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树及教材分析资料
北师大(版)物理学教材分析(八年级)
北师大(版)物理学教材分析(八年级)一、教材的编写意图贯彻21世纪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落实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所涉及的理念、目标、内容和要求。
八年教材分如下三个板块1.学习物理--从认识物质开始2.有声有色的世界--物质的复杂运动3.从现象到本质--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九年教材分如下四个板块1.人与物理--机械和能的利用2.动手动脑--认识和组装电路3.利用电能--使生活更美好4.永恒的探索--信息、粒子、宇宙二、教材的主要特点(1)内容的呈现方式多样化,特别是倡导探究学习方式"大探究"第一章第三节探究--熔化与凝固第二章第三节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第三章第二节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第四章第二节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第五章第三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第六章第二节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第七章第四节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第七节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第八章第五节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2)贴近学生生活,反映学生认知特点如: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状态:从学生熟悉的图1-1所示的情景开始。
第一章第四节汽化和液化:从图1-18所示的情景入手分析第三章第一节运动的描述:从图3-1和图3-2所示的情景引入运动的相对性第七章第一节力:从图7-2所示的情况分析力的作用效果第八章第一节压强:从图8-1所示的情景入手进行分析第八章第三节连通器:从图8-10所示的茶壶的设计开始第八章第四节大气压强:从图8-20的现象分析大气压的作用(3)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增加新题材、新科技成果、图片(含照片),反映时代感。
同时,增加联系生活、技术、社会的实际内容。
例如,在第一章中,增加一节"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在第二章中,增加一节"新材料及其应用",简单介绍纳米材料、绿色能源和记忆合金;第四章介绍了超声波的应用等。
除此之外,还介绍了常见的各种光现象、打捞沉船技术、水翼船等等。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简介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材是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指导下,结合北师大版教材的编写理念,注重物理实验和探究活动,强调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丰富的物理学习经验。
本册教材主要包括“力学”和“电磁学”两个部分,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同时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力学和电磁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和方法;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养成合作、交流、反思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以下章节:1.力和运动2.重力、弹力和摩擦力3.力的平衡和相互作用4.压强和浮力5.电路和欧姆定律6.电功和电功率7.磁场和电磁感应这些章节内容按照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编排,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同时也关注实验、探究等活动的设计。
四、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建议教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情境创设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2.实验教学:充分利用实验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3.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4.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实验设计本册教材设计了多个实验,旨在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提高其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实验设计具有以下特点:1.实验内容贴近生活,注重实际应用;2.实验操作简单易行,实验器材易于获取;3.实验注重探究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习题分析本册教材的习题设计注重知识的巩固和应用,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八年级北师大版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北师大版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一、内容描述八年级物理,我们首先从最基础的力学开始。
这里你会了解到关于物质的基本性质,比如物体的形状、大小、重量等。
我们会学习力和运动的关系,像是力的作用是如何让物体产生加速度的。
当然这里还包括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惯性你会明白为什么汽车突然刹车时我们会向前倾。
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通过学习你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物理课上,你将了解到光的性质,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等。
我们会探索光与物体的相互作用,学习如何描述光的路径和方向。
同时你还会接触到一些光学仪器,比如镜子、透镜和棱镜等,了解它们是如何改变光的方向的。
这部分的学习不仅有趣,也会帮助你理解生活中的许多现象。
在物理课程中,热学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你会学习到温度的概念,了解热量是如何在不同物体之间传递的。
我们还会探索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以及为什么有些物质可以在高温下融化或汽化。
通过学习热学原理,你会更好地理解日常生活中的温度变化和热量传递现象。
声音是我们感知世界的一个重要方式,在物理课程中,你将学习到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你会了解声波是如何在空气中传播的,以及我们是如何通过耳朵感知声音的。
此外你还会了解到一些声学设备的工作原理,比如电话和音响等。
通过学习声学知识,你会对声音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1. 简述八年级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及在全学年学习中的地位八年级物理学科是一门充满趣味和挑战的学科,也是学生们全面认识自然现象的起点。
在八年级的全学年学习中,物理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开启学生们探索世界的大门。
