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油气地质特征3

合集下载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藏录井油气显示特征分析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藏录井油气显示特征分析

的程 度 , 是 一件 非 常重要 的事情 塔 河油 田 目前 最常
系重质油 气 测显 示 微弱 或无 气测 显示 。根据含 气级
用 的油 气 录井 手段 有 气 测 录 井 和荧 光 录井 , 根 据 各
个 区块 奥 陶 系的 原油 性 质 存 在 差 异 , 录 井 过程 中要
把握 侧重 点 , 准确落 实油 气 水层 现就 常 用 的两种 油
层 的一种 最 简便 、 直 接 的手段 , 主要是 将岩 屑或 岩心
在荧 光灯 下 干照 、 湿照、 浸 泡 等确 定含 油面积 或发 光 面积 确定 含 油气 级 别 , 再 用 荧 光 标 准系 列 对其 发 光 颜色、 发 光强 度进 行 对 比确定 对 比级别 。 在荧 光 录井 过 程 中要 排 除钻 井 液 荧 光 背景 值 的 影 响 因素 , 所有 钻 井液 材 料 入井 前 均 要 检 查荧 光 是 否 超标 , 确 定钻
尽 管 乐 安油 田在构 造 上 相对 简 单 , 但 是储 层 复
钻 井地 质 的最 终 目的就 是 为 了发现 和研究 油气
层, 因此 , 在 钻井 过 程 中确 定有 没有 油气 显示及 显示 [ 参 考 文献 ] 刘东亮 , 刘 军, 等. 乐 安 稠 油 油藏 水平 [ 1 ] 翟永 明,
别 划分 标 准 ( 表1 ) , 分 为 富含 气 、 含 气 和 弱含 气 三种
级别。
表1 含 气 级 别 划 分 标 准
气 录井方 法叙述 如 下 。
3 . 1 气 测 录 井
在 石油 天 然气 的地 质 勘 探 中 , 气 测 录井 是 最 主
要 的油气 录井 手段 。气 测 录井 是通 过 色谱仪 监 测全

塔河油田志留系油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方向

塔河油田志留系油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方向
F ENG Xi n g - q i a n g,ZHANG Z ho n g — mi n,ZHANG We i - b i a o ( S I N O P E C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P e t r o l e u m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P r o d u c t i o n ,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3, C h i n a )
第2 7卷 第 1期 2 0 1 3年 2月




V0 l _ 2 7 No . 1
Fe b . 2 01 3
GEOSCIENCE
塔 河 油 田志 留 系油 气 成藏 特 征 及 勘探 方 向
冯 兴 强 ,张 忠 民 ,张 卫 彪
( 中 国石 化 石 油 勘 探 开发 研 究 院 ,北 京 1 0 0 0 8 3 )
摘要 :塔河油 田志 留系油气显示 良好 ,储层 以中低 孔 、低渗为 主 ,与上覆泥岩组 成 3套储 盖组合 ,其圈 闭和油气藏类 型可分 为构造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以及复合油气藏 。通过 原油地球化 学特征 、 自生伊利 石 K—A r 测年及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研究表明 ,志 留系 以多期 充注 、多 期成藏 为特征 ,主成 藏期 为加里东 晚期 、海西期 和喜 山晚期 。 油气成藏 主要受构造及断裂发育程度 、优质储层 的控制 ,通过 综合分析认 为塔河南部 地 区是 寻找构造地层类 型油气藏
o i l a n d g a s e s i n Ta h e o i l i f e l d .Th e S i l ur i a n r e s e r v o i r p r o p e r t i e s i n g e n e r a l h a v e me d i u m- l o w p o r o s i t y a n d p e r me — a bi l i t y,a n d t h e o v e r l a y i ng s ha l e or f m 3 s e t s o f r e s e r v o i r — c a p a s s e mb l e s .T h e o i l — g a s r e s e vo r i r t y p e s i n c l u d e a n t i - c l i n e,s t r a t i g r a p hi c,l i t h o l o g i c a l a nd c o mp o un d o i l a nd g a s r e s e r v o i r s .T h e r e s e a r c h i n d i c a t e s t h a t t h e S i l u ia r n

塔河油田奥陶系稠油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技术对策

塔河油田奥陶系稠油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技术对策

气的盆地 中, 是一种非 常特殊 的油 气藏资源 , 也是我国埋藏深 最大的稠 术的创新和突破是 目前研究的重点 。 油油藏 , 约为5 0 0 0 - 5 7 0 0 米, 储集体基本可分为 溶洞型、 裂缝型、 缝洞 型 结 柬语 综上所述 , 塔河油 田奥陶系稠油油藏具 有巨大 的开采价 值, 但是在 三类 , 非 均质性 特点是其 最主要 的特点。 该 油藏 在开发的过 程 中, 会表 为了有效解 决这些 问题 , 本地稠 现 出油 井的建产率低 , 缺 乏对单井 储量的有效 控制 , 出水 后油井 的产 量 实际的开采过 程 中却面临着 一些问题。
个油 井无法实现 对储 量的有 效控 制。 从 目前本油 田采 取 的相关措 施来 看, 提高产油 量的最佳途径 就是参稀采油 。 因为酸化技 术的使用对提 高 稠 油油井的生产能力具 有非 常重要 的作用 。 但 是以 目 前油 田稠油开采 的 实 际情况来看 , 这一技术 的开发还需 要进一步加 强 。 同时, 稠 油油藏 本 身性质 的复杂性 极大 地限制 了传统 开采 技术 的应 用 的储集空 间比较复杂 , 储集 的类 型和有 效储集体 的形态 以及具 体的分布范 围很难确 定。 这是因为, 塔河油 田处于 长期发 育古隆 起的 侧部 , 其油 藏是在 长期 的构造 运动和 岩溶作用的共 同影 响 下在 缝洞 型碳 酸 盐岩 中形成 的。 这 种 储层空 间主要包 括溶 蚀孔 、 溶蚀 洞、 微 裂缝等 , 具 有双 重或 多重孔 隙介质的储集 类型 。 第二, 油藏的 埋 藏 较深 , 无法有效确 定油 层厚度 。 其 埋深 约为5 0 0 0 - 5 7 0 0 米, 再加上 油
凝 固点都较 高, 所 以导 致其流 动性较差 , 很难 完成井 筒的升举操 作 , 影 响 了施工 和生产活 动的正常进行。 在这 种背景下, 如何采用科 学合理 的 开发技术 , 提高本地区的稠油油藏 开发效果 已经成为当前生 产工作 的重 点。 笔者结合稠油油藏 的地质特点, 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 一) 加强对稠 油油藏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 【 1 ] 刘嘉庆 , 李忠, 韩银学等. 塔河油田 上奥陶统 良里塔格 组碳 酸盐岩沉 要想 对本 地区的 稠油油 藏资 源进行有 效 开发 , 对其储 层空 间的地 积地球 化学特征与台地 演化[ A 】 . q , m科 学院地质与地球 物理研 究所. 中国科 质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 尤其是对岩溶缝洞的分布规律要有 学院地质与地球 物理研 究所 第 十届( 2 o i O 年度) 学术年会论文集( 上) 【 c 】 . 申国 全面 的认 知。 在此基础上 , 通过原油本 身的特点及其流体性 质和渗 流特 科 学院地 质与地 球 物 理研 究所 , 2 0 1 1 : 1 4 .

