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动力学演化与成矿课程(毛景文)-1

合集下载

试论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

试论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

试论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
华仁民;毛景文
【期刊名称】《矿床地质》
【年(卷),期】1999(18)4
【摘要】中国东部在中生代尤其是燕山期发生了大规模的金属成矿作用,形成了一大批重要矿床,其成矿强度之高、密度之大、矿种之丰富,在全球中生代成矿作用中首屈一指,故可称为中生代成矿大爆发。

研究表明,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是该地区在特定地质背景下发生岩石圈大减薄和构造格局大转折相结合、从而导致大规模壳幔相互作用和构造圈热侵蚀事件的产物。

深入研究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的背景和过程,不仅能解决矿床学学科发展中的许多重要科学问题,为进一步寻找矿产资源指出方向,而且对认识中国大陆乃至东亚_西太平洋的地质构造演化史、探讨花岗岩类的形成环境。

【总页数】9页(P300-308)
【关键词】中生代;成矿大爆发;中国东部;矿床成矿;多金属矿
【作者】华仁民;毛景文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2;P611
【相关文献】
1.沽源超级环形构造与中生代成矿大爆发 [J], 宫进忠;施兴;张亚东;楚福录
2.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热液蚀变成矿问题——以胶东金矿区为例 [J], 吕古贤;丁正江;李秀章;魏绪峰;李洪奎;周明岭;刘殿浩;温桂军
3.与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活动相关的铀成矿作用 [J], Xiaodong LIU;Jianhua WU;Jiayong PAN;
4.多板块汇聚与晚中生代成矿大爆发的深部过程 [J],
5.中国东部中生代钼矿成岩-成矿时差 [J], 杜保峰;李艳军;燕长海;陈冲;罗雪;王明志;张戈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球动力学与矿床演化-欧洲科学基金会项目

地球动力学与矿床演化-欧洲科学基金会项目

地球动力学与矿床演化-欧洲科学基金会项目
李士明
【期刊名称】《国土资源情报》
【年(卷),期】2002(000)012
【总页数】4页(P42-45)
【作者】李士明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41
【相关文献】
1.斯洛伐克西喀尔巴阡山脉内侧Veporicum地区的地球动力学演化序列与菱镁矿和滑石矿床成因[J], Zoltán N(E)METH;Walter PROCHASKA;Martin RADVANEC;Martin KOV(A)(C)IK;Ján MADAR(A)S;Peter KOD(E)RA;L'ubomír HRA(S)KO
2.西天山古生代铜金多金属矿床类型、特征及其成矿地球动力学演化 [J], 王志良;毛景文;张作衡;左国朝;王龙生
3.行星地球元素的演化与地球内部的相对运动:再论中国大地构造发展演化的新全球动力学理论 [J], 杨志华;晁会霞;吴旭;苏生瑞;杨珺茹;杨茹珺
4.冀北银矿床类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地史-演化模式及找矿方向 [J], 杨敏之
5.AAN—01南极洲地球动力学演化和古地理研究环南极洲被动大陆边缘:陆壳-洋壳转换的地球动力学指示 [J], Karsten Gohl;蔡观强(译);吴峧岐(校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070500 地理学
_ 01 全球变化与区域响 应 _ 02 地质景观的评价与 规划 _ 03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 感技术应用 _ 05 生态环境评价 _ 06 文化和自然遗产保 护与开发
070901 矿物学、岩石 学、矿床学
_ 02 成因矿物学与找矿 矿物学 _ 03 环境与生命矿物学
白志达 李曙光 罗照华 牛 _ 06 岩浆作用与深部过 耀龄 赵海玲 赵志丹 张招 程 崇 赵国春 刘 琼 苏尚国 白志达 董国臣 狄永军 杜 杨松 侯增谦 李曙光 罗照 _ 07 岩浆作用与资源环 华 牛耀龄 苏尚国 赵国春 境 赵海玲 赵志丹 朱弟成 汪 洋 张招崇 _ 08 沉积学 梅冥相 苏文博 徐德斌 于 炳松 王黎栋
_ 04 旅游资源产业经济 段红梅 连玉明 苏 文 余正 与管理 伟 081830★资源与环境遥 感 _ 02 资源遥感 _ 05 地质遥感 _ 06 遥感信息提取技术 085217 地质工程(专业 学位) _ 01 成因矿物学与找矿 矿物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02 数学二④8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三选一)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02 数学二④8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三选一)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02 数学二④802 地球化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02 数学二④802 地球化学 周 萍 田淑芳 周 萍 王功文 田淑芳 王功文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811 遥感原理与应用
_ 08 应用构造地质学
070905 第四纪地质学
_ 01 第四纪环境与城市 陈建强 田明中 杨桂芳 张 地质 绪教 程 捷 李 杰 _ 02 遥感技术与地理信 息系统应用 武法东

