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对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的解释
水土保持中文课件3土壤侵蚀及水蚀
⑵雨滴速度与能量:雨滴终点速度越大,对地表的冲击力越大。 ⑶雨滴侵蚀力:是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其大小完全
取决于降雨性质,即雨量、雨强、雨滴大小等。
溅蚀分为4个阶段: ①干土溅散阶段:降雨初期,先溅起干土 ②湿土溅散阶段:降雨历时长,溅起湿土 ③泥浆溅散阶段:土壤团粒结构被破坏,泥浆阻塞土壤 孔隙,影响水分下渗,促使地表径流产生。 ④地表板结:土壤表层结构破坏,降雨后板结。
(3)冬季长而寒冷,有保持半年的冻土层,深2米左右,在土 层中形成隔水层,春季积雪的融冻及夏季的大量雨水,一时 来不及下渗,就往往在坡面上造成较大的地表径流,从而引 起土壤流失。
(4)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这种降雨特性也助长 了黑土地区的土壤侵蚀。
(5)黑土含有较多的有机质,耕垦以后表土比较疏松,特 别是冬季干旱和冰冻后,表土更为细碎,春季干旱多风, 常引起严重的风蚀。
(6)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致使土壤的水蚀、风蚀强烈发生。
钙积成层有:特在殊土结壤构剖和土面特壤的征剖某的一面土层壤分位层层上。碳示酸意钙图、碳酸氢钙淀积,形
钙积层在我国华北、西北地区土壤中广泛存在。
枯枝落叶层
腐殖质层
耕作层
表土层
犁底层
古熟化层
底土层/心土层
粘化层
钙积层
母质层
(森林土)
母质层
(西北娄土)
❖ 下游:坡降缓,但流量更集中,因下游支流汇入主沟道 中,同样影响主沟道径流流向,存在侵蚀作用。在冲淘 两岸时,由于曲流和侧蚀作用,形成凹岸和凸岸,河流 蛇形前进。
❖ 山洪沉积物特征:包括流路中的沉积和山口的沉积。
(1)流路中的沉积:山洪行进到中下游,河道受曲流和侧蚀, 出现凹岸和凸岸,泥沙在凸岸沉积下来。
地球科学概论期末论文——水土流失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题目:不断恶化的地球问题——水土流失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一、水土流失的概述水土流失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中国水利百科全书》中给出的定义是:在水力、重、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亦称水土损失。
土地表层侵蚀指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以及其他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岩屑、松软岩层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水土流失在国外叫土壤侵蚀,美国土壤保持学会关于土壤侵蚀的解释是:“水、风、冰或重力等营力对陆地表面的磨损。
或者造成土壤、岩屑的分散与移动。
”英国学者对土壤侵蚀的定义是:“就其本质而言,土壤侵蚀是一种夷平过程,使土壤和岩石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转运、滚动或流失。
风和水是使颗粒变松和破坏的主要营力。
”由此可见,国外水土流失的定义也包括了风蚀。
而生态学认为,水土流失是指缺少有效保护的土壤不能有效地将水分保持在土壤中而造成水分流失的现象,同时伴随水的流失,产生对土壤的侵蚀和冲刷,也使土壤流失。
我国水土流失面广量大,产生的危害严重,影响深远。
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土地退化,毁坏耕地,制约山丘区经济社会发展,使人们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且加剧江河湖库淤积和洪涝灾害,恶化生存环境,加剧贫困,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不仅影响当前发展,而且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采取多种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不断完善,人为水土流失逐步得到控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在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环京津地区、珠江上游等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的国家重点治理工程;多渠道、多形式增加投入,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
经过广大干部群众和水土保持工作者近60年的艰苦努力,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治理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进入江河的泥沙大幅度下降。
通过开展水土保持,改善了生态环境,有效保护了水土资源,土地生产力大幅度提商,区域经济得到发展。
关注土壤侵蚀,加强水土保持
素是:一 、土壤是决定土壤侵蚀程度的重要物理性质因素 。在一般情况 下,土壤容易受 到侵蚀分为容易分散与通水性不 良等两种原因。在我 国
