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电控技术
朱明-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维修
三、节气门体 连接于进气歧管与空气流量计或空气 滤清器之间,设置有节气门、节气门位置 传感器、旁通空气道、怠速阀等。
节气门体1
节气门体2
电子燃油喷射发动机故障检修
一、注意事项
1.进气系统
1)油尺口、加油口必须安装好; 2)进气软管不得有破裂,接口紧固良好; 3)真空管不得破裂、扭结、插错; 4)喷油器安装贴实,密封圈完好;
2.油耗降低5%~10%; 3.废气排放量减少20%左右; 4.加速时间减少1~3秒;
第二讲
电控系统的类型
一、按空气流量计的类型分: K型、KE型;D型;L型;LH型; 二、按喷射位置分: 单点喷射SPI;多点喷射MPI; 三、按喷射时刻分: 连续喷射;分组喷射;顺序喷射;
KE型系统
D型系统
L型系统
二、故障排除
1.发动机不能起动或起动困难
1)观察故障灯 系统正常时,点火开关ON,故障灯长亮,发动机运转时,故障 灯熄灭。否则,系统有故障或故障灯电路有故障。 丰田车发动机故障码读取与消除(静态—KEYON) 前提:电瓶电压11伏以上;关闭所有辅助用电设备;节气门全关 闭;AT变速杆处于P/N档。 调码:点火开关ON,短接诊断接头上TE1与E1。 读码:观察仪表板上发动机故障灯闪烁规律。规律是先闪小码, 再闪大码;先闪十位,再闪个位。故障码表.doc
解码:将读得故障码,在故障码表查阅,获得检修信息。 消码:故障排除后,点火开关OFF,拔下EFI保险15A(20A)10秒 以上。 2)基本检查 a.ECU的电源供给及启动。 b.进气歧管的漏气;真空度往往较低,表明漏气严重。 c.供油油压低;汽油压力低,则是油管汽油量少。 d.气缸压力低或多数气缸压力低; e.点火火花和点火正时; f.喷油油束试验;
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柴油机电控系统概述
二、柴油机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应用背景
• 日益紧迫的能源与环境问题迫使人们对越造越多的汽车进行严格的排放 控制和提出更高的节能要求;
• 每天频繁发生的交通事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的威胁,这对 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新材料及新工艺等在发动机上的应用,已使 发动机的结构和性能焕然一新
时和喷油量。 • 独立控制喷油时间 • 燃油喷射能力加强 • 不能独立控制油压
第3页
一、电控技术的发展及优缺点
第三代,时间—压力控制式 • 利用电磁阀控制喷油正时和喷油量,高压泵控及
控制阀来控制喷油压力。 • 高压油泵供油 • 控制阀控制燃油压力 • 高压柴油存贮在共轨 • 电磁阀独立控制喷油
量、喷油正时和喷油 速率
第一章 认识柴油机电控系统
1.1 柴油机电控技术概述
第1页
一、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及优缺点
第一代,位置控制式 • 电子调速器替代机械式离心调速器 • 电机驱动油量控制套筒 • 控制油喷量 术的发展及优缺点
第二代,时间控制式 • 利用高速电磁阀的开启或闭合时间来控制喷油正
第7页
Cx Hy Sz + O2 + N2
CO2 + H2O + N2 + O2 + NOx + HC + CO + SOx + C
柴油 空气
主要排气成分 排气中的微量成分
微粒排放物( PM) 可见污染物排放
柴油机:主要是 NOx, PM 第5页
三、 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应用特点
• 电子装置运行精确 • 容易实现自动控制系统 • 电子装置能向车辆提供广泛的信息 • 电子部件比机械部件更容易装到发动机上 • 采用电子电路能够做到更高的集中程度 • 电子部件很少受原材料的限制,从长远看,电控发动机的成本将降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第一章: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3. 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定义。
2.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3.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应用实例。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相关案例资料。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
2. 讲解:讲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3. 案例分析:分析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应用实例。
4. 总结:强调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重要性。
第二章:发动机电控系统组成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
2. 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3. 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
2. 发动机电控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3.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相关示意图。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
2. 讲解:讲解发动机电控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3. 示意图分析:分析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4. 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5. 总结:强调发动机电控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第三章:燃油喷射控制技术一、教学目标1. 了解燃油喷射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2. 掌握燃油喷射控制技术的类型。
3. 理解燃油喷射控制技术在发动机电控系统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燃油喷射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2. 燃油喷射控制技术的类型。
3. 燃油喷射控制技术在发动机电控系统中的应用。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3)电子控制式(EFI型)
组成:空气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控制系统
