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发言:与家长们谈教育的困惑与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家长谈教育的困惑与对策
一、我们面临的困惑
1、家长困惑:为何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脾气越来越僵?交流越来越难?甚至故意强词夺理、顶撞对抗,惹事生非?迷恋上网;抽烟打牌?、、、、、、、家长在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时,感到束手无策,感到焦头烂额,感到希望渺茫。
应对行为一般都是说教、嘉奖、臭骂、暴打,妥协,迁就,放弃。
心理过程一般都是:满怀希望——迷茫焦虑——失望放弃。
2、学生困惑:父母矛盾;交际障碍;无名烦躁;家境负担;学习压力;不满说教、、、、、、行为表现一般为对抗、逃避、浮躁、抑郁、失落。
3、老师困惑:不了解家庭情况,家长的教育观念与学校不一致,有的家长对孩子护短。
教育问题层出不穷。
教师也感到压力重重。
——这就需要我们学校、家庭共同探讨。
限于时间,下面就孩子问题与家长谈几条建议。
二、对家长的建议
1、请教过来人:我们对孩子的希望、对孩子的成长设计都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在考虑。
但实际上,我们教育孩子都是第一次,都是没有经验的。
我们基本上都是无法比较准确地断定我们的孩子明天会怎样。
而且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个性差异,他的具体情况不一定适合我们的设计。
对每一种情况的教育都是要根据具体实际进行设计的,而这些情况都是无法预测的。
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很多时候我们都感到很茫然很迷茫。
——我们建议请教过来人,甚至求教多个过来人。
因为过来人才有经验,如果能够综合多个过来人的意见就于我们的教育更为保险。
其中,我们认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意见很值得参考。
2、智慧策划:据我了解,现在我们面临三大问题。
一是“爱你没商量”带来的后果。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的百般地呵护,掏心地宠爱。
这样大多数孩子缺乏珍惜亲情,缺乏爱心,缺乏家庭责任,不愿劳动。
同时,我们的孩子他知道你爱他是有条件的,学习不好,表现不好你就不会喜欢他。
二是“要求完美”观点带来后果。
有的家长为孩子设计了很多,甚至包括从起名字起就给他赋予了很多希望。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试误的过程,我们用成人的眼光,用你预设的理想形象去比照,肯定有众多不足。
于是希望很多带给我们的失望也就是很多。
三是初中孩子开始出现“逆反期”。
对孩子的教育要动脑筋设计。
——不能简单粗暴,要真诚、开明地交流。
要冷淡一点,冷静一点。
要尽早从自己灵魂中分离出去。
比如:你给孩子讲明白,你已经长大了,以后我会对你少讲要求,凡是你自己能做的你自己做。
比如,多穿少穿我不会再管你,吃多吃少我不会在管你。
对孩子少给予,让他依恋你。
四是谨防孩子遭性侵。
不要让担心成为事实。
孩子不懂防范,不让孩子陈述,不与孩子正面交流。
不帮助孩子化解问题。
而是简单、粗暴面对。
3、身体力行:我已经研究了100多期心理访谈,仔细做了50多期笔记性研究。
我发现心理访谈里的每一个心理问题都是孩子小时候从父母那里得来的病根。
比如:父亲嫌弃母亲,孩长大了家庭生活就有可能不能很和谐。
妈妈对奶奶不好,孩长大后就有可能母子不和。
再如:不好学习(看电视:孩子要看科教片,你要看言情片,武打片),懒惰(你睡早床,摧孩子早起床),不守诚信(经商以次充好),小气刻薄(背地里说别人坏话),打牌赌博(昼夜不归,打架吵架始终不改),两性关系混乱(自己偷看黄色书籍光碟,甚至越轨),偷盗,诈骗、、、、、、、都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或者对抗,或者自卑,或者效仿。
——也就是说,众多经验告诉我们,说教不如身教。
要学会与孩子同步学习同步成长。
4、信任孩子:可以否定孩子的行为,但不可否定孩子的人格。
不能认为想法等于做法(向你讲了一点想法,你就推断他有很大的问题);小题大作,认为小错=大事(大惊小怪,担心与表现不好的孩子交流);过度概括,认为事例=人品(我对你已经彻底失望了);负性关注,运用完美标准,认为瑕疵=品质(你看你又乱放东西)。
不良暗示(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说孩子很懒,不爱学习)。
——建议就事论事,不要否定孩子的人品、人格,即使孩子有些问题,也要乐观对待,积极引导。
5、主动联系:老师与学生是1/60;家长与老师是60/1。
我们对孩子关注最多的是物质供给。
其实对孩子最有用的是精神、人格培养。
物质是短时期的,可以缺少的。
精神、品质、道德、信仰才是最长效、最有用的东西。
——主动与老师联系,这不仅仅是理解老师的辛苦问题,很重要的是对孩子的成长、成人有着重要作用。
最后,我也代表学校向你们承诺,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你的孩子,为我们可爱的学生,将不断进步。
二〇〇七年三月二十三日下午12时2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