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合集下载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商业银行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然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

首先,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许多商业银行只关注短期利润,忽视了长期风险管理。

此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也较为单一,缺乏差异化和灵活性。

其次,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有待提高。

一些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存在漏洞和弱点,导致内部欺诈、误操作等事件频繁发生。

最后,商业银行对外部环境的风险管理不够精细。

随着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复杂化,商业银行需要更加谨慎地进行风险管理,加强对市场、政策、法律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为了改进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应该从长期利益出发,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系统,并考虑不同类型的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进行差异化管理。

第二,加强内部控制机制。

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内控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风险评估。

第三,加强对外部环境的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应该密切关注市场、政策、法律等方面的变化,及时制定应对措施,降低外部风险对银行的影响。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的存在需要得到重视,提高商
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是建设健康金融市场的关键所在。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一、问题概述商业银行是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规风险管理是保障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

然而,当前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合规意识不足:部分商业银行对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理解不够深入,缺乏对合规风险的认识和重视。

2.制度建设不完善:部分商业银行缺乏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存在漏洞和盲区。

3.人员素质不高:部分商业银行从事合规工作的人员素质不高,专业能力和经验欠缺,难以有效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

4.监管机制不健全:当前监管机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手段单一等,难以有效约束商业银行的违规行为。

二、完善对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提升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水平,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合规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加强对合规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2.提高合规意识: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合规意识和风险意识。

3.完善制度建设: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完备的内部控制程序、风险评估、监测和报告机制等。

4.提高人员素质:商业银行应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对从事合规工作的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其专业能力和经验水平。

5.健全监管机制: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建立多元化、综合性的监管手段,包括定期检查、现场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

6.加强信息披露:商业银行应加强信息披露工作,及时向公众披露自身经营情况、风险状况等信息,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

7.推进科技创新:商业银行应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风险管理工具,提高合规风险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8.加强国际合作:商业银行应加强与国际监管机构和同行业机构的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提升自身的合规风险管理水平。

三、结语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规风险管理是保障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面临了诸多风险,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了商业银行经营的必备要素。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目的在于控制风险,降低损失,以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与经营效率。

但是,在实践中,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探究其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问题1.风险管理策略不合理商业银行在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时,应该参考各种风险因素,综合考虑其实力、信誉、前瞻性、主观性等因素,以制定出一套能够应对不同情况的全面策略。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现实因素的限制,银行经常只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风险的长期影响,盲目追求高收益的投资,忽视风险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2.风险定价失衡风险定价是在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后的一个重要步骤。

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商业银行往往没有切实考虑风险本身的特殊性,往往将所有风险等同看待,忽视了其差异性。

比如,某一种金融风险本身并不高,但是如果同时出现多重风险时,那么管理起来的难度就大幅度增加,商业银行在进行风险定价时应引用风险权重等技术手段,使得风险定价更准确、更合理。

3.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系统至关重要,它涉及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安全与有效性。

在现实中,由于银行的运作规模往往巨大,内部控制难免存在漏洞或过于松散。

一些商业银行在实际操作时,缺乏对员工的培训,教育银行员工管理风险的技术知识,导致一些错误行为在银行内部滋生和蔓延。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解决方案1.完善的风险管理策略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策略体系,有计划、有序地发掘和处理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线上与线下的全面风险管控,以及市场研究与监测。

2.合理的风险定价银行在进行风险管理时,需要根据不同的金融风险情况来实行风险定价。

在风险定价时,银行必须考虑到风险多元性和不确定性,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来影响市场展望与判断,减少追求高收益的冲动。

新形势下银行风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

新形势下银行风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

新形势下银行风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问题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演变和银行业务的日益复杂化,银行风险管理工作面临着一些问题:1. 风险识别不准确:当前的风险管理模型和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日新月异的金融业态和金融创新,导致银行无法准确识别和测量风险。

风险识别不准确:当前的风险管理模型和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日新月异的金融业态和金融创新,导致银行无法准确识别和测量风险。

2. 风险预警不及时:由于风险管理系统的滞后性,银行在面对市场变化时难以做出及时的反应和调整。

风险预警不及时:由于风险管理系统的滞后性,银行在面对市场变化时难以做出及时的反应和调整。

3. 风险溢出无法控制:当前风险管理策略过于单一,无法有效应对风险溢出的情况,从而导致风险在金融系统中的传导。

风险溢出无法控制:当前风险管理策略过于单一,无法有效应对风险溢出的情况,从而导致风险在金融系统中的传导。

4. 缺乏危机管理能力:银行在面对危机时缺乏应急响应和管理能力,容易陷入失控和恶性循环。

缺乏危机管理能力:银行在面对危机时缺乏应急响应和管理能力,容易陷入失控和恶性循环。

原因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1. 技术滞后:银行在风险管理领域采用的技术和方法滞后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无法跟上金融业的快速演变。