粮食能够 自 给 自足的情况下 , 进一步增加林草 的覆盖程度 。同时 ,因地 制宜需发挥资源 、技术 、市场等方面的优势 , 发展本地较为优势的农产 品。 逐步构建具备有区域特色的农业支柱产业。
3 . 城市水土保持
主要的人 为因索有 : 一 ,破坏植 被。在 曾经的历史上 ,黄土高原长 期乃是我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人类活动极为频繁 ,但由于连绵的战争 和
模式应与梯 田建设对等 ;而对 于水土流失较轻 的沟壑区 , 则通过在保 障
制约着水土流失程度和土地利用程度的主要 因素。在各种降雨强度 的情 况下,侵蚀量与坡度成正比 , 水力侵蚀通过坡地的坡度决定径流冲刷 的 能力 ,其流速则是 由坡长 、 坡形决定的 , 从而地貌因素成为 了影响土壤
侵蚀的物理因素。 1 . 2 人 为条件因素
二、土壤侵蚀的因素及危害
l | 土壤侵蚀 的条件 因素 1 . 1自然条件因素
些不 良商人为赚取足够 的利益盲 目开发 ,造成 大面积的地貌植被遭受 毁坏 ,自 然环境水系质量改变 , 进而出现严重的水土侵蚀。
一
以土壤侵蚀较为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为例 ,引起 土壤侵蚀的 自 然因
三 、加强水土保 持的主要措施
人们不断的开垦 , 黄土高原从原来富饶的土地 ,变为黄 土满地的不 毛之
地。二 、城市发展 ,工程建设 。在每年 , 全 国各地的开矿 、修路、新建
土壤侵蚀名词解释参考
试题一一、名词解释(5分)1、土壤侵蚀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2、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保持、保护、改良与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3、容许土壤侵蚀量指在维持土地高生产力水平的前提下,最大的土壤侵蚀速率,或与岩石的化学风化成土率保持平衡的侵蚀速度。
4、雨滴中数粒径(D50)一次降雨的雨滴分布,用该次降雨雨滴累计体积百分曲线表示。
其中累积体积为50%所对应的雨滴直径称为中数粒径,用D50表示。
5、沙漠化在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由于原生植被的破坏,风蚀使土壤退化,生产力降低,出现斑状、片状流沙,使原来非沙漠景观变成类似沙漠景观的过程,以及在沙漠地区原来固定的沙丘活化,沙漠向周围地区的扩展过程。
水土保持: 防治水土流失、保持、保护、改良与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6. 常态侵蚀:正常侵蚀指的是在不受人类活动影响下的自然环境中,所发生的土壤侵蚀速率小于或等于土壤形成速率的那部分土壤侵蚀。
这种侵蚀不易被人们所察觉,实际上也不至于对土地资源造成危害。
7. 泥沙沉速:当泥沙在水中的重力与水流阻力相等时,泥沙以等速下沉,这个速度称为泥沙沉速。
8. 起动流速:水流能够冲刷推动泥沙运动的最小流速。
(5)水力坡度:径流开始具有冲刷作用的最小坡度。
9、土壤侵蚀模数;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土壤侵蚀量,也称土壤侵蚀速率,量纲是T/KM2a10、容许土壤流失量:指在维持土地高生产力的前提下,土壤的最大侵蚀速率,即与岩石的化学分化成土率相平衡的土壤侵蚀速率。
容许流失量是维持发展的重要条件,因之,可件称为维持土地高生产力的最大侵蚀速率11、风力侵蚀:指在风的影响下,地表土壤物质物质脱离地表被搬运的现象及气流中颗粒对地表的磨蚀作用。
水土保持监测及水利工程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水土保持监测及水利工程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近年来,城市的不断扩大,人口的增长,农业用地的恢复,土壤侵蚀程度也逐渐恶化。
水土流失制约着不同地区生态、农业、工业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生产力下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水土保护;监测;土壤侵蚀1、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护概述(1)土壤侵蚀土壤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物质保障,但也极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壤侵蚀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土壤侵蚀是指破坏、指代以及迁移和沉积的过程。
土壤侵蚀的成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自然侵蚀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地理地貌特征。
例如,中国的喀斯特地表是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的土壤侵蚀;其次,人为侵蚀、经济发展、能源需求、地下资源的过度开采也会增加,导致土地资源的破坏、自然环境的退化和土地侵蚀问题。
(2)水土保护水土保护是指防止和处理人为活动或自然影响造成的水土流失的措施,其主要目标是保持土地的生产能力,减少水土资源的浪费,创造积极的生态循环。
目前,我国水土保持的主要手段包括工程工具、生物工具、水土保持方法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现状不容乐观。