电喷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一、进气系统流程图
空气滤清器
空气流量计
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进气管
怠速空气控制阀
发动机
空气滤清器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怠速空气控制阀
进气管
发动机
D型
L型
燃油系统
燃油泵的控制
(4/5)
开路 继电器
EFI继电器
燃油泵
IG
ST
点火 开关
FC
E1
STA
NE
NE信号
发动机ECU
微处理器
GSFC
GSW
空气囊中央传感器总成
3. 燃油泵关闭系统 有些汽车有这样的机械装置,在遇到下述情况时,燃油泵控制系统能使燃油泵停止运转,以保证安全。 当空气囊充气胀开时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一、发动机上常用的电控系统有: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FI、 电控点火系统ESA、 怠速控制系统ISC、 排放控制系统、 增压控制系统、 自我诊断与报警系统、 失效保护系统和应急备用系统。
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 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降低排放污染; 改善发动机的加速和减速性能; 改善发动机的起动性能; 发动机故障发生率大大降低。
喷油时间控制
各种矫正
(2/11)
大
2. 预热加浓
校正期间 的喷油量
小
低
冷却液温度(C)
高
0
发动机ECU在冷机时,因为此时燃油不容易雾化,所以,燃油的喷射量就需增加。 从而达到较好的行车性。 最大校正量是常温下的两倍。
维修提示: 如果温度传感器失灵时,可考虑这是引起发动机的行车性较差的原因之一。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3. 熟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点火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4. 学会诊断和排除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电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电控技术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应用2.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组成电控单元(ECU)传感器执行器控制线束和连接器3.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喷油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燃油喷射控制策略4.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的类型点火塞和点火线圈的工作原理点火控制策略5. 排放控制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的组成催化转化器的工作原理排放控制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工作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电控技术应用的理解。
3. 实操演示法:演示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操作和故障诊断方法。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2. 课件:PowerPoint 或其他演示软件3. 实车或发动机电控系统模型4. 故障诊断工具和设备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2. 考试成绩:笔试和实践操作考试3. 综合评价:小组讨论表现、故障诊断案例分析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讲授20课时,实践操作12课时。
2. 教学计划: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和课时。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2. 讲解基本概念:详细讲解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控单元(ECU)、传感器、执行器等。
3. 分析工作原理:讲解各个系统的具体工作原理,如燃油喷射系统、点火系统和排放控制系统。
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车或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学设计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学设计随着汽车电子化的发展,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已经成为汽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教学设计是培养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目标首先,教学设计需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设计。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掌握汽车发动机概念和构造原理。
2.理解汽车电控技术在发动机控制中的应用。
3.学习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4.掌握常见故障排除方法和维修技能。
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教学内容: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1.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发动机的构造原理和工作原理。
3.发动机热力学循环。
4.汽车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第二章汽车电控技术1.汽车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2.汽车电控技术的应用。
3.汽车电控系统的分类和发展趋势。
4.汽车电控系统的特点和构成要素。
第三章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1.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部分。
2.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
3.发动机传感器的种类和作用。
