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反应式-铂系元素doc资料

无机化学反应式-铂系元素doc资料
无机化学反应式-铂系元素doc资料

钌(4d75s1)

Ru

Ru(0)K2RuO4(+6)KRuO4(+7)RuO4(+8)RuO2(+4)+O2 2Ru(粉) + 5F22RuF5

Ru + O2RuO2

Ru(细粉) + 5CO Ru(CO)5

Ru + 3Na2O2Na2RuO4 + 2Na2O

RuO4

RuO4 + 8HCl RuCl4 + 2Cl2↑+ 4H2O

4RuO4 + 12HCl 4RuCl4 + 5O2↑+ 6H2O

2RuO4 + 8H2SO3Ru2(SO3)3 + 5H2SO4 + 3H2O 2RuO4 + 16HCl + 4KCl 2K2RuCl5 + Cl2↑+ 8H2O

RuO4 + 3HCl + HNO3 +

K2RuCl5·5NO + 2O2↑+ 2H2O

2KCl

Ru(OH)4

Ru(OH)4 + 4HCl(浓) RuCl4 + 4H2O

RuCl3

2RuCl3 + 3Zn 2Ru(黑色) + 3ZnCl2

RuCl3 + 3KOH Ru(OH)3↓+ 3KCl

3RuCl3 + 3H2S(气) Ru2S3↓(棕色) + 6HCl

RuCl3 + 2KCl K2RuCl5↓RuCl3·NO(浓)+ 2KCl K2RuCl5·NO

RuCl3 + 3KBr RuBr3↓+ 3KCl

RuCl3 + 3KI RuI3↓+ 3KCl

RuCl3 + 12KCN 2K4Ru(CN)6 + 4KCl + Cl2

RuCl3 + 6KNO2K3Ru(NO2)6(橙黄色) + 3KCl RuCl3 + 3NaHCO3Ru(OH)3↓(黑色) + 3NaCl RuCl4

2RuCl4 + 2NH2OH·HCl 2RuCl3 + N2 + 4HCl + 2H2O

3RuCl4 + 4KMnO4 + 4H2SO43RuO4 + 4MnSO4 + 4KCl + 8HCl + 2O2↑RuBr3

RuBr3(浓) + 2KBr(浓) RuBr3·2KBr↓(棕色)

RuBr3 + 2RbBr RuBr3·2RbBr↓

RuBr3 + 2CsBr RuBr3·2CsBr↓

RuBr3 + 2NH4Br RuBr3·2NH4Br↓

Ru2(SO3)3

Ru2(SO3)3Ru(SO3)2 + RuSO3

RuSO3 + H2SO4RuS2O6 + H2O

Ru2(SO3)3 + 6HCl(浓) 2RuCl3 + 3SO2 + 3H2O

其他含钌的化合物

Ru(SO3)2RuO2↓(蓝色) + 2SO3 2Ru(SO3)2 + 4SO3 + 5H2O Ru2(SO3)3 + 5H2SO4 + 2O2↑

Na2RuCl6 + 4NaOH +

RuO4 + 8NaCl + 2H2O

2NaOCl(热的)

H2RuBr5 + 2KBr K2RuBr5 + 2HBr 8RuS2 + 8KClO3 + 6HCl 6RuO4 + 2RuCl3 + 8KCl + 3H2S + 13S

3Na2RuO4 + NaClO3 +

3RuO4 + 3Na2SO4 + NaCl + 3H2O

3H2SO4

[RuCl5OH]2- + 3H2O RuO4 + 7H+ + 5Cl- + 4e-

铑(4d85s1)

Rh

2Rh + 3F22RhF3

2Rh + 3Cl22RhCl3

4Rh + 3O22Rh2O3

2Rh(细粉) + 8CO [Rh(CO)4]2

2Rh + 6NaCl + 3Cl2 + 4H2O 2{Na3[RhCl6]·2H2O}

RhO2

RhO2 + 2H2Rh + 2H2O

RhO2 + 2H2O RhO2·2H2O

RhO2·2H2O RhO2 + 2H2O

Rh(OH)3

Rh(OH)3 + 3HCl RhCl3 + 2H2O

RhCl3

2[RhCl3·3H2O] + 6CO [Rh2(CO)4Cl2] + 6H2O + 2COCl2 RhCl3 + 3KOH Rh(OH)3↓+ 3KCl

3RhCl3 + 3H2S(气) Rh2S3↓+ 6HCl

RhCl3 + 3NaCl Na3RhCl6

2RhCl3 + 3TiCl22Rh↓+ 3TiCl4

RhCl3 + 6KCN K3Rh(CN)6 + 3KCl

RhCl3·5NH3 + 6KCN K3Rh(CN)6 + 3KCl + 5NH3 2RhCl3 + 6NaHCO3RbO2·2H2O + 6NaCl + 6CO2↑RhCl4

RhCl4 + 4NaHCO3RbO2·2H2O + 4NaCl + 4CO2↑Na3RhCl6

[RhCl6]3- + 5NH3[Rh(NH3)5Cl]2+ + 5Cl-Na3RhCl6(浓) + 5NH4OH RhCl3·5NH3↓+ 3NaCl + 5H2O

2Na3RhCl6 + 8NaOH + Cl2Rh2O3·4H2O↓+ NaOCl + 13NaCl Na3RhCl6 + 3NaOH + H2O Rh(OH)3·H2O↓+ 6NaCl

Rh(OH)3·H2O + 3NaOH Na3RhO3 + 4H2O

2Na3RhCl6 + 3H2S Rh2S3↓+ 6NaCl + 6HCl

Na3RhCl6 + 3H2S Rh(SH)3↓+ 3NaCl + 3HCl

Na3RhCl6 + 3Na2S Na3RhS3↓+ 6NaCl

Na3RhCl6(温热) + 6NaNO2Na3Rh(NO2)6 + 6NaCl

其它含铑的化合物

(NH4)RhCl5·H2O + 3Cl2RhCl3 + 8HCl + N2↑+ H2O

K3Rh(SO4)3 + 3KOH + H2O Rh(OH)3·H2O + 3K2SO4 Rh(OH)3·H2O + 3KOH K3RhO3 + 4H2O

钯(4d10)