塔河地区地质简表和地质特征

塔河地区地质简表和地质特征

该组GR呈低值箱形。部分井Rt较高,具高阻特征; 部分井Rt有两 均为低值小于15,非储层处:Rt数值较高,曲线有重合趋势, 储层处:双侧向曲线数值明显降低,且幅度差较大,深、浅侧
储层处:
双侧向数值与上下围岩相比有明显降低,曲线幅度

下 鹰山组 界 系 统
储层处:双侧向曲线数值明显降低,且幅度差较大,深、浅侧 向电阻率多在100-800Ω ·m之间,三孔隙度较非储层处有变 化,AC50-53,密度2.60-2.71,中子0.3-2 600-900 岩性主要为黄灰色泥晶灰岩为主,夹泥晶砂屑灰岩、白云质灰非储层处:Rt较高,三孔隙度变化不大,基本为灰岩骨架值 。 岩。下段GR呈低值箱形,其值较鹰山组上段略高。电阻率曲线 储层处: 双侧向数值与上下围岩相比有明显降低,曲线幅度 呈剧烈起伏的锯齿形。该组段GR为低值, 差较大,Rt40-200,孔隙度曲线有变化,AC50-52,密度值 2.62-2.7,中子值0.5-2.5。 250-400 浅灰色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夹白云质灰岩。
中 系 统 沙良
下部为一套厚层砂岩夹泥岩层,其砂岩为三叠系“下油组” 砂岩:Rt呈高侵 深0.5-2 中0.6-3.4 SP 70-110 GR 60-75
T1K
40-120 该组段为一大套泥岩夹细砂岩
P2kp 西南 0-193
地 界 系 统 上 群 组 小海子 卡拉沙依 石 下

分 视厚 (m) 代号 布 C2X 东南 0-132 C1kl
N1k

1089 棕、棕褐、褐棕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与棕灰、浅灰色细砂岩、粉
砂岩岩、泥质粉砂岩略等厚-不等厚互层,以泥岩为主, 下部砂层增多。
N1j E1s E1-2km
857 蓝灰色泥岩:泥岩夹粉砂岩、泥质砂岩,底部夹含膏泥岩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研究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研究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而深入地研究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的碳酸盐岩储层。

塔里木盆地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其油气资源潜力巨大,而塔河油田作为其中的关键区块,其碳酸盐岩储层特性对于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碳酸盐岩储层因其复杂的成岩过程、多样的储集空间类型以及多变的物性特征,一直是油气勘探领域的难点和热点。

因此,本文的研究不仅对塔河油田的进一步开发具有直接指导意义,而且对于丰富和完善碳酸盐岩储层理论体系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文首先将对塔里木盆地及塔河油田的区域地质背景进行简要介绍,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随后,将重点分析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过程,揭示储层的物性变化规律及其主控因素。

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方法,对储层的含油气性进行评价,识别有利勘探区带。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实际勘探开发经验,提出针对性的储层预测和油气勘探建议,以期为塔河油田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包括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分析、衍射分析、压汞实验、核磁共振实验等多种现代分析测试技术,以及地震资料解释、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等地球物理方法。

通过这些综合手段的应用,以期能够全面揭示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的特征和油气成藏规律,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决策支持。

二、碳酸盐岩储层基础理论研究碳酸盐岩储层作为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的主要储油层,其基础理论研究对于提高油田开发效率和产能至关重要。

本节将深入探讨碳酸盐岩储层的成因类型、储集空间类型、储层非均质性以及储层评价等方面的基础理论。

碳酸盐岩储层的成因类型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生物礁、滩、潮坪、台地边缘、碳酸盐斜坡和盆地相碳酸盐岩等。

这些成因类型直接影响了储层的物性特征和油气聚集规律。

因此,深入研究不同成因类型的碳酸盐岩储层,对于理解油气运聚规律和制定开发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碳酸盐岩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复杂多变,包括溶蚀孔洞、裂缝和晶间孔等。

塔河油田基本情况

塔河油田基本情况

塔河油田自主创新增效能力增强目前已跨入国内大型油田之列、2007 年人均利润达263万元的西北油田分公司,2008 年新年开局,原油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截至 2 月29 日,累计生产原油95.42 万吨,日产原油15908吨,同比2007年分别增长19.57%和18.60%。

