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物理学专业办学特色研究
地方理工科高校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思路
2014年2月February ,2014University Education[收稿时间]2013-09-11[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A152)。
[作者简介]张富文(1977-),男,山西五台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能天体物理。
[摘要]地方理工科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目前处于发展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生源质量较差,培养条件落后、培养模式单一和就业率低。
要摆脱当前的困境,必须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创新办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革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加强学科平台和师资队伍建设,突显专业特色。
[关键词]地方理工科高校应用物理学专业发展思路[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4-0086-02随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近十多年来全国高校大规模的扩招,我国许多地方高校增设了应用物理学专业,有的地方高校是将原来的物理学专业改为了应用物理学专业。
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教育人才,确实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科技教育发展贡献了力量。
然而,近年来地方高校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发展境况并不良好,有的甚至处在停办的边缘。
地方高校如何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和自身情况,创新办学理念,实现应用物理学专业持续、协调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地方理工科高校应用物理专业的现状(一)生源情况在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下,学生的就业和工作受经济的影响非常严重。
地方高校应用物理学专业生源状况一直令人担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就业情况不很乐观,因此,报考该专业的生源严重不足;2.该专业录取的多数学生是由其他专业调剂过来,学生整体素质较其他工科专业差,学习兴趣不浓;3.应用物理学专业的课程内容相对比较深奥,部分学生只想拿文凭,学习缺少动力。
(二)培养条件培养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地方高校大多是近几年新升格的本科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学科教学、科研资源相对短缺,仪器设备、教学设施、实习实践基地等基础平台都比较落后,另外,一些学校内部资源也多数偏向招生好就业好的其他工科专业,对应用物理专业学科建设方面的支持力度较小。
物理学特色专业建设方案研究
培养 日标 的要求,课程设置应实现学术性 与师范性 并重 ,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 综 合性和选择性 ,选择 的课程要具有现代意
识 , 较 强 的针 对 性 、 践 性 和 超 前 性 , 有 实 达
到学术性与师范性和谐统一发展 。
3强 化 实 践 教 学 .
人才培养方案 , 落实和加强人才 培养实践 环 节中的各项: 作 , I 努力提 高师 范本科教 : 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 链, 正达 到具有创 真
围。平 时 让学生多和实验 教师多沟通 , 给 学生 以充足 的实验时间,开放实验窜 , 进
三、 人才培养方案建设
1 2 l 人 才培 养 模 式 . 1” “
学 专业分 别被河 南省 教育厅 和 国家教育
部 确 定 为特 色 专 业 建 设 点 , 何 把 物 理 学 如
“ l ” 才 培养 模 式 , 2 是指 累 2 1人 “” 计 2学年 的 时 间进 行物 理 专业 知 识 、 素 质 、技能与能力iI )练课程模块 的学习; J 第
建 完 善 、 学 合 理 的 课 程 体 系 。具 体 方案 科
如下:
I教学 大 纲 修 订 . 物 理 学 专 业 教 学 大 纲 经 历 了借 _ 期 、 , F f j 反思期, 在此 基 础 上 对 物 理 学 专 业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进 行 修 订 , 步 达 到 完 善 , 满 足 逐 以 新 的 培 养 目标 的 需求 。 2课 程 建 设 .
践 能 力 。实 习基 地 建 设和 “ 导 师 制 ” 强 双 是 化实践环节的关键 。 4联 合 招 收 研 究 生 . 扩 大 联 合 招 收 研 究 生 计 划 , 争 在 力 年 内联 合 招 收 研 究 生 3 0名 。 四、 程 、 课 教材 建 设 及 教 学 方 法 改 革 物 理 学 专 业 现 有 电动 力 学 等 二 门 省
地方师范院校办学特色研究
特 色项 目数( 个) 占院校总数比( %)
3
2 1
创性 的个 性 风 貌 。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钟 秉 林 校 长 将 办 学 特 色 的 特 征 总 结 为 以下 几方 面 : 长期积累 、 底 蕴厚重 、 人无我有 、 人 有
我优 、 效果显著 、 社会 共识 、 相对稳定 、 与时俱进。郑金洲认
学 特 色形 成 规律 。
【 关键词 1办学特 色; 特 色项 目; 师范院校
【 作者简介 】 郭 沂 ( 1 9 8 卜一 ) , 男, 赣 南师范学院商学院讲师 , 研 究方 向为 高等教育 , 高等教 育管理 、 教 育评估 。
( 江 西赣 州 3 4 1 0 0 0 )
