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莫言的文学里 吉田富夫

合集下载

莫言小说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

莫言小说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

莫言小说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
郑娜
【期刊名称】《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莫言作品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始于1988年,迄今为止,其作品已被译为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发行。

著名翻译家葛浩文、陈安娜、藤井省三、吉田富夫、尚德兰、诺埃·杜特莱等对其作品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莫言小说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海外影响力,究其原因,得益于莫言小说创作中的世界因素,他将中国传统写实和外国魔幻主义的表现手法融为一体,艺术地展现出中国本土文化的复杂内涵,其标志性的莫氏风格成为广大海外读者了解现代中国的一面镜子;特有的民族性与真实性的融合,使其成为海外读者透视中国人心灵的一把钥匙;独特的语言魅力以及小说被改编成多部知名电影后引发的再阅读,也为莫言小说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无疑提升了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坛中的影响与地位。

【总页数】7页(P105-110,116)
【作者】郑娜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莫言小说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 [J], 郑娜;
2.框架理论视野下美国主流报刊对莫言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J], 张晶
3.泛乡土社会世俗的烟火与存在的深渊——西方语境下的毕飞宇小说海外传播与接受 [J], 赵坤
4.“神秘”极地的本土性与世界性——迟子建小说的海外传播与接受 [J], 褚云侠
5.本土性、民族性的世界写作——莫言的海外传播与接受 [J], 刘江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看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学翻译 PPT

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看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学翻译 PPT
村上受《雨月物语》的影响。
日本的《雨月物语》又受《聊斋志异》的影 响,是日本版的《聊斋志异》。
◇ 两人不少作品的主人公都自由穿越了 阴阳两界或此岸与彼岸的世界之间,都具 有对现实的超越性,从而为探索通往灵魂 彼岸的多种可能性开拓广阔的空间。
三、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学翻译问题
◇ 翻译问题讨论的视角,已不再局限 于是“意译”还是“直译”等语言文字转 换的层面,而是进入了广阔的跨文化交际 的局面。
◇ 严复:信达雅 罗新璋、高慧勤:离形得似
◇ 中国传统译论:案本--求信--神似--化境
◇ 核心:诚于译事、修辞立成、案本求信、以象达 意、以译致用、文章正轨、以文行远。
翻译与创作、翻译观、文学观的有机结合。
◇ 葛浩文不是逐字逐段地译,而是“连 改带译”,甚至在《天堂蒜薹之歌》中把 结尾改成了相反的结局。
◇ 莫言作品受卡夫卡影响更大,他放任想象 力,又时刻不忘伟大的中国传统叙事文学。
◇ 《酒国》中主人公丁钩儿的非常独白与 乔伊斯作品的某些段落如出一辙。
《生死疲劳》中,其幽默与想象所具有的 讽刺力量达到很高水平,并形成自己独特的 风格。
◇ 莫言如饥似渴地阅读福克纳、马尔克 斯和俄国国家的翻译作品,吸收西方传统 小说、中国民间故事、脍炙人口的戏剧和 歌剧……
福克纳
马尔克斯
◇ 但他没有模仿,其创作具有强大的感 染力,其文风在中国文坛独树一帜。
◇ 颁奖词:
“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和 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叶戈罗夫:
“现实性与非现实性的交织,使作家有 可能潜入到主人公的性格深层,由此得出 社会上正在发生什么事的结论……”

二、莫言与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在中国走红的原因: 1.以洗练、幽默、隽永和节奏控制为主要特色

莫言_文学走出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莫言_文学走出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中华读书报/2010年/8月/25日/第010版BIBF专刊·走出去的人与书莫言:文学走出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本报记者舒晋瑜被夏志清教授评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第一人”的葛浩文,对作家莫言不无偏爱。

他认为莫言的作品不会不好,压根儿不用怀疑,因此几乎每部都翻译。

他的评价大致代表了多数汉学家们的判断。

否则,莫言的作品不会在版权输出上位居中国作家第一。

目前,他的大部分长篇都被翻译成外文,其中《红高粱家族》有16种译本,长篇小说《酒国》有6种,《丰乳肥臀》《天堂蒜薹之歌》等都有各种译本。

尽管不断有评论质疑莫言写得又快又多,实际上,对于每两年至四年出版一部作品的作家而言,莫言的写作速度委实算不得快。

这恰恰从侧面反映,他的作品每一部都掷地有声,显出了不可替代的传播和影响。

他的作品被翻译的速度之快,几乎刚被印成铅字就被介绍到国外。

如果说莫言的作品最初被国外读者接受,是因为张艺谋改编成电影的缘故,那么他上世纪90年代的作品,已从电影耀眼的光环笼罩下走了出来,形成更为独立且广泛的影响。

这在很多作家看来,有些神秘而可望不可及。

莫言是怎样成为汉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又如何成功地走向世界?8月21日,莫言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翻译家被我小说中的描写忽悠了读书报:在前些天召开的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上,您被汉学家们反复提到。

在您的作品被翻译的过程中,是否和他们交流也比较多?莫言:藤井省三在翻译《酒国》时就自己摸着去了高密,吉田富夫在翻译《丰乳肥臀》时我也带他去过,他每年都会带学生来北京,所以见面比较多。

翻译过我的《酒国》、《丰乳肥臀》、《四十一炮》法国汉学家杜特莱夫妇也去过高密。

韩国翻译《生死疲劳》的翻译家自己去过高密。

很多留学生去过。

英、法、意、瑞典、日、韩等国的翻译家比较熟悉,但像德国、荷兰、西班牙等国翻译我的作品,都是由英文转译的,翻译家不需要与我交流,所以从来都没见过。

读书报:翻译家们去高密,更希望了解什么?莫言:大概都是被我小说中的描写忽悠了。

《蛙》日译本之翻译方法探析

《蛙》日译本之翻译方法探析

《蛙》日译本之翻译方法探析庞焱;李文静【摘要】吉田富夫注重译文读者的阅读感受,其日译本莫言小说《蛙》引起了日本读者的共鸣.通过对原文本和日译本的对比分析,总结了译者吉田富夫在翻译过程中运用的主要翻译方法,发现《蛙》的日译本在信息和风格方面均实现了功能对等.以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依据,从信息和风格两大层面出发,对日译本《蛙》进行分析,探讨译者在其中采用了哪些翻译方法实现功能对等,以期为莫言小说的日译本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期刊名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30)003【总页数】8页(P45-52)【关键词】功能对等;文学翻译;信息;风格;翻译方法【作者】庞焱;李文静【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语言文化学院,广州 510420;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外贸学院,广州 5105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一、引言《蛙》是一部描写中国近60年乡村生育史的作品,其日译本(『蛙鳴』)于2011年在日本出版,并受到日本读者的好评。