4.发动机执行器的种类和作用。
第四章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应用1.发动机参数检测与诊断技术。
2.发动机电控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
3.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技术。
4.发动机性能优化技术。
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中,除了教学内容外,教学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听讲授课,学习发动机电控技术相关的知识,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2.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实现控制策略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掌握诊断与维修方法。
3.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掌握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了解实际应用环境和工作流程。
4.学习资料:提供相应的教材、视频、工具和软件,让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获得更深刻的知识理解。
总结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学设计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设计和管理。
发动机电控技术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已成为汽车行业的关键技术之一。
为了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性能、降低排放、节约能源,发动机电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广泛重视。
本实训报告以发动机电控技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实训,了解其工作原理、检测方法及故障诊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熟悉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2. 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检测方法及故障诊断技巧;3. 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实际操作经验;4. 增强对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认识和兴趣。
三、实训内容1. 发动机电控系统概述发动机电控系统主要由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ECU)和执行器组成。
传感器负责收集发动机运行状态信息,ECU根据这些信息进行计算处理,然后驱动执行器实现发动机的最佳工作状态。
2. 发动机电控系统主要传感器检测(1)进气温度传感器:检测进气温度,为ECU提供燃油喷射量和点火正时依据。
(2)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检测冷却液温度,为ECU提供修正喷油量的依据。
(3)空气流量传感器:检测进气量,为ECU提供燃油喷射量和点火正时依据。
(4)氧传感器:检测尾气中的氧含量,为ECU提供反馈信号,实现空燃比的精确控制。
(5)曲轴位置传感器:检测曲轴转动角度和发动机转速,为ECU提供点火时刻和喷油时刻的依据。
3. 发动机电控系统主要执行器检测(1)喷油器:根据ECU的指令,将燃油喷入气缸,实现燃油喷射。
(2)点火线圈:根据ECU的指令,产生高压电,点燃混合气。
(3)节气门:调节进气量,影响发动机的功率和排放。
4. 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1)故障代码读取:利用诊断仪读取ECU存储的故障代码,分析故障原因。
(2)数据流分析:通过读取ECU的数据流,观察发动机运行状态,判断故障原因。
(3)故障现象分析:根据故障现象,结合理论知识,推断故障原因。
四、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发动机电控技术实训,我对发动机电控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检测方法及故障诊断技巧。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第一章:概述1.1 课程介绍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理解电控技术的定义和作用。
掌握电控系统的组成部分。
1.2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认识到其在汽车行业中的重要性。
掌握电控系统的组成部分,理解各个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能够简单分析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1.3 教学内容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电控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电控系统的组成部分:电子控制单元(ECU)、传感器、执行器等。
1.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电控系统的定义。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电控系统的组成部分和作用。
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电控系统的组成部分和作用,通过小组报告进行展示。
第二章:电子控制单元(ECU)2.1 教学目标理解ECU的作用和功能。
掌握ECU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了解ECU在汽车发动机控制中的应用。
2.2 教学内容ECU的作用和功能:控制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点火时机等。
ECU的组成: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
ECU的工作原理:信号采集、数据处理、控制指令输出。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ECU的作用和功能、组成以及工作原理。