本文 系赣 南师范学院校级课题《 地 方师范院校 办学特 色研 究》 ( 课题号 : l O k y w l 6 ) 成果 。
上, 都 或 多或 少 地 存 在 着 区别 与 其 他 学 校 的 文 化 特 征 。本 文 认 为 大 学 办 学 特 色 是 指 一 所 大 学 在 长 期 的办 学 过 程 中形 成 的 比较 持 久稳 定 的 , 在学 校 各 个 层 面 ( 物化层 、 行 为层 、 理念 层) 都表现出来的 , 有 利 于 自身 生 存 和 发 展 的 , 区 别 于 其 他 大
些启示 。
一
4 3所 学 校 中 提炼 了 三个 特 色 项 目 的有 5 所, 占学 校 总 数 的1 1 . 6 3 %, 其 中部 属 院 校 2所 , 占部 属 院 校 总数 的 4 0 %, 省 重点 1 所, 占省 点 院 校 的 1 0 %; 地 方 院 校 2所 , 占地 方 院 校 的 7 . 1 4 %; 二 个 特 色 的有 2 5所 学 校 , 占学 校 总 数 的 5 8 . 1 4 %; 部 属 院校 3所 , 占部 属 院 校 总数 的 6 0 %; 省 重 点 8所 , 占省 点 院
我国高师《物理教学论》教材特色研究
显的阶段性。通 过对 物理教学论教材特 色的研究 ,可以揭示该学科的现有特点和存在 的问题 ,更好地为 物理课程改革服务。
[ 关键词]物理教学论 ;教材特色;物理课程改革 [ 中图分 类号]G 4 6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8 7x 21)1 00 — 0 —1 (00O — 1 0 0 8 4 4
・
14 ・ 0
()作 者 提 出物 理教 学应该 有 自己的个 性教 学 原 则 。这 些物 理 教 学 原则 具 有 极 强 的理 论 概 括 性 和 前 瞻 2 性 ,即使 在 实施新 物理课 程改 革 的今 天 ,仍 具有广 泛 的适 用性 。 ()对 于物理教 学 中学生能 力 的培养进行 了详尽 的论 述 。 3 13 罗维 治 主编 的 《 . 中学 物理 教学论 》 之 特色 J ()内容 容量大 ,主要 包括 物理教 学 的基 本理论 和 中学物理 教学实 践 ,与 《 1 物理 教学 法》教 材 内容 有较 大 部分 的重 复 。 ()在 系统论 述 物理教 学基 础理论 的 同时 ,辅 以大量 丰富 的物理教 学实例 ,有 助 于学生 理解 掌握 抽象 的 2
第 三 ,物理教 学论学 科关 注物理 教学 中 的知识 讲授 和能力 培养 ,也就 是重视 对 “ 双基 ” 的研 究 ,关 注物 理 教师如 何 实施 物 理教学 以取得 最佳 教学效 果 。
2 1 2 世纪初我国高师 《 物理教学论》教材特色分析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新物理课程改革的进行 ,物理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视野发生了明显的 变化 , 出现了一批基础性和理论性俱佳的 、基于新物理课程改革 的 《 并 物理教学论》和 《 物理课程与教学 论》论著 。通过对该时期有代表性的文献 []到 [ 1 7 1]的研究 ,我们发现 ,物理教育工作者们对原有物理 教学论的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 了有针对性 的改革,教材 的内容体系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呈现出不 同的
物理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吕梁学院为例
课题人才培养[摘要]在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浪潮下,通过分析吕梁学院物理学专业发展所存在的招生就业困难和课程结构不合理等现象,于2013年开设物理学专业两个方向进行初步转型探索,于2017年按照国家和学院政策要求在深入研究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新的物理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使物理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更为理性和完善。
[关键词]物理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1-0060-02物理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①———以吕梁学院为例田澍,王秀芬(吕梁学院物理系,山西吕梁033001)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了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等问题[1]。
《意见》明确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要求确定一批有条件和意愿的试点高校率先探索应用型大学的发展模式,将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
2016年山西省教育厅出台了《山西省教育厅关于确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的通知》,指出了吕梁学院为山西省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候补高校。
吕梁学院是一所新升本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前身是吕梁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升本以来经过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学科门类齐全的办学格局,2012年全日制在校生人数达到2万人,但是因专业的技术性应用性不强,与地方对人才的需求不匹配导致学生的就业质量不高,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物理学专业,因此物理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一直是我校物理系的重要工作内容。
随着互联网教育等新兴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冲击,地方高校如不能立足于产业变革的前沿,不能在产教融合中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则有可能失去生存发展的空间[2]。