针对这种情况,全国开展了标准化的森林和农业用地管理,积极改善和保护受损土地资源取得了重大进展。
(3)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的关系虽然中国的土地资源存在许多问题,但最严重的问题是土地侵蚀。
如果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中国的土地利用率将显著提高,自然环境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因此,在开发自然资源时,应加强保护,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具体问题,根据水土流失的不同原因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也可以增加水土保护的宣传和应用范围,有效提高水土流失治理水平。
2、水土保持监测中存在的问题2.1需要改进监测工作水土保护是水土保护的重中之重。
为了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有关部门将重点放在水土保护上,并将有限的资源和能源用于监测。
水土保持措施对河流流域土壤侵蚀的减轻效果论证
水土保持措施对河流流域土壤侵蚀的减轻效果论证水土保持措施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它对于减轻河流流域土壤侵蚀具有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对水土保持措施对河流流域土壤侵蚀减轻的效果进行论证。
首先,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水流对土壤的冲刷,从而减轻河流流域的土壤侵蚀。
在水土保持措施中,建设防护林是一种常见的手段。
通过植被的覆盖,可以增加土壤的抗冲蚀能力,防止水流直接冲刷土壤表面。
同时,植被的根系可以牢固地固定土壤,防止土壤被水流冲走。
此外,植被还可以在土壤表面形成一个层状结构,使得水分能够更好地渗透到土壤中,减少地表径流的形成,进一步减缓水流冲刷的速度。
因此,建设防护林对于减轻河流流域土壤侵蚀有着显著的效果。
其次,水土保持措施可以调节水文过程,减少水流对土壤的侵蚀。
在河流流域中,水文过程主要包括入渗、径流、沉积等过程。
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增加土壤的入渗能力,使得部分降雨水分能够迅速渗透到土壤中,减少地表径流的形成。
同时,在水土保持措施中,还可以合理设置沟槽和封堵河道侧壁等措施,用以减缓水流的流速,促使悬移质沉降在水流中,避免对土壤表面的冲刷。
这些措施都有助于减少水流对土壤的侵蚀,减轻河流流域的土壤侵蚀程度。
此外,水土保持措施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抗侵蚀能力。
在水土保持措施中,常采用的方法是进行有机改良。
有机改良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持水能力。
同时,有机质还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促进植被的生长,进一步加强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
通过改良土壤结构,可以有效减少水流对土壤的侵蚀,降低土壤流失的风险。
因此,水土保持措施对于减轻河流流域土壤侵蚀具有明显的效果。
此外,水土保持措施还可以改良河道,减缓水流速度,从而减小冲蚀作用。
在水土保持措施中,常采用的方法是设置河道沉淀池和缓冲堤坝。
沉淀池的作用是减速河水流动,促使悬浮颗粒物沉淀。
缓冲堤坝则能够缓解水流的冲击力,有效保护土壤不被冲刷。
水土保持中文3土壤侵蚀及水蚀
❖ 水流挟沙力:在一定的水流条件下,能够挟运泥沙的数量。
三、水力侵蚀
❖ 1.溅蚀(splash erosion):裸露的坡地受到雨滴的击溅而 引起的土壤侵蚀现象。
❖ 雨滴特性:
⑴雨滴形状、大小及分布: ①形状:圆形、纺锤性、扁平形 ②大小:小雨滴:D<0.25mm 稳定雨滴: D<5.5mm时,雨滴形状很不稳定 暂时雨滴:D>5.5mm时,雨滴形状很不稳定,极易破裂或变形 ③雨滴分布: D50 :不同直径雨滴所占比例曲线,累计体积为50%所对应的雨滴直 径。 一般雨强越大, D50越大。
❖ 2.面蚀(surface erosion):由于分散的地表径流冲走坡 面表层土粒的一种侵蚀现象。 面蚀是土壤侵蚀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主要发生在没有植被 覆盖或植被稀少的土地上,对农业生产危害很大。 两阶段:①蓄渗阶段(植被截留和下渗) ②坡面漫流阶段 全面漫流
面蚀分为层状面蚀、鳞片状面蚀、沙砾化面
❖ 1.按时间分类 古代侵蚀 (人类出现) 现代侵蚀
❖ 2.按土壤侵蚀的速度分类
❖ 正常侵蚀(normal erosion):在自然状态没有人类活动干 预的情况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其侵 蚀速度非常缓慢,称为正常侵蚀,也称自然侵蚀( natural erosion )。
❖ 加速侵蚀(accelerated erosion):随着人类的出现,人类 的活动逐渐破坏了陆地的自然状态,加快和扩大了某些自 然因素作用所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坏和移动过程,直接或间 接地造成了土壤侵蚀速度的加剧,使侵蚀速度大于土壤形 成速度,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理化性质变劣,甚至使土壤 遭到严重破坏,这种侵蚀过程称为加速侵蚀。
