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心理学知识结构图
![心理学知识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f962cbabfd0a79563c1e72b4.png)
心理学知识结构图——by Charlin心理学的生理机制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神经元之间有大量的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树突和轴突)构成是接受和整合信息的地方把信息传给其它细胞用1、心理的神经脑神经:周围神经系统的一端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脑相连的神经。
(有12对;主在头面部)解剖学基础周围神经脊神经:周围神经系统的一端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脊髓相连的神经。
(31对;发自脊髓;是系统混合神经)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控制内脏、包括身体各腺体的活动,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相对独立、不由大脑控制---维护机体的内环境稳定。
下丘脑是其最高脑区)中枢神经脊髓(椎管内):主要功能是发出运动神经纤维控制身体的肌肉和腺体的活动,以及收集各系统种信息向脑传送。
(由灰质和白质构成,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脑(颅腔里):分大脑(中枢神经的最高部位)、间脑、脑干(中脑、桥脑、延脑)、小脑组成。
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有机体在种族发展中形成的,生来就有的,不学而能的反射。
按条件分(其神经联系是固定的;人和高等动物的无条件反射是受大脑皮层调节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指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适应环境的变化,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理论(其神经联系是暂时的,可以改变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2、心理的神经生理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神经过程的扩散和集中,神经过程的相互诱惑。
学基础和脑功能学说脑表面的自发电位:在没有特殊刺激时记录到的脑电位,也称自发律。
整体电位诱发电位:指刺激引起的电位变化,又称时间相关电位。
定位说:认为人的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各有其功能并排列在不同等级上。
脑功能学说脑等势说:认为精神性功能在大脑皮层上并没有各自独立的代表区,而是均匀的分布其上。
模块理论:认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0f7a87d176a20029bd642dfb.png)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自古以来,人类就希望知道心理是怎样产生的。
由于人会做梦,能够梦到早已去世的亲人.因此有人认为,人的灵魂相肉体是互相分离的,人死以后,灵魂会跑到另一个世界中去。
由于人的心脏和人的生命的存亡有直接关系,人在高兴或悲伤时,心脏都有特殊的反应,因此有人认为,心脏是心理的器官。
也有一些人由于看到脑的损伤,会引起某些认知功能的丧失,因而认为脑是心理的器官。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终于认识到心理是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别是脑的功能。
这个认识是得来不易的。
近30年来,由于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电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的飞速发展,各种现代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对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有了许多崭新的认识,这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章将简要介绍脑和神经系统的最一般的知识。
首先介绍神经系统的进化,特别是脑的进化。
进化的观点是研究脑的一个重要的观点。
了解神经系统的发生和发展,对揭示心理的种系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介绍神经元的构造和神经兴奋传递的特点。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构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或神经回路。
再次介绍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大脑是进化阶梯上最后出现的脑组织,是各种心理活动最重要的物质本体。
本章还介绍了各种不同的脑学说,特别是当代影响最大的机能系统学说和模块学说。
最后介绍内分泌系统及其对行为的调节作用。
第一节神经系统脑的进化人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一种物质,它由100亿以上的神经细胞和1000亿以上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每个神经细胞又可能与其他神经细胞存在1万个以上的联系,形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
这样一块复杂的物质是怎样产生的呢?从19世纪达尔文的“进化论”问世以后,进化的观念已深入到不同学科的研究中。
人脑是自然界长期进化过程的产物。
从没有神经系统的单细胞动物,到脊椎动物复杂的神经系统,再到高度复杂的人脑,经过了上亿年的发展。
研究脑的进化,不仅对揭示人脑的秘密有重要的意义,也对了解脑与心理的关系有重要的意义。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大全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a15202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5.png)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大全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心理现象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