技术滞后:银行在风险管理领域采用的技术和方法滞后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无法跟上金融业的快速演变。

2. 信息不对称:银行与监管机构、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风险识别和预警的困难,加剧了风险管理的挑战。

信息不对称:银行与监管机构、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风险识别和预警的困难,加剧了风险管理的挑战。

3. 管理不完善:银行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管理缺陷和漏洞使得风险管理工作难以得到有效执行,无法应对风险事件的迅速发展。

管理不完善:银行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管理缺陷和漏洞使得风险管理工作难以得到有效执行,无法应对风险事件的迅速发展。

4. 人员素质不高:有些风险管理岗位的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影响了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问题及对策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资金存储、借贷、支付结算等重要职能。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商业银行面临的财务风险也日益严峻。

本文将就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1.信用风险商业银行是金融市场的信用中介,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主要的盈利来源。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企业贷款违约风险增加,尤其是在宏观经济调整期间,企业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剧,造成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加大。

2.市场风险由于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商业银行在进行投资、交易等活动时,面临着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市场风险等多种市场风险,这些风险将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负债表的健康性。

3.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另一大财务风险,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在面临资金短缺时,无法满足存款者的提款需求,或者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进行贷款,从而造成资金链断裂,导致无法正常经营的风险。

这种风险往往会在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时期暴露出来。

4.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和运营活动所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人为失误、技术故障、系统风险等。

某些商业银行在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由于操作失误而导致巨额亏损,造成了巨大的操作风险。

1.加强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在面临财务风险时,应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承担能力的评估、风险监测、风险控制等。

还要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检测能力,及时识别和解决潜在的风险隐患。

2.提高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是商业银行财务健康的重要指标,合理的资本充足率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商业银行应加大资本储备力度,合理配置资本结构,确保资本充足。

3.加强信贷审查商业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时,应加强对借款人的信用审查和风险评估,控制信贷风险。

加强对行业风险的研究和预测,避免在高风险行业集中过多信贷资源,降低信贷违约的风险。

4.多元化经营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的资源和能力,积极拓展多元化的经营业务,降低对单一业务的依赖,减少市场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及解决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及解决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及解决对策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风险管理已经成为银行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然而,在当前的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思想观念尚未完全到位。

有些银行存在以追求高收益为主导的思想,而忽视了风险控制。

其次,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还有待加强。

部分银行的风险管理流程不够完善,风险管理能力不足。

此外,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模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针对上述问题,商业银行应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加强风险管理的意识和文化建设。

银行要将风险管理作为一项核心业务,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思想观念,切实做好风险管理工作。

第二,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银行应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包括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监控等,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加强风险管理技术和模型的研发。

银行应积极研发适用于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模型,如风险评估、风险预测等,以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

总之,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风险管理时,需要加强意识和文化建设、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并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技术和模型,以保证银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和客户的利益最大化。

银行风险管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银行风险管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银行风险管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一、引言随着金融业务的不断拓展和金融市场的竞争加剧,银行面临着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风险。

良好的风险管控对于银行来说至关重要,它是保障银行资产安全和经营稳定的关键环节。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银行风险管控依然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

本文将重点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改进银行风险管控。

二、主要问题1.信息技术系统不完善: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系统成为了现代银行运营的核心基础设施。

然而,许多银行的信息技术系统并不完善,容易受到黑客攻击或者内部操作失误导致数据泄露、系统瘫痪等问题。

未经全面测试和验证的系统容易出现漏洞,给银行带来极大风险。

2.缺乏有效监测手段:风险管控需要及时准确地监测各类潜在风险,但是许多银行目前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

一些银行依赖人工的风险评估和监控,并且在风险预警方面存在启动慢、反应迟钝的问题。

另外,现有的监测手段不能充分覆盖新型风险,如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

3.员工教育培训不足:银行员工是风险管控的第一道防线,但是当前部分银行员工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和专业知识。

