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 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 秘的钥匙。
思维(意识)与存在(物质)的关系和社会存在 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区别: 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社 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则不是。 ②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社会存在 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2)联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 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
[考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 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界限
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 意识;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 展; ③人的社会意识受社会环境决定,与个人的 社会地位、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密切相 关,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带有阶级性。
社 会 发 展 的 规 律
3、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1)总趋势:前进的,上升的。过程是曲折的 。 阶级社会——阶级斗争 (2)实现方式 社会主义社会——改革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
考点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概念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如果我们把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运用 来观察社会历史领域里的问题,就表现为社 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结论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社会存在决
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 反作用,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社 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实践观点, 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 包含 ( 物质 社会存在 历 唯 史 反 物 决 反 决 唯 作 作 定 主 定 用 用 物 主 义 包含 义 意识 社会意识 ) )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划 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①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 ②生产方式变革社会性质的变化
A
D.②④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④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2.(2010浙江卷)世博会是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盛会,也是世 界各国欢聚、沟通与合作的舞台。认识世博会是认识人类进步的 捷径之一。回答27—28题。 28.“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反映 了当今世界各国对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的关切,引领人 们更多地去思考“什么是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上海世博会以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进的 ④社会意识变化推动社会发 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歧 • 1、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 性的问题(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 2、谁是社会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人民 群众/人的主观意志,特别是伟大人物 的思想和意志)
• 3、人类社会有没有自身的客观规律。
1、(09安徽卷11)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不断总结经 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 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 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 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带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包含的历 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改革
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4、(2010山东卷)29. (35分) 材料三 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当人们回眸那段 不平凡的历史时,爱国热情得到了再一次激发,民族精神获得 了又一次振奋。 (3)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 灭。(6分)
解析:本问考查的课本知识是文化传承,内容是中华民 族精神能永不泯灭的原因。结合课本①③能够很快想到, 同时中华民族精神的永不泯灭在于他的与时俱进创新发 展,答出第②点。 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继 承性、稳定性。 ②中华民族精神富有创新性,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 精神的统一。 ③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能够做 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考点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
生产力
决 定
劳动者、劳动工 具、劳动对象
…适合…,推 动…;◆ …不适 合 … , …阻碍…

产关系性质 ◆生产力的变化发展, 迟早会引起生产关 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
所有制、关系、 分配制度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力 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改革
特点:非对抗性
5、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根本目的 (1)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 ★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 ★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 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3)社会主义改革的作用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阶级斗争 基本矛盾 社会发展
[考点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概念 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1)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劳动群众是 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主要的稳定的) (2)我国现阶段的人民群众包括:…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为什么)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为什么)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为什么)
3.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1)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实现方式: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
解决主要是通过改革实现的。
4、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人类社会的 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矛盾
阶级社会 阶级斗争
阶级社会发展 的直接动力 解 经济基础和上层 决 建筑的矛盾
材料四 青年学生素有光荣的爱国传统,历来以爱国报国为己 任。而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当代青年具有新的时代特点,他 们正用新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爱意。 (4)结合材料四,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 分析当代青年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哲学依 据。(7分) 解析:认真阅读题目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唯物史观的内容;认 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爱国传统”“ 当代青年具有新的时 代特点”“用新的方式”,获取有效信息,把课本知识与材料密 切联系起来,切题回答。 (4)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 会意识的变化发展。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发展,当代青年在 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新的时代特点。 ②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 变化。作为一种价值选择,当代青年的爱国情感表达也体现了社 会历史性的特点。
[考点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
①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 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②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 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 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但材料中没有涉及,排异。精神是属于意识范畴,D 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D
[考点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含义
①人向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 ②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 特定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2、为什么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 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①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②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社会意识与社会意识不是同步发展的:
[评析]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决定。 (2)错误的社会意识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对社会存在不起作用。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就是社会意识 促进社会存在不断向前发展。 (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为社 会意识有时会脱离社会存在而单独起作用。 (5)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就是物 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6)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 唯心主义。
[考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①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 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 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②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 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考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概念: (1)社会存在
①含义:社会生活中的物质方面。 自然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②内容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最主要、最根本)
(2)社会意识
①含义:社会生活中的精神方面。
风俗习惯 ②内容 社会心理 政治、法律、道德、科学、 艺术、宗教、哲学等。
解析:从题干可以看出,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 生活更美好”是对当今面临问题的反映,且“引领 人们更多的去思考”,故①②符合题意要求。③说 法错误,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④说法不准确,意 识是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答案A
3、(2010广东卷)33.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
典,总结出“高举旗帜,爱党爱国,昂扬向 上,开放自信,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团结 奋进,继往开来”的财富精神,它将成为鼓 舞全国人民奋斗的精神动力。其中体现的哲 理是 A.社会意识不受社会存在的影响 B.社会历史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 C.认识具有反复性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故 A 错;B、C正确,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
上层建筑
决定 决定 生产力
意识形态 制度和设施 反作用
反作用
生产关系 · 经济基础
人类社会的 基本矛盾
人类社会的 一般规律
贯 穿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于 人 类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 社 力状况的规律 会 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 终 基础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考点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考点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考点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及实现方式
1、社会的本质: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含义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 1、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历史的意 义在于“超人”的诞生,他的“统 治和奴役的意志是决定一切的力 量。” • 2、我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代表梁 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 舍英雄几无历史”,“舍豪杰则无 世界”,“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 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11.1社会发展的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考点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 其矛盾运动 意识形态、
◆上层建筑适应经济
基础,促进经济基础 的巩固和完善 ◆上层建筑不适应经 济基础,阻碍经济基 础的发展和变革
上层建筑
决 定
制度和设施
◆经济基础决定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生产关系 的总和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体现了两 者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
[考点四]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发展的实现形式
(1)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
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
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2、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1)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实现方式:在阶级社会里,基本矛盾的解 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