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小说阅读 考点提升练(一)中国小说 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项《小说探究》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项《小说探究》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16分)阴影与阳光徐慧芬14岁的中学生小蒙觉得自己这几天倒霉透了。
前天,因为出黑板报的缘故,他是最后一个离校的学生。
黑板报出到一半,突然他想看看高年级的黑板报出得怎么样,取取经。
但是人家教室的门已经锁上了。
于是他从自己教室搬来一张凳子。
人站在凳子上,高了,这样他就可以通过墙上的气窗,看到人家教室里的黑板报。
正在他脸贴玻璃、专心张望的时候,值班教师走了过来,有点狐疑地问了一番后,就要他赶快回家。
巧的是,这天夜里,这一层办公室遭窃,所有老师的抽屉都被翻过,连零星小钱都被搜走了。
这样,作为最后一个离校又有点古怪行为的学生,小蒙就有理由被唤到教务处谈话。
虽然班主任和熟悉他的任课教师全部担保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从教务处出来的小蒙仍忍不住掉了眼泪,因为班上竟有不明真相的同学用一种陌生的眼光打量他,其中包括和他挺好的同学。
今天的事就更糟糕了。
小蒙向妈妈哭诉了今天的遭遇:他放学回家途经一个专卖复习资料的书屋,买了两本书,刚准备跨上自行车,迎面一辆卡车突然掉下一个大纸箱。
纸箱破了,里面的儿童玩具散落一地。
待车上司机发现,将车停下来时,周围已有人趁机捡了便宜溜走了。
他看司机挺急,就帮着司机把玩具捡起装回箱子里。
好事做完后,他的自行车却不见了!那是才买不久的新车啊!“好心没好报!小偷太坏了!呜……”小蒙边说边哭,眼泪越流越多。
“哭什么?哭了车子就能回来吗?以后一定要吸取教训。
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妈妈不是要你做一个自私的人,问题是现在风气坏,人心不古,所以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多管闲事,免得招惹是非……”小蒙的妈妈唠唠叨叨边劝边教训儿子。
“你在培养儿子朝自私方向发展吗?”小蒙的爸爸从外面踏进门,听到妻子的话,打趣道。
“你倒还有心情说笑话!你儿子前天为班级做事,被人疑心当贼;今天做好事,被贼偷了车!”小蒙的妈妈把儿子今天的遭遇愤愤地说给丈夫听,一旁的小蒙哭得更厉害了。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附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附解析一、小说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箫之韵梁晓声时下,文化人士的这个协会那个协会,都搬入文化局新盖的机关楼里了,腾出的那些房子,租作酒楼、洗浴中心什么的。
美术家协会的房子由一位五十几岁的副主席承包,改造成了画廊。
前不久,我应友人相邀,前往画廊,赴茶聚,幸会了那位副主席。
他姓谭,留髯,穿唐装,着布鞋,形象特古代。
一隅,有白发翁抚古琴,仙风道骨,其调袅宛。
友人言:“今日谭先生高兴。
”问何故?答曰:“近来售画频频。
”谭先生忽然问我:“怎么不发高论?”我笑道:“听琴。
”谭先生神情郁悒,轻叹一声,正欲开口,有人制止:“万勿再提小穆。
”众人一时默然,各动怀想之容……友人送我归至宾馆。
我忍不住问小穆何人?友人说,谭先生创办画廊之初,公开招聘善箫者,结果一下子就吸引了近百名应聘者,但都难令谭先生满意。
这过程中谭先生收到一封求职信——写信人声明,自己是个只哑不聋的哑巴。
因为都不满意,谭先生就想起了那封信。
即日下午,一个面容清秀的小青年出现在谭先生面前。
谭先生给了他一支笔,两页纸。
先问青年姓甚名谁,何方人氏,青年写出自己的名字“穆小小”,接着写了“保密”二字。
又问师从,笔答“父亲”。
其字娟小,笔画工整。
再问其父艺从何来?似有所讳。
半页纸没写满,谭先生已无心多问,命吹来。
青年唇触之际,箫音悄起。
但觉五声曼妙,缠绵低回,如诉如泣,似怨似慕。
欣录之。
谭先生刚刚创业,急于收回投资,处处精打细算。
对于小穆的薪水,也不例外,月付三百元而已。
每到一小时另付50元。
小穆默然认可。
且要求不论早晚,随传随到。
自用小穆,谭先生的财运,一月旺过一月,却连为小穆定做的一套服装,也从定薪里照单扣钱。
画家画商,凡听过小穆吹箫的,无不大加称赞。
谭先生得意,小穆知足。
两周后,不知从哪儿来了一个修鞋的老头儿,在画廊门旁摆开了摊位。
谭先生命手下捧人。
老头儿作揖打躬,苦苦哀求。
恰逢小穆前来赶场。
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小说阅读 考点综合提升练 小小说 新人教版
.
