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生产模式
精益造船——日本造船模式研究
精益造船——日本造船模式研究生产节拍= 总生产时间/客户需求数量对于造船,生产节拍可以是每半小时交付一个托盘的管子,或者每天合拢两个标准分段。
生产节拍是生产管理的一个目标,通过建立生产节拍组织均衡生产,让生产更加流畅。
生产节拍不一定等于生产周期。
比如,1.5 个小时可生产交付一个托盘的管子,而下道工序每2小时需要一个托盘的管子。
这样,生产周期就小于生产节拍。
如果满足生产节拍要求,生产能力就会放空,造成人员等工或设备能力闲置;如果上一工序生产连续不断,就会造成库存积压。
这两种情况都造成浪费。
反之,如果生产周期大于生产节拍,就需要加班或提前安排生产,储备一定库存,以满足生产节拍需要,无论加班或加大库存都需要增加成本。
因此,在组织均衡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使生产周期与生产节拍基本一致。
理想状态下,生产周期应该等于生产节拍。
按照生产节拍组织单件流水作业也可能出现不经济现象。
比如,A和B两种类型的分段需要预舾装,A分段要安装大量管子,B分段要安装大量结构件。
按照大合拢进度,交货次序分别为A,A,A,B,A,B,B,A,A,这种不规则的生产节奏可以满足船台大合拢要求,却给提供管子和结构件的前道工序带来忙闲不均。
为减少浪费,使前道工序能够实现连续不断的均衡生产,可以在不影响大合拢进度的情况下,适当调整分段装配次序为A,A,B,A,A,B,A,A,B。
这样,管子、结构件以及A、B 两分段都可以组织起均衡有节拍的生产。
同样,按照精益生产理论,造船分段制造也完全可以组织节拍生产(图2)。
图2 均衡有节拍的分段制作组织均衡的节拍生产能够大幅度减少浪费,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要尽可能组织有生产节拍的流水作业。
为了适应造船流水作业,劳动组织形式也要按照阶段、类型、区域来划分,如内业(切割加工)、构件、分段装配,外业(船体大合拢)、管子、机装、船装、电装、内装、涂装等。
实行一工多能的岗位技能制度,以便于劳动力合理使用,也便于在组织节拍生产的过程中合理调整作业量。
船体中组立
概述
中组立是船舶制造的一种生产管理模式,是船体分段装配的一个生产阶段。
是现代造船业为了加快造船速度,提高造船品质,形成规模生产而采用的生产管理方法。
就是在固定的场地将船舶部件和部件加零件组成一个较大组合件的生产过程。
如:拼装成油柜等构件。
一般系列船舶的中组立都是流水线作业,这样可以避免重复制作胎架和平台,对于劳动密集的船舶制造业来说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关信息
生产范围
中组立是船舶制造的一种生产管理模式,是船体分段装配的一个生产阶段。
就是将部件和部件加零件组成一个较大组合件的生产过程。
如:拼装成油柜等
人员搭配
中组立生产以班组为单位,一个班组一般是一个组长、四个师傅、四个徒弟、两个电焊工、一个打磨工。
图纸资料
小组立相关图纸有零部件明细表、产品完工图、制作工艺、焊接工艺等。
工具
割枪、米尺、线垂、千斤顶、水平尺、水平管、花兰螺丝、铁锤、铁楔、角尺、电焊机、打磨机
工艺流程
中组立的工艺流程:制作胎架或平台——平铺大部件到胎架或平台——需要安装小部件、小零件的位置划线——小部件或小零件安装到大部件上——加临时支撑——装配定位
——焊接——焊接后整形——打磨——报验
作业标准
中组立作业标准:
构件对合线(理论线或对合线)偏移<1.5mm 主要平面不平度<4mm
小零件对大零件垂直度<2mm
框架四角水平<±8mm
纵骨端面平面度<±4mm
(两对角线中点间距≤2mm。
现代造船模式下的区域建造理论
第二章现代造船模式下的区域建造理论2.1现代造船模式概述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类依次经过了独木舟时代、木船时代、铆接船时代和焊接船时代。
技术的进步促进了造船理论不断向前发展,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形成了现代造船模式。
现代造船模式通常包括区域建造技术、模块建造技术精益生产技术、成组技术、绿色制造技术和敏捷制造技术等关键技术。
但是在这些技术中,区域建造技术是现代造船模式中最核心、最基本的技术,现代造船模式中的其他关键技术应用在船舶建造时,通常都是在区域建造的基础上实现的,没有区域建造技术作为依托,其他的那些现代造船技术难于发挥出他们各自的优势。
本节中将重点介绍现代造船模式的涵义、特征及优越性,同时对区域建造技术、模块建造技术和精益建造技术进行简单的阐述。
2.1.1现代造船模式的特征及优越性随着一些先进的工艺技术不断的应用于船舶建造,造船模式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按照管理特性和生产模式来分,造船模式都已经历了四个阶段,已形成了四种有代表性的模式。
按管理特性来分,形成了如表2.1所示的的四种模式。
表2.1 按管理特性来分产生的四种造船模式按生产模式来分,形成了如表2.2所示的四种造船模式。
近几十年来,造船模式以铆接技术、焊接技术、成组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和依托,对应的分别形成了整体建造模式、分段建造模式、分道建造模式和集成建造模式,未来的造船模式将是以人为核心的灵捷造船模式。
造船模式的演变过程见表2.3所示。
表2.3 造船模式的演变过程现代造船模式是指以统筹优化理论作为指导,应用成组技术原理,以中间产品为导向,造船生产按区域来进行,按照空间上分道、时间上有序来进行船体建造、舾装和涂装作业,力求让设计、生产和管理实现一体化,实现均衡、连续地总装造船的船舶建造模式。
现代造船模式的基本特征如下:(1)以中间产品为导向,造船生产作业体系划分为不同的中间产品任务包。
(2)把造船过程中的各种作业划分为壳、舾、涂三大作业类型,运用成组技术按其各自的作业区域、阶段、类型进行分类成组,尽力实现有批量的分道生产作业。
造船模式发展历程
造船模式发展历程
造船模式是指制造船舶的方式和方法,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
求的变化,造船模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
20世纪初期,传统的造船模式是手工制造,工艺简单,但效率低下,成本高昂。
随着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批量生产的造船模式,大
量使用机器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但
是对于小批量、高端船舶的生产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化造船模式逐渐兴起。