中国造山带内生金属矿床类型_特点和成矿过程探讨_毛景文

中国造山带内生金属矿床类型_特点和成矿过程探讨_毛景文

注:本文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G 1999043211和G 1999043216),地质调查项目(编号K 1.4)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434011)资助的成果。

收稿日期:2004-06-10;改回日期:2004-11-16;责任编辑:章雨旭。

作者简介:毛景文,男,1956年生。

1982年和1988年于中国地质科学院获硕士和博士学位。

现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主要从事金属矿床和地球化学研究。

通讯地址:100037,北京阜外百万庄路26号;Email:jin gw enmao@ 。

中国造山带内生金属矿床类型、特点和成矿过程探讨毛景文1,2),李晓峰2),李厚民1,2,3),曲晓明2),张长青1),薛春纪3),王志良2),余金杰2),张作衡2),丰成友2),王瑞廷1)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3)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西安,710054内容提要:中国是造山带最为发育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分布广泛。

本文从成矿地球动力学演化角度对中国造山带中矿床类型、特点和成矿过程进行了初步的综合研究,将造山带矿床分为碰撞造山型和俯冲造山型两种。

前者进一步可分为同碰撞造山过程成矿和后碰撞造山成矿。

以青藏高原为例,又将同碰撞造山过程成矿分为碰撞造山期成矿、松弛期(伸展)成矿、走滑拉分盆地成矿和剪切带扩容成矿。

以西秦岭和东天山为例,剖析了后碰撞成矿特点、过程和成矿规律。

在扬子克拉通西南缘发育有中国颇具特色的低温成矿域,包括广泛分布的卡林型金矿、密西西比型铅锌矿和玄武岩型铜矿,本文研究提出这些矿床形成于中生代大陆边缘造山带弧后伸展盆地。

关键词:造山带矿床;低温成矿域;同碰撞;后碰撞;造山带弧后盆地;青藏高原;西秦岭;东天山 从成矿动力学角度考虑,中国大陆中新生代成矿主要特点表现为东部伸展和西部造山。

大陆动力学与成矿作用研究现状综述

大陆动力学与成矿作用研究现状综述

大陆动力学与成矿作用研究现状综述陈本金;温春齐;周玉【期刊名称】《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2)006【摘要】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板块构造学说提供了解释大陆板块边缘成矿问题的理论框架,但对解释板块碰撞后大陆内部演化阶段的成矿作用却遇到了困难.为此.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对大陆内部的动力学与成矿作用的研究,引起了地质学家的高度重视.综合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对大陆动力学与成矿作用研究,其主要研究现状为:板块边缘成矿作用为现代地球动力学演化与成矿作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仍受到高度重视,但大陆板块内部的成矿作用成了新的研究热点;成矿作用与壳幔相互作用以及重大地质事件密切相关,具有内在联系.【总页数】4页(P38-41)【作者】陈本金;温春齐;周玉【作者单位】贵州省地震局,贵阳550001;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1【相关文献】1.中亚造山带大陆动力学过程与成矿作用 [J], 肖文交;舒良树;高俊;熊小林;王京彬;郭召杰;李锦轶;孙敏2.青藏高原东缘地质及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青藏高原东缘大陆动力学过程与地质响应》与《The Geology of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书评 [J], 刘宝珺3.加强深层次科学研究,使青藏高原地质调查的成果再上一台阶——大陆动力学实验室青藏高原研究的最新进展(代序) [J], 许志琴4.大陆动力学演化与成矿研究:历史与现状--兼论华南地区在地质历史演化期间大陆增生与成矿作用 [J], 毛景文;谢桂青;李晓峰;张作衡;王义天;王志良;赵财胜;杨富全;李厚民5.中亚造山带大陆动力学过程与成矿作用 [J], 肖文交;舒良树;高俊;熊小林;王京彬;郭召杰;李锦轶;孙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大陆动力学与成矿关系研究的若干发展趋势

浅谈大陆动力学与成矿关系研究的若干发展趋势

密切结 合 ; 在成矿 时代上 , 成矿作用 与重大地质事件的 内在关联受到高度重视 ; 在成矿 区域上 , 除继续重视板块边缘
成 矿作 用 的研 究 外 , 陆 板 块 内 部 的 成矿 作 用成 了新 的研 究 热 点 。 大
关 键 词 : 陆 动 力 学 ;成 矿 作 用 ;大 陆 板块 内部 ;成矿 时代 ;壳 幔相 互 作 用 ;重 大 地 质 事 件 大 中 图分 类 号 : 5 1 6 P 4 ;P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3 9—12 (0 8 0 0 4 0 07 7 62 0 )4— 34— 9
HU Ru—h n ,MAO Jn — e B a — H ,P NG Ja — n ONG Xi—a iz o g ’ igw n, IXin W E int g,S a ey n,
ZHONG n Ho g ,TA0 n n E iq n 2 Ya a d XI Gu — i g
( .中国科 学院 地球 化学研究所 矿床地球 化学 国家重 点实验室 ,贵州 贵 阳 1
北京 10 3 ) 0 0 7
5 0 0 ;2 50 2 .中国地质科学 院 矿 产资源研究所 ,