1
2
3
4
5
6
7
8
C.小说在情节设计上注意了前后照应,“老板会开车”是 伏笔,“孙华回过头,才发现劳斯莱斯早已没有影子了” 是照应。
.
1
2
3
4
5
6
7
8
黑狗本以为它的速度能迅速过马路,但与劳斯莱斯相 比,它的速度不过是劳斯莱斯的百分之一。劳斯莱斯像一 粒子弹,射向黑狗。孙华看见黑狗了,本能地点了点刹车。
老板感觉到了,命令孙华:我赶时间,一分钟都耽搁
不得,这可是一笔大买卖啊。冲过去!冲过去!
一旦冲过去,黑狗必然当场毙命,孙华犹豫着,一只
.
1
2
3
4
5
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
8
回忆风雨同车的往事,不禁潸然落泪。作为司机,没 有谁比你更优秀了。老总这么评价孙华。
老板会开车,但老板不开车。老板的车是劳斯莱斯, 五六百万呢。老板要在公司里选最好的司机。没有悬念, 孙华当之无愧地做了老板的司机。
孙华做了三十年的司机,还是第一次开这么名贵的车,
.
1
2
3
4
5
6
7
.
1
2
3
4
5
6
7
8
老板又敲孙华的座椅:快点,再快点。孙华说,一点儿不 慢啊。老板不悦了。老板说,以后记住了,你是给我开车, 不是我搭你的车,我说什么就是什么,而不是你做什么就 是什么。车速的快慢,不是由你的技术决定,而是由我的 时间决定的。我赶时间呢,速度要快;我没急事呢,速度 要慢。
2019-2020年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总结11小说阅读选考
现场答案
点石成金
答案一:第一次是被丈夫指责后的委屈与忍耐;第二次是 对丈夫斤斤计较的气愤与不满;最后一次是对麻婶去世的 惋惜,对麻婶女儿知恩图报的感激,以及对丈夫终于不再 唠叨埋怨的释然。效果是丰富了马兰花的人物形象。
考生没有写明流泪的表现,对效 果的分析不全面,缺乏对表现主 题的作用。可得 4 分。
答案二:明暗线分别是麻婶母女和马兰花一
考生没有分清明暗线各是什么,只是笼统
家。好处是:麻婶母女的线索,展现了她们美
好的品德,丰富了小说的主题;明暗线结合突 写出,最多得 1 分;对好处的分析没有使
出了主人公的高尚形象。
用术语,最多得 2 分。本题可得 3 分。
正确答案:第一问: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
现场答案
点石成金
考生对明暗线的解答过于简单,没有细化
答案一:明线是马兰花一家,暗线是麻婶和她 说明,最多得 1 分;对好处的解答,缺乏
女儿。好处是:(1)设置悬念,突出小说的主题;必要分析,如突出小说的主题,应该写出
(2)使小说情节紧凑,突出主人公的形象。 怎样突出主题,突出了什么样的主题。最
多得 1 分。本题可得 2 分。
现场答案
点石成金
答案一:纯朴善良;任劳任怨;做人有理性有原 考生只写出了性格特点,且基本正
则;善解人意。
确,但没有进行分析。可得 3 分。
答案二:(1)纯朴善良。当麻婶病后,一上午没有 考生熟悉答题的步骤,答案基本完
精神,不时发呆,下午到医院探视。(2)善解人意。整,但是在分析上不太完整,如善
到医院看到麻婶的女儿伤心,没有提借钱的事。(3) 解人意还体现在她忍让丈夫的不
(9)抓细节,体会人物。马兰花的丈夫因为六百元钱就耿耿于怀,收到一千元的汇款单后又主动为妻子 做饭,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了他不明人情事理,看重金钱而斤斤计较的性格特点,凸显出了马兰花的 善良,善解人意。
2019全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训练【附解析】
小说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本题共3小题,14分)墙上的图画丁肃清珍奶把一大盘刚出锅的羊肉放在桌上,一边吹拂着烫痛了的手指一边说:“趁热吃!清炖羊肉。
”飘飘袅袅的热气弥漫着异香,诱引得我的喉头连连蠕动。
为欢迎我回老家来,她特意让人宰了一只羊。
我是珍奶抱养长大的,对老人家情同生母,时常回老家探视,已成为我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看着我大口的吞咽,珍奶慈祥的脸上如暖风吹皱了的一池春水,细细密密的皱纹每一条都笑着。
“你爷在世时也好吃肉。
”她说,“三天没肉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爷去世已经多年,可是每当我同珍奶叙话,她总是提起爷这个话题。
这一次,她又讲了那个不知讲了多少遍的故事:“打日本那时,你爷是土八路,轻易不敢回家来,怕汉奸告密。
有一天晚上回来,浑身上下成了泥人,躺在炕上就‘呼噜呼噜’地睡,那脚上黑压压的一片蒺藜刺儿,我用针一根一根地挖,他都睡不醒……”儿时就听珍奶说这故事,那时候珍奶的故事美妙,像童话。
如今听起来淡了,淡得像一碗白开水。
真想让珍奶多说点别的,可提起爷过去的事情,她总是十分投入,唠叨个没完。
院里,“咩、咩”地颤抖着几声羊叫,像小孩子的哭泣。
我莫名其妙地被吞下去的羊肉噎住了,一种说不清楚的感情拨撩着我的心。
从窗子往外看,不见有羊的影子。
只从窗外的墙根下传来一声声的羊叫。
珍奶见状出门,我随出。
门外的墙上,挂着一张尚湿的山羊皮,正是珍奶为招待我刚宰的那只羊。
墙根下,站着珍奶喂养的另一只羊,它仰起头,在墙上那张羊皮上依偎,深深地在那皮毛上舔、舔……我的心为之震颤。
珍奶牵开那只羊,说:“这东西,还有灵性哩!”那一晚,我的胃里毛扎扎地难受,没有情绪同前来串门聊天的乡邻叙话。
珍奶却说得高兴。
