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地貌学基本概念PPT课件

合集下载

地貌基础知识 ppt课件

地貌基础知识 ppt课件
地貌点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地貌面相交形成的点。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第一部分:按照高程分类
第一部分:按照高程分类
台地 平原
第二部分:按照地貌形态成因分类
Ⅰ.巨型地貌 Ⅱ.陆地部分按地貌成因的动力条件 Ⅲ.基本地貌类型 Ⅳ.更小的地貌形态
地貌的相对等级:可分为5级
Ⅰ.巨型地貌 Ⅱ.大型地貌 Ⅲ.中型地貌 Ⅳ.小型地貌 Ⅴ.微型地貌
Ⅰ.巨型地貌
地球表面可以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大陆、洋盆 形成发展始于中生 代:T之前为一超级大陆(泛大陆)由于板块运动而裂解形成现 代大陆和大洋。 大陆:由硅铝层和硅镁层的大陆壳组成,平均海拔875m。遭 后期破坏严重。目前地貌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洋盆:由单一的硅镁层的大洋壳组成,其上覆盖松散沉积物。 地貌因受水体保护,形态原始。洋底平均深度-3794m. 大陆边缘:是陆壳的延伸部分,具有与大陆相似的结构,包 括大陆架、大陆坡。
夷平面
➢ 剥蚀面与夷平面不同,是指较小范围的、由侵蚀-剥蚀作用 形成的规模较小、局部基岩裸露的近似平整的地面。如流水 剥蚀面、波浪剥蚀面、风化剥蚀面、溶蚀作用形成的剥蚀面 等。
➢ 以河流作用为主形成的夷平面,可能是准平原,也可能是尚 未达到准平原化的老年期宽谷地形,所以,夷平面与准平原 不能完全等同。
又包含前一阶段的若干特征。 如:坳谷包含冲沟。
切沟
冲沟
坳谷

地貌ppt课件

地貌ppt课件

洼地
低于海平面 高度
吐鲁番盆地
3. 地貌的成因分类 内力地貌 构造地貌
火山地貌
水成地貌 面状洗刷地貌、线状冲刷地貌、 河流地貌、湖泊地貌与海洋地 貌等
外力地貌 冰川地貌 冰川剥蚀地貌与冰川堆积地貌
风成地貌 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 岩溶地貌 重力地貌 此外,还有黄土地貌、冻土地貌等。
4.2 山岭地貌
一、山岭地貌的形态要素 二、山岭地貌的类型 三、垭口 四、山坡
特点:
(1)湖积平原中的堆积物,由于是在静水条件下形 成的,故淤泥和泥炭的含量较多,其总厚度一般也较 大,其中往往夹有多层呈水平层理的薄层细砂或黏土, 很少见到圆砾或卵石,且土颗粒由湖岸向湖心逐渐由 粗变细。
(2)湖积平原地下水一般埋藏较浅。其沉积物由于富 含淤泥和泥炭,常具可塑性和流动性,孔隙度大,压 缩性高,承载力也很低。
地貌形态特征 地貌基本形态具有一定的简单几何形状,但是 地貌形态组合特征,就不能用简单的集合形状来表示,应考虑 这一形态组合的总体起伏特征、地形类别和空间分布形状。 地貌形态测量特征 主要的形态测量特征有高度、坡度和地面 切割程度等。
1) 高度 分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是最主要的形态测量数值。 2) 坡度 是指地貌形态某一部分地面的倾斜度,仅次于高度 的形态测量数值。 3) 地形切割程度 常用单位面积水文网长度、地面破坏百分 比描述地面切割程度。使用强烈、中等和微弱三级分类。
典型的河谷地貌

阶地
地前
河河河 斜 缘
漫床漫 坡
滩滩
h1
阶地前 缘高度
阶地面
缘阶第 阶 地二 地 前级 后 缘
h2
h3
阶地陡坎
阶地后 第二级阶地 缘高度 前缘高度