Pd

Pd + Cl2PdCl2(红色)

2Pd(细粉)+ O2(纯) 2PdO(黑色)

Pd + SiO2 + C(粉) PdSi + CO2↑

2Pd + 4KOH + O22PdO + 2K2O + 2H2O

Pd(粉) + 2HCl PdCl2 + H2↑

3Pd + 8HNO33Pd(NO3)2 + 2NO↑+ 4H2O Pd + 3HCl + HNO3PdCl2 + NOCl + 2H2O

Pd + 2HNO3 + 4HCl H2[PdCl4] + 2NO2↑+ 2H2O Pd(很纯) + HNO3 + 3HBr PdBr2 + NOBr + 2H2O

PdO2

PdO2 + 4CO Pd + 3CO2 + C

Pd2O3

Pd2O3 + 6HCl 2PdCl3 + 3H2O

Pd(OH)2

Pd(OH)2 + 2NaOH(浓液) Na2[Pd(OH)4]

Pd(OH)2 + 2HCl PdCl2 + 2H2O

PdCl2

PdCl2 + 2NH3Pd(NH3)2Cl2

PdCl2·Pd(NH3)4Cl2↓(溶于过量的氨2PdCl2 + 4NH3

中)

PdCl2 + Cl2 + 2NH4Cl (NH4)2PdCl6↓

PdCl2 + Cl2 + 4NaOH PdO·H2O + NaOCl + 3NaCl + H2O

CO2↑+ 2HCl↑+ Pd↓(Pd使溶液变PdCl2 + CO + H2O

黑)

PdCl2 + 2KOH PdO + 2KCl + H2O

PdCl2 + H2S PdS↓(黑色) + 2HCl

PdCl2 + H2SO3 + H2O Pd↓+ 2HCl + H2SO4

PdCl2 + Hg2Cl2(固体) Pd↓+ 2HgCl2

PdCl2 + TiCl2Pd↓+ TiCl4

PdCl2 + 2KI Pd I2↓+ 2KCl

PdCl2 + Hg(CN2) HgCl2 + Pd(CN)2↓(淡黄色)

Pd(CN)2 + 4O2Pd + 2CO2 + 2NO2↑

3PdCl2 + NaBrO3 + 6HCl 3PdCl4 + 2NaBr + 3H2O

PdCl2 + 4Na2SO3PdSO3·[Na2SO3]3↓+ 2NaCl

2PdCl2 + 4NaNO34NaCl + 2PdO + 4NO2 + O2↑

4PdCl2 + 4KNO3(过量)+ 4KOH 4PdO + 8KCl + 4NO2 + O2↑+ 2H2O PdCl2 + Na2CO3 + H2O Pd(OH)2↓+ 2NaCl + CO2↑

[Pd(OH)2沉淀溶于过量的Na2CO3]

PdCl2 + 2NOC10H6OH Pd(NOC10H6O)2↓+ 2HCl

(NOC10H6OH是饱和溶液,反应在50%的醋酸中进行)

PdCl3

2PdCl32PdCl2 + Cl2

PdCl3 + 2KCl K2PdCl5(黄色)

2PdCl3 + 3Na2S2O42Pd↓+ 6NaCl + 6SO2↑

2PdCl3 + 6Na2S2O4Pd2S3↓+ 6NaCl + 3Na2SO4 + 6SO2↑PdCl4

2PdCl42PdCl3 + Cl2↑

2PdCl32PdCl2 + Cl2↑

PdCl4(沸) + 4NaHCO3PdO2·2H2O↓+ 4NaCl + 4CO2↑

2PdCl4 + C2H5OH 2PdCl3 + 2HCl + CH3CHO

Pd(NO3)2

2Pd(NO3)22PdO + 4NO2↑+ O2↑

2Pd(NO3)2 + O3 + 2H2O Pd2O3 + O2↑+ 4HNO3

Pd(NO3)2 + 4NH3Pd(NO3)2·(NH3)4

Pd(NO3)2 + 2H2O PdO·H2O↓+ 2HNO3

其它含钯的化合物

PdS + 2HCl PdCl2 + H2S↑

Na2PdCl4 + 4NaNO2Na2Pd(NO2)4 + 4NaCl

PdCl2(NH4Cl)2 + 2K2CrO4K2CrO7 + 2KCl + PdCl2 + 2NH3 + H2O Pd(NH3)4Cl2 + 2HCl Pd(NH3)2Cl2↓+ 2NH4Cl Pd(NH3O)4(OH)2 + 2HCl(稀) Pd(NH3O)2Cl2↓+ 2NH4OH + 2H2O

锇(5d56S2)

Os

Os(粉) + 4F2OsF3(无色)

Os(粉) + 3Cl22OsCl3(褐色晶体)

Os(粉) + 2Cl2OsCl4(黑色晶体)

Os(粉) + 2O2OsO4(淡黄色)(常温下缓慢进行) OsO2

2OsO2OsO4 + Os

OsO4

OsO4 + 9CO Os(CO)5 + 4CO2

OsO4 + NH3 + KOH K[NOSO3] + 2H2O

2OsO4 + 4KOH 2K2OsO4 + O2↑+ 2H2O

2OsO4 + 4NaOH 2Na2OsO4 + O2↑+ 2H2O 2Na2OsO4 + 12HCl(浓) 2Na2OsCl6 + O2↑+ 6H2O

OsO4 + 8HCl OsCl2 + 3Cl2↑+ 4H2O

OsO4 + 10HI OsI2·2HI + 3I2 + 4H2O OsO4 + 8HCl + 2KCl K2OsCl6 + 2Cl2↑+ 4H2O

Os(OH)4

Os(OH)4OsO2 + 2H2O

H2OsO4

H2OsO4 + 4HI(浓) OsI4↓(黑色) + [O] + 3H2O H2OsO4(干燥) + 4H2S(浓) (OsSO)2·H2O↓(棕色) + 2S + 5H2O OsCl3