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身边的各种现象,比如声音、光、热、电等,这些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通过学习物理,学生们可以了解到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不仅增加了知识储备,也让生活变得更加有趣。
此外八年级物理的学习也是为学生们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阶段。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一、力和压强1. 力:力的定义、力的计量单位(牛顿)、力的三要素(作用力、作用点、作用方向)、力的合成与分解2. 力的效果:使物体发生位移、使物体发生形状变化、使物体的速度改变、使物体做功3. 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力的关系:胡克定律、弹簧常数的计算、弹簧平衡位置的确定、弹簧的串、并联4. 压强: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压强的大小与压力、面积的关系、压强的应用(刀、钉、书)二、浮力和密度1. 浮力:浮力的概念、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重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浸入液体内的物体受力特点、浮力的应用(鱼找水)2. 密度: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密度与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密度的测量方法、密度的应用(升级仿真)三、简单机械1. 杠杆:杠杆的定义和分类、杠杆的原理、力矩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理解杠杆的实质、杠杆的应用(开罐器、车厢)2. 轮轴:简单的轮轴原理、理解轮轴的实质、利用轮轴传递力的应用(剪刀、牙刷)3. 滑轮:滑轮的定义、滑轮组的构造、理解滑轮的实质、滑轮组的应用(无敌吊车)四、光的传播和成像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射线模型、折射定律(正入、偏离、平行)2. 光的成像:凹面镜和凸面镜的特点、光的反射规律、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光的折射规律、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和规律3. 光的色散和发色原理:白光的组成和色散现象、折射率和波长的关系、辊追色散原理和应用、光的发色原理和应用五、电和磁1. 电流和电路:电流的概念和计量单位、闭合电路的条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并联的特点和应用2. 电阻和电流:电阻的概念和计量单位、电阻和电流的关系、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计算、电阻的分类、电阻对电流的影响3. 空气中的强磁场和电磁感应: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电磁感应现象和法拉第定律、感应电流的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电磁感应的应用4. 静磁场和动磁场:磁力的概念和特点、磁感线和磁感应强度、动电荷在磁场中的受力、磁场的应用(电谐振器)六、热、能与机械能1. 运动的物体有机械能:动能的定义和计算、势能的定义和计算、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与机械功的关系2. 热和能的关系:热与能的区别和联系、获得热和失去热的方法、能传递和能转化的方式、理解能的转化例子3. 湿度与相变:相变的概念和分类、升华、凝固、熔化、沸腾的条件、湿度的概念和计算、湿度和蒸发的关系、相变与能的转化七、声音1.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原理、声源的特点和分类、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的传播路线、声音的传播媒介2. 声音的性质:声音的响度、音调、音量、噪音、频率和周期的关系、音高和音调的关系、声音的反射和回声3. 声音的应用:声波在各种设备中的应用(喇叭、电话)、声音的传导特点和应用(声音门槛、望远镜)由于文字限制,上述知识点只是对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的一个简要总结,实际上还有很多细节和例题需要深入学习和理解。
2024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2024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很抱歉,由于篇幅限制,无法提供____字的物理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对202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的简要总结:一、力和压力1. 力的作用效果:变速、改变方向、改变物体形状。
2. 力的分类:接触力、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等。
3. 力的计量单位:牛顿(N)。
4. 压力的定义: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5. 压力的计算:压力 = 力 / 面积,单位是帕斯卡(Pa)。
二、运动和力1. 运动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2. 加速度的概念:速度的变化率。
3. 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4.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5.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三、浮力和压力1. 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 浮力大小的确定:浮力等于被排开液体的重量,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3. 相对密度的概念:物体的密度与某种物质的密度之比。
4. 原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在空气中的浮力大小减去物体的重力大小。
四、机械能1.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物体具有的运动能和位置能。
2. 动能的计算:动能= 1/2 × 物体的质量× 速度的平方。
3. 重力势能的计算:重力势能 = 物体的重量× 高度。
4. 功的概念:力在物体上做的功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的大小乘以位移的大小。
5.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条件下,机械能保持不变。
五、简单机械1. 杠杆的概念:固定点和力的乘积等于负载和力的乘积。
2. 轴承和支点的作用:降低摩擦力、改变力的方向、改变应用力和负载力的大小。
3. 机械优势和负荷比的概念:机械优势 = 输出力 / 输入力;负荷比 = 输入距离 / 输出距离。
4. 斜面的运动:斜面的倾角越大,需要的力越小。
这些是202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树及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树及教材分析八年级物理组2012.3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知识树及教材分析一、知识树二、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与解读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对于凹透镜,只要求认识它的发散作用;对于凸透镜,除了会聚作用外,还要学习它的成像规律。