尤其是2012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蛙》在日本更是卖断了货,出版社还加印了5000册。

同时,日本学术界对莫言及其作品的关注度也比较高。

译者吉田富夫在《蛙》的译后记中介绍了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历史背景,指出谈论独生子女政策问题在中国社会是一个禁忌,评价莫言的小说《蛙》是第一本正面描述这一问题的作品,莫言是挑战这一禁忌的第一人。

另外,在日本的一些中国现代文学论集及新闻媒体报道中也有学者对莫言的《蛙》进行了解读和讨论,内容多集中在读后感受和评价上。

加藤修(2011)认为《蛙》这部小说通过妇产科医生“姑姑”的职业生涯和形象展现了独生子女政策给中国社会所带来的混乱,评价莫言敢于正面描写中国独生子女政策这一禁忌题材,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

斋藤晴彦(2014)则对《蛙》的作品结构进行了解读,重点论述了莫言在《蛙》中采用书信体和话剧相结合的叙事结构的主要原因,评价其叙事结构新颖。

伤痕·反思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传播

伤痕·反思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传播

伤痕·反思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传播作者:项婉倩孙立春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20年第01期内容摘要: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伤痕·反思小说在中国一发表,几乎同时就被译介到日本。

这些译本都忠实于原作,而且加上了许多关于当代中国的背景介绍,有利于日本读者了解文革后的中国文学。

这些译作虽然对中国文学研究者、爱好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没有深入到日本普通读者中,因此需要中日学者、译者共同努力,以改变这种不乐观的接受情况。

关键词:伤痕·反思小说日本译介伤痕·反思小说的历史价值与意义在国内已被探讨过多次,研究资料也十分丰富。

不过,近来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出去”这一话题已成文学界的热点,而伤痕·反思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传播与影响等方面研究还不是很多见,研究重点仍是在鲁迅、莫言等名家的译介上,因此有必要专门考察伤痕·反思小说在日本的译介情况。

一.总体的译介与传播情况文革后,原先的老作家和一批新人作家一起登上文坛,重新开始创作活动,涌现了不少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伤痕·反思小说。

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为代表的这些作品在日本有着怎样的译介情况与传播效应呢?在日本,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译介主要是通过各种报纸、期刊杂志以及研究专著等媒介,如专门翻译中国当代小说的《季刊中国现代小说》(1987-2005)及《中国现代文学》(2008-现在)、专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日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报》以及《野草》等杂志。

根据日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2007年12月出版的《中国新时期文学日译一览》(1977-2007),我们可以了解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日本的译介与接受情况,其中,莫言、残雪、王蒙、铁凝、史铁生、金庸、刘心武、王安忆、冯骥才、贾平凹、余华等作家的译文、译本都超过10种。

当然也有很多伤痕·反思小说被译介到日本,尤其是20世纪八十年代时。

刘心武的《班主任》发表于1977年11月的《人民文学》杂志,1978年译文便发表在12月的《日中友好新闻》上。

莫言在瑞典学院演讲 乡土气息感动听众

莫言在瑞典学院演讲 乡土气息感动听众

12月7日晚,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瑞典学院向外界讲了30分钟的故事。

当天他的演讲题目是《讲故事的人》。

莫言准备了两天故事讲完后,听故事的人全体起立,用持续近3分钟的雷鸣掌声向莫言致敬。

北欧孔子学院院长罗多弼是其中一位,他直言中国需要更多的像莫言一样会讲故事的人,他喜欢听莫言讲故事。

罗多弼告诉中新社记者,他看过许多中国作家的作品,对莫言、王安忆、阿城等作家有一定的了解。

他说:“莫言获奖对中国文学界来说,意味着很多。

莫言的作品与中国的土地联系得相当紧密,他的语言更接地气,乡土气息令人痴迷。

中国需要更多的像莫言一样的会讲故事的人。

”美国翻译家葛浩文深深地为莫言与母亲的故事所感动。

当莫言讲到自己一生中最后悔的事时,葛浩文不住地用手揉眼睛。

莫言当时说,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

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

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

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的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葛浩文认为,莫言在演讲中把自己比作一位“讲故事的人”非常贴切。

他说:“莫言是一位非常伟大的讲故事的人,这也是他得到诺奖的原因。

”葛浩文曾翻译过《红高粱》等多部莫言的作品,对莫言相当了解。

他承认自己非常喜欢莫言作品中无形中透出的那股乡土味道。

来自日本的“中国通”吉田富夫对莫言最后讲到的三个故事印象深刻。

在当晚演讲的末段,莫言又讲了三个小故事,分别是莫言小学三年级时的故事、部队工作时的故事和许多年前爷爷讲给莫言听的故事。

当晚听完莫言的故事,吉田富夫希望莫言能够打破“魔咒”,为世界奉献更多好的故事。

在此前一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莫言曾提及作家得到诺奖之后水平下降的“魔咒”。

吉田富夫说:“我希望莫言能够尽快地恢复到普通状态,这是最为关键的。

”中国驻瑞典大使兰立俊表示:“莫言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一个出发点。

《檀香刑》日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表现

《檀香刑》日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表现

《檀香刑》日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摘要:文学翻译中,译者作为原作者与目的语读者之间的桥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译者主体性在译作中的发挥,影响了译作的结果。

本文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出发,选取莫言作品《檀香刑》和吉田富夫的日译本『白檀の刑』为文本,试分析译者主体性在译作中的影响。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檀香刑》日译本1.前言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在翻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译者对于语言能力的驾驭直接关系到译作的优劣。

许均(2003)指出所谓译者主体意识,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体现的一种自觉的人格意识以及在翻译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意识。

