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系列各版本协议说明

合集下载

THERMODISC 36T 突跳式温控器 说明书

THERMODISC 36T 突跳式温控器 说明书

36T系列突跳式温控器突跳式温控器Therm-O-Disc公司生产的36T系列1/2英寸双金属片温控器,其可靠性已得到全球客户的认可,同时它还具有体积小、通用性强、价格低廉等特点。

双层金属片的突跳性所引发的触点快速通断,使温控器在达到15安培、120伏电压,或在10安培、250伏电压下,具有很长的寿命。

36T系列温控器具有各种连接端子和安装结构,使得产品的设计不受任何限制。

它具有高质量、高可靠性、经济性和通用性等优点,并且获得了全球所有权威机构的认证。

因此,该系列的产品在温度控制领域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

开关动作36T系列温控器具有三种单刀单掷(SPST)开关动作:自动复位SPST-温度升高时,温控器自动断开或闭合触点。

手动复位SPSTT-温度升高时,温控器断开电触点。

温控器冷却下来之后,用手按下按钮使其复位。

一次性操作SPST-温度升高时,温控器断开电接触片之后,不能自动复位,除非环境温度低于320F(0℃)或-310F(-35℃)。

温控器的典型应用36T系列温控器作为调节控制器或安全限制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应用范围包括:自动滴水咖啡壶热水器三明治烤面包机电炉洗碗机电煮锅干燥机电加热器洗衣机办公设备冰箱汽车座位加热器微波炉安装结构36T系列具有多种安装结构:无安装支架-36T系列可不配备任何安装支架。

其中一个常用的型号(36TM或36TMH)配备了特别外壳可供客户用夹子来固定(见图1)。

表面安装支架-双金属片感应部件牢固地安装在安装表面,以便感应安装表面的实际温度(见图2)。

可提供多种表面安装支架-一般为铝制不绣钢制。

36T系列的表面支架可提供松动支架或固定压接支架(陶瓷外壳和不绣钢外壳除外,这些型号只能提供松动支架)。

为了提高灵活性,支架安装孔与接线端子的中心线形成的角度可按要求制造,但必须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以15度为单位(见图3)。

气流感应安装支架-双金属片的感应元件穿过安装表面伸入气流管道(见图4.空流感应安装结构可提供多种铝制和不绣钢结构。

NRZ36系列 直流熔断器 说明书

NRZ36系列 直流熔断器 说明书
195max
产品型号
NRZ36-0 NRZ36-1 NRZ36-2
额定电流 A 10~63 63~250 250~400
尺寸 L1 41 max 53 max 62 max
L2 45 max 53 max 62 max
L3 56 max 66 max 77 max
L4 22 max 26.5 max 32 max
NRZ36系列 直流熔断器
电力电子及其它电器类
1 适用范围
NRZ36型直流熔断体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DC1200V, 额定电流不超过250A,额定短路能力不超过 50kA的直流线路中作为短路保护之用。广泛应用于光伏太阳能、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冶金工业、工 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轨道交通、新能源等领域。
分断能力 (kA) 50 50 50
4 外形及安装尺寸
额定耗散 功率(W) ≤80 ≤80 ≤80
额定电流 (A) 10,16,20,25,32,35,40,50,63 63,80,100,125,160,200,250 250,300,315,355,400
L4 L6 L2
L3
L5 112±0.80 L1 164±1.75
G-025
分断范围和使用类别:aR。 符合标准:GB 13539.1、GB/T 13539.4及欧盟RoHS环保要求,并已获得CCC认证。
2 型号及含义
N RZ 36 - 1
尺码 设计代号 直流熔断器 企业特征号
3 主要参数及技术性能
型号规格
NRZ36-0 NRZ36-1 NRZ36-2
额定电压 (DC)V 1200 1200 1200
L5 9±0.8 10.3±0.3 10.3±0.2
L6 9±0.8 10.3±0.3 10.3±0.2

NebulasIV 系列高精度产品 数据接口协议说明书

NebulasIV 系列高精度产品 数据接口协议说明书

HIGH PRECISIONCOMMANDS AND LOGSNebulasIV系列高精度产品数据接口协议修订记录R1.1 ●新增以下消息:OBSVMCMP、OBSVHCMP、TROPINFO、2023-05 PTOBSINFO、MSPOS、CONFIG MMP、CONFIGSIGNALGROUP、CONFIG IONMODE、CONFIGRTCMPHASERATE、GPHPR2、GPTRA2、GPROT2;●扩展IRNSS L5支持,包括:MASK、UNMASK、NMEA消息、OBSVM/H、OBSVBASE、BESTSAT、STADOP/H、ADRDOP/H、SPPDOP/H、PPPDOP、SATSINFO、SATELLITE、SATECEF;●第4章CONFIG:ANTIJAM替换原JAMMING指令;●第5.2章:新增MASK RTCMCN0/CN0配置;●RTKSTATUS第16字段由Reserved改为dual RTK Flag;●第3.6章:细化MODE ROVER的模式小类;●CONFIG SBAS配置增加timeout;●OBSVM增加QZSS L1C Signal ID;●更新HWSTATUS中DC18的电压范围;●优化CONFIG PPS ENABLE和ENABLE2的描述;●第3.4章:更新MODE BASE水平精度及高程精度的默认值●优化CONFIG HEADING TRACTOR的描述;●FREQJAMSTATUS适配产品增加UM982;●标注UM982固件版本Build9669支持的内容N4 Products Commands and Logs Reference Book权利声明本手册提供和芯星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和芯星通”)相应型号产品信息。

和芯星通保留本手册文档,及其所载之所有数据、设计、布局图等信息的一切权利、权益,包括但不限于已有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可以整体、部分或以不同排列组合形式进行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授予或登记申请的权利,以及将来可能被授予或获批登记的知识产权。

三菱通信协议完整版及程序

三菱通信协议完整版及程序

三菱FX系列PLC编程口通信协议总览三菱FX系列PLC编程口通信协议总览该协议实际上适用于PLC编程端口以及 FX-232AW 模块的通信。

感谢网友visualboy提供。

通讯格式:命令命令码目标设备DEVICE READ CMD "0" X,Y,M,S,T,C,DDEVICE WRITE CMD "1" X,Y,M,S,T,C,DFORCE ON CMD " 7" X,Y,M,S,T,CFORCE OFF CMD "8" X,Y,M,S,T,C传输格式: RS232C波特率: 9600bps奇偶: even校验: 累加方式(和校验)字符: ASCII16进制代码:ENQ 05H 请求ACK 06H PLC正确响应NAK 15H PLC错误响应STX 02H 报文开始ETX 03H 报文结束帧格式:STX CMD DATA ...... DATA ETX SUM(upper) SUM(lower)例子:STX ,CMD ,ADDRESS, BYTES, ETX, SUM02H, 30H, 31H,30H,46H,36H, 30H,34H, 03H, 37H,34HSUM=CMD+......+ETX;30h+31h+30h+46h+36h+30h+34h+03h=74h;累加和超过两位取低两位三菱FX系列PLC编程口通信协议举例三菱FX系列PLC专用协议通信指令一览FX系列PLC专用协议通信指令一览以下将详细列出PLC专用协议通信的指令:指令注释BR 以1点为单位,读出位元件的状态WR 以16点为单位,读出位元件的状态,或以1字为单位,读出字元件的值BW 以1点为单位,写入位元件的状态WW 以16点为单位,写入位元件的状态,或以1字为单位,写入值到字元件BT 以1点为单位,SET/RESET位元件WT 以16点为单位,SET/RESET位元件,或写入值到字元件RR 控制PLC运行RUNRS 控制PLC停止STOPPC 读出PLC设备类型TT 连接测试注:位元件包括X,Y,M,S以及T,C的线圈等;字元件包括D,T,C,KnX,KnY,KnM等。

北京朝阳自动化仪表厂 PS36E 系列 三相晶闸管调整器 使用说明手册

北京朝阳自动化仪表厂 PS36E 系列 三相晶闸管调整器 使用说明手册

额定电流 安装尺寸
50A 80A 100A
193.6 150
8.5
150A
231.5 150
8.5
200A 250A 300A
273.5 180
8.5
400A
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10.00
100.00
额定输出 %
90.00 80.00
70.00
60.00 30
100.00
90.00
80.00 额定输出
% 70.00
60.00
35
40
45
50
55 ℃
环境温度
50.00
1000
2000
3000
海拔高度
4000
5000m
3.2 安装
如果采用屏装, 可用螺丝直接安装在机柜内部的安装板或机架上,安装时请注意不同机型的重量 考虑安装板的强度并根据不同机型的散热情况考虑安装间隔 。
控制方式·反馈类型 P:相位控制方式· 无反馈 V:相位控制方式· 电压反馈 A:相位控制方式· 电流反馈 W:相位控制方式 · 功率反馈 C:变周期零位控制方式· 无反馈

1.3 产品质量保证
产品的保修期限为自购买之日起12个 月,但由于下述原因所造成的故障,即使在保修期内 ,亦属 有偿修理。 ( 1)不正确的操作或未经允许的自行修理或改造引起的问题。 ( 2)超出标准规范使用调整器所造成的问题。 ( 3)购买后跌损或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损坏 。 ( 4)由于地震、 火灾 、风水灾害、 雷击、 异常电压或其它自然灾害和灾害相伴原因引起的损坏 。

6.2 参数表
16
2.1 晶闸管调整器各部分名称

IEEE802系列协议

IEEE802系列协议

IEEE802系列协议IEEE 802.1—概述、体系结构和网络互连,以及网络管理和性能测量。

IEEE 802.2—逻辑链路控制LLC。

最高层协议与任何一种局域网MAC子层的接口。

IEEE 802.3—CSMA/CD网络,定义CSMA/CD总线网的MAC子层和物理层的规范。

IEEE 802.4—令牌总线网。

定义令牌传递总线网的MAC子层和物理层的规范。

IEEE 802.5—令牌环形网。

定义令牌传递环形网的MAC子层和物理层的规范。

IEEE 802.6—城域网。

IEEE 802.7—宽带技术。

IEEE 802.8—光纤技术。

IEEE 802.9—综合话音数据局域网。

IEEE 802.10—可互操作的局域网的安全。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

IEEE 802.12—优先高速局域网(100Mb/s)。

IEEE 802.13—有线电视(Cable-TV)802.1802.1为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的一个工作组(Working Group)。

此工作组负责IEEE802.1标准的制定。

IEEE802.1标准提供了一个对整个IEEE802系列协议的概述,描述了IEEE802标准和开放系统基本参照模型(即ISO的OSI7层模型)之间的联系,解释这些标准如何和高层协议交互,定义了标准化的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地址格式,并且提供一个标准用于鉴别各种不同的协议。

IEEE802.1工作组主要负责以下工作:802系列的局域网,城域网,个人网的体系结构。

802系列网络之间以及与其他广域网的互连问题。

802网络的网络管理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及逻辑链路控制(LLC)之上的协议层的一些问题。