塔河油田勘探开发持续快速发展的秘诀之一就是科技自主创新、降本增效能力不断增强才结出累累果实。

塔河油田的油气生产具有“深、稠、硫化氢含量高,开采难度大”等特点。

其中,有近94%的油藏深度在5400 米的地下。

针对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的复杂地质条件,该分公司研究应用了三维缝洞体的地震波形技术、振幅变化率等一系列储层预测技术,建立了地震反射特征数据库,划分出137个缝洞单元。

2007年,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累计探明石油储量 6.58 亿吨,近年来该分公司探明储量以每年约 1 亿吨的速度增长。

为提高油田采收率,该分公司大胆开展技术创新,不断丰富完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系列,建立了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单元分类标准、单井注水选井、选层标准和综合信息应用平台,油田采收率由14.2%提高17.1%。

近两年来,分公司原油产量以年均60 多万吨的速度递增,占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增产幅度的80%。

针对塔河油田原油黏度高,比重大,近40%的稠油井无法实现自喷及机抽生产等稠油开采难度大的问题,该分公司经科技攻关,2007年在AD4稠油井成功试用大管径采油管柱生产工艺,使该井原油日产量达到1048 吨,还在13 口稠油井成功推广了这一新工艺,成功解决塔河油田深层稠油开采难题,为稠油井的规模开发创出新路。

使塔河油田超过一亿吨稠油储量得到有效动用。

据2007 年统计,西北油田分公司稠油产量占总产量的56.1%,截至2008 年 2 月底,已累计增油418 万吨。

针对塔河油田85%以上的生产井硫化氢含量大于20 克/ 立方厘米,储层结构复杂,其开发难度在国内无先例。

塔河油田志留系地层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

塔河油田志留系地层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

1 6口, 3 共 4层 , 层 厚 度 2 5 7 5 累 计 厚 度 单 . ~ . m, 160 平 均 单 井 钻 遇 含 油 气 层 2 1 4. m; . 3层 , 计 厚 度 累
* 收稿 日期 :0 10 —5 修 回 日期 :0 10 —9 2 1-82 2 1—82
第一 作者 简介 : 胡冬 军( 9 0)男 ( 1 8- , 汉族 ) 湖北钟祥 人 , , 工程师 , 现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研究工作 。
4 3 流砂 及管 涌的应 急 处理 . 对 轻微 的流砂 现 象 , 基坑 开挖 后及 时堵 涌并 采取 在
后再 打一 排 钢 板 桩 , 钢 板 桩 与 围 护 结 构 之 间 进 行 注 在 浆。
4 4 围护结构 变 形超 标 应急预 案 .
经上述分析表明, 本区志留系下统地层油气地质条 件整 体 良好 。预 测应 该具 有 良好 的勘 探开 发前 景 。
参考 文 献 :
E3 中国地质大学石油地质教研室. 1 石油地质学 [ ]20. R .0 7 E3 黄作宽 , T 1 完井地质 报告 [ ]西 南石 油局地 质录 2 等. P 井 R.
关 键词 : 河 油 田 ; 留 系 ; 藏条 件 塔 志 成
中图 分类 号 : l 2 3 文 献标 识码 : 文章编 号 lO 4 7 6 2 1 ) 5 0 2 2 TE 2 . B 1 O —5 1 ( O 2 O 一O 2 —0
1 地层 简况
9 1m。 只 有 一 口井 钻 遇 差 油 气 层 3层 , 计 厚 度 .3 累 1.0 干层 2层 , 45 m; 累计 厚 度 90 m。 .0 4 砂岩 储 层及 储盖 组合 4 1 砂岩 储 层 . 1 7口井 中共 发育 砂岩 储层 43层 , 井平 均 2 . 2 7 单 78

塔河油田9区油气分布特征探讨

塔河油田9区油气分布特征探讨
9 6 . 1 9 %、 平均 9 0 . 5 1 %, C 以上含 量 1 . 8 9 % ̄5 . 4 J %, 平均
3 . 0 7 %; Cz +<7 . 0 ; 气油比9 2 3 . 5 2  ̄4 8 3 3 . 3 3 。 由上 述 参 数表 明, 本 区奥 陶 系地 层 油 气 藏 类 型 属 不 带 油 环 的凝
另据黄第藩等人的研究 , 塔 里 木 盆 地 奥 陶系 地 层 原 油含 蜡 量 可 为低 值 、 也 可 为 高值 , 高至 l O . 0 0 %~ 1 2 . 5 0 %之 间 。而且 据 段 毅 等 人 的研 究 认 为 , 塔 北 地 区
综上所述 , 本 区 原油 无 论 是 中下 奥 陶统 鹰 山组 地 层 原 油 还 是 中奥 陶统 一 间 房 组 地 层 原 油 均 属 中凝 固 点、 高初 馏 点 、 中低 粘 度 、 高 含盐 、 低含硫 、 高 腊 轻 质 原
表 2 本 区奥陶系地层部份原油物性统计表
注: 表 中各井原油物性参数指该井各 物性参数 的平 均值 。
2 0 1 4 年第4 期
西 部探 矿工 程
5 1
塔河油 田9区油气 分布特征探讨
张 恒 荣
( 西 南石 油局地 质 录 井公 司 , 四川 绵 阳 6 2 1 0 0 0 )

要: 塔 河 油 田 9区资 源 类型 以天 然 气为 主 , 其 原 油具 上 重 下轻 、 高含 腊 为其 特征 。并 且 , 自南 向
北、 自东向 西的 两大 油 气运 移 方 向交汇 处原 油具 高含 腊 等特征 。针 对这 一现 象分析 、 研 究结果表 明 , 油 气运 移 的 “ 地 质 色层 ” 效 应是 本 区油 气藏 高含 腊 的主要 原 因, 后 期 高熟 天然 气 充注对 原 油藏 的改造