在奥地利Melk修道院 附近的葡萄园,出现 了土壤表层板结。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技术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技术土壤侵蚀是近年来农田生态环境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给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水土保持技术作为解决土壤侵蚀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就土壤侵蚀的原因和影响以及水土保持技术的措施和效果展开阐述。
首先,土壤侵蚀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水力侵蚀是主要因素之一。
雨水的冲刷和径流能够破坏土壤结构,加速土壤侵蚀的发生。
此外,作物稀植和水土流失植被覆盖不足也是土壤侵蚀的原因之一。
农民在耕作过程中对土壤的处理不当,不合理的农田管理措施也大大加剧了土壤侵蚀的程度。
土壤侵蚀对农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首先,土壤侵蚀导致土壤质量的下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土壤被侵蚀后,肥力流失,土层变浅,农作物根系无法扎根,从而导致农作物产量的下降。
此外,土壤侵蚀还会引发河道淤积、水库搁浅、滑坡等问题,对水资源的供应和水工建筑的安全性也带来了威胁。
为了解决土壤侵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水土保持技术措施。
其中,植被恢复是重要的一环。
在农业生产中,合理种植耐蚀植物能够有效地减缓雨水的冲击,增加土壤的覆盖率,减少土壤侵蚀的可能性。
此外,合理梯田和棚圈造林等措施也能有效地防止水力侵蚀的发生。
此外,土地治理的过程中,科学的梯田建设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梯田能够有效地防止水流速度过快,减缓水流冲击力,并且横向的沟槽能够有效地收集农田中的溢流水,将其引导到下一级的梯田中,减少水力冲击所带来的破坏。
此外,农田地埂的建设也能够有效地减少径流流失,提高农田水分的利用率。
另外,土壤的复耕补植也是水土保持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土壤侵蚀发生后,我们需要对已经侵蚀的土壤进行修复和复耕,以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农田中应合理选择作物种植,进行轮作休耕,有效保持土壤肥力。
通过以上的水土保持措施,我们能够有效地减缓土壤侵蚀的发生,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然而,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需要在实践中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推广和应用水土保持技术。
论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及其有关概念的界定
11 分离 。即指使地表土壤受到破坏 、分化并离 开原土体 ,从而发生物理位移 。雨水冲击 、流水 、冻 融 、风的磨蚀作用都是分离的主要作用力 。分离过 程实际上也就是张汉银[26] (1992) 所说的外营力做 侵蚀功的过程 。当外营力 (其大小用 F 表示) 作用于 地表土壤时 ,首先要克服一系列反作用力 (包括土壤 颗粒间的胶结力 、植物根系固结力 、静摩擦力等 ,分 别用 f 1 、f 2 、f 3 … 表示) 做侵蚀功 : 当 F > f 1 + f2 + f3 + …时 ,意味着外营力已完成了侵蚀功 ,土壤颗粒 已发生了位移 (土壤结构受到了破坏) ;当 F ≤f1 + f2 + f3 + …时 ,意味着外营力未完成侵蚀功 ,土壤颗 粒没有发生位移 ,但仍受到了外营力的作用 。这也 就是说 ,所有受到外营力作用的土壤颗粒并不一定 都发生了位移 ,而发生了位移的土壤颗粒必然是外 营力作用的结果 。这是在研究土壤侵蚀机理与规律 时必须要注意的实质性问题 。
41 水土流失 = 水的流失 + 土壤侵蚀 。水土保 持学界老前辈关君蔚教授认为 ,水土流失与土壤侵 蚀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 ,前者是在陆地表面由外营 力引起的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损失和破坏 ,后 者则是指陆地表面在水力 、风力 、冻融和重力等外力 作用下土壤 、土壤母质及其它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 、 剥蚀 、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水土流失包括水的流 失和土的流失这两个相互渗透和依存的侧面 ,土壤 侵蚀 是“土 的 流 失”的 同 义 语1) 。项 玉 章 、祝 瑞 祥 (1995) 主编的《英汉水土保持辞典》也将水土流失解 释为“在水力 、风力 、冻融 、重力等外力作用下 ,水土 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 ,包括土地表层侵 蚀及水的损失”[18] 。何腾兵[19] (1999) 编的为贵州省 乡村图书室配置的“千乡万村书库”之一《水土保持 与土壤耕作技术》与上述解释完全相同 。解明曙 等[20] (1993) 亦认为 ,水土流失的真正含义包括“水 的损失 (water loss) ”和“土壤侵蚀 ( soil erosion) ”两部 分 。夏卫兵[21] (1994) 在讨论水土流失概念的种种 解释后也认为 ,应该“把‘水’理解为水分 ,把‘土’理 解为土体 (土壤层 、母质层及其下涉的基岩) ,水土流 失包括水分在其循环中的损失 、土资源的各种形式 的破坏以及由此造成的土地生产力的降低 ;土壤侵 蚀则仅指水土流失中土资源遭受破坏后输出原来的 地貌单元 ,可与‘土壤流失’作同义语使用”[21] 。