第二章地貌学基本概念PPT课件

第二章地貌学基本概念PPT课件

2021
86
复习资料:地质年代确定的基本原理
• 地层层序律
2021
87
复习资料:地质年代确定的基本原理
• 生物层序律
– 岩石中的生物遗体或遗迹称为化石,它是在岩 层中保留下来的古生物记录。由于生物进化总 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种演化规律是不可逆 的。因此,可利用一些演化 较快、存在时间短、 分布较广、特征明显的生物化石和生物化石的 组合,作为划分相对地质年代的依据。每一个 地质时代都有其特征的标准化石或化石组合。 下图为 根据化石确定不同地区地层是否为同一 时代的地层的示意图。
• 例如:坳谷发展的阶段性
– 切沟 – 冲沟 – 坳谷
2021
84
5. 地貌的年代及发展
• 现代地貌与古地貌
– 现代地貌—— 指全新世(≤1万年)的地貌,和 当地的气候一致。
– 古地貌—— 指地质历史上形成的地貌,参与现 代地形,和当时的古气候一致。
• 如江汉平原的丘陵之上,多堆积风化红土,为炎热 气候条件下形成(N2),现在的气候为温暖较湿
2021
51
3. 地貌的成因
• 内外地质营力在地貌上的表现
– 地壳的连续上升
• 作用强度越来越大,造成大峡谷,稳定期短
– 地壳间歇性上升
• 分水岭与河谷高度不变,形成多级阶地或夷 平面
– 长期稳定
• 随时间延伸,分水岭降低,河谷降低,分水 岭接近河谷,宽河谷,低小丘陵
2021
52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从图上可以看出,两头的作用力比较单纯,仅 一种营力,复杂的是中小型地貌,既有外力作 用,也有内力作用
2021
43
2021
44
3. 地貌的成因
• 影响地貌形成发展的因素

地理ppt课件地貌

地理ppt课件地貌
地理ppt课件-地貌
引言地貌类型地貌与人类活动地貌研究的意义与展望
目录
引言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和特征,包括山脉、河流、湖泊、平原、盆地等自然景观。
定义
地貌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壳运动、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等人为因素。
形成因素
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是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包括板块构造、地震、火山活动等,这些活动可以塑造地表形态和改变地貌。
详细描述
地貌与人类活动
土地利用
农业生产活动如耕种、放牧等会对地表土壤和植被造成影响,导致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工程建设
道路、桥梁、水库等基础设施建设会对地形地貌造成改变,如填沟造地、挖山填谷等。
矿产资源开发
矿产资源的开采会对地表和地下岩层造成破坏,如露天矿的开挖、地下矿的开采等。
旅游开发
旅游活动会对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如游客的践踏、污染等。同时,旅游开发也会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地貌类型
由高大山脉组成的地貌类型,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和复杂的山体形态。
总结词
山地地貌是地球表面最主要的特征之一,通常由山脉、峡谷、河流、冰川等组成。它们在气候、植被、土壤和人类活动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影响。山地地貌的形成与地球板块运动、地质构造、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有关。
详细描述
总结词
地形相对平坦,地势起伏较小,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区域。
地貌研究的意义与展望
地貌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律,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环境认知与保护
通过对地貌的研究,我们可以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如滑坡、泥石流等,为灾害预警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灾害预警与防治

地貌学幻灯片

地貌学幻灯片
1、下列地貌形成能反应内外力共同作用旳是( ) A、喜马拉雅山 B、长江三峡 C、背斜成岭 D、向斜成岭
三、综合题 1、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表达旳板块名称A__,B__,C__。 (2)图中1 和 2 或 3 和 4 中距离在缩短旳是___,原因是 ___。 (3)红海仍在不断扩展旳原因是____。
1.外力作用旳体现形式 (见图) 2.流水作用
(1)侵蚀地貌(见图) (2)沉积地貌(见图) 3.风力作用 (1)侵蚀地貌(见图) (2)沉积地貌(见图) 4.人类活动对地貌旳影响
练习:东非大裂谷属于下列那种地质构造( )
练习:
1、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旳是( )
A、风化、侵蚀
B、搬运、堆积
丘陵
峡谷
草原
山地
高原
漂移过程
海岭
海沟
火山
海底扩张学说以为海岭是新旳大洋地壳旳诞生处。 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旳巨大开裂处涌出,到达顶部 冷却凝固,形成新旳大洋旳地壳。后来继续上升旳 岩浆,又把早先形成旳大洋地壳,以每年几厘米旳 速度推向两边,使海底不断更新和扩张。当扩张着 旳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 下旳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灭。
C、变质作用
D、固结成岩作用
2、大西洋形成旳原因( )
A、地壳水平运动旳成果 B、板块张裂旳成果
C、地壳升降运动旳成果 D、板块碰撞旳成果
3、下列地貌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旳是( )
A、崇明岛
B、东非大裂谷
C亚大陆属于六大板块中 A、南极洲板块 B、亚欧板块 C、非洲板块 D、印 度洋板块
六大板块
褶皱示意
褶皱景观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1. 褶皱形成早期旳背斜 成山,向斜成谷