物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地方性高校物理学专业大部分课程为理论课程,大部分实验也为验证性实验,涉及的工科应用很少,这就导致培养的毕业生虽然理论知识厚实,但没有掌握从事社会生产的基本技能,所以地方高校物理学专业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对创新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地方师范院校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培 养 的 总 体 要 求 , 合 自 己学 校 的 实 际情 2. 树 立 “ 结 1 五基 ”教 育教 学新 理 念 教学 体 系 、 材 建 设 、 学 方 法 和 教 学 手 段 容 。 程 建 设 应 以 培 养 学 生 实 践 能 力 、 教 教 课 创
序 化 , 乏对 学 生 科 研 素 养 和 独 立 思 考 的 缺 能 力 的锻 炼 与提 高 。 解 决 这 些 实 际 问 题 , 为
针 对 地 方 师范 院 校 近 代 物理 实验 教 学 改革 探 索 研 究 新 知 识 能 力 的 培 养 。 构 建 和 实 以
4 加大 开放 实验教 学比例 , 提高 实验
与 创 新 人 才 培 养 的 探 索 , 近 代 物 理 实 验 施 创 新 型 人 才 培 养 的 物 理 实 验 教 学 新 体 教学 效 果 对 课 程 体 系 、 学 内 容 、 学 方 法和 教学 模 式 系 为 切 入 点 , 全 新 的 教 育 理 念 贯 穿 于 整 教 教 将 传 统 的 实 验 教 学 偏 重 于 对 所 学 知 识 的 进 行 了全 面 改 革 , 破 了传 统 的课 程 体 系 , 个 教 学 改 革 之 中 , 宽 了创 新 型 人 才 培 养 验 证 , 生 在 有 限 的 时 间 内 , 据 实验 指 导 打 拓 学 根
况 , 极进 行 了大 学 物 理 实验 的 教 学 内 容 积
3 改革实验教学 内容 , 挖掘学 生探究 潜 质
在 传 统 的 近 代 物 理 实 验 教 学 内 容 中 验 2 更新 实验 教学理念 , 进综合素质 促 培 养 证 性 和 演 示 性 实 验 比 例 偏 大 , 利 于激 发 不 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热 情 , 实验 教 学 过 于 程 实 验 教 学改 革 是课 程 建 设 的 核 心 内
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学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学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改革研究摘要:结合地方本科院校实际,对物理学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进行了研究,提出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学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可实施“两步走”的方案。
通过分步骤方式逐步构建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以扩大物理学专业就业面及提高学生就业率。
关键词:物理学专业;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21世纪是一个相互竞争、相互依赖的时代,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依靠高素质人才的支撑。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阵地,其人才培养质量、规模、水平直接关系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展的水平[1]。
为了适应国家和社会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需求,需要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式进行改革,以提高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素质、能力和水平。
地方本科院校主要指近10年来由专科升格成为本科的一类高等院校,这些院校大多分布在市(州)地区,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
作为地方教育、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地方本科院校肩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输送人才以及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任,其人才培养的规模、质量、效率直接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2]。
因此,对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很有必要。
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物理学专业多年来培养了大量的物理专业人才及物理专业教师。
随着新时期人才需求的变化,现有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国家和社会的需求,需要对其进行重大改革与创新,以培养出符合需求的、具有较强应用性的专业人才。
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学专业来说,这几年专业情况不容乐观,对其人才培养方式进行改革迫在眉睫,使得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物理学专业应用性人才成为其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2]。
1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首先,从院校角度来看,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数是从专科升格而成的,其中有许多为师范类专科,其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等都是参考重点(师范)大学制定出来的。