少不了又提起爷的故事:“……那天他摸黑儿回家来,躺在炕上就‘呼噜呼噜’地睡,那脚上的蒺藜刺儿,黑压压的一厚层,用针一根一根地挖,他都睡不醒……”说得我真有些不耐烦,就说:“老提这事儿干嘛?说点别的好不好?”灯光下,珍奶的脸刷地变红,对众人尴尬一笑,久久不语。
小说阅读第一课(测试)(学生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第01讲小说阅读第一课(测试时间:每道大题25分钟,共计75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6分)【考查角度:赏析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特点和作用】生别离山杨志军州委书记王石起身一边给父亲倒茶一边说:“洛洛辞职了,推荐江洋当校长,我让教育局直接跟江洋联系,了解一下他本人的想法。
”父亲说:“洛洛给我说啦,我今天来就是想说说这事,能不能先缓一缓?”“为什么?”“我当然希望江洋回来当校长,他本人肯定也没问题,我了解他,喜欢草原就像喜欢天堂。
但家里人是不是得商量一下?尤其是得征求一下他阿妈和他妻子梅朵的意见。
万一两个女人的想法跟我相反,我就只能尊重她们,反过来说服江洋不要回来当校长,毕竟兰州是大城市,对他们的将来更好些。
”“这种话不应该是你说的,你想说的肯定是不愿意老校长的儿子当新校长,免得别人说闲话。
”“对啊,既然你已经想到啦,就不能不顾及。
”王石不容置辩地挥了一下手说:“这是个重要任命,不容商量。
偌大一个学校,又关系到草原和牧人的未来,没有一个得力放心的人怎么办?我的想法是,几年以后阿尼玛卿州不能再有文盲青年,所有的青年藏语汉语都得会。
我们这边抓紧跟江洋本人沟通,你去做通他阿妈的工作,至于妻子嘛,只要他本人态度坚决,我看不会有什么问题。
”父亲沉默着,突然站了起来:“那我现在就去,去生别离山医疗所找他阿妈。
”日尕的枣红色在蓝绿的背景上就像一堆燃烧的牛粪,是行动的牛粪,是飞翔的燃烧在天际线上描画而过的一抹波荡起伏的斜线,带着敏捷和力量插向天空和草原的缝隙。
在那里马是一团云、一片从太阳中撕下来的日影、一个关于光可以弯曲向前的传说。
而马背上的父亲则是一朵红艳艳的马先蒿,高傲地绽放在红风绿岚里。
他看到遍地都是姹紫嫣红的牛羊,牛在盛开,羊在吐香;看到这些咩咩哞哞的有声花朵经过草原时留下了一摊摊无草的黑色荒地,①那是能够挤奶驮物的花朵,是能够奔跑游走的花朵,是让他格外揪心的灾难的花朵。
日尕舞动的蹄子下面,荒芜的持续让父亲一次次惊心:怎么这么多啊——无草的黑土滩、退化的秃斑地?飞快增长着的还有鼠兔,在马蹄前窜来窜去。
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人教通用版讲义:专题十三 文学类阅读小说阅读 Ⅰ 含解析
Ⅰ整体阅读读懂比答题更重要一、小说基本概念和“三要素”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是一种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
在这三要素中,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
二、小说种类1.按篇幅分:长篇小说(深刻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篇小说(展示人生长河中的一个片段)、短篇小说(截取一个生活片段,以小见大)和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聚焦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见微知著)。
2.按题材分: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神魔小说、言情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等。
3.按体制分: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等。
4.按表现手法分: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等。
5.按语言形式分: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6.按国别分:中国小说、外国小说。
三、小说与散文的文体区别1.小说虚构,散文写实。
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往往是作者虚构出来的。
有一种流派叫写实小说,只是叙述理念的变化,并未改变小说虚构的本质特征。
而散文中的人物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剪裁加工,写意式描绘。
2.小说重在表达作者对人、对人生、对生活、对世界的看法,散文重在作者情感的表达。
散文在叙事的时候饱蘸情感;而小说的情感则主要由人物体现出来,不需作者明确抒发。
3.小说主体是讲故事,就不能不讲究讲故事的技巧,讲究结构的安排、穿插,断连、铺垫、照应、因果与关联。
而散文不讲究情节安排,所谓“形散而神不散”也只是它结构上的特点之一。
4.写景状物对于小说而言,是小说的环境描写,主要起交代时间、地点、写作背景,烘托心情,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等作用;对于散文而言,即运用描写、抒情、记叙等表达方式来表达作者对某些景物或事物的赞美以及自身情感,最重要的是突出景物的特点。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小说阅读 考点提升练(二)中国小说 新人教版