地貌学教学课件

地貌学教学课件

地貌学教学课件地貌学(geomorphology)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又称地形学。

它是地理学的分支,亦是地质学的一部分。

地貌学对工程建设、农业生产、矿产勘查、自然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等均有实际意义。

一、地貌学是从地理学和地质学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其发展历史可分为3个阶段:萌芽阶段在中国西周的《诗经·大雅·笃公刘》中,就有“岗”(丘陵)、“塬”(平原)和“隰”(低湿地)的描述。

在成书于11世纪末(北宋时期)的《梦溪笔谈》中,沈括对流水的侵独、搬运与堆积作用三者的关系有清晰的概念,并提出华北平原是河流堆积作用的结果。

清初孙兰的《柳庭舆地偶说》中提出,地貌作用“因时而变,因变而变,因人而变”,已涉及地貌的演变,并注意到人的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英国的J.赫顿在《地球的学说》(1788年)中已将地形的变化看作是地球地质发展的组成部分。

形成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地貌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美国W.M.戴维斯和德国W.彭克对此起了重要作用。

戴维斯在1899年提出地理(地貌)循环学说,认为地貌是构造、营力和时间(侵蚀阶段)的函数。

构造运动造成的上升山地在外力作用下,主要是流水侵蚀下,经历了幼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3个阶段。

在老年期,地面被夷平为“准平原”。

彭克的《地貌分析》(1924年)提出地貌是内外力同时相互作用下的产物,注意到剥蚀过程与地壳垂直运动的关系,认为山坡形态(凸形坡、凹形坡、直线坡)取决于构造(上升)运动与剥蚀作用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

以上观点曾长期作为地貌学的理论基础。

发展阶段中国在1949年以后,地貌学得到较快发展。

系统研究了长江、黄河的河流地貌和青藏高原地貌,为水利和道路建设提供了科学资料,还对中国独具特色的西北黄土和西南喀斯特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有关的成因理论。

二、研究方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地貌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有了较大进展。

①地貌学研究和应用只凭定性描述方法是不够的,必须用定量方法研究地貌过程,说明地貌与其形成因素之间的关系。

地理地貌ppt课件

地理地貌ppt课件

03
时间因素
冰川地貌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在数千年的过程中,冰川不断地侵蚀
和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了各种复杂的地貌形态。
冰川地貌的类型
山谷冰川
山谷冰川是典型的冰川地貌之一 。它们沿着山谷流动,侵蚀和搬 运山谷中的岩石和土壤,形成了
宽阔的谷底和陡峭的山坡。
山岳冰川
山岳冰川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区。 它们沿着山脊和山坡流动,侵蚀 和搬运山脊和山坡上的岩石和土 壤,形成了尖锐的峰顶和平坦的
山顶平台。
大陆冰川
大陆冰川是覆盖在大面积陆地上 的巨大冰盖。它们在流动过程中 会形成一系列的冰川地貌,如冰
蚀谷、U型谷等。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海岸地貌的形成
构造运动
地壳的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影响海岸地貌 的形成和演变。
气候因素
气候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波浪、潮汐等 ,进而影响海岸地貌的形成。
生物作用
生物活动如珊瑚礁的生长、红树林的生长等 ,对海岸地貌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如围海造田、港口建设等,也会改 变海岸地貌。
海岸地貌的类型
地理地貌的形成
总结词
地理地貌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地球内部 的构造运动、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
详细描述
地理地貌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到多种自然 力量的相互作用。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和地壳运动是 形成地理地貌的主要力量,它们通过地壳的升降、断 裂、褶皱等运动形式,塑造出各种不同的地貌形态。 此外,气候变化也是影响地理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 如风化作用、水文侵蚀等,它们会不断改变地表形态 ,形成不同的地貌特征。
05
海岸地貌