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在升本早几年是比较适应的。
地方高师物理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 关键词] 学 改革 人 才培 养 理工 高校 联 合 教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校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提 出了更高 的要求 , 加上近几年来 由于高校大范围扩招 , 学生数 量呈逐年递增趋势 , 如何确保本科教学质量是我们面临的重要 课题。近几 年来 , 我们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以及各教学层 次
希望在借鉴 国内外成 功经验的 同时 , 实现 区域高教 资源共享 。
科专 业 ,提升整体 办学水 平。我们对淮海地 区经济发展对人 立足 区域经 济现状 ,高效培 养优秀人才。立足欠发 达地 才的需求情况作 了大量 的实地走访和问卷调研 ,收到调研 问 区的实际 ,进行 教学改革 ,努力拓 展 自己的生存价值和 发展 卷 10 0 0多份 , 全面地调研使得我们掌握 了大量真实的第一手 空 间 ,发挥为地 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服务 的作用 ,培养更 多适 数据 资料 ,积极调整各学科 专业 的层次结构 ,扎 实做好人才 应 当地人才需求 的人 才 ,为经济欠 发达地区培养经济发展所 培养方案修改 、 专业建设与改革 的前期准 备工作。在南 师大 、 需 的大量高 等技 术应用型人才 。学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
南 京理工 大学等学校实地调研过 程中 ,我们仔细 听取 了同行 的介绍 ,对 于所 见 、所 听 、所学都进行 了认真 的记 录。 与各级各类学术科研 活动 ,在实 际动手 能力和创新精神 的培 养 方面起 到 了促 进作用 ,有效解 决 了欠发 达地 区高校教学 、 实验设施 短缺等短期 内无法解决 的问题 。 人 才培养是高校 生存 之根本 ,综合素质 能力是毕业生强 有力 的竞争优势 。借助 于优秀教育资源 的辐射效 应进行教学 改革不 仅提 升 了人才培养 的质量和层次 ,优化 了学 科 、专业 建设 ,还带动 了一批特 色专业 、精品课程 的出现 ,使 学科 由 “ 专一性” 迈上 了 “ 综合性” 的 良性发展轨道 。 教学改 革是一个不断发 展变化和进步 的过程 ,接 下来 我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特色培育实践研究——以西安文理学院为例
学院 自升格为本科 院校后 ,高度重视本科专业结构的调整
与优化 , 积极拓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紧密联 系的应用 型专业 。
....— —
安文理学院《十二 ・ ” “ 五 发展规划》 经过 西安 市政府 常务会通过 ,
1 业 建设 特 色化 推 动 了人 才 培 养模 式 创 新 . 专
学 院以“ 三个 符合度 ” 为指导 思想 , 3次修订 了本科人 才方 案, 使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符 合学 院定位 和办学 实际 , 符合西安一 陕西经济社会 发展。方案提 出以学生 “ 知识一 能力一 『感 ” 青 均衡
发展为重点 , 注重基础 , 以“ 拓宽专业 口径和学生选 择空间 , 出 突
落实教育部专业认证 与评价制度 ,通过定期开展专业专项 检查 , 建立专业建设检 查评估 制度 , 范专 业建设与管理 , 规 促进 专业建设规划的落实 , 推动各专业的建设 和发展 , 保证专业建设 目标的实现 , 提升专业 内涵 。对新专业建设 实行立项管理 , 保障 新专业建设所必需 的人力 、 物力和财力 , 确保新专业 建设 健康 、
展哪些专业, 重点发展 哪些 专业 , 是否要 建设 特色专业, 建设特色
专业 的 目的是什 么, 哪些专业要 建成特 色专业, 特色专业 建设 战 略方针 、 建设原则 、 总体建设 目标是什么等 等。 其次 , 在选取拟建 专业的具体操 作上 , 采取 院系申报 , 学校审批的方式 。学院优先
之路 . 是新 建 本科 院校 实现 内涵 升本 的 首要 任 务 与核 心 内容 。 西安 文理 学院是 一 所 地 方新 建 本 科 院校 .近 年 来通 过 新 办 专业 、 整 专 业 布局 与 结 构 、 色专 业建 设 、 调 特 专业 整 合 与 专业 集 群 建 设 积极 探 索 专 业特 色培 育和 内涵 发展 。 通 过 专业 特 色培 育 和 建设 , 学院 在人 才培 养模 式 创新 、 实践 教 学 改革 、 才 培养 质 量 等方 面取 得 了一 定成 果 。 人
师范院校的工科专业特色研究
业 本科 教学验 收 ,同年 又 招收第 一届 网络 工 程专业
学 生 ( 科 ) 0 8年 网络 工 程 专 业 分 出 独 立 成 工 ,2 0
系。 ( )特 点转 变 一
教师 兴 盛 依 靠 师 范 教 育… 1。各 省 师 范 大 学 通 常 历
史 悠久 、教 学 规范 ,在 社 会具 有较 高 的信 任度 。福
, t 卜i 3 7 _ 52 7 10 O 62 7
程
艺 术 类 选 修 课 .其 他 选 修 课
选 修
小 计 8
合 计 :4 5学 分
计 算机 高级 语言 ( ).高等数学 A上 ) 高等数学 A 下) 线性代数 A 大学物 理 ( ), c ( , ( . . 上 大 学 物 理 实 验 ( ) , 大 学 物 理 ( ) . 大 学 物 理 实 验 ( ) ,概 率 论 与数 理 统 计 A 电 上 下 下 ,
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毛 泽 东 思 想 与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理 论 体 系 概 论 .中 国 近 现 代 史 纲 要 -
必修
公 共课
思 想 道 德 修 养 与 法 律 基 础 . 大 学 英 语 听 说 . 大 学 英 语 读 写 . 计 算 机 应 用 基 础 . 大 学 体 有
期 ,我们 建设 重 点放在 抓 紧实验 室建 设 、调 整有别 于师 范 的 课 程 结 构 [ 、加 大 实 践 课 时 比例 、精 心 组 织学 生参 加各 项赛事 等基 础设 施 和实践 方 面 。教