采用实例分析法,分析ECU在汽车发动机控制中的应用。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ECU作用和功能的掌握情况。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ECU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通过小组报告进行展示。
第三章:传感器3.1 教学目标了解传感器的作用和分类。
掌握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理解传感器在电控系统中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传感器的作用:获取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和外部环境信息。
传感器的分类: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
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氧传感器、爆震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等。
采用讲授法,讲解传感器的作用和分类。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新技术分析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新技术分析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是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汽车的性能、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控制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也在不断更新换代,采用了各种新技术来提升汽车的性能和节能环保性。
本文将对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新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智能化控制系统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也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传统的发动机控制系统主要依靠预先设定的参数来控制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而智能化控制系统则能够根据汽车的实际运行情况和驾驶习惯来实时调整发动机工作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通过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统,汽车发动机可以根据不同的行驶情况进行自适应调整,改善了汽车的驾驶感受和燃油经济性。
二、全面电气化系统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传统汽油发动机逐渐被电动驱动系统所取代。
而在传统汽油汽车中,也开始出现了全面电气化的趋势。
传统的液压和机械传动系统正逐渐被电动驱动系统所替代,发动机电控系统也在逐步向全面电气化方向发展。
采用全面电气化系统的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能够更加精准地控制发动机的各项参数,实现更高效的能量转化和传输,从而提升汽车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三、多元化燃料适配性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新能源汽车的兴起,传统的汽油发动机已经不能满足汽车市场的需求。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也在向多元化燃料适配性方向发展,能够适配多种不同类型的燃料,包括汽油、柴油、天然气、乙醇、甲醇等。
通过提升燃料适配性,汽车发动机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不同的燃料供给,降低对传统石油燃料的依赖,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四、排放控制和智能监测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汽车排放控制成为汽车工业的重要课题。
新一代的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将更加注重排放控制和智能监测,通过精细化的控制和监测系统,实现对汽车排放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这种智能化的排放控制系统能够更加准确地控制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保证排放达标,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简述发动机的电控技术
简述发动机的电控技术一、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为适应降低汽油机燃油消耗和有害物排放量的要求,汽油机燃油供给技术经历了从机械控制汽油喷射到现在的发动机集中管理系统,以及目前正在迅猛发展的缸内直喷技术。
1934年,德国怀特(Wright)兄弟发明了向发动机进气管内连续喷射汽油来配制混合气的技术。
1952年,德国Bosch公司研制成功了第一台机械控制缸内喷射汽油机。
1958年,Bosch公司研制成功了机械控制进气管喷射汽油机。
1953年美国本迪克斯公司(Bendix)开始研制由真空管电子控制系统控制的汽油喷射装置,并在1957年研制成功。
1967年,德国博世(Bosch)公司根据美国本迪克斯公司的专利技术,开始批量生产利用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信号和模拟式计算机来控制发动机空燃比A/F的D型燃油喷射系统(D-Jetronic)。
1973年,德国Bosch公司在D型燃油喷射系统(D-Jetronic)的基础上,改进发展成为L型燃油喷射系统(L-Jetronic)。
1973~1974年,美国通用(General)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装上了集成电路IC点火控制器。
1976年,美国克莱斯勒(Chrysler)汽车公司研制成功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取名为“电子式稀混合气燃烧系统ELBS”。
1977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研制成功了数字式点火控制系统。
1979年,德国Bosch公司开发出了M—Motronic系统,即发动机集中管理系统。
1979年,日本日产(Nissan)汽车公司研制成功了集点火时刻控制、空燃比控制、废气再循环控制和怠速转速控制与一体的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ECCS。
1980年,日本丰田(TOYOTA)公司开发出了具有汽油喷射控制、点火控制、怠速转速和故障自诊断功能的丰田计算机控制系统TCCS。