地质学基础课件:地貌

地质学基础课件:地貌

地貌观测与调查的应用价值
添加标题
资源调查:地貌观测与调查是资源调查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地貌的观测和调查,可以确 定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储量,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添加标题
灾害防治:地貌观测与调查在灾害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地貌的观测和调查, 可以预测和评估自然灾害的风险,为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章
地貌发育的阶段与特征
幼年期:地表起 伏平缓,流水侵 蚀作用微弱
壮年期:河流侵 蚀作用加强,出 现峡谷、瀑布等 景观
老年期:侵蚀作 用减弱,地表趋 于平坦,河流改 道或消失
终年期:地表完 全平坦,河流消 失,形成平原或 高原
地貌发育的影响因素
气候因素:气候变化对地貌发育有重要 影响,如风化、侵蚀、沉积等过程。
地质学基础课件: 地貌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地貌概述 03 主要地貌类型 04 地貌的发育过程 05 地貌的观测与调查
06 地貌的资源利用与保护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地貌概述
第二章
展望地貌学未来的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深化对地貌演化的理解:通过更深入的研究,探索地貌演化的规律和机 制,为预测和应对自然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跨学科合作: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合作,如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 态学等,以更全面地了解地貌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创新技术应用: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遥感技术、数值模拟等,提高 地貌研究的精度和效率。
山地的形成原 因和分类
山地与人类活 动的关系

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喀斯特地貌海浪冰川地貌(共16张PPT)

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喀斯特地貌海浪冰川地貌(共16张PPT)

地壳抬升 石灰岩形成
溶蚀、容 积和流水 机械作用
湘教版( 必2修01一9第) 二必章修第一 三第节二喀章 斯第特三地节 貌喀海斯浪特冰地川貌地海貌浪(冰共川1 地6张貌P(PT 共)16张 PPT)
湘教版( 必2修01一9第) 二必章修第一 三第节二喀章 斯第特三地节 貌喀海斯浪特冰地川貌地海貌浪(冰共川1 地6张貌P(PT 共)16张 PPT)
湘教版( 必2修01一9第) 二必章修第一 三第节二喀章 斯第特三地节 貌喀海斯浪特冰地川貌地海貌浪(冰共川1 地6张貌P(PT 共)16张 PPT) 湘教版( 必2修01一9第) 二必章修第一 三第节二喀章 斯第特三地节 貌喀海斯浪特冰地川貌地海貌浪(冰共川1 地6张貌P(PT 共)16张 PPT)
湘教版( 必2修01一9第) 二必章修第一 三第节二喀章 斯第特三地节 貌喀海斯浪特冰地川貌地海貌浪(冰共川1 地6张貌P(PT 共)16张 PPT)
海蚀柱
湘教版( 必2修01一9第) 二必章修第一 三第节二喀章 斯第特三地节 貌喀海斯浪特冰地川貌地海貌浪(冰共川1 地6张貌P(PT 共)16张 PPT)
湘教版( 必2修01一9第) 二必章修第一 三第节二喀章 斯第特三地节 貌喀海斯浪特冰地川貌地海貌浪(冰共川1 地6张貌P(PT 共)16张 PPT)
角峰
冰斗 峡湾
U形谷
湘教版( 必2修01一9第) 二必章修第一 三第节二喀章 斯第特三地节 貌喀海斯浪特冰地川貌地海貌浪(冰共川1 地6张貌P(PT 共)16张 PPT)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广西 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江西环江。主要分布在湿润地 区,试分析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条件? • 1、石灰岩广布 • 2、气候温和,降水丰沛(湿润半湿润地区)

第二章 地质构造地貌PPT课件

第二章 地质构造地貌PPT课件
HERE COMES THE QUESTION AND ANSWER SESSION 114
结束语 CONCLUSION
感谢参与本课程,也感激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积极的参与。课程 后会发放课程满意度评估表,如果对我们课程或者工作有什么建议和 意见,也请写在上边,来自于您的声音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帮助, 大家在填写评估表的同时,也预祝各位步步高升,真心期待着再次相 会!
39
断陷盆地
沿黄山南北两侧的主干断裂,发育了一系列 断陷盆地
谭家桥盆地 汤口盆地
40
断层谷
逍遥溪谷地:沿黄山断层发育,全长十 余千米。
排云亭谷地:它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断层 谷,谷地两侧断崖保存清晰。
41
悬谷
百丈泉 人字瀑 九龙瀑
42
怪石、奇松、云海、温泉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43
• 黄山,无山不峰,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山情 水景,奇松怪石,变化万千,令人目不暇接。黄山汇奇松、 怪石、云海、温泉“四绝”于一体,是大自然造化中的奇 迹。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受世界保护的人类自 然遗产目录,已成为全人类的瑰宝。
第二章 构造地貌景观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地质构造:承受地壳运动的岩层或岩体 在地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变位的结果, 称为地质构造。 受地质构造控制并能反映构造特点的地 貌,称为构造地貌。
3
基本的构造类型:水平构造、倾斜构造、 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4
一、水平构造地貌
原始岩层一般是水平的,它在地壳垂直运动 影响下未经褶皱变动而仍然保持水平或近似 水平状态,这样的构造称为水平构造。