数字化造船模式是指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和管理船舶的过程,
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船舶设计、制造和管理的全过程自动化。
数字化
造船模式大大提高了船舶设计和制造的精度和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船舶的质量和竞争力。
21世纪初期,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造船模式逐渐兴起。
绿色造船模式是指在船舶设计、制造和运营过程中,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船舶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能源的消耗。
绿色造船模式不仅符合
环保要求,也能够提高船舶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总之,造船模式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演变的过程。
随着
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未来的造船模式也将不断地发展和改进,为船舶制造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现代船舶建造工艺流程-壳舾涂一体化造船模式
现代船舶建造工艺流程根据现代造船“壳舾涂一体化总装造船”模式,船舶生产经历了传统造船到现代造船的过渡,因为技术的发展和日新月异的创造力与技术革新突破,才达到了目前的造船情况。
传统造船分为两个阶段:1是常规船体建造和舾装阶段,先装龙骨系统,再装肋骨系统,最后装外板系统;2是分段建造,舾装分为2个阶段,分段舾装和船上舾装。
现代造船则由于成组技术的引入,船体实行分道建造,舾装分为3个阶段,单元舾装、分段舾装、船上舾装。
由船体建造、舾装、涂装结合工作组成了所谓的“壳舾涂一体化总装造船”。
当前造船行业正向着数字造船和绿色造船的方向努力。
一、船舶建造工艺流程层次上的划分为:1、生产大节点:开工——入坞(上船台搭载)——下水(出坞)——试航——交船生产大节点在工艺流程中是某工艺阶段的开工期(或上一个节点的完工期),工艺阶段一般说是两个节点间的施工期。
生产大节点的期限是编制和执行生产计划的基点,框定了船舶建造各工艺阶段的节拍和生产周期;节点的完成日也是船东向船厂分期付款的交割日。
2、工艺阶段:钢材预处理——号料加工——零、部件装配——分段装焊——坞内装焊(合拢)——拉线镗孔——船舶下水——发电机动车——主机动车——系泊试验——试航试验——交船3、以上工艺阶段还可以进一步进行分解。
4、是以上工艺阶段是按船舶建造形象进度划分的,造船工艺流程是并行工程,即船体建造与舾装作业是并行分道组织,涂装作业安排在分道生产线的两个小阶段之间,船体与舾装分道生产线在各阶段接续地汇入壳舾涂一体化生产流程。
二、船舶建造的前期策划船舶设计建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开工前船厂必须组织前期策划,一是要扫清技术障碍;二是要解决施工难点。
1、参透“技术说明书”(设计规格书)。
技术说明书是船东提出并经双方技术谈判,以相应国际规范及公约为约束的船舶设计建造的技术要求。
船厂在新船型特别是高附加值船舶的承接中必须慎重对待:必须搞清重要设备运行的采用标准情况、关键技术的工艺条件要求,特别是要排查出技术说明书中暗藏的技术障碍(不排除某些船东存有恶意意图);2、对设计工作的组织。
现代船舶建造工艺流程-壳舾涂一体化造船模式
现代船舶建造工艺流程根据现代造船“壳舾涂一体化总装造船”模式,船舶生产经历了传统造船到现代造船的过渡,因为技术的发展和日新月异的创造力与技术革新突破,才达到了目前的造船情况。
传统造船分为两个阶段:1是常规船体建造和舾装阶段,先装龙骨系统,再装肋骨系统,最后装外板系统;2是分段建造,舾装分为2个阶段,分段舾装和船上舾装。
现代造船则由于成组技术的引入,船体实行分道建造,舾装分为3个阶段,单元舾装、分段舾装、船上舾装。
由船体建造、舾装、涂装结合工作组成了所谓的“壳舾涂一体化总装造船”。
当前造船行业正向着数字造船和绿色造船的方向努力。
一、船舶建造工艺流程层次上的划分为:1、生产大节点:开工——入坞(上船台搭载)——下水(出坞)——试航——交船生产大节点在工艺流程中是某工艺阶段的开工期(或上一个节点的完工期),工艺阶段一般说是两个节点间的施工期。
生产大节点的期限是编制和执行生产计划的基点,框定了船舶建造各工艺阶段的节拍和生产周期;节点的完成日也是船东向船厂分期付款的交割日。
2、工艺阶段:钢材预处理——号料加工——零、部件装配——分段装焊——坞内装焊(合拢)——拉线镗孔——船舶下水——发电机动车——主机动车——系泊试验——试航试验——交船3、以上工艺阶段还可以进一步进行分解。
4、是以上工艺阶段是按船舶建造形象进度划分的,造船工艺流程是并行工程,即船体建造与舾装作业是并行分道组织,涂装作业安排在分道生产线的两个小阶段之间,船体与舾装分道生产线在各阶段接续地汇入壳舾涂一体化生产流程。
二、船舶建造的前期策划船舶设计建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开工前船厂必须组织前期策划,一是要扫清技术障碍;二是要解决施工难点。
1、参透“技术说明书”(设计规格书)。
技术说明书是船东提出并经双方技术谈判,以相应国际规范及公约为约束的船舶设计建造的技术要求。
船厂在新船型特别是高附加值船舶的承接中必须慎重对待:必须搞清重要设备运行的采用标准情况、关键技术的工艺条件要求,特别是要排查出技术说明书中暗藏的技术障碍(不排除某些船东存有恶意意图);2、对设计工作的组织。
现代造船模式下的生产布局技术
以中间产品为导向,实行区域总 装、壳舾涂一体化作业,实现生 产过程的连续性、均衡性和协调 性。
现代造船模式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优化生产布局和工艺 流程,减少生产过程中的 等待和重复作业时间,提 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 ,减少生产成本。
安全与质量控制问题
在大型复杂的船舶建造过程中,安全与质量 控制管理难度大。
解决方案与实施策略
引入先进的生产布局理念
如模块化、精益生产等,以适应现代造 船的高效需求。
强化信息沟通与协同
利用信息化手段,如物联网、大数据 等,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实时共享
和协同作业。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资源整合、动态调度等手段,实 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共享。