这种主体意识的存在与否、强与弱,直接影响着整个翻译过程,并影响者翻译的最终结果。

[1]本文选取莫言作品《檀香刑》与吉田富夫的日译本『白檀の刑』(上、下)为对照文本,通过比较原作与译作,找到译作中译者主体性在具体翻译应用上的表现,并进行分析。

译者主体性在《檀香刑》日译本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2.译者主体性在《檀香刑》的表现2.1文本的选择译者是贯穿整个翻译活动的行为主体,在翻译过程中起着最重要、最核心的作用。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所表现的的特征为主观能动性,即“翻译什么”、“为什么翻译“,译者带有目的性进行翻译活动这个行为,就涉及到了译者对翻译文本的选择。

因此译者主体性首先体现在选材的主观能动性上。

邓婕认为,社会意识形态对译者的译作选择有着影响作用,但这种影响作用不是绝对的,译者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鲜明的爱憎和审美标准,这种个人的喜好有时甚至可以超越社会意识形态的决定作用。

[2]尤其在这个信息开放的时代、资源共享的时代,笔者认为译者可以跨越其他因素的制约,主观地选择译作。

《檀香刑》作者莫言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此之前,莫言的作品早已被翻译成英语、德语、日语、法语等多国语言被世界大众所熟知。

《檀香刑》作为莫言“有意识地大踏步撤退”的作品,他抛弃了受到西方文学影响的魔幻现实主义,为在作品中保留比较多的民间气息和比较纯粹的中国风格,是属于比较有特殊意义的一部文学作品。

异化为主,归化为辅——浅析吉田富夫日译本《蛙》的翻译策略

异化为主,归化为辅——浅析吉田富夫日译本《蛙》的翻译策略
第 39 卷 第 9 期 Vo1.39 No.9
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9.09.038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019 年 9 月 20 日 Sep.20 2019
异化为主,归化为辅
の片手伴奏で拍子を取る))、牌楼(牌楼(パイロウ:
“瞎子点灯白费蜡”形容做一些完全没有意义或白费
牌楼はもと目抜き通りなどに建てられていた装飾用の門 力气的事情。在此,译者的翻译译为“白天点灯——白费
楼))、状元街(状元街(しょうげんかい:状元は科挙 蜡”。显然,“瞎子点灯”与“白天点灯”意思不同,该
译法,原因有三。一是译者想在形式上更加接近中文歇后
莫言作品地方特色浓重,文中的很多饮食文化词是 中国独有的,如包子、馒头、饺子。对于译者来说,这 类饮食文化负载词是很难完全翻译出来的。吉田富夫曾 在专访中说:“莫言的作品大都以山东高密等地为背景, 语言中地方特色浓厚,其中最难翻译的是食物和日常生
·94·
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在较好地保留其中文化元素的同时, 保留了原文独有的风格。像“快板儿(快板児(クワイバ
(一)瞎子点灯白费蜡 原文:我看你们是瞎子点灯——白费蜡。[1](P56)
ル:自然な口語の韻を踏みながら、速いテンポで一人で 語る北方発生の芸能。ふつう、語り手はカスタネット風
译文:あんだらは昼間の提灯 -- ロウソクが無駄 ってもんだよ。[2](P83)
下文,笔者将主要从熟语的翻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和误译三方面,分析吉田翻译《蛙》时采用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蛙》;吉田富夫;翻译策略;异化;归化
中图分类号:I046;H36

莫言在日本的全方位评价研究

莫言在日本的全方位评价研究

[ 收稿 日期]2 0 1 4—0 4— 2 3 [ 作者简介]晏阳红 ( 1 9 8 9一 ) , 女, 四川达州人 , 南京财经大学外 国语学院 日语语言文字专业研究生 , 主要研究 日语近现代文学 。 [ 基金项 目]本文系江苏省 2 0 1 3 年度普通 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 目( 校助 ) , 人 文社 科类 项 目“ 莫言 在 日本 的全 方位评价

与 密切 , 当代 文 学 亦 是 如 此 。莫 言 作 为 中 国当 代 文 学 最具代 表性 的作 家 , 自1 9 8 6年 出 现在 日本学 界 以

学界 关 注
莫言 在 E l 本学 界经 历 了一个 较 长 且 曲折 的接 受
来就 受 到 了 E t 本 各界 的广 泛关 注 。 日本 诺 贝尔 文学 过程 。藤井 省 三 、 林 敏 洁在 《 莫 言文 学 在 日本 的 翻 ②中将 E l 本 学界 对莫 言 的接受 和评论 划 分 奖 获得者 大 江健 三 郎 曾在 不 同场 合 高 度评 价 莫 言 , 译 与 传播 》
人、 最终 在激烈 的角 逐 中获此 殊荣 的 中国作 家 , 莫 言 段—— 独 具 中国魅 力 的莫言 。 获 奖后 , 日本 广大媒 体 、 普 罗大 众 也对 其 有 了更 为 广
第一 阶段 中 , 1 3本汉 学 家 近藤 直 子 于 1 9 8 6年 首
对莫 言作 品《 透 明的红 萝 卜 》 中“ 摒弃 泛 的关 注 , 出现 了大 量 关 于 莫 言 的评 价 。本 研 究 主 次介 绍 了莫言 , 历史 的幻 想 目光 ” ¨ 予 以高 度 评 价 。 随后 , 井 要 从 以下两 个 方 面来 具 体 论 述 : 一 是 日本 学 界 对 莫 过去 、 开始 关注莫 言 , 评 论 了《 金 发 婴 儿》, 认 为 莫 言 言 的 看 法与 评 价 ; 二是 E l 本 媒 体 以及 普 罗大 众 对 莫 口晃 ⑨