IEEE 802.1是一组协议的集合,如生成树协议、VLAN协议等。

为了将各个协议区别开来,IEEE在制定某一个协议时,就在IEEE 802.1后面加上不同的小写字母,如IEEE 802.1w就是最近颁布的一个协议。

高新兴物联ME3616 NB-IoT模组硬件用户指导手册说明书

高新兴物联ME3616 NB-IoT模组硬件用户指导手册说明书

:警告或注意:备注或说明目的明确的了解,并可在此文档基础上顺利完成无线通信上网类产品或设备的应用开发。

为了给用户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设计参考,此硬件开发文档不仅提供了产品功能特点和技术参数,还提供了产品可靠性测试和相关测试标准、业务功能实现流程、射频性能指标以及用户电路设计指导。

注意:为保证模组板在客户端的焊接直通率,确保该模组后续集成过程中的制造和焊接质量。

本文档中第七章内容提供SMT工艺和缩略语安全警告和注意事项在模组二次开发、使用及返修等过程中,都必须遵循本章节的所有安全警告及注意事项。

模组的集成商等必须将如下的安全信息传递给用户、操作人员或集成在产品的使用手册中:●在使用包括模组在内的射频设备时可能会对一些屏蔽性能不好的电子设备造成干扰,请尽可能在远离普通电话、电视、收音机和办公自动化的地方使用,以免这些设备和模组相互影响。

●在如助听器、植入耳蜗和心脏起搏器等医用设备旁使用包含模组的设备时,请先向该设备生产厂家咨询了解。

●请不要在油料仓库,化学工厂等有潜在爆炸危险的环境,或在医院、飞机等有特殊要求的场所,使用包含模组的设备。

●请不要将模组暴露在强烈日光之下,以免过度受热而损坏。

●本产品没有防水性能,请避免各种液体进入模组内部,请勿在浴室等高湿度的地方使用,以免造成损坏。

●非专业人员,请勿自行拆开模组,以免造成人员及设备损伤。

●清洁模组时请先关机,并使用干净的防静电布。

用户有责任遵循其他国家关于无线通信模组及设备的相关规定和具体的使用环境法规。

我司不承担因客户未能遵循这些规定导致的相关损失。

目录关于本文档 (I)安全警告和注意事项............................................................................................................................................................. I II 目录. (IV)表格索引 (VI)图形索引 (VIII)1. 产品概述 (10)1.1.整体概述 (10)1.2.关键特点 (10)1.3.模组框图 (11)2. 应用接口 (12)2.1.整体概述 (12)2.2.管脚分布 (12)2.3.管脚描述 (13)2.4.工作模式 (15)2.5.电源供给 (16)2.5.1. 电源管脚 (16)2.5.2. 减少供电电源压降 (16)2.5.3. 电源参考电路设计 (17)2.6.VCC1V8_OUT参考设计 (17)2.7.开机 (18)2.8.关机 (21)2.9.复位 (22)IM接口 (24)2.10.1. 管脚描述 (24)2.10.2. USIM卡座 (25)2.11.UART接口 (27)2.11.1. 串口连接 (27)2.11.2. 使用三极管做电平转化 (28)2.11.3. 使用电平转换芯片做电平转化 (32)2.12.状态指示 (34)2.13.ADC接口 (35)2.14.GPIO接口 (35)2.15.WAKEUP_IN接口 (35)2.16.WAKEUP_OUT接口 (36)B接口 (37)3. 天线接口 (38)3.1.管脚定义 (38)3.2.参考设计 (38)3.3.天线的PCB设计 (39)3.4.EMC和ESD设计 (39)3.4.1. EMC设计 (39)3.4.2. ESD设计 (39)3.5.天线OTA测试方法 (39)4. 电气、可靠性和射频特点 (41)4.1.工作温度 (41)4.2.工作电流 (41)4.3.RF输出功率 (42)4.4.RF接收灵敏度 (42)4.5.静电放电 (42)4.6.GNSS性能指标参数 (42)5. 封装尺寸 (44)5.1.模组尺寸 (44)5.2.推荐封装尺寸 (46)6. 测试和测试标准 (47)6.1.测试参考 (47)6.2.测试环境说明 (47)6.3.可靠性测试环境 (48)7. 贴片工艺和烘烤指导 (49)7.1.存储要求 (49)7.2.模组平面度标准 (49)7.3.工艺路径选择 (49)7.3.1. 锡膏选择 (49)7.3.2. 主板对应模组焊盘钢网开孔设计 (49)7.3.3. 模组贴片 (50)7.3.4. 模组焊接回流曲线 (52)7.3.5. 过炉方式 (52)7.3.6. 不良品维修 (52)7.4.模组烘烤指导 (53)7.4.1. 模组烘烤环境 (53)7.4.2. 烘烤设备和操作方法 (53)7.4.3. 模组烘烤条件 (53)表格索引表1-1ME3616支持频段 (10)表1-2ME3616关键特点 (10)表2-1 输入输出(IO)参数定义 (13)表2-2逻辑电平 (13)表2-3管脚定义 (13)表2-4电源供给 (16)表2-5 VCC1V8_OUT信号定义 (17)表2-6开关机信号管脚 (18)表2-7开机时间 (21)表2-8关机时间 (21)表2-9复位信号定义 (22)表2-10复位时间 (23)表2-11 USIM卡接口定义 (24)表2-12 Molex USIM卡座管脚描述 (25)表2-13 Amphenol USIM卡座管脚描述 (26)表2-14主UART接口定义 (27)表2-15调试UART接口定义 (33)表2-16网络指示灯管脚定义 (34)表2-17 ADC管脚定义 (35)表2-18 ADC接口特性 (35)表2-19 GPIO管脚定义 (35)表2-20 WAKEUP_IN定义 (35)表2-21 WAKEUP_OUT定义 (36)表3-1天线接口定义 (38)表4-1温度参数 (41)表4-2平均功耗 (41)表4-3平均功耗 (41)表4-4 RF输出功率 (42)表4-5 RF接收灵敏度 (42)表4-6 ME3616模组静电放电特征 (42)表4-7 GNSS性能指标参数 (42)表6-1测试标准 (47)表6-2测试环境 (47)表6-3测试仪器和设备 (48)表6-4可靠性测试参数 (48)表7-1烘烤参数 (49)表7-2 LCC模组焊盘钢网开孔 (50)图形索引图1-1系统链接框图 (11)图2-1管脚分配 (12)图2-2工作模式切换 (16)图2-3 VBAT输入参考电路 (17)图2-4 DC-DC参考电路 (17)图2-5 VCC1V8_OUT参考电路 (18)图2-6开关机参考电路 (19)图2-7上电开机参考设计 (20)图2-8模组开机时序 (20)图2-9模组POWER_ON唤醒时序 (21)图2-10 模组关机时序图 (22)图2-11复位参考电路 (23)图2-12模组复位时序图 (24)图2-13 USIM卡参考电路图 (24)图2-14 Molex 91228 USIM卡座 (25)图2-15 Amphenol C707 10M006 512 2 USIM卡座 (26)图2-16串口三线连接示意 (27)图2-17串口带流控连四线接示意 (28)图2-18 TXD电平匹配参考电路 (29)图2-19 RXD电平匹配参考电路 (30)图2-20 RTS电平匹配参考电路 (31)图2-21 CTS电平匹配参考电路 (32)图2-22 4线UART芯片电平匹配参考电路 (33)图2-23 2线UART芯片电平匹配参考电路 (33)图2-24调试UART接口引出测试点 (34)图2-25模组状态指示参考电路 (35)图2-26 WAKEUP_IN输入时序 (35)图2-27 WAKEUP_IN管脚外部连接示意图 (36)图2-28 WAKEUP_OUT输出时序 (36)图2-29 WAKEUP_OUT管脚外部连接示意图 (37)图2-30模组USB添加测试点参考电路设计 (37)图3-1天线接口参考电路 (38)图5-1 ME3616尺寸图(公差:±0.1mm) (44)图5-2 ME3616尺寸图(正面透视图) (45)图5-3推荐封装尺寸(单位:mm) (46)图7-1模组钢网示意图 (50)图7-2模组卷带包装 (51)图7-3模组卷带包装相关尺寸 (51)图7-4模组炉温参考曲线图 (52)1.产品概述1.1.整体概述ME3616是一款采用LCC封装的基于NB-IoT通信标准的移动通讯网络模组。

LTE原理整理(精)

LTE原理整理(精)

(一)LTE简述(★)一、L TE产生背景-3GPP简介3GPP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成立于1998年12月,是一个无线通信技术的标准组织,由一系列的标准联盟作为成员(Organizational Partners)。

目前有ARIB(日本), CCSA (中国), ETSI(欧洲), ATIS(美洲), TTA(韩国), and TTC(日本)等。

3GPP分为标准工作组TSG和管理运维组两个部分。

TSG主要负责各标准的制作修订工作,管理运维组主要负责整理市场需求,并对TSG和整个项目的运作提供支持。

TSG(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s )●TSG GERAN: GERAN无线侧相关(2G);●TSG RAN: 无线侧相关(3G and LTE);●TSG SA (Service and System Aspects):负责整体的网络架构和业务能力;●TSG CT (Core Network and Terminals):负责定义终端接口以及整个网络的核心网相关部分。

二、什么是L TE?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指3GPP组织推行的蜂窝技术在无线接入方面的最新演进。

接入网将演进为E-UTRAN (Evolved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核心网的系统架构将演进为SAE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之所以需要从3G演进到LTE,是由于近年来移动用户对高速率数据业务的要求,同时新型无线宽带接入系统的快速发展,如WiMax的出现,给3G系统设备商和运营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在LTE系统设计之初,其目标和需求就非常明确:降低时延、提高用户传输数据速率、提高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降低运营成本:三、L TE的特点●显著的提高峰值传输数据速率,例如20MHz带宽时下行链路达到100Mb/s,上行链路达到50Mb/s, 20MHz带宽时下行326Mbps(4*4 MIMO),上行86.4(UE: SingleTX);●在保持目前基站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小区边缘比特速率;●显著的提高频谱效率,例如达到3GPP R6版本的2~4倍;●无线接入网的时延低于10ms;●控制面延时小于100ms,用户面延时小于5ms●频谱效率:1.69bps/Hz(2x2 MIMO); 1.87bps/Hz(4x2 MIMO)●用户数:协议要求5MHz带宽,至少支持200激活用户/小区;5M以上带宽,至少400激活用户/小区●显著的降低控制面时延(从空闲态跃迁到激活态时延小于100ms(不包括寻呼时间));●支持灵活的系统带宽配置,支持1.4MHz、3MHz、5MHz、10MHz、15MHz、20MHz带宽,支持成对和非成对频谱;●支持现有3G系统和非3G系统与LTE系统网络间的互连互通;●更好的支持增强型MBMS(E-MBMS);●系统不仅能为低速移动终端提供最优服务,并且也应支持高速移动终端,能为速度>350km/h的用户提供100kbps的接入服务;●实现合理的终端复杂度、成本、功耗;●取消CS域,CS域业务在PS域实现,如VOIP;●系统结构简单化,低成本建网四、L TE的标准化进程2004年12月3GPP正式成立了LTE的研究项目。