地貌 PPT

地貌 PPT

山岭地貌的类型 垭口
山坡
1、山岭地貌的形态要素
山顶 山坡 山脚
尖顶
圆顶
平顶
1、山岭地貌的形态要素
山顶 山坡 山脚
凸形坡
凹形坡
直线形坡
1、山岭地貌的形态要素
山顶 山坡 山脚
坡积群
洪积扇
2、山岭地貌的类型(成因分类)
平顶山
2、山岭地貌的类型(成因分类)
单面山
2、山岭地貌的类型(成因分类)
褶 皱 山
4、山坡
山坡
直线型坡
凸形坡
凹形破
阶梯型坡
4、山坡
直线形坡一般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单一岩性经 强烈风化剥蚀形成,稳定性高;第二种单斜岩层 构成;第三种气候干燥松软岩体经物理风化堆积 形成,稳定性差。
4、山坡
凸形坡一般上缓下陡,自 上而下坡度渐增,下部甚 至呈直立状态,坡脚界线 明显。往往是由于新构造 运动加速上升,河流强烈 下切所造成。其稳定条件 主要取决于岩体结构,一 旦发生山坡变形,则会形 成大规模的崩塌。
2、剥蚀平原
剥蚀平原是在地壳上升微弱、地表岩层高差不 大的条件下经外力的长期剥蚀夷平所形成。其 特点是地形面与岩层面不一致,上覆堆积物常 常很薄,基岩常裸露于地表,只是在低洼地段 有时才覆盖有厚度稍大的残积物、坡积物、洪 积物等。 剥蚀平原形成后往往因地壳运动变得活跃,剥 蚀作用重新加剧使剥蚀平原遭到破坏,故其分 布面积常常不大。剥蚀平原的工程地质条件一 般较好。
2、山岭地貌的类型(成因分类)
断块山
2、山岭地貌的类型(成因分类)
锥状火山
2、山岭地貌的类型(成因分类)
盾状火山
3、垭口
垭口
构造型 垭口 剥蚀型 垭口 剥蚀—堆 积型垭口

构造地貌 教学PPT课件

构造地貌 教学PPT课件
2
全球构造地貌
海底构造地貌 洋底构造地貌
大陆边缘构造地貌
陆地构造地貌大洋中脊 Nhomakorabea洋盆
深海平原 海岭
大陆架 岛弧、海沟
大陆坡 大陆隆
山地 高原 平原 盆地
洋底火山与火山链 平顶海山 珊瑚礁
火山海岭、断裂海岭
3
全球构造地貌
大陆漂移
海底扩张
板块构造
洋底构造地貌
活动区:大洋中脊
相对稳定区:大洋盆地
大陆边缘构造地貌 太平洋:活动的大陆边缘 大西洋:稳定的大陆边缘
成,大陆边缘可宽达 1000km,火山地震频繁。
71
1、大陆架
旧金山 附近海 底地貌
大陆架是指被海水淹没的大陆延伸 部分,又称陆棚。水深一般 <200 m , 全球平均约 130m ,这深度相当于第四 纪冰期的最低海面的深度。地形平坦, 坡度小(平均坡度仅 0.1°)。
稳定大陆边缘的大陆架宽度大,活 动大陆边缘的大陆架宽度小,全球平均 宽约 70km。
板块的划分不受陆地和海洋的限制,只 根据板块边界而划分。随着研究的深入,板 块的划分越来越细,板块数量越来越多。
49
全球六扩大张型板板块块边界 汇聚型板块边界 平错型板块边界





② ④③


50
(四)全球构造地貌的演变
51
太古代 Ar( Archaeozoic Era )
地球形成(46亿年前)至 25 亿年前
在震旦纪时,地球发生了第一次大冰期 (称为震旦纪大冰期)。
53
晚元古代 华南
华北
震旦纪大冰期
晚寒武纪
华北
寒武纪的广泛海侵
华南