2.从整体上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
心理学就是要研究和揭示这些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和研究领域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1.心理学发展中的主要流派:(1)行为主义学派(2)精神分析学派(3)人本主义心理学学派(4)认知心理学学派第五节科学的心理观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1)心理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是一种反映,而人的心理是物质世界中最高级的反映形式。
2)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产生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第一节心理的神经解剖学基础:神经元和神经系统1)神经元: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脑内的神经元数目大约有1011~1012个,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大量的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元数量的10倍,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中枢与外周神经系统内,起支持,营养,形成髓鞘,绝缘,修复等多种功能,对神经系统的发育,构筑,信息传递功能的发挥以及内环境的稳定和可塑性有重要影响,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
神经回路:神经元通过化学突触和电学突触相互连接在一起,组成了极端复杂的信息传递与加工的神经元回路或神经通路。
神经回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它们的活动是机体行为的基础。
周围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控制内脏,包括身体各种腺体的活动,例如心跳,呼吸,消化,排泄,体温调节和性活动等。
脑干:脑干的下界与脊髓相连,上界以视束与间脑毗邻,自下而上有延脑,中脑和桥脑三部分组成。
大脑皮层各叶与不同的心理活动有关,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顶叶为躯体感觉的高级中枢,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
前额叶皮层和颞,顶,枕皮层之间的联络区则与复杂知觉,注意和思维过程有关。
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a115fe7902768e9951e73827.png)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第一节神经元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基本单位。
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1891年,瓦尔岱耶(waldeyer)提出神经元这一名称,并确立了神经元学说。
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一)神经元神经元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树突较短,负责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
轴突一般较长,每个神经元只有一根轴突,在轴突主干上有时分出许多侧枝。
哺乳动物脑神经元的数量大概在100亿个以上。
胞体的形态和大小有很大的差别。
按突起的数目可以分成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和多极细胞。
按功能可以分成内导神经元或感觉神经元、外导神经元或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介于前两者之间,起联络作用。
这些中间神经元的连接形成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微回路,这是脑进行信息加工的主要场所。
(二)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为数10倍于神经元的胶质细胞。
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沟通有重要作用。
首先它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了线路,就像葡萄架引导着葡萄的生长一样。
在发育的后期,它们为成熟的神经元提供了支架,并在脑细胞受到损伤时,帮助其恢复,起着支持作用。
胶质细胞的另一作用是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绝缘层,使神经冲动得以快速传递。
这种绝缘层叫髓鞘,由某些特异化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髓鞘有绝缘的作用,能防止神经冲动从一根轴突扩散到另一轴突。
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神经纤维的髓鞘化,是行为分化的重要条件。
胶质细胞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给神经元输送营养,清除神经元之间过多的神经递质。
比如由胶质细胞构成的脑血管屏障就可以有效防止有毒物质侵入脑组织。
二、神经冲动的传递(一)神经冲动的含义冲动性是神经和其他兴奋组织(如肌肉、腺体)的重要特性。
当任何一种刺激(机械的、热的、化学的或电的)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这就是神经冲动。
静息状态下,神经元细胞膜对钾离子有较大的通透性,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很差,致使膜内比膜外略带负电(内负于外),这时测到的电位变化叫静息电位。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专题)附答案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专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8613bdf7ec4afe05a1df31.png)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专题一、单选题1.神经冲动的传导形式有( )。