他们对重要金融产品规则和合规要求了解不够,缺乏对安全隐患的认知,容易忽视潜在风险并从而增加银行运营的风险。

4.内部控制不完善:良好的内部控制是有效风险管控的基础。

然而,某些银行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着问题。

例如,在流程设计上存在缺口与漏洞;在业务流程中未能建立健全的复核机制;以及未能进行适时与充分的内部审计等。

由于这些原因,内部控制体系无法及时发现、预防和修正各类风险事件。

三、建议1.加强信息技术系统建设:银行应继续投资和改进信息技术系统,确保其完善、安全和可靠。

采用最新的安全防护技术,加密敏感数据并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

同时,定期对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引入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针对目前监测手段不足的问题,银行可以引入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

通过大数据分析构建风险模型,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风险预警和决策支持,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反应速度。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及解决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及解决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及解决对策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主角,商业银行承担着大量的风险管理工作。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和解决对策两方面进行分析。

1. 风险管理意识有待提高虽然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风险管理意识有待提高。

商业银行在面临风险时,应该能够做到前瞻性地发现和预测风险。

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只是被动地应对,而没有更深入地探索风险与机会的关系。

2. 风险管理理论和体系较为薄弱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着理论和体系较为薄弱的问题。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商业银行的业务不断创新,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

但是在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论和体系还相对薄弱,这给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还有一个问题是技术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升级。

但是在我国商业银行中,仍存在部分银行在风险管理技术方面滞后的情况,这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风险管理不足。

二、解决对策为了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提高风险管理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意识的普及和培训,使得商业银行员工能够更好地理解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3)加强风险管理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协作,提高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整体水平。

(1)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应用。

(2)积极引进和开发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3)加强对行业规范和政策法规的学习和研究,遵守相关规定,规避风险。

(1)加强对风险管理技术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

总之,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强风险管理意识、理论和体系建设以及技术水平提高。

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银行风险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金融危机后,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加强了监管,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然而,在实践中,银行风险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和改进。

本文将分析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1. 理论框架不够完善银行风险管理需要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框架来指导实践。

然而,目前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框架还不够完善,不同的研究者对风险的定义和分类也存在差异。

需要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的理论框架,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2. 风险评估不够精准风险评估是银行风险管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

然而在实践中,由于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的不一致,风险评估存在误差和不确定性。

银行需要采用更为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反复验证和修正,以确保风险评估的精准性。

3. 风险控制不够灵活传统的银行风险控制模式被认为较为僵化,难以适应金融市场的快速变化。

在面临外部环境变化时,银行需要采用更为灵活的风险控制策略,包括灵活调整信贷政策、开发新的风险管理工具、善于利用市场机会等等。

4. 内部控制不够完善银行的风险管理需要一个完善、高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来支持。

然而,在实践中,一些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存在着信息不畅通、职责不明确、员工素质不高等问题。

因此,银行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制度和流程,并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对策1. 完善风险管理的理论框架银行应积极研究和推广一套符合国情的风险管理理论体系,建立风险监测、评估、控制和处理的完整流程。

同时,银行应加强与外部机构和专家的交流,吸收前沿的理论成果,不断完善理论框架。

2. 加强风险评估的科学性和精准性银行需要加强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建立科学、准确的风险评估模型。

同时,银行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专业人才,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并加强对风险评估结果的反复验证。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不足和改进建议分析(共五篇)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不足和改进建议分析(共五篇)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不足和改进建议分析(共五篇)第一篇: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不足和改进建议分析论文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不足和改进建议摘要2006年12月11日,在经过五年的过渡期的之后,我国银行业正式完全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

同时,我国商业银行也加快了走出去步伐。

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成败。

但是2007年的次贷危机再一次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形成了很大冲击。

曾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学习榜样的国际活跃金融机构并没能够经受住金融危机的考验,不是巨亏,就是破产,这也再一次暴露出许多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并为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敲响了警钟。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讲,应该在借鉴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经验的同时,吸取次贷危机的教训,才能真正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有关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改进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不足的建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外部监管论文类型:应用研究目录1绪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商业银行业进入了快速扩张的阶段。

近些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都只注重于业务和市场的扩张速度,反而忽略了质量的控制;注重贷款的数量而忽略了质量,再加上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出现时间本来就比较晚,很多商业银行都没有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和相关的职位,这种情况即使在最近几年有所改善,但情况也不容乐观,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经验和人才,即使设立了风险管理机构,也都还处于发展不成熟,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性急需改进的状态,对商业银行的运作起不到作用,现在又步入了急速发展期,近些年来由于风险管理不当而引发的事件的出现频率有增无减,闹得人心惶惶,显得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问题日趋严峻,我国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势在必行。

1.1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由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给世界各国都敲响了警钟,商业银行在实际的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呈现,发人深思。

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导言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资金中介、信用中介、风险管理等多重角色。