要 :传 统 的 板块 构 造 理 论 提 供 了解 释 大 陆 板 块 边 缘 成 矿 问 题 的 理 论 框 架 ,但 对解 释 板 块 碰 撞 后 大 陆 内部 演 化
维普资讯
第3 7卷 第 4期
20 0 8年 7月
戤 f
GEoCH耵 I CA
V o. 137, No 4, 3 . 44 ~35 2
J l ,2 0 uy 0 8
浅谈大 陆动 力学 与成矿关 系研 究的若干发展趋势

试论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_华仁民

试论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_华仁民

1999年矿床地质M I NERAL DEP OSIT S第18卷第4期试论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华仁民(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毛景文(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提要:中国东部在中生代尤其是燕山期发生了大规模的金属成矿作用,形成了一大批重要矿床,其成矿强度之高、密度之大、矿种之丰富,在全球中生代成矿作用中首屈一指,故可称为中生代成矿大爆发。

研究表明,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是该地区在特定地质背景下发生岩石圈大减薄和构造格局大转折相结合、从而导致大规模壳幔相互作用和构造圈热侵蚀事件的产物。

深入研究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的背景和过程,不仅能解决矿床学学科发展中的许多重要科学问题,为进一步寻找矿产资源指出方向,而且对认识中国大陆乃至东亚_西太平洋的地质构造演化史、探讨花岗岩类的形成环境、了解特提斯与太平洋构造域的交会结合等一系列重大基础地质问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生代成矿大爆发中国东部地球在演化历史中充满了灾变性、突发性事件的记录,于是/大爆炸0、/大爆发0之类词语频频出现于地学文献之中,例如举世瞩目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成矿作用在地球发展和演化历史中的强度和时空分布也是很不均匀的,不同的地质时代会形成具有该时代特色的矿种与矿床类型,这已经为矿床学家所熟知。

笔者认为,在某一并不太长的地质时期内、在某一地域发生的成矿作用,其成矿强度之高、密度和规模之大、种类之丰富,达到了其他时空区间无法比拟的程度,则也可以形象地称之为/成矿大爆发0。

这种现象无疑是矿床学界乃至整个地质学界予以关注的科学热点。

中国东部中生代尤其是燕山期的成矿大爆发就是一个最具典型意义和研究价值的例子。

1基本事实中国东部一般指贺兰山)龙门山一线以东直至东部沿海的我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广大地区,这里不但是我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其中尤以我国的急需矿种如铜、金、银、铅锌以及优势矿种如钨、锑、锡、锂、铍、铌、钽等稀有金属最为突出。

中国北方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期次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中国北方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期次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 )" /0
及 ( 毛景文等,!""! ,!"")’,!""); ) ,尽管长江中下游成矿 带位于扬子克拉通北缘,但其成矿特点和地球动力学演化 与中国北方相同 ( <= ’>? @’>A, !""/ ) 。我们将测定和收集到 的年龄资料列于表 $ 。然后,再将这些数据以单位矿床为基 数制成直方图 ( 图 !) 。在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北方 5B(CB(&D( E(F2 大规模成矿作用主要集中 $)"&’ 左右和 $!" &’ 左右 两个时间段 ( 图 !) 。在 !"" # $%"&’ 也有不少矿床的形成, 鉴于目前对该时期矿床测年的数据比较少,往往在一个大 型矿集区只有极个别矿床有测年数据,因此,这里仍然根据 现有的发现矿床数量称之谓另一个重要成矿时间段。此外, 在已知年龄的矿床中小秦岭地区的黄龙铺碳酸岩型钼矿是 一个例外,它 的 辉 钼 矿 12(34 同 位 素 模 式 年 龄 在 !/$ # !!"&’ 之间 ( 黄典豪, $00) ) ,表明为印支末期的产物。 7G2=> !" #$- ( $00H )使用高精度 IJ9&7 方法对同一组样品进行重 测,获得年龄数据为 !!$- $ # !!!- "&’,平均 !!$- .&’。黄龙 铺钼矿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幔( 黄典豪等,$0,. ;喻学惠等, $00! ) ,是一个幔源物质成矿的典例,很可能为造山晚期地 幔蠕动或脱气过程的一种成矿响应。 !- $* 小秦岭(熊耳山钼钨金矿带 小秦岭(熊耳山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在其中发育 有两种类型矿床 ( 图 /) ,即斑岩型(夕卡岩型钼 ( 钨) 矿和金 矿。斑岩型(夕卡岩型钼 ( 钨) 矿包括金堆城钼矿、 石家湾钼 矿、 南泥湖钼钨矿、木龙沟钼矿、 上房钼钨矿、 三道庄钼钨矿 和雷门沟钼矿。这些矿床构成我国最大的钼矿带,也是北 方最大的钨矿带。我们对三道庄、 南泥湖、 上房沟和雷门沟 四个矿床中的辉钼矿进行 12(34 同位素测年,获得 $))- . K !- !&’,$)$- , K !- $&’,$)/- , K !- $ # $).- , K !- $&’ 和 $/$- % K !- " # $//- $ K $- 0&’ 数据。黄典豪等 ( $00) ) 曾测定 金堆城钼矿的辉钼矿 12(34 年龄为 $!0 K H # $/0 K /&’。这 组年龄数据说明小秦岭(熊耳山地区的钼钨矿主要形成于 $)"&’ 左右,金堆城和雷门沟形成时代相对其它三者比较晚 一些。小秦岭(熊耳山是我国仅次于胶东的第二大 金 矿 带 ( &’D !" #$- , !""! ) ,金矿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还有蚀变岩 型 ( 李永峰等, !"") ) 和浅成低温热液型 ( 邵克忠等,$0,0 ) 。 对于这些矿床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精确年龄 资料却比较少,王义天等 ( !""$ ) 测得祁雨沟浅成低温热液 金矿床两阶段钾长石的)" 56(/0 56 坪年龄分别为 $!! K "- )&’ 和 $!. K /&’。在小秦岭穿山大剖面中采含金石英脉边侧的 黑云母进行测年,得到)" 56(/0 56 坪年龄 $!% # $!,&’ ( 王义天