水土保持学试题(含答案)
水土保持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计20分)1.土壤侵蚀2.水土保持规划3.轮作4.生态脆弱带5.农田防护林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计18分)1.简述水土保持学的主要原理。
2.导致土壤侵蚀发生的动力因素有哪些?3.简述水土保持坡面治理工程的作用、类型。
三、问答题(共计62分)1.农地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按其作用可分为哪几类?(18分)2. 什么是水土流失?举例说明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
(24分)3.简述沙漠化的原因与危害。
(20分)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计20分)1.土壤侵蚀: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被破坏、侵蚀、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2.水土保持规划: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防治水土流失,减轻干旱、洪涝、风沙等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经济的总体纲要,也是进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基本依据。
3.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4.生态脆弱带: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体系、能量体系、结构体系、功能体系之间所形成的界面,以及围绕该界面向外延伸的空间过渡带。
5.农田防护林:以一定的树种组成、一定结构和成带或网状配置在遭受不同自然灾害(风沙、干旱、干热风、霜冻等)农田(旱作农田与灌溉农田)上的人工林。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计18分)1.简述水土保持学的主要原理。
答:1、生态经济学原理:包括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和平衡。
(1分)2、生态学原理:包括a.生态环境脆弱带原理;b.恢复生态学原理;c.景观生态学理论。
(2分)3、系统科学原理:包括系统理论、系统工程方法、大系统控制论等。
(1分)4、可持续发展原理: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的发展需求,应以不损害、不掠夺后代的发展需求为前提。
决定可持续发展水平包括五个要素。
(2分)2.导致土壤侵蚀发生的动力因素有哪些?答:促进土壤侵蚀发生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内营力和外营力,内营力和外营力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地表轮廓并直接决定着土壤侵蚀形式的发生和其发展过程。
土壤侵蚀的概念
土壤侵蚀的概念土壤侵蚀是指土壤表层受到雨水、风力、河流等自然因素的冲刷、剥离和破坏的过程,导致土壤流失,形成水土流失现象。
它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对农田、水源、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
土壤侵蚀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如乱砍乱伐、过度放牧、过度耕种、激烈的土地转换和不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等。
此外,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也是引起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
土壤侵蚀的影响非常深远。
首先,它导致土壤贫瘠和脆弱,降低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从而直接影响农业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
其次,土壤侵蚀使水体中沉积物含量增加,破坏水质,加剧水资源短缺问题。
另外,侵蚀所产生的土壤流失物质会阻塞水库、河道、海港等水系设施,增加了洪水、干旱、河流淤积等自然灾害的风险。