1981年,Bosch公司开发出了LH-Jetronic系统。
1987~1989年,Bosch公司开发出电控单点汽油喷射系统。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新技术分析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新技术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也在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升级。
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善了发动机的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还提高了汽车的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本文将针对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新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一、智能化电控系统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也逐渐智能化。
智能化电控系统通过对车辆传感器采集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了发动机动力输出的精准控制,提高了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驾驶舒适性。
智能化电控系统还可以根据驾驶环境和驾驶习惯进行实时调整,提高了汽车的驾驶安全性和性能表现。
智能化电控系统的应用还可以实现车辆的自动行驶和智能化交互,提高了汽车的智能化水平。
通过智能化电控系统可以实现车辆的自动停车、自动泊车和自动巡航,大大提高了汽车驾驶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二、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是当前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热点技术之一。
可变气门正时系统通过控制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开闭时间和开度,实现了发动机在不同转速和负载下的最佳气门正时调整,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最佳气门正时调整,提高了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排放性能,降低了汽车的燃油消耗和环境污染。
三、电动助力涡轮增压技术随着汽车动力性能的不断提高,电动助力涡轮增压技术成为了当前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热门技术之一。
电动助力涡轮增压技术通过电动机驱动涡轮增压器,实现了发动机在低转速下的快速响应和动力输出,提高了汽车的加速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四、燃油直喷技术燃油直喷技术是当前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新兴技术之一。
燃油直喷技术通过在气缸内部直接喷射燃油,实现了燃油的精细雾化和高效燃烧,提高了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功率密度。
燃油直喷技术还可以实现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燃油的高效利用,降低了汽车的燃油消耗和排放。
燃油直喷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汽车发动机在不同转速和负载下的精准控制,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学会分析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并具备一定的维修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1.1 电控技术的定义1.2 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1.3 电控技术的优点2.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2.1 传感器2.2 执行器2.3 控制单元2.4 连接线路3.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3.1 点火控制3.2 燃油控制3.3 排放控制3.4 怠速控制4.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4.1 故障诊断方法4.2 故障维修流程4.3 常用诊断工具5. 电控发动机典型故障案例分析5.1 点火系统故障案例5.2 燃油系统故障案例5.3 排放系统故障案例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故障诊断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故障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2. 教学课件3. 故障诊断工具:示波器、诊断仪等4. 实践操作车辆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30%。
2. 考试成绩:包括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占总评的70%。
六、教学进程安排第1周:介绍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及发展历程。
第2周:学习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第3周:深入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4周:学习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第5周:分析电控发动机典型故障案例。
七、教学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汽车维修企业,了解电控发动机的实际应用和维修过程。
2. 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实践操作,模拟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
3. 开展校内实训活动,让学生在实车上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操作。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Electronic Control Unit,简称ECU) 是指通过电子设备对汽车发动机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技术体系。