技术更新
关注行业内的技术发展动态,及时引入新的技术 和设备,提升生产布局的效率和灵活性。
跨部门协作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共同推动生产布 局的持续改进。
ABCD
员工培训
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生产布 局的认识和技术水平。
激励机制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生产布 局的改进和创新。
定义
生产布局是指根据企业生产需求,对 生产系统各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组织 ,以实现高效、低成本、高柔性生产 的过程。
目标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 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
生产布局的原则与要素
原则
统一规划、功能分区、物流顺畅、信 息流便捷。
要素
生产线、工作站、设备、工具、物料 、人员等。
生产布局的优化方法
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标准化和专业化生产。
现代造船生产模式分析
案例五
总结词
该知名船厂通过扁平化、精益化和人性化的 管理实践,实现了更加高效的生产和管理。
详细描述
该船厂实行扁平化管理,减少了管理层级, 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该船厂还采用了精 益化生产方式,通过不断地优化生产流程和 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降低了成本和提高质 量。此外,该船厂还注重人性化管理实践员 工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等方面进行了改善
06
现代造船生产模式案例分 析
案例一:某大型船厂数字化造船生产流程优化
总结词
该大型船厂通过数字化技术优化了造船 生产流程,实现了更高效的生产和管理 。
VS
详细描述
该船厂采用了数字化设计、建模、工艺、 生产和管理等系统,实现了全流程的数字 化管理和优化。通过数字化技术,该船厂 能够快速地完成设计、模拟和优化工作, 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案例二:某中型船厂模块化造船生产模式应用
总结词
该中型船厂成功应用了模块化造船生产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详细描述
该船厂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生产和组装的方式,将整个船舶划分为多个模块,分别进行设计和生产。这种模式使 得该船厂能够更快速地完成生产任务,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案例三
总结词
该小型船厂通过引入自动化造船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自动化装配
利用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进行零件 的自动装配,提高生产效率。
自动化检测
通过自动化检测设备对船舶的各项 性能进行检测,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和效率。
信息化造船技术
信息集成
将设计、制造、管理等各方面的 信息进行集成,实现信息的共享
和协同。
信息管理
通过信息化手段对船舶制造过程 中的各项数据进行管理,提高管
造船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定义说明解析
造船业的生产组织形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造船业作为重要的制造业之一,其生产组织形式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传统的造船生产组织形式已经逐渐发生了变化,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也开始涌现。
本文将对造船业的生产组织形式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造船业的传统生产组织形式主要是以大型造船企业为核心进行的集中式组织。
这种形式下,一个企业通常拥有全套的船舶设计、制造、装配和测试等生产环节,所有的工作都在一个工厂内完成。
这种集中式组织形式具有生产效率高、专业化程度高的优点,但也存在生产周期长、技术创新慢、成本较高等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生产组织形式逐渐兴起。
现代造船业的生产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常见的形式有船舶设计与制造分离、分包制造、合作制造等。
船舶设计与制造分离是指将船舶设计和制造分割开来,专业的设计机构负责船舶的设计,而制造厂家负责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制造。
分包制造是指将船舶制造的不同环节分包给专业的供应商进行生产,各环节之间形成合理的分工合作关系。
合作制造是指多个企业共同合作进行船舶制造,通过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除了传统和现代的生产组织形式外,新兴的生产组织形式也开始涌现。
例如,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即“船舶工厂船”。
这种形式下,一艘船舶被设计成一个工厂,船上各个舱室都设置有不同的生产线,实现船舶的多功能利用,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总之,造船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在不断演变和创新中。