Espressif ESP32-C6 系列芯片技术规格书说明书

Espressif ESP32-C6 系列芯片技术规格书说明书

ESP32-C6系列芯片技术规格书搭载RISC-V32位单核处理器的极低功耗SoC2.4GHz Wi-Fi6(802.11ax)、Bluetooth®5(LE)、Zigbee及Thread(802.15.4)芯片封装内可叠封4MB flash30或22个GPIO,丰富的外设QFN40(5×5mm)或QFN32(5×5mm)封装包括:ESP32-C6ESP32-C6FH4版本1.0乐鑫信息科技版权©2023产品概述ESP32-C6是一款支持2.4GHz Wi-Fi 6、Bluetooth 5、Zigbee 3.0及Thread 1.3系统级芯片(SoC),集成了一个高性能RISC-V 32位处理器和一个低功耗RISC-V 32位处理器、Wi-Fi 、Bluetooth LE 、802.15.4基带和MAC 、RF 模块及外设等。

Wi-Fi 、蓝牙及802.15.4共存,共用同一个天线。

芯片的功能框图如下图所示。

Modules having power in specific power modes:ActiveActive and Modem-sleep Active, Modem-sleep, Light-sleep;optional in Light-sleepAll modesESP32-C6功能框图更多关于功耗的信息,请参考章节3.9低功耗管理。

产品特性Wi-Fi•工作在2.4GHz频段,1T1R•工作信道中心频率范围:2412~2484MHz•支持IEEE802.11ax协议:–仅20MHz非接入点工作模式(20MHz-onlynon-AP mode)–MCS0~MCS9–上行、下行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特别适用于高密度应用下的多用户并发传输–下行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提升网络容量–波束成形接收端(Beamformee),提升信号质量–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CQI)–双载波调制(dual carrier modulation,DCM),提高链路稳定性–空间复用(Spatial reuse),提升网络容量–目标唤醒时间(TWT),提供更好的节能机制•完全兼容IEEE802.11b/g/n协议:–支持20MHz和40MHz频宽–数据速率高达150Mbps–无线多媒体(WMM)–帧聚合(TX/RX A-MPDU,TX/RX A-MSDU)–立即块确认(Immediate Block ACK)–分片和重组(Fragmentation and defragmen-tation)–传输机会(Transmission opportunity,TXOP)–Beacon自动监测(硬件TSF)–4×虚拟Wi-Fi接口–同时支持基础结构型网络(InfrastructureBSS)Station模式、SoftAP模式、Station+SoftAP模式和混杂模式请注意ESP32-C6在Station模式下扫描时,SoftAP信道会同时改变–天线分集–802.11mc FTM蓝牙•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E):通过Bluetooth5.3认证•Bluetooth mesh•高功率模式(20dBm)•速率支持125Kbps、500Kbps、1Mbps、2Mbps •广播扩展(Advertising Extensions)•多广播(Multiple Advertisement Sets)•信道选择(Channel Selection Algorithm#2)•功率控制(LE Power Control)•Wi-Fi与蓝牙共存,共用同一个天线IEEE802.15.4•兼容IEEE802.15.4-2015协议•工作在2.4GHz频段,支持OQPSK PHY•数据速率:250Kbps•支持Thread1.3•支持Zigbee3.0CPU和存储•高性能RISC-V处理器:–时钟频率:最高160MHz–四级流水线架构–CoreMark®得分:441.32CoreMark;2.76CoreMark/MHz(160MHz)•低功耗RISC-V处理器:–时钟频率:最高20MHz–二级流水线架构•L1cache:32KB•ROM:320KB•HP SRAM:512KB•LP SRAM:16KB•支持的SPI协议:SPI、Dual SPI、Quad SPI、QPI 接口在芯片封装外连接多个flash和其他SPI设备•通过cache加速flash访问•支持flash在线编程(ICP)高级外设接口•30×GPIO口(QFN40)或22×GPIO口(QFN32)•模拟接口:–1×12位SAR ADC,多达7个通道–1×温度传感器•数字接口:–2×UART–1×低功耗UART(LP UART)–2×SPI接口用于连接flash–1×通用SPI接口–1×I2C–1×低功耗I2C(LP I2C)–1×I2S–1×脉冲计数控制器–1×USB串口/JTAG控制器–2×TWAI®控制器,兼容ISO11898-1(CAN 规范2.0)–1×SDIO2.0从机控制器–LED PWM控制器,多达6个通道–1×电机控制脉宽调制器(MCPWM)–1×红外遥控器(TX/RX)–1×并行IO接口(PARLIO)–通用DMA控制器(简称GDMA),3个接收通道和3个发送通道–事件任务矩阵(ETM)•定时器:–1×52位系统定时器–2×54位通用定时器–3×数字看门狗定时器–1×模拟看门狗定时器功耗管理•通过选择时钟频率、占空比、Wi-Fi工作模式和单独控制内部器件的电源,实现精准电源控制•针对典型场景设计的四种功耗模式:Active、Modem-sleep、Light-sleep、Deep-sleep•Deep-sleep模式下功耗低至7µA•Deep-sleep模式下低功耗存储器(LP memory)仍保持工作安全机制•安全启动-内部和外部存储器的权限控制•Flash加密-加密和解密存储器•4096位OTP,用户可用的高达1792位•可信执行环境控制器(TEE)和访问(地址)权限管理(APM)•加密硬件加速器:–AES-128/256(FIPS PUB197)–ECC–HMAC–RSA–SHA–数字签名–Hash(FIPS PUB180-4)•片外存储器加密与解密(XTS_AES)•随机数生成器(RNG)RF模块•天线开关、射频巴伦(balun)、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802.11b传输功率高达+21dBm•802.11ax传输功率高达+19.5dBm•低功耗蓝牙接收器灵敏度(125Kbps)高达-106dBm应用低功耗芯片ESP32-C6专为物联网(IoT)设备而设计,应用领域包括:•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医疗保健•消费电子产品•智慧农业•POS机•服务机器人•音频设备•通用低功耗IoT传感器集线器•通用低功耗IoT数据记录器目录产品概述2产品特性3应用51ESP32-C6系列型号对比12 1.1命名规则12 1.2型号对比122管脚13 2.1管脚布局13 2.2管脚概述15 2.3IO管脚182.3.1IO MUX和GPIO管脚功能182.3.2LP IO MUX功能212.3.3模拟功能212.3.4GPIO和LP GPIO的限制23 2.4模拟管脚24 2.5电源252.5.1电源管脚252.5.2电源管理252.5.3芯片上电和复位26 2.6Strapping管脚272.6.1SDIO输入采样沿和输出驱动沿控制282.6.2芯片启动模式控制282.6.3ROM日志打印控制282.6.4JTAG信号源控制29 2.7芯片与flash的管脚对应关系303功能描述31 3.1CPU和存储313.1.1HP CPU313.1.2LP CPU313.1.3片上存储313.1.4封装外flash323.1.5存储器映射323.1.6Cache333.1.7TEE控制器333.1.8访问权限管理(APM)333.1.9超时保护33 3.2系统时钟333.2.1CPU时钟333.2.2低功耗时钟343.3模拟外设343.3.1模/数转换器(ADC)343.3.2温度传感器34 3.4数字外设343.4.1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343.4.2串行外设接口(SPI)353.4.3I2C接口353.4.4I2S接口353.4.5脉冲计数控制器(PCNT)363.4.6USB串口/JTAG控制器363.4.7TWAI®控制器363.4.8SDIO2.0从机控制器373.4.9LED PWM控制器373.4.10电机控制脉宽调制器(MCPWM)373.4.11红外遥控器(RMT)383.4.12并行IO(PARLIO)控制器383.4.13通用DMA控制器(GDMA)383.4.14事件任务矩阵(ETM)38 3.5射频383.5.1 2.4GHz接收器393.5.2 2.4GHz发射器393.5.3时钟生成器39 3.6Wi-Fi393.6.1Wi-Fi射频和基带393.6.2Wi-Fi MAC403.6.3联网特性41 3.7低功耗蓝牙413.7.1低功耗蓝牙PHY413.7.2低功耗蓝牙链路控制器41 3.8802.15.4423.8.1802.15.4PHY423.8.2802.15.4MAC42 3.9低功耗管理42 3.10定时器433.10.1系统定时器433.10.2通用定时器433.10.3看门狗定时器43 3.11加密/安全组件443.11.1AES加速器(AES)443.11.2ECC加速器(ECC)453.11.3HMAC加速器(HMAC)453.11.4RSA加速器(RSA)453.11.5SHA加速器(SHA)453.11.6数字签名(DS)463.11.7片外存储器加密与解密(XTS_AES)463.11.8随机数发生器(RNG)463.12外设管脚分配474电气特性50 4.1绝对最大额定值50 4.2建议电源条件50 4.3VDD_SPI输出特性50 4.4直流电气特性(3.3V,25°C)51 4.5ADC特性51 4.6功耗特性524.6.1Active模式下的RF功耗524.6.2其他功耗模式下的功耗53 4.7可靠性535射频特性55 5.1Wi-Fi射频555.1.1Wi-Fi射频发射器(TX)特性555.1.2Wi-Fi射频接收器(RX)特性56 5.2低功耗蓝牙射频585.2.1低功耗蓝牙射频发射器(TX)特性585.2.2低功耗蓝牙射频接收器(RX)特性59 5.3802.15.4射频615.3.1802.15.4射频发射器(TX)特性625.3.2802.15.4射频接收器(RX)特性626封装637相关文档和资源64附录A–ESP32-C6管脚总览65修订历史67表格1-1ESP32-C6系列芯片对比12 2-1QFN40封装管脚概述16 2-2QFN32封装管脚概述17 2-3QFN40封装IO MUX管脚功能19 2-4QFN32封装IO MUX管脚功能19 2-5LP IO MUX功能21 2-6模拟功能22 2-7模拟管脚24 2-8电源管脚25 2-9电压稳压器25 2-10上电和复位时序参数说明26 2-11Strapping管脚默认配置27 2-12Strapping管脚的时序参数说明27 2-13SDIO输入采样沿/输出驱动沿控制28 2-14芯片启动模式控制28 2-15ROM日志打印控制29 2-16JTAG信号源控制29 2-17QFN40封装芯片与封装外flash/PSRAM的管脚对应关系30 3-1外设和传感器管脚分配47 4-1绝对最大额定值50 4-2建议电源条件50 4-3VDD_SPI内部和输出特性50 4-4直流电气特性(3.3V,25°C)51 4-5ADC特性51 4-6ADC校准结果52 4-7Active模式下Wi-Fi(2.4GHz)功耗特性52 4-8Active模式下低功耗蓝牙功耗特性52 4-9Active模式下802.15.4功耗特性53 4-10Modem-sleep模式下的功耗53 4-11低功耗模式下的功耗53 4-12可靠性认证53 5-1Wi-Fi射频规格55 5-2频谱模板和EVM符合802.11标准时的发射功率55 5-3发射EVM测试55 5-4接收灵敏度56 5-5最大接收电平57 5-6接收邻道抑制57 5-7低功耗蓝牙射频规格58 5-8低功耗蓝牙-发射器特性-1Mbps58 5-9低功耗蓝牙-发射器特性-2Mbps58 5-10低功耗蓝牙-发射器特性-125Kbps59 5-11低功耗蓝牙-发射器特性-500Kbps59 5-12低功耗蓝牙-接收器特性-1Mbps595-13低功耗蓝牙-接收器特性-2Mbps60 5-14低功耗蓝牙-接收器特性-125Kbps61 5-15低功耗蓝牙-接收器特性-500Kbps61 5-16802.15.4射频规格61 5-17802.15.4发射器特性-250Kbps62 5-18802.15.4接收器特性-250Kbps62 7-1QFN40封装管脚总览65 7-2QFN32封装管脚总览66插图插图1-1ESP32-C6系列芯片命名规则12 2-1ESP32-C6管脚布局(QFN40封装,俯视图)13 2-2ESP32-C6管脚布局(QFN32封装,俯视图)14 2-3ESP32-C6电源管理26 2-4上电和复位时序参数图26 2-5Strapping管脚的时序参数图28 3-1地址映射结构32 6-1QFN40(5×5mm)封装63 6-2QFN32(5×5mm)封装631ESP32-C6系列型号对比1ESP32-C6系列型号对比1.1命名规则F H/N xflash ⼤⼩ (MB)flash 温度H:⾼温N:正常封装内 flash芯⽚系列图1-1.ESP32-C6系列芯片命名规则1.2型号对比表1-1.ESP32-C6系列芯片对比1更多关于芯片丝印和包装的信息,请参考小节6封装。