浅议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_毛景文

浅议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_毛景文

1999年矿 床 地 质M I NERAL DEP OSIT S第18卷 第4期浅议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毛景文(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华仁民(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李晓波(中国地质信息研究院,北京)提 要: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大规模或大爆发成矿作用现象、特点和出现的某些规律。

阐述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必须具有特殊的构造环境,巨量的成矿物质供给,持续的能量系统,优越的输运通道和适宜的堆积空间。

大规模成矿作用在空间上表现为非均一性,在成矿区带中绝大多数矿床基本上仅出现于几个空间比较小的大型矿集区内。

本文提出研究大型矿集区必须着眼于大尺度(成矿大环境),切入中尺度(大型矿集区),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多学科交叉,理清成矿过程,建立成矿模型,进而有效地提取找矿信息,提高找矿效率。

关键词:大规模成矿 大型矿集区 成矿大爆发 成矿地球动力学1 引 言矿产资源勘查越来越依赖于新技术和新方法,而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运用或实施又必须有新地质成矿和找矿理论作为支撑或指导。

因此,近20年来,成矿新理论和新思维探索一直是地质学家们的追求。

由于超大型矿床的巨大经济效益,80年代中期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对超大型矿床的形成机制和背景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22,27,28,48],有力地推动了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发现。

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部分超大型矿床像白云鄂博、奥林匹克坝等都是唯一的或点式分布,找不到第二个相同或相似矿床;另一方面,不少超大型矿床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大型矿集区中的一员[26]。

于是,地质学家们开始思考超大型矿、大矿和中小型矿是否有统一的形成机制?为什么矿床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明显呈不均一型?大规模成矿或大爆发式成矿的环境和过程是什么?当前,国际成矿学正处于新的突破边缘。

其主要特征是基于地球动力学,流体地质学和非线性科学的前沿科学的新思路,探索巨量金属元素堆积的机理和环境,发展找大型矿集区(包括巨矿)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华南地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岩石圈多阶段伸展

华南地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岩石圈多阶段伸展

华南地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岩石圈多阶段伸展毛景文;谢桂青;李晓峰;张长青;梅燕雄【期刊名称】《地学前缘》【年(卷),期】2004(11)1【摘要】华南是中国最主要的钨、锡、铋、铜、银、锑、汞、稀有、重稀土、金和铅锌多金属成矿省,文中初步论述了华南地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基本特点.大规模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170~150 Ma, 140~125 Ma和110~80 Ma 3个时间段,前一阶段以铜铅锌和钨矿化为主,后一阶段主要是锡金银铀矿化.尽管140~125 Ma也是一个成矿相对集中的时间段,但主要表现为第一个阶段的继续,同时,也是前一个阶段向后一个阶段的过渡,以钨锡矿化为主.这几个阶段的大规模成矿与华南和华北地块后碰撞及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弧后多阶段岩石圈伸展有关.【总页数】11页(P45-55)【作者】毛景文;谢桂青;李晓峰;张长青;梅燕雄【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1;P541【相关文献】1.中国华南地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其成因初探 [J], 国坤2.华南沿海地区中生代岩石圈伸展的岩石学制约:琼粤闽浙镁铁质岩时空分布与地球化学研究 [J], 马晓雄;董传万;唐立梅;吕青;顾虹艳3.皖南太平岩体锆石LA-ICP-MS 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对华南中生代岩石圈伸展减薄的启示 [J], 周术召;徐生发;余心起;邱骏挺;杨鑫朋;陈子微;刘秀4.华南地区中生代以来岩石圈伸展及其与铀成矿关系研究的若干问题 [J], 胡瑞忠;毕献武;彭建堂;刘燊;钟宏;赵军红;蒋国豪5.论华南地区中生代3次大规模成矿作用 [J], 华仁民;陈培荣;张文兰;陆建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陆动力学演化与成矿研究:历史与现状--兼论华南地区在地质历史演化期间大陆增生与成矿作用