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逐渐开放,我国商业银行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深入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问题一:风险管理不足深度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用风险管理不够严格:商业银行在贷款发放时,往往未能充分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导致不良贷款增加。

2.市场风险监测不足:金融市场波动性增加,商业银行未能充分监测市场风险,导致投资损失。

3.操作风险高:商业银行的内部操作风险也较高,包括员工不当行为、技术故障等。

对策1.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应加强信用评估,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规范贷款发放流程。

2.加强市场风险监测:商业银行应投资更多资源用于市场风险监测和风险防范。

3.提升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规范员工行为,减少操作风险。

问题二:资本充足度低深度分析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度对其稳定运营至关重要,但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度相对较低,主要原因包括:1.不良贷款问题:不良贷款增加导致了资本损失,压缩了资本充足度。

2.快速扩张:部分商业银行过快扩张,未能及时充实资本。

对策1.加强资产质量管理:商业银行应积极处理不良贷款,加强风险防范,提高资产质量。

2.谨慎扩张:在扩张时要审慎,确保充分的资本支持。

问题三:竞争激烈深度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竞争激烈,市场份额分散,利润压力大,主要原因包括:1.过度依赖利差:商业银行主要收入来自利差,市场竞争使得利润空间有限。

2.新型金融科技公司崛起:金融科技公司的崛起威胁着传统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

对策1.多元化经营:商业银行应通过提供更多金融产品和服务来多元化经营,减少对利差的依赖。

2.加强科技创新:积极采用新技术,提高服务效率,保持竞争力。

问题四:监管不足深度分析监管不足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又一个问题,表现在:1.监管缺位:监管部门未能及时监测和应对金融风险。

关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对策论文摘要: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在信用、市场、流动性和操作性等风险问题处理上与国外一流银行相比有很大差距。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出台,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

国内商业银行只有积极寻求对策,从文化、体系、技术等方面入手,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

随着世界金融的一体化和我国对外国银行的放开,国内的商业银行也将参与到世界金融的竞争之中。

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问题处理上与国外一流银行的差距,寻求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企业改制的不规范影响信贷资产质量,造成信用风险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依靠对企业贷款的利息收入,但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商业银行贷款成了国有企业维持生存的重要手段,信贷资产质量恶化,风险增加。

同时,我国正对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在给其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风险。

一些企业钻政策空子,拖欠甚至逃废银行贷款,给银行带来大量的坏帐、呆帐。

此风险已成为中国银行业最突出的金融风险。

(二)缺乏较为成熟的风险管理技术导致市场风险目前,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广泛使用统计方法和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管理,与之相比,我国的商业银行比较重视定性分析,而风险分类及量化技术落后。

其中,内部评级和资产组合管理是风险度量的重要技术。

风险管理技术的落后增加了我国风险管理的难度。

(三)由于挤兑导致的流动性风险银行信用一般表现为银行向公众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发行债券和流通银行票据等形式。

银行的自有资本有限,若管理不善,不良贷款率过高,就会出现过挤兑风波和支付危机。

目前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存在国家信用的保证,其流动性风险没有显现,但潜在支付困难日益增多,如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足60%,低于80%和国际最低标准。

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问题及对策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一直是金融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问题1. 资产质量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在贷款业务中存在着一定的信贷风险,因为不良贷款率高和坏账准备金不足,导致不良资产增加,资产质量下降。

一些商业银行为了规避风险,选择通过通道业务、信用营销、互联网金融等方式开展风险较大的业务,导致财务风险集中放大。

2. 利息净收入下降由于货币政策的调控、市场竞争激烈等原因,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息净收入面临下滑。

在规范的利润分配制度下,银行的盈利能力将下降,财务风险逐渐增大。

3. 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是其财务风险管理的重点。

由于商业银行的业务特点和市场环境等诸多原因,存在着流动性风险。

况且,金融市场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可能导致银行出现流动性紧张的状态,进而增加财务风险。

二、对策分析1. 提高资产质量管理水平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不良资产处置机制和风险防范体系,对不同类型的不良资产实行分类处置,及时清理不良资产,提高银行资产质量。

加快推动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投放,降低信贷风险。

2. 多元化经营,提升盈利水平商业银行应加大对非利息收入的开发,拓宽盈利渠道,减少对利息收入的依赖。

加大对跨境业务、资产管理、保险代理等领域的投入,提高盈利水平,减少金融市场的波动对盈利的影响。

3. 健全流动性管理机制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流动性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流动性管理部门,依据资产负债情况和市场预期等因素,及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确保流动性充裕。