传统的集中式组织逐渐被现代的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所取代,而新兴的组织形式也在探索中不断涌现。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加深,造船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将继续朝着更加高效、灵活和创新的方向发展。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传统生产组织形式、现代生产组织形式以及新兴生产组织形式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全面了解造船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首先,我们将介绍传统生产组织形式。
现代造船模式名词解释
现代造船模式名词解释现代造船模式是指在现代船舶制造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套工艺和方法,旨在提高船舶制造的效率、质量和环保性能。
现代造船模式包括了许多关键技术和理念,如数字化设计与建模、模块化制造、自动化装配、智能制造和绿色环保等。
首先,数字化设计与建模是现代造船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设计师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船舶的设计和模拟。
这种数字化设计和建模的方法不仅提高了设计的精度和效率,还可以对船舶的性能进行全面的评估和优化,从而降低了制造过程中的风险和成本。
其次,模块化制造是现代造船模式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模块化制造将整个船舶制造过程分解为多个模块或部件,并在专门的工厂中进行制造。
每个模块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然后在船台上进行组装。
这种模块化制造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制造的效率,还可以减少现场施工的时间和风险。
自动化装配也是现代造船模式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引入自动化装配设备和机器人技术,可以实现对船舶各个部件的自动化组装。
自动化装配不仅可以提高装配的速度和精度,还可以减少人力成本和提高工作安全性。
智能制造是现代造船模式中的新兴概念。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船舶制造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监控。
智能制造可以实现对制造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
最后,绿色环保是现代造船模式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船舶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现代造船模式倡导采用环保材料、节能技术和废物处理技术,以降低船舶制造对环境的影响,推动船舶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现代造船模式是一种综合了数字化设计与建模、模块化制造、自动化装配、智能制造和绿色环保等技术和理念的船舶制造方法。
通过采用现代造船模式,可以提高船舶制造的效率、质量和环保性能,推动船舶制造业的进步和发展。
现代造船模式1
并适应敏捷
的动态组合
江苏科技大学先进制造技术中心
© 2004 MCAMT JUST 7
第一节 造船技术发展概况
发展 阶段
传统船舶工业
现代船舶工业
未来船舶 工业
生产 整体制造 分段制造
模式 模式
模式
分道制造 模式
集成制造 模式
敏捷制造 模式
典型装 备
由小型吊车为几座船台 的装配作业服务; 实尺放样台; 通用的剪切和压力加工 设备; 通用的气割和小型焊接 设备; 通用的机加工和铸锻设 备
基础设计 日本
造(船1详5周w细)期设计、生8-产10设计 船坞焊周接期技术、舾装技术 工管时理技术 20-22w
韩国 9-11
2 23w
中国 16-18
6 120w
江苏科技大学先进制造技术中心
© 2004 MCAMT JUST 10
第一节 造船技术发展概况
2.3、我国造船的将来 1)产能过剩 2)船价回落 3)经济危机影响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 制造技术
本节课讲授内容
第二章 现代造船模式 第一节 造船技术发展概况 第二节 现代造船方法 第三节 现代造船模式的设计方式 第四节 现代造船模式的生产管理模式 第五节 船厂总布置
江苏科技大学先进制造技术中心
© 2004 MCAMT JUST 2
问题:
1. 世界造船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对造船模式产 生了怎样的影响?
船厂性质 全能型
总装型
江苏科技大学先进制造技术中心
© 2004 MCAMT JUST 15
第二节 现代造船方法
江苏科技大学先进制造技术中心
© 2004 MCAMT JUST 16
现代造船企业生产计划精益管理模式
现代造船企业生产计划精益管理模式论文标题:1. 精益管理模式的概述2. 精益管理模式在现代造船企业的应用3. 现代造船企业生产计划制定的关键因素4. 现代造船企业生产计划的优化方法5. 精益管理模式在现代造船企业生产计划中的应用6. 精益管理模式与传统生产管理模式的比较7. 精益管理模式在现代造船企业的实践案例分析概述:本篇毕业论文将以现代造船企业生产计划精益管理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精益管理模式的概述和应用、现代造船企业生产计划制定的关键因素、生产计划的优化方法、精益管理模式在生产计划中的应用、与传统生产管理模式的比较以及具体实践案例的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旨在为现代造船企业生产计划制定与优化提供更为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模式。
精益管理模式的概述:精益生产管理,又称精益生产模式,是源于日本丰田生产方式的一种生产管理方法,于20世纪80年代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普及。
精益生产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是依托于“节约的生产、尽可能减少浪费、完美生产、使顾客满意”的经营理念,推动企业从传统的批量生产、库存生产、预测生产等走向柔性生产、定制化生产、按需生产等,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降本增效、卓越品质、超越竞争的目标。