(统考2018研)(A)化学传导和声传导(B)电传导和光传导(C)化学传导和电传导(D)光传导和热传导2.最直接影响摄食(吃、喝)和身体温度的神经机构是( )。
(南京师范大学2017研)(A)内分泌系统(B)下丘脑(C)海马回(D)杏仁核3.病人因颞叶受伤而导致受损的功能主要是( )。
(统考2016研)(A)听觉(B)视觉(C)嗅觉(D)味觉4.在裂脑人实验中,假设给被试左视野呈现“苹果”图片,右视野呈现单词“杯子”,能顺利完成的任务是( )。
(统考2016研)(A)用左手选出屏幕后摆放的苹果(B)右手选出苹果(C)左手选出屏幕后摆放的杯子(D)口头报告看到了苹果5.在神经元的各组成部分中,用来接收其他神经元信息的是( )。
(华南师范大学2015研) (A)细胞体(B)轴突(C)突触(D)树突6.下列选项中,与有机体的呼吸、吞咽、排泄等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联系的是( )。
(统考2015研)(A)桥脑(B)中脑(C)延脑(D)间脑7.大脑两半球之间传递信息的神经结构是( )。
(统考2012研)(A)杏仁核(B)内囊(C)边缘系统(D)胼胝体8.除嗅觉外,感觉信息传入大脑皮层最后一个中转站是( )。
(统考2011研)(A)丘脑(B)下丘脑(C)海马(D)桥脑9.初级视觉区、初级听觉区、躯体感觉区、言语运动区,在大脑皮层的部位依次是( )。
(统考2011研)(A)顶叶,额叶,颞叶,枕叶(B)顶叶,枕叶,颞叶,额叶(C)枕叶,额叶,顶叶,颞叶(D)枕叶,颞叶,顶叶,额叶10.下图为大脑半球分区结构图,其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分别代表的是( )。
(统考2010研)(A)额叶,顶叶,枕叶,颞叶(B)枕叶,额叶,颞叶,顶叶(C)顶叶,颞叶,枕叶,额叶(D)颞叶,顶叶,额叶,枕叶二、简答题11.脑是怎样进化的?脑的进化有哪些一般的趋势?12.什么叫神经元?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13.什么叫胶质细胞?它对神经信息的沟通有什么作用?14.试说明神经冲动传导的基本方式,什么是电传导和化学传导?15.试说明小脑的功能。
生理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生理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6b5f75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53.png)
生理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总结生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精神活动与生理机制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涉及到神经系统、生物化学、荷尔蒙、认知、情绪等多个领域。
下面将对生理心理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神经系统与大脑结构人类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而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大脑的结构主要包括脑干、小脑、边缘系统和皮质系统。
脑干负责基本的生理功能,小脑参与协调和控制运动,边缘系统与情绪、动机等有关,而皮质系统则是思维和意识的中枢。
二、感觉和知觉感觉是指我们对外界刺激的感知,知觉则是对感觉信息的加工和理解。
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多个方面。
感觉信息经过神经传递到大脑,并在大脑中进行加工和解读,最终形成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三、学习和记忆学习是指通过经验和训练获取新的行为和知识,记忆则是对学习过程中所获取信息的储存和保持。
学习和记忆是通过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来实现的,尤其是突触的改变。
学习和记忆可以分为情境记忆、声明记忆和无意识记忆等不同类型。
四、情感和情绪情感是指对外界刺激产生的主观感受,而情绪则是一种更持久和综合的情感状态。
情感和情绪在大脑的边缘系统中得到表征和调节。
不同的情绪状态会对行为和思维产生影响,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五、意识和睡眠意识是指人对自己和外界的感知和认识,睡眠则是意识状态的一种特殊形式。
意识是由大脑中的不同区域联动来实现的,包括皮质和脑干等结构的相互作用。
睡眠对于人的健康和认知功能至关重要,它有助于恢复体力和巩固记忆。
六、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是指人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异常的情况,可能涉及到生理和环境等多个因素。
常见的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等。
生理心理学对于揭示和理解这些障碍和疾病的发生机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结:生理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行为和精神活动与生理机制之间的关系。
它涉及神经系统、感觉和知觉、学习和记忆、情感和情绪、意识和睡眠以及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等多个方面。
普通心理学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普通心理学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1fdef8325fbfc77da369b120.png)
身体在大脑皮层上的代表区域是倒置的,即脚在上, 头在下。而且身体敏感部位与头脑的代表区域成正比。
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 左半球——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
✓ 右半球——空间形象思维占优势。
✓ 1860年,布洛卡发现,左半球额叶损伤→运动性失语 症,证明了左半球的言语优势。
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 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 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多数患者还常 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一、神经元及其功能 1、神经元:人的神经元数量大概在100亿个以上。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功能单位和营 养单位。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2、神经元的功能与分类