2OsCl32OsCl2 + Cl2↑

2OsCl3 + 6CO 2OsCl2(CO)3 + Cl2↑

K2OsCl6

K2OsCl6 + H2OsCl2(黑蓝色) + 2KCl + 2HCl K2OsCl6 + 4KOH Os(OH)4↓(红棕色) + 6KCl

考研无机化学_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质存在的状态………………………………………………………………2 一、气体 .......................................................................................................... 2 二、液体 .......................................................................................................... 3 ①溶液与蒸汽压 ................................................................................................ 3 ②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的下降 ................................................................... 3 ③渗透压 .......................................................................................................... 4 ④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 4 三、胶体 .......................................................................................................... 4 第二章 化学动力学初步……………………………………………………………5 一、化学反应速率 ............................................................................................ 5 二、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 6 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6 2、温度 ............................................................................................................ 7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8 一、热力学定律及基本定律 .............................................................................. 8 二、化学热力学四个重要的状态函数 ................................................................ 9 4、自由能 ....................................................................................................... 10 ①吉布斯自由能 .............................................................................................. 10 ②自由能G ——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 11 ③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θ m f G ? (11)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高教版)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高教版) 注:加黑字体为知识点,加下划线为补充内容。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1 第一节:物质的聚集状态 1 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2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3 第二节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3 第三节化学平衡 3 第四节化学平衡的移动4 第五节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利用4 第三章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 4 第一节强电解质溶液 4 第二节水的解离和溶液的ph 4 第三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5 第四节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 5 第五节盐类的水解 5 第六节沉淀-溶解平衡 6 第七节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6 第四章氧化和还原 6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6

第二节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7 第三节电极电势7 第四节电极电势的应用7 第五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7 第六章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8 第一节共价健理论 8 第三节分子间力与分子晶体8 第四节离子键与离子晶体8 第五节离子极化8 第六节其他类型晶体9 第七章配位化合物 9 第一节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9 第二节配位化合物的结构9 第三节配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状况9 第四节熬合物10 第八章主族金属元素(一)碱金属和碱土金属10 第一节化学元素的自然资源10 第二节碱金属11 第三节碱土金属11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聚集状态 1、气体具有两个基本特性:扩散性和可压缩性。主要表现在:

⑴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⑵不同的气体能以任意比例相互均匀的混合。⑶气体是最容易被压缩的一种聚集状态。 2、理想气体方程: 为气体摩尔常数,数值为8.314 3、只有在高温低压条件下气体才能近似看成理想气体。 气体混合物 1、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在同一容器中混合时,每一种气体称为该混合气体的组分气体。 2、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对器壁所施加的压力叫做该组分气体的分压。 3、对于理想气体来说,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等于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4、(Dlton)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5、流体 6、固体 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1、系统是人们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的那部分物质世界,即被研究的物质和它们所占有的空间。系统的边界可以是实际的界面也可以是人为确定的用来划定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划定范围的目的是便于研究。 2、环境是系统边界之外与之相关的物质世界。 系统与环境之间可能会有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按传递情况不同,将系统分为: ⑴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传递没有物质传递。系统质量守恒。 ⑵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传递〔以热或功的形式进行〕又有物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一、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1、常见分子(或物质)的形状及键角 (1)形状:V型:H2O、H2S 直线型:CO2、CS2 、C2H2平面三角型:BF3、SO3 三角锥型:NH3正四面体型:CH4、CCl4、白磷、NH4+ 平面结构:C2H4、C6H6 (2)键角:H2O:104.5°;BF3、C2H4、C6H6、石墨:120°白磷:60° NH3:107°18′CH4、CCl4、NH4+、金刚石:109°28′ CO2、CS2、C2H2:180° 2、常见粒子的饱和结构: ①具有氦结构的粒子(2):H-、He、Li+、Be2+; ②具有氖结构的粒子(2、8):N3-、O2-、F-、Ne、Na+、Mg2+、Al3+; ③具有氩结构的粒子(2、8、8):S2-、Cl-、Ar、K+、Ca2+; ④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粒子: 阳离子:Na+、Mg2+、Al3+、NH4+、H3O+; 阴离子:N3-、O2-、F-、OH-、NH2-; 分子:Ne、HF、H2O、NH3、CH4 ⑤核外电子总数为18的粒子: 阳离子:K+、Ca 2+; 阴离子:P3-、S2-、HS-、Cl-; 分子:Ar、HCl、H2S、PH3、SiH4、F2、H2O2、C2H6、CH3OH、N2H4。 3、常见物质的构型: AB2型的化合物(化合价一般为+2、-1或+4、-2):CO2、NO2、SO2、SiO2、CS2、ClO2、CaC2、MgX2、CaX2、BeCl2、BaX2、KO2等 A2B2型的化合物:H2O2、Na2O2、C2H2等 A2B型的化合物:H2O、H2S、Na2O、Na2S、Li2O等 AB型的化合物:CO、NO、HX、NaX、MgO、CaO、MgS、CaS、SiC等 能形成A2B和A2B2型化合物的元素:H、Na与O,其中属于共价化合物(液体)的是H 和O[H2O和H2O2];属于离子化合物(固体)的是Na和O[Na2O和Na2O2]。 4、常见分子的极性: 常见的非极性分子:CO2、CS2、BF3、CH4、CCl4、、SF6、C2H4、C2H2、C6H6等 常见的极性分子:双原子化合物分子、H2O、H2S、NH3、H2O2、CH3Cl、CH2Cl2、CHCl3等5、一些物质的组成特征: (1)不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铵盐 (2)含有金属元素的阴离子:MnO4-、AlO2-、Cr2O72- (3)只含阳离子不含阴离子的物质:金属晶体 二、物质的溶解性规律 1、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限于中学常见范围内,不全面) ①酸:只有硅酸(H2SiO3或原硅酸H4SiO4)难溶,其他均可溶; ②碱:只有NaOH、KOH、Ba(OH)2可溶,Ca(OH)2微溶,其它均难溶。 ③盐:钠盐、钾盐、铵盐、硝酸盐均可溶; 硫酸盐:仅硫酸钡、硫酸铅难溶、硫酸钙、硫酸银微溶,其它均可溶;