关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也是既有过程性要求,又有终结性要求,即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实验探究学习这个规律,同时也要知道这个规律,并了解这个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凸透镜教学中应该强调实际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属于“知道”的水平,要求并不高。
教学中要更侧重于定性的物像关系的了解。
2、学情分析通过第五章光现象的学习,学生对光在传播过程中的现象及其规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本章是光现象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光学仪器,重点是通过探究来认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已有能力通过实验来进行观察、分析、研究、归纳和概括物理现象及物理规律,已有了一定的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学生已有的实验能力是学习这一章物理知识的优势。
另外,通过前面物理课的学习,已培养了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的浓厚兴趣,有了对物理现象进行探究眼睛和眼镜凸透镜成像生活中的透镜透镜 常见光学仪器的欲望。
而这一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大部分都接触过,这些都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教学建议本章共有四节,第一节透镜是其他各节学习的基础,该节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在教法上应综合运用实物展示、边学边实验、演示实验等方式,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有效地解决这些抽象概念难教难学的问题;第二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这是一节实验课,教师应让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研究,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形成清晰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强化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该节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实物展示、实验演示、边学边实验或计算机模拟演示等,使学生在参与、投人到整个教学活动的同时,对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望远镜等的原理、构造及调节方法等有较清楚的认识;第四节眼睛和眼镜,主要介绍了眼球的构造以及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概览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在内容上延续了上册的基础知识和概念,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对物理现象和原理的理解。
本册教材涵盖了力学、电学、光学、热学等多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同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二、学习心理组织在学习心理组织方面,本教材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理现象背后的原理。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置启发性问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物理素养。
三、章节结构与照片本教材的章节结构清晰明了,每个章节都围绕一个特定的物理主题展开,内容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此外,教材中还使用了大量的照片和插图,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物理现象和原理,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四、启发性问题设置本教材在每个章节中都设置了一些启发性问题,这些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知识归纳与总结在每个章节的末尾,教材都对本章的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
这些归纳和总结既包含了基础知识的梳理,也包括了物理原理的阐释和应用,为学生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物理知识体系。
六、实验与插图应用本教材非常重视实验和插图的应用。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身感受物理现象和原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而插图则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物理现象和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七、练习与思考题教材中的练习与思考题设计得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应用能力。
练习题的设置循序渐进,从基础到复杂,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思考题则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八、物理实践与科普讲座本教材还设置了物理实践和科普讲座两个板块。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上下全册,略详)汇总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知识要点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一、物态1物质存在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分子之间有一定的空隙。
当物质处于固态时,引力作用较强,分子排列紧密,分子之间空隙很小,每个分子只能在原位置附近振动,所以固态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固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的运动足以使它们离开原来的位置,而在其他分子之间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液态的形式存在。
如果温度再升高,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会摆脱其他分子的作用而自由地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气态的形式存在。
二、温度的测量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2、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x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4、温度计的使用:(1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时再读数。
(2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4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5、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三、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
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变软、变稀变为液体。
如:沥青、松香、玻璃。