神经元的功能:
✓ 接受刺激(信息)
✓ 传递信息 ✓ 整合信息
神经元的分类——功能分类: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脑干:延脑、桥脑、中脑 脑 间脑:丘脑、下丘脑
小脑 大脑(端脑)
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 构,它包括躯体神经系统(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 及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大脑(脑干、间脑、小 脑、端脑)。
(2)神经细胞间的化学传导: 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批次接触的部位,叫突触。
(2)神经细胞间的化学传导:
当神经冲动到达轴突的末梢时,有些突触小泡突然破裂, 并通过突触前膜的张口处将存储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神经 递质通过突触间隙,迅速作用于突触后模,并激发突触后神 经元内的分子受体,从而打开或关掉膜内的离子通道,改变 了膜的通透性,并引发突触膜后神经元电位变化,实现神经 兴奋的传递。
普通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普通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f2da9d94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bc.png)
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导致 长期的低落情绪和失去兴趣。
神经科学的应用与进展
1
脑机接口
脑机接口技术将大脑的神经信号转机器指令,帮助瘫痪患者恢复运动 能力。
神经可塑性研究揭示了大脑如何适应
环境变化,并为神经康复提供新的治
疗方法。
3
神经调控
神经调控技术用于治疗焦虑、抑郁等 精神疾病,通过电刺激或药物调整神 经系统活动。
神经冲动可以引发兴奋或抑制神经元,这种信号传递决定了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功能。
神经系统的结构
1
小脑
2
小脑协调和控制运动,帮助我们保持
平衡和精确度。
3
脑干
脑干控制基本的生理功能,如呼吸和 消化。
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是人类思维和感知的中心, 控制语言、记忆和决策等高级功能。
大脑与行为
1 感觉与知觉
大脑处理感觉信息,并生成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 外周神经系统,分别控制着身 体的各种功能。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 息,影响着思维、情绪和行为。
神经冲动的传递
动作电位
神经冲动通过神经元的轴突传递,这种传递过程称为动作电位。
突触传递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涉及到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受体的结合。
兴奋与抑制
普通心理学-第二章-心理 的神经生理机制
本章将介绍心理学的神经生理基础,包括神经元与神经系统的结构、神经冲 动的传递以及大脑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我们还会探讨神经系统的疾病与治疗, 并介绍神经科学的应用与进展。
神经元与神经系统
神经元结构
神经系统的分类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 触等组成部分。
2022心理学导论复习重点之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2022心理学导论复习重点之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a259c604f705cc1754270986.png)
2022心理学考研进入到冲刺阶段,此阶段的复习同学们仍应紧扣考纲,重视笔记与精要知识点。
做到查缺补漏,将自己已经记住的重点强化,未记住的重点重新记忆!下面是整理的心理学导论重点复习笔记吧。
请参考: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解析心理实质的基本观点)心理是人脑的技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客观现实是人心理内容的源泉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基本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1891年,瓦尔岱耶提出神经元一词,并创立神经元学说基本作用:接收和传递信息,以及整合信息构成:由细胞体(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树突、轴突三部分组成生物钟典型神经元五部分:胞体、树突、轴突、髓鞘和突触小体分类:根据其机能特性(功能)分为三大类:感觉神经元(传入/内导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外导神经元)树突: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信息并传至胞体胞体:中央有细胞核是能量中心髓鞘:包裹在神经纤维外围,由胶质细胞组成轴突:又叫神经纤维,把冲动由胞体传至远处突触: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之间彼此接触的部位构成: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前:轴突、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的储存场所)突触间隙:大小影响了化学传导速度突触后:胞体、树突神经递质:产生兴奋/抑制作用,兴奋和抑制是神经系统两个基本状态冲动传导到轴突末端,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后膜,激发后膜上的受体,打开/关闭某离子通道,改变膜的通透性,引起神经元的电位变化神经冲动:神经元通过接收和传递神经冲动进行交往,实际为电位变化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式分为两种:电传导和化学传导电传导: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