引导商业银行增加中长期负债,提高流动性管理水平。

4. 加强监管与内部控制银行业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监控,及时发现并防范潜在风险。

商业银行内部应建立健全的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各项风险的监测和评估,促进银行业务的合规运作。

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一、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1.信息不对称:银行与客户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客户可能隐瞒财务状况或提供虚假信息,导致银行未能及时发现违约风险。

2.制度漏洞:部分银行在风险管理制度上存在漏洞,缺乏全面考虑各类风险因素的细化方案。

例如,有些机构在信贷审批流程中忽视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3.过于依赖评级:银行过度依赖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忽视自身实地调查和独立判断。

这样容易出现评级不准确、误导决策的情况。

4.内控不力:一些银行内部控制体系薄弱,监管缺失和人员失职等原因导致信贷业务中风险无法有效识别和控制。

5.技术安全性: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威胁日益增加,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问题给银行的业务运作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二、对策1.加强信息披露:银行应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确保客户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

同时,通过建立风控合规部门,加强对风险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健全内部控制:银行应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分工,建立严密的审批流程和风险防范机制,降低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

3.独立评估与监管:银行应当建立独立的评估体系,并定期进行自有资本充足率等指标评估。

此外,监管机构应当加大对银行业务的审核力度,定期检查银行是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业务,并督促其改正存在的问题。

4.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对风险管理意识的培养是关键。

银行应通过培训和考核机制鼓励员工增强合规意识和专业技能,并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快速变化的金融环境。

5.加强科技投入:银行应积极引进与信息技术和网络安全相关的设备与技术,构建稳固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通过加密技术、安全认证和人脸识别等手段,提升用户交易的安全性。

结语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机构,风险管理是其发展和运营不可或缺的环节。

针对存在的问题,银行需要强化内部管理、优化风险评估方法,并利用科技手段来应对挑战。

只有通过实施有效的对策,才能使银行风险管理更加健康、可靠地支持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银行自身的稳健运营,更对我国的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并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深入分析其风险管理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对策。

本文将首先概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包括风险的定义、分类以及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目标。

随后,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梳理国内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

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农业银行的具体情况,分析其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如风险识别不足、风险评估方法落后、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等。

本文还将深入探讨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如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风险管理人才短缺、外部监管环境不完善等。

针对这些问题和原因,本文将提出一系列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升风险管理技术水平、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优化外部监管环境等。

通过对中国农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的深入剖析和对策研究,本文旨在为其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为推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创新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二、中国农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分析中国农业银行作为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其风险管理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整体水平。

然而,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中国农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中国农业银行在风险识别方面仍有待加强。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新型风险不断出现,如网络金融风险、操作风险等。

然而,中国农业银行在风险识别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未能及时识别和评估这些新型风险,导致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受到一定影响。

中国农业银行在风险量化和管理技术方面还有待提升。

风险量化是风险管理的基础,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量化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背景银行作为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存款保值增值、资金流通和信用提供等重要职能。

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和金融市场不断创新的背景下,银行风险管理面临多种问题。

本文将从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相关对策。

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1. 信息不对称:由于贷款过程中客户信息难以完全透明化,银行很难准确评估客户信用状况和还款意愿。

此外,银行与债务人之间往往存在利益冲突,导致信息不对称加剧。

2. 大额贷款集中度高:少数大项目占据了较大比例的总贷款额度,在这些项目遇到困境时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并给银行带来巨大损失。

三、改进措施及对策1. 加强内部管控:(1) 建立完善的风控制度:制定并落实科学有效的内部审批流程和标准化操作规范;建立健全决策委员会或专项委员会;加强对信贷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2) 完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银行应建立全面、科学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建立独立、有效又有约束力的内控机构,持续改进风险监测和评估能力。

2. 加强外部合作:(1) 建立联合贷款模式:多家银行共同向某个大项目发放贷款,并形成“共保”的形式。

这种方式不仅分摊了单一银行承担全部风险的压力,还通过集思广益来提高项目决策能力。

(2) 推动金融创新与科技应用: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改善信息不对称问题;引入第三方征信机构发挥其信息收集和处理优势。

3. 增加监管层面(1) 强化国家监管职能:政府要积极履行监管职责,并制定相应法规和政策措施;完善相关法律框架以确保各项风险管理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 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增加金融业准入门槛,筛选出合规、专业的机构,规范市场竞争环境。

(3) 加强跨国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加强监管协调和信息共享,提高对跨境风险的监测和应对能力。