考点提升练(二) 中国小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叫你一声娘快过年了,山下的东家大户们都派人上山送年礼。
他们谁也不想大过年的招惹这群占山为王的土匪。
许多兄弟拿着分到手的年货下山去了,黑七就想起娘。
一想起娘,黑七的心就像被一只大手紧紧地握住。
他托付二当家①看好山寨,独自下山去看娘。
走到黑风口的那棵大杨树,就算出了山界,黑七下意识地按了按腰里的短枪。
走过大杨树,黑七又转回来,来到大杨树旁的一个坟堆前。
“兄弟,生前你是我的死敌,现在做鬼了也就不分好鬼坏鬼了,送你点钱好好过日子吧。
你是吃官饷的,几次三番你攻我的山寨也是各为其主,我不恨你;你不该抓我娘当人质,我不灭你对不住我娘。
唉!”黑七长叹一声,从包袱里掏出一沓纸钱点燃。
黑七走在山谷里的石径上,这是出山唯一的路。
一个老太婆蹲在山溪边喝水,破旧的衣服上挂满了山蒺藜。
黑七从包袱里摸出几个馒头放到她面前,转身离去。
“老七,你的头发胡子都比官府画像上的长了呀!”老太婆的声音从背后传过来。
黑七一愣,“你是谁?”说着话手就伸进腰里。
“一个穷叫花子。
”老太婆说,“你一个人下山不害怕吗?”“我怕什么。
”黑七看着老太婆说,“富人怕我穷人想我。
”“老话说,有钱没钱剪个光头好过年。
老七,我给你剪剪头吧!”黑七心里一动。
以前只有娘叫自己老七,一到过年娘就要给自己剪剪头。
娘的手摸着儿子的头也会说,有钱没钱剪个光头好过年。
黑七想着,眼里就有些潮湿。
黑七摸着乱蓬蓬的头发,眼睛仔细地巡视了一遍空荡荡的山谷,然后对老太婆说:“好吧。
”老太婆的剪子很锋利,“咔嚓咔嚓”地在黑七的头上游动着。
黑七感觉着剪子贴在头皮上冰凉冰凉的。
“以前我娘也是这样给我剪的,您的手和我娘的一样轻。
”黑七说着又想起娘。
“以前我也是这样给儿子剪。
”老太婆改了话题,“你这是下山看老娘?”“嗯。
”黑七看着远远的山谷,心里沉甸甸的。
“好啊,过年了,该看看亲人了。
”老太婆说,“你自己在山上吃得饱穿得暖,就忍心把老娘扔在山下?”黑七叹一口气说:“以前想接娘上山,可娘不愿意和当土匪的儿子一起住。
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小说阅读专题(新高考通用)小说阅读第一课(讲义)解析版
小说阅读第一课目录01 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1)0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5)03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17)04 热考题型.解题策略 (26)05 真题感悟.命题洞见 (37)【文学类文本趋势解读】【考查趋势分析】《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命题的根本指南;以“三线”(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情境载体串联线)为框架;命题呈现出“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的典型特征;考试要有效引导教学,打破“以纲定考”,实现“教考衔接”。
从文本选材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和“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成为热门素材,两者兼顾“积极导向”和“文学味”。
在“积极导向”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调“文学味”,旨在保证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维系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素养的有效实施。
为此,在日常训练选材时,要体现主旨精神的积极导向与表现形式的“文学味”、艺术性之间的融合,在不同角度、不同能力层级上有足够的考点可以铺排。
从设题角度来看,高考语文重视情境化,侧重思维能力的考查,基本遵循高考“情境载体串联线”的命题形式,即命题者通过设计情境作为任务创设和基本知识能力运用考查的载体,实现对学生学科基本概念、原理、技能和思维方法的考查和选拔,着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原理和思维发现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从答题思路来看,体现出反套路重分析的特点,强化知识体系的建构。
例如:“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2021全国新高考Ⅰ卷《石门阵》第8题)”一题,此处的“反复”是小说的一种叙事方法,而叙事艺术分析则是近几年的考查热点。
审题时也应抓住“多处”来考量,回归文本,即可提炼类似于“渲染”“延宕”关键词进行组织答案。
“反复”不仅是修辞,还是叙事方式。
因此,在备考复习过程中,我们要有建立知识体系的观念,形成相互联系的知识点。