内的传导(同一神经元)——较快,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化学传导: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间的传导即突出间传导(不同神经元)——较慢,以化学物质神经递质作为媒介电传导过程:内负外正-接受刺激-通透性变化+离子进入膜内-产生电位差极化状态-去极化状态-反极化状态-复极化状态周围神经系统:概念:周围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输出的神经机构,它将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联系起来构成:躯体神经系统受意识的调节和控制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植物性神经系统分布于内脏器官、心血管、腺体,几乎向所有腺体发送神经冲动交感神经系统是主导兴奋,当机体应付紧急情况时产生以适应环境变化副交感神经系统主导安静,也叫自主神经系统,保持身体安静时的生理平衡,如:协助消化进行,保存身体能量中枢神经系统:自上而下:中脑-脑桥-延脑-脊髓功能:传递、储存和加工信息,产生各种心理行为,控制人的全部行为构成:脊髓:活动受脑控制,重要通路上接脑,外连周围神经,31对脊神经位于两侧可以完成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轴反射、跟腱反射负责本能活动(如一部分反射活动)脑干:重要通路,12对脑神经与高级神经相连神经纤维大量汇集形成网状结构网状结构:控制觉醒和意识状态的神经系统分流信息,进行弥漫性传导调节脑结构的兴奋水平,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延髓:和脊髓相连的部分,又称延脑,上接脑桥下接脊髓有呼吸中枢和心跳中枢,又称生命中枢脑桥:在中脑和延髓之间维持机体平衡的初级中枢对人的睡眠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中脑:神经信息的主要通道有视、挺的反射中枢,瞳孔和眼动中枢间脑:位于大脑两个半球之间丘脑:位于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所有感觉信息先到丘脑进行初步分析综合,再由丘脑传到大脑皮层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调节下丘脑: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主要控制中枢负责内脏器官活动,控制内分泌系统,维持正常代谢调节饥饿、渴、性等生理活动情绪反应的重要中枢小脑:具有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作用大脑:又称端脑,由左右对称两个半球组成,分隔左右半球的深沟称为纵裂内部是白质,外部是灰质,灰质就是大脑皮层纵裂底上是胼胝体,连接两个半球大脑半球:两半球对称,但功能不对称左半球抽象思维,右半球为形象思维表面有深浅不同沟和裂,沟裂中间隆起部分为脑回三条大沟:中央沟、外侧和顶枕裂沟将半球分为四叶:1.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枢在中央前回2.顶叶:以躯体感觉功能为主,中枢在中央后回3.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中枢在枕叶的枕极4.颞叶:听觉功能为主,听觉中枢在颞上回和中回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联合活动,共同完成复杂的活动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是不对称的,其分工与生活中用手的习惯有关。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f1011e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6e.png)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心理现象的一般性质:多种多样,非常复杂;十分奇妙;不具形体性,他人无法直接观察一、个体心理个体:动物和人类的一个个有生命的整体。
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
个体心理: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
人有许多心理现象个性心理:人的心理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差异性(一)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1、心理过程人的心理现象是一种活动或过程。
心理过程与心理活动一般通用。
人的心理现象以不同的形式能动地反映着客观世界的事物及其关系。
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
任何心理过程都有一定的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心理过程的动态性:心理操作是一步一步进行的心理过程分类:知:认识(认知)过程,情:情绪活动,意:意志活动1.1 认识过程认识过程也称认知过程,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
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
认识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感觉:获取事物个别属性的信息。
知觉:解释感觉信息,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
注意:心理活动的集中性和指向性。
记忆:贮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想象:想出从未感知过的新形象。
思维:获取间接的概括的知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言语:用语言与他人交流,接受他人的经验。
1.2 情绪活动情绪和情感:人对待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对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体验。
表现:满意或不满意;愉快或不愉快;喜、怒、哀、惧;美感、理智感、自豪感、自卑感分类:积极的情感与消极的情感1.3 意志活动意志过程:自觉地确定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表现:有目标,有计划,努力排除障碍,力图达到目标2、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
