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数学变成好玩的游戏--基于关键经验的幼儿园数学区角游戏新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数学变成好玩的游戏--基于关键经验的幼儿园数学区角游戏新设计
把数学变成好玩的游戏
——基于关键经验的幼儿园数学区角游戏新设计
椒江区教育教学发展中心王琳玲
【摘要】本文从当前幼儿园数学区角活动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要增强数学区的游戏性、学习性和开放性。把数学区角活动直接改称数学区角游戏,表明首先要突显数学区的游戏性,文章从“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乐于探索”,“提高游戏竞赛性、让幼儿乐于挑战”,“增强游戏不确定性、让幼儿乐于探索”三方面阐述了数学区角游戏化的具体做法;同时从引导性、全面性、适龄性和层次性四方面介绍了基于关键经验来设计数学区角游戏,从而提高数学区学习性的方法;最后提出要给游戏留白,允许幼儿参与游戏的设计与改编,从而在持续的游戏热情支持下更好地获取数学经验。
【关键词】关键经验幼儿园数学区游戏
孩子在幼儿园学习数学的主要途径有数学集体活动和数学区角活动两大类。当前,为了保证幼儿有更多的自由游戏时间,很多幼儿园大幅度减少了集体教学次数,区角就成了幼儿学习数学最主要的途径,如何科学而巧妙地设计数学区角活动,让孩子在自主的游戏中有效获取数学经验显得尤为重要。
数学区常常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师制作的材料以作业化的练习为多,相比其他区角幼儿不喜欢到数学区玩,如图1“买东西”
材料,缺乏游戏意味,孩子觉得自己是在做“作业”,所
以操作过一两次后就兴趣索然;二是材料投放盲目随意,
老师很少去思考游戏涉及的数学关键
经验是什么,是不是符合这个年龄阶
段孩子的发展水平,如老师在小班数
学区投放了图2“给瓢虫穿衣”材料,让孩子在每个纽扣上都扣上片片当瓢虫的斑点,孩子们停留在扣纽扣的动作上,却没能获取相关的数学经验,问老师这个材料承载的数学关键经验是什么,老师也说不出所以然;三是游戏材料的变化与调整少,不能长时间被孩子喜欢。针对以上三种现象,我们提出首先要增强数学区的游戏性,让数学区变得好玩;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基于早期数学关键经验来设计数学区角游戏,让幼儿在好玩的游戏中自然习得数学经验、运用数学经验、提升数学经验;最后还要增强游戏的开放度,允许孩子参与到游戏的设计与改编中,从而激发幼儿持续游戏的热情。
一、凸显游戏意味,让数学区“玩有所乐”
区域活动是游戏和学习的统一,且游戏性大于学习性,所以数学区首先要凸显游戏性,教师必须要把数学区变得好玩,让幼儿乐于参与。比如为操作活动创设一个幼儿喜爱的游戏情境、加强游戏过程中的竞赛性、增强游戏结果的不确定性,以此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乐于尝试
皮亚杰理论的引进与推广确立了操作法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老师很关注在数学区角中为幼儿提供动作水平上的操作学习,但是这种操作不应该是枯燥的单一练习,老师更应该为幼儿的操作学习设计一个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尝试、持续探究,在多次丰富的操作体验中逐步理解数学概念的抽象意义。比如,在小班数学区创设“大纸盒里的保龄球馆”游戏情境后,孩子们在一次次打球捡球中快乐的点数着自己打倒的保龄球数,兴奋地比较着谁打倒的球多,枯燥的点数活动在游戏情境下变得自然而积极。再如,在大班“走近小学”主题活动中,可以在数学区投放“上学去”游戏材料(见图3),让幼儿测一测并比一比谁家离学校最近。由于老师创设的
游戏情境贴合主题背景,又符合大班孩子的当前兴趣,孩子们积极地选用着合适的材料,乐此不疲地测量着,兴奋地交流着自己的发现:毛线和卷尺不太好量;蓝小棒和黄小棒都可以用来测量,红棒太长,测量时不好转弯;1号家离学校的距离是25颗围棋子接起来的长度,2号家离学校的距离只有20颗围棋子连起来的长度……在一次又一次的积极的尝试中幼儿获取了测量的许多关键经验:当物体无法进行直接比较时,可使用测量工具进行间接比较;生活中的小棒与绳子等物件可以作为测量的工具,但不同物体要选用合适的物件进行测量;测量必须从物体的顶端开始,且必须是不间断的或没有重叠的等等。
2. 提高游戏竞赛性,让幼儿乐于挑战
为了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增强游戏过程中的竞赛性,尤其对中大班的幼儿来说,更喜欢两
两对玩或是三人、四人一起玩。
比如游戏“我赢的牌最多”(见
图4),以2人对玩为例,各自
选一种颜色的积木牌打乱数序
排成一排,轮流仍骰子,扔到数
字几就从自身前面箭头方向开
始数到第几块牌并取出放到中
间,大牌吃掉小牌,且自己可放
图4 中班游戏:
回原位,最后比比谁吃到对方的牌最多,多着为胜。游戏可2人对玩,也可3人4人一起玩,如果多人一起玩,就按扔到的骰子数同时取出相应的牌,牌上数字最大者为胜,可以吃掉所有比他小的牌。由于游戏有了竞赛性,枯燥的比大小活动变得好玩起来,幼儿游戏过程中还自然地获取了10以内序数的相关经验。但是各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不同,所以投放的竞赛游戏也应该有所不同。小班幼儿竞赛意识弱,竞赛游戏不宜过多,下学期可以个人竞赛形式少量开展,但要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体验;中班幼儿竞赛意识逐渐增强,可以尝试开展2人竞赛游戏,但多人竞赛游戏不宜过多;大班幼儿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强,多种形式的竞赛游戏都可以进行。
3.增强游戏不确定性,让幼儿乐于探索
扑克和麻将游戏之所以让成人乐此不疲的精髓所在就是其不确定性。因为
每次同伴可以不同,摸到的牌也必定不同、输赢结果更不确定,所以许多成人玩一辈子也不厌倦。那么,提高数学区游戏的不确定性,肯定也会增加幼儿反复游戏的乐趣。我们可以在棋类游戏设计中用上骰子,从而增加游戏的不确定性;也可以利用多变的麻将、扑克等现成的材料开发一系列幼儿适玩的小游戏。比如我们设计的大班麻将游戏“我是大赢家”(见图5),可以巧妙地吸引幼儿反复进行10以内凑数游戏,从而帮助幼儿获取数的分合经验。假如凑的总数是10,幼儿手上先摸到了一张“4”,就会早早盼望着等下能摸到一张6,在不断“摸牌”、“扔牌”、“碰牌”的过程中孩子无时无刻都在做积极的运算。从一开始需要借助牌面上具象的数量到后来能迅速合成两个部分数,幼儿的分合经验越来越丰富,运算速度不断提高,运算能力也不断增强。对幼儿来说,每一次游戏都是新鲜的,因为凑的总数可以自己变换,玩伴可以不同,输赢也不确定,所以在整个学期甚至整个大班阶段,这个游戏幼儿都百玩不厌。
游
戏步骤
游戏玩法
关键
经验图 5 大班游戏:我是
大赢家(两人对玩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