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理论笔记(完整版)第七章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大纲及重点归纳以及考试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大纲及重点归纳以及考试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大纲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1、城市发展的动因城市形成和发展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2、城市化概念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具体的分析包括:人口(农业、非农业);地域(农村、城市);产业(农业产业、非农产业);空间形态转化(城市空间形态、农村空间形态);文化和生活方式;基础设施和环境.3、城市化发展的S形曲线初期阶段(小于30%左右):生产力水平低,发展速度较缓慢;中期阶段(30%~60%或以上):快速发展期;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过程已基本完成,农业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移,城市中工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1、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两种基本指向1、分散发展(指通过新建城市来缓解大城市的发展):1、田园城市(霍华德)2、卫星城、新城(恩维等)3、有机疏散(沙里宁)4、广亩城(赖特)2、集中发展:柯布西埃:指望通过对城市结构的重组在城市内部解决城市问题。

2、田园城市、卫星城、新城的概念⏹田园城市Garden City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以解决城市与自然隔离的矛盾和城市自发膨胀、土地投机等问题。

⏹卫星城: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元,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

⏹新城:改进的卫星城。

城中居住与就业岗位协调,具有与大城市相近似的文化福利设施配套,可以满足居民就地工作和生活所需,是一个职能健全的相对独立的城市。

3、有机疏散的城市发展方案、技术手段和特点指导思想:有机秩序的原则,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也应当成为人类建筑的基本原则。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一、城市与乡村(一)城市和乡村的基本特征(掌握)(新)1、城市的基本特征(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4)城市具有系统性2、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1)集聚规模的差异(2)生产效率的差异(3)生产力结构的差异(4)职能差异(5)物质形态差异(6)文化观念差异3、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主要是从物质联系、经济联系、人口移动联系、技术联系、社会作用联系、服务联系以及政治、行政组织联系。

(二)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特点(熟悉)(新)1、城市的社会经济特点工业和服务业(也可称为非农经济)是城市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2、乡村的社会经济特点农业和畜牧业是农村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二、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一)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因(了解)P8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技术进步、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推动力量主要包括自然条件、经济作用、政治因素、社会结构、技术条件等。

现代城市的发展凸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动力机制是:(1)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

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并存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因。

(2)科技革命与创新。

科技进步是推动城市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方面科技革命与创新本身可以催生新的技术门类和产业部门;另一方面又可以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使传统产业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进而优化整个社会的产业构成,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3)全球化与新经济。

全球化对现代城市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4)城市文化特质。

城市文化特性的凸显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持久动力。

(二)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其差异(熟悉)(新)P81、阶段:城市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农业社会的城市、工业社会的城市和后工业社会的城市。

2、差异:农业社会的城市没有起到经济中心的作用,城市内手工业和商业不占主导地位,而主要是政治、军事或宗教中心;工业社会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与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同时,工业文明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交通拥塞、生态失衡等城市问题;后工业社会的城市:生产力以科技为主体、以高新技术(如信息网络、快速交通等)为生产与生活的支撑,文化趋于多元化。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供参考)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供参考)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城市的概念: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城市的本质: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大系统。

经济子系统、政治子系统、交通通讯子系统、空间子系统。

城市形成: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城市是生产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主要是产业结构,居民的人口规模。

城市化的含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城市化水平: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土地使用的配置;城市空间的组合;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城市政策的设计与实施。

城市规划的内涵:(1)理想主义:城市规划的价值观;以未来为取向的基本准则。

(2)实践思想:城市规划的社会意义;城市规划作用的体现。

(3)理性思想:城市规划方法论基础,合理性的所在。

(4)系统思想:城市规划的基本思维方法。

(5)生态思想:城市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质量。

(6)保证规划实践和发挥作用的基础。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周朝:中原地区游牧生活的结束;丰、镐两座京城;召公和周公相土勘测定址,进行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城市建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

战国:《周礼·考工记》,在周代“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阖闾城;范蠡,《孙子兵法》;赵国,北方特点,高台建设;《管子·度地篇》“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土地开垦和城市建设统一协调,城市的空间布局采用功能分区制度,以发展商业和手工业。