精益管理模式在现代造船企业的应用:当前,中国造船业正处于产能过剩、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加剧、人才流失等多种困境之中,而精益管理模式则在为企业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还推动企业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制造升级转型,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具体而言,精益管理模式的应用在现代造船企业中,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生产成本的降低、营销策略的制定等多方面的优化,从而实现企业全面可持续发展。
现代造船企业生产计划制定的关键因素:现代造船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生产计划,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生产能力、生产质量、环境法规等多方面因素的规划与安排。
因此,生产计划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主要有:规划目标的明确性、人员组织的合理性、生产周期的精准性、生产能力的合理安排、质量流程的优化与管理、环保需求的满足等。
船舶生产设计 第一章 船舶生产设计概论
是船舶设计的第一层次,或称第一阶段设计,也可称为合同设计。 2)初步设计是船舶总体性能和主要技术指标、各系统的原理设计;
3)初步设计通过理论计算和必要的试验,确定产品的基本技术形态、工 作原理、主要参数、主要结构、主要设备选型等重大技术问题。 4)初步设计的目的:
(3)生产作业方式是先按区域进行船体分道建造和区域舾装,然后将
完工的各个作业区域相互组合,以形成完整的船舶产品。
第四阶段:按区域 / 类型 / 阶段一体化组织生产的造船模式。 特点: (1)产品作业任务分解与组合,除按区域 / 类型 / 阶段 / 的分解原则 和组合方式外,更体现为船体建造、舾装、涂装 3 大作业系统的相互结 合; (2)船舶设计、制造工艺、生产管理一体化,壳 、舾、 涂一体化; (3)生产管理体制是按区域组织的复合专业、复合工种体制。 壳舾涂一体化的区域造船法的造船模式——现代造船技术的发展水平。
三. 现代造船模式的生产流程:流程图如下:
船体工程 舾装工程 涂装工程在施工阶段(时间)上的对应关系
特点: 1)壳、舾、涂作业既分道,又结合; 2)涂装作业渗透在壳、舾作业的各个阶段进行,体现壳、舾、涂一体化 作业; 3)各类中间产品固定在各自的施工区域进行封闭作业;(图中的各作业 框)
4)各作业框内的生产作业实施流水定位Fra bibliotek或流水定员作业。
元);
(3)所有模块具有独立的功能; (4)通用性 (5)特定界面、连接尺寸、连接形式。
二. 现代造船模式的特点: 1. 现代造船模式的内涵(产品导向的造船模式 俗称总装造船模式): 以统筹优化理论为指导,应用成组技术原理,以中间产品为导向,按区
02-现代造船模式
舾装作业可分单元、模块、管件等制作,托 盘集配、分段舾装,总段(总组)舾装、船内 舾装等五个作业阶段
涂装则分为原材料处理、分段涂装、船台涂 装以及码头涂装等四个作业阶段
当代造船模式所确立旳产品作业任务旳分 解原则,实质上就是应用了成组技术产品 制造原理
以统筹优化理论为指导,应用成组技术原 理,以中间产品为导向,按区域组织生产, 壳、舾、涂作业在空间上分道,时间上有 序,实现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均衡 连续地总装造船
(一)应用成组技术旳原理
成组技术是研究事物间旳相同性,并 将其合理应用旳一种技术
50年代初,苏联学者,应用于机械制 造;后来扩展到多种工艺领域,直至 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生产组织到经 营管理等企业生产活动旳各个方面
第二节 当代造船模式概述
一、造船模式旳内涵
模式指事物旳原则形式,或可照着 做旳原则样式 造船模式旳内涵就是指组织造船生 产旳基本原则和方式 既反应组织造船生产对产品作业任 务旳分解原则,又反应作业任务分 解后旳组合
二、造船模式旳演变
伴随科学技术旳进步和船舶需求量 旳增长,造船模式是不断发展和变 革旳,但在一段时期内又是相对稳 定不变旳
船舶设计、制造工艺与生产管理一体化, 壳、舾、涂作业一体化
生产管理体制是按区域组织旳复合专业、 复合工种体制
当代造船模式旳造船工艺流程见图所示
三、造船模式两大类别旳特征
四种模式可分为有本质差别旳两大 类别
系统导向型造船模式——老式造船模式 产品导向型造船模式——当代造船模式
两类造船模式在组织中生产旳基本 原则和基本方式上完全不同,而且 在设计方式、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 以及船厂性质等方面也完全不同
现代造船模式.
现代造船模式
一、总装造船模式: 总装厂+配套中心
·总装厂:主体精干,流程合理,管理集中,凸显船厂核心 资源,做大做强造船主业。
特点:
· 设计、管理、船坞为主要核心资源, · 中间产品完整性,舾装件专业化定点生产 · 两个一体化: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壳舾涂一体化 ·流程制:顺畅、直线、少迂回(倒U型)
船体、舾装和涂装一体化的造船方法有下列特性:
· 船体分道建造法。是根据成组技术族制造的原理制造船体零件、部件 和分段,按工艺流程组建生产线。
· 抛弃了舾装是船体建造后续作业这一旧概念, 以精确划分的区域和阶 段来控制舾装。新方法有3个基本阶段,即单元舾装、分段舾装和船 上舾装。
· 族制造。例如:管件族制造,它以成组技术原理代替作坊时代的思想 方法,以最有效的手段制造多品种、小批量产品,可获得流水线生产 方法的效益。
· 同时,造船系统的设计、生产、管理和采购各部门的任务、 计划及相互关系,都围绕中间产品的制造,
现代造船模式的技术支持体系
集成制造—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工程分解和模块化合成的制造技术。 · 成组技术—按相似性原理的成组归类,组成柔性的生产流水线。 · 敏捷制造—多元化的专业功能集聚的企业联盟。 ● )虚拟制造—计算机的虚拟仿真系统应用 · 信息技术—多功能的网络集成平台,快速的沟通与协调。
· 中间产品尽量外扩、外协,使其从船厂的生产线上分离出 去。
·船厂的任务就是把这些中间产品,在船台上实行区域的吊 装,所有的区域在经大合拢总装后下水,再经码头调试合 格后试航交船
区域造船技术2
· 实现壳舾涂一体化区域造船的前提是实行生产设计。
· 生产设计是一种对施工具有十分具体、详尽的技术、工艺、 管理信息的综合设计。
现代造船模式