【选材内容分析】【选材内容特点及变化】①题材上,涉及保家卫国、乡土中国、战争感悟、童真视角等多种题材。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知识点整理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知识点整理一、情节(一)一般情节的作用:对于小说情节的作用进行分析,一般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内容上,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和主题思想表达有何直接或间接的具体作用;结构上,有无“设置悬念”“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前文”“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
另外,还要注意有时从表达效果上进行分析,即从给读者的感受分析,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等。
(二)情节的具体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③引起下文,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照应前文。
⑤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⑥刻画人物性格。
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三)“情节题”的答题模式:(1)问句、段(或某种情景)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①为……情节发展作铺垫(提供依据,设置伏笔悬念)。
②表现了……的思想品质(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的形象。
③揭示(表现、突出)了……,有利于深刻表现主题。
(四)情节安排方式的效果(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3)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
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
作用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事情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同时发生,通常是先叙一件事,再叙一件。
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4)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给读者想像,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2019高考语文专题3.1 小说阅读(教学案)-2019年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Word版含解析【 】
1.小说选材,古今中外均有,中国小说以现当代作家作品为主,外国小说以欧美名家作品为主。
体裁上,以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为主体。
2.从命题角度看,热点有“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探究等考点。
一、小说的文体特征及三要素小说是文学的一大类别,是一种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
无论什么样的小说,都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就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都是重在写人物的,“文学即人学”,小说创作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而塑造人物形象一般离不开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生活环境,所以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安排故事情节,描写典型环境也就成了传统小说的基本艺术特征。
1.小说中的人物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2.小说的故事情节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3.小说的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
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具有重要作用。
二、小说应考阅读的特点及步骤1.应考阅读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整体阅读考场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与平时的浏览或慢品有区别。