地貌ppt课件

地貌ppt课件
296-1
4 地貌
4.1 概述 4.2 山岭地貌 4.3 平原地貌 4.4 河谷地貌
2
4.1 概述
由于内、外力地质作用,地壳表面形成各种不同 成因、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起伏形态,称为地貌。 专门研究地壳表面各种起伏形态及其形成、发展和空 间分布规律的科学称地貌学。
地貌条件与铁路及公路工程的建设及运营有着密 切的关系,道路常穿越不同的地貌单元,地貌条件是 评价道路工程地质条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关系到道 路勘测设计,道路选线、桥隧位置选择等技术经济问 题和养护管理等。
296-3
4.1 概述
一、地貌的形成和发展 二、地貌形态 三、地貌的分级与分类
296-4
一、地貌的形成和发展
1. 地貌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促使地貌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动力,是内、外力地质 作用。
内力地质作用形成了地壳表面的基本起伏,对地貌 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外力地质作用根据其作用 过程可分为风化、剥蚀、搬运、堆积和成岩等作用,根 据其动力性质可分为风化、重力、风力、流水、冰川、 冻融溶蚀等作用。
构造型垭口 是由构造破碎带或软弱岩层经外力剥蚀 所形成的垭口;
剥蚀型垭口 是以外力强烈剥蚀为主导因素所形成的 垭口,其形态特征与山体地质结构无明 显联系;
剥蚀-堆积型垭口 是在山体地质结构的基础上,以剥 蚀和堆积作用为主导因素所形成的垭口。
296-17
构造型垭口
断层破碎带型垭口
背斜张裂带型垭口
单斜软弱层型垭口
地貌的形成和发展是内、外力地质作 用共同产生的结果。
296-5
2. 地貌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①地貌的形成和发展变化,首先取决于内、外 力地质作用之间的量的对比。
②地貌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也决定于地貌水准面。 ③地貌的形成和发展除受上述规律制约外,还

地质学基础课件:地貌

地质学基础课件:地貌
地貌
绪论 第一章 构造地貌 第二章 坡地重力地貌 第三章 流水地貌 第四章 喀斯特地貌 第五章 风成地貌 与黄土地貌 第六章 冰川地貌与冻土地貌
2024/9/17
绪论
一、何谓地貌
地貌是固体地壳的表面形态, 如突起的山地和高原, 平坦的 平原, 凹陷的盆地和海盆等等。
2024/9/17
二、地貌的形成因素
湖南省处于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地向江汉平原的 过渡地带, 地势变化较大。地貌总的看, 省区东西南三面为高耸 的山地环绕, 中间为低缓的丘岗起伏, 北部为低平的平原湖泊, 形 似一个向北开的马蹄形盆地。
全省地貌复杂多样, 地貌形态可划分为山地(包括山原), 丘陵, 岗地, 平原四大类, 所占面积比例分别为51.22%, 15.04%, 13.87 %, 13.12%, 另有6.39%水面。
一、水平构造地貌
水平构造的岩层抬升后形成的构造高原或构造台地, 经流水 长期侵蚀后, 往往被切割成面积较小的方山。其特点是顶平坡陡, 远望如城堡和山寨, 如广东的丹霞山, 张家界天子山的黄狮寨、 顶天楼等方山。
如果方山再被流水分割, 则形成面积更小、形态高尖的石峰、 石柱、石针和狭长的石岭、石墙。它们往往成群分布, 故又称为 峰林地貌。景观奇特, 是很好的地貌旅游资源。
2024/9/17
内、外营力在造貌过程中是同时出现的, 并且互相影响, 只 不过作用强度不同而已。例如在地壳稳定时期, 以外营力为主 导, 结果使高地夷平, 低地填高。如果在地壳强烈活动时, 则以 内营力为主导, 此时地貌高差增大, 海底可能上升成为陆地, 而 陆地下沉也可能变成海洋。
任何一个地区的地貌发育都是几种营力共同作用而成, 但其 中有一种营力起主导作用。
2024/9/17

地貌学课件(全部)word打印版

地貌学课件(全部)word打印版

一、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目的•(一)、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对几个地理学概念的理解•“地表”:指的是地壳的外表面,即由岩石或土(松散的岩石)组成的地面。

•“地形”:地球表面形状,指的就是地壳表面由岩石构成的起伏形态(如平原、高原、山脉、山峰、丘陵、河谷、盆地、悬崖等)。

•地势:地球表面形状的高低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面的形态•我国把”地形”改为”地貌”的原因?•地貌不仅是地球表面起伏的形态,而且还包括构成这些起伏的地壳和岩石圈物质以及作用于其上的大气和生物过程。