大陆动力学演化与成矿研究:历史与现状--兼论华南地区在地质历史演化期间大陆增生与成矿作用

大陆动力学演化与成矿研究:历史与现状--兼论华南地区在地质历史演化期间大陆增生与成矿作用毛景文;谢桂青;李晓峰;张作衡;王义天;王志良;赵财胜;杨富全;李厚民【期刊名称】《矿床地质》【年(卷),期】2005(024)003【摘要】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与成矿作用是当今矿床学研究的前沿.文章回顾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关大陆动力学演化与成矿的研究历史和当前的研究动向.综述了几个研究大阶段,即:海底喷流成矿作用、大陆边缘成矿作用、板内成矿作用及地质历史演化过程的大陆汇聚或增生与多期次成矿.同时,以华南地区为例,将大陆侧向和垂向增生作为切入点,阐述了华南世界级有色、稀有、贵金属成矿省在地质历史过程中的成矿作用,并提出在该成矿省进一步实现找矿突破的重要科学问题.【总页数】13页(P193-205)【作者】毛景文;谢桂青;李晓峰;张作衡;王义天;王志良;赵财胜;杨富全;李厚民【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1【相关文献】1.中亚造山带大陆动力学过程与成矿作用 [J], 肖文交;舒良树;高俊;熊小林;王京彬;郭召杰;李锦轶;孙敏2.大陆动力学与成矿作用研究现状综述 [J], 陈本金;温春齐;周玉3.青藏高原东缘地质及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青藏高原东缘大陆动力学过程与地质响应》与《The Geology of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书评 [J], 刘宝珺4.中亚造山带大陆动力学过程与成矿作用 [J], 肖文交;舒良树;高俊;熊小林;王京彬;郭召杰;李锦轶;孙敏5.大陆边缘沉积盆地演化中的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兼论成矿作用的演化与突发性[J], 李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科学技术部关于聘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及委托项目依托部门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关于聘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及委托项目依托部门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关于聘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及委托项目依托部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1999.12.06•【文号】国科发基字[1999]563号•【施行日期】1999.12.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科学技术部关于聘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及委托项目依托部门的通知(国科发基字〔1999〕563号)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北京市、上海市、山东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委:根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项目首席科学家的任职条件,并经专家顾问组第十四次会议咨询,我部研究决定聘任下列同志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委托下列部门为项目依托部门:聘任薛勇彪为“水稻重要性状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许智宏为该项目顾问,中国科学院为该项目依托部门。

聘任王学臣为“作物抗逆性与水分、养分高效利用的生理和分子基础”项目首席科学家,农业部为该项目依托部门。

聘任曹志洪、周健民为“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为该项目依托部门。

聘任谢庆阁为“重大畜禽疫病病原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农业部为该项目依托部门。

聘任相建海为“海水重要养殖生物病害发生和抗病力的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山东省科委、中国科学院为该项目依托部门。

聘任王洋、谢克昌为“煤热解、气化和高温净化的基础性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教育部为该项目依托部门。

聘任XXX和、郑楚光为“燃煤污染防治的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为该项目依托部门。

聘任肖云汉为“高效洁净能源--动力系统及热--功转换过程内部流动的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蔡睿贤为该项目顾问,中国科学院为该项目依托部门。

新疆黄山东铜镍硫化物矿床Re_Os同位素测定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_毛景文

新疆黄山东铜镍硫化物矿床Re_Os同位素测定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_毛景文

2002年 矿 床 地 质M INERAL DEP OSIT S第21卷 第4期文章编号:0258_7106(2002)04_0323_08新疆黄山东铜镍硫化物矿床Re_Os同位素测定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毛景文1,2 杨建民1 屈文俊3 杜安道3 王志良1,2 韩春明1,2 (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2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3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 100037)摘 要 通过对黄山东铜镍硫化物矿石的Re_Os同位素测年,获得等时线年龄数据为(282 20)M a。

该数据表明产于东天山的这套铜镍硫化物矿床及其相关的镁铁质_超镁铁质岩并非泥盆纪_早石炭世洋底的蛇绿岩建造和相关成矿系统,它晚于岛弧演化阶段,出现于碰撞后的伸展环境,与区内广泛发育的造山型金矿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为同一时期形成。

其等时线187Os/188Os初始比值为0.24 0.04, Os值平均为99,显示出在成矿过程及岩浆侵位期间有不少地壳物质混入成岩成矿系统。

关键词 地球化学 Re_Os同位素测年 二叠纪 黄山东 铜镍硫化物矿床 新疆中图分类号:P618.41;P618.63;P571 文献标识码:A在东天山东部,头苏泉 大南湖岛弧和康古尔塔格缝合带北部发育有一系列镁铁质_超镁铁质小岩体,从西到东有:土墩、M102、红二洼、香山、黄山南、黄山东(图1a)以及镜儿泉地区的红石岗、黑石梁、葫芦东、串珠、马碲等十多个岩体。