它要求能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把一篇千字文读两遍。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小说阅读 考点针对练(一)情节题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小说阅读考点针对练(一)情节题新人教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幸存者(美国)休·B·卡夫熬到第三个饥饿的夜晚,诺尼把眼睛盯在那条狗身上。
在这座漂流的冰岛上,除了高耸的冰山之外,没有任何的血肉——就剩他们两个了。
在那次撞击中,诺尼失去了他的雪橇、食物、皮衣,甚至他的尖刀。
他只救起了心爱的猎犬——尼奴克。
如今,一人一狗被困在冰岛上,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对方。
诺尼以往对尼奴克的宠爱绝对是真实的,真实得如同此刻的饥饿、夜晚的寒冷以及那只受伤的脚上咬啮着的痛苦。
然而家乡的人在荒年不也屠杀他们的狗来果腹吗?不是吗?他们甚至想都不想一下就做了。
他告诉自己,当饥饿到了尽头一定要觅食,“我们二者之中注定要有一个被对方残杀,”诺尼想,“所以……”他无法徒手捕杀那只狗。
尼奴克的凶悍有力远胜于他。
此刻,他急需一件武器。
他脱下手套,把腿上的绷带拆下来。
几个星期前,他伤了自己的腿,用一些绳索和三片铁板绑成了绷带。
他跪在地上,把一片铁板插入冰地的细缝里,并且使劲地用另一片铁板在上面磨擦。
尼奴克聚精会神地看着他。
诺尼仿佛能感觉到那炯炯的眼神正放出愈发炽烈的光芒。
他继续工作,并且企图使自己忘记它的目的。
那片铁板现在已经有一面的刃了,并且越磨越锋利。
太阳升起时他刚好完成了工作。
诺尼将那新磨的尖刀从冰地里拨出来,用拇指抚拭着刀刃。
太阳光从刀面反射过来,几乎使他一时眼花目眩。
诺尼把自己完全变得残酷起来,“到这儿来,尼奴克!”他轻轻地叫着。
狗疑惑地看着他。
“过来,快!”他唤着。
尼奴克走近了一点。
诺尼在它的眼神中看到恐惧。
从它沉滞的喘息和蹒跚、笨重的脚步可以得知它的饥饿和痛楚。
他的内心开始哭泣了。
他痛恨自己,但又不得不狠下心来。
尼奴克越来越近了,保持着它的警戒。
诺尼感到喉间一股浓重的呼吸,他看出它那两只眼睛好似两股痛苦哀怨的井泉。
现在,就是现在!快攻击它!诺尼跪倒在地上的身体因一阵激烈的哽咽而颤抖着。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知识点整理+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知识点整理一、情节(一)一般情节的作用:对于小说情节的作用进行分析,一般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内容上,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和主题思想表达有何直接或间接的具体作用;结构上,有无“设置悬念”“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前文”“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
另外,还要注意有时从表达效果上进行分析,即从给读者的感受分析,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等。
(二)情节的具体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③引起下文,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照应前文。
⑤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⑥刻画人物性格。
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三)“情节题”的答题模式:(1)问句、段(或某种情景)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①为……情节发展作铺垫(提供依据,设置伏笔悬念)。
②表现了……的思想品质(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的形象。
③揭示(表现、突出)了……,有利于深刻表现主题。
(四)情节安排方式的效果(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3)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
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
作用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事情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同时发生,通常是先叙一件事,再叙一件。