相对稳定状态-不像心理过程那样动态、变化;不像心理特征那样持久、稳定;持续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心理状态是人在一定时间内各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
心理咨询师三级课程目录
![心理咨询师三级课程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faca372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0.png)
心理咨询师三级课程目录一、基础理论知识(一)普通心理学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2、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3、感觉和知觉4、意识和注意5、记忆6、思维7、语言8、动机和情绪9、能力和人格(二)社会心理学1、社会思维2、社会关系3、社会影响4、社会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三)发展心理学1、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婴儿期的心理发展3、幼儿期的心理发展4、童年期的心理发展5、青春期的心理发展6、成年期的心理发展7、生命全程发展观(四)变态心理学1、变态心理学的对象2、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3、常见精神障碍4、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5、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6、压力与健康二、心理咨询技能(一)心理咨询概论1、心理咨询的概念和特点2、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与职业要求3、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任务和一般程序(二)心理咨询基本技术1、建立咨询关系2、制定个体心理咨询方案3、参与性技术4、影响性技术(三)心理咨询方法1、精神分析疗法2、行为疗法3、认知疗法4、人本主义疗法5、后现代主义疗法三、心理测量学(一)心理测量学概述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2、心理测量的性质3、心理测量的分类(二)测验的常模1、常模团体2、常模的类型3、常模分数的表示方法(三)测验的信度1、信度的概念和作用2、信度的评估方法3、影响信度的因素(四)测验的效度1、效度的概念和作用2、效度的评估方法3、影响效度的因素(五)项目分析1、项目难度2、项目区分度(六)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1、测验的目标分析2、测题的编写3、测验的编排和组织(七)心理测验的使用1、主试的资格2、测验的选择3、测验前的准备4、测验的实施5、测验结果的解释四、心理诊断技能(一)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1、初诊接待2、摄入性会谈3、正确使用心理测验4、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二)初步诊断1、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2、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3、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4、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5、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6、提出心理评估报告五、职业道德与相关法律法规(一)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二)相关法律法规1、精神卫生法2、未成年人保护法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与心理咨询相关的法律法规。
普通心理学教案(第2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普通心理学教案(第2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f46c947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08.png)
普通⼼理学教案(第2章⼼理的神经⽣理机制)贵州医科⼤学教案
2020年1085⽇授课年级应⽤⼼理学专业2020级班
课程名称普通⼼理学
教研室应⽤⼼理学教研室
教师徐鹏
室主任审核签字
教学内容:教材名称(版次)《普通⼼理学》第4版(彭聃龄著)
起⽌章节页码第⼆章,P46 – P90
讲授题⽬
⼼理的神经⽣理机制
计划⽤学时4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神经系统
熟悉内容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从低等脊椎动物到⾼等脊椎动物脑得进化
了解内容脑的进化
教学要点:重点神经冲动的传递;
神经系统;
难点神经系统
疑点
教学进程: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讲义)
10分钟30分钟50分钟第⼀节脑的进化
第⼆节从低等脊椎动物到⾼等脊椎动物脑得进化第三节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第四节神经冲动的传递
50分钟第五节神经系统
第六节⼤脑的结构和机能
第七节脑功能学说
第⼋节内分泌腺分类和机能
10分钟⼩结:复习本章节掌握内容和做习题
教学⽅法:课堂多媒体讲解式+提问式+讨论式+习题练习
参考资料:
1.《⼼理学与⽣活》(美)津巴多等著,王佳艺译 /2008-07-01 /中国
⼈民⼤学出版社
作业:⼀、复习本次课所授内容
⼆、预习下⼀章内容贵州医科⼤学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知识-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1.脑的进化:(1)神经系统的发生: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变形虫)——没有专门的神经系统、感受器官和效应器官。
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水螅,海蜇,水母)――有了专门接受刺激的特殊细胞,形成了专门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同时出现了协调身体的神经系统,组成了网状神经系统。
水螅已经具有了高等动物的反射弧的雏形,这也是神经系统的最初形态。