塔河地层特征

塔河地层特征

塔河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构造单元主要在阿克库勒凸起,并包括顺托果勒隆起的北部、哈拉哈塘凹陷东部及草湖凹陷西部。

塔河地区为一以大型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为主的复合型油田。

主要目的层系为奥陶系、石炭系和三叠系。

阿克库勒凸起为由前震旦系变质岩基底上发育的一个长期发展的古凸起,发育震旦系至泥盆系海相沉积,石炭系至二叠系海陆交互相沉积,三叠系至第四系陆相沉积。

目前钻探揭示凸起主体部位自下而上发育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统、塔河地区主要目的层系为三叠系、石炭系和奥陶系,其地质特征、岩性特征及电性特征简述如下:1.三叠系1.1地质特征塔河地区三叠系的顶界深度为4100—4290米,底界深度为4650—4830米,属陆相沉积,从北向南、从西向东具有加厚的趋势,与下伏古生代地层不整合接触。

下三叠统主要为灰绿、深灰色泥岩、灰色粉砂岩、砂岩,含孢粉、大孢子和轮藻化石及凝源类化石,厚度由北向南增加。

中、上三叠统包括三套由粗至细的旋回式沉积,每一旋回下部为辫状河三角洲砂岩、砂砾岩相,上部为浅-半深湖暗色泥岩相,部分地区为滨湖沼泽杂色泥岩相。

下旋回砂体以辫状河及三角洲平原相为主,中、上旋回三角洲平原与前缘砂体较为发育。

该层系是阿克库勒凸起主力油气产层之一。

1.2岩性及电性特征三叠系泥岩标志层自然伽玛值约为160API,地层电阻率值低于0.3Ω·m,该系自上而下分三个组段:哈拉哈塘组、阿克库勒组、柯吐尔组。

(1)哈拉哈塘组(T3h)该组上部为一厚层深灰色泥岩夹灰色细砂岩,标志层夹在泥岩当中,下部为灰色细、中砂岩、杂色砾岩夹灰色泥岩。

下部砂岩体即为三叠系“上油组”,其砂岩层曲线特征为:三条电阻率曲线呈高侵特征,深感应电阻率值在0.2-1.5Ω·m之间,中感应电阻率值在0.5-4.3Ω·m之间,自然电位曲线呈负异常,其数值在60-110mV之间,自然伽玛值相对于泥岩略低,数值约为50-75API,井眼较规则。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稠油采油工艺技术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稠油采油工艺技术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稠油采油工艺技术塔河油田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北部,是中国最大的碳酸盐岩油田之一,以其丰富的稠油资源而闻名。

稠油是一种高黏度、低流动性的重质原油,在采油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随着油气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油藏工程技术的创新,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稠油的采油工艺技术逐渐完善,为有效开采这些宝贵的能源资源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碳酸盐岩稠油油藏的特点碳酸盐岩稠油油藏是指由碳酸盐岩层构成的油藏,其中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岩由于其多孔隙、高渗透性等特性,成为了稠油的良好储集层。

这类油藏的特点主要包括:1. 高粘度:碳酸盐岩稠油的粘度较高,通常在1000mPa·s以上,甚至高达上万mPa·s,使得油藏中的原油难以流动。

2. 低渗透性:碳酸盐岩层的渗透率较低,导致原油难以从孔隙中流出,增加了采油难度。

3. 复杂地质结构:碳酸盐岩层的地质构造复杂,存在断层、裂缝等地质构造,增加了油藏的难以开采。

稠油采油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了有效开采碳酸盐岩稠油油藏的能源资源,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和改进采油工艺技术,旨在提高采收率、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目前在塔河油田应用的稠油采油工艺技术。

压裂技术是一种通过在油井井下开展人工液化和损伤修复,增加原油渗流面积和渗流能力的方法,是碳酸盐岩稠油油藏采油工艺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压裂技术通过在井下形成多个孔隙,使原油能够更顺利地流出,从而提高采收率。

压裂技术还可以通过增加油藏渗透率,改善油藏的物理性质,提高油井产能。

地热采油技术是一种通过地热能源加热原油,降低原油的粘度,增大原油渗流率的技术。

在碳酸盐岩稠油油藏中,地热采油技术可以通过加热油藏,使油藏中的稠油变得更加流动,从而提高采收率。

地热采油技术还可以减少对外部能源的依赖,降低生产成本。

3. 碳酸盐岩稠油油藏的稠油蒸汽吞吐采油技术结语随着碳酸盐岩稠油油藏采油工艺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改进,塔河油田的碳酸盐岩稠油油藏的开采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概述塔河油田十二区地层元素特征

概述塔河油田十二区地层元素特征

概述塔河油田十二区地层元素特征引言塔河油田十二区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边缘,在新疆库车县境内。

本区钻遇岩性主要有灰岩、砂岩、泥岩、膏质岩及过渡岩性。

元素录井在该区应用效果显著,岩石元素特征明显:灰岩Ca含量呈明显的高值(含量大于30%),其它元素含量低;砂岩呈明显的高Si低Al特征(石英砂岩Si含量达到40%);泥岩呈高Al低Si特征;膏质岩中Ca、S含量较高。

一、各组段元素特征(据地层层序由上而下述说)1、石炭系巴楚组(C1b):该地层为一套海岸砂泥岩沉积。

自上而下可分为三段:双峰灰岩段(Clb3)、下泥岩段(Clb2)、砂泥岩段(Clbl)。

(1)、双峰灰岩段(Clb3):该地层岩性主要为灰岩。

元素特征:Ca元素明显高值(最大27.56%,最小19.31%,平均24.97%),其余元素低值的特征。

(2)、下泥岩段(Clb2):该地层岩性主要为泥质岩。

元素特征:Ca、S、Sr为低值(Ca均值为5.37%,S均值为0.17%,Sr均值为226PPm),较其上双峰灰岩段明显偏低;Al、K、Fe、Si、Ba、Ti、V元素为高值。