无机化学s区元素练习题

无机化学s区元素练习题 S区元素练习题 一、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1、Na +H2→ 2、LiH → 3、CaH+H2O→ 4、Na2O+ CO→ 5、 Na2O+ MnO4- + H+→ 6、BaO+ H2SO4 → 7、纯氧中加热氧化钡 8、唯一能生产氮化物的碱金属与氮气反应 9、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0、金属钙在空气中燃烧,将燃烧产物再与水反应 11、写出氢氧化锂和过氧化钡的常用制取方法的化学方程式 二、请用热力学数据计算碱金属的过氧化物的稳定性增强 请用热力学数据计算碱金属超氧化物的稳定性也在逐渐增强 三、已知r=227pmr=197pm,Ar=39.0Ar=40.078,计算钾和钙的密度。 四、写出Ca2与氯化镁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计算

该反应在298K下的标准平衡常数K? 五、已知NaH晶体中,Na与H的核间距离为245pm,试用Born-Lande公式计算NaH的晶格能。再用波恩-哈伯循环计算NaH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六、计算反应MgO + C?的?rHm,?rSm和???CO +Mg+- ?rGm,以及该反应可以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 ? 七、已知镁的升华焓?SubHm=147.70kJ·mol,第一,第二电离分别为I1=743.94 ?2?kJ·mol-1,I2=1456.8kJ·mol-1,?fHm=-466.8kJ·mol-1,?-1 ?fGm=-454.kJ·mol,试计算?fHm,计算E和Mg的水合热2+2?/Mg)。 八、s区某金属A与水反应剧烈,生成的产物之一溶液呈碱性。B与溶液C反应可得到中性溶液D,D在无色火焰中的焰色反应呈现为黄色。在D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E生成,E可溶于氨水中。一淡黄色粉末物质F与金属A反应生成G,G溶于水得到B溶液,F溶于水则得到B和H的混合溶液,H的酸性溶液可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并放出气体I。试确定各字母所代表物质的化学式,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某碱土金属A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橙红色,反应产

无机化学_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上)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物质存在的状态 一、气体 1、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理论 ①气体由分子组成,分子之间的距离>>分子直径; ②气体分子处于永恒无规则运动状态; ③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可忽略,除相互碰撞时; ④气体分子相互碰撞或对器壁的碰撞都是弹性碰撞。碰撞时总动能保持不变,没有能量损失。 ⑤分子的平均动能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①假定前提:a 、分子不占体积;b 、分子间作用力忽略 ②表达式:pV=nRT ;R ≈8.314kPa 2L 2mol 1-2K 1- ③适用条件:温度较高、压力较低使得稀薄气体 ④具体应用:a 、已知三个量,可求第四个; b 、测量气体的分子量:pV=M W RT (n=M W ) c 、已知气体的状态求其密度ρ:pV=M W RT →p=MV WRT →ρMV RT =p 3、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①混合气体的四个概念 a 、分压:相同温度下,某组分气体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体积时的压力; b 、分体积:相同温度下,某组分气体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压力时的体积 c 、体积分数:φ= 2 1 v v d 、摩尔分数:xi= 总 n n i ②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a 、定律:混合气体总压力等于组分气体压力之和; 某组分气体压力的大小和它在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或摩尔数成正比 b 、适用范围:理想气体及可以看作理想气体的实际气体 c 、应用:已知分压求总压或由总压和体积分数或摩尔分数求分压、 4、气体扩散定律 ①定律:T 、p 相同时,各种不同气体的扩散速率与气体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2 1 u u =21p p =2 1 M M (p 表示密度) ②用途:a 、测定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b 、同位素分离 二、液体

无机化学第15章 氮族元素习题演示教学

第15章氮族元素 15-1 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雄黄;(2)雌黄;(3)辉锑矿;(4)锑硫镍矿;(5)辉铋矿;(6)砷华;(7)锑华;(8)铋华 解: (1)As4S4;(2)As2S3;(3)Sb2S3;(4)NiSbS;(5)Bi2S3;(6)As2O3;(7)Sb2O3;(8)Bi2O3 15-2 在稀硫酸介质中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I-+NO2- ------ (2)NH4++NO2- ------ (3)MnO4-+NO2- ------ (4)MnO4-+As2O3------ (5)NaBiO3+Mn2+ ------ (6)H3PO3+NO2- ------ (7)I-+AsO43- ------ (8)N2H4+NO2- ------ (9)N2H4+AgCl------ (10)As2O3+Zn------ 解: (1)2I-+2NO2-+4H+ ═== I2+2NO↑+2H2O (2)NH4++NO2- ? ===N 2 +2H2O (3)4MnO4-+5NO2-+6H+ === 2Mn2++5NO3-+5H2O (4)4MnO4-+5As2O3+9H2O+2H+ ===4 Mn2++10H2AsO4-(5)5NaBiO3+2Mn2++14H+ === 5Bi3++2MnO4-+5Na++7H2O (6)H3PO3+NO2-+2H+ === H3PO4+2NO↑+H2O (7)2I-+AsO43-+2H+ === I2+AsO33-+H2O (8)N2H4+NO2-+H+ === HN3+2H2O (9)N2H4+4AgCl === 4Ag+N2↑+4HCl (10)As2O3+6Zn+12H+ === 2AsH3↑+6Zn2++H2O 15-3 完成并配平下列NaOH溶液参与的反应。 (1)NaOH+P4------ (2)NaOH(过量)+H3PO2------ (3)NaOH+As2S3------ (4)NaOH+Sb(OH)3------ (5)NaOH+NCl3------ (6)NaOH+NO2------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无机化学基本知识图文稿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无机化学基本知识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章无机化学基本知识 (一)填空题 中,决定原子轨道形状的是______,觉得原 1.在4个量子数n,l,m,m s 子轨道在空间伸展方向的是______。 2.我国化学家提出能及的相对高低与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的关系是______,其值越大,轨道能量越高。 3.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三个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散系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体系。NaCl、碘酒和泥浆都是分散系,他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与溶液溶质的性质无关,仅取决于____________的性质成为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丁达尔效应能够证明溶胶具有________性质,其动力学性质可以有________实验证明,电泳和电渗实验证明溶胶具有________性质。 7.常压下,海水的沸点________100℃.(填<,>,=) 8.人类不能饮用海水,吃冰激凌不如喝水解渴,以及海生生物不能在淡水中生存等现象都是与溶液的依数性之一________密切相关。 9.在寒冷的冬天施工是,常在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如CaCl、NaCl防冻,依据的化学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 10.溶液产生渗透现象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和_______。 11.溶胶具有聚结稳定性的原因是有二,一是__________;二是 __________。 12.胶粒带电的原因有二,一是_______带电;二是_______带电。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共10页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1、知道典型的溶解性特征 ①加入过量硝酸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沉淀:AgCl,原来溶液是Ag(NH3)2Cl;后者是硅酸沉淀,原来的溶液 是可溶解的硅酸盐溶液。生成淡黄的沉淀,原来的溶液中可能含有S2-,或者是S2O32- ②加入过量的硝酸不能观察到沉淀溶解的有AgCl,BaSO4;BaSO3由于转化成为BaSO4而不能观察到沉淀的溶 解。AgBr,AgI,也不溶解,但是沉淀的颜色是黄色。 ③能够和盐反应生成强酸和沉淀的极有可能是H2S气体和铅、银、铜、汞的盐溶液反应。: ④沉淀先生成后溶解的:CO2和Ca(OH)2;Al3+和氢氧化钠;AlO2-和盐酸;,氨水和硝酸银。 2、操作不同现象不同的反应: Na2CO3和盐酸;AlCl3和NaOH,NaAlO2和盐酸;AgNO3和氨水;FeCl3和Na2S;H3PO4 和Ca(OH)2反应。 3、先沉淀后澄清的反应: 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AgNO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沉淀后澄清: NaAlO2溶液中滴加盐酸,也是先沉淀后澄清: 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先沉淀后澄清:; 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先沉淀后澄清:; KAl(SO4)2与NaOH溶液:; 4、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最终能生成沉淀的物质:苯酚钠溶液、硅酸钠溶液、偏铝酸钠溶液(这三种都可以与 少量硝酸反应产生沉淀)、饱和碳酸钠溶液。 苯酚钠溶液:; 硅酸钠溶液:; 饱和碳酸钠溶液:; 偏铝酸钠溶液:; 5、能生成两种气体的反应: HNO3的分解:; Mg与NH4Cl溶液的反应:; 电解饱和食盐水:; C与浓HNO3加热时反应:;