此外,土壤侵蚀还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损失了大量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为了解决土壤侵蚀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首先是加强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包括修建护坡、梯田、植树造林、划定保护区域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雨水、河流对土壤的冲刷和侵蚀。
其次,要提倡可持续的土地管理和农业生产方式,避免过度耕种、过度放牧和过度砍伐。
此外,应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对土壤保护的意识和环境意识。
同时,政府需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监管,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强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和惩罚力度,切实保护土壤资源。
总之,土壤侵蚀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压力。
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土壤侵蚀的发生,加强土壤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才能保护土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国外土壤侵蚀模型发展研究
国外土壤侵蚀模型发展研究文江苏;何小武【摘要】Took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soil erosion models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soil erosion model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according to research priorities,namely,the study on relationship of soil erosion and the single-factor stage,soil erosion models for studying the physical processes and 3S technology with a combination of soil erosion models research phase.Moreover,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soil erosion models was elaborated from three stages.%以国外土壤侵蚀模型的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将国外土壤侵蚀模型的发展按照研究重点的不同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土壤侵蚀量与单因子间关系的研究阶段、土壤侵蚀物理过程模型研究阶段和3S技术与土壤侵蚀模型相结合的研究阶段。
并从3个发展阶段对国外土壤侵蚀模型的发展进行了阐述。
【期刊名称】《宁夏农林科技》【年(卷),期】2012(053)004【总页数】2页(P92-93)【关键词】土壤侵蚀;侵蚀模型;发展【作者】文江苏;何小武【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西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西南昌33004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1.1国外土壤侵蚀模型研发大体上经过了3个阶段,即土壤侵蚀量与单因子间关系的研究阶段,土壤侵蚀物理过程模型研究阶段,现代技术与土壤侵蚀物理模型相结合的研究阶段,即将3S技术手段应用于各类土壤侵蚀模型阶段。
国外对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的解释
土壤侵蚀作为世界的重大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政府及科技工作者的关注。
一般来说,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在内外力(如水力、风力、重力、人为活动等)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土壤侵蚀作为一个科学术语在国际上是通用的,一般认为它属土壤学的二级学科。
水土流失一词在我国普遍采用,一般认为其在概念上与土壤侵蚀有所区别,但它直接反映了土壤侵蚀的危害程度。
水土保持的概念是由中国首先提出的,现己被国际普遍采用,逐渐代替了原先的土壤保持。
由于各国所处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状况的不同,土壤侵蚀发生和发展的动力差异,土壤侵蚀的表现形式也各具特点。
由于世界各国的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以及水上流夫危害程度的差异,形成土壤侵蚀研究及水土流夫控制研究的不同特点。
1.美国(1)被称为美国水土保持之父的HUGH HAMMOND BENNETT,在60年前就将水蚀和风蚀列为土壤侵蚀两种主要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他的论断一直被美国作为立法的依据,他的著作被世界上许多国家作为水土保持的的教材。