苏联俄罗斯“闪电”怀表的一些技术性认识

苏联俄罗斯“闪电”怀表的一些技术性认识

苏联/俄罗斯“闪电”怀表的⼀些技术性认识2019-09-12笔者在2015年第4期《钟表》杂志上发表《苏俄“闪电”怀表及其他》⼀⽂。

该⽂对“闪电”怀表发展史做了概括介绍,但限于篇幅,对闪电怀表的机⼼技术⽅⾯涉及不多,现对此做专门介绍,同时也对前⽂做必要的补充和纠正,不⾜之处,求⽅家斧正。

闪电怀表机⼼的⾎统关于闪电怀表机⼼的⾎统有不同的说法。

⼀种说法来源于Marie-Pia 和Auschitzky-Coustans合写的《Lip :des heures a conter》(法⽂版,出版社:Libris,2000)⼀书,书中认为闪电 36系列怀表机⼼仿⾃法国的Lip R36系列。

因1930年代苏联从美国收购的Dueber-Hampden公司设备并⾮⼗分先进,不⾜以⽣产⾼质量机⼼,苏联遂向西⽅寻求更先进的制造技术。

1936年,弗雷德·李普曼(Fred Lipmann)和苏联签署了⼀份技术协议,允许苏联从法国Lip制表公司购买钟表机⼼、零件和钟表制造技术。

Lip的⼯程师和技术⼈员负责建设位于莫斯科附近奔萨(Penza)的表⼚(即Pensensky⼯⼚),并训练俄罗斯⼯程师。

他们还出售了⼤量的Lip T18和Lip R43机⼼以满⾜⼯⼚起步发展所需。

苏联以Lip机⼼为基础,⽣产⾃制机⼼,并重新命名:Lip T18称为Swesda、Lip R43称为Zim、Lip R26称为Pobjeda。

苏联在1965-1973年间⽣产的Poljot机⼼⼏乎所有部件都能与Lip R25互换。

苏联的36系列机⼼来源于Lip R36也属于法国和苏联之间技术协议的⼀部分。

苏联在⼆战前和⼆战之后总计⼤约⽣产了1000万个基于Lip的机⼼。

另⼀种说法则基于直观观察,即闪电36机⼼仿制于Corterbert 617、624机⼼,且Corterbert机⼼从1940年代即被劳⼒⼠采⽤(图1-2),所以闪电机⼼来源于瑞⼠。

从外观上看,闪电机⼼结构与1940年代的劳⼒⼠机⼼和Corterber机⼼确实很相似。

专业级高清矩阵切换器- 用户手册说明书

专业级高清矩阵切换器- 用户手册说明书

Professional Matrix Switch用户手册HDMI系列高清矩阵DVI系列高清矩阵HVD系列高清混插矩阵在使用本系统前,请详细阅读本说明书!安全操作指南为确保设备可靠使用及人员的安全,在安装、使用和维护时,请遵守以下事项:系统接地系统必须有完善的接地。

否则,不仅造成信号干扰、不稳定或机械损坏,而且还可能因漏电引起人身事故。

HDMI、DVI、HVD切换矩阵的最终接地点应连接至真地,其接地电阻应小于1Ω。

禁止改变原设计禁止对本产品的机械和电器设计更改或增添任何部件。

否则,生产厂家对由此所带来的危害性结果不负责任。

请勿使用二芯插头,确保设备的输入电源为110V60Hz的交流电。

机器内有交流高压部件,请勿擅自打开机壳,以免发生触电危险。

不要将系统设备置于过冷或过热的地方。

设备电源在工作时会发热,因此要保持工作环境的良好通风,以免温度过高而损坏机器。

阴雨潮湿天气或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关闭设备电源总闸。

在下列操作之前一定要将设备的交流电源线从交流供电电源插座拔下:A.取下或重装设备的任何部件。

B.断开或重接设备的任何电器插头或其它连接。

非专业人士未经许可,请不要试图拆开设备机箱,不要私自维修,以免发生意外事故或加重设备的损坏程度。

不要将任何化学品或液体洒在设备上或其附近。

目录一、HDMI/DVI/HVD高清矩阵系统说明 (3)1.1关于矩阵切换器 (3)1.2矩阵系统的分类 (3)二、矩阵系统包装说明 (4)三、矩阵主机安装 (4)四、前后面板示意图 (4)HDMI0808后接口图 (5)HDMI1616后接口图 (5)DVI0808后接口图 (5)DVI1616后接口图 (5)五、矩阵与外围设备的连接 (6)5.1输入、输出接口说明 (6)5.2RS-232通讯端口及连接方法 (6)5.2.1矩阵与网络接口的连接 (6)5.2.2矩阵与控制电脑的连接 (6)5.3高清矩阵切换器的连接方法 (7)5.4插卡式高清矩阵结构说明 (7)六、控制面板使用说明 (8)6.1前面板按键功能说明 (8)6.2操作示例 (9)七、遥控器使用说明 (10)8.1.软件安装说明: (10)8.4软件功能说明 (11)8.5主操作界面功能说明: (11)8.6更多巡航设置: (12)九、通讯协议与控制指令代码 (12)9.1RS232通讯协议 (12)十、矩阵系统技术参数 (14)10.1技术参数: (14)10.2产品系列规格重量 (15)十一、常见故障及维护 (16)本手册说明 (16)一、HDMI/DVI/HVD高清矩阵系统说明1.1关于矩阵切换器HDMI/DVI高清系列矩阵切换器,是一款高性能的专业矩阵切换设备,可用于切换高清音视频信号。

PS36系列 三相晶闸管调整器 使用说明手册

PS36系列 三相晶闸管调整器 使用说明手册
3- 1. 型号特点 .............................................................................................................................. 6 3- 2. 型号定义........................................................................................................................................... 6 4. 安装注意事项 ................................................................................................... ..................................... 7 5. 控制板原理及端子接线 图............................................................................................................ 7 6. 晶闸管调整器接线图 .................................................................................................................. 8 6- 1. 主回路接线图 ....................................................................................................................... 8 6- 2. 控制板端子功能接线图 ..................................................................................................................... 9 7. 智能触发控制板 .................................................................................................................................... 9 7- 1. 控制板各部分说明 ............................................................................................................................ 9 7- 2. 有关设定方法 .................................................................................................................................. 1 0 7- 3. 触发工作方式及选定........................................................................................................................ 1 0 8. 报警功能 ............................................................................................................................................... 1 1 8- 1. 报警功能一览表 .............................................................................................................................. 1 1 8- 2. 报警继电器 .................................................................................................................................... 1 1 9. 使用注意事项 ........................................................................................................................................ 1 1 10. 外型尺寸和重量....................................................................................................................... 1 2 11. 典型应用电原理图.....................................................................................................................1 5 附:PS36C智能型三相晶闸管调整器简介........................................................................................ 1 6

安科366系列楼宇对讲工程手册(新)

安科366系列楼宇对讲工程手册(新)

智能楼宇可视对讲系统工程手册珠海市安科电子有限公司ZhuHai Anchor Electronics Co.,LTD目录第一章 366编码式系统介绍 (5)1.1产品功能特点 (5)1.2系统基本配置组成 (6)1.3ET-361/366型系统独立型主要有如下器材组成: (7)第二章器材介绍及功能操作 (8)2.1单元型门口主机(型号对照表:) (8)2.2、室内分机 (15)2.3、报警密码控制器 (17)2.4、分层解码器ET-366F4/366F8/366F2: (18)2.5、ET-366P电源箱及安装尺寸 (21)2.6、ET-366W网络连接器及安装尺寸: (22)2.7、ET-366G管理中心机: (24)2.8、系统计算机管理软件 (25)2.9、其它产品 (30)第三章 361直按式系统介绍 (32)3.1、门口主机: (32)3.2、电源: (33)第四章别墅型系统介绍 (34)4.1、别墅型门口机(二次确认门口机) (34)4.2、室内分机 (35)第五章系统线材选配 (36)第六章系统接线图 (37)6.1、ET-366型可视联网系统接线图 (37)6.2、ET-366联网系统双主机接线图 (38)6.3、ET-366联网系统带信息发布接线图 (39)6.4、ET-366联网系统带公共广播接线图 (40)6.5、ET-366可视对讲系统接线图(内置解码)连接图 (41)6.6、ET-366可视对讲(内置解码)双主机系统 (42)6.7、ET-366型可视对讲联网接线图(18V) (43)6.8、ET-366联网可视对讲系统围墙机接线图 (44)6.9、ET-366型联网系统接线图 (45)6.10、主机安装简示图 (46)第七章系统设备安装流程及调试步骤说明 (48)7.1、ET-366系统调试分大步骤进行调试: (48)7.2、联网调试步骤: (49)第八章系统常见故障说明表 (50)8.1、可视对讲不联网部分: (50)8.2、联网系统的故障分析 (51)安居生活科技无限Peaceful Life Endless Technology第一章 366编码式系统介绍ET-366型智能型可视对讲防盗系统,采用微电脑(CPU)芯片设计,各部件(室内机、分层解码器、门口机、网络连接器及管理机等)之间采用先进、可靠的通讯协议,使整个系统集可视、对讲、监控、报警、门禁等集于一体,高度智能化(兼容非可视对讲系统),功能完善,稳定可靠。

FLN36-12使用说明书

FLN36-12使用说明书
13
用来检测下端电缆带电情。若开关下端有电,则带电显示器有指示灯亮起,并 开可检查相序是否一致。 ■气体压力监测(可选) 气体密度计可随时监测开关本体内充入的 SF6 气体压力,当表压低于警示位置 时,必须予以补气,充气气压不得超出表上的红色和黄色刻度线。 也可装设带有警示触点的气体密度计,进行即时报警。 当开关内的气体压力为零表压时,负荷开关仍可以进行负荷电流合、隔离操作。
15
七、开关尺寸、维护和保养
在环境符合安装使用说明书要求的正常使用条件下,开关本体部分可保证 20 年免维护,因环境差异,仍需对 FL(R)N -24D 型 SF6 负荷开关进行必要的 检查、维护工作。 ■ 根据工作环境,在 6-12 月间对开关本体进行适当的外观检查,对污秽和受
潮的表面予以清除。 ■ 每年对操作机构进行 1-2 次的润滑和操作检查,要求动作正常。 ■ 对装有压力监测的负荷开关,进行不定期检查压力表的读数,对表上的读数
浇注而成,内部充六氟化硫(SF6)气体为绝缘介质。开关室内可根据用户要 求装设(SF6)气体密度仪或报警装置。 3、操作机构、低压室
带联锁的低压室起到控制作用。低压室内装有可带位置指示的弹簧操作机构 和机械联锁装置也可装设辅助触点、紧急跳闸机构、电容式带电显示器和电动
6
操作装置等,同时低压室空间还可供装设控制回路、计量仪表和保护继电器。 FLN36-12D 负荷开关装设于 XGN 15-12 开关柜的上部单元中,可以安全、
KV 对地、相间 75(85) 断口 75(85)
水平 零表压下额定耐
KV
12
受电压
3
5 额定热稳定电流(3S) KA
6 额定动稳电流(2S) KA
7
额定短路关合电流

