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面我们拟从功能对等角度, 选取由张友松、张振先合译和成 时翻译的(以下简称张译和成译) 的两中译本,来对比分析两译作 中景物描写部分在语言风格再现 方面的得与失。并探讨译文取得 风格对等的策略。
密西西比河,对于向往无拘无束 的生活的哈克和吉姆来说,是象征自 由和安全的“天堂”。全书对“大河” 的描写有三处,分布在第九、十五、 十九章。作者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 哈克的眼睛,把大河三种截然不同的 风姿呈现在读者面前。这里我们节选 第九章中对密西西比河上一场雷雨的 描绘,来对比两个译本在口语化风格 方面的再现效果。
③ 成译为“一秒钟之内又是黑得伸手不见 五指”,张译为“~ 转眼又是一片黑”。 成译用“黑的伸手不见五指”这个俗语 原文中的习语“dark as sin”,不仅意思对等, 而且风格对等,使译文读者仿佛亲临闪电过 后的黑暗之中;“一秒钟之内”虽然在汉语 的表达中显得过于精确,但也可以为读者接 受。相较之下,张译就显得过于平淡,“一 片黑”没能传达原文中夜的黑暗程度。
④原文音韵的传达。音韵美是英语的美感之一,体现 在头韵、腹韵和尾韵上。这些修辞手法不仅能使文字 富有音乐感.还能使语句便于朗读,且听起来诙谐、 俏皮 。原文中“bluest and blackest”使用了头韵,这一 点是汉语所不具备的。形容暴风雨时天空的颜色,两 篇译文为“蓝黑得顶顶厉害”和“顶青顶黑”。“顶” 字重叠使用突出了口语体特征,同时补偿了原文的头 韵在译文中的缺失。另外,原文中“rumbling grumbling,tumbling”使用了腹韵和尾韵,来形容雷声 大振、震耳欲聋。两位译者都注意到了原文中的这一 修辞特色,都以汉语的叠音词“呜噜噜、轰隆隆”和 “轰隆隆、咕咚咚、扑通通’’来传达声音效果。相 比之下,张译更胜一筹,“隆隆”“咚咚”“通通” 不仅叠声,而且韵母相同,形成押韵,译得非常精彩, 非常传神。
整体而言,张译和成译都以简洁明确、通俗易懂的汉语 口语体语言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内容和意义。然而经过 对比,不难发现,两个译文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不同。
1.标点符号的使用 上述三段原文实则为一整段,。原文中共有四句话,第 四句是一个含有六个分句的长句。在处理这个长句时, 张译按照原文句式,使用了五个分号,即直接处理为一 个含有六个分句的长句;成译则把原文中的每个分句独 立翻译成句。从视觉效果来看,张译就显得节奏过快, 易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到气息短促、过于紧张;而成译则 利用句号加以调节,化长句为短句,更符合汉语读者的 阅读和理解习惯,也更好地传达了原文的口语化风格。
原文(2):It would get so dark that it looked all supra footwear store outside, and lovely; and the rain would thrash along by so thick that the trees off a little ways looked dim and spiderwebby; and here would come a blast of wind that would bend the trees down and turn up the pale underside of the leaves; and then a perfect ripper of a gust would follow along and set the branches to tossing their arms as if they was just wild; and next, when it was just about the bluest and blackest -- FST!
第三,语言的生动程度。 两篇译文,词汇的生动程度不相上下,可以说均为 上乘译作,如“the thunderlet go with an awful crash” 被译为“天崩地裂的一声炸雷”和“一阵吓死人的 大雷”。这两种译文不但传达了原文的口语体的语 言风格,而且既生动.又符合哈克的身份。 比较之后,它们只有个别地方的处理稍显不同: ① “a perfect ripper of agust would follow along” along”, ② “it was as bright as glory” 。③ “dark as sin again in a second” ④原文音韵的传达
原文(1):Pretty soon it darkened up, and begun to thunder and lighten; so the birds was right about it. Directly it begun to rain, and it rained like all fury, too, and I never see the wind blow so. It was one of these regular summer storms.
成译:天黑得往外看只见一片蓝黑,美极啦。密密的雨丝斜 打过去,稍远处的树木望去朦朦胧胧,好像蜘蛛网一般。一 阵风吹过,树弯下了腰,树叶翻了过来,显出苍白的叶背。 接着来了一股狂风,吹得树枝乱摇手臂,活像是发了疯。然 后就在天空蓝黑得顶顶厉害的时候——嚯一下! 张译:天变得黑极了,外面就像一大片青黑色,还怪好看哩: 雨也挺密地扫过去,就连离得挺近的树都看不清楚了,像是 罩着蜘蛛网似的;一会儿又来了一阵暴风把树都吹弯了,把 叶子底下发白的那一面都吹得翻过来;跟着又刮起一阵十足 的大妖风,把树枝子吹得甩起胳膊来,就好像发了疯似的; 还有,天上差不多正在顶青顶黑的时候— — 唰!