四、总结银行风险管理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信息不对称与大额贷款集中度高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银行需要加强内部管控,建立完善的风控制度和内部风险管理机制;也可以通过外部合作推动金融创新与科技应用来改善问题;同时,在监管层面上需要政府采取相应法规和政策措施,并加强国家监管职能以及相关市场准入门槛等手段来提高整体风险管理水平。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及解决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及解决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及解决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成为银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 风险意识薄弱。

一些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刻,对风险的预测和控制能力欠缺,导致风险管理效果不佳。

2. 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一些商业银行虽然建立了风险管理体系,但该体系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手段。

3. 风险识别和评估不足。

一些商业银行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不够全面和准确,对各种风险的潜在影响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缺乏清晰的认识。

4. 风险管理人才不足。

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人才是决定性因素之一。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这也是影响风险管理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
1. 提高风险意识。

加强风险管理教育和培训,提高银行从业人员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和意识。

2.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建立科学、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完善的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手段等。

3. 加强风险识别与评估。

通过不断完善和提高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商业银行对各类风险的理解和控制能力。

4. 培养风险管理人才。

加强对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风险管理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综上所述,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不仅是保障银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保护金融市场稳定和投资者利益的重要举措。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地防范与化解风险,已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商业银行的经营实际上是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寻找平衡,通过对风险的有效管理而创造价值。

本文依据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特点及主要表现形式,结合我国银行内外部环境,对如何有效管理,防范风险进行初步讨论。

正文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一)资本充足率水平不高,风险资产规模较大由于国内银行资产质量比较差,不良资产的规模比官方公布的数字要大得多,因此按实际风险资产计算的资本充足率实际上大多低于巴塞尔协议8%的最低水平,同时由于资本充足率水平较低且资本补充渠道较窄,能够为分支机构风险敞口配置的资本相当有限,不可能为高规模的风险敞口提供足够的资本支撑,这种情况下必然导致分支机构风向敞口规模与资本匹配失衡。

在资本补充有限的情况下,要提高资本充足率必须在降低信贷资产的风险敞口上做文章。

而我国目前包括大型企业在内的绝大部分企业尚未取得外部评级,在标准法下其风险权重为100%或者150%,且国内银行尚不具备内部评级的客观条件,不能对企业进行内部评级,在呆账准备金提取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资本充足率的这种逆向配置效应几乎意味着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敞口规模的途径就是降低信贷存量规模,甚至是减少一些优质客户的信贷业务。

(二)风险管理文化落后,风险管理意识不强虽然我国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初步形成,但风险管理没有作为风险文化植根于所有员工的心中,贯穿到业务拓展的全过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还没有树立,没有形成全行认同的风险管理文化,系统而完整的风险管理战略还有待于加强,风险管理侧重于后台管理,没有将其作为信贷决策、风险敞口限额控制、贷款定价、资本资源配置的有力工具。

同时,部分人员将风险片面地等同为违规、案件和损失,一些风险管理人员将风险管理简单地理解为控制,部分业务人员将风险管理看作是业务拓展绊脚石,注重信用风险的控制和计量,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仅有一定的理性认识,还谈不上统筹考虑、系统管理。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与改善建议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与改善建议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与改善建议一、介绍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担负着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金融环境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变化,商业银行面临着日益复杂的风险挑战。

因此,有效的风险管理对于银行长期稳健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善建议。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不足1. 风险识别不充分商业银行在进行风险识别时,往往只注意到明显可见的风险因素,忽视了潜在但隐性的风险。

这种局限性可能导致未能全面评估现有和新兴风险,增加了金融机构面临损失的概率。

2. 风险度量和评估不准确商业银行在进行风险度量和评估时,常常依赖单一指标或模型,无法全面考虑各种复杂因素对风险的影响。

此外,现有的风险评估方法也未考虑时效性和动态性因素,无法及时识别出风险暴露和变化。

3. 风险传导机制不畅通商业银行在应对风险时,往往只停留在独立的单个部门或业务层面上解决问题,而缺乏全面考虑各项业务之间的相互关联和风险传导机制。

这种分割式管理模式容易造成信息孤立和协同不足,增加了风险蔓延的潜在风险。

4. 风险应对措施不完善商业银行在制定思路和策略时,往往依赖过度于保守或过度于冒进的方法。

一方面,过于保守可能导致错失市场机会;另一方面,过于冒进可能带来严重损失。

此外,还存在着灵活度不够、应急预案不完善等问题。

三、改善建议1. 建立综合风险识别体系商业银行应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和大数据分析等方法,建立起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风险识别体系。