现代造船模式现代造船模式的涵义所谓现代造船模式,可理解为以统筹优化理论为指导,应用成组技术原理,以中间产品为导向,按区域组织生产,壳(船体建造)、舾、涂作业在空间上分道,时间上有序,实现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均衡、连续地总装造船.现代造船模式形成的技术基础—成组技术与系统工程技术在造船中应用阐述如下:先进制造技术在现代造船模式中的应用(1)成组技术。
首先应用于机械制造业,利用零件的相似性来组织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以获得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效率。
成组技术被应用于船舶建造工程,导致了中间产品分类成组加工和管件族加工方法的产生,形成了船体分道建造生产线;成组技术中短间隔期、小批量的生产管理方法形成了船舶建造作业的托盘管理。
(2)系统工程。
把船舶建造作为一个大系统,分解为壳、舾、涂三种作业系统,再按区域/阶段/类型逐一分类成组,并以"中间产品"为纽带建立各类作业子系统以及作业系统的相互联系。
(3)工业工程。
包括成组技术、系统分析、物料搬运、计划和目标管理等,追求高效率、短周期。
3.现代造船模式的基本要素(1)中间产品。
是最终产品的组成部分。
舾装单元和舾装模块是典型的中间产品。
舾装单元是对特定区域内(如机舱)的设备进行合理布置,单独地高效率地制作;舾装模块是将组成一定功能的相关设备、支架、仪表、管路和电缆等进行组装;在适当时机整体吊入船体进行安装。
(2)船体分道建造。
以分类成组的中间产品为导向,组成若干个相对独立、最大限度平行作业的生产单元,按工期要求,保持一定的生产节拍作业。
现代造船模式中的区域舾装技术、区域涂装技术、高效焊接技术、信息控制技术、精度造船技术等都离不开船体分道建造技术。
(3)壳舾涂一体化作业。
确立了以“船体为基础、舾装为中心、涂装为重点”的管理思想,从设计、采购、生产计划与控制等方面围绕中间产品进行协调与配合。
现代造船模式中的生产设计生产设计的概念是在日本首先建立的,是追求建立高效的船舶建造和管理方法的产物。
补充1-精益造船技术简介
精益造船技术简介 精益造船技术简介
(8)全员工厂管理(Total Plant Control)
精益造船模式需要建立好的工作团队
精益造船模式需要最大限度精简机构
(4)JIT生产和无缺陷施工(Just in Time and Built-in Quality) (5)均衡生产和生产节拍(Level Production and Takt Time) (6)4S管理(4S Control) (7)造船精度管理(Precision Control) (8)全员工厂管理(Total Plant Control)
精益造船技术简介 精益造船技术简介
(1)产品价值链分析(Product Value Chain)
有效时间(Value Added Time) 无效时间(Non-Value Added Time)
精益造船技术简介 精益造船技术简介
(2)单件流水作业(One-Piece Flow) 传统造船模式 批量生产:生产过剩,产生浪费。生产准 备时间长,在制品库存多。 精益造船模式 单件流水作业:零库存管理,没有浪费。 相同类型中间产品,一件一件、连续不断、传 送带式的生产,不提前,也不拖后。
精益造船技术简介 精益造船技术简介
(5)均衡生产和生产节拍(Level Production and Takt Time)
精益造船技术简介 精益造船技术简介
(6)4S管理(4S Control)
4S管理: 整理(日语Seiri,英语Sort); 整顿(日语Seiton,英语Stabilize); 清扫(日语Seiso,英语Shine); 清洁(日语Seiketsu,英语Sustain)。
精益造船技术简介 精益造船技术简介
(2)单件流水作业(One-Piece Flow)
现代造船模式
目录一、现代造船模式 (2)(一)现代造船模式的发展 (2)(二)学术界对于现代造船模式的研究 (2)1. 中心制造船模式 (2)2. 精益造船模式 (2)3. 总装化造船模式。
(3)(三)现代造船生产流程体系构建思路 (3)(四)现代造船生产流程的发展趋势 (5)(五)现代造船模式的特性 (5)1. 统筹优化的造船理念 (5)2. 面向生产的设计技术 (6)3. 均衡连续的作业流程 (6)4. 严密精细的工程管理 (6)5. 高效合理的生产组织 (7)二、总装化造船模式 (7)(一)总装化造船模式定义 (7)(二)总装化造船模式特点分析 (8)(三)总装造船模式应用的现状及问题 (9)(四)总装化造船生产作业流程 (9)三、新兴IT技术对船舶集成制造过程的影响 (10)(一) 5G在船厂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 (10)1. 快速低成本实现工业互联网 (11)2. 人机料位置感知 (11)3. 厂区车辆自动驾驶 (12)4. 虚拟现实 (12)5. 智能车间 (13)(二)智能制造技术在船舶行业的应用 (13)1. 船舶行业智能制造的框架 (13)2. 智能制造技术的具体应用方向 (14)3. 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在船舶行业的优势 (14)(三)区块链在船舶制造企业的应用 (15)1. 智能合约 (15)2. 知识感知 (15)3. 设备管理 (15)4. 供应链及物流管理 (16)5. 售后管理 (16)(四) 3D 打印在船舶制造领域应用 (16)一、现代造船模式(一)现代造船模式的发展船舶制造业的发展开始于木船榫接与钢质船舶铆接技术的整体制造模式,船台是当时唯一的生产场所。
随着中间产品“分段”的产生,实施区域造船的分段制造模式应运而生。
分道制造模式则是以利用成组技术提高中间产品,分段的专业化和生产效率提高为特征。
目前大力推广的精益制造模式、敏捷制造模式和全球制造模式则代表了不同的发展要求,其表现特征各有不同:精益制造模式以精简或消除生产过程中不增值或少增值的累赘,降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提高效率与效益为特征;敏捷制造模式以突破了企业的界限,通过社会化的优化配置,形成突出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共同生存的企业集团(联盟)为特征;全球制造模式则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造船资源的优化配置、造船生产的价值链在全球内分解为特征。
现代造船模式与大型造船厂总平面布置
现代造船模式与大型造船厂总平面布置一、现代造船模式的变化造船行业这几十年来变化可真是大了,想当年,大家印象中的船厂可都是脏兮兮的、噪音不断的那种,工人们顶着汗水和汗臭,一天到晚地挥锤砸钢板,累得像条狗,整整一个工业时代的图景。
但是,现在啊,科技一发达,生产模式也变了样。
你别看它现在看起来都很现代化、智能化,其实背后的努力可是非比寻常。
如今的造船厂,早就摆脱了以往的“艰苦朴素”,通过引入先进的机械设备、自动化系统,以及智能控制技术,工人们的工作环境改善了不少。