(3)、砂泥岩段(Clb1):该地层岩性主要为白云质、灰质砂泥岩。

元素特征:由上至下Ca、Mg元素含量逐渐升高(Ca由5.0%升高至20.0%,Mg元素含量由0.5%升高至3.0%),Al、K、Fe、Si、Ba、Ti、V元素则逐渐降低。

2、泥盆系上统东河塘组(D3d):该地层主要是陆源碎屑沉积,多为石英砂岩。

元素特征:Si元素呈明显高值(Si平均为28.9%),较巴楚组的砂泥岩段明显偏高;Fe、Al、K、Ti、Ba、V元素含量为中高值,较巴楚组的下泥岩段略低,较巴楚组的砂泥岩段略高。

3、志留系(S):该地层剥蚀严重,所钻井缺失志留系,未能采集到元素数据。

4、奥陶系上统恰尔巴克组(03q):该地层岩性中灰质泥岩、泥质灰岩较多,岩石中泥质含量较高。

Ca元素呈低~中值,Si、Al、Fe、K、Ti、Ba、V等元素含量较灰岩段略有抬升,但低于泥岩段。

塔河油田志留系油气成藏特征研究

塔河油田志留系油气成藏特征研究
a nd d i s t ib r ut i o n o f o i l a nd g a s . The a c t i v e s t a g e o f f r a c t u r e s i n S i l u r i a n ma t c h e d wi t h h y d r o c a r b o n c ha r g i n g s t a g e, a nd t h e g e n e r a t i o n d e g r e e o f f r a c t ur e s c o n t r o l l e d t he mi g r a t i o n a n d a c c u mul a t i o n o f o i l a n d g a s i n S i l u r i a n.T he f a - v o r a b l e r e s e r v o i r s o f e h a n n e l mo ut h b a r a n d t i d a l c h a n n e l f a c i e s de t e r mi n e d t h e e n ic r h me n t o f o i l a n d g a s .Th e
中 图分 类 号 : T E1 2 2 . 3 文献标识码 : A
Re s e r v o i r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S i l ur i a n i n Ta he 0i l Fi e l d
Wa n g X u n j i e ’
g e s o f a d j u s t me n t ,l a t e — s t a g e f o r m a t i o n ” . T h e g e n e r a t i o n d e g r e e o f s t r u c t u r e s a n d f a u l t s c o n t r o l l e d t h e m i g r a t i o n

塔河地层特征范文

塔河地层特征范文

塔河地层特征范文
塔河地区是中国大陆油气资源主要富集区之一,其地层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岩层性质特征
1.特厚的沉积层:塔河地区具有潜在的深水盆地特征,沉积层厚度较大,可达到数千米,非常有利于油气资源的积累。

2.层序发育:塔河地区的地层发育分为上古生界、中古生界和下古生界,各个地层之间都有明显的层序发育特征,形成了多个含油气层系。

3.复杂的构造变化:塔河地区位于中国大陆北部的造山带交汇处,构造变化复杂。

其中包括断裂、折叠、背斜等多种构造形式,这些构造的存在为油气的富集提供了有效的储集空间。

二、构造组成特征
1.断陷盆地:塔河地区是一系列断陷盆地的集合体,包括了大断陷盆地、中、小断陷盆地等多个不同规模的盆地。

断陷盆地是油气资源富集的重要构造组成部分。

2.层状构造:塔河地区的构造形态主要为层状构造,即一系列平行折曲的地层,这种构造对于形成有效的储层和储集空间起到了重要作用。

3.折皱构造:塔河地区还存在一些折皱构造,这些折皱构造在沉积层中形成了一系列闭合的构造圈闭,有利于油气的聚集。

三、地球化学特征
1.大量富集物质:塔河地区富集了丰富的有机物质,其中包括腐殖质、油气源岩和油气储层等。

有机物质在适宜条件下可生成天然气和原油。

2.丰富的油气资源:塔河地区油气资源非常丰富,石油、天然气的产
量和储量均居全国前列。

其丰富的油气资源主要与地层特征密切相关。

以上就是塔河地层特征的主要内容。

塔河地区的地层性质、构造组成
和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特点,对于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也为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塔河油田于奇西地区油藏开发特征及增产对策

塔河油田于奇西地区油藏开发特征及增产对策

图 !" 于奇西地区开发现状图
& ! ) 年第 3 期 "" 胡立等 " 塔河油田于奇西地区油藏开发特征及增产对策 "" 粘度过高 ! 掺稀比高达 " 目前缺少有效的 &i! 左右 ! " 举升手段 "# "" 天然能量低 从于 奇 西 地 区 各 井 的 生 产 情 况 来 看 ! 整体表现 为油压快速 下 降 # 产 量 快 速 下 降# 基本不含水的特 征! 其中 T^ 但 (# T^ (4! 井 具 有 一 定 的 天 然 能 量 ! " 由 此 看 来! 该地区定 多数井天 然 能 量 不 足 $ 图 ’% 容特征明显 ! 天然能量整体较低并且下降较快 ! 已造 成多数井长期停产 "
’ ! +
内蒙古石油化工 """"""""""" & ! ) 年第 3 期 "
塔河油田于奇西地区油藏开发特征及增产对策
!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陕西 西安 "$ !# ! & & ) %# $ " 轮台 中石化西北油田; "# "3
刘培亮" 胡 " 立!!
收稿日期 ! " & ! )4& (4! " ! 作者简介 ! 胡立 ’ 女!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 油气地质学 " ! % 3 (4 (
截止" 率 %7 % 该 区 奥 陶 系 油 藏 " & & ’ 年 建 产" & ! ( 年底钻井 ! 其 中 建 产 井 3 口" 建产井中钻遇奥 )口" 其中)口井的 陶系 $ 口 " 进山深度为) $"+ % $ *" ’ 残丘高 > 串珠* 状 的 反 射 特 征" 0 $ 地震反射波 具 ) 酸压显示沟通储集体 %T^ 井在 奥陶系钻遇放 (4! + 空漏失 " 漏失 泥 浆 ) $ $ * %目前于奇西地区停产井 ! " " " 口 正 ( T^ (4+ 6 T^ + T^ +4!" T^ +4"" T^ %$ " 常生产井 + 口 ! 日产油水 T^ (" T^ (4!" T^ (4’$ ’ " " % 采 不 含 水 累 产 油 平’ ! !# ( !X! &9 出 程 度 )# ) 9 ’ " 具有较大的剩 剩余可采储量 ’ " +# ( %X! &9 "# ) (7 " $ % 余油潜力 ! 图!