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机械式汽车发动机逐渐被电控发动机取代,以提供更高的燃油效率、更低的排放和更可靠的性能。
本文将介绍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原理、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趋势。
原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基于嵌入式系统,通过传感器感知发动机的各种工作参数,如转速、温度、压力等,并通过ECU进行实时控制和调节。
ECU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并根据事先设定的算法和映射表,控制发动机的点火、喷油和排气等关键操作,以实现优化的燃烧过程和最佳的发动机性能。
发展历程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最早的电控系统采用基于模拟电路的硬件设计,功能有限,且随着汽车系统复杂度的提高,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随后,随着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逐渐采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设计。
现代的发动机电控系统采用高性能的微处理器和专用的集成电路,能够实时监测和调节发动机的各项参数。
此外,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发动机电控系统也逐渐实现了与其他汽车系统的通讯和集成。
发动机调控1.点火系统控制: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通过控制点火时机和点火强度,以实现最佳的燃烧效果。
ECU根据传感器的数据,计算出点火时机和点火强度参数,并通过点火线圈对发动机进行点火。
2.燃油喷射控制:现代汽车采用电喷系统,ECU通过控制喷油嘴的开启时间和喷油量,实现对燃油供给的精确控制。
ECU会根据发动机负荷、转速和氧气传感器的数据,计算出最佳的喷油参数。
3.排气控制:发动机电控系统还可以控制排气阀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以调节排气气流量。
通过精确控制排气阀门的工作,可以实现更高效的排气、减少油耗和提高动力性能。
电控系统的优势1.精确控制:发动机电控系统可以根据实时传感器数据进行精确的控制和调节,以实现最佳的燃烧过程和最佳的动力性能。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随着现代汽车的快速发展,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也在不断地不断进步。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是指利用电子技术对汽车发动机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提高汽车性能、降低排放、提高经济性等目的。
本文将对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概述进行介绍。
发动机电控系统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是由传感器、控制单元、执行器等多个组成部分组成。
传感器主要负责测量汽车发动机各个参数的变化,并将这些数据传递给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则根据传感器所传递的数据来控制执行器进行动作,并控制汽车发动机的运转。
执行器则是控制单元执行指令的器件,如调节装置、喷油器、可变进气歧管等。
传感器传感器是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测量、检测、监测发动机性能、燃料经济性和排放水平等参数。
主要的传感器有以下几种: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用来测量节气门的位置。
这个传感器不仅可以帮助控制单元控制发动机的燃油供应,而且可以通过控制节气门位置来提高发动机性能。
氧气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可以测量废气的氧气浓度,从而控制单元可以调整气/燃料比。
这个传感器对于减少废气排放和提高燃料经济性非常重要。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曲轴角度传感器可以测量曲轴的位置,从而帮助控制单元协调发动机供应燃料的时间,确保在适当的时间提供燃油。
空气流量传感器空气流量传感器用于测量进入发动机的空气的流量。
这个传感器不仅可以在运行中帮助控制单元调整燃油供应,还可以在发动机启动时帮助确保发动机能够启动。
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是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核心部分,它可以根据传感器的数据来控制发动机的运转。
控制单元需要不断地读取传输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反馈来控制执行器的动作。
控制单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电子控制器模块(ECM)它是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控制中心,可以监测传感器的信号,根据实际情况发送控制指令,调整燃油气体供应和点火等参数,以保持发动机的最佳状态。
传输控制模块(TCM)它是自动变速器的控制中心,可以监测传感器的信号,依据工况,对变速器泵、多离合器及离合器等油路实现联锁控制,更加精准、更加细致地实现自动变速器的各项控制。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熟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点火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4. 学会使用相关诊断工具和仪器对发动机电控系统进行检测和故障排除。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1.1 电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电控技术的优点和缺点2. 发动机电控系统组成2.1 主要部件及其功能2.2 各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3.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3.1 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3.2 喷油器的构造与维修3.3 燃油泵的工作原理与维修4. 电控点火系统4.1 点火系统的类型4.2 点火线圈与点火塞的构造与维修4.3 点火控制模块的工作原理与故障排除5. 排放控制系统5.1 排放控制系统的组成5.2 催化转化器的构造与维修5.3 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故障排除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演示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故障现象和排除方法。