无机化学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氮族元素 NO和NO2的常见反应 NO与空气相遇立即被氧化为红棕色的NO2; 2NO + O2 == 2NO2 这是个放热反应, 但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很特殊, 在温度低时反应快, 温度高时却缓慢。

NO2在常温下压缩或在常压下冷却,会有无色的N2O4生成: 2NO2?N2O4 3NO2 + H2O == 2HNO3 + NO 4NO2 + O2 + 2H2O == 4HNO3 4NO + 3O2 +2H2O == 4HNO3 NO + NO2 + O2 + H2O == 2HNO3 氮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 1. 污染对象:但的氧化物都是大气的污染物,常见的以NO和NO2为主.它们都能刺激和损害呼吸系统,也伤害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NO还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亚硝基血红蛋白而失去输氧能力. NO2跟血红蛋白能生成硝基血红蛋白, 同样失去输氧功能. 所以,在空气中浓度大时, 会导致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在低浓度NO、NO2的空气中时间过长时, 可因NO、NO2在肺中生成HNO3和HNO2而发生病变. NO和NO2在湿空气中产生的硝酸,对金属、机械、建筑物等都有明显的腐蚀作用. NO上升到臭氧层, 也会对臭氧层产生破坏作用. 2. 污染来源:污染大气的氮的氧化物, 主要来源是化工燃料(煤、石油)的燃烧废气. 如汽车尾气、喷气飞机尾气和火电厂废气等. 未经处理的硝酸厂和某些工厂的废气排放, 也会产生较高浓度的氮的氧化物. 3. 主要防污染发应: 伦敦和洛杉矶化学烟雾事件. 2CO + 2NO == N2 + 2CO2 6NO + 4NH3 == 5N2 + 6H2O 6NO2 + 8NH3 == 7N2 + 12H2O

无机化学练习(六)答案元素化学

无机化学练习答案(六)元素化学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单选,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物质中,稳定性最强的物质是------------------------------------------------------------( B ) A. KClO B. KClO3 C. HClO D. HClO3 2、在地壳中,丰度(按原子百分比)最大的四种元素排列是----------------------------------( C ) A. O, Si, Al, H B. O, H, Al, Si C. O, H, Si, Al D. O, Al, H, Si 3.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D ) A. HClO B. HClO2 C. HClO3 D. HClO4 4.在氯水中加入下列物质(或操作),有利于氯水反应的是-------------------------------( B ) A.硫酸 C. NaCl D. 放在黑暗处 5.能形成酸雨的气体是--------------------------------------------------------------------------------( B ) A. O3 B. SO2 C. CO2 D. 氟利昂 6.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是氧化性为主的二元弱酸是------------------------------ ( B ) A. H2S 2 C. H2SO3 D. H2S2O3 7、下列物质最易被氧化的是---------------------------------------------------------------------( B ) A. SO2 3 C D.无法判断 8.能溶于稀盐酸()的下列硫化物是-----------------------------------------------( B )