学计 划示 意表 如 表 1 示 。 所
2 0 在 整 合 和 优 化 原 物理 学 系 、 电子 信 息 工 程 02年
一流学科申报书案例
一流学科申报书案例以下是一份一流学科申报书的案例,供您参考:标题:申报一流学科——物理学一、学科基本情况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基本性质、结构和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学,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校物理学专业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全,研究成果丰硕,具有申报一流学科的坚实基础。
二、学科优势与特色1. 师资力量雄厚:本学科拥有一支高水平、高效率的师资队伍,其中多名教师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师、省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2. 教学质量高:本学科在教学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学质量高,历年来在国家及省级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3. 科研实力强:本学科在科研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4. 国际化程度高:本学科与国内外多个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三、学科建设目标与计划1. 建设目标:将本学科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物理学学科,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 建设计划:(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水平、高效率的优秀教师;(2)加强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3)加强科研工作,提升科研实力,取得更多重要成果;(4)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拓展国际合作渠道,提升学科国际化水平。
四、预期成果与影响通过一流学科的建设,本学科将取得以下预期成果与影响:1. 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2. 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3. 提升本学科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4. 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对地方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建设有关问题的思考
对地方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建设有关问题的思考【摘要】本文针对地方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地方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建设的对策。
要找准和提炼出本专业的特色定位;改革传统的专业建设模式;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关键词】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建设;问题;对策所谓专业建设,简而言之,就是创建新专业,或者对原有专业增加新的设施和新的内容,对它进行改革和改造的过程。
这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建设工作和改革举措,同样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保障,在本科教育改革中处于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和扩大学校的辐射能力,在专业建设水平方面就要更上一个层次,要结合本校的特色和精品专业课程和学科,构建特色专业体系,为培养高质量和高水平人才提供保障。
本文主要从地方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建设方面谈几点想法。
一、地方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一些地方院校,开设了非师范性的工科专业,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开设工科类专业也可以充实已有的教学资源,培养更多能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这样就突破了师范院校单一的功能教育。
通过几年的摸索和发展,地方师范院校的工科专业建设在专业结构的调整、学科的布局等方面做出了相当大的成绩。
但是,还有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地方师范院校的工科专业布点和部属高校相同学科之间重复较多,主要表现在专业特色不突出。
具体的表现是:较多的都是从模仿的角度出发,没有较多的吸收和创新专业设置的科学性,这样就不能准确的反映出社会对高等人才需要的具体培养方案的实施情况。
并且地方师范院校的办学条件和地方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条件限制,都会造成缺少特色人才,大部分都定位在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方向上。
在培养模式上,与其它学校基本上大同小异,没有本质上的差异。
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后来的模仿先上的”、“普通的模仿名牌的”、“地方的模仿中央的”等问题。
没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
其次,传统学科专业改造力度不够,办学模式仍依赖师范路径。