ESP32-C3 ESP-AT 用户指南说明书

ESP32-C3 ESP-AT 用户指南说明书

ESP32-C3ESP-AT用户指南Release v2.3.0.0-esp32c3-595-g6118fc225a乐鑫信息科技2023年07月28日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 i 1入门指南31.1ESP-AT是什么 (3)1.2硬件连接 (4)1.2.1硬件准备 (4)1.2.2ESP32-C3系列 (5)1.3下载指导 (5)1.3.1下载AT固件 (5)1.3.2烧录AT固件至设备 (6)1.3.3检查AT固件是否烧录成功 (9)2AT固件112.1发布的固件 (11)2.1.1ESP32-C3-MINI-1系列 (11)2.2AT固件简介 (12)2.3我该选哪种类型的固件? (12)2.3.1官方发布版固件(推荐) (12)2.3.2GitHub临时固件 (13)2.3.3修改参数的固件 (13)2.3.4自行编译的固件 (13)2.4获取固件后,接来下做什么? (13)3AT命令集153.1基础AT命令集 (15)3.1.1介绍 (16)3.1.2AT:测试AT启动 (16)3.1.3AT+RST:重启模块 (16)3.1.4AT+GMR:查看版本信息 (17)3.1.5AT+CMD:查询当前固件支持的所有命令及命令类型 (17)3.1.6AT+GSLP:进入Deep-sleep模式 (18)3.1.7ATE:开启或关闭AT回显功能 (18)3.1.8AT+RESTORE:恢复出厂设置 (19)3.1.9AT+SAVETRANSLINK:设置开机Wi-Fi/Bluetooth LE透传模式信息 (19)3.1.10AT+TRANSINTVL:设置透传模式模式下的数据发送间隔 (21)3.1.11AT+UART_CUR:设置UART当前临时配置,不保存到flash (22)3.1.12AT+UART_DEF:设置UART默认配置,保存到flash (23)3.1.13AT+SLEEP:设置睡眠模式 (24)3.1.14AT+SYSRAM:查询当前剩余堆空间和最小堆空间 (25)3.1.15AT+SYSMSG:查询/设置系统提示信息 (26)3.1.16AT+SYSMSGFILTER:启用或禁用系统消息过滤 (27)3.1.17AT+SYSMSGFILTERCFG:查询/配置系统消息的过滤器 (28)3.1.18AT+SYSFLASH:查询或读写flash用户分区 (31)3.1.19AT+SYSMFG:查询或读写manufacturing nvs用户分区 (32)3.1.20AT+RFPOWER:查询/设置RF TX Power (35)3.1.21说明 (36)3.1.22AT+SYSROLLBACK:回滚到以前的固件 (37)i3.1.23AT+SYSTIMESTAMP:查询/设置本地时间戳 (37)3.1.24AT+SYSLOG:启用或禁用AT错误代码提示 (38)3.1.25AT+SLEEPWKCFG:设置Light-sleep唤醒源和唤醒GPIO (39)3.1.26AT+SYSSTORE:设置参数存储模式 (40)3.1.27AT+SYSREG:读写寄存器 (41)3.1.28AT+SYSTEMP:读取芯片内部摄氏温度值 (42)3.2Wi-Fi AT命令集 (42)3.2.1介绍 (43)3.2.2AT+CWINIT:初始化/清理Wi-Fi驱动程序 (43)3.2.3AT+CWMODE:查询/设置Wi-Fi模式(Station/SoftAP/Station+SoftAP) (44)3.2.4AT+CWSTATE:查询Wi-Fi状态和Wi-Fi信息 (45)3.2.5AT+CWJAP:连接AP (45)3.2.6AT+CWRECONNCFG:查询/设置Wi-Fi重连配置 (48)3.2.7AT+CWLAPOPT:设置AT+CWLAP命令扫描结果的属性 (49)3.2.8AT+CWLAP:扫描当前可用的AP (50)3.2.9AT+CWQAP:断开与AP的连接 (51)3.2.10AT+CWSAP:配置ESP32-C3SoftAP参数 (51)3.2.11AT+CWLIF:查询连接到ESP32-C3SoftAP的station信息 (52)3.2.12AT+CWQIF:断开station与ESP32-C3SoftAP的连接 (53)3.2.13AT+CWDHCP:启用/禁用DHCP (53)3.2.14AT+CWDHCPS:查询/设置ESP32-C3SoftAP DHCP分配的IPv4地址范围 (55)3.2.15AT+CWAUTOCONN:上电是否自动连接AP (55)3.2.16AT+CWAPPROTO:查询/设置SoftAP模式下802.11b/g/n协议标准 (56)3.2.17AT+CWSTAPROTO:设置Station模式下802.11b/g/n协议标准 (57)3.2.18AT+CIPSTAMAC:查询/设置ESP32-C3Station的MAC地址 (57)3.2.19AT+CIPAPMAC:查询/设置ESP32-C3SoftAP的MAC地址 (58)3.2.20AT+CIPSTA:查询/设置ESP32-C3Station的IP地址 (59)3.2.21AT+CIPAP:查询/设置ESP32-C3SoftAP的IP地址 (60)3.2.22AT+CWSTARTSMART:开启SmartConfig (61)3.2.23AT+CWSTOPSMART:停止SmartConfig (62)3.2.24AT+WPS:设置WPS功能 (63)3.2.25AT+MDNS:设置mDNS功能 (64)3.2.26AT+CWJEAP:连接WPA2企业版AP (64)3.2.27AT+CWHOSTNAME:查询/设置ESP32-C3Station的主机名称 (66)3.2.28AT+CWCOUNTRY:查询/设置Wi-Fi国家代码 (67)3.3TCP/IP AT命令 (68)3.3.1介绍 (69)3.3.2AT+CIPV6:启用/禁用IPv6网络(IPv6) (69)3.3.3AT+CIPSTATE:查询TCP/UDP/SSL连接信息 (70)3.3.4AT+CIPSTATUS(弃用):查询TCP/UDP/SSL连接状态和信息 (70)3.3.5AT+CIPDOMAIN:域名解析 (71)3.3.6AT+CIPSTART:建立TCP连接、UDP传输或SSL连接 (72)3.3.7AT+CIPSTARTEX:建立自动分配ID的TCP连接、UDP传输或SSL连接 (75)3.3.8[仅适用数据模式]+++:退出数据模式 (75)3.3.9AT+CIPSEND:在普通传输模式或Wi-Fi透传模式下发送数据 (76)3.3.10AT+CIPSENDL:在普通传输模式下并行发送长数据 (77)3.3.11AT+CIPSENDLCFG:设置AT+CIPSENDL命令的属性 (78)3.3.12AT+CIPSENDEX:在普通传输模式下采用扩展的方式发送数据 (79)3.3.13AT+CIPCLOSE:关闭TCP/UDP/SSL连接 (80)3.3.14AT+CIFSR:查询本地IP地址和MAC地址 (80)3.3.15AT+CIPMUX:启用/禁用多连接模式 (81)3.3.16AT+CIPSERVER:建立/关闭TCP或SSL服务器 (82)3.3.17AT+CIPSERVERMAXCONN:查询/设置服务器允许建立的最大连接数 (83)3.3.18AT+CIPMODE:查询/设置传输模式 (84)3.3.19AT+CIPSTO:查询/设置本地TCP/SSL服务器超时时间 (85)3.3.20AT+CIPSNTPCFG:查询/设置时区和SNTP服务器 (86)3.3.21AT+CIPSNTPTIME:查询SNTP时间 (87)3.3.22AT+CIPSNTPINTV:查询/设置SNTP时间同步的间隔 (88)ii3.3.23AT+CIPFWVER:查询服务器已有的AT固件版本 (89)3.3.24AT+CIUPDATE:通过Wi-Fi升级固件 (89)3.3.25AT+CIPDINFO:设置+IPD消息详情 (91)3.3.26AT+CIPSSLCCONF:查询/设置SSL客户端配置 (92)3.3.27AT+CIPSSLCCN:查询/设置SSL客户端的公用名(common name) (93)3.3.28AT+CIPSSLCSNI:查询/设置SSL客户端的SNI (94)3.3.29AT+CIPSSLCALPN:查询/设置SSL客户端ALPN (94)3.3.30AT+CIPSSLCPSK:查询/设置SSL客户端的PSK (95)3.3.31AT+CIPRECONNINTV:查询/设置Wi-Fi透传模式下的TCP/UDP/SSL重连间隔.963.3.32AT+CIPRECVMODE:查询/设置套接字接收模式 (97)3.3.33AT+CIPRECVDATA:获取被动接收模式下的套接字数据 (98)3.3.34AT+CIPRECVLEN:查询被动接收模式下套接字数据的长度 (98)3.3.35AT+PING:ping对端主机 (99)3.3.36AT+CIPDNS:查询/设置DNS服务器信息 (100)3.3.37AT+CIPTCPOPT:查询/设置套接字选项 (101)3.4Bluetooth®Low Energy AT命令集 (102)3.4.1介绍 (103)3.4.2AT+BLEINIT:Bluetooth LE初始化 (104)3.4.3AT+BLEADDR:设置Bluetooth LE设备地址 (105)3.4.4AT+BLENAME:查询/设置Bluetooth LE设备名称 (106)3.4.5AT+BLESCANPARAM:查询/设置Bluetooth LE扫描参数 (107)3.4.6AT+BLESCAN:使能Bluetooth LE扫描 (108)3.4.7AT+BLESCANRSPDATA:设置Bluetooth LE扫描响应 (109)3.4.8AT+BLEADVPARAM:查询/设置Bluetooth LE广播参数 (109)3.4.9AT+BLEADVDATA:设置Bluetooth LE广播数据 (111)3.4.10AT+BLEADVDATAEX:自动设置Bluetooth LE广播数据 (112)3.4.11AT+BLEADVSTART:开始Bluetooth LE广播 (113)3.4.12AT+BLEADVSTOP:停止Bluetooth LE广播 (113)3.4.13AT+BLECONN:建立Bluetooth LE连接 (114)3.4.14AT+BLECONNPARAM:查询/更新Bluetooth LE连接参数 (115)3.4.15AT+BLEDISCONN:断开Bluetooth LE连接 (116)3.4.16AT+BLEDATALEN:设置Bluetooth LE数据包长度 (117)3.4.17AT+BLECFGMTU:设置Bluetooth LE MTU长度 (117)3.4.18AT+BLEGATTSSRVCRE:GATTS创建服务 (118)3.4.19AT+BLEGATTSSRVSTART:GATTS开启服务 (119)3.4.20AT+BLEGATTSSRVSTOP:GATTS停止服务 (120)3.4.21AT+BLEGATTSSRV:GATTS发现服务 (120)3.4.22AT+BLEGATTSCHAR:GATTS发现服务特征 (121)3.4.23AT+BLEGATTSNTFY:服务器notify服务特征值给客户端 (122)3.4.24AT+BLEGATTSIND:服务器indicate服务特征值给客户端 (122)3.4.25AT+BLEGATTSSETATTR:GATTS设置服务特征值 (123)3.4.26AT+BLEGATTCPRIMSRV:GATTC发现基本服务 (124)3.4.27AT+BLEGATTCINCLSRV:GATTC发现包含的服务 (125)3.4.28AT+BLEGATTCCHAR:GATTC发现服务特征 (125)3.4.29AT+BLEGATTCRD:GATTC读取服务特征值 (126)3.4.30AT+BLEGATTCWR:GATTC写服务特征值 (127)3.4.31AT+BLESPPCFG:查询/设置Bluetooth LE SPP参数 (128)3.4.32AT+BLESPP:进入Bluetooth LE SPP模式 (129)3.4.33AT+BLESECPARAM:查询/设置Bluetooth LE加密参数 (130)3.4.34AT+BLEENC:发起Bluetooth LE加密请求 (131)3.4.35AT+BLEENCRSP:回复对端设备发起的配对请求 (132)3.4.36AT+BLEKEYREPLY:给对方设备回复密钥 (133)3.4.37AT+BLECONFREPLY:给对方设备回复确认结果(传统连接阶段) (133)3.4.38AT+BLEENCDEV:查询绑定的Bluetooth LE加密设备列表 (134)3.4.39AT+BLEENCCLEAR:清除Bluetooth LE加密设备列表 (134)3.4.40AT+BLESETKEY:设置Bluetooth LE静态配对密钥 (135)3.4.41AT+BLEHIDINIT:Bluetooth LE HID协议初始化 (136)3.4.42AT+BLEHIDKB:发送Bluetooth LE HID键盘信息 (137)iii3.4.43AT+BLEHIDMUS:发送Bluetooth LE HID鼠标信息 (137)3.4.44AT+BLEHIDCONSUMER:发送Bluetooth LE HID consumer信息 (138)3.4.45AT+BLUFI:开启或关闭BluFi (139)3.4.46AT+BLUFINAME:查询/设置BluFi设备名称 (140)3.4.47AT+BLUFISEND:发送BluFi用户自定义数据 (140)3.4.48AT+BLEPERIODICDATA:设置Bluetooth LE周期性广播数据 (141)3.4.49AT+BLEPERIODICSTART:开启周期性广播 (142)3.4.50AT+BLEPERIODICSTOP:停止周期性广播同步 (142)3.4.51AT+BLESYNCSTART:开启同步周期性广播 (143)3.4.52AT+BLESYNCSTOP:停止周期性广播同步 (143)3.4.53AT+BLEREADPHY:查询当前连接使用的PHY (144)3.4.54AT+BLESETPHY:设置当前连接的PHY (144)3.5MQTT AT命令集 (145)3.5.1介绍 (145)3.5.2AT+MQTTUSERCFG:设置MQTT用户属性 (146)3.5.3AT+MQTTLONGCLIENTID:设置MQTT客户端ID (146)3.5.4AT+MQTTLONGUSERNAME:设置MQTT登陆用户名 (147)3.5.5AT+MQTTLONGPASSWORD:设置MQTT登陆密码 (148)3.5.6AT+MQTTCONNCFG:设置MQTT连接属性 (148)3.5.7AT+MQTTALPN:设置MQTT应用层协议协商(ALPN) (149)3.5.8AT+MQTTCONN:连接MQTT Broker (150)3.5.9AT+MQTTPUB:发布MQTT消息(字符串) (151)3.5.10AT+MQTTPUBRAW:发布长MQTT消息 (151)3.5.11AT+MQTTSUB:订阅MQTT Topic (152)3.5.12AT+MQTTUNSUB:取消订阅MQTT Topic (153)3.5.13AT+MQTTCLEAN:断开MQTT连接 (153)3.5.14MQTT AT错误码 (154)3.5.15MQTT AT说明 (155)3.6HTTP AT命令集 (156)3.6.1介绍 (156)3.6.2AT+HTTPCLIENT:发送HTTP客户端请求 (156)3.6.3AT+HTTPGETSIZE:获取HTTP资源大小 (157)3.6.4AT+HTTPCGET:获取HTTP资源 (158)3.6.5AT+HTTPCPOST:Post指定长度的HTTP数据 (158)3.6.6AT+HTTPCPUT:Put指定长度的HTTP数据 (159)3.6.7AT+HTTPURLCFG:设置/获取长的HTTP URL (160)3.6.8AT+HTTPCHEAD:设置/查询HTTP请求头 (160)3.6.9HTTP AT错误码 (162)3.7文件系统AT命令集 (162)3.7.1介绍 (162)3.7.2AT+FS:文件系统操作 (163)3.7.3AT+FSMOUNT:挂载/卸载FS文件系统 (163)3.8WebSocket AT命令集 (164)3.8.1介绍 (164)3.8.2AT+WSCFG:配置WebSocket参数 (164)3.8.3AT+WSOPEN:查询/打开一个WebSocket连接 (165)3.8.4AT+WSSEND:向WebSocket连接发送数据 (166)3.8.5AT+WSCLOSE:关闭WebSocket连接 (167)3.9信令测试AT命令 (167)3.9.1介绍 (167)3.9.2AT+FACTPLCP:发送长PLCP或短PLCP (168)3.10驱动AT命令 (168)3.10.1介绍 (168)3.10.2AT+DRVADC:读取ADC通道值 (168)3.10.3AT+DRVPWMINIT:初始化PWM驱动器 (169)3.10.4AT+DRVPWMDUTY:设置PWM占空比 (170)3.10.5AT+DRVPWMFADE:设置PWM渐变 (171)3.10.6AT+DRVI2CINIT:初始化I2C主机驱动 (171)iv3.10.7AT+DRVI2CRD:读取I2C数据 (172)3.10.8AT+DRVI2CWRDATA:写入I2C数据 (172)3.10.9AT+DRVI2CWRBYTES:写入不超过4字节的I2C数据 (173)3.10.10AT+DRVSPICONFGPIO:配置SPI GPIO (174)3.10.11AT+DRVSPIINIT:初始化SPI主机驱动 (174)3.10.12AT+DRVSPIRD:读取SPI数据 (175)3.10.13AT+DRVSPIWR:写入SPI数据 (176)3.11Web服务器AT命令 (176)3.11.1介绍 (177)3.11.2AT+WEBSERVER:启用/禁用通过Web服务器配置Wi-Fi连接 (177)3.12用户AT命令 (178)3.12.1介绍 (178)3.12.2AT+USERRAM:操作用户的空闲RAM (178)3.12.3AT+USEROTA:根据指定URL升级固件 (179)3.12.4AT+USERWKMCUCFG:设置AT唤醒MCU的配置 (180)3.12.5AT+USERMCUSLEEP:MCU指示自己睡眠状态 (182)3.12.6AT+USERDOCS:查询固件对应的用户文档链接 (182)3.13AT命令分类 (183)3.14参数信息保存在flash中的AT命令 (184)3.15AT消息 (184)4AT命令示例1874.1AT响应消息格式控制示例 (187)4.1.1启用系统消息过滤,实现HTTP透传下载功能 (187)4.2TCP-IP AT示例 (189)4.2.1ESP32-C3设备作为TCP客户端建立单连接 (189)4.2.2ESP32-C3设备作为TCP服务器建立多连接 (191)4.2.3远端IP地址和端口固定的UDP通信 (193)4.2.4远端IP地址和端口可变的UDP通信 (194)4.2.5ESP32-C3设备作为SSL客户端建立单连接 (196)4.2.6ESP32-C3设备作为SSL服务器建立多连接 (198)4.2.7ESP32-C3设备作为SSL客户端建立双向认证单连接 (200)4.2.8ESP32-C3设备作为SSL服务器建立双向认证多连接 (202)4.2.9ESP32-C3设备作为TCP客户端,建立单连接,实现UART Wi-Fi透传 (204)4.2.10ESP32-C3设备作为TCP服务器,实现UART Wi-Fi透传 (205)4.2.11ESP32-C3设备作为softAP在UDP传输中实现UART Wi-Fi透传 (207)4.2.12ESP32-C3设备获取被动接收模式下的套接字数据 (209)4.3Bluetooth LE AT示例 (210)4.3.1简介 (211)4.3.2Bluetooth LE客户端读写服务特征值 (212)4.3.3Bluetooth LE服务端读写服务特征值 (215)4.3.4Bluetooth LE连接加密 (220)4.3.5两个ESP32-C3开发板之间建立SPP连接,以及在UART-Bluetooth LE透传模式下传输数据 (224)4.3.6ESP32-C3与手机建立SPP连接,以及在UART-Bluetooth LE透传模式下传输数据2294.3.7ESP32-C3和手机之间建立Bluetooth LE连接并配对 (231)4.4MQTT AT示例 (233)4.4.1基于TCP的MQTT连接(需要本地创建MQTT代理)(适用于数据量少) (233)4.4.2基于TCP的MQTT连接(需要本地创建MQTT代理)(适用于数据量多) (234)4.4.3基于TLS的MQTT连接(需要本地创建MQTT代理) (236)4.4.4基于WSS的MQTT连接 (238)4.5MQTT AT连接云示例 (239)4.5.1从AWS IoT获取证书以及endpoint (239)4.5.2使用MQTT AT命令基于双向认证连接AWS IoT (240)4.6Web Server AT示例 (244)4.6.1使用浏览器进行Wi-Fi配网 (244)4.6.2使用浏览器进行OTA固件升级 (250)4.6.3使用微信小程序进行Wi-Fi配网 (256)v4.6.4使用微信小程序进行OTA固件升级 (265)4.6.5ESP32-C3使用Captive Portal功能 (266)4.7HTTP AT示例 (266)4.7.1HTTP客户端HEAD请求方法 (267)4.7.2HTTP客户端GET请求方法 (268)4.7.3HTTP客户端POST请求方法(适用于POST少量数据) (269)4.7.4HTTP客户端POST请求方法(推荐方式) (270)4.7.5HTTP客户端PUT请求方法(适用于无数据情况) (272)4.7.6HTTP客户端PUT请求方法(推荐方式) (273)4.7.7HTTP客户端DELETE请求方法 (275)4.8Sleep AT示例 (276)4.8.1简介 (276)4.8.2在Wi-Fi模式下设置为Modem-sleep模式 (277)4.8.3在Wi-Fi模式下设置为Light-sleep模式 (278)4.8.4在蓝牙广播态下设置为Modem-sleep模式 (278)4.8.5在蓝牙连接态下设置为Modem-sleep模式 (279)4.8.6在蓝牙广播态下设置为Light-sleep模式 (280)4.8.7在蓝牙连接态下设置为Light-sleep模式 (281)4.8.8设置为Deep-sleep模式 (282)5如何编译和开发自己的AT工程2855.1本地编译ESP-AT工程 (285)5.1.1详细步骤 (285)5.1.2第一步:ESP-IDF快速入门 (285)5.1.3第二步:获取ESP-AT (286)5.1.4第三步:安装环境 (286)5.1.5第四步:连接设备 (286)5.1.6第五步:配置工程 (287)5.1.7第六步:编译工程 (287)5.1.8第七步:烧录到设备 (287)5.1.9build.py进阶用法 (288)5.2网页编译ESP-AT工程 (288)5.2.1详细步骤 (288)5.2.2第一步:登录您的GitHub账号 (288)5.2.3第二步:Fork ESP-AT工程 (288)5.2.4第三步:开启GitHub Actions功能 (290)5.2.5第四步:配置编译ESP-AT工程所需的密钥 (290)5.2.6第五步:使用github.dev编辑器修改和提交代码 (296)5.2.7第六步:GitHub Actions编译AT固件 (299)5.3如何设置AT端口管脚 (301)5.3.1ESP32-C3系列 (301)5.4添加自定义AT命令 (302)5.4.1定义AT命令 (302)5.4.2注册AT命令 (304)5.4.3尝试一下吧 (304)5.4.4定义返回消息 (305)5.4.5获取命令参数 (305)5.4.6省略命令参数 (305)5.4.7阻塞命令的执行 (308)5.4.8从AT命令端口获取输入的数据 (309)5.5如何提高ESP-AT吞吐性能 (312)5.5.1[简单]快速配置 (312)5.5.2[推荐]熟悉数据流、针对性地配置 (313)5.6如何更新mfg_nvs分区 (315)5.6.1mfg_nvs分区介绍 (316)5.6.2生成mfg_nvs.bin (316)5.6.3下载mfg_nvs.bin (316)5.7如何更新出厂参数 (316)vi5.7.1出厂参数配置介绍 (317)5.7.2生成mfg_nvs.bin文件 (317)5.7.3下载mfg_nvs.bin文件 (317)5.8如何更新PKI配置 (317)5.8.1PKI配置介绍 (318)5.8.2生成mfg_nvs.bin文件 (318)5.8.3下载mfg_nvs.bin文件 (318)5.9如何自定义低功耗蓝牙服务 (318)5.9.1低功耗蓝牙服务源文件介绍 (319)5.9.2编译时自定义低功耗蓝牙服务 (320)5.10如何自定义分区 (321)5.10.1修改at_customize.csv (322)5.10.2生成at_customize.bin (322)5.10.3烧录at_customize.bin至ESP32-C3设备 (322)5.10.4示例 (323)5.11如何增加一个新的模组支持 (323)5.11.1在factory_param_data.csv添加模组信息 (325)5.11.2修改esp_at_module_info结构体 (325)5.11.3配置模组文件 (326)5.12SPI AT指南 (326)5.12.1简介 (326)5.12.2使用SPI AT (327)5.12.3SPI AT速率 (330)5.13如何实现OTA升级 (330)5.13.1OTA命令对比及应用场景 (331)5.13.2使用ESP-AT OTA命令执行OTA升级 (332)5.14如何更新ESP-IDF版本 (335)5.15ESP-AT固件差异 (338)5.15.1ESP32-C3系列 (338)5.16如何从GitHub下载最新临时版本AT固件 (340)5.17at.py工具 (342)5.17.1详细步骤 (345)5.17.2第一步:Python安装 (345)5.17.3第二步:at.py下载 (345)5.17.4第三步:at.py用法说明 (346)5.17.5第四步:at.py修改固件中的配置示例 (346)5.17.6第五步:固件烧录 (348)5.18AT API Reference (348)5.18.1Header File (348)5.18.2Functions (349)5.18.3Structures (353)5.18.4Macros (355)5.18.5Type Definitions (356)5.18.6Enumerations (356)5.18.7Header File (358)5.18.8Functions (358)5.18.9Macros (359)5.18.10Enumerations (359)6第三方定制化AT命令和固件3616.1RainMaker AT命令和固件 (361)6.1.1RainMaker AT命令集 (361)6.1.2RainMaker AT示例 (375)6.1.3RainMaker AT OTA指南 (389)6.1.4Index of Abbreviations (391)6.1.5RainMaker AT消息 (392)7AT FAQ393vii7.1AT固件 (394)7.1.1我的模组没有官方发布的固件,如何获取适用的固件? (394)7.1.2如何获取AT固件源码? (394)7.1.3官网上放置的AT固件如何下载? (394)7.1.4如何整合ESP-AT编译出来的所有bin文件? (394)7.1.5模组出厂AT固件是否支持流控? (394)7.2AT命令与响应 (394)7.2.1AT提示busy是什么原因? (394)7.2.2AT固件,上电后发送第一个命令总是会返回下面的信息,为什么? (394)7.2.3在不同模组上的默认AT固件支持哪些命令,以及哪些命令从哪个版本开始支持?3957.2.4主MCU给ESP32-C3设备发AT命令无返回,是什么原因? (395)7.2.5ESP-AT命令是否支持ESP-WIFI-MESH? (395)7.2.6AT是否支持websocket命令? (395)7.2.7是否有AT命令连接阿里云以及腾讯云示例? (395)7.2.8AT命令是否可以设置低功耗蓝牙发射功率? (395)7.2.9如何支持那些默认固件不支持但可以在配置和编译ESP-AT工程后支持的命令?.3957.2.10AT命令中特殊字符如何处理? (395)7.2.11AT命令中串口波特率是否可以修改?(默认:115200) (396)7.2.12ESP32-C3使用AT指令进入透传模式,如果连接的热点断开,ESP32-C3能否给出相应的提示信息? (396)7.2.13低功耗蓝牙客户端如何使能notify和indicate功能? (396)7.3硬件 (396)7.3.1在不同模组上的AT固件要求芯片flash多大? (396)7.3.2AT固件如何查看error log? (396)7.3.3AT在ESP32-C3模组上的UART1通信管脚与ESP32-C3模组的datasheet默认UART1管脚不一致? (397)7.4性能 (397)7.4.1AT Wi-Fi连接耗时多少? (397)7.4.2ESP-AT固件中TCP发送窗口大小是否可以修改? (397)7.4.3ESP32-C3AT吞吐量如何测试及优化? (397)7.5其他 (397)7.5.1乐鑫芯片可以通过哪些接口来传输AT命令? (397)7.5.2ESP32-C3AT如何指定TLS协议版本? (397)7.5.3AT固件如何修改TCP连接数? (397)7.5.4ESP32-C3AT支持PPP吗? (398)7.5.5AT如何使能调试日志? (398)8Index of Abbreviations399 9关于ESP-AT405索引407索引407viiiTable of contents这里是乐鑫ESP-AT开发框架的文档中心。