莫言与日文译者的一段轶话

莫言与日文译者的一段轶话

莫言与日文译者的一段轶话最早为莫言介绍佛教大学吉田富夫教授大约是16年前,当时我还是个商人,在渔船上接到吉田教授的电话,他说:"想必毛君认识莫言,我想马上见到他,想翻译他的长篇小说,出版商也说好了."于是,大家的交情就从这么一个电话开始了.同一年,我们跟莫言一起去了他山东高密的老家,当时是冬天,很冷.吉田教授从西安的旅途上直接飞往青岛,莫言从北京,而我从东京在上海转机飞到青岛.三人如果准时到达应该是下午,但我乘坐的航班晚点了,下飞机时,夜幕已低垂.随后,我们一路披星戴月,欢声载道的感觉,十分快活.这段旅行往后再详述.从山东回来后,吉田教授继续翻译莫言小说,而我也继续返回了商界,在新西兰住了一段时间.莫言小说《丰乳肥臀》有一段是对农村女人赤裸上身打铁的描写,吉田教授回忆说:"翻译这段时,我流泪了,因为我的母亲就是这么打铁的." 吉田教授出生于广岛,是山村铁匠的儿子.这十多年来,吉田教授连续翻译出版了莫言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四十一炮》、《檀香刑》、《生死疲劳》、《蛙》,今年还要出版新的日文译著《天堂蒜薹之歌》,几乎成为了莫言长篇小说的日译专业户.2008年初秋,吉田富夫教授从佛教大学退休,为此,他的大学和弟子们为他举办了一个隆重的仪式,举办仪式的当天,我从关西国际机场接到莫言,开车直奔京都市内.一路上想起过去从青岛开往高密的路程,顿觉时空倒置.在吉田富夫教授退休的仪式上,莫言即兴发言,我为他做了现场翻译,他是这么说的:"我的小说里写过一个黑孩子,后来吉田教授告诉我他小时经常被别人叫成黑孩子.我是农村人,他是山村人.不过,最近收到他的邮件老叫我莫言先生,这个很奇怪,以后请直接叫我莫言,而我叫他吉田大叔!"晚宴上,莫言频频举杯,微笑着向吉田教授敬酒,这跟我们从青岛抵达高密当晚喝酒时的情景是完全一样的.另外,吉田教授刚才告诉我,他与夫人应邀将出席今年12月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诺贝尔文学颁奖仪式,为莫言的获奖而高兴.本文转载于:上海牙防所:/shyfs。

千言万语_何若莫言

千言万语_何若莫言

当地时间12月7日17时30分,作为最高礼遇,瑞典文学院演讲厅的12盏水晶吊灯全部打开。

莫言站在演讲台上。

台下,是18位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部分国家驻瑞典使馆官员、社会各界人士和来自全球的新闻媒体。

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份莫言演讲稿,讲稿的题目叫《讲故事的人》。

人们想从台上这个“讲故事的人”的故事中感受莫言,而台上这个“讲故事的人”则在讲述着自己心中的莫言……当地时间12月7日19时05分,莫言对现场约200位听众说完演讲最后一句话:今后的岁月,我将继续讲述我的故事。

人们送给他3分钟的掌声,无人离开。

离台后,莫言被围在演讲厅中央,面对祝贺、签名、合影,莫言微笑以对。

“细腻、生动、直白,他用莫言的方式打动了现场听众。

”日本著名翻译家吉田富夫说,“这种演讲方式让我惊叹!”瑞典翻译家葛浩然说:“演讲如莫言作品,勾勒出他作为作家的鲜明形象,穿透力极强,他和母亲的故事让我感动。

”……回到1个多小时前。

距离莫言抵达瑞典文学院演讲厅还有20多分钟,这里已经座无虚席。

一位60多岁的瑞典老人一直在看《讲故事的人》。

她问记者:“我读过《透明的红萝卜》,难倒莫言真的和那个给铁匠师傅拉风箱的孩子有着同样经历,真的就是那个黑娃?”这个答案将由莫言给她。

17时30分,莫言走上演讲台。

掌声过后,这个来自中国本土的“讲故事的人”面对全世界,开始给莫言“画像”……母亲是莫言演讲的第一部分。

回忆母亲“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的疑问时,莫言说: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我的荣光,但母亲却无法分享——“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陈安娜,莫言的老朋友。

尽管熟识莫言,但听到莫言关于她母亲的讲述后,安娜依旧被打动。

尤其是莫言母亲因捡麦穗被打的内容让她印象深刻。

她说,莫言在生活中,是个感性的人。

这在演讲开头便能体会到——“为母亲迁坟时,棺木已腐朽,母亲与泥土混为一体,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些泥土,移到新墓穴里。

意识形态视角下中国文化译介之思考——以莫言《白狗秋千架》在日

意识形态视角下中国文化译介之思考——以莫言《白狗秋千架》在日
中国文学 的忠实传播者 , 他在教学 、 研究 和翻译方面 的努力 , 不仅使 日本读者接近 了中国和 中国文学 , 也使 中国和中国文 学接近 了日本读者 。 虽然 吉田富夫在研究中 国文学方 面做
出了大量努力 , 俗话 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 在 日译 本《 白狗秋
[ 基金项 目】 本文系南京农业大学 2 0 1 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 新创业 训练计划项 目“ 莫言短篇小说集《 白狗秋 千架) 在 日本 的译介研究 ”


Hale Waihona Puke 文学 翻译 是通过 语言文字的转换 , 把原著 引导 到另一个
与原著 审美 情趣 不同 , 文化差异 悬殊 的世 界。法国文学社会
日 文 。莫 言成 为继鲁迅之后 , 文学作 品在 日 本 被翻译 出版最 完 整的中 国作 家 。 l l 在莫 言众 多 优 秀的作 品 中, 《 白狗秋 千 架》 是莫言从事文学创作 二十余 年所发表 的短 篇小说全 集之
的介绍 中 , 《 白狗秋千架》 被称 为通 过“ 饥饿” 与“ 孤独 ” 的体
验生 动再现了六七十年代 中国农村 的现状 , 被认 为是莫 言文 学创作 的根源。 日本读 者也认 为《白狗秋 千架》 是 能让人 感 受人生 困苦的佳作。2 0 1 2年 1 O月 , 日本广 播 出版 协会 紧急 复刊了这部小说集 , 并称其为 “ 2 0 1 2年 诺 贝尔文学 奖作 家原 点之作 , 莫言 的珠玉 文集 1 4篇 。 ” 鉴于此 , 笔者决定 吉 田富夫 译 本《 白狗秋千架 》 为研 究对 象 , 从 译介 的视 阈出发 , 对 比和 剖析 日译本 和中文原本的差异 , 研究译 者 、 读者、 社会 的意识 形态对译 介效果的影响 , 思考如何保 留中国式 的想象力 与精 神要 旨 , 更好地译介 中国文化。