物理学师范专业“三性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的内 在要 求相 结合 这一视 角, 从人 才培 养 目 标、 规格、 课程体 系、 课 程 实施方式和方 法、 评价 体 系这几 方面对物理 学
师 范本科 专业 “ 三性融合 ” 的应用型人 才培养模 式进 行构建研究 , 以提供借 鉴, 实现教育质量的提 高。 关键 词 : 物理 学; 应 用型人 才; 培养模式 ; 研究
第3 O卷
V0 1 . 3 O
第 1 期
成都 师范学院学报
J 0URNA L OF C HENG DU NORMAL UN I VE R S I T Y
2 0 1 4年 1 月
J a n . 2 0 1 4
物理学师范专业“ 三性融合’ ’ 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李 斌, 杨果仁
不 足
背景下发展起来 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规划纲要( 2 0 1 0~ 2 0 2 0 年) 》 把注重人才质量的提高 确 定 为今后 我 国教 育 发 展 与 改革 的方 向 , 并 鼓励 各 高 等 院校 深 化 教 育 教 学 改 革 , 创 新人才 培养模式。
另 一方 面 , 通过 改制 或 升 格 而 新 建 的 地 方 师 范本 科
收 稿 日期 : 2 01 3 — 1 0 - 0 8
作者简介 : 李
斌( 1 9 6 9 一) , 女, 四川广 汉人 , 副教授 , 硕 士, 研究方 向: 物理教 育 ;
27
杨果仁 ( 1 9 7 0 一) , 男, 四川 旺苍人 , 副教授 , 硕士, 研 究方 向: 现代教 育技 术。
随着社 会 、 科 学 技 术 与 经 济 的 快 速 发 展 对 多层 次、 多类型 、 多样 化 人 才 的 需 求 , 我 国高 等 教 育结 构 做 了很 大调 整 , 新 建 地 方 师 范 本 科 院 校 正 是 在 这 种
地方高师院校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的人 才培养模式、 形成了新型育人机制, 并取得 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关键 词 : 专业 定位 ; 养 目标 ; 式创 新 ; 培 模 实践效 果
中图分类 号 : 6 0 G 5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46 2 2 0 )40 5 -4 10 -0 X( 0 9 0 -0 40
() 4 通识 教育 与个 性教 育相结 合 ;
的指导下 , 为实现一定的培养 目 , 标 构成人才培养系 统诸要 素之 间的组 合 方 式 及其 运 作 流 程 的 范式 , 是
可供教 师和 教学管 理人 员在 教学活 动 中借 以进行操
作 的既简约 又完整 的实 施方 案 , 教育 教学思 想 、 是 理 论转化 为创 新教学 实践 , 现 培 养 目标 的物 质 力量 实 的 中 介 … 。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包 含 以 下 几 个 基 本 要
人才 培养模 式 是 深 化教 育 教 学 改革 的关 键 , 决 定着高 等学校 所培 养人 才的根 本特 征 。纵观 我 国地
素 J① 教育思 想 与教 学 观 念 。这在 人 才 培养 模 式 : 中居 于指导 和支 配地位 , 制约着 培养 目标 、 它 专业设 置、 课程 体 系和基 本 的培养 方式 。② 专 业 培 养 目标
以“ 足师范 、 务基 教 、 伸 职 教 、 顾 深造 ” 立 服 延 兼
实践 能力 、 新 能力 、 创 专业 精 神 的培养 。 ( ) 育 实 习 和见 习 (0学 分 ) 4教 1 。通 过 亲 身 体 验物 理课 堂 教学 , 高教 学基 本技 能 。 提
培养模 式 的主要 途径 。有什 么样 的教 学 内容 和课程
与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 ; 与社会信息化趋势 不相适应 ; 国外 高师 院校 的先进做 法不 相适 应 ; 与 与
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思路
范大学 建成一 所特 色鲜 明 的高水 平 教学 研究 型 师 范大 学 , 合 实 力 与 总体 水 平居 于 省 内高校 前列 、 综 地方 师
范大学 前 1 0位 , 牢牢 占据省 内一 流 、 地方 师范大 学先进 的地 位 . 全校 上 下要 紧 紧 围绕 这一 总 体 目标 , 聚人 凝
性强的学校 , 发展江西高等教育, 优化全省高校结构、 层次布局 , 建设 良性平衡的江西高教生态体 系, 给学校 创 造 了很 大空 间 .
江 西师范 大学虽 然有 悠久 的办 学历 史 , 近些年 发展 比较 快 , 但是 从 现 实情 况看 , 展 的基 本 面并 没 有 改 发
变, 仍然属于一所发展 中大学 , 跳出师大看师大 , 站在全 国看师大 , 还存在不小差距 . 在学科建设方面, 如果 按一 级学科 博 士点排 名 , 校在 全 国 和地 方 师 范 院校 分 别 排 第 2 和 第 l ; 果 按 一 级学 科 硕 士点 排 学 2位 6位 如 名, 学校 在全 国和地方 师 范院校 分别 排第 1 6位和第 1 . 0位 在人 才培养 方面 , 按教 学 质量工程 项 目数 量 排名 ,
年 ) 的大好形 势下 , 2 世 纪第 二个 十年到 来之 际 , 西师 范大学 迎来 了建 校 7 年华诞 . 》 在 l 江 0周 回顾 过去 , 望 展 未来 , 西师 范大学要 在科 学发 展观 指导 下 , 江 重新 审 视办 学定 位 与发 展 思路 , 入 思考 和 回答 “ 深 办什 么 大学 、
怎样 办学 ” 的战略 问题 .
1 进位 赶 超 : 时 期 工 作 方 针 新
办学 定位 是学校 办学 指导 思想 的核 心 内容 , 学 校 发展 具 有 统 领 和 引导 作 用 , 一 所 学 校发 展 的方 向 对 是 标. 江西 师范大 学在谋 划 改革发 展 的历程 中走过 了一 条不 同 寻常 的轨 迹 .94年 , 校第 五 次 党代会 提 出 了 19 学 “ 足江 西 、 向全 国 、 向世界 ” 立 面 走 的战略构 想 以及“ 成为 一所 多 科类 、 层 次 、 多 多功 能 、 多形 式 的师 范 大学 , 以 跻 身于全 国 同类 学校 的先进 行列 ” 的总体 目标 .03年 , 校五 届 三次教 代 会 确定 了 “ 20 学 建设 成 为 一所综 合 性 、
高等师范院校物理专业教育技能课程改革研究
V l 8 2 1 N 4 oI 0 0 o 2
.