四、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2、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3、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北师大版初二物理重点知识归纳(下册)
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一.基本知识点归纳:1.凸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1)外观: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中间厚,边缘薄,由透明材料制成。
2)光学特点: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①正确看待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原来的传播方向,更靠近主轴。
3①②③④U这点与21①②2①由于物体通过幻灯机的镜头成的是倒立的像,故幻灯片要倒插。
②若觉得屏幕上的图像太小,则应该减小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镜头到屏幕的距离。
3)放大镜的操作:①要利用放大镜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必须保证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
若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则我们看到的就是倒立的实像了。
②如果要想将物体的像放大得更多一些,则应该稍稍增大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但要保证这个距离不能超过一倍焦距。
3.眼睛1)原理: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相同)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眼睑相当于照相机的快门,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
2)眼睛的“调焦”与照相机的“调焦”的不同之处:为了让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像都能被底片或视网膜承接到,照相机是通过改变暗箱长度(即改变像距)来实现的;而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即改变焦距)来实现的。
故眼睛的“调焦”是真正的调焦,而照相机的“调焦”就显得名不符实了,它实际上调的是像距。
3)眼睛的远点,近点,明视距离,正常眼的4②A.B.度,5A.B.度,678)培养健康用眼的好习惯不在光线过强或过弱的环境下看书,不要长时间看书,勤做眼保健操,看书写字时要与书本保持合适距离等。
4.凹透镜1)外形特点: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中间薄,边缘厚;由透明材料制成。
2)光学特点: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原来的传播方向,更偏离主轴。
3)成像特点: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侧。
二.常见题型及其解法归纳1.光路作图 经验总结:1)在透镜的折射光路的两条光线中,若有一条光线与透镜的主轴有关,则另一条光线一定与透镜的焦点有关。
北师大版八年级第二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第二册物理知识点总结自己整理的北师大版八年级第二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相关文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第一条】北师大版八年级第二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电磁继电器扬声器1、继电器是利用低压、弱电电路,来间接控制高压、强电电路的装置。
本质上是用电磁铁控制工作电路的开关。
2.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衔铁、簧片和触头组成。
其工作电路由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组成。
3.扬声器是一种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的设备。
它主要由固定永磁体、线圈和锥形纸盆组成。
电动机1.带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
其应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感应线方向有关。
2.电机由转子和定子组成。
能旋转的部分叫转子;固定部分称为定子。
3.当DC电机的线圈旋转到平衡位置时,线圈将不再旋转。
只有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线圈才能继续旋转。
这个功能是通过换向器实现的。
换向器由一对半圆形铁片组成,在平衡位置时通过与电刷接触改变电流方向。
现实生活中,电机中有很多对电刷,利用电磁场产生强磁场。
4.该电机结构简单,控制方便,体积小,效率高,功率可变,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各种行业。
在电路图中用m表示。
当电机工作时,它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第二条】北师大版八年级第二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牛顿第一定律1、伽利略斜率实验:三个实验中小车从斜面顶部(相同位置)下滑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以相同的速度沿平面运动。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相同的条件下,飞机越平稳,小车走的越远。
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条件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永远匀速运动。
伽利略斜率实验的优秀之处不在于实验本身,而在于实验中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
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始。
2、牛顿第一定律: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所有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总是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描述:一、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总结出来的,并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2024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2024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本文旨在总结202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帮助同学们对这一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和回顾。
第一章:光的传播1.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光的法线: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
- 镜面反射和 diffused reflection(漫反射)。
2.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定律:入射角的正弦比等于折射角的正弦比。
- 折射率和光的速度。
- 反光定律:光线从光疏介质入射到光密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发生反射,否则发生折射。
3. 凸透镜和凹透镜- 焦距和光的折射规律。