(2)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蚯蚓-出现了神经节,头部神经节发达,称为发头现象。
发头现象的出现为脑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蚯蚓的神经系统是链索状的,称为链状神经系统。
昆虫-形成了三个大的神经节:头部、胸部和腹部。
它们的神经系统称为节状神经系统。
(3)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脊椎动物的体内背侧有一条脊柱骨,称脊椎。
脊椎动物是管状神经系统且其神经组织是空心的。
管状神经系统的前端膨大部分形成脑泡(前脑、间脑、中脑、延脑、小脑)。
爬行动物出现了大脑皮层。
(4)高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哺乳动物-(啮齿类、食肉类、灵长类)。
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更加完善,大脑半球开始出现沟回,脑的各部位的机能也日趋分化。
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
2.从低等脊椎动物到高等脊椎动物脑得进化:(1)脑的相对大小的变化——脑指数(2)皮层相对大小的变化——皮层指数(3)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脑的功能区3.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1)神经元——1891年,瓦尔岱耶提出。
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有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胞体:最外是细胞膜,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
细胞质有神经原纤维、尼氏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其中神经原纤维和尼氏体是神经元特有的结构。
树突——较短,负责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
轴突——较长,包含平行排列的神经原纤维。
轴突作用是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去,到达与它联系的各种细胞。
神经元按突起的数目分为: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和多极细胞。
按功能分为:内导神经(感觉神经)、外导神经(运动神经)、中间神经。
(2)胶质细胞——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大量的胶质细胞。
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沟通有重要作用。
1,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了线路,并恢复受损的细胞;2,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绝缘层,使神经冲动得以快速传递;3,给神经元输送营养,清除神经元间过多的神经递质。
4.神经冲动的传递(1)神经冲动的电传导——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2)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神经冲动在细胞间传导神经回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
最简单的神经回路就是反射弧。
反射弧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5.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有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
有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1)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
A.脊神经发自脊髓,穿椎间孔外出,有脊髓前根和后根的神经纤维混合组成。
脊髓前根纤维属运动性,后根纤维属感觉性。
混合后的脊神经是运动兼感觉的。
B.脑神经: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C.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使机体应付紧急情况的机构;副交感神经起着平衡作用,抑制体内器官的过渡兴奋。
(2)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脑A.脊髓。
作用:1,脊髓是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2,脊髓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
B.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
延脑在脊髓上方,背侧覆盖着小脑。
作用: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叫“生命中枢”。
桥脑在延脑上方,是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之间传递信息必经之路,它对人的睡眠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中脑位于丘脑底部,小脑、桥脑之间。
C.间脑:丘脑和下丘脑丘脑-所有来自外界感觉器官的输入信息通过丘脑导向大脑皮层,从而产生视、听、触、味的感觉。
对控制睡眠和觉醒有重要意义。
下丘脑-调节“植物性神经”,对维持体内平衡,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有重要意义。
D.小脑:有小脑皮层和髓质。
作用:主要是协助大脑维持身体的平衡与协调动作。
E.边缘系统:有扣带回、海马回、海马沟、附近的大脑皮层。
边缘系统与动物的本能有关,还与记忆有关。
6.大脑的结构和机能(1)大脑的结构:三大沟裂:中央沟、外侧裂和顶枕裂。
四大叶: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大脑半球的表面有大量神经细胞和无髓神经纤维覆盖,叫灰质,也就是大脑皮层。
大脑半球内面是由大量神经纤维的髓质组成,叫白质。
还有横行联系的胼胝(PianZhi)体。
(2)大脑的分区和机能:布鲁德曼的皮层分区。
分成初级感觉区、初级运动区、言语区、联合区。
A.初级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和机体感觉区。