高等师 范院校 物理专业教 育技 能课程 改革研 究
季 力舟
( 甘肃民族 师范学院 , 甘肃 合作 7 70 ) 4 0 0
关键词 : 高等 师 范院 校 ; 理 专 业 ; 育技 能 ; 程 改 革 物 教 课 中 图 分 类号 :4 3 7 G 2.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14 (0 0) — 1 3 0 17 ~ 2 6 2 1 0 0 4 — 2 4
1 3. 4
①突 出教学过程 与阶段考试并重 的评价方式。 关注学生专
社 会 实 践 ;2 理 论 研 究 ;3 社 会 调 查 ;4 课 程 改 革 ;5 教 育 () () () () 实 习 。 以上 这 5个 环 节 不 是 孤 立 的 , 是 互 相 联 系 、 相 促 进 、 而 互
对各专业教 师的技能 培养模式基 本上 分为对 学科教学 论 的教学 与教育实习 2个环节。学生对学科教学论的学习基本上
种教学模式 下培 养的学生 还是不能适应 基础教育发展 的要求 。 学生在 学习学科教 学论时 , 对其重要 性认识 不够 , 主要 原因在
于 : 生 在 学 习 了 大 多 数 专 业 理 论课 后 , 学 习学 科 教 学 论 , 学 再 便
认 为这门课太简单 了, 不过是 为教 育实 习做 准备罢了 , 以重 所 高等师范 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基础教育人 才的任务 。 高 等师范院校 的学生除 了要掌握较全 面、扎 实的专业知识外 , 还 要充分掌握 中学课程 的特点 、 教法 , 学生 的心理状况 、 学习特点 等。为此 , 高等师范院校开设 了教育类课 程 , 对学生进行教师技
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物理学专业发展的研究
与各 地新 建本 科 院校火爆 的增长数 量形 成 对 比的是传 统师 范类 专 业 的 冷 门化 : 考 的人 数 连 报
年下 降 , 多 师范类 专业 都不 能 一次性 录满 新 生 , 许
分数 一 降再 降 , 至 降到 了职 业 技 术学 院 的录 取 甚 水 平 ; 者 是 大 量 从 别 的 专 业 调 剂 过 来 , 一 志 或 第
客 观 面 临 的 困境
2 1 招 生 压 力 大 , 考 人 数 少 . 报
学 专业 的教 学质 量下 降 , 业生 理论 基础 薄 弱 , 毕 综 合 素 质 低 , 业 实 践 水 平 不 高 的 现 象 , 期 发 展 下 专 长 去 会 损 害 地 方 本 科 院校 的 社 会 评 价 和 毕 业 生 的 就 业 竞 争 力 , 过 来 又 会 影 响 地 方 本 科 院 校 的 招 生 反
[ 收稿 日期 ]2 1 0 —2 0 2— 3 7 [ 作者 简介 ]吴炳俊 (9 3一 , , 西钦州人 , 州学院物理 与材料科 学学院讲 师 , 士。 18 ) 男 广 钦 博
14 0
钦州 学 院学报
第2 7卷
人才 按学 校等 级 的分流 培养 。应 该在 新 建本 科
院 校 中 着 重 培 养 一 批 能 够 并 且 愿 意 到 基 层 、 乡 到
长 期 从 教 。偏 远 地 区 的 教 师 队 伍 文 化 水 平 仍 然 偏
低 , 科 及 以上 学 历 的教 师 仍 然 没 有普 及 。从 长 本 远 的 角 度 来 看 , 解 决 经 济 不 发 达 地 区 的 教 育 问 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物理学专业办学特色研究作者:韩运侠熊祖阁
来源:《大学教育》2017年第03期
[摘要]近年很多高校都将特色强校作为长期的发展战略,并将办学特色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规划当中。
我们从彰显师范特色,大力推进物理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加强综合特色,培育、孵化光电工程及通信工程专业;突出教育硕士培养特色,完善教育硕士(物理)研究生培养机制三方面分析了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物理学专业的办学特色。
[关键词]地方高校;物理专业;办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3-0075-02
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将特色强校作为长期的发展战略,并将办学特色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规划当中。
作为地方一般高等师范院校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和国内知名师范大学甚至地方一流师范院校相比均有很大差距,地方一般高等师范院校如何在夹缝中生存和发展是所有同类院校共同面临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就是地方一般高等师范院校一定要定位恰当,办出特色,这样才能在大众化教育的潮流中逆流而上,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本文将针对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物理学专业的办学特色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彰显师范特色,大力推进物理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
面对愈演愈烈的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苑里“小字辈”级的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需要面对来自两方面的夹击,一方面是重点师范大学和地方一流师范院校毕业生,另一方面是可以考取教师资格的非师范毕业生。
在此情况下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应该把突出和优化师范特色作为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策略,大力加强师范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教师教育能力,以便他们在与其他院校毕业生的竞争中占有绝对的优势,这就需要对教师教育类课程进行改革和研究。
具体做法如下:
(一)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整合与优化
通过调研河南省若干地方师范院校物理学专业的培养方案,我们发现现行物理学教师教育类课程安排除了设置有教育学、心理学及物理教学论老三门课程之外,还有关于教师基本技能、教师专业技能、教师专业发展的若干课程。
其课程门类多,且由不同院系教师承担,容易造成课程安排顺序颠倒、教学内容相互交叉及课程安排不协调等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将原有物理教学论课程整合优化为五个模块:教材与课程标准模块、教学论与教学设计模块、教学研究与课程开发模块、学生管理模块、教学技能训练与体验模块。
(二)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与中学实际的对接
高等师范学校教学改革必须与中学实际对接,培养中学教师,缩短师范毕业生的适应期的做法已达成共识。
物理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将从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两方面实现与中学的对接,在教学内容尤其是教学技能方面,根据中学物理教学的特点,把教学技能培训内容划分为:概念教学、规律教学、实验教学、板书板画教学、课件制作、说课、习题教学、复习教学、课外活动指导及物理教学研究等。
在教学模式上实行“双导师制”,一方面高校教师亲临中学教学一线了解中学教学实际,参与中学教研活动,对中学教师进行培训;另一方面中学教师进入高校为师范生讲授教师教育类课程,参与高校教师有关教学改革的项目。
(三)教育实训课程的系统化及评价体系的建立