已经查明黄山东、黄山、香山、土墩和葫芦岩体伴随着工业铜镍矿体,其他岩体也有不同程度的铜镍矿化。

岩体在地表的露头都比较小,但侵入作用通常呈现出多阶段或同一岩浆分异出岩性差异比较明显的岩相的特点。

一般可分为橄榄岩、二辉橄榄岩、辉石岩、辉长岩和闪长岩。

在地貌上,闪长岩往往形成突起的山包,而超镁铁质岩为负地形,辉长岩介于两者之间。

岩相之间多为逐渐过渡关系,局部似乎也呈现出侵入接触。

大陆动力学与成矿作用研究现状综述

大陆动力学与成矿作用研究现状综述
Ab t a t h o y o p ae tc i e eo e i h 1 6 / r v d s t e mf a a i fr e p an n n rl ai n i h s r c :T e r f lt mnc d v lp d n t e 9 0 s p o i e o i l b ss o x li i g mi e ai t n te e h c z o c n n na l t w n ,u t s dfiu t o u d rtn i g t e p s - i iin mie aia o u i g t e e o i n ls g s i h o t e tlp ae ma i sb t i c l t n e s d n o t c l so n rlz t n d rn v ht a t e n te ii a h l i h o a
第 2 2卷 第 6期 21 0 0年 1 2月
六盘水 师范 高等专 科学 校学 报
J un l f Lu a s u T a h r Colg o ra o ip nh i e c es l e e
Vo . 2 NO. 1 2 6
De .01 c2 0
大 陆 动 力学 与成 矿作 用研 究 现 状综 述
it - lt et g .h rfr,e lgs ihyfc sso e r ̄ a ho o t e tl y a c n n rl a o ic elt nr p es tn s eeoeg oo it hg l u e n t e r n c n n na n m sa dmieai t n s et ae a a i T s o h e i d i zi n h
地 质 学 家的 高度 重 视 。综 合 分析 近 年 来 国 内外 对 大 陆动 力 学与 成 矿作 用研 究 。 主 要 研 究现 状 为 : 块边 缘 成 矿 作 用 为现 其 板 代地 球 动 力 学 演化 与 成 矿作 用 的研 究 奠 定 了基 础 , 受 到 高度 重视 , 大 陆板 块 内部 的 成矿 作 用成 了新 的 研 究 热 点 ; 矿 仍 但 成 作 用 与壳 幔相 互作 用 以及 重 大地 质 事件 密切 相 关 , 有 内在联 系 。 具

都庞岭下的有色金属宝地

都庞岭下的有色金属宝地
0 4 国土资源导刊, 9,
质地虽 粘重 ,但 团粒状或核粒状结构较 发达。呈中性至碱性反应 ,pI . . ] 6 一8 。 - s 0 基盐饱和度 > 0 6 %。为石灰 ( )土中相 岩
对 年幼 的 土壤 。固
责 编 :刘 许生 J n z 1 c d@2 侣 n h
吨、铁10万吨;湖南宝山铅锌矿已施工 80 的5 个钻孔均见到富矿 ,预期新增铅锌资
平洋板块向大陆俯冲 ,导致一系列花岗
质 岩石 出 现 在 活 动 大 陆 边 缘 弧 后北 东 向
岩石圈伸展 带 ,钨锡 铋矿大规模 出现在 岩浆带与东西向古断裂的交汇部位 。
另 一 次 是 在 白垩 纪 以后 ,由 于古 太 平 洋板 块 平 行 大 陆边 缘 走 滑 ,造成 大陆 板 内发 育 伸 展 盆 地 和 大 规模 铜 铅 锌 银 金 锡 铀成 矿 。
壤 。石灰岩 区域为黑色石灰土或红色石
灰土。
白色脉石英。③石炭系。主
要 由浅海 相碳 酸 盐类 岩层 夹 海陆 交互 相含煤 沉 积组 成 。 南岭 地 区是 我 国有色 金 属 、黑色 金 属 、贵金 属 、稀 有 金 属 、稀 土等 矿产 的重 要
红 壤 主 要分 布 在 50 以下 的低 山丘 0米 陵 区域 ,土 壤 脱 硅 富 铝 化 过 程 强 烈 ,土
林场 相邻 ,地 理坐标 为东 经 1 1 1 9 1。
4 ~1 1 2 5 ,北 纬 2 。2 4 1。 4 9 5 6
5 , 一2 。 3 0 , 5, 5 2 7,。
南岭矿产资源潜力巨 大
据 宜 昌地 矿 研 究 所 副 所 长 潘 仲 芳 介
等。土壤的形成发育既有 脱硅 富铝化过

