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生理PPT参考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多突触反射 意义:维持身体的姿势,而不表现明显的动作。 •
23
二 脑干对运动功能的调节作用
状态反射:头部在空间的位置改变以及头部与躯 干的相对位置改变,可以反射性改变躯体肌肉的 紧张性。
翻正反射:正常动物可以保持站立姿势,如将其 推倒,则可翻正过来,此反射称为翻正反射
眼睛位置调控:姿势反射重,眼球位置会反射性 地变化,称为前庭动眼反射。
机理:肌梭(本体感受器)--中枢运动神经元兴奋 该肌纤维几乎同时同步性收缩。
临床应用:了解脊髓功能状态
常用反射
检查方法
中枢部位
效应
肘反射 扣击肱二头肌肌腱 颈5-7
肘部屈曲
膝反射 扣击髌韧带
腰2-4
小腿伸直
跟腱反射 扣击跟腱
腰5-骶2 肢向足底方向屈曲
17
肌梭和腱器官
肌梭:是一种感受牵拉刺激的感受器,感受肌肉长度的变化。 结构:外层为结缔组织囊内含梭内肌
19
肌梭和腱器官
腱器官:位于肌腱胶原纤维之间的张力感 受器,感受肌肉张力的感受器,
肌肉 牵拉
肌梭感受器
牵拉 反射
对抗牵拉 肌肉收缩
牵拉反射抑制 保护肌肉
腱器官兴奋
Baidu Nhomakorabea
肌腱张力
20
腱反射
腱反射:快速牵拉肌腱引起的牵张反射,位相性牵 张反射
表现:受牵拉肌肉快速明显地同步性缩 短,使关节屈或伸,肢体位置移动 特点:① 发生在快肌纤维;
该侧肢体屈曲运动 踝关节 膝关节
关节 屈肌收缩 而伸肌弛缓
屈肌反射
强
同侧屈肌反射 对侧伸肌反射
12
13
14
15
16
牵张反射(Stretch)
牵张反射:具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 反射性引起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分为腱反射和肌紧张两种。 • 腱反射—快速牵拉肌腱而发生的牵张反射。
在动物中脑上丘和下丘之间横断中脑出现去大脑僵直 。 表现: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
呈现角弓反张现象(图) 说明:1 低位脑干对脊髓有调控功能,动物未出现脊休克
2 低位脑干以上的中枢对肌紧张有重要的调控功能。 去大脑僵直主要是一种伸肌紧张状态。 是一种增强的牵张反射。
临床意义:人类中脑疾患时可出现。如果临床病人出现去大脑僵直, 表明病变已严重侵犯脑干。
肌梭 后 根 后根神经
节
腹根 运动神经元
梭外肌纤维
9
运动单位
运动单位:由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其分支所 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组成一个功能单位
10
神经元
小运动神经元,胞体分散在运动神经元之间 发出轴突支配梭内肌 持续放电 维持梭内肌紧张性
11
(二)脊髓反射
屈肌反射及对侧伸肌反射
皮肤伤害性刺激 弱 中
肌梭
梭外肌纤 维 梭内肌纤维(梭袋纤 维)
梭内肌纤维(梭链 纤维)
18
肌梭和腱器官
环路: 传出纤维活动 加强—梭内肌纤维收 缩—提高肌梭内感受装 置对牵拉的敏感性—传 入冲动增多 —使支配 同一块肌肉的运动神经 元兴奋—梭外肌收缩
腱器官:存在于肌腱中, 于梭内肌纤维呈现窜联 关系,是感受肌肉张力 的感受器
2
牵涉痛
肝胆痛:右肩部
心绞痛:常在心前区、左肩、 左臂内侧皮肤
3
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运动调控功能
4
5
脊髓 — 基本反射中枢
白质 灰质
6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脑干 基底节 小脑 大脑皮层
神经支配
躯体运动 骨骼肌收缩、舒张 7
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运动调控功能
一 脊髓对运动的调节 (一)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和运动单位
29
30
31
三 基底神经结的躯体运动功能
基底神经节包括: 尾核、壳核、苍白球、丘脑底核、红核、黑质 基底神经节对肌紧张和随意运动具有重要功能。
32
33
34
基底节
大脑基底部的神经核团
尾状核 壳核 苍白球 丘脑底核 黑质 红核
纹状体
与随意运动的稳定、肌紧张的控制、 本体感觉传入信息处理有关
35
脊休克现象
骨骼肌张力减低或消失 血压下降 外周血管扩张 尿便潴留
脊髓反射活动可逐渐恢复(犬需几天,人需数周)
27
脊休克机制
产生:脊髓失去高级中枢的调节 易化作用 脊休克后反射减弱 抑制作用 脊休克后反射亢进 恢复:脊髓发挥初级中枢作用
动物种类 原始、简单的先恢复
28
(二)去大脑僵直 (decerebrate ragidity)
意义:保持直立和稳定地视野以协助维持正确姿 势。
24
三 高位中枢对低位反射的调节作用
正常情况下,脊髓的牵张反射受高位中枢的调控。 如脑干网状结构、小脑、基底神经节及大脑皮质。