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分析———以《檀香刑》日译本为例

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分析———以《檀香刑》日译本为例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二○二三年第六期收稿日期:2023-03-25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联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23lslhzwzz-11)作者简介:鲁畅,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日语言文化对比与日语教育研究;杨洋,女,辽宁朝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日语言文学翻译研究。

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分析———以《檀香刑》日译本为例鲁畅,杨洋(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110034)摘要:翻译研究有多种途径,其中翻译适应选择论借用达尔文进化论中“适应/选择”学说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对翻译本体做出新解,为翻译研究提供崭新的研究范式。

该理论以译者为中心,立足翻译生态环境,将翻译本质解释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将翻译活动分为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两个阶段,并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努力实现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

《檀香刑》是莫言的长篇代表作,在国内外引起研究与翻译热潮,其日译本至今仍备受日本读者的喜爱与好评。

译者多维度适应《檀香刑》的翻译生态环境,恰当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维护了原语与译语的生态平衡,译出高质量的译本,推动了中国文学与文化向日本的传播。

关键词:翻译生态环境;适应与选择;三维转换;《檀香刑》日译本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450(2023)06-0094-07《檀香刑》是莫言潜心完成的一部长篇力作,获得了中国首届“21世纪鼎钧文学奖”,并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檀香刑》日译本于2003年首次在日本出版发行,之后两次再版发行。

《檀香刑》日译本之所以能长时间生存于日本文学市场,成为日本读者了解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窗口,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译者吉田富夫在翻译过程中付出的努力。

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指导下,分析已经成功译向日本的《檀香刑》中译者的适应与选择,阐明高质量译本的产生过程,对于推动中国文学作品与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文学课莫言演讲:神秘的日本与我的文学历程

文学课莫言演讲:神秘的日本与我的文学历程

文学课莫言演讲:神秘的日本与我的文学历程时间:1999年10月28日下午在日本驹泽大学的即席演讲一、梶井基次郎的柠檬我是第一次踏上日本的国土,尽管在此之前,在我的小说里,已经有了很多关于日本的山川河流、风土人情的描写。

那是完全的想象,闭门造车。

来到日本后,发现我的想象与真实的日本大相径庭。

我小说中的日本,是一个文学的日本,这个日本不在地球上。

这次短暂的日本之旅,可以说是一次文学之旅,更可以说是一次神秘之旅。

前天我们到达伊豆半岛中央那个有很多温泉和旅馆的地方时,正是黄昏时刻。

暮色苍茫,深不可测的猫越川里水声喧哗,狭窄的道路两旁生长着许多湿漉漉的大树和攀缘植物,我感觉到那里边活动着很多神秘的精灵。

驹泽大学的釜屋修先生首先带我来到了汤本馆——这是当年川端康成写作《伊豆舞女》时居住的地方,一个小小的旅馆。

釜屋修先生不知用什么样的花言巧语说服了那个看门的老太太,使她允许我参观川端康成居住过的房间。

我坐在通往那个著名的房间的楼梯上照了一张相,然后还坐在川端康成坐过的垫子上照了一张相,想从那上边沾染一点灵气。

我知道楼梯是真的,但坐垫肯定是假的。

这是一个小小的但是十分雅致的房间,与川端康成的气质十分地相似,我感到这个房间好像是为他特意布置的。

从汤本馆出来,走过一段弯曲而晦暗的山路,就到了梶井基次郎写作《柠檬》时居住的小旅馆。

梶井是一个少年天才,写完了《柠檬》不久就吐血而死,据釜屋修先生说,《柠檬》是一部才华横溢的作品,可惜至今还没有中文译本,而大多数的日本人也不知道有这样一个作家曾经写过这样一部作品。

釜屋修先生说,在七十多年前,这个地方还没有电,也不通车,人烟稀少,冷僻荒凉。

每天晚上,梶井都顶着满天的星光或月光,沿着曲折的山路,到汤本馆去,与川端康成谈论文学。

谈到深夜,一个人再走回来。

我想知道川端康成会不会送送这个面色苍白的青年呢?在深夜的星光闪烁的曲曲折折的山路上,行走着一老一少两个文学的精灵。

釜屋修先生说他不知道,文献上也没有记载。

莫言文学作品日译中的文化不可译性及翻译策略

莫言文学作品日译中的文化不可译性及翻译策略

莫言文学作品日译中的文化不可译性及翻译策略作者:张娅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2期摘要:语言翻译具有可译性和不可译性。

语言和文化的共通性成就了翻译的可译性,长期的翻译实践证明,可译性是有限度的。

文化差异和空白的存在,造成了文化的不可译性。

把具有中国乡土气息和鲜明时代特征的莫言作品译介到日本时,如何克服文化的不可译性,采用怎样的翻译策略才能降低翻译损失是对翻译的重大考验。

论文通过对莫言文学作品日译的实证研究,分析探究文化的不可译性及其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化不可译性;零翻译;语用翻译中图分类号:H36;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3)12-0071-04一、莫言文学作品中的文化不可译性充分理解文化不可譯性,首先必须了解“文化翻译”的定义。

文化翻译指“把源语中特有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因素及其语言表达,在保持意义和形式无限接近源语的前提下,转换成译语”。

文化翻译需要追求意义和艺术效果的等效,而这是难以企及的目标。

所以文化翻译的可能性不是绝对的概念,文化翻译是有限度的,具有局限性。

文学作品与文化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的,文学作品作为文化的丰富载体,深受文化的影响。

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社会背景等必然与该国家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审美观和社会历史、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密切相关。

莫言创造了名为“高密东北乡”的文学王国,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天马行空地记载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喜怒哀乐,作品内容和语言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弥漫着独特的中国文化气息。

中日两国虽然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但是历史文化存在很大差异,作品中的一些文化现象是日本或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文化差异和文化空白对莫言文学作品的日译产生了很多文化不可译问题。