塔里木盆地塔河大型油田地质特征及勘探思路回顾

塔里木盆地塔河大型油田地质特征及勘探思路回顾

工作 , 后钻 探 了喀 1 喀 2 麦参 1等探井 , 均未 先 、 、 但
1 勘 探 历 程
11 前 期探 索 阶段 (98 19 . 17 - 95年 ) 该 阶段 理论 基 础 薄 弱 , 识 不 足 , 层 预测 及 认 储

取得 的成果 与认 识。实践表 明 , 塔里木 盆地 古生界碳酸盐岩 海相 油气地质理论 的不 断丰 富与完善是 塔河 油 田发现和不 断 向外围、 深部拓展的理论基础 ; 成熟、 配套 、 有效 的勘探 技术方法是实现重大发现 的手段 。
关键词 : 古岩溶; 碳酸盐岩 ; 勘探成果 与认 识; 塔河地 区
es I h sb e r c ia l e n tae h t o t u u n c me ta d i r v me t fp t lu g o o y t e - l . t a e n p a t l y d mo sr t d t a n i o s e r h n n mp o e n er e m e lg h o c c n i o o r s o a e z i r e c r o ae i a m a i u d t n f rd s o e i g T h i e d a d e tn i g t . i n P lo oc ma n a b n t n T r B sn i a f n ai o i v r a e ol l n x e d n e i i S o o c n i f o wa d t p r h r n e p ri tr a s a d t a e mau e w oe a d ef ci e e p o ai n tc n lg sa to r si e p e a d d e e n e l , n t h t r , h l n f t x lr t e h o o i l s i y v h t e v o y o

塔河油田及塔北碳酸盐岩油藏特征与成藏主控因素

塔河油田及塔北碳酸盐岩油藏特征与成藏主控因素
第3 3卷 第 5 沾 届
PETR0LEU M GE0L0GY & EXPERI ENT M
Vo. 1 33. No. 5 0 c .. t 2O1 l
文 章 编 号 : 0 1 6 1 ( 0 I 0 —0 8 —0 1 0 — 1 22 1 )5 4 8 7
e e t ge f d f r a i n. The h v he s me f a ur s a ho e n h n r he n nc d s a s o e o m to y a e t a e t e s t s i t e o t r Ta i Ba i 1) rm sn. Pe i dso r te f c . ro fka s fe t Ca e o a a e s r t e a r tpa a o om0 p l gy pr v d d pa h y o l d nin p l o t uc ur nd ka s l e ge r ho o o i e t wa s f r
2 SI . NOPECExp o a in & Pr d cinRee rh I siu e lr t o o u to sa c ntt t ,Bejn 0 0 3,C ia; ii g 1 0 8 hn
3 I s tt 0 e me h nc , h n s A a e f G oo i lS in e , e ig 1 0 8 , hn ) . n t “e f G o c a i C iee c d my o e lg c c cs B i n 0 0 1 C ia i s a e j Ab ta t sr c :O r o iin r s r o r n t e Ta e Oi i l r o i a e y fa t r n u d v c a e e v isi h h l e d a ed m n t d b r c u e a d v g,a d h v x e i f n a e e p r~

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南部志留系油气成藏特征

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南部志留系油气成藏特征

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南部志留系油气成藏特征陈元壮;王毅;张达景;张卫彪【摘要】在分析塔里术盆地塔河地区南部志留系柯坪塔格组储集岩特征、油气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塔河南部志留系油气成藏分布模式,预测了油气勘探方向.柯坪塔格组砂岩属于低孔、低渗储集岩,局部发育厚层滨岸相、三角洲分流河道、河口砂坝以及潮汐水道等优质储集岩.砂岩层具有深埋藏、大面积、低丰度、薄油气层,断层沟通、叠合连片的油气聚集特点.塔河地区南部寒武-奥陶系烃源岩生成的烃类,沿着断裂、裂隙、砂岩和不整合面经过上奥陶统桑塔木组泥岩运移到柯坪塔格组砂岩层聚集成藏.柯坪塔格组油气藏以喜山期成藏为主,发育背斜、地层不整合遮挡、地层超覆和岩性等油气藏.围绕志留系剥蚀尖灭线周围是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有利成藏区,往南是背斜、地层超覆及岩性油气藏有利成藏区.【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08(030)001【总页数】6页(P32-36,46)【关键词】油气成藏条件;控制因素;志留系;塔河地区;塔里木盆地【作者】陈元壮;王毅;张达景;张卫彪【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3塔河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中段阿克库勒凸起西南部,是塔里木盆地最先实现海相油气突破的地区,也是塔里木盆地最重要的油气富集区之一。

塔河油田从下往上钻遇的地层有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以及新近系。

塔河油田除在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孔洞缝储集岩获得高产油气流外,还在上覆的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三叠系、白垩系发现多套碎屑岩含油层系。

塔河油田调研报告

塔河油田调研报告

塔河油田调研报告塔河油田调研报告1. 引言塔河油田是中国最大的陆上油田之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的交界处,总面积约为4610平方千米。