----例如:千差万别的地貌有着不同的成因•因此:仅分析地球表面的起伏,高低是不够的,还应注意固体地球较深部位的构成和运动规律,固体地球表面以上的大气圈的运动和气候带展布规律。

•2、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的学科。

•(二)地貌学的研究内容•1、地貌的形态特征及物质组成•2、地貌的形成(成因与发育)•3、地貌的分布•1、地貌的形态特征及物质组成•(1) 地貌的基本形态与组合形态•①基本形态: 由一个或几个地貌几何形态要素组成的形态比较规则的几何体。

由一个单一的地貌过程形成的。

•②组合形态:在成因上相互联系的多个地貌基本形态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地貌形态称为地貌的组合形态。

例如•基本形态:一个洪积扇(由扇顶,扇缘和扇面组成,其形成于沟口出山口的堆积)•组合形态:一个河谷形态(由河床,河漫滩,谷坡及阶地四个地貌基本形态有规律的排列在河流两侧构成。

这四个地貌基本形态在成因上相互联系。

现代河床和河漫滩由现代河流作用形成,而阶地是由古代河流作用形成,而谷坡是因河流下切造成的坡地过程形成。

)•根据其规模的大小可将地貌组合形态分为如下几类:•星体地貌例如,陆地和海洋(占据面积在几十万和几百万km2以上)•巨地貌例如,山系(占据面积在几万和几十万km2以上)•大地貌例如,山脉(占据面积在几百和几千km2以上)•中地貌例如,河谷盆地(占据面积在几十km2)•小地貌例如,单个洪积扇•微地貌例如,沙波纹(2)地貌的物质组成•分析地貌的物质组成特征是研究地貌形成演化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原因——内外地质营力 – 基础——岩石和地质构造 – 过程——地貌形成发展会经历一定的时间过程
39
3. 地貌的成因
• 内营力 -- 发生于地壳内部、深部,即内部 的物质运动
– 水平运动
• 本世纪板块运动学说,喜山板块由于南美板块的推进, 始新世以来,0.33~0.27cm/y,造成喜山的上升
– 地壳升降
4
5
1. 地貌形态
• 1.地貌形态:指地面上具有一定几何形态 的高低起伏
6
7
这些地貌特征,如何描述?
8
1. 地貌形态
• 地貌的基本要素
– 地形面—— 地表面具不同坡度的面
• 古地形面——地质历史时期存在的、直观上看不出 来的地形面,只有通过研究才能确定
– 地形线—— 指两种地形面相交而成的线 – 地形点—— 2条以上地形线相交的点
16
Elv: 900
Elv: 1100
17
1. 地貌形态
• ② 坡度:坡度主要反映在地形面上
– 一般的划分等级为: 陡坡:坡角>50° 中等坡:坡角25~50° 缓坡:坡角<25°
– 在堆积地貌上,不同的坡度可反映不同的成因类型。
• 例如:崩塌堆积物、坡积物、冲积物形成的堆积地貌坡 度依次递减。
– 地面切割程度:地面破坏面积的%。水域面积/ 总面积
切割深度 + 切割程度 = 起伏度
21
1. 地貌形态
• 3. 地貌的形态类型
– 与周围地貌的关系
– 正形态:高出周围地貌
• 阶地、垅、丘
– 负形态:比周围地貌低
• 谷地、洼地、坑、穴
– 描述 + 照相 + 素描
22
正地形:第四纪火山地貌景观
23
• 主要是新构造运动对塑造现代地貌起了主导作用,地壳 升降主要形成中小型地貌
– 岩浆活动
• 岩浆上升形成火山地形,溢出的熔岩填平地形,形成熔 岩高原或平原
40
3. 地貌的成因
• 外营力作用有2个过程
– 削高—— 产生剥蚀地貌 – 补低—— 造成堆积地貌 – 外营力主要来自太阳能、风能、流水、风化、
31
大陆漂移 海底扩张
32
Ⅱ. 大型地貌
• 在巨型地貌基础上进行划分。大陆又可分 为山地、平原、盆地。是地貌学的主要研 究对象
– 山地:由山岭和山谷组成。山地高度分类见表。 成因上可以分为构造山地、剥蚀山地
– 丘陵:海小于500m的高地与洼地相间排列的地 貌组合。成因上与山地有密切联系
– 平原:地势平坦、高差小,或略有起伏的大面 积地貌组合。高度分类见表。成因分类包括构 造平原、剥蚀平原、堆积平原
– 在基岩组成的斜坡上,地貌的坡度反映了不同岩石 的抗风化能力的强弱
18
灰岩
砂岩
页岩
19
1. 地貌形态
• 高度 + 坡度 能反映地貌形态
– 高度大、坡度大---地形陡峻 – 高度小、坡度小---地形平缓 – 高度大、坡度小 —— ? – 高度小、坡度大?