《无机化学》第十三章p区元素

第十三章p 区元素(一)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6解:铝矾土的主要成分为Al 2O 3。 (1) Al 2O 3 + 2NaOH + 3H 2O 2Na[Al(OH)4] (2) 2Na[Al(OH)4] + CO 2 == 2Al(OH)3 + Na 2CO 3 + H 2O (3) 2Al(OH)3 Al 2O 3 + 3H 2O 第一步中Fe 2O 3不与NaOH 反应以固体存在,经溶解过滤即可去除. 12解:(1)碳酸盐分解的温度 对于Na 2CO 3:△r H θm =-414.22-393.51+1130.68=322.95(kJ/mol ) △r S θm =75.06+213.74-134.98=153.82(J/mol ·K ) 对于MgCO 3:△r H θm =-601.70-393.51+1095.8=100.6(kJ/mol ) △r S θm =26.94+213.74-65.7=175.0(J/mol ·K ) 对于BaCO 3:△r H θm =-553.5-393.51+1216.3=269.3(kJ/mol ) △r S θm =70.42+213.74-112.1=172.1(J/mol ·K ) 对于CdCO 3:△r H θm =-258.2-393.51+750.6=98.9(kJ/mol ) △r S θm =54.8+213.74-92.5=176.0(J/mol ·K ) (2) Na 2CO 3 MgCO 3 BaCO 3 CdCO 3 实际分解温度/℃ 1800 540 1360 345 估算分解温度/℃ 1826 302 1292 289 从结果来看有的偏高有的偏低,对Na 2CO 3和BaCO 3总体偏差不太大,而MgCO 3和CdCO 3实际分解温度高于估算值。这是因为实际分解是在非标态下进行,即 因P(CO 2)分压小于105Pa, △r S θm -Rln(P CO2/P θ)<△r S θm 分母减小, 则T 增大. (3)阳离子的离子半径,电子构型,电荷等数据如下表 从离子电子构型来看, 由于Cd 为18e-构型的阳离子,其极化作用和变形性均大于8e-的离子,所以CdCO 3的稳定性最差. 而8e-的离子,其Z/r 值越大, 极化作用越强, 碳酸盐稳定性越差,即稳定性:MgCO 3

无机化学13章氮族元素

第13 章氮、磷、砷 13.1 请回答下列有关氮元素性质的问题。 ( l )为什么N-N 键的键能(167KJ.mol-1)比P-P 键(201 kJ·mol-1)的小?而N≡N叁键的键 能(942 kJ·mol-1)又比P≡P叁键(481 kJ·mol-1 )的大? ( 2 )为什么氮不能形成五卤化物? ( 3 )为什么NO的第一电离能比N原子的小? 解:( l )氮的原子半径比磷的小很多,价层中又有孤对电子,当两个氮原子靠近成键时,电子对间的排斥作用抵消了部分键能,故N-N键的键能比P-P键的小。但正由于氮原子的半径小,且内层电子也比磷的少,有利于p 轨道的侧向重叠,氮形成多重键的倾向比磷强,故N≡N叁键的键能反比P≡P叁键的大。 ( 2 )氮原子的价层只有4个价轨道,只能形成4个共价键,故不能形成含有5个N-X键的NX5。 ( 3 )氮原子价电子层半满,稳定。从NO→NO+是失去π*反键轨道上的电子,故所需的能量比N的IE1 要小得多。 13.2.请回答下列问题: ( l )如何除去N2中少量NH3和NH3中的水气? ( 2 )如何除去NO中微量的NO2和N2O中少量的NO ? 解:( l )将含有少量的NH3的N2气,通入水中除去NH3,NH3中的水气用碱石灰吸收。 ( 2 )将含有微量的NO2和N2O通入水中以吸收NO2(用碱液吸收更好)。将含有少量NO的N2O通入FeSO4溶液中,使NO与FeSO4络合成Fe(NO)SO4。 13.3 以NH3与H2O作用时质子传递情况,讨论H2O,NH3和质子之间键能的强弱:为什么醋酸 在水中是一弱酸,而在液氨溶剂中却是强酸? 解:2O作用时,质子传递情况为: NH3+H2O NH4++OH-K=1.77×10-5 O H3O++OH-K=1.0×10-14 22 从K值可知:NH3与H+结合的键能比H2O与H+间的键能大。 NH3接受H+的能力比H2O强,故醋酸在液氨中几乎完全电离,表现强酸性;而醋酸在水中则不能完全电离,表现弱酸性。 13.4.将下列物质按碱性减弱顺序排序,并给予解释。 NH2OH NH3N2H4PH3AsH3 解:碱性减弱次序为:NH3、N2H4、NH2OH 、PH3、AsH3 因为按此顺序,各物种中的中心原子负电荷密度减小,对质子的亲和力减弱。 13.5.请解释下列事实: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第一篇: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气体 第一节:理想气态方程 1、气体具有两个基本特性:扩散性和可压缩性。主要表现在: ⑴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⑵不同的气体能以任意比例相互均匀的混合。⑶气体是最容易被压缩的一种聚集状态。 2、理想气体方程:nRT PV = R 为气体摩尔常数,数值为R =11--??K mol J 3、只有在高温低压条件下气体才能近似看成理想气体。 第二节:气体混合物 1、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在同一容器中混合时,每一种气体称为该混合气体的组分气体。 2、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对器壁所施加的压力叫做该组分气体的分压。 3、对于理想气体来说,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等于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体相同 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4、Dlton 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第三节:气体分子动理论 1、气体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⑴气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很小的微粒,彼此间距离比分子直径大许多,分子体积与气体体积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⑵气体分子以不同的速度在各个方向上处于永恒的无规则运动之中。 ⑶除了在相互碰撞时,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是很弱的,甚至是可以忽略的。 ⑷气体分子相互碰撞和对器壁的碰撞都是弹性碰撞。碰撞时总动能保持不变,没有能量损失。 ⑸分子平均动能与气体的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2、在一定温度下,每种气体分子速度的分布是一定的。除少数分子的速度很大或很小外,多数分 子的速度都接近于方均根速度rms V 。当温度升高时,速度分布曲线变宽,方均根速度增大。 M RT V rms 3= 。 3、分子量越大扩散越慢。 第二章:热化学 第一节: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 1、系统是人们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的那部分物质世界,即被研究的物质和它们所占有的空间。系统 的边界可以是实际的界面也可以是人为确定的用来划定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划定范围的目的是便于研究。 2、环境是系统边界之外与之相关的物质世界。 3、系统与环境之间可能会有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按传递情况不同,将系统分为: ⑴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传递没有物质传递。系统质量守恒。 ⑵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传递〔以热或功的形式进行〕又有物质传递。 ⑶隔离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没有能量传递也没有物质传递。 4、状态是系统中所有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状态函数的变 化量与系统状态的变化途径无关。 5、当系统的某些性质发生变化时,这种改变称为过程。系统由始态到终态所经历的过程总和被称 为途径。 6、⑴定温过程:始态和终态温度相等且变化程中始终保持这个温度。 定温变化:始态和终态温度相等但对变化过程中的温度不作要求。 ⑵定压过程:始态和终态压力相等且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这个压力。 定压变化:始态和终态压力相等但对变化过程中的压力不作要求。 ⑶定容过程:始态和终态体积相等且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这个体积。 ⑷循环过程:系统由始态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有回到原来的状态。 7、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而与其他部分有明确界面分隔开来的任何均匀部分叫做 相。相可以由纯物质或均匀混合物组成,可以是气、液、固等不同的聚集状态。 8、只含有一个相的系统叫做均相系统或单相系统。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系统叫做非均相系统或 多相系统。 9、化学计量数()ν对于反应物为负,对于生成物为正。 0、反应进度ν ξ0n n t -= 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 1、系统与环境之间由于温度差而引起的能量传递称为热。热能自动的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系统的热能变化量用Q 表示。若环境向系统传递能量,系统吸热,则Q>0;若系统向环境放热,则Q<0。 2、系统与环境之间除热以外其他的能量传递形式,称为功,用W 表示。环境对系统做功,W>O ; 系统对环境做功,W<0。 3、体积功:由于系统体积变化而与环境交换的功称为体积功。 非体积功:体积功以外的所有其他形式的功称为非体积功。 4、热力学能:在不考虑系统整体动能和势能的情况下,系统内所有微观粒子的全部能量之和称为 热力学能,又叫内能。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元素化学、无机合成化学、无机高分子化学、无机固体化学、配位化学(即络合物化学)、同位素化学、生物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金属酶化学等。 有机化学普通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金属和非金属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有机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热化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溶液理论、界面化学、胶体化学、量子化学、催化作用及其理论等。 分析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和新技术分析。包括性能测定、监控、各种光谱和光化学分析、各种电化学分析方法、质谱分析法、各种电镜、成像和形貌分析方法,在线分析、活性分析、实时分析等,各种物理化学性能和生理活性的检测方法,萃取、离子交换、色谱、质谱等分离方法,分离分析联用、合成分离分析三联用等。 无机化学 第一章:气体 第一节:理想气态方程