IHDC协议使用说明说明书

IHDC协议使用说明说明书

IHDC协议使用说明资料版本:V2.1—2019.031声明首先非常感谢您选择本公司产品!在使用前,请您仔细阅读本用户手册。

非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书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由于不断更新,本公司不能承诺该资料与实际产品一致,同时也不承担由于实际技术参数与本资料不符所导致的任何争议,任何改动恕不提前通知。

本公司保留最终更改权和解释权。

版权所有©北京映翰通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及其许可者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本手册图形界面约定格式意义< >带尖括号“< >”表示按钮名,如“单击<确定>按钮”。

“”带双引号“”表示窗口名、菜单名,如:弹出“新建用户”窗口。

>>多级菜单用“>>”隔开。

如“文件>>新建>>文件夹”多级菜单表示“文件”菜单下的“新建”子菜单下的“文件夹”菜单项。

提醒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不当的操作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或者设备损坏。

对操作内容的描述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说明。

技术支持联络信息北京映翰通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利泽中园103号楼3层302电话:(8610)6439 1099 传真:(8610)8417 0089成都办事处电话:************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府城大道西段399号,天府新谷10栋1406室广州办事处电话:************地址:广州市天河区棠东东路5号远洋新三板创意园B-130单元武汉办事处电话:************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东路2号巴黎豪庭11栋2001室上海办事处电话:************地址:上海市普陀区顺义路18号1103室目录1. 引言 (1)1.1.编写目的 (1)1.2.定义 (1)2. DC协议内容 (1)2.1.DC协议栈结构 (1)2.2.DC协议的报文 (2)2.2.1. 登录报文 (2)2.2.2. 登录响应报文 (3)2.2.3. 下线报文、心跳报文 (3)2.2.4. 下线响应报文、心跳响应报文 (4)2.2.5. UDP上报数据报文、下发数据报文 (4)2.2.6. TCP上报数据报文、下发数据报文 (4)2.2.7. 上报数据响应报文 (5)2.3.DC协议的数据交互过程 (5)1.引言1.1.编写目的InDTU300系列是基于无线蜂窝网络的数据传输终端产品。