二、莫言文学作品日译中文化不可译问题的翻译策略本文从日译的《红高粱》《蛙》《丰乳肥臀》中寻找实例与原著进行对比,分析不可译性,并研究解决不可译问题的翻译策略。

论文学译介中的文化主体性--以莫言《白狗秋千架》在日译介为例

论文学译介中的文化主体性--以莫言《白狗秋千架》在日译介为例
安 徽文 学
ANH UI W ENX UE 文

论文学译介中的文化主体性
以莫 言 《 白狗 秋 千 架 》 在 日译 介 为 例
武 锐 唐 斌
( 南京 农业 大 学外 国语 学院 )
摘 要: 文 学译 介 由 于其 承 栽 文 化 的 差 异 性 和 阅读 者
研 究
大。 在演讲稿《 神秘 的 日本 与 我 的 文 学 历程 》 里 莫 言 写 道: “ 从川端康成 的小说《 雪 国》 里 读 到 了 这 样 一 个 句 子: ‘ 一 只 黑 色 壮 硕 的 秋 田狗 . 站 在 河 边 的 一块 踏石 上 能够 感 受 到 谁 的热 气 和 狗 的 气息 我 想 . 原来 狗也 可 以堂 而皇 之 地 写 进 小 说 . 原 来 连 河 里 的 热 水 与 水边 的 踏石 都 可 以成 为 小 说 的 材 料 啊 !我 的小 说 《 自 狗秋 千
的个体性 . 在 阅读 认 知 活动 中容 易造 成 语 义误 读 和 审 美偏 差 。 译者吉田富夫翻译《 白狗 秋 千 架》 时成 功 采 用 息. 以 源语 文化 为 主体 在 读 者 充 分 理 解 原 文 的基 础 上 传 达 了一 份很 好 的 中 国特 色的 审 美体 验 本 文 试从 文 化 交 流 的视 角 以及 翻 译 《 白狗 秋 千 架》 吉 田 富 夫 译 本
★基 金 项 目:本 文 系 20 1 3年 国 家 级 大 学 生创 新
说 中第 一 次 出现 ‘ 高 密 东北 乡 ’ 的字眼 . 也 是 第 一 次 提 到关 于 ‘ 纯种 ’ 的概 念 。 从 此 之后 . 一发而不可收 . 我 的 小说 就多 数 以 ‘ 高密东北乡’ 为背景了 ” 之 后 莫 言 在

莫言《蛙》日译本的翻译策略研究

莫言《蛙》日译本的翻译策略研究

莫言《蛙》日译本的翻译策略研究归化·异化之争由来已久,至今仍无定论。

不论什么样的文学作品,译文也许会有所偏重,但绝不会只单单使用一种翻译方法。

本文以吉田富夫翻译的《蛙》的中日版本为对照语料,以归化·异化为中心,从方言、专有名词、习语方面对文本进行对比分析。

分析评论作品在日译过程中归化·异化翻译方法的使用及效果,以期分析总结吉田富夫的翻译策略,为今后的文学翻译,尤其是莫言这种乡土文学的翻译提供些建议,提醒。

一、归化与异化策略1.1归化异化的概念1813年,德国神学家、翻译家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最早提出“归化”和“异化”概念:“译员要么尽量不去打扰作者,而是让读者向作者靠拢;要么就尽量不要去打扰读者,让作者尽量向读者靠拢”。

而后,意大利裔美国学者韦努蒂(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在他的著作《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中正式提出“归化”与“异化”理论。

他指出,“归化”是采取民族中心主义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异化”则是对这些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压力,接受外语文本的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王彦力,2009)。

所谓异化、归化是就翻译中所涉及的文化转化而言,简单来说,前者是以原文化为归宿,后者是以目的语文化为中心。

即,“异化”提倡译文应当尽量去适应、照顾原语的文化及原作者的遣词用字习惯。

而“归化”则恰恰相反,主张译应尽量适应、照顾目的语的文化习惯,为读者着想,替读者扫除语言文化障碍。

1.2归化异化之争论国内外关于归化异化之争的话题从未停歇。

在国际翻译论坛上,归化异化之争的代表人物是奈达(Nida)和韦努蒂(Venuti)。

奈达在1964年提出了“动态对等”的概念。

《丰乳肥臀》中“文化负载词”的日译方法研究

《丰乳肥臀》中“文化负载词”的日译方法研究

《丰乳肥臀》中“文化负载词”的日译方法研究作者:彭丽娟来源:《现代交际》2015年第04期[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学作品作为其向外传播的重要途径,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翻译是不同语言间的桥梁,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学翻译的重点研究不可避免地从语言分析的阶段发展到对文化因素的分析上。

2012年,莫言为成中国内地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丰乳肥臀》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是莫言颇为喜爱的作品,他在这部作品的序中说:“你可以不看我所有的作品,但你如果要了解我,应该看我的《丰乳肥臀》。

”本文试从日本佛教大学教授吉田富夫翻译的《丰乳肥臀》和莫言的原作《丰乳肥臀》的文本对比出发,结合深入讨论分析日译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关键词]莫言丰乳肥臀吉田富夫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翻译方法[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4-0041-02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原名管谟业,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

2012年10月11日莫言以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征服了文学界,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大陆作家。

莫言的很多重要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获得多个国家和地区众多读者的喜爱。

莫言认为翻译对于文学作品的传播和他的获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并“在公开场合多次表达了对译者的尊敬与感激,并邀请英语、法语、瑞典语和日语的译者共同出席诺贝尔奖颁奖礼。

他在诺贝尔晚宴中致辞,感谢把他作品翻译成各种语言的翻译家们时说:‘没有他们的创造性劳动,文学只是各种语言的文学。

正是有了他们的劳动,文学才可以变为世界的文学。

’”[1]其中日文翻译者吉田富夫和莫言更可谓心心相印的“文学知己”,吉田富夫表示:“我和莫言不只是作家——翻译的关系,也不只是一般意义的朋友关系,可以说是非常亲密的关系。

2021届高考散文复习之散文知识及词句含义

2021届高考散文复习之散文知识及词句含义

❸文章的结尾写道“那么真实,尤其说到客观的真实,到底是指什么?”,请结合 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①“真实”主要强调:关于“玩具”、关于“那 排屋子”的真实感受。②“客观的真实”主要强 调:“玩具”到底是谁买的以及“那排屋子”到 底是怎样的模样。③客观上是时过境迁,“真实” 让人感慨;情感上是难以释怀,爱的记忆如此“真 实”。文章这样结尾体现作者内心深处的疑惑与 思考。
写 什
B描述了什么特点