20
1. 地貌形态
• ③地面破坏程度
– 割切深度:指一种地貌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 的距离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
马维峰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章 地貌学基本概念
2
概述
• 内容
– 地貌形态/地貌的相对等级 – 地貌成因/成因分类 – 地貌年代确定方法 – 地貌发展理论 – 中国及全球地貌特征
• 重点
– 地貌形态,地貌成因,地貌演化 – 地貌的形成发展与演化
3
1. 地貌形态
• 地貌就是地表(地球表面)形态(landforms) • 风景是地貌发展的晚期结果
33
34
35
2. 地貌的相对等级
• Ⅲ.中型地貌:山地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河谷、 分水岭
• Ⅳ.小型地貌:河谷分为谷坡(包括阶地)、 谷底
• Ⅴ.微型地貌:在小型地貌基础上进一步划 分。为在小型地貌中更低一级的地形起伏
36
2. 地貌的相对等级
• 例如
– 大陆→山地→河谷→阶地→前缘 Ⅰ--Ⅱ--Ⅲ--Ⅳ--Ⅴ
冰川等能量
41
42
3. 地貌的成因
• 不同等级的地貌内外力相互关系
从图上可以看出,两头的作用力比较单纯,仅 一种营力,复杂的是中小型地貌,既有外力作 用,也有内力作用
43
44
3. 地貌的成因
• 影响地貌形成发展的因素
– 气候
• 同一岩性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地貌的时间、尺度不同; • 同一地质作用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作用程度不同; • 不同气候带内有不同地貌组合。
9
1. 地貌形态
• 地貌的形态分为基本形态和形态组合 – 基本形态—— 指那些成因单纯、体积小、单
个分布的地貌形态
• 如阶地、冲积扇等
– 形态组合—— 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
在成因上有联系、在形态上无联系的地貌组合 在一起
• 如河谷、洪积扇群等
10
11
扇顶 扇面 扇缘
洪积扇群
12
张掖黑河迭瓦状洪积扇
– 大陆:由硅铝层和硅镁层的大陆壳组成,平均海拔 875m。遭后期破坏严重。目前地貌学的主要研究对 象
– 洋盆:由单一的硅镁层的大洋壳组成,其上覆盖松 散沉积物。地貌因受水体保护,形态原始。洋底平 均深度-3794m
– 大陆边缘:是陆壳的延伸部分,具有与大陆相似的 结构,包括大陆架、大陆坡
29
30
正 地 形
24
25
26
负 地 形
火山湖又称火口湖,指火山在喷发后,火山口积水而形成的湖泊
27
2. 地貌的相对等级
• 相对等级:可分为5级
– Ⅰ.巨型地貌 – Ⅱ.大型地貌 – Ⅲ.中型地貌 – Ⅳ.小型地貌 – Ⅴ.微型地貌
28
Ⅰ. 巨型地貌
• 地球表面可以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大陆、洋盆
– 形成发展始于中生代:T之前为一超级大陆(泛大 陆)由于板块运动而裂解形成现代大陆和大洋
– 地形的等级与成因是有一定联系的。所以,地 形等级的划分,是地形成因分析的前奏和基础
37
2. 地貌的相对等级
• 地貌等级的研究
– 宏观观察和制图:
• 巨、大型-Ⅰ、Ⅱ级,利用卫星、遥感的手段
– 微观研究和制图:
• 在野外,从小型地貌入手,然后扩展大中型地貌
38
3. 地貌的成因
• 地貌是内外地质营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13
1
.
张 掖
山 地
黑 河
2
.
迭台
瓦地

洪3 积
.
扇沙
编丘
稿
图4
.
/
(平 1原
一5
.
百 万 )
洪 积 扇
14
河谷
由河床,河漫滩,谷坡及阶地四个地貌基本形态有规律的排列 在河流两侧构成。这四个地貌基本形态在成因上相互联系。
15
1. 地貌形态
• 2. 地貌形态测量指标
– ① 高度 – 绝对高度(即海拔高度),从图上读取 – 相对高度(2种地貌的比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