视觉区-第17区,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听觉区-第41,42区,产生初级听觉。
机体感觉区-第1,2,3区。
产生触压觉,温度觉,痛觉,运动觉和内脏感觉。
躯干、四肢在体感区的投射关系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
B.初级运动区:-第4区,称运动区。
功能是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C.言语区:主要定位于大脑左半球。
其中有一个言语运动区觉布洛卡区,即布鲁德曼的第44、45区。
这个区域损坏会发生运动失语症;威尔尼克区是一个言语听觉中枢,损伤将会引起听觉失语症。
D.联合区:感觉联合区、运动联合区和前额联合区。
大脑的左右半球的功能是不同的。
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
右半球则主要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
7.脑功能学说(1)定位说:开始于加尔和斯柏兹姆的“颅相说”。
真正的定位说开始于失语症人的临床研究。
1825年,波伊劳德提出语言定位于大脑额叶,并且控制是在左半球。
功能定位于大脑的某一区域(2)整体说:弗罗伦斯实验采用局部毁损法发现,动物可以恢复功能。
从而提出脑功能的整体说。
拉什利的脑毁损实验发现脑损伤后对习惯的形成造成很大的障碍,并且这种障碍于损伤的面积有密切的关系。
提出了均势原理和总体活动。
大脑皮层的各个部分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并且大脑以总体发生作用。
(3)机能系统学说:鲁利亚,认为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
在机能系统的个别环节受到损伤时,高级心理机能会受到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看,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是一种动态的和系统的机能定位。
鲁利亚把脑分为三个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第一机能系统即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也叫动力系统。
由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等组成。
其基本功能是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它的兴奋性和感受性,并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
第一机能系统并不对某个特定的信息进行加工,但却提供了各种活动的背景。
当这个系统受到损伤时,大脑的激活水平或兴奋水平将普遍下降,并影响对外界信息的加工和对行为的调节。
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储存的系统。
它位于大脑皮层的后部,包括皮层的枕叶、颞叶和顶叶以及相应的皮层下组织。
其基本作用是接受来自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对它们进行加工,并把它们保存下来。
第三机能系统也叫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
它包括额叶的广大脑区。
其主要作用是直接调节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反应;实现对运动的组织,制定运动的程序;产生活动的意图,形成行为的程序,实现对复杂行为形式的调节与控制。
鲁利亚认为,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个机能系统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
其中每个机能系统又起各自不同的作用。
鲁利亚的研究,特别是关于心理机能定位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脑功能的理论,引起了各国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的普遍重视。
(4)模块说: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中出现的一种重要理论。
认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
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
认知神经科学的许多新的研究成果,都支持了模块学说。
8.内分泌腺分类和机能(1)腺体-分外分泌腺(有管分泌腺)如:汗腺和胃腺;和内分泌腺(无管分泌腺)如内分泌物和荷尔蒙。
内分泌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可以决定:1、身体的发育;2、一般的新陈代谢;3、心理发展;4、第二性征的发展;5、情绪行为;6、有机体的化学成分。
(2)内分泌腺分类和机能:科学家发现共有27种内分泌腺。
①甲状腺-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②副甲状腺-保持血液和细胞内钙的浓度有重要作用。
③肾上腺-维持体内钙离子及水分的正常含量④脑垂体-分泌促腺激素,控制多种不同的内分泌腺,因而称为“主腺”。
⑤性腺-分泌性激素和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
附录:名词解释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
由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2.【神经冲动】当任何一种刺激作用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这就是神经冲动。
3.【静息电位】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有较大的通透性,对Na+的通透性很差,其结果是K+经过离子通道外流,而Na+则被挡在膜外,致使膜内外出现电位差,膜内比膜外略带负电,这就是静息电位。
4.【动作电位】神经受刺激时的电位变化。
当神经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钠离子通道临时打开,带正电荷的钠离子被泵入细胞膜内部,使膜内正电荷迅速上升,并高于膜外电位。
这一变化过程就是动作电位。
5.【神经—体液调节】所有内分泌腺的活动都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
神经系统通过内分泌腺的激素影响各种效应器官的活动,这就是神经-体液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