本次调研旨在对塔河油田的发展情况、油藏特征、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详细了解,以便为相关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 油藏特征塔河油田主要由低渗透油藏组成,存在着较高的地壳应力和岩层垂直夹角,导致了油井生产能力较低、含水量较高的特点。

为了提高开采效率,采用了多井组合开采和增产技术。

3. 生产工艺塔河油田主要采用水平井开采技术,通过水平井的建立,能够增加产能,提高采收率。

此外,采用了CO2注入、水驱和聚合物驱等增油技术,以降低采收成本并提高产量。

4. 环境保护塔河油田积极推行绿色环保生产,注重污水处理和废气排放的监管。

通过生产过程控制和油藏管理等措施,有效防止污染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 国际合作塔河油田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多家国际石油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进行技术研发和资源开发。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塔河油田的综合开发能力,也推动了国内油田开发的技术进步。

6. 市场前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油价的回升,塔河油田具备较好的市场前景。

然而,也要注意油价波动带来的市场不确定性,塔河油田需要灵活应对市场变化,保持持续发展的能力。

7. 发展建议为了保持塔河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考虑以下几点建议:- 进一步提高开采效率,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寻求更加成本效益的采收方式。

- 加强环境保护措施,严格监管排放标准,注重治理污染物排放。

- 深入开展国际合作,吸引更多外资和技术支持,共同推动油田开发的进步。

- 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提高员工素质,为油田的长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8. 结论塔河油田作为中国最大的陆上油田之一,在油藏特征、生产工艺、环境保护等方面具备较为成熟的经验和技术。

然而,塔河油田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力度,以保持可持续发展。

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国际合作,也是塔河油田发展的重要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缝洞储集体
6 上奥陶统桑塔木组
中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岩溶 塔河油田南部
缝洞储集体
7
中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致 中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岩溶 塔河油田南部
密灰岩
缝洞储集体
三、综合研究成果
塔河油田奥陶系储盖组合示意图
塔河油田主体
三、综合研究成果
塔河油田油藏剖面图(EW)
T
C1kl
D3d S
O2+3 O1
下石炭统巴楚组下泥岩段与下奥陶统岩溶储集体形成的储盖组合,是塔河 油田最主要的储盖组合类型。形成的地层不整合-古岩溶圈闭,是塔河油田 的重要圈闭类型之一
藏阶段
海西晚期运动—第一套 区域盖层形成,主要成
藏阶段
海西早期—奥陶系碳酸 盐岩岩溶型储层形成
三、综合研究成果
紧邻生油坳陷,是油气运聚的长期指向区。
A
A′
轮南油田位置
塔河油田位置
多期构造运动形成的T 0、T 0、
5
6
T 0等不整合面,为油气运移聚 7
集提供了通道
两 三两 三大大不不整整合合,,三四三四个个构构造造层层
溶蚀缝
TK407井高角度裂缝充满原油
构造缝
T403井高角度构造溶蚀缝 半充填状充满原油
T401井网状构造溶蚀 裂缝充填原油
三、综合研究成果
黄灰色泥微晶灰岩两组裂缝、局部壁生粒状亮晶方解石、充填 原油 S67井 5665.49~5665.68米
X形剪切缝的左侧缝
通过岩性观察描述结合成像测井研究裂缝的发育层位及 发育的方向
成熟度 较低 中等 较高
高 含烃(天然气)
塔河油田油气成藏期次划分图
三、综合研究成果
西北部烃类包体相态简单,色调 深,均一温度较低,属早期成藏。
两期:均一温 度在45—57℃
棕黄—浅黄 色,53.9—
77.0℃
S94 稠油和重质油区
两期:褐色液烃及沥青73—83℃
S65
褐黄色液烃,92—102℃
S67
三、综合研究成果
5) 长期生烃和多期次构造运动造就了现今复杂的油气聚集景观
长期的低地温背景是长期生烃、多期成藏的重要条件 中国几大盆地古地温梯度对比图
60
古地温梯度(℃ /1000m)
50 塔里木
40
柴达木
辽河 30
渤海湾
20
10 元古代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海西期后长期处于低地温背景远低于我国东部主要含油气盆地古生 界油气生成、演化的速度远低于一般的含油气盆地。
数为1.098, T:125℃。
中下奥陶统属于正常温度压力系统油藏
三、综合研究成果
奥陶系碳酸盐岩大型不整合-古岩溶圈闭油藏特征
4)油藏类型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以地层不整合—古岩溶缝洞型重质油藏为主,东部 是凝析气藏。三叠系油气藏以构造孔隙型正常油—气藏为主
塔河油田油藏剖面图(EW)
C1kl D3d
T O1
四期:均一温度在46.5—55.8℃ 棕黄—浅黄色,53.9—77.0℃ 不规则浅黄色73-105℃ 浅褐—浅黄色101.5—127.8℃
S46 S96
中质原油区
凝析气区
四期:均一温度在48—58℃ 棕黄—浅黄色,53—72℃ 不规则浅黄色75-102℃ 浅褐—浅黄色101—128℃
东南部烃类包体呈多种相态,色调、产 状及均一温度不一,反映多期成藏、后期充 注程度较强。
三、综合研究成果
5) 长期生烃和多期次构造运动造就了现今复杂的油气聚集景观
长期的低地温背景是长期生烃、多期成藏的重要条件 塔河油田寒武-奥陶系烃源岩油气成藏事件图