(S0IL C0NSERVATI0N, 1938 NEW Y0RK)。
(2)美国的土壤保持(土壤侵蚀防治)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就是1934年的“黑风暴”之后。
1935年4月,国家第一次颁布了《水土保持法》。
(3)美国土壤保持局1971年把土壤侵蚀解释为“土壤侵蚀是个、风、冰或重力等营力对陆地表面的磨蚀,或者造成土壤、岩屑的分散与移动。
”土壤保持(Soil Conservation)与土壤侵蚀防止(Soil Erosion Control )在美国是同义语,但土壤保持的意义要广泛些。
它不仅包含沟道治理,广泛利用牧草、修筑梯田和作物带壮间作等,而且囊括了全部诸如正确利用土地和采用有效措施的一切事宜。
目前,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和“风蚀预报方程WEO被用来识别易蚀土,指导选定水保措施。
(4)1999年出版的《水土保持:生产力与环境保护》(Frederick R. Troeh,J. Arthur Hobbs and Roy L.Donahue,1999,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Productivi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中也提出土壤侵蚀是由水和风引起的从土壤中带走大量的泥土和有机质,留下租沙、沙砾和石头。
水土保持知识
水土保持一、名词解释1.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2.土壤侵蚀的形式:是指在一定种类土壤侵蚀外营力的作用下,由于影响土壤侵蚀的自然因素和土壤侵蚀发生的条件不同,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地表形态差异。
3.土壤侵蚀速率:土壤有效层厚度与土壤年平均侵蚀深度之比。
4.土壤侵蚀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土壤侵蚀面积上的土壤侵蚀量。
5.径流系数:是指年平均径流深与年平均降水量之比。
6.水土流失: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亦称水土损失。
7.水土保持林体系:根据地貌部位和防护特点,营造具有不同目的和特定作用水土保持林林种,将这些林种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即水土保持林体系。
8.疏透度:在林带纵断面上透光孔隙面积与纵断面面积之比。
9.透风系数:是当风向垂直林带时,林带背风林缘在林带高度以下的平均风速与空旷地区相同高度范围内的平均风速之比。
10.林带胁地:由于林带遮荫及林木根系与农作物争肥争水而使农作物减产的现象。
11.阶台式梯田:在坡地上沿等高线修筑成逐渐升高的阶台形的田地。
12.波浪式梯田:在缓坡地上修筑的断面呈波浪式的梯田。
13.林带结构:是指林带内部树木枝叶的密集程度和分布状况。
14.水土保持工程:是改变小地形,控制坡面径流,治理沟壑,防止水土流失,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基本农田,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
二、填空1、水土保持学主要研究内容有:研究水土流失的形式、分布和危害;研究水土流失的规律和水土保持的措施;研究和制定水土保持规划;研究水土保持效益和水土流失预防监督技术。
2、水土流失危害有土层变薄,裸地增多;恶化土壤性状,土地生产力下降;江、河水库淤积,减低通航和抗灾能力;恶化生态环境,自然灾害加剧。
3、根据有无人类活动影响,可将土壤侵蚀分为:正常侵蚀(自然侵蚀)和加速侵蚀。
全国各地水土流失三区划分公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把土壤侵蚀作为引起土地退化主要因素,他们的水土保持意义更宽,包括了所有防治土地退化的行动,近年又引申为“土地保育”(LANDCARE)。主要研究领域有以下几项:
(1)水土流失评价:A水上流失观测;B水土流失预报;C 泥沙计算。
(2)侵蚀过程:A沟蚀;B风蚀。
(4)1999年出版的《水土保持:生产力与环境保护》
(Frederick R. Troeh,J. Arthur Hobbs and Roy L.Donahue,1999,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Productivi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中也提出土壤侵蚀是由水和风引起的从土壤中带走大量的泥土和有机质,留下租沙、沙砾和石头。水土保持必须同时完成:等高耕作、梯田和保护土壤表面防止结皮的措施都有增加入渗和保持水分和土壤作用;保持泥沙不进入水体可以防止水体污染并延长水库寿命,以及干旱地区的水分保持促进植物生长并减少风蚀。