D运用了什么语言
怎 么
E运用了什么技巧


C抒发了什么感情


复习检测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❷作者在文中反复提及“那排屋子”“绿色的门窗”“红色的柱子”“很高很高的 青灰色台阶”,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①玩具是母亲在老屋里好不容易买来的,它承 载着“我”永不磨灭的童年记忆和母亲对“我” 的爱; ②表达了“我”对美好童年和母亲的怀念; ③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伤。
*❷【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义。(5分)
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 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场景;②指“无形的 窗子”,即心态与观念的限制,造成了 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❹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作什么生活!” 试分析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❸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 文进行分析。(6分)
①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 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冷静审 视的态度;②使用“你”的同时,又使 用了“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
(二)从散文的“形”出发——理解重 要词句含义
理解 词语 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系作者在“讲述中国与对话世界: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学国际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办,2014年10月24-25日)的发言。

[作者简介]吉田富夫,日本·佛教大学名誉教授。

徜徉在莫言的文学里[日]吉田富夫(佛教大学文学部,日本京都603-8301)[摘要]将莫言的作品翻译成日语,因译法选择的不同,会给读者带来完全不同的印象,在这个"再创作"中,译者对原著的恰当理解至关重要。

和欧洲所谓近代文学相比,莫言的创作展现的是非常异质性的世界,这就是"故事性"。

故事是小说魅力的核心,人物形象确立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构制的故事中,这是中国古典小说和说唱文学的传统。

故事展开的高密东北乡,生活着似乎被大中国遗忘的角落里那些不会说话也不能说话的农民,这不是以知性的视线由上向下观察到的农村,而是农村本身,是浸透在作家灵魂里的农村。

莫言的全部创作,浮现出的是一部以"把历史还给农民"的视线描写出的20世纪中国的总貌。

这一点,时代经过得越久,就越会获得中外的评价。

作品中那些被称作"绝对弱者"的人物,注入着作者对人的救赎的祈愿;《酒国》里参与"吃人"的"莫言"形象,有着鲁迅式自我反省意味。

在莫言身上,有着无论善恶一切皆来承受才能够活下去的大地之民的强烈意志。

[关键词]莫言;20世纪中国故事;莫言的农村;中国史诗[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14)12-0019-04自上个世纪末的1999年翻译《丰乳肥臀》以来,作为日语的翻译者,我一直在接触莫言(因在此是把莫言作为讨论的对象来处理,所以此后我将省略“先生”这一尊称)的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便是所谓的“同案犯”,在评价上也容易出现偏袒之词———用贵国北方话来说,恐怕应该说是“偏心眼儿”吧。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我出版了《莫言神髓》一书,希望日本读者借此能多少了解些莫言,但有人赐我书评说:“你这是帮了倒忙!”我对此很佩服,觉得他有说中的地方。

文学作品的翻译,在某种意义上是新的创作。

尤其是在同样使用汉字的日语更是如此。

举一个容易懂的例子吧,譬如人称问题。

在中文里,不论男女老少第一人称一般用一个“我”字就行,但在日语里,男女老幼的称呼法就都各不相同,有各种各样的“我”。

就中文而言,即使在相当于普通话的所谓标准话范围内,也会令人联想起很多种称呼来,更不要说是日本了。

在日本,因人际关系和场面的不同,遣词用语的区分非常复杂。

所以中文里仅仅用几个汉字便可表达的简短会话,到了日语这里就麻烦了,让人觉得不知道用哪种说法翻译更好,可选择的可能性实在是很大。

而且,又因译法选择的不同,也就会给读者带来完全不同的印象。

举简单的例子。

长篇小说《檀香刑》的主要的登场人物有五个。

赵甲,清朝京城刑部大堂首席刽子手;赵小甲,杀狗宰猪的屠户,赵甲之子;眉娘,赵小甲之妻,县太爷钱丁的情人;孙丙,眉娘之父,猫腔第一高人;钱丁,高密县县太爷。

在这五人当中,只有最后一个县太爷钱丁自称“余”,其他四人都自称“俺”。

因为钱丁是拿高薪的知识分子,所以为他这个自称的“余”字选择的对译词语,就是在现代日语里比较郑重地表示“我”这个自称的“わたし(watashi )”。

问题是剩下这四个人的“俺”。

赵甲和孙丙两个,毕竟都有了一把年纪,又不是文化人,就给他们用稍稍有点粗鄙的自称词“おれ(ore )”。

跟这两个相比,小甲年轻,而且智力上也略有问题,所以就用了稍稍带点孩子气的自称“おいら(oira )”。

剩下的眉娘由于是个年轻的女性,男人用的“おれ”或“おいら”都不能使用。

给钱丁用上的“わたし”虽然也是女性使用的词语,并非不可使用,不过听起来多少有些都市腔,不符合屠户老婆的身份,于是就用了略微有些陈旧而且还带有方言语气的“うち(uchi )”这个自称。

关于这些人称,我选择得是否恰当,的确是个问题,不过我在这里想说的是一个事实,那就是当把汉语文学翻译成日语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项作业有着“再创作”这一侧面。

现在想想我还觉得后怕,莫言的小说,经过我的翻译,说不定会弄成“莫言+吉田”的小说,再搞不好,没准儿莫言的部分会变得爆小,而只留下吉田的一张大脸在那里飞扬跋扈着。

我祈愿千万别是这样,不过能就此作出判断的,得是能用日中两国语言自由写小说的人。

《丰乳肥臀》以后,我翻译的莫言的长篇小说,如果按时间顺序排列,那么有《檀香刑》(2003年)、《四十一炮》(2006年)、《生死疲劳》(2008年)、《蛙》(2011年)、《天堂蒜薹之歌》(2013年)等,此外还有中篇小说集《幸福时光》、《蝗虫奇谈》、《白狗秋千架》和短篇小说。

翻译这些作品,让我深深地感到,和产生于欧洲的所谓近代文学相比,这里的确展现着一个非常异质的世界。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么就是“故事性”吧。

比如说,莫言自己也经常作为代表作提到的《丰乳肥臀》。

这是山东省某村一户打铁的人家长达一个世纪的波澜万丈的故事。

作者让铁匠母亲生了八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由于把这八个孩子都设定为母亲不伦所生的私生子,便赋予了小说世界以超过常识的膨胀。