①成译为“接着来了一股狂风”,张译为“跟 着又刮起一阵十足的大妖风。”根据“rip”的释 义,我们可以断定原文使用“ripper”是为了形 容当时大河上狂风大作,拥有可以撕裂一切的 力量。张译的“十足的大妖风”生动地再现了 原文这一含义,并且突出了大风 起时昏天暗地的情形,还不失口语的生动,符 合哈克的人物身份。
成译:亮得晃眼,比你刚才看见得还远几百码的地方,树 尖在雷雨中四处乱摇,然而这只是一眼所见,一秒钟之内 又是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随着是天崩地裂的一声炸雷,呜 噜噜、轰隆隆地过去,从天上滚下来,向地底下落去,跟 一些空木桶从楼梯上滚下来一样,要知道那是长楼梯,木 桶蹦跳的又凶。 张译:一下子就变得亮堂堂的,像天国一样,你一眼就能 看到远远的树稍儿在暴风雨里往下乱窜,你望得到的地方 比原来要远出好几百码以外去;可是一转眼又是一片黑, 这时候你就听得见一阵吓死人的大雷,然后一路轰隆隆、 咕咚咚、扑通通,从天上一直滚到地底下去,就好像是谁 推着一些空桶子从楼上往地下滚似的—— 你知道吧,楼梯还 得是挺长的,桶还得是跳得挺厉害的才像哪。
Biblioteka Baidu
成译:⋯ ⋯不久天黑了,电闪雷鸣。看来小 鸟儿说对了。紧接着下起雨来,而且雨势很猛, 我从没见过风刮得这么凶。这是一场夏天常有的雷阵 雨。 张译:⋯ ⋯不一会儿天上的黑云来了,跟着 就打雷打闪:这么说小鸟儿倒真是对了。马上就下起 雨来,下得猛透了,风也刮得什么似的,我一辈子都 没见过。那是一阵地道的夏天的暴风雨。
结论
总体来说,《哈克》两个译本在“大河风雨图”的 风格传达方面,两位译者对这幅“风景画”的传译 都十分精彩,各有所长;但笔者更推崇张译,原因 在于张译不仅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内容,而且运用 符合叙述者哈克身份特征的语言,生动地、灵巧地、 准确地传达了原文口语体的语言风格。在风格再现 的过程中,笔者认为,由于英汉语言的巨大差异, 风格的再现不可能是完全的、百分之百的;然而, 译者应该怀有一个敏感的心灵,发现原作之美,紧 密结合原作风格特征,发挥译语优势,在形式和内 容发生冲突时,优先传达原作内容,并在此基础上 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补偿原文在传译 过程中产生的缺损,从而在风格的传译上取得更大 程度的功能对等。
② 成译为“亮得晃眼”,张译“一下子就变得亮 堂堂的,像天国一样”。显然,张译和成译不同 程度地采用了意译的手法。一个“晃”字,活生 生地传达了闪电的明亮程度:但是“as glory”却 在译文中丢失了。再看张译,“一下子”是译者 根据原文语境加入的内容,用来表示由暗到亮的 一瞬间时间短暂,并且非常口语化;“变得亮堂 堂”,除了口语化特征之外,还使用叠词增加声 音效果和生动感;“像天国一样”是对“as glory” 的传译.不仅意思对等,而且形式对等,天国本 身是最光明的,因此还传达出“明亮”的程度。
谢谢欣赏
原文(3):It was as bright as supra footwear, and you'd have a little glimpse of treetops a-plunging about away off yonder in the storm, hundreds of yards further than you could see before; dark as sin again in a second, and now you'd hear the thunder let go with an awful crash, and then go rumbling, grumbling, tumbling, down the sky towards the under side of the world, like rolling empty barrels down stairs -- where it's long stairs and they bounce a good deal, you know.
刘京飞 沈思凡
翻译文学作品,风格的再 现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风 格最终是要通过语言符号来表 现的。因此,译者在再现原作 风格的过程中,要注意字、句、 章这些语言符号的运用与搭配。
《哈克贝利· 费恩历险记》(以下 简称《哈克》是马克· 吐温一部 重要的小说。叙述了一个十三四 岁的、出身卑微、没有受过多少 正规教育的小男孩哈克的故事, 海明威称其为“美国文学史上没 有一部作品能与美”。口语体的 语言风格是《哈克》获得成功的 最重要的因素。
第二,语言的自然程度 所谓“自然” ,是指译文合乎译语规范,不带翻译腔。 对比两个译文,张译和成译都不同程度上达到了有关译语 自然的翻译要求。如果抛开原文,两段译文从连贯、用词 角度讲,成译多用四字词语和短句,语义明确,言简意赅, 显得更自然、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比如“电闪雷鸣” “朦朦胧胧”“天崩地裂”。但是,这段文字很难想像是 出自一个十三四岁、文化不高的“野”孩子之口。成译把 哈克变成一个句法通顺、词藻优美、语言标准的人,这一 点反而背离了原文中哈克的形象。这一点,张译从词语搭 配人手,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哈克的语言特征。如“风也刮 得什么似的”“外面就像一大片青黑色”“把树枝子吹得 甩起胳膊来”“天上差不多正在顶青顶黑的时候”“树稍 儿在暴风雨里往下乱窜”“比原来要远出好几百码 以外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