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脑干网状结 构易化区和抑制区的活动而实现的。
易化区还包括有丘脑和下丘脑的部分结构。主要 作用:加强伸肌的肌紧张和运动。
运动神经元 直接支配肌纤维,引起肌肉收缩,
产生运动 运动神经元 支配梭内肌纤维,调节肌梭的敏感
性
8
神经元
数量较多,前角运动神经元2/3 发出轴突支配梭外肌 大胞体 快肌纤维,小胞体 慢肌纤 维
既接受来自外周深、浅感受 器的传入信息
又接受来自各级高位中枢的 下传信息
脊髓躯体反射的最后公路
基底神经节损伤在临床上表现分为两大类:
运动过多而肌紧张不全: 如舞蹈病(chorea) 病因:纹状体中胆碱能和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功能减退,而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相
② 反射时间很短,0.7ms,单突 触反射;
21
肱二头肌反射
跟腱反射
肱三头肌反射
22
肌紧张
•肌紧张:指缓慢而持续的牵拉肌腱受到而发生 的牵张反射。骨骼肌能保持一定肌肉张力。 表现:受牵拉肌肉缓慢、微弱、持久的收缩,阻 止肌肉被拉长 特点:① 发生在慢肌纤维;
② 持久不易疲劳,不同运动单位交替 进行
神经系统(二)
1
痛觉
痛觉: 伤害性刺激时,往往引起痛。防卫反应。 躯体痛:皮肤痛和深部痛。感受器为游离神经末梢。
快痛 :刺痛 慢痛:灼痛 内脏痛:感受器也是游离神经末梢。 内脏痛的特点:
内脏痛产生的感觉比较模糊、弥散、定位不精确。 对化学的,机械的、温度、炎症的等刺激敏感。 牵涉痛:某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身体体表一定部位发生 疼痛。称为牵涉痛。如心绞痛病人常感左肩,心前区痛。
抑制区还包括有皮质、纹状体、小脑前叶蚓部。 主要作用:抑制肌紧张。
25
大脑皮层运动区 纹状体
小脑前叶蚓部
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
前庭核 小脑前叶两侧部
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
脊髓牵张反射
26
(一)脊休克
动物
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 髓暂时尚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 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
脊动物
23
二 脑干对运动功能的调节作用
状态反射:头部在空间的位置改变以及头部与躯 干的相对位置改变,可以反射性改变躯体肌肉的 紧张性。
翻正反射:正常动物可以保持站立姿势,如将其 推倒,则可翻正过来,此反射称为翻正反射
眼睛位置调控:姿势反射重,眼球位置会反射性 地变化,称为前庭动眼反射。
机理:肌梭(本体感受器)--中枢运动神经元兴奋 该肌纤维几乎同时同步性收缩。
临床应用:了解脊髓功能状态
常用反射
检查方法
中枢部位
效应
肘反射 扣击肱二头肌肌腱 颈5-7
肘部屈曲
膝反射 扣击髌韧带
腰2-4
小腿伸直
跟腱反射 扣击跟腱
腰5-骶2 肢向足底方向屈曲
17
肌梭和腱器官
肌梭:是一种感受牵拉刺激的感受器,感受肌肉长度的变化。 结构:外层为结缔组织囊内含梭内肌
19
肌梭和腱器官
腱器官:位于肌腱胶原纤维之间的张力感 受器,感受肌肉张力的感受器,
肌肉 牵拉
肌梭感受器
牵拉 反射
对抗牵拉 肌肉收缩
牵拉反射抑制 保护肌肉
腱器官兴奋
Baidu Nhomakorabea
肌腱张力
20
腱反射
腱反射:快速牵拉肌腱引起的牵张反射,位相性牵 张反射
表现:受牵拉肌肉快速明显地同步性缩 短,使关节屈或伸,肢体位置移动 特点:① 发生在快肌纤维;
该侧肢体屈曲运动 踝关节 膝关节
关节 屈肌收缩 而伸肌弛缓
屈肌反射
强
同侧屈肌反射 对侧伸肌反射
12
13
14
15
16
牵张反射(Stretch)
牵张反射:具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 反射性引起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分为腱反射和肌紧张两种。 • 腱反射—快速牵拉肌腱而发生的牵张反射。
在动物中脑上丘和下丘之间横断中脑出现去大脑僵直 。 表现: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
呈现角弓反张现象(图) 说明:1 低位脑干对脊髓有调控功能,动物未出现脊休克
2 低位脑干以上的中枢对肌紧张有重要的调控功能。 去大脑僵直主要是一种伸肌紧张状态。 是一种增强的牵张反射。
临床意义:人类中脑疾患时可出现。如果临床病人出现去大脑僵直, 表明病变已严重侵犯脑干。
肌梭 后 根 后根神经
节
腹根 运动神经元
梭外肌纤维
9
运动单位
运动单位:由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其分支所 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组成一个功能单位