建立了“课程化训练、信息化协作、示范与实训结合”的“三位一体”训练方法。
课程化训练即训练活动要有教学目标、大纲、方式方法、考核评价标准、学分等的规范,是系统化和常态化的训练活动。
信息化协作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师范技能训练的高效化、再现化、多元化。
示范与实训结合即通过中学名师示范,学生分组模拟实训,实现师范技能训练的模仿化和标准化,同时将网络环境下的师范技能训练与实际工作环境下的师范技能训练相结合。
建立物理师范生师范技能达标认证体系,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和中学教学实际,增强实践教学的目的性、针对性,通过分项训练达标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
(四)卓越物理教师培养模式
为了落实教育部及河南省“卓越教师培养教育计划”,结合我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成立了卓越物理教师实验班,制订了卓越物理教师培养方案。
卓越物理教师实验班每届20人,单独开课。
二、加强综合特色,培育、孵化光电工程及通信工程专业
物理学专业综合改革的总目标为: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以“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打造开放型、多元化教师团队,优化课程与教学资源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构建全程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现代化的教学管理。
把物理学专业建设成为河南省光电工程及通信工程领域人才培养基地,为其他同类高校专业的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在此基础上,我校物理学专业于2016年成功培育、孵化了光电工程及通信工程专业。
具体做法如下:
(一)打造一支开放型、多元化教师团队
近几年,分期分批投入经费300万元,培养引进了3名高素质、综合型学科带头人,加强在岗教师工程意识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完善外聘教师的理论体系,着力打造一支具有较深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及较高的学术造诣的教师队伍。
(二)整合优化课程与教学资源体系
按照“优化课内,强化课外,交叉渗透,功能互补”的课程建设思想,不断优化通识课程,精选专业课程,做强选修课程,推进实践课程。
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兴建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立综合性网络平台。
(三)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
深入调研行业能力需求,提升服务意识,更新教育理念,开放办学,更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办出学科特色。
启动校企合作办学“双师制”培养模式,实行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信息化协作下的情境教学法。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强化工程意识,以行业能力需求为主线,以学生创新应用能力为目标,构建逐层次专业能力提升的全程实践教学体系。
全程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时间上的全程性,即实践教学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二是内容上的全面性,即构建以实践实验教学、知识应用、素质拓展计划、课外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等五个模块为载体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多渠道筹集建设实验室和实践基地所需经费,努力建设多层次、多元化实验室及实践基地,满足本科教学和教师科学研究多元化的实验需求。
(五)实施现代化的教学管理
高效、有序的教学管理是深入教学改革和成功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和保障。
教学管理改革的重点有:管理理念更新、管理效率提升、管理手段现代化等。
三、突出教育硕士培养特色,完善教育硕士(物理)研究生培养机制
(一)教育硕士(物理)的课程优化
教育硕士(物理)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物理专业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能够承担该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根据这一培养目标进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尤其重视实践课程,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到中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
采用“见习-培训-城市中学实习-反思-培训-农村中学实习”六阶段全程师培研究实践模式。
实践教学共8学分。
(二)教育硕士(物理)研究生培养的校内导师组制的实行
教育硕士(物理)导师组制与本科生导师组制相同之处是导师组均由3-5个教师组成,二者不同之处是教育硕士导师必须具备导师资格,但考虑到每个导师各有专长,在研究生日常教学、师范技能培养及论文指导等方面均需要大家协商进行。
因此,应建立一个有3-5个教师组成的团队组成导师组,其中一个为主导师,其余的为助理导师,在助理导师中必须有一个中学高级教师负责研究生教学技能及实习指导,这样不仅能够发挥指导学生的团队作用,还可以提高导师的整体水平。
(三)教、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树立“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的培养理念,探寻“学习、教学、教研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学习、教学、研究”既是教育专业学生完成学业所必做的功课,也是他们成长为高素质教师人才的必由之路。
因此,在师范生培养的过程中,应以“学习、教学、教研”三项为重点,让三者相互作用、融合交叉,实现整体一致的综合效果,从教师职业发展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从基础教育新课改需求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从教育现实问题解决的角度培养学生的教研创新能力。
学生在学完中学物理教材分析这门课程后,为低年级同学做示范和交流充当小老师,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并开展一定的研究,从而完成了“学、教、研”的整个过程。
[ 参考文献 ]
[1] 江婷.地方师范大学发展的生命力:办学特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1):1-3.
[2] 张元龙.高校办学特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27-31.
[3] 赵仿林. 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4] 韩运侠,马宝红.物理教师教育类课程优化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 2014(4C):49-50.
[责任编辑: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