570 500
400
300
200
100 65 (Ma) 质
古生代
中生代
时 新生代 代 油气
N+Q
O1 O2+3 S D
C
PT
J
K
E
成藏事件
三、综合研究成果
T C1kl
O1
O2+3
塔河油田成藏模式示意图
三、综合研究成果
长期的油源供给、多期次油气充注、成藏形成了奥陶系油藏复杂的油气分布特 点,总体上随着距油源距离变小,受后期改造程度强,油质变轻
稠油和重质油区
S94
S65 S46 S67
中质原油区凝析气区Fra bibliotekS96三、综合研究成果
4、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发育特征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
新疆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分布图
三、综合研究成果
油气从烃源区向塔河油田聚集成藏主要发生在海西晚期和喜马拉雅期。可为阿 克库勒凸起提供的保存至今的油气资源总量为56.02×108t,其中油资源量为 34.3×108t,气资源量为21.7×108t,气油比为0.61,以油为主。
亿吨油当量
60
灰岩角砾
含油溶洞
取芯所见的溶洞
T403晶岩溶角砾岩,残留溶洞中含油
溶洞及岩溶洞穴充填物 中残留的洞
钻井过程中,大量的放空、
漏失是大型溶洞的表现。 T707井放空达10余米。
S65井具微裂缝-溶蚀孔洞型储层充满了褐色原油
断裂和裂缝在空间上相互切割、交错,形成了空间上孔、 洞、缝相连的复杂的网络储集体。
岩芯观察:裂缝主要为三期,第一期以方解石全充填、半充 填的低角度裂缝为代表;第二期以泥质全充填、半充填为代 表并伴随溶蚀缝、洞,据泥质充填物中的孢粉鉴定结果,充 填物沉积时期为早石炭纪,第三期以未充填的含油高角度 (70—80度)缝为代表,这一期的裂缝宽度一般为0.1— 1.0mm。
X形剪切缝的右侧缝
塔河联片三维下奥陶统顶面(T74反射波)等深度平面图
三、综合研究成果 塔河油裂田缝密测度 井解裂缝长释度 裂缝发裂育缝面优孔率 势方向图
高导 裂缝 分布 在6090度 之间
裂缝倾向 南南东、 南南西
裂缝走向 北东东-南 西西及南 东东-北西 西
沙67井FMI处理成果显示高导裂缝分布和走向
沙64井构造溶蚀立缝充填充满原油
海西晚期运动—主要成藏阶段 局部地区遭受剥蚀,4、6区等
重质油藏形成
海西早期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型储层形成
寒武—奥陶系克拉通边缘盆地台地型碳酸盐岩建造
三、综合研究成果
塔河地区不同期次有机包裹体特征
期次 Ⅰ Ⅱ Ⅲ Ⅳ Ⅴ
荧光颜色 褐红-深黄色
黄色 浅黄-兰色
兰白色
均一温度(℃) 58.2~79.0 78.1~103.0 100.3~120.8 133.5~143.7 143.5~187.2
T
T50 C1kl
O2+3 T70
O1
塔河油田油藏剖面图(SN)
三、综合研究成果
4)长期的油源供给、多期次油气充注、成藏形成了奥陶系油藏复 杂的油气分布特点
塔河油田寒武-奥陶系烃源岩油气成藏事件图

570 500
400
300
200
100 65 (Ma) 质
古生代
中生代
时 新生代 代 油气
N+Q
O1 O2+3 S D
三、综合研究成果
4) 有效的储盖组合为油气聚集和保存提供了保障
塔河油田奥陶系储盖组合类型
类型
盖层
储集体(储层)
发育区域及实例
1 下石炭统巴楚组泥岩
下奥陶统(以鹰山组为主)岩 塔河油田北部 3、4、6 区,如 S48 井 溶缝洞储集体
中奥陶统恰尔巴克组灰质 下奥陶统一间房组礁滩型储 塔 河油田 南部( 中上奥 陶统尖 灭线以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作用发育 普遍,对塔河油田154口井进行综合识别,在 114口井发现大中型洞穴(包括已充填洞穴),出 现频率达74%,可见本区岩溶作用普遍发育
三、综合研究成果
加里东中、晚期岩溶发育阶段 时间短、强度弱
加里东中期岩溶主要表现为早奥陶世与中晚奥 陶世之间及中晚奥陶世内部发生的岩溶作用。
三、综合研究成果
2)储集体发育程度控制着油气富集
岩溶斜地 岩溶缓坡
岩溶高地
岩溶洼地
岩溶缓坡(特别是其上的丘丛)与阿克库勒凸起轴部的叠合部 位是岩溶最发育的地区,也是油气最为富集的地区。
三、综合研究成果 3、塔河油田油气富集规律
3)断裂、不整合面控制了油气的聚集成藏
A、断裂对油气的聚集成藏具重要控制作用
烃源岩
储集体
盖层
油气生成
圈闭形成 运移-聚集
保存时间
古油藏破坏 成熟油气充注
海西早 期运动
(高熟油气) 关键时刻
三、综合研究成果 3、塔河油田油气富集规律
1)区域构造格架控制着油气的聚集分布 塔河油田油藏剖面图(EW)
C1kl D3d
T O1
O2+3
长期发育的大型鼻状凸起控制油气运移、聚集与成藏
三、综合研究成果 3、塔河油田油气富集规律
2
泥岩、泥岩
层(经岩溶改造)
南),如 S76、S86 井
3 下奥陶统致密灰岩
下奥陶统(以鹰山组为主)岩 塔河油田大部,如 S81、T301 等井 溶缝洞储集体
4 下奥陶统致密灰岩
下奥陶统蓬莱坝组及上寒武 塔河油田北部(深层),如 S88 井 统白云岩储层
5 下石炭统巴楚组泥岩
中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岩溶 塔河油田南部,如 T453 井
C
PT
J
K
E
成藏事件
烃源岩
储集体
盖层
油气生成
圈闭形成 运移-聚集
保存时间
古油藏破坏 成熟油气充注
海西早 期运动
(高熟油气) 关键时刻
三、综合研究成果
4)长期的油源供给、多期次油气充注、 成藏形成了奥陶系油藏复杂的油气分布 特点,总体上随着距油源距离变小,受 后期改造程度强,油质变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