10
神经元
小运动神经元,胞体分散在运动神经元之间 发出轴突支配梭内肌 持续放电 维持梭内肌紧张性
11
(二)脊髓反射
屈肌反射及对侧伸肌反射
皮肤伤害性刺激 弱 中
肌梭
梭外肌纤 维 梭内肌纤维(梭袋纤 维)
梭内肌纤维(梭链 纤维)
18
肌梭和腱器官
环路: 传出纤维活动 加强—梭内肌纤维收 缩—提高肌梭内感受装 置对牵拉的敏感性—传 入冲动增多 —使支配 同一块肌肉的运动神经 元兴奋—梭外肌收缩
腱器官:存在于肌腱中, 于梭内肌纤维呈现窜联 关系,是感受肌肉张力 的感受器
2
牵涉痛
肝胆痛:右肩部
心绞痛:常在心前区、左肩、 左臂内侧皮肤
3
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运动调控功能
4
5
脊髓 — 基本反射中枢
白质 灰质
6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脑干 基底节 小脑 大脑皮层
神经支配
躯体运动 骨骼肌收缩、舒张 7
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运动调控功能
一 脊髓对运动的调节 (一)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和运动单位
29
30
31
三 基底神经结的躯体运动功能
基底神经节包括: 尾核、壳核、苍白球、丘脑底核、红核、黑质 基底神经节对肌紧张和随意运动具有重要功能。
32
33
34
基底节
大脑基底部的神经核团
尾状核 壳核 苍白球 丘脑底核 黑质 红核
纹状体
与随意运动的稳定、肌紧张的控制、 本体感觉传入信息处理有关
35
脊休克现象
骨骼肌张力减低或消失 血压下降 外周血管扩张 尿便潴留
脊髓反射活动可逐渐恢复(犬需几天,人需数周)
27
脊休克机制
产生:脊髓失去高级中枢的调节 易化作用 脊休克后反射减弱 抑制作用 脊休克后反射亢进 恢复:脊髓发挥初级中枢作用
动物种类 原始、简单的先恢复
28
(二)去大脑僵直 (decerebrate ragidity)
意义:保持直立和稳定地视野以协助维持正确姿 势。
24
三 高位中枢对低位反射的调节作用
正常情况下,脊髓的牵张反射受高位中枢的调控。 如脑干网状结构、小脑、基底神经节及大脑皮质。
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脑干网状结 构易化区和抑制区的活动而实现的。
易化区还包括有丘脑和下丘脑的部分结构。主要 作用:加强伸肌的肌紧张和运动。
运动神经元 直接支配肌纤维,引起肌肉收缩,
产生运动 运动神经元 支配梭内肌纤维,调节肌梭的敏感
性
8
神经元
数量较多,前角运动神经元2/3 发出轴突支配梭外肌 大胞体 快肌纤维,小胞体 慢肌纤 维
既接受来自外周深、浅感受 器的传入信息
又接受来自各级高位中枢的 下传信息
脊髓躯体反射的最后公路
基底神经节损伤在临床上表现分为两大类:
运动过多而肌紧张不全: 如舞蹈病(chorea) 病因:纹状体中胆碱能和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功能减退,而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相
② 反射时间很短,0.7ms,单突 触反射;
21
肱二头肌反射
跟腱反射
肱三头肌反射
22
肌紧张
•肌紧张:指缓慢而持续的牵拉肌腱受到而发生 的牵张反射。骨骼肌能保持一定肌肉张力。 表现:受牵拉肌肉缓慢、微弱、持久的收缩,阻 止肌肉被拉长 特点:① 发生在慢肌纤维;
② 持久不易疲劳,不同运动单位交替 进行
神经系统(二)
1
痛觉
痛觉: 伤害性刺激时,往往引起痛。防卫反应。 躯体痛:皮肤痛和深部痛。感受器为游离神经末梢。
快痛 :刺痛 慢痛:灼痛 内脏痛:感受器也是游离神经末梢。 内脏痛的特点:
内脏痛产生的感觉比较模糊、弥散、定位不精确。 对化学的,机械的、温度、炎症的等刺激敏感。 牵涉痛:某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身体体表一定部位发生 疼痛。称为牵涉痛。如心绞痛病人常感左肩,心前区痛。
抑制区还包括有皮质、纹状体、小脑前叶蚓部。 主要作用:抑制肌紧张。
25
大脑皮层运动区 纹状体
小脑前叶蚓部
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
前庭核 小脑前叶两侧部
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
脊髓牵张反射
26
(一)脊休克
动物
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 髓暂时尚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 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
脊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