- 光的成像规律: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位置和大小关系。
第二章:声音和电磁波的传播1. 声音的特点与传播规律- 声音的特点:音调、音量和音色。
- 声音的传播:波动模型和机械波的传播规律。
2. 视频发声过程- 声带的原理和结构。
- 声音的调节:共鸣腔的作用。
3. 电磁波的特点和分类- 电磁波的特点:速度、频率和波长。
- 电磁波的分类:射线、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和γ射线。
第三章:机械运动1. 速度和加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计算。
- 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计算。
2. 运动图像- 图像的含义和分析。
- 运动图像的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
3. 牛顿运动定律和重力-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质量×加速度)和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重力和地球上物体的运动。
第四章: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和分解- 力的合成:平行力和不平行力的合成。
- 力的分解:平行力和不平行力的分解。
2. 弹力和向心力- 弹簧的弹性力和拉力。
- 向心力和离心力。
第五章:物质的三态变化1. 物质的三态变化-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 具体相变过程:熔化、凝固、沸腾和凝结。
2. 气体的压力和压强- 压力和压强的概念。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本文主要总结八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物理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包括物理量与物理单位、能源与能量转化、电流与电阻、电能的利用、光的传播和成像等内容。
一、物理量与物理单位1. 物理量:用来描述物体或现象的性质和规律的量称为物理量,如长度、质量、时间等。
2. 物理单位:用来表示物理量大小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如米、千克、秒等。
二、能源与能量转化1. 能量:物体的能力做功的大小称为能量,常用单位为焦耳(J)。
2. 功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称为功率,常用单位为瓦特(W)。
3. 能量转化与守恒: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相互转化,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只能在不同物体之间相互转化。
三、电流与电阻1. 电流:电荷通过导体的数量和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量之比称为电流强度,常用单位为安培(A)。
2. 电阻: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称为电阻,常用单位为欧姆(Ω)。
3. 欧姆定律:电流强度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符合欧姆定律:I = U/R。
四、电能的利用1. 电能与功率:电器利用电能进行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功率越大,转化效率越高。
2. 电流与电能的关系:电流强度大、电压高的电路中,每单位时间通过的电量多,电能消耗快。
3. 安全用电:应正确使用电器,保持插头和插座接触良好,避免短路等危险情况。
五、光的传播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各向同性介质中直线传播,当光线遇到界面时,会发生折射、反射和透射。
2. 光的反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光线会被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光线会发生折射,遵循折射定律,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4. 光的透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光线会穿过介质,透射光线垂直于界面。
六、光的成像1. 凸透镜:光线通过凸透镜时,根据光线的折射规律,可以确定物体的像的位置和性质。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章节知识点
第一章:物质的变化1.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固态、液态、气态;相变:熔化、凝固、汽化、凝结、升华、凝华。
2.密度和比重:密度的概念、计算方法;比重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的概念、计算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第二章:机械的简单机械原理1.力的作用效果:力的概念、力的表示方法;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使物体运动、使物体变形、使物体改变方向等。
2.杠杆的原理:杠杆的定义、杠杆的原理及分类;力的条件与杠杆平衡的条件。
3.滑轮的原理:滑轮的定义、滑轮的原理以及作用;复式滑轮的效果。
第三章:声音及其探测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产生原因;声音的传播方式、传播速度以及传播条件。
2.声音的特征:声音的高低、响度、音色以及频率和振动数之间的关系。
3.声音的探测:声音的探测方法;超声波和声纳的应用。
第四章:光的传播与反射1.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方式、传播速度、传播的直线性。
2.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的性质和规律;镜子的种类及其应用。
3.光的图象:实物与虚物、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图象特点。
第五章: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的描述和应用;折射率的定义及计算。
2.光的全反射:全反射的意义、条件;光纤的原理及应用。
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留意点、留意物、留意尺、菲涅耳原理的应用。
第六章:光的色散与复制1.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及成因;光的折射角与色散角的关系。
2.彩色复制:细网版的原理、应用;光学玻璃的原理、应用。
第七章:电知识和电路1.电的概念和性质:电荷、电流、电压、电阻等电学基本概念;导体、绝缘体、半导体的特点。
2.电路的基本元件:电源、电阻、导线和开关等基本元件;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3.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电阻和电流之间的关联。
第八章:用电及其防护1.功率和能量:功率和能量的概念;计算功率和能量的方法。
2.电能的利用:电能的损耗和节约;电能的安全用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树及教材分析八年级物理组2012.3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知识树及教材分析一、知识树二、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与解读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对于凹透镜,只要求认识它的发散作用;对于凸透镜,除了会聚作用外,还要学习它的成像规律。