你想想,原本还得靠人工搬钢板,现在用机械手臂就能搞定,还能减少不少事故。
智能化生产线的出现,简直就是造船行业的一次大革命,工人们不再是仅仅靠力气的粗活,而是更多参与到技术和设计的部分。
所以说,这种模式让造船行业变得更加高效、精确,也让船厂的整体运作更加顺畅,像是穿上了智能化的“高跟鞋”,越走越稳。
二、大型造船厂总平面布置的要素说到造船厂的总平面布置,可是件讲究的事,毕竟这个厂子要能容得下巨型船只,布局得当,才能事半功倍。
大家知道,造船可不是小打小闹,尤其是大型船舶,动辄几万吨,得有个宽广的地方才能下手。
现在的船厂,基本上都会按功能划分区域,工艺流程的设计特别重要。
一方面,要有专门的船体建造区,钢材、板材、铆接这些工作得专门的地方。
另一方面,船厂还得考虑运输通道的设计,船体部分、配件部分都得有不同的仓库和工位。
别看一个工厂,里面可得分门别类,整得像个大家庭一样。
哦对了,厂区的通风采光也是非常讲究的,这可关系到工人们的工作舒适度,夏天热得要命,厂房通风不好,能把人晒成“烤鸭”!所以,船厂的设计,尤其是总平面布置,简直就是一场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厂区的交通系统也是得好好考虑的,不管是货物运输还是工人上下班,交通要是乱了,肯定会影响到生产进度。
现代造船厂几乎都设计了多条清晰的运输路线,不会让运输车和工人混在一起,安全第一嘛。
这种设计,既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又能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近年来,船舶行业市场低迷,导致全球造船业竞争更加激烈,迫使造船厂家必须降低成本、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才能在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
有些船厂通过裁员、采用弹性机构、工程转包等方式,来尽量降低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虽然这些做法使船厂效益有所改观,但不可能有大幅度的改善。
实践证明,采用先进的设计和建造技术是根本举措。
目前模块化造船技术颇受国内外造船界的关注,成为全球造船界争相开发和利用的新技术。
模块化造船概述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有多种属性,分别反映其内部特性,是一种处理复杂系统分解为更好的可管理模块的方式。
模块化用来分割,组织和打包软件。
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所有的模块按某种方法组装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完成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功能。
模块化理论认为,任何系统都是由若干功能模块、通过他们共享的界面链接而构成的。
所谓模块化造船,是指造船过程中采用一些独立的单元件或标准件,通过组装建造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集成模块,最终又将这些相对独立的模块组合成一体。
基本流程是首先把设备组装成标准化模块,通常在设备制造厂完成并试验合格,这些模块具有独立功能、通用性和特定界面的特点。
然后将各个模块上船安装,这一阶段需要在造船厂完成,在造船厂内对各个模块的标准化连接口进行结合,完成船舶的建造。
模块化造船的概念始于二战时期,由于美国建造了大量军用舰船,在大量标准船舶的建造中促使了焊接技术和分段建造技术的发展。
50 年代随着日本造船业的快速发展,并结合成组技术形成了模块化造船技术的雏形。
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在模块化造船应用方面都取得了引人显著的成绩,并呈不断发展的趋势,模块化造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使得现代船舶的设计思想、建造流程和维修管理发生重大的变革,开启了现代化造船的新起点。
80 年代中期中国引入了模块化造船的概念,开始了模块化造船技术的研究和探索。
造船生产模块包括船体结构和船舶舾装模块两大类。
主要开发了下列模块建造单元:(1)船体结构模块(HM)①船体板块(HP)、金属板及骨架:②船体板模块(HMP),基本的标准船壳板,装配在标准尺寸的金属板上;③船体模块(HMS),两个或更多的HMP的半而组合;④船体分段模块(HMB),三维船体预舾装,结合HMS和HMP;图1 分段结构模型在模块化造船中,船体结构的模块化是最困难的。
原因在于结构模块不仅要考虑其本身组成的船体的总体性能,还涉及其内部的设备、系统模块的安装、线型、结构型式及通用性等多种因素。
船体结构模块化看似容易,因为船体分段建造法本身就是积木化的建造方法。
但是仔细分析,船体结构模块化有一定的难度。
首先,多数船舶是按船东要求建造的,因而发布的标准化尺度,应在可能的范围内以局部结构的标准化来对待。
其次,船舶的结构尺寸和构造型式应符合船级社规范的要求,不同尺度、不同船型及不同规范的结构适用性有限,只能按相似性原理对局部构造作通用化处理。
因此船体结构的模块化主要体现在局部构造的通用化和主要尺寸的标准化两个方面。
不同类型的船舶其结构有其相似性。
现代油船、集装箱船和散货船等的货舱区均为双底双舷侧结构,而且大型船舶的双层底和上甲板均采用纵骨架式结构,双层底中央设置箱型龙骨。
这种结构上的相似性,为尺度相近的各类船舶的部分结构通用化创造了条件。
特别是在船体平边线、平底线范围内的船体分段和平行中体的舭部分段,凡有条件的可采用模块化构造,进而为分段结构的标准化创造条件。
因此,可逐步采用标准化构造,广泛采用标准件和标准版,进而实行分段结构的通用化。
当然,标准化结构要充分考虑钢材的利用率,以及制造的工艺性。
设计方案间的通用化,不仅缩短了设计工作的周期,而且给建造一定数量尺度组船舶的船厂增加了效益。
可以广泛采用结构划分法,根据一种图纸制造不同船型的同类分段,运用功能互换性,制造结构模块化、分段模块乃至建造居住舱室的标准模块和生活区成组模块等,如图2。
在船体结构模块化方面进展较快的是前苏联。
他们在潜艇建造时已广泛采用模块化的船体结构,在甲板驳的建造中更是采用板架模块和分段模块组装的办法。
美国正在开发的新一代超级油轮,用两类标准化零件制造除艏艉外的船体结构,每个船体总段由相同的7种模块构成,其中两种是标准化的舾装模块。
图2 60000吨级油船模块划分图分段船体模块划分层次性和划分角度对于结构复杂的产品,无论在功能上还是结构上都具有分级的特点。
因此,在以模块描述产品组成时,也应体现出这种分级结构。
从模块化船舶区域概念出发,结合分段造船法的实际情况,将船体模块划分为四个层次,如图3。