1、气体具有两个基本特性:扩散性和可压缩性。主要表现在:⑴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⑵不同的气体能以任意比例相互均匀的混合。⑶气体是最容易被压缩的一种聚集状态。 2、理想气体方程:为气体摩尔常数,数值为= 8、314 3、只有在高温低压条件下气体才能近似看成理想气体。 第二节:气体混合物 1、对于理想气体来说,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等于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2、Dlton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3、(0℃=273、15K STP下压强为101、325KPa =760mmHg =76cmHg) 第二章:热化学 第一节: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 1、系统与环境之间可能会有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按传递情况不同,将系统分为:⑴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传递没有物质传递。系统质量守恒。 ⑵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传递〔以热或功的形式进行〕又有物质传递。 ⑶隔离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没有能量传递也没有物质传递。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篇: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气体 第一节:理想气态方程 1、气体具有两个基本特性:扩散性和可压缩性。主要表现在: ⑴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⑵不同的气体能以任意比例相互均匀的混合。⑶气体是最容易被压缩的一种聚集状态。 2、理想气体方程:nRT PV = R 为气体摩尔常数,数值为R =8.31411--??K mol J 3、只有在高温低压条件下气体才能近似看成理想气体。 第二节:气体混合物 1、对于理想气体来说,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等于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 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2、Dlton 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3、(0℃=273.15K STP 下压强为101.325KPa = 760mmHg = 76cmHg) 第二章:热化学 第一节: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 1、 系统与环境之间可能会有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按传递情况不同,将系统分为: ⑴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传递没有物质传递。系统质量守恒。 ⑵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传递〔以热或功的形式进行〕又有物质传递。 ⑶隔离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没有能量传递也没有物质传递。 2、 状态是系统中所有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状态函 数的变化量只与始终态有关,与系统状态的变化途径无关。 3、 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而与其他部分有明确界面分隔开来的任何均匀部 分叫做相。相可以由纯物质或均匀混合物组成,可以是气、液、固等不同的聚集状态。 4、 化学计量数()ν对于反应物为负,对于生成物为正。 5、反应进度νξ0 )·(n n sai k e t -==化学计量数 反应前反应后-,单位:mol 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 0、 系统与环境之间由于温度差而引起的能量传递称为热。热能自动的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 物体。系统的热能变化量用Q 表示。若环境向系统传递能量,系统吸热,则Q>0;若系统向环境放热,则Q<0。 1、 系统与环境之间除热以外其他的能量传递形式,称为功,用W 表示。环境对系统做功, W>O ;系统对环境做功,W<0。 2、 体积功:由于系统体积变化而与环境交换的功称为体积功。 非体积功:体积功以外的所有其他形式的功称为非体积功。 3、 热力学能:在不考虑系统整体动能和势能的情况下,系统内所有微观粒子的全部能量之 和称为热力学能,又叫内能。 4、 气体的标准状态—纯理想气体的标准状态是指其处于标准压力θ P 下的状态,混合气体 中某组分气体的标准状态是该组分气体的分压为θP 且单独存在时的状态。 液体(固体)的标准状态—纯液体(或固体)的标准状态时指温度为T ,压力为θP 时的状态。