毛景文教授-矿床模型与深部找矿(一)

毛景文教授-矿床模型与深部找矿(一)
矿床模型与深部找矿
毛景文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在我国制约地质找矿实现新突破的瓶 颈是什么? 是正确运用成矿理论开展科学找矿。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在开展异常查证 找矿,而西方国家是首先认识成矿背 景,然后确定找什么类型矿床,运用 大脑中已经储存的矿床模型有目的地 部署相应地质工作,开展找矿评价, 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有所为和有所不 为”。
2. 与中酸性花岗质岩石有关的斑岩-夕卡 岩型铜、铁和钼矿床模型
大陆碰撞环境 形成以二长岩 为主岩的斑岩 或斑岩矽卡岩 铜矿床
造山带中的斑岩铜矿
俯冲板片重熔形成埃达 克质岩浆有关的斑岩铜 矿床
从俯冲大陆边缘向大陆 一侧有斑岩铜矿、剪切 带型金矿和浅成低温热 液型银矿的分带现象
斑岩与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剪切带型金矿 复合型矿床模型
1. 与酸性花岗 岩有关的钨、 锡和稀有多金 属矿床模型
华南挤压环境钨锡多金属矿床综合矿床模式
对于侏罗纪花岗岩有关的成矿作用而言,矿床类型和矿床组合主要取决于围岩 特点,当成矿围岩是碳酸盐岩时,在近接触带形成矽卡岩(或矽卡岩-云英岩型 矿床),在远接触带通常为由富锰质热流体及对流热水循环系统形成的锰质矽 卡岩和脉状铅锌矿床;当碎屑岩-变质岩为围岩时,在近接触带形成细脉浸染状 和脉状钨锡多金属矿床,而在远离接触带形成金银矿床,在两者之间出现铅锌 银矿床。在同一系统中不同类型矿床互为找矿标志。
出现于大陆边缘俯冲环境,可能与俯冲板片 撕裂或开天窗有关
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 模型图
板内环境安徽铜陵铜矿田矿床模型
板内斑岩-矽卡岩型Mo-Pb-Zn-Au矿床模型
矿个 床旧 模地 型区
锡 多 金 属
以白垩纪花岗岩(包括等粒花岗岩和斑状花岗岩)的隆 起部位为核心,出现云英岩型、矽卡岩型、锡石硫化物 型和脉状-网脉状石英电气石型矿化; 成矿元素分带有: Sn-W-Mo-Bi, Sn-Cu, Sn-Pb-Zn; 当围岩是三叠纪玄武岩 时,沿玄武岩层内裂隙或与三叠纪发廊组碳酸盐岩的接 触界面发育铜矿化,从白垩纪岩体向外元素分带为:SnCu-W-Mo, Cu-Sn, Cu, Cu-Pb-Zn, 铜主要来自玄武岩,而 铅锌来自碳酸盐岩。

地球动力学演化与巨型矿集区的形成

地球动力学演化与巨型矿集区的形成

地球动力学演化与巨型矿集区的形成
李晓波
【期刊名称】《地学前缘》
【年(卷),期】1998(005)0z1
【摘要】地球动力学演化与大型、巨型矿床之间的联系是近年来国际地学界所关注的前沿问题之一.通过编图发现,巨型矿集区是全球矿床分布最显著的特征,它同地球动力学的演化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从全球构造的演化历史角度划分了五个地球动力学成矿阶段,并指出新太古代一古元古代的微板块运动和中、新生代环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对全球主要巨型矿集区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所发现的环太平洋带上巨型矿集区的分段性分布特征,可能跟太平洋板块俯冲的非均一性和大陆边缘地体增生前的组成差异有关.文章在分析国外研究地球动力学与大型、巨型矿床之间关系的主要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中国开展巨型、大型矿集区地球动力学研究的一套设想.
【总页数】6页(P103-108)
【作者】李晓波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1000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4;P61
【相关文献】
1.北方侏罗、白垩系盆地形成、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 [J], 张晓东;王颖;李桂荣
2.前寒武纪地球动力学(Ⅶ):早期大陆地壳的形成与演化 [J], 刘树文;王伟;白翔;郭荣荣;郭博然;胡方泱;付敬浩;王茂江
3.地球动力学演化与巨型矿集区的形成 [J], 李晓波
4.缅甸含油气盆地群形成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J], 王营;辛仁臣
5.湘南郴州钨-锡-多金属矿集区的形成时限及其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J], 彭建堂;胡瑞忠;毕献武;袁顺达;沈能平;李兆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毛景文-中国青年科技奖

毛景文-中国青年科技奖

主要贡献
1956年12月11日生,1978年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地质系1979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学习,1982年获硕士学位,1985年起在该院读在职博士生,现为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他通过一系列野外和室内研究工作,在矿床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新发现。