图3船体模块装配层次结构图分段船体模块划分角度当划分较高级别的模块时,由于这些高级模块往往是由用户直接进行选择和替换的,通常侧重从设计和使用的角度进行模块划分:当进行较低级别的模块划分时,由于低级模块与零件更接近,所以应侧重从制造和装配角度进行模块划分。
模块的级别越低,或者说模块划分越细,在一个模块上所体现出来的功能和结构的对应关系就越简单。
由于分段模块制造过程比较复杂,几乎占整个船舶制造过程的一半,是整艘船建造周期的关键环节。
分段模块划分应侧重于面向制造,这样有利于合理地组织加工制造过程,提高制造效率,改进产品质量。
(2)功能模块(FM)①标准的组件,预舾装有管系、设备和机械;②小型功能模块(SFM),隔舱或机械装置中装有尺寸有限的组件;③大型功能模块(LFM),是大尺、}的组件或单元。
如已装配的艏尖舱(装有起锚机、绞盘机、导链筒等)、带操舵装置的艉部单元等;(3)区域模块(ZM),在有限的区段内,装设有所有的设备和机械、管系和其他电气线路。
图3船舶模块化分解及模块库的建立过程建立标准设计模数是为了保证模块之间的尺寸互换性,有了模数制以后,船体的主尺度以及结构模块、功能模块的尺寸将是基本模数的整数倍。
模数制的建立也为机械化生产打下了基础。
功能区域划分应该针对特定类型的船舶形成标准方法。
针对功能区域模块的标准化、系列化研究可以从几方面入手:(1)艏艉标准化。
艉部包括机舱(军用舰船除外),可以主机功率、航速为参数形成系列。
艏部,包括艏尖舱以及甲板机械,可以航速、舾装数为参数形成系列。
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考虑不同类型的船舶之间的通用化艏艉问题,但现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还缺乏基础。
(2)寻求相似结构形式。
现代油船、集装箱船、矿砂船的货舱区均为双底、双舷侧,散货船也有双壳趋势。
这为不同形式的船舶采用相同结构创造了条件。
船舶舾装模块根据模块与船体的结构关系,舾装模块可以分为支持式模块和依附式模块两大类。
支持式模块是分段或船上的预舾装单元,它具有独立的基座或支架结构,可以在内场预制,完工后在外场安装到船体上。
将预舾装单元升级为造船模块,是因为单元适用于要求相似的不同船型。
通常单元中的主要设备选自性能相近的三种型号作为船厂的标准件,这三种型号设备可以分别属于高、中、低三档产品,以供船东选用,船厂也可借以控制材料成本。
从设计建造角度来看,支持式舾装模块是真正的模块。
依附式模块要以船体分段或船上区域的结构为依托,但又因其设备的可选性和单元的通用性与支持性舾装模块相同,也可以称为图面支持模块。
1)依附式管舾装模块依附式舾装模块通常是指设计模块,因其设备布置范围较广或固定要求较高,实际建造中需以船体分段或船上区域的结构为依托,模块的预制性受船体建造进度所制约,但其设备的可选性和单元的通用性与自持式舾装模块相同,因而可以称为图面造船模块。
近年来,对船舶舾装模块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发各种船型中应用的自持式的舾装设备模块,而对直接影响造船水平和进度的管舾装模块的研究却很少。
尽管船舶类型不同,但船舶的结构上仍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现代油船、集装箱船、矿砂船等的货舱区均为双底双舷侧结构,并且大型船舶的双层底和上甲板都采用纵骨架式结构,双层底中央均设箱形龙骨等,这为尺度相近的各类船舶的局部结构通用化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管舾装的模块化创造了条件。
2)机电装置模块化模块化在船舶动力装置、船舶系统、货物处理、特种装置等诸多方面都已普遍应用。
国内外对这一类型的模块都做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形成了产品。
3)自动化系统模块化当前,集成驾驶台控制系统已在多个国家得到开发。
如英国的RACAL公司开发的高度模块化的弹性、开放系统-RACAL模块化集成雷达和导航系统(MIRANS)。
这种系统能提供一个完整的控制和导航信息,其中共含有四个主要子模块可供用户选择:a.带有RACAL ISIS-250主机和货舱监控器的模块;b.现场报告控制台(LSR4000)模块,用于提供简单格式下的信息,并能按用户的要求改制;c.彩色视频绘图仪和接受器,其航海信息能够储存在一个磁盘内;d.Chart Master电子图表显示器。
4)居住舱室模块化居住舱室模块化在过去的20多年中发展十分迅速,涌现了大批专业生产厂商,在材质、设计、制造技术、设备配套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产品大量用于各类船舶、海洋平台。
典型的模块化居住舱室,以客船为例,就有经济舱、普通舱、头等舱等不同等级。
如德国的MONTAN公司开发的CIS600居住舱室模块系统,舱室的壁板、天花板在装配时互相嵌接,连接件全部标准化。
5)武器装备模块化这一类舾装模块主要是对战斗舰艇而言的。
为进一步提高舰船的作战性能,现代舰船在其全寿期命中一般要进行两到三次现代化改装,更换性能落后的电子、武器系统。
大部分舰船由于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各系统功能在总体中相互依存,致使接口异常复杂。
因此,武器装备及其相应的辅助系统的模块化应运而生。
其主要做法是将舰船的武器、电子设备和系统设计成功能模块,采用标准尺寸和接口,实现设备、系统的模块化。
如舰炮武器系统功能模块、通信及雷达系统功能模块等。
典型的舰炮武器系统功能模块是将火炮放在一个集装箱的顶层,集装箱内安装部分设备并存放弹药,如德国布隆・沃斯公司的76mm舰炮武器集装箱功能模块。
典型的雷达系统功能模块是将雷达天线安装于桅杆顶,雷达的发送、接收和控制设备都安装于集装箱内。
模块化造船的发展趋势模块化造船的发展与现代造船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蓬勃发展,造船精度控制技术和船舶工程管理技术的日趋完善,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造船业越来越向集成化方向发展。
模块化造船方式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呈现以下几点发展趋势。
(1)新技术在模块化方面的应用将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的深入发展,必将带来造船方式的重大改变。
随着先进造船国家对新技术的引进和重视,造船产业的升级换代步伐也逐渐加快,必将带来模块化造船的新发展。
(2)先进制造模式在模块化造船中的广泛应用。
利用现代网络化技术,实现异地设计和制造管理的先进制造模式将成为可能,模块化并行制造将在船舶制造业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