈家组成。

《艺术学基础知识》知识点总结——电影编

《艺术学基础知识》知识点总结——电影编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 电影编可是考研必备、考研必背。 问我为什么? 看在你们这么可爱的份儿上,杏花儿就告诉你们吧。 第一,分数占比大。 历年“艺术综合”试卷10个名词解释当中,电影编上镜率一定甩别人八条街!看看看~ 除了名解,解答和论述当中电影也得插一脚!15年“简述叙事蒙太奇的含义及类型”,14年“简述表现蒙太奇的含义及类型”,12年“简述蒙太奇的基本类型及特点”,11年“简述影视作品的声话关系”,论述“结合作品,分析时空变化在叙事结构上的意义”这些考点都妥妥出自电影编呐~ 第二,背诵思路可全书推广。 杏花儿把电影这编分成“专有名词”、“著名流派”、“电影名家”三部分,名词解释大概齐120个(不包括冲刺阶段需要补充的热点词汇),其余七编小伙伴们可以按着这个思路自己整理背诵,当然,在下一编中杏花儿也会把自己的笔记和背诵思路跟大家分(xian)享(bai)哒! 第三,复试笔试会用到。

特别是报考广播电视方向的宝宝们,我院每年都会有一个“加试”。在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把大家集中在一个小屋子里看片儿!当然,是写“作品分析”,你想啥呢! 杏花儿,电影编辣么牛,都需要掌握啥嘞? 来来,看杏花儿分门别类~~(名词解释or简答论述) 专有名词 (光)光线、光效、色彩、色调、影调 (声)人声、音响、电影音乐、声话关系 (图)景别、构图、电影运动、场面调度、蒙太奇 (镜头)固定镜头、空镜头、长镜头、主观镜头、客观镜头、景深镜头 上镜头性(法)、库里肖夫效应(苏) 电影心理学、电影符号学 电影流派 故事片、美术片、纪录片、科学教育片 喜剧电影、悲剧电影、正剧与主旋律影片 诗电影(苏、法)、商业电影、艺术电影、意识流电影 (地名)宝莱坞、好莱坞、新好莱坞 (德)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新德国电影 (苏)苏联思想电影、苏联蒙太奇学派、苏联电影眼睛派 (法)20年代先锋电影、法国印象派电影、诗意现实主义电影、抽象主义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左岸派、法国电影新浪潮

艺术学基础知识---研究生入学考试必备

艺术学基础知识常识总结考研必备 美术编 第一节、起源 模仿说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 亚里士多德来奥那尔多狄德罗) 游戏说席勒和斯宾塞,认为艺术是一种以创造形式外观为目的的审美自由的游戏。(席勒《美育书简》表现说起源于人类的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雪莱托尔斯泰) 巫术说在研究原始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泰勒《原始文化》 劳动说希尔恩《艺术的起源》 美术的发展 第三节、 认识功能对现实生活全面、能动的反应,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有助于们人智能的形成发展与情感意志的培养。 教育功能感染与激发效能启发观者的意识与情感,提高思想、品德和情操。 审美功能最本质最普遍的功能,形成审美观念、理想陶冶情感与人格。 第四节、 一、现代美术门类 文艺复兴,文学、绘画、雕刻、建筑、音乐、戏剧六大类,后来电影被纳入。 历史上看分为四种: 存在:空间艺术(建筑、绘画、雕刻)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时空综合(戏剧、电影等)。 运动方式:静态艺术(建筑、绘画、雕塑)动态(音乐、戏剧、电影)动静结合(文学)。 主体对对象的感觉方式:视觉(建筑、雕塑、绘画)听觉(音乐)试听综合(戏剧、电影) 想像艺术(文学)。 内容特征:再现艺术(绘画、雕塑、小说、电影)与表现艺术(音乐、建筑、诗歌、舞蹈) (一)建筑 (二)雕塑 (三)油画 (四)版画 (五)工艺美术 二、中国传统书画门类 (一)人物画以人物活动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科,周代劝善戒恶的壁画,战国秦汉独幅人物画作品,魏晋隋唐是人物画发展的重要时期吴道子把人物宗教画发展到更富于表现力,五代两宋是深入发展的随着画院更加精美随着文人画民间稿本被李公麟提为白描张择端南宋受禅宗思想影响,写意人物画肇兴开始总是审美和抒发情感,元明清具有萌芽状态反封建的文人 人物画形成了独特传统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题材,开掘深意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足以显现人物内在本质的外形的描写,真实的展示不同人的性格及,主张抓住有利于传神的眼神手势身姿等强调分别主次,有详有略,…..突破统一时空的局限创造了十八描。 (二)山水画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科。山水与屋木;体现人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元以后占重要地位。战国地图中,独立的山水发创与魏晋南北朝顾恺之宗与王《画山水序》《叙画》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理论基础。;以自然风光为主要描写对象,致力于审美客体的发现与描绘,不被动摹写,要求外貌及其丰富变化,有注重显现其运动中的内在联系,特殊传统是创造形神一致情景交融的意境。;早形象上强调留影,亦即实行宏观的总体的把握,而不过分拘泥与细节,同时从物象的结构组织出发,形成

《广播电视业务》练习题(一)及参考答案

《广播电视业务》练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构成电视新闻画面的裸体要素不包括() A、主体 B、前景 C、空白 D、线条 2、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是() A、新闻价值 B、新闻政策 C、新闻宣传思想 D、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 3、为获得和传播体验性信息,补充仅靠视觉所不能获得的信息内容,记者在新闻现场可以采取()角色定位。 A、记录者 B、行动者 C、目击者 D、参与者 4、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不包括() A、线性传播 B、具体形像 C、受众广泛 D、可选择性 5、会么样的题材不适合做广播现场报道() A、场面宏大且分散 B、新闻事实具有较强的新闻性 C、音响典型 D、正在发生的 6、在消息写作上,所谓的“三重复”现象指() A、导语、主体、背景的重复 B、导语、主体、结尾的重复 C、标题、导语、主体的重复 D、标题、导语、背景的重复 7、摄像机在高于被摄物水平线的位置拍摄,出来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 A、深远、辽阔 B、崇高、庄严 C、亲切、熟悉、自然 D、庄重稳定、端正静穆 8、下列各项都是电视影像的要素,其中()又被称为镜头语言 A、光线 B、蒙太奇 C、画面构图 D、景别 9、“摆事实、讲道理”是以下哪种论证方式?() A、对比说理 B、据事说理 C、论辨说理 D、算帐说理 10、编后语旨在补充和深化报道或文稿的主题或中心思想,它是() A、编辑部评论 B、编者评论 C、个人评论 D、最权威性评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近年来,人物专题的报道对象越来越广泛,呈现出()特点 A、均衡 B、丰富 C、典型 D、多元 E、精英 2、广播的传播优势包括() A、传播迅速,信息量大 B、听众广泛,覆盖面广 C、声情并茂,参与性强 D、线性传播,便于收听 E、长于再现,重构时空 3、新闻评论的特点包括() A、新闻性 B、导向性 C、思想性 D、群众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