通过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能够更准确地发现和评估潜在风险,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2. 完善风险度量与评估方法商业银行应探索并引入多元化的风险度量模型,并完善现有方法的不足之处。

同时,加强对风险度量数据的质量监测与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应该考虑到时效性和动态性因素,对于市场变化作出及时反应。

3. 建立有效的风险传导机制商业银行应加强跨部门、跨业务的沟通与协作,在整个组织层面上构建起一套完善的风险传导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银行业[论文摘要]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地防范与化解风险,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商业银行的经营实际上是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寻找平衡,通过对风险的有效管理而创造价值。

本文依据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特点及主要表现形式,结合我国银行业内外部环境,对如何有效管理,防范风险进行初步探讨。

银行业作为经营货币的企业与生俱来就规定了其风险的本质,与其说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企业,更不如说是为了获取利润而经营风险的组织。

所以,风险和利润对银行来说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同为一体。

过分强调哪一方都会为发展带来阻碍。

只有充分掌握风险在银行经营中的特点将风险经营,管理与防范结合起来,在硬币的两面寻找有效的平衡,才能收到利润增长与风险防范的最佳效果。

众所周知,我国银行是从过去国家专业银行演变而来的,商业化进程较为缓慢,粗放落后经营观念在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并未完全消除。

我国的风险管理观念是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则不够重视。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一)资本充足率水平不高,风险资产规模较大由于国内银行资产质量比较差,不良资产的规模比官方公布的数字要大得多,因此按实际风险资产计算的资本充足率实际上大多低于巴塞尔协议8%的最低水平,同时由于资本充足率水平较低且资本补充渠道较窄,能够为分支机构风险敞口配置的资本相当有限,不可能为高规模的风险敞口提供足够的资本支撑,这种情况必然导致分支机构风险敞口规模与资本匹配失衡。

在资本补充有限的情况下,要提高资本充足率必须在降低信贷资产的风险敞口规模上做文章。

而我国目前包括大型企业在内的绝大部分企业尚未取得外部评级,在标准法下其风险权重为100%或者150%,且国内银行尚不具备内部评级的客观条件,不能对企业进行内部评级,在呆账准备金提取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资本充足率的这种逆向配置效应几乎意味着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敞口规模的途径就是降低信贷存量规模,甚至是减少一些优质客户的信贷业务。

(二)风险管理文化落后,风险管理意识不强虽然我国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初步形成,但风险管理没有作为风险文化根植于所有员工的心中,贯穿到业务拓展的全过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还没有树立,没有形成全行认同的风险管理文化,系统而完整的风险管理战略还有待于加强,风险管理侧重于后台管理,没有将其作为信贷决策、风险敞口限额控制、贷款定价、资本资源配置的有利工具。

同时,部分人员将风险片面地等同为违规、案件和损失,一些风险管理人员将风险管理简单地理解为控制,部分业务人员将风险管理看作是业务拓展绊脚石,注重信用风险的控制和计量,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仅有一定的理性认识,还谈不上统筹考虑、系统管理。

(三)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确在西方发达的银行制度下,代表全体股东利益的董事会明确地承担起银行在其全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所有风险,并以银行的全部资本金作为承担风险的最终边界。

董事会因此负责制定有关风险管理的重大政策,并在银行内部建立起有效的风险内控体系。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均是股份制,在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风险承担的主体。

任何有效的风险管理都应该是以风险承担主体明确,权力、责任和利益的合理分配为根本前提的。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中这种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确的特点在风险管理上的后果就导致了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层对金融风险非常重视,而微观金融主体的金融风险管理意识相对淡薄,对风险管理缺乏紧迫感和积极性。

(四)内控体制不健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和管理体系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1998年提出的《银行机构内控指引》,完善的现代银行内控体系应该以运作合法、有效和信息畅通为目标,涵盖银行的管理和控制文化、风险的有效识别和评估、控制活动和责任分离、信息和交流以及监控和缺陷修正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银行包括城市商业银行都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也没有专职的风险经理,无论是内部稽核部门还是信贷管理部门(管理信用风险)或资金管理部门(管理利率等市场风险),都没有能力承担起独立的,权威性的、能够有效管理银行各个方面风险的风险管理职责。

二、我国商业银行在危机中提高风险管理的对策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实体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加大,城市商业银行应当立足自身特点,灵活应对,在当前我国经济受到影响相对限的缓冲期,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国际金融市场,我国商业银行在投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应对风险的意识。

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

(一)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的观念,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首先,银行首先应确保风险管理能够涵盖所有业务和所有环节中的风险。