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4)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给读者想像,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小说阅读考点提升练(一)中国小说新人教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透明的红萝卜莫言太阳像抽疯般颤抖着,一股股萧杀的秋风把黄麻吹得像大海一样波浪起伏,一群群麻雀惊恐不安地在黄麻梢头噪叫。
风穿过桥洞,扬起尘土,把半边天都染黄了。
一直到九点多钟,风才停住,太阳也慢慢恢复正常。
小铁匠一起一伏晃晃悠悠地在石栏杆上跑着,栏杆下乌蓝的水里映出他变了形的身影。
几个大胆的石匠跑上闸去,把小铁匠拖了下来。
他拼命挣扎着,骂着:“别他妈的管我,老子是杂技英豪,那些大妞在电影上走绳子,老子在闸上走栏杆,你们说,谁他妈的厉害……”几个人累得气喘吁吁,总算把他弄回桥洞里。
他像块泥巴一样瘫在铺上,嘴里吐着白沫,手撕着喉咙,哭叫着:“亲娘哟,难受死了,黑孩,好徒弟,救救师傅吧,去拔个萝卜来……”人们突然发现,黑孩穿上了一件包住屁股的大褂子,褂子是用崭新的、又厚又重的小帆布缝的。
这种布非常结实,五年也穿不破。
那条大裤头子在褂子下边露出很短的一截,好像褂子的一个花边。
黑孩的脚上穿着一双崭新的回力球鞋,由于鞋子太大,只好紧紧地系住鞋带,球鞋变得像两条丑陋的胖头鲇鱼。
“黑孩,听到了吗?你师傅让你去干什么?”一个老石匠用烟袋杆子戳着黑孩的背说。
黑孩走出桥洞,爬上河堤,钻进黄麻地。
黄麻地里已经有了一条依稀可辨的小径,麻杆儿都向两边分开。
走着走着,他停住脚。
这儿一片黄麻倒地,像有人打过滚。
他用手背揉揉眼睛,抽泣了一声,继续向前走。
走了一会,他趴下,爬进萝卜地。
那个瘦老头不在,他直起腰,走到萝卜地中央,蹲下去,看到萝卜垅里点种的麦子已经钻出紫红的锥芽,他双膝跪地,拔出了一个萝卜,萝卜的细根与土壤分别时发出水泡破裂一样的声响。
黑孩认真地听着这声响,一直追着它飞到天上去。
天上纤云也无,明媚秀丽的秋阳一无遮拦地把光线投下来。
黑孩把手中那个萝卜举起来,对着阳光察看。
他希望还能看到那天晚上从铁砧上看到的奇异景象,他希望这个萝卜在阳光照耀下能像那个隐藏在河水中的萝卜一样晶莹剔透,泛出一圈金色的光芒。
但是这个萝卜使他失望了。
它不剔透也不玲珑,既没有金色光圈,更看不到金色光圈里苞孕着的活泼的银色液体。
他又拔出一个萝卜,又举到阳光下端详,他又失望了。
以后的事情就变得很简单了。
他膝行一步。
拔两个萝卜。
举起来看看。
扔掉。
又膝行一步,拔,举,看,扔……看菜园的老头子眼睛像两滴混浊的水,他蹲在白菜地里捉拿钻心虫儿。
捉一个用手指捏死,再捉一个还捏死。
天近中午了,他站起来,想去叫醒正在看院屋子里睡觉的队长。
队长夜里误了觉,白天村里不安宁,难以补觉,看院屋子里只能听到秋虫浅吟,正好睡觉。
老头儿一直起腰,就听到脊椎骨“叭哽叭哽”响。
他恍然看到阳光下的萝卜地一片通红,好像遍地是火苗子。
老头打起眼罩,急步向前走,一直走到萝卜地里,他才看得那遍地通红的竟是拔出来的还没有完全长成的萝卜。
“作孽啊!”老头子大叫一声。
他看到一个孩子正跪在那儿,举着一个大萝卜望太阳。
孩子的眼睛是那么大,那么亮,看着就让人难受。
但老头子还是不客气地抓住他,扯起来,拖到看院屋子里,叫醒了队长。
“队长,坏了,萝卜,让这个小熊给拔了一半。
”队长睡眼惺忪地跑到萝卜地里看了看,走回来时他满脸杀气。
对着黑孩的屁股他狠踢了一脚,黑孩半天才爬起来。
队长没等他清醒过来,又给了他一耳巴子。
“小兔崽子,你是哪个村的?”黑孩迷惘的眼睛里满是泪水。
“谁让你来搞破坏?”黑孩的眼睛清澈如水。
“你叫什么名字?”黑孩的眼睛里水光潋滟。
“你爹叫什么名字?”两行泪水从黑孩眼里流下来。
“他娘的,是个小哑巴。
”黑孩的嘴唇轻轻嚅动着。
“队长,行行好,放了他吧。
”瘦老头说。
“放了他?”队长笑着说,“是要放了他。
”队长把黑孩的新褂子、新鞋子、大裤头子全剥下来,团成一堆,扔到墙角上,说:“回家告诉你爹,让他来给你拿衣裳。
滚吧!”黑孩转身走了,起初他还好像害羞似的用手捂住小鸡儿,走了几步就松开了手。
老头子看着这个一丝不挂的男孩,抽抽搭搭地哭起来。
黑孩钻进了黄麻地,像一条鱼儿游进了大海。
扑簌簌黄麻叶儿抖,明晃晃秋天阳光照。
黑孩——黑孩—— (节选自《中国作家》1985年第2期) 【注】《透明的红萝卜》创作于1984年冬天,主要讲述的是“文革”时期人民公社社员的生活,黑孩跟着同村的小石匠去帮公社加宽村后的滞洪闸,黑孩砸过石头,到铁匠那去拉风箱,小铁匠不仅让黑孩高强度地干活,还时常指使黑孩去偷工地附近的农场里的地瓜和萝卜。
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小铁匠自称是杂技英豪,还叫黑孩去拔萝卜,可见小铁匠骄傲自负,倚老卖老,与黑孩的淳朴善良形成鲜明的对比。
B.小铁匠随意就叫黑孩去偷萝卜,根本没想过这样做对小孩子来说究竟对不对。
“文革”的到来造成了农村价值体系的崩溃,人们已经找不到平常支撑自己生活的某种东西。
C.文中画线句在全文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队长睡眼惺忪地跑到萝卜地里看了看”紧承上文,“走回来时他满脸杀气”则引领下文。
D.老头子发现黑孩偷萝卜后,不客气地揪着他,队长对他又打又踢,揭示了“文革”时期社会人情的冷漠,没有一丝温情可言。
E.小说后面写到黑孩去偷萝卜被抓,全身衣服被剥下来,“起初他还好像害羞似的用手捂住小鸡儿,走了几步就松开了手”这一细节有很深的含意,透露出黑孩的绝望,因绝望而无所谓的态度。
答案AD解析A项小铁匠不是骄傲自负,倚老卖老。
D项老头子最后表现了同情善良,社会仍有温情。