南理工-无机化学核心考点--基础知识点框架梳理及其解析

无机化学核心考点基础知识点框架梳理及其解析 第一章气体 1.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及其应用★ 1.2气体的分压定律 分压定律与应用★ (标★号是考试重点) 本章包括四个小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气体混合物,气体分子运动论,真实气体。 其中前两个小节是考试的重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及应用,分压定律及应用。后两小节基本不考 在复习每一个知识点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知识点,熟悉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例题,并注意应用条件,最后再通过本讲义如下内容对应的例题,从分析、解题、注意易错点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相应知识点的掌握过程 知识点一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各物理量的单位: PV nRT 压力P-Pa;体积V-dm3;气体摩尔数n- mol;气体常数R- 8.314 J.mol-1.K-1;绝对温度T-K. 如在标况下1摩尔气体,压力,温度,体积一般有如下关系P=101325 Pa; V=22.4 dm3;T=273.15 k; 从中可以算出: R=PV/nT=101325*22.4/1*273.15=8.314 J.mol-1.K-1. 知识点二 分压定律 一个容器内有几种混合气体,相互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下,总压强 P总与各种气体的 分压Pi之间有如下关系: P总= P1 + P2 + P3 +...+ Pn 对于理想气体,容易得证:n总=n1 + n2 + n3 +. ... + nn 左边: P总= n总RT/V 右边 = n1*RT/V +n2*RT/V+...+nn*RT/V = [n1+n2+...+nn]*RT/V

= n 总*RT/V = 左 边 例题:某容器中含有NH3、O2 、N2等气体的混合物。取样分析后,其中n (NH3)=0.320mol ,n (O2)=0.180mol ,n (N2)=0.700mol 。混合气体的总压p =133.0kPa 。试计算各组分气体的分压 解:n= n (NH3)+n (O2)+n (N2) =0.320mol+0.180mol+0.700mol =1.200mo l 30.320() 1.200 NH b b = =0.3201.200 ⅹ133.0kPa =35.5 kPa 22(O )(O )n p p n = =0.1800.320 ⅹ35.5kPa =20kPa 223()()()N NH p p p p o =-- =(133.0-35.5-20)kPa =75.5kPa 总结 这一章知识点比较简单,先熟悉课本,把例题弄明白,再分别做两道课后习题巩固一下 看课本例题1-2,1-3,1-4 课后习题做1,3,9,12 ? ? 第二章热化学 ? 2.1热力学的术语和基本概念 ? 2.2热力学第一定律 ? 热力学第一定律★、焓变和热化学方程式★、Hess 定律★

无机化学知识点一

无机化学知识点回顾(一) 1.钠在空气中燃烧: 铁在空气中燃烧: 2.钠与水反应: 铁与水蒸气反应: 3.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4.铝与盐酸反应: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5.碳酸钠与过量盐酸反应:: 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 :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6.碳酸氢钠加热分解: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7.氧化铝与盐酸反应: 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8.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 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氢氧化铝受热分解: 9.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10.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总反应式: 11.氧化铁与盐酸反应: 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 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 12.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3.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4.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 现象: 15.氢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 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 16.氢氧化铁受热分解: 17.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 氯化铁溶液与铜粉反应: 18.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加入氯水): 19.Fe3+的检验: Fe2+的检验: 20. 焰色反应:钠元素的焰色为 钾元素的焰色为(透过蓝色钴玻璃)

无机化学金属元素知识点1.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铁片与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 2.钠在空气被氧化:4 Na + O2 = 2 Na2O(白色) 钠在空气中燃烧:2 Na + O 2Na2O2(淡黄色) 钠与水反应:2 Na + 2 H2O = 2 NaOH + H2↑ 钠与盐酸反应:2 Na + 2 HCl = 2 NaCl+ H2↑ 3.铁与水蒸气反应:3 Fe + 4 H2O(g)Fe3O4 + 4 H2 4.氧化钠与水反应:Na2O + H2O = 2 NaOH 氧化钠与盐酸反应:Na2O + 2 HCl = 2 NaCl+ H2O 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Na2O + CO2 = Na2CO3 5.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 Na2O2 + 2 H2O = 4 NaOH + O2↑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 Na2O2 + 2 CO2 = 2 Na2CO3 + O2 6.铝与盐酸反应:2 Al + 6 HCl = 2 AlCl3 + 3 H2↑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 Al + 2 NaOH + 2 H2O = 2 NaAlO2 + 3 H2↑7.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 + 2 HCl = 2 NaCl + H2O + CO2↑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Na2CO3 +CaCl2 = CaCO3↓+ 2 NaCl 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 :Na2CO3 + CO2 + H2O = 2 NaHCO3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Na2CO3 + Ca(OH)2 = CaCO3↓ + 2 NaOH 8.碳酸氢钠加热分解:2 NaHCO 3Na2CO3 + CO2 ↑+ H2O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9.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 HCl = 2 AlCl3 + 3 H2O 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 NaOH = 2 NaAlO2 + H2O 10.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 HCl = AlCl3 + 3 H2O 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 H2O 氢氧化铝受热分解:2 Al(OH)3Al2O3 + 3H2O 1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3+ + 3 NH3?H2O = Al(OH)3↓ + 3 NH4+ 12.氯化铝中慢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AlCl3 + 3 NaOH = Al (OH )3↓ + 3 NaCl Al (OH )3 + NaOH = NaAlO2 + 2 H2O 总反应式:AlCl3 + 4 NaOH = NaAlO2+ 3 NaCl + 2 H2O 13.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 HCl = 2 FeCl3 + 3 H2O 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FeO+ 2 HCl = FeCl2+ H2O 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Fe3O4 + 8 HCl = 2 FeCl3 + FeCl2 + 4 H2O 14.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 NaOH = Fe (OH )3↓ + 3 NaCl 15.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 NaOH = Fe (OH )2↓ + Na2SO4 16.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4 Fe (OH )2 + O2 + 2 H2O = 4 Fe (OH )3现象: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17.氢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Fe (OH )2 + 2 HCl = FeCl2 + 2 H2O 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 (OH )3 + 3 HCl = FeCl3 + 3 H2O 18.氢氧化铁受热分解:2 Fe (OH )3Fe2O3 + 3 H2O 19.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 FeCl3 + Fe = 3 FeCl2 氯化铁溶液与铜粉反应:2 FeCl3 + Cu = 2 FeCl2 + CuCl2 20.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 FeCl2 + Cl2 = 2 FeCl3 21. 21.Fe3+的检验:取样,滴入硫氰化钾溶液呈血红色 Fe2+的检验:取样,先滴入硫氰化钾溶液无血红色,再滴入氯水(双氧水)变血红色22. 焰色反应:钠元素的焰色为黄色 钾元素的焰色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