3. 组织学生进行实车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4. 开展课堂讨论,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2. 课件: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演示文稿3. 实车:用于讲解和操作练习4. 诊断工具和仪器:用于检测和故障排除实践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3. 实车操作考核: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4. 课程结束后的理论知识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发动机电控技术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4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第1-8课时:介绍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第9-16课时:讲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第17-24课时:深入学习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点火系统和排放控制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1章 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
主讲: 主讲:朱明
高级技师、经济师, 高级技师、经济师,工程师 高级技能专业教师 汽车维修工高级考评员
第五章 汽油机辅助控制系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朱明工作室 zhubob@
第一章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
第一节 第二节 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 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 应用在发动机上的电子控制系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朱明工作室 zhubob@
七、巡航控制系统
功用:设定巡航控制模式后,ECU根据汽车运 功用:设定巡航控制模式后, 根据汽车运 行工况和运行环境信息,自动控制发动机工作, 行工况和运行环境信息,自动控制发动机工作,使 汽车自动维持一定车速行驶。 汽车自动维持一定车速行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朱明工作室 zhubob@
二、电控点火系统(ESA) 电控点火系统( )
功用:是点火提前角控制 。根据各相关传感器 功用: 信号,判断发动机的运行工况和运行条件, 信号,判断发动机的运行工况和运行条件,选择最 理想的点火提前角点燃混合气, 理想的点火提前角点燃混合气,从而改善发动机的 燃烧过程,以实现提高发动机动力性、 燃烧过程,以实现提高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降 低排放污染的目的。 低排放污染的目的。
第三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朱明工作室 zhubob@
第一节 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
一、发动机电控技术发展 二、电控技术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一、发动机电控技术发展
朱明工作室 zhubob@
始于20世纪 年代 分为三个阶段: 始于 世纪60年代,分为三个阶段: 世纪 年代, 第一阶段, 世纪60年代中期到 年代中期, 第一阶段,从20世纪 年代中期到 年代中期,主要 世纪 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 是 为了改善部分性能而对汽车产品进行的技术改造, 为了改善部分性能而对汽车产品进行的技术改造,如在 车上装了晶体管收音机; 车上装了晶体管收音机; 第二阶段, 世纪70年代末期到 年代中期, 第二阶段,从20世纪 年代末期到 年代中期,为解 世纪 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 决 安全、污染、和节能三大问题, 安全、污染、和节能三大问题,研制出电控汽油喷射系 电子控制防滑制动装置和电控点火系统; 统、电子控制防滑制动装置和电控点火系统; 第三阶段, 世纪 年代中期以后, 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第三阶段,20世纪 年代中期以后,电子技术广泛的 应 用在底盘、车身、和车用柴油发动机多个领域。 用在底盘、车身、和车用柴油发动机多个领域。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汽車發動機電控技術》模組一概述課題一發動機電子控制技術發展史一、汽油機電子控制技術發展史為適應降低汽油機燃油消耗和有害物排放量的要求,汽油機燃油供給技術經歷了從機械控制汽油噴射到現在的發動機集中管理系統,以及目前正在迅猛發展的缸內直噴技術。
1934年,德國懷特(Wright)兄弟發明了向發動機進氣管內連續噴射汽油來配製混合氣的技術。
1952年,德國Bosch公司研製成功了第一臺機械控制缸內噴射汽油機。
1958年,Bosch公司研製成功了機械控制進氣管噴射汽油機。
1953年美國本迪克斯公司(Bendix)開始研製由真空管電子控制系統控制的汽油噴射裝置,並在1957年研製成功。
1967年,德國博世(Bosch)公司根據美國本迪克斯公司的專利技術,開始批量生產利用進氣歧管絕對壓力信號和模擬式電腦來控制發動機空燃比A/F的D型燃油噴射系統(D-Jetronic)。
1973年,德國Bosch公司在D型燃油噴射系統(D-Jetronic)的基礎上,改進發展成為L型燃油噴射系統(L-Jetronic)。
1973~1974年,美國通用(General)汽車公司生產的汽車裝上了積體電路IC點火控制器。
1976年,美國克萊斯勒(Chrysler)汽車公司研製成功微機控制點火系統,取名為“電子式稀混合氣燃燒系統ELBS”。
1977年,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研製成功了數字式點火控制系統。
1979年,德國Bosch公司開發出了M—Motronic系統,即發動機集中管理系統。
1979年,日本日產(Nissan)汽車公司研製成功了集點火時刻控制、空燃比控制、廢氣再迴圈控制和怠速轉速控制與一體的發動機集中控制系統ECCS。