关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也是既有过程性要求,又有终结性要求,即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实验探究学习这个规律,同时也要知道这个规律,并了解这个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凸透镜教学中应该强调实际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属于“知道”的水平,要求并不高。
教学中要更侧重于定性的物像关系的了解。
2、学情分析通过第五章光现象的学习,学生对光在传播过程中的现象及其规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本章是光现象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光学仪器,重点是通过探究来认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已有能力通过实验来进行观察、分析、研究、归纳和概括物理现象及物理规律,已有了一定的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学生已有的实验能力是学习这一章物理知识的优势。
另外,通过前面物理课的学习,已培养了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的浓厚兴趣,有了对物理现象进行探究眼睛和眼镜凸透镜成像生活中的透镜透镜 常见光学仪器的欲望。
而这一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大部分都接触过,这些都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教学建议本章共有四节,第一节透镜是其他各节学习的基础,该节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在教法上应综合运用实物展示、边学边实验、演示实验等方式,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有效地解决这些抽象概念难教难学的问题;第二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这是一节实验课,教师应让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研究,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形成清晰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强化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该节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实物展示、实验演示、边学边实验或计算机模拟演示等,使学生在参与、投人到整个教学活动的同时,对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望远镜等的原理、构造及调节方法等有较清楚的认识;第四节眼睛和眼镜,主要介绍了眼球的构造以及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这一节体现出了浓厚的人文色彩,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重点对学生进行用眼卫生的教育。
第七章 运动和力知识树及教材分析一、知识树二、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与解读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属“了解”水平层次。
与教学大纲相比,重力和弹力的教学要求更明确。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属“认识”水平层次,基本同教学大纲要求。
能用示意图描述力属“独立操作”水平层次。
相对教学大纲降低了要求。
力的图示要求用与力的大小成正比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比力的示意图要求严格。
会测量力的大小属“独立操作’水平层次。
与教学大纲要求基本相同,即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属“知道”水平层次。
与教学大纲要求基本相同。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属“理解”、“经历”水平层次。
强调要通过学生自主的实验探究去理解。
相对教学大纲要求有提高。
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属“知道”水平层次。
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以培养科学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二力合成 重力 力的测量 力 摩擦力 二力平衡 牛顿第一定律 运动和力2、学情分析本章主要研究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仍然贯穿在本章的教学中,如“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内容及惯性概念的引入和惯性定律的引入等,都是通过探究式的方法来进行研究的。
由于学生在前几章的学习中已积累了较丰富的探究式学习经验,因此,在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时,将会更容易接受。
在知识的深度方面,已从前几章研究物质的现象问题过渡到这一章研究物质的本质问题,因而许多概念也由具体转入抽象,可能较难理解,但是由于学生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已经培养了一定的物理思维能力,再加上这一章所研究的本质问题均是以学生较为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作为研究的背景,能够让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身边,从而产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所有这些,都为学习本章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学生在学习这一章时有较多的优势,但由于这一章在知识上有一定的深度,如惯性的概念等内容毕竟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这一章的难点,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地解决学习难题。
3、教学建议本章七节内容,第一节至第四节研究的是力的概念及几种常见的力,第五节和第六节研究的是两个力之间的问题,第七节则研究的是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纵观全章,“力”是这一章的线索,因此掌握和理解力的概念是学好这一章的基础。
由于力是比较抽象的一个概念,因此,教师在教法上应灵活,不要急于给出概念,要从大量生活现象中总结共性,引起学生对共性的思考,通过分析、归纳,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通过加强实验和设计各种活动,让学生获得必要的体验,从而将力的概念感性化。
学好了力的概念,再学习重力、摩擦力等其他力时就不会觉得太抽象了。
本章的另外两个难点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和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
由于探究方法是学习物理课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教师在安排实验探究时,应重在渗透研究方法,如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中应渗透控制变量的科学研究方法;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应注意渗透理想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至于探究的全过程,应组织让学生进行设计,并亲自操作实施,然后验证结论。
对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注意进行引导。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不仅使他们能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还要有科学探究的欲望。