而在此之上,作者又发挥他惊人的想像力,从日军侵略、国共内战、大跃进再到文化大革命,让这八个女儿持续与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的最末端部分发生干系,让她们相互对立。

这样,中国现代史便由她们各自激烈的生与死而被注入了一道新的光亮。

当然,这是小说,而莫言写的是人。

不过,这些人物形象却不是通过挖掘心理和精神世界来塑造的,而是靠驱使天马行空般的奔放的想像力构制的故事实现的。

人物形象确立于故事当中。

甚至会让人觉得,其中展开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故事才正是小说魅力的核心所在。

这样的小说,明显地衔接着《水浒传》所代表的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文学的世界。

在这个意义上,或许也可以指出莫言的小说另一个侧面,那就是为现代中国重新注入了传统小说的生命。

与讲故事的魅力相并列,尤其吸引译者我的是,莫言描绘的世界是货真价实的中国农村。

因为我自己是个出生在日本广岛县的一个小村子,从小就干农活长大的日本农民的孩子,所以那是不是真正的农村,一看就明白。

莫言描绘的山东省高密县东北乡,绝对不是以知性的视线由上向下观察到的农村,而是农村本身。

小说里的高密县东北乡,当然是个文学虚构的世界,并非现实里莫言的故乡。

在翻译《丰乳肥臀》的过程中,因为想去看一下作品里出现的大河、沼泽和悬崖什么的,我曾去访问过莫言的老家。

但那里只有平淡无奇的浅褐色的平原,让我大失所望。

但莫言所描绘出的高密县东北乡,却是浸透在作家灵魂里的农村。

莫言在他成名作《红高粱》里,曾这样讲述那个地方:“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

”由此可以领会到他那爱憎交织的心境。

总之,莫言的世界,是以故乡高密县东北乡农民的视线描绘的世界。

某中国批评家就此评价说“是把历史还给了老百姓。

”①当顺着这条视线重新看过去时,中国现代史会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色彩来。

与此相关,如果把莫言的一系列作品按照其所描写的时代顺序排列起来看,那么令人吃惊的是,它们总体上可以作为从清末到改革开放时期的20世纪的中国史诗来读。

《檀香刑》是清末抵抗德国侵略的故事;《红高粱》和《丰乳肥臀》在描写抗日战争这一点上有部分重合,但《丰乳肥臀》的确是一部从清末到人民共和国建立,再到改革开放的二十世纪百年间波澜壮阔的中国故事。

《四十一炮》、《生死疲劳》、《蛙》这三部覆盖了从毛泽东时代到改革开放的时代,《酒国》、《天堂蒜薹之歌》两部正是现实中国正在发生的故事。

而在这些庞大的山岭之间还埋藏着为数众多中短篇则无需赘言。

如此看来,莫言这个作家,也可以说是个孜孜不倦地拼命织就中国20世纪故事的人。

与其说他当初就有这样的打算,还不如说是结果成为这样。

不过,莫言之所以是莫言,就在于他把那些故事的舞台摆在了山东省高密县东北乡这个不过是似乎被大中国遗忘了的角落,在那里裁剪出映射在那些不说话也不能说话的农民眼中的故事来。

在那里,浮现出的是一部以“把历史还给农民”的视线描写出的20①张清华:《新历史主义文学十年回顾》,《钟山》,1998年第4期。

徜徉在莫言的文学里世纪中国的总貌。

当然,莫言写的是小说,其既不是政论,也不是历史教科书。

作为小说怎样来读,从中读取出什么,是读者的自由。

然而,在我看来,在以农民的视线将20世纪的中国整体浮现于文学世界这一点上,时代经过得越久,就越会获得中国内外的评价。

这是毫无疑问的。

与此相关,我还想再谈两点,以结束我的发言。

一点是,在莫言的作品里几乎必有弱者登场。

他们通常都是些具有先天障碍的存在。

譬如《丰乳肥臀》里第八个女儿玉女,天生美丽却是个盲人。

主人公金童也有恋乳拒食症,长大以后也无法与女性发生正常关系,从这一点来说,是不正常的。

此外,还有哑巴父子出现。

在《红高粱》里是飘散着被小说暗中歧视的存在———酿酒大户里的麻风病。

《檀香刑》狗肉铺的赵甲,是个智障。

《四十一炮》的主人公,原本就爱吃肉,是个食欲异常的人物。

《生死疲劳》的主人公,是个冤枉被枪毙的软弱的地主。

《白狗秋千架》的女主人公暖,因事故失去了一只眼睛。

这方面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

那么,这些可以被称作所谓“绝对弱者”的存在,在莫言的文学当中具有怎样的意义呢?其原点,或许可认为是莫言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里的“黑孩子”。

莫言曾多次谈到这个“黑孩子”是自己文学的原点。

在此请允许我引用一段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讲演当中的一段话。

“那个浑身漆黑、具有超人的忍受痛苦的能力和超人的感受能力的孩子,是我全部小说的灵魂,尽管在后来的小说里,我写了很多的人物,但没有一个人物,比他更贴近我的灵魂。

或者可以说,一个作家所塑造的若干人物中,总有一个领头的,这个沉默的孩子就是一个领头的,他一言不发,但却有力地领导着形形色色的人物,在高密东北乡这个舞台上,尽情地表演。

”或许可以认为,在这个“黑孩子”的延长线上,就是那些所谓“绝对弱者”的存在。

所谓弱者,是指那些活在人之存在极限的人们。

当从这种弱者的视线看去时,那么社会虚伪的正义和那些看似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便全都被揭下面具。

如果反过来说,那么正是弱者,才是一个社会保证人性的最低限度的存在。

在这个意义上,在莫言的作品里那些经常被悄悄地摆放在角落里的“绝对弱者”身上,则肯定注入着作者对人的救赎的祈愿。

就这一点而言,少见的因现实事件的促发而写成的长篇《天堂蒜薹之歌》,便是一部令人饶有兴趣的作品。

在这个故事当中,所有登场人物全都凄惨地死去,只有残疾人高马夫妇和他们的盲女再加上长着六根手指的幼儿勉勉强强地活了下来。

从这里不是也可以读取到莫言的祈愿吗?最后,关于长篇《酒国》,我还想再谈几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