2.小说开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在这篇小说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请作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铺设背景。
故事发生在寂寞荒凉、贫穷落后的农村,渲染了悲凉萧索的气氛,奠定了小说悲凉的感情基调。
②推动情节的发展。
压抑贫穷的环境为黑孩的悲惨遭遇埋下了伏笔。
③衬托人物形象。
恶劣的环境加剧了黑孩生活的艰难,却没有改变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④暗示了极“左”路线造成了七十年代中国乡村的普遍贫困。
(答对三点即可)3.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黑孩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黑孩是一个天真可怜的孩子。
①他身世不幸,命运悲惨:从人们突然发现黑孩的衣着变化以及当队长问“你爹叫什么名字”时,“两行泪水从黑孩眼里流下来”,说明他没有亲人的关爱。
②他心地善良,他愿意为小铁匠去偷萝卜表现出他对师傅的尊重。
③天真幻想,在拔萝卜时想找到曾经见过的透明的萝卜,没有找到后扔了一地的萝卜,突出了他的纯真。
④沉默压抑,逆来顺受,能够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苦难,受到关怀时忍住不哭,为寻找透明的红萝卜被队长打时,也只是“迷惘的眼睛里满是泪水”。
4.结合你对小说的理解,分析作者以“透明的红萝卜”作为小说题目的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小说写的是黑孩拔萝卜的故事,以“透明的红萝卜”为题符合故事内容。
②红萝卜是童年的象征,是黑孩内心渴求温暖和幸福的一种象征,是莫言对贫困、苦难、孤独的黑孩的诗意抚慰。
他是通过黑孩奇异的感觉折射出来的。
黑孩之所以能存活下来,就是因为在他纯真的童心里,有个美丽的梦幻世界——一个晶莹透明的红萝卜。
那透明的红萝卜是一个象征,象征孤独、卑微、苦难环境中对于美好生活的梦想。
正是这个美得让人落泪的红萝卜,使黑孩能超脱于人世的苦难,超然于贫困、忧伤、恐惧之上。
③红萝卜作为一个意蕴丰富的象征物,体现了黑孩在不幸的生活中对纯洁、幸福或者另一种世界的憧憬,或许是一切纯洁善良的精神净土,他到菜地里去寻找,但他最终没有找到红萝卜,象征了希望的破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农工刘渭新杨军刘渭新微侧着头,半张着的嘴里发出“咹——”的一长声,示意你再说一遍。
他身边的大人小孩就半训斥半嘲笑地说“你聋啦?”“咹——”,刘渭新又是一长声,周围的人就都笑。
刘渭新到底叫不叫刘渭新,直到他去世我也没有搞清楚。
尽管他和我是不算太远的亲戚——我们两个互为“挑担”。
刘渭新是大姐夫,我是他的三妹夫。
刘渭新在他们刘家排行最小,被他长寿的娘和兄嫂们亲亲地唤作“小新”。
我这里写的这几个字是根据他从小在渭南长大而想当然的。
之所以把他叫做“农工”,是因为刘渭新的大半辈子都在陕西华阴的农场受苦,在农场他什么活都干过——种粮、种棉花、种向日葵、种西瓜、养兔子、农场场部学校的校工、拖拉机手……刘渭新在农场的那个又穷又干净的家是我们这些城里人永远葱绿、永远温馨的家园。
几乎每个寒暑假,我们都是在他们农场度过。
刘渭新身条细长,个子有一米八多吧,麻秆儿一样瘦弱。
所以在农场就曾被人欺负,有一年好像因为晒粮食和别人闹过别扭,在废弃的篮球场上对峙,脚下是薄薄一层麦子,对方低他一头,还未来得及动手,刘渭新就倒下了,醒来时,已经在场部的医院了。
刘渭新一直认为那次他是被脚下的麦子“滑了一下”,这不体面也无法解释的倒下是他人生的一大遗憾和污点,大家也都知趣地不再提起。
其实刘渭新并不总是这么“窝囊”,在农场他还干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那还是在没有粮吃的年代,农场给全连职工用大铁锅熬了满满一锅“汤面条”,连里所有的人都排着队等打饭,那时候人们饿啊,因为饿也急眼,眼见得离饭锅越来越近了,后面的人就往前挤,前面的人就躲,挤着挤着就有人栽到饭锅里了,刘渭新当时就是用大铁锅做饭的人,刘渭新后来给我说:“我心疼啊,满满一锅白面条,有肉丁,有香菜,咕咕嘟嘟冒着热气和香气!”情急之中,刘渭新一把进去就把他捞了上来!“人呢?没事吧?”“人送医院了。
”“那锅饭呢?”“饭全吃了,一口汤都没剩下。
”到农场的日子从来就是我们期待的节日。
对我们而言,享受着蓝天白云、清爽的空气,香甜的懒觉,静止的好像凝固的日子。
南面是西岳巍峨华山,耳边是鸟声啁啾如洗,直有今夕何夕、月明风清之感。
有时她们姐几个约着去赶附近农村的集,临走交代刘渭新淘米洗菜,我在床上挺着,刘渭新在厨房梗着脖子唱着记不住词的老歌叮叮当当地忙活,猛然就有一种久违的、被娇宠的幸福和感动。
在刘渭新种西瓜的时候,我们这些城里的亲戚就是他那两三亩西瓜的广告员和推销员。
找有点路子的朋友给单位搞福利,福利就是被我们说成是天下第一的、其实我根本就没见过的“又沙又甜的大西瓜”!卖西瓜的日子真恓惶。
一辆二辆大卡车远远地从那条南北路上拐下来的时候,刘渭新早就满脸谦卑、满脸殷勤一路小跑地迎上去了。
回到家里,屋外早就摆好两排整整齐齐的脸盆、香皂、毛巾,屋里几个不能再新鲜的西瓜也刚刚切好,整洁的屋里弥散着香皂和西瓜清幽的香,专等城里的师傅们洗完一路风尘后大快朵颐,一边还要张罗着给人家师傅烧水下面,一边还要把盛瓜的老笼大秤往瓜地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