然后对不同类别的风险进行识别和归类,对不同的风险采取同的防范和措施。

所有的风险都有专门的对应的岗位来负责。

使银行上下牢固树立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意识。

其次,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基础上,建立相互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

董事会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下设战略规划委员会、风险审计委员会。

战略规划委员会负责起草风险管理战略;风险审计委员会通过常设的风险审计部,负责银行整体风险监测、风险管理效率评价,督促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和组织体系,对银行中高层管理人员、关键岗位人员的道德风险进行监测。

(二)调整经营结构、改善资产质量,提高盈利水平,提升资本充足蜜首先,增加盈利是城市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基本途径。

为增加盈利,城市商业银行要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多渠道运用资金,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不断扩大盈利空间;还要利用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时机,按照国家指引扩大对基建项目和中小企业的融资,实现贷款组合的多元化。

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政策的实施及银行利差空间的压缩,银行业有必要寻求差异化定价能力的突破,并逐步拓展中间业务渠道。

扩大手续费及佣金等非利息收入的比重,提高盈利水平。

其次,提高资产质量是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有效途径。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存在上升的趋势。

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应不断提高信贷管理水平,大力清收盘活不良资产,努力改善资产质量,以减小核销或冲减呆账的压力,长远可以直接减低风险资产总额,改善资本充足率。

最后,增资扩股和发行次级债,是目前城市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主要方式。

城市商业银行应当研究增资扩股的可能性,通过改制和公开上市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和民营资本募集资本金,适时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和民营资本。

而对于资产质量较好的或已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是提高资本充足率立竿见影的方法。

目前已有不少银行采取发行次级债来补充资本金的方式。

(三)正确平衡风险与创新的关系首先,在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或引进、模仿他行金融创新时,须充分认识到金融创新的两面性。

大量金融创新产品的出现既有分散风险的功能,也有放大风险的作用。

城市商业银行在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要严控风险,密切关注金融创新产品在市场上的发展情况。

其次,金融创新要服务于实体经济。

在进行金融创新过程中,应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中小企业为原则。

金融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金融创新时要区别对待,应避免金融创新开发的新产品脱离实体经济,而成为服务于金融业自身的自娱自乐和自我服务。

最后,要切实加强对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把握风险回避原则,不符合风险管理条件的金融创新,要从严控制。

要建立完善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预防并控制金融创新可能产生的各种损失,并保持充足的资本储备应对风险并能够转移风险。

危机的应对能力也是一家银行发展能力的表现。

(四)商业银行要提高危机的快速反应和应变能力我国的企业由于大多没有经历过经济金融危机的洗礼,所以缺乏对危机的快速反应和应变能力,在危机到来时我国的企业反应慢,反应滞后。

这次金融海啸来时亦是如此。

而作为距离市场更远、比企业更年轻的银行反应就更慢。

商业银行要强化危机意识,建立危机快速反应、及时应对的机制,强化对危机的快速反应、决策及时、风险控制有力、管理到位、措施有效、执行坚决的快速、协调的运行和应对机制。

(五)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创新产品和服务在应对危机时,企业会有新的需求、新的服务工具和新的产品的要求,这应该是商业银行进行创新的重要时期。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危机过后,都会涌现出大量的创新,形成一个创新发展的高峰期。

商业银行要根据企业的新的需要及时创新业务模式、产品和服务方式,提高对企业的服务能力,满足客户新的需求,在新的层面拓展客户服务能力。

这是应对危机的重要措施和积极态度,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但创新必须以风险控制为前提。

所有的创新包括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都是以风险的有效控制为前提,要充分提示风险,有效地建立经营管理风险政策,慎重地制定业务风险政策,梳理经营管理流程,所有的新兴业务和新兴产品都以事前的风险论证为前提,使风险程度始终处于可控的状态。

要特别注重资本充足率风险,根据不同银行的风险取向确定不同的资本充足率;要提高风险的识别能力,建立完整、科学的风险测量方法,应用完整科学的风险监控工具,科学制定风险控制参数;要高度重视风险数据的积累和完善,特别是对历史数据的整理和分析,通过数据积累判断未来风险;要明确风险政策,使之具有可执行性;要严格控制操作性风险,完善银行内部控制的体制机制,健全制度,精细管理,在内部人员管控、制度执行、授信业务审批流程、激励机制、信息系统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都加强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各种问题,跟国际银行业的发展水平也还有一段距离。

随着国际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和金融一体化的趋势,我国商业银行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控制风险的能力,树立起全面风险的管理思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不断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