1980年,日本豐田(TOYOTA)公司開發出了具有汽油噴射控制、點火控制、怠速轉速和故障自診斷功能的豐田電腦控制系統TCCS。
1981年,Bosch公司開發出了LH-Jetronic系統。
1987~1989年,Bosch公司開發出電控單點汽油噴射系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课件
*超声波检测方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原理
•
利用进气
产生旋涡时,
引起气体密度
的变化来测知
频率。
整理课件
进气密度均匀,接收波密度均匀;
进气密度改变,接收波密度改变。
节气门开度增大—进气量增多—旋涡 频率增高——气体密度增大—接收波密度 增加—脉冲电压信号频率增高—ECU控制
喷油量增加。 反之则反。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引言:
乘坐汽车:
安全、舒适、快速
汽车的组成:
发动机 底盘 车身 电气设备 电子控制技术
整理课件
绪论
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一、电子控制技术在发动机上的应用 (一)电控汽油喷射
1、控制喷油量
ECU根据发动机转速、负荷确定喷油量,并予以修正, 使A/F=14.7。
2、控制喷油定时
ECU根据发动机工作顺序对排气行程的气缸控制喷油。
整理课件
3、控制减速、限速及闭缸断油 4、控制电动油泵
泵油压力、泵油时间及变速泵油
(二)电控点火
1、控制最佳点火提前角 2、控制通电时间及最大电流 3、控制爆震
(三)怠速控制
热机—快怠速 怠速自动提升
整理课件
(四)排放控制
1、废气再循环 2、排气管废气处理
二次空气供给 三元催化反应器
3、排放污染控制
整理课件
( 二)EFI优点
1、混合气分配及燃油雾化好 提高功率50%;节油5-10% 2、减少排放污染 空燃比适宜,混合气完全燃烧: HC+O2——H2O+CO2 空燃比不适宜,混合气燃烧不完全:
HC+O2燃烧后:
一部分生成H2O、CO2; 一部分生成HC(冷激); 一部分生成CO(缺氧); 一部分生成O2 (富氧);
节气门及位置传感器、怠速控制阀—动力腔—进气歧管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一、空气流量传感器(空气流量计) 作用:检测发动机工作中的进气量,并转
换成电信号送给ECU确定控制喷油量。
型式:
(一)直接测量空气流量传感器
——安装在进气道中
1、体积流量型—测量进气量为体积流量 (1)翼片式(量板式、叶片式)
整理课件
* 冷起动:手控阻风门—加浓混合气 * 热机后:手控阻风门逐渐打开 * 突然加速:机械加浓 * 大负荷:机械、真空同时加浓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2、EFI供油系统
* 工作机理:节气门开度控制进气量,经空气流 量计计量,ECU根据进气量确定喷油量。
* 冷起动:ECU根据冷却液温度控制延长喷油时间。 * 热机后:ECU根据冷却液温度的变化控制修正喷 油时间。 * 突然加速: ECU根据发动机转速及节气门开度 控制增加喷油时间。 * 大负荷: ECU根据发动机转速及节气门开度控 制增加喷油量。
整理课件
2、质量流量型—测量进气量为质量流量
• 检测机理
•
在进气道中设置
一通电发热体,使其
温度与进气温度维持 温度差为100℃。
• 节气门开度增大进气量增多-发热体 被带走的热量多-发 热体通过电流增大-
信号电压升高
整理课件
(1)热线式空气流量计 • 白金热线,
直径70um。固 装取样管内。 取样管安装在 进气道中。
整理课件
空气中的氮气(N2)与燃烧后排出的高 温氧(O2)将产生多氧化氮(NOx )
HC、CO、 NOx 是汽车排放的三害 3、充气效率高、发动机功率大、加速性 能及起动性能好
整理课件
二、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一)按喷油部位不同
1、缸内喷射—直接向缸内喷油(难)
2、进气歧管喷射—向进气歧管喷油 单点喷射;多点喷射
整理课件
• 热线RH与 温度补偿电 阻RK、电桥 平衡电阻RB、 及信号电阻 RS组成电桥 平衡电路。
整理课件
结构:翼片、电位计及内部电路
翼片:测量叶片—进气道
阻尼叶片—阻尼室 两叶片铸成一体,以轴为支点转动。轴 顶端驱动滑片在镀膜电阻上滑动,同时设有
盘形弹簧,用于平衡叶片转动。
电位计及内部电路: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检测原理:
节气门开度增大—进气量增多—翼片转动角度 增大—镀膜电阻值减小—电压US减小—US/UB减小— ECU控制喷油量增加。 反之则反。
(一)全自动空调 (二)电动座椅 五、电子控制技术在信息
方面的应用 (一)信息显示与报警 (二)语音信息
(三)车用导航
整理课件
第一篇
电子控制技术 在汽车发动机上的应用
整理课件
第一章 概述
一、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FI)的优点 (一) EFI与化油器供油系统的比较
1、化油器供油系统
* 工作机理:节气门开度控制化油器喉管处的真空 度—吸油和空气混合
说明:
1、内设油泵控制开关,翼片静止,开关断开— 油泵不工作;翼片转动后,开关闭合—油泵工作。
2、内设进气温度传感器,对喷油量进行修正。
整理课件
(2)卡门旋涡式
检测机理:
在进气道中设置旋涡发生器,进气中将产生旋
涡,其频率f与进气流速v存在如下关系:
f = St .v/d
- - S d t 系数(0.2)
曲轴箱通风 活性炭罐
整理课件
二、电子控制技术在底盘 部分的应用
(一)制动防抱死系统 (二)电控自动变速器 (三)电控动力转向 (四)电控悬挂 (五)巡航控制
整理课件
三、电子控制技术在行驶安 全方面的应用
(一)安全气囊 (二)防撞系统 (三)前照灯控制
整理课件
四、电子控制技术在舒适 性方面的应用
旋涡发生器直经
通过测知f可求出v,v乘以进气通道截面便可
求出进气体积流量。
整理课件
*反光镜检测方式(振动检测方式)
• 原理:
•
利用进
气产生旋涡
时,引起压
力变化来测
知频率。
整理课件
节气门开度增大—进气量增 多—旋涡频率增高——气体压力变 化频率增大—膜片振动频率高—脉 冲信号频率高—ECU控制喷油量增加。
(二)按系统控制方式不同
1、机械控制式(K型) 博世公司1967年研制—上吸式和下吸式
2、机电混合式(KE型) 1993年研制—设置电液压差调节器
3、电控燃油喷射 70年代单一控制 80年代开始综合控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三)按喷油方式不同
1、连续喷射(K型、KE型) 2、间歇喷射
同时喷射;顺序喷射;分组喷射
(四)按空气流量检测方式不同
1、直接测量空气流量
体积流量;质量流量
2、间接测量空气流量
整理课件
第二章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
进气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 电控系统;故障自诊断系统; 安全功能和后备系统
第一节 进气系统
功用: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提供必须的空气。 组成: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传感器—怠速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