3730系列数字式电气阀门定位器3730-3型HART通信安装与操作说明说明书

3730系列数字式电气阀门定位器3730-3型HART通信安装与操作说明说明书

3730系列数字式电气阀门定位器 3730-2型2008年9月版EB 8384-3 ZH固件(软件和硬件)版本 1.5x 图1 · 3730-3 型3730系列 数字式电气阀门定位器 3730-3型HART ®通信安装与 操作说明 翻译原文 原文已更新本手册中关键词的定义2 EB 8384-3 ZH 2008年9月版目录目录 页1 重要的安全说明 (8)2 型号代码 (9)3 结构和工作原理 (10)3.1 应用类型 (11)3.2 附加设备 (12)3.3 通信 (13)3.3.1 使用TROVIS-VIEW软件组态 (13)3.4 技术数据 (14)4 装配到控制阀-安装件和附件 (18)4.1 直接集成安装连接 (20)4.1.1 安装到3277-5型气动执行机构 (20)4.1.2 安装到3277型气动执行机构 (22)4.2 按照IEC 60534-6(NAMUR)标准安装连接 (24)4.3 安装到3510型微流量控制阀 (26)4.4 安装到角行程气动执行机构 (28)4.5 用于双作用气动执行机构的反向气动放大器 (30)4.5.1 安装压力表 (30)4.6 安装分体式阀位传感器 (30)4.6.1 直接集成安装连接方式的阀位传感器安装 (32)4.6.2 按IEC 60534-6标准装配连接方式的阀位传感器安装 (34)4.6.3 3510型微流量控制阀的阀位传感器安装 (35)4.6.4 角行程气动执行机构的阀位传感器安装 (36)4.7 安装不锈钢外壳的阀门定位器 (37)4.8 用于单作用气动执行机构的吹扫气功能 (37)4.9 所需的安装件和附件 (38)5 连接 (42)5.1 气动连接 (42)5.1.1 信号压力表 (42)5.1.2 气源压力 (42)5.1.3 信号压力(输出) (43)5.2 电气连接 (43)5.2.1 隔离放大器 (45)5.2.2 建立通信 (46)6 使用操作和显示 (48)6.1 串行接口 (50)6.2 HART®通信 (50)EB 8384-3 ZH 2008年9月版 3目录7 启动-设置 (51)7.1 确定故障-安全位置 (51)7.2 设定输出气量限制Q (52)7.3 显示读数方向调整 (52)7.4 输出信号压力限制 (53)7.5 检查阀门定位器工作范围 (53)7.6 初始化 (54)7.6.1 MAX-基于最大行程范围的初始化 (56)7.6.2 NOM-基于工作行程范围的初始化 (57)7.6.3 MAN-基于手动选择范围的初始化 (58)7.6.4 SUb在线替换校验 (59)7.7 零点校验 (62)7.8 对开/关型控制阀设置 (63)7.9 复位到缺省值 (65)8 操作 (66)8.1 确认和选择参数 (66)8.2 操作模式 (67)8.2.1 自动和手动模式 (67)8.2.2 故障-安全位置(SAFE) (68)8.3 故障/维护报警 (68)8.3.1 确认出错信息 (69)9 调整阀位开关 (70)9.1 加装感应式阀位开关 (72)10 维护 (73)11 维护防爆型设备 (73)12 代码表 (74)13 使用TROVIS-VIEW软件设置 (99)13.1 概述 (99)13.1.1 系统要求 (99)13.2 安装TROVIS-VIEW软件 (100)13.3 启动TROVIS-VIEW和基本设置 (101)13.4 数据传输 (103)13.4.1 离线操作(间接传输数据) (104)13.4.2 在线操作(直接传输数据) (104)13.4.3 设置参数 (105)13.5 初始化阀门定位器 (107)13.6 状态分类 (109)4 EB 8384-3 ZH 2008年9月版目录14 尺寸(mm) (111)15 控制阀特性选择 (112)检验证书 (114)注:EXPERT plus控制阀自诊断的功能在安装与操作手册EB 8389 ZH中叙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范撤销
TR 36.800 TR 36.801 TR 36.803 TR 36.804 TR 36.805 TR 36.806 TR 36.807 TR 36.808 TR 36.809 TR 36.810 TR 36.811
规范撤销 规范撤销 规范撤销
LTE 中的射频(RF)模式匹配定位方法
UTRA 和 E-UTRA,欧洲的在 800 MHz 下的 UMTS/ LTE E-UTRA, 为移动卫星服务 (MSS) 的辅助地面组件 (ATC) 添加 2 GHz 频段 LTE 频分复用(FDD)(Band 23) E-UTRA,美国工作项目技术报告中的 LTE TDD 2600MHz E-UTRA,LTE L 波段技术报告 E-UTRA,对于 E-UTRA 物理层方面的进一步进展 E-UTRA,RAN WG4 下 LTE-Advanced 的可行性研究 E-UTRA,对设备共存信令和程序干扰避免的研究 E-UTRA,上行链路多天线传输;基站(BS)无线电发射和接收 扩展 1900MHz
E-UTRA,位于频带 38 的 LTE-Advanced 带间连续载波聚合(CA) E-UTRA,位于频带 39 的 LTE-Advanced 带间连续载波聚合(CA) E-UTRA,位于频带 41 的 LTE-Advanced 带间连续载波聚合(CA) E-UTRA,位于频带 42 的 LTE-Advanced 带间连续载波聚合(CA) E-UTRA,位于频带 2 的 LTE-Advanced 带间非连续载波聚合(CA) E-UTRA,位于频带 3 的 LTE-Advanced 带间非连续载波聚合(CA) E-UTRA,位于频带 4 的 LTE-Advanced 带间非连续载波聚合(CA) E-UTRA,位于频带 7 的 LTE-Advanced 带间非连续载波聚合(CA) E-UTRA,位于频带 23 的 LTE-Advanced 带间非连续载波聚合(CA) E-UTRA,位于频带 25 的 LTE-Advanced 带间非连续载波聚合(CA) E-UTRA,位于频带 42 的 LTE-Advanced 带间非连续载波聚合(CA) E-UTRA,对于 2 个上行链路(2UL)的 LTE-Advanced 带间非连续 载波聚合(CA) ;架构 E-UTRA,对于 2 个上行链路(2UL)的位于频带 4 的 LTE-Advanced 带间非连续载波聚合(CA) E-UTRA, 对于 3 个下行链路 (3DL) 的位于频带 40 的 LTE-Advanced 带间非连续载波聚合(CA) E-UTRA, 对于 3 个下行链路 (3DL) 的位于频带 41 的 LTE-Advanced 带间非连续载波聚合(CA) E-UTRA, 对于 3 个下行链路 (3DL) 的位于频带 42 的 LTE-Advanced 带间非连续载波聚合(CA) E-UTRA, 对于 3 个下行链路 (3DL) 的位于频带 41 的 LTE-Advanced 带间非连续载波聚合(CA) E-UTRA, 对于 3 个下行链路 (3DL) 的位于频带 42 的 LTE-Advanced 带间非连续载波聚合(CA) E-UTRA, 对于 4 个下行链路 (4DL) 的位于频带 42 的 LTE-Advanced 带间非连续载波聚合(CA) E-UTRA, 对于 4 个下行链路 (4DL) 的位于频带 41 的 LTE-Advanced 带间非连续载波聚合(CA) 位于频带 3 的 LTE-Advanced 带间连续载波聚合(CA) 位于频带 1 的带间连续载波聚合(CA) E-UTRA,移动中继的研究
TS 36.521-3
TS 36.523-1
TS 36.523-2
TS 36.523-3 TS 36.571-1
规范撤销 规范撤销
TS 36.571-2
TS 36.571-3
E-UTRA, 用户设备 (UE) 一致性规范;UE 定位于 E-UTRA;第 3 部分: 规范撤销 ICS E-UTRA,用户设备(UE)一致性规范;UE 定位于 E-UTRA;
TS 36.571-4
规范撤销
第 4 部分:测试套件
TS 36.571-5
E-UTRA,用户设备(UE)一致性规范;UE 定位于 E-UTRA;第 5 部分:客户端的定位测试场景和辅助数据 UTRA 和 E-UTRA,扩展 UMTS/ LTE800 工作项目技术报告 E-UTRA,测试要求 E-UTRA,用户设备(UE)无线电发射和接收 E-UTRA,基站(BS)无线电发射和接收 E-UTRA,下一代网络中的驱动检验最小化研究 E-UTRA,E-UTRA(LTE-Advanced)的中继架构 E-UTRA,用户设备(UE)无线电发射和接收 E-UTRA,载波聚合;基站(BS)无线电发射和接收
TS 36.420 TS 36.421 TS 36.422 TS 36.423 TS 36.424 TS 36.425 TS 36.440
E-UTRAN,X2 的概要和原理 E-UTRAN,X2 的第 1 层 E-UTRAN,X2 的信令传输 E-UTRAN,X2 的应用协议(X2AP) E-UTRAN,X2 的数据传输 E-UTRAN,X2 的接口用户面协议 E-UTRAN , 对 于 接 口 支 持 E-UTRAN 中 的 多 媒 体 广 播 多 播 服 务 (MBMS)的一般方面和原理 E-UTRAN,E-UTRAN 中的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接口支持 的第 1 层 E-UTRAN,E-UTRAN 中的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接口支持 的信令传输 E-UTRAN,M2 的应用协议(M2AP) E-UTRAN,M3 的应用协议(M2AP) E-UTRAN,M1 数据传输 E-UTRAN,M1 用户面协议 E-UTRA,LTE 定位协议 A(LPPA) E-UTRAN,SLm 接口概述和原理 E-UTRAN,SLm 接口层 1 E-UTRAN,SLm 接口信令传输 E-UTRAN,SLM 接口应用协议(SLmAP) E-UTRA 和演进分组核心(EPC) ,用户设备(UE)一致性测试的常 见测试环境 E-UTRA 和 EPC,对于用户设备(UE)的特殊的一致性测试功能 E-UTRA, 用户设备 (UE) 一致性规范;无线电发送和接收; 第 1 部分: 一致性测试 E-UTRA, 用户设备 (UE) 一致性规范;无线电发送和接收; 第 2 部分: 实现一致性声明(ICS) E-UTRA,用户设备(UE)一致性规范;无线电发送和接收;第 3 部 分:无线资源管理(RRM)一致性测试 E-UTRA 和 EPC,用户设备(UE)一致性规范;第 1 部分:协议一 致性规范 E-UTRA 和 EPC,用户设备(UE)一致性规范;第 2 部分:实现一 致性声明(ICS)形式规范 E-UTRA 和 EPC,用户设备(UE)一致性规范;第 3 部分:测试套件 E-UTRA,用户设备(UE)一致性规范;UE 定位于 E-UTRA;第 1 部分:最小性能一致性 E-UTRA,用户设备(UE)一致性规范;UE 定位于 E-UTRA;第 2 部分:协议一致性
规范撤销
TR 36.829 TR 36.830 TR 36.831 TR 36.832 TR 36.833 TR 36.833-1-03 TR 36.833-1-07 TR 36.833-1-08 TR 36.833-1-23 TR 36.833-1-27
规范撤销 规范撤销 规范撤销
位于 LTE 频段 4 的带间非连续 CA
TR 36.833-1-38 TR 36.833-1-39 TR 36.833-1-41 TR 36.833-1-42 TR 36.833-2-02 TR 36.833-2-03 TR 36.833-2-04 TR 36.833-2-07 TR 36.833-2-23 TR 36.833-2-25 TR 36.833-2-42 TR 36.833-4
TS 36.441
TS 36.442
TS 36.443 TS 36.444 TS 36.445 TS 36.446 TS 36.455 TS 36.456 TS 36.457 TS 36.458 TS 36.459 TS 36.508
规范撤销
TS 36.509 TS 36.521-1
TS 36.521-2
E-UTRA,位于频带 3 的 LTE-Advanced 带间连续载波聚合(CA) E-UTRA,位于频带 7 的 LTE-Advanced 带间连续载波聚合(CA) E-UTRA,位于频带 8 的 LTE-Advanced 带间连续载波聚合(CA) E-UTRA,位于频带 23 的 LTE-Advanced 带间连续载波聚合(CA) E-UTRA,位于频带 27 的 LTE-Advanced 带间连续载波聚合(CA)
版本号
TS 36.101
标题
E-UTRA(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 ,用户设备(UE)无线电发
注意
射和接收
TS 36.104 TS 36.TRA,FDD 中继无线电发送和接收
定位测量单元(LMU)性能规范;E-UTRAN 中的基于网络的 定位系统 定位测量单元(LMU)一致性规范;在 E-UTRAN 中的基于网 络的定位系统
TS 36.306 TS 36.307 TS 36.314 TS 36.321 TS 36.322 TS 36.323 TS 36.331 TS 36.355 TS 36.401 TS 36.410 TS 36.411 TS 36.412 TS 36.413 TS 36.414 TS 36.416
规范撤销
TR 36.824 TR 36.825 TR 36.826 TR 36.827 TR 36.828
对 LTE TDD 可能额外配置的可行性研究
E-UTRA,中继无线电发送和接收 E-UTRA,LTE Advanced 载波聚合频段 41 E-UTRA,用于下行链路 - 上行链路(DL-UL)干扰管理和流量适应 的进一步增强的 LTE 时分双工(TDD) E-UTRA,用于 LTE 用户设备(UE)增强的性能要求 E-UTRA,位于频段 38 上的 LTE-Advanced 载波聚合(CA) E-UTRA,位于频段 7 上的 LTE-Advanced 载波聚合(CA) 美国的位于 1670-1675MHz 频带的 LT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