第八章 压强与浮力知识树及教材分析一、知识树二、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与解读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
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属“经历”和“理解”水平层次。
与教学大纲要求有很大不同。
对压强概念本身的知识要求降低了,但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压强计算要求降低了,只要求应用公式本身及变形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不要求与其他公式综合解决计算问题。
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属“了解”水平层次。
是压强概念巩固和深入学习的需要。
同时强调了知识的应用。
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测量大气压强,在实验设备和方法上都有一定的难度,这里只提出了“了解”的要求。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
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认识浮力要求学生自主探究。
研究浮力的大小,有难度,没有强调独立探究,可开展有指导的小组探究活动,其他要求与教学大纲相比有降低。
不要求进行复杂、综合性的浮力计算。
通过实验探究,大气压强 连通器 液体压强 压强 浮沉条件 浮力 流体压强 压强与浮力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属“经历”和“了解”水平层次。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航运和流体输送中应用广泛。
在经历了增和删的几次教学大纲要求调整后,课程标准又将其列为必学内容,说明教材也需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2、学情分析本章主要研究的是压强和浮力的有关知识。
这一章的知识与前面学过的力的概念、力的测量、二力平衡以及质量和密度的概念等知识密切相关,因此这一章的知识综合性极强,难度比以前各章都要大。
学生对以前各章节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好这一章的必备的基础。
从研究方法角度来看,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仍然贯穿在本章的教学中。
本章几乎所有的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由探究得来的。
如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物体的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等都安排为学生的探究实验。
由于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探究式学习经验,因此,在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时,应该不会太困难。
从知识的深度角度来看,这一章中的概念和规律十分抽象,较难理解,但学生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尤其是第七章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物理抽象思维能力,这为学习本章的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已经培养的对物理的兴趣是学习这一章的优势,但由于这一章在知识上较强的综合性及较高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这一章的重点及难点问题,应采取更为灵活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地解决这一章的学习难题,为学生学习这一册的物理知识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3、教学建议在本章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由于本章的知识综合性强,前后连贯,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学生及时复习以前学过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进行知识间的串连。
如在学生压力的概念时,应与力的概念相联系;在学习液体的压强公式时,应与以前学过的物质的质量概念和密度概念相联系;在学习物体的浮沉重要条件时,应与二力平衡等知识相联系。
这种教法,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章的知识,而且可以巩固以前所学的物理知识。
(2)注重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物理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如何将科学探究活动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本章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探究内容,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全过程,通过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起到引导作用,如本章的实验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活动,存在着系统、规范、难度大的特点,因此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第九章 机械和功知识树及教材分析一、知识树二、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与解读初步认识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是如何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的。
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学会用实验归纳法研究问题;经历比较定滑轮、动滑轮使用特点的实验过程,学会用比较法研究问题。
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物理学原理,有将力学知识、杠杆原理等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培养学生应用力学知识、杠杆原理等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探究知识的来源,解决“它是怎样来的”问题,而不是只教会“它是怎样功 滑轮 杠杆 机械是否省功 功率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机械和功的”。
同时能力方面的要求高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也高了,明显地体现出“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一教学理念。
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
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按《标准》的要求,前知识点“知道”定位在“了解”水平上,后者“解释”定位在“理解”水平上。
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强调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机械功的含义,贴近生活,学生易学易懂易理解。
对第一个知识点的基本要求应是:知道什么是机械功,能用能来判断做功不做功;记住机械功的公式、及意义、单位。
记住机械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定义式、单位及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