他的《云南腾冲地区火成岩系列和锡多金属成矿系列的初步研究》,是几年来完成的主要成果之一,论文中系统地研究探讨了多金属成矿系列,提出了成矿模式,探讨了成矿机理及成矿规律等重要学术问题,该成果达到国际水平。

此外,他还承担了“六五”、“七五”期间重点研究项目的一些课题及桂北地区利用矿化蚀变分带进行找矿,获生产单位好评。

1987年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三等奖二项。

他在有关刊物上发表论文12篇和多篇译文。

1987年获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优秀论文奖。

毛景文刻苦钻研,学风严谨,勇于创新,有独立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他和别人共同发起和组织的“周末学术新知交流会”,受到院所广泛好评。

1984年和1987年为地矿部矿床所先进工作者。

推荐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块 境状 硫 化 物 形 成 的 构 造
化海 过底 程喷 示流 意矿 图床 的 演
在海底喷流系统中有岩浆房在 下部作为驱动能源
Young island arcs
RECENT EXTENSION, BISMARCK SEA
Pacmanus underwater Cu,Zn, Ag,Au prospect, Bismarck Sea. Active “black smoker” chimney fields above subduction zone
大陆动力学演化与成矿
毛景文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大陆动力学演化与成矿课程
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
(1)大陆动力学演化过程 (2)主要矿床类型 主要研究在不同地质演化环境,赋予有不同的 矿产资源类型及其组合。
主要矿床类型:
1. 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有关的矿床; 2. 与花岗质岩石有关的矿床类型(包括铜铁 矿矿类型, 钨锡矿类型); 3.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4. 与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VMS, VHMS型); 5. 与沉积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SEDEX 型 ); 6. 与盆地流体有关的矿床(包括密西西比型铅 锌矿和卡林型金矿); 7. BIF 铁矿。
图3 白银矿田折腰山矿床综合剖面图
白银厂铜矿剖面图
白银厂火焰山矿床采坑
薄层闪锌矿
黄铜矿
典型富矿石标本
基于新发现的 石居里矿床建 立古大洋中脊 环境的VMS型 矿床模型
3. 以沉积岩为容岩的块状硫 化物矿床
芒特艾萨——比较典型的以沉积岩为 容岩的块状硫化物矿床
同生矿床中比较典型的结构和构造
Deceased mineral chimneys. Groundwork, No 3/3, 2000
俄罗斯乌拉尔志留纪海底喷流矿床中古喷流口
块状硫化物的 矿化蚀变分带
块状硫化物的 矿化蚀变分带
全球大陆主要块状硫化物矿床和海底 喷流区的分布图
在全球发现的350 个现代海底喷流 系统中,都是在 海平面下1500- 3500米,唯有意 大利西南海盆在 500米左右
Ta’ergou
Xiaoliugou
祁连山西段镜铁山式SEDEX型铁矿床
镜铁山式BIF型铁矿矿床模型
大陆边缘深凹陷槽中以沉积岩为容岩的 (SEDEX型)铅锌矿床模型
3. 碰撞造山阶段:造山型金矿,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 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床,铜镍硫化矿床, MVT型铅锌矿床; 4. 大陆裂谷阶段:砾岩型金矿;Cu-Ni-Pt-Pd-Fe矿;
5. 大陆地幔柱阶段:铜镍铂钯硫化物矿床,钒钛磁铁 矿床。
1. 基本特点
同生成矿:与围岩层理 保持一致,具有沉积岩 所具有的结构和构造; 出现于洋中脊、海槽和 弧后盆地
构造不同演化阶段及其矿产资源类型及其组合 (After Pirajno, 2009)
一. 块状硫化物矿床
同生海底喷流型矿床:
(1) 以火山岩为容岩的块状硫化物矿 床; (2)以沉积岩为容岩的块状硫化物矿 床。
在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的主要矿床类型:
1. 大洋演化阶段:海底喷流作用或热水沉积作用形成 的同生沉积矿床(MVT型和SEDEX型); 2. 板块俯冲阶段:斑岩-矽卡岩型铜矿或钼矿床,浅成 低温热液型金矿床;MVT型铅锌矿床和卡林型金矿;
2. 以火山岩为容岩的块状硫 化物矿床
洋中脊塞浦路斯型铜矿床的模型
弧后盆地黑矿型铜矿的矿床模型
日本黑矿
白银厂-黑石山地区海相火山岩分布图 1-细碧质火山岩;2-角斑质火山岩;3-石英角斑质火山岩;4-花岗岩 ;5-第四系;6-白垩系;7-三叠系;8-志留系;9-奥陶系;10-新元 古界-寒武系;11-Cu-Zn矿床;12-Pb-Zn-Cu矿床;13-Cu-Pb-Zn矿床 ;14-环形影像
Binns & Dekker (1998)
*1985, US marine research discovered “Vienna Woods” sulfide field by towing videocamera *1991, CSIRO found Pacmanus field, 13 km long mineralized dacite ridge *1996, VMS found on top of underwater Su-Su volcano *1998, serious mining explor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