综合上述情况可以看出,世界各国关于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的定义和解释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包含了地表土壤物质的移动的共同点,在引起土壤侵蚀作用力中都包括了内外营力及人为活动作用,根据侵蚀形式可分为面蚀、沟蚀、崩塌、泻溜和滑坡、泥石流等,根据侵蚀营力可分为水蚀、风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等。根据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分析,各国所给出的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的定义和涉及的工作范围带有明显的国家和地区特色。从土壤侵蚀、水上保持概念和内涵的发展演变过程,可以看出人们对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的认识的不断发展深化过程。土壤侵蚀从简单由于水力或风力作用引起的土地表面物质的移动,逐步发展到土壤在内外营力(如水力、风力、重力、人为活动等)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水土保持的概念也由初期的土壤保持发展为今天的水土保持并举,从单一强调土壤侵蚀引起土地生产力退化到同时强调土壤侵蚀环境与全球生态环境的联系,如水土流失与水环境的联系,水土保持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等。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的概念在不断完善,深化。水土保持学正在逐步演变成一个涉及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气象、水利、农业、林业、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的综合学科。
2.欧洲
(1)、英国著名水上保持学者N.W哈德逊在《土壤保持》
(1971)著作中定义土壤侵蚀为“就其本质而言,土壤侵蚀是一种夷平过程,使土壤和岩石颗粒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转运、滚动或流失。风和水是使颗粒变松和破碎的主要营力。]M.J.Kirby,P. C. R. Mprgan,在Soil Erosion一书中提出土壤侵蚀,是指由水或风引起的土地表面物质的移动。(王礼先等译 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7)
水土保持的概念是由中国首先提出的,现己被国际普遍采用,逐渐代替了原先的土壤保持。
由于各国所处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状况的不同,土壤侵蚀发生和发展的动力差异,土壤侵蚀的表现形式也各具特点。由于世界各国的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以及水 上流夫危害程度的差异,形成土壤侵蚀研究及水土流夫控制研究的不同特点。
面(剥)蚀
片蚀、风蚀、剥蚀
重力侵蚀
土滑(泻溜)。地滑(滑坡、坍塌)、塌陷、崩塌、 土流、泥流
水力侵蚀
细沟侵蚀、切沟侵蚀、沟道冲蚀、沟岸侧蚀
沉积过程
(Water and Soil Miscellaneous Publication, No85. The New Zealand Land Resource Inventory, Erosion C1assification,National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Authority,1985)
日本的土壤侵蚀问题除了一般的水蚀过程外,主要是由于降雨引发的山体滑坡、崩塌,陡坡地坍塌等重力侵蚀形式。因此,日本非常重视重力侵蚀的研究和防止。日本政府先后于1897年颁布了《砂防法》,1958年颁布了《地滑防治法》,1969年颁布了《陡坡地崩坍防治法》等。
6、新西兰
新西兰:国家水土保持局根据本国的水土流夫具体情况,在1985年对全国土地资源清查时,制定了新西兰土壤侵蚀分类系统。在这个分类系统中,侵蚀形式分成了3大类:
1.美国 ຫໍສະໝຸດ (1)被称为美国水土保持之父的HUGH HAMMOND BENNETT,在60年前就将水蚀和风蚀列为土壤侵蚀两种主要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的论断一直被美国作为立法的依据,他的著作被世界上许多国家作为水土保持的的教材。(S0IL C0NSERVATI0N, 1938 NEW Y0RK)。
(2)美国的土壤保持(土壤侵蚀防治)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就是1934年的“黑风暴”之后。1935年4月,国家第一次颁布了《水土保持法》。
(3)美国土壤保持局1971年把土壤侵蚀解释为“土壤侵蚀是个、风、冰或重力等营力对陆地表面的磨蚀,或者造成土壤、岩屑的分散与移动。”土壤保持(Soil Conservation)与土壤侵蚀防止(Soil Erosion Control )在美国是同义语,但土壤保持的意义要广泛些。它不仅包含沟道治理,广泛利用牧草、修筑梯田和作物带壮间作等,而且囊括了全部诸如正确利用土地和采用有效措施的一切事宜。目前,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和“风蚀预报方程WEO被用来识别易蚀土,指导选定水保措施。
(3)保土耕作:A保土耕作法;B保土放牧制度;C土壤特性/主产力。
(4)水土保持牧草:A适于干裂酥黏土的牧草;B中部小麦种植带的牧草。
(5)土地退化:A土壤酸化;B土壤盐化;C土地退化评价。
(6)侵蚀/生产
(7)旱地:A土地状况;B土地覆盖和干旱识别。
5.日本
3、前苏联
(1)、前苏联认为“土壤侵蚀”概念同时包括水蚀和风蚀,
土壤侵蚀研究应包括在水力、风力破坏下水蚀过程和风蚀过程的研究,以及水蚀及风蚀作用下土壤的防护方法的研究。同时强调“水蚀和风蚀除了不同点之外,不论其机械过程还是它们的表现形式以及在土壤防护方法方面,都有许多共同之处。实际上水蚀与风蚀常常是同时碰到一起的,因而必须设计和实施同时发挥作用的综合措施,以防止土壤在水力和风力作用下免遭破坏。”他们称“水上保持是一门与水土流失作斗争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