城市规划原理第七章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城市规划原理第七章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第七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1、 研究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是城市规划的首要任务之 一 2、 居住、交通、工作、游憩是城市四大功能 3、城市四大生命线:能源、交通、给水、电信 4、现代城市交通是一个组织庞大、复杂、严密而又 精细的体系,现代城市的特征是高效益和高效率。 其中的效率则主要是指城市的运转,其重要组成之 一就是城市交通。 5、所以城市交通对于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有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机动车停车位的确定
公共建筑配建停车位指标
七、城市交通调查
1、交通量调查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基础
1)交通量调查的对象
机动车、自行车、人行
2)交通流量调查分析
– 概念 单位时间(小时、日)内通过某一道路断面
的双向车辆数
高峰小时交通流量
– 典型区域、典型时间进行调查
– 交通量的时间分布
– 交通量的空间分布
C. 客运港位于货运港的上风方向
D. 综合考虑船舶航行、货物装卸、库场储存 及后方集疏
4 城市道路衔接的原则归纳起来是——
规范--------大城市为5-7km/km2;中等城市 为5-6 km/km2。
建议-----6-8 km/km2。
干道恰当的间距为600----1000m,相应 的干道网密度为2—3km/km2பைடு நூலகம்
2、利于环境,美化城市
与主导风向的关系 废气扩散、抵御寒风
过境交通的布置
减少噪音和尾气污染、加置音障
– 红线宽度
快速干路 60—100米 主干路 40—70米 次干路 30—50米 一般道路 20—30米
2、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1)一条车道的宽度
快速路:3.75米,一般道路:3.5米,
2)自行车道宽度:1.0米/条

城市规划原理学习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学习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学习笔记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1. 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及行政管辖的意义。

2. 我国1955年曾规定市、县人民政府的所在地,常住人口数大于2000人,非农业人口超过50%以上,即为城市型居民点。

工矿点常住人口如不足2000人,在1000人以上,非农业人口超过75%,也可定义为城市型居民点。

3. 城市是由于人类在集居中对防御、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要求而产生,并随着这些要求的变化而发展。

4. 城市的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即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代、工业化时代,也可以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5. 通常把农业的产生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使人类社会出现了定居的居民点。

近代的工业革命,也称为第二次产业革命,使城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6. 一般把英国人瓦特在1784年发明蒸汽机作为工业革命的标志。

7. 古代城市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城市与防御要求;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的布局;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8. 人工能源及加工业的集中造成城市的发展、规模的扩大,是工业社会城市发展的模式。

9. 城市化一般简单的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口职业的转化、产业结构的转化、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10. 人口按其从事的职业一般可分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第二、三产业人口)。

按目前的户籍管理办法又可分为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

11. 城市化水平也从一个方面表现社会发展的水平,表示工业化的程度。

12. 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城市化水平和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城市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13.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中期阶段;稳定阶段。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5篇材料)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5篇材料)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5篇材料)第一篇: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居民点的形成人类的第一次大分工出现了固定的居民点:原始群落中产生了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

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与河流关系密切2.城市的形成(经济因素与文化因素要点: ⑴人类的第二次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⑵第二次劳动大分工产生了城市。

3.城市形成的条件基础条件——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导致了社会分工;前提条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粮食的出现;4.城市的定义(三要素包括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三个方面。

5.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主要是产业结构,也就是居民所从事的职业的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6.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农村推力与城市拉力的共同作用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第一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城市。

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和工业化时代,也可以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1.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2.城镇化的含义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具体包括: ⑴人口职能的转变;⑵产业结构的转变;⑶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3.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⑵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⑷城市化水平高,不仅建立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农业人口的减少产生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农业人口的剩余也成为城市化的推动力。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第二篇城市与城市规划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城市的产生与定义1、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这是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2、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这就是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城市是生产发展和人类第二次分工的产物;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3、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的居民点,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和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城市的发展1、古代城市的发展人类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具有防御的要求,最初是防止野兽的侵袭,后来是防御部落战争;中国古代一一些城市的平面也曾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两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每层城墙外都有深而广的城壕;欧洲罗马时期在环地中海地区建立了不少罗马营寨城,后来成为欧洲城市发展的基础;欧洲中世纪,从防御要求出发,将封建主的城堡选在山顶或湖边、河边,或在其外围开人工沟、架设吊桥;在城市的平面布置中,考虑了组织多层次、多方位的问题;兵器技术的进步也影响到了城市的建设;中国在宋代,火药已大量用于战争,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建设,使得一些城墙或加厚,或在土墙外包砖;对欧洲的城市建设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有明显的反映;在中国古代城市中,统治阶级专用的宫城居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的面积;罗马帝国时期,奴隶主依靠掠夺奴隶和殖民地大量的财富,驱使奴隶无偿地为他们建造罗马城及豪华的宫殿、寺庙、浴池、斗兽场等;社会政治体制对城市建设也有着直接的影响;中国的封建社会大多数朝代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按照规划新建规模很大、布局严整的都城;欧洲的封建社会,在很长的时期内分裂成许多小国,城市规模很小;真至17世纪,英、法、德建立君权专制的国家,这些国家的都城才有了较大的发展;经济制度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在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是社会的经济基础,然而欧洲与中国在土地所有制上有很大的差别;中国是地主所有制,地主通过代理人征收地租,可以居住在城市;欧洲是封建领主人制,封建主大多数住在自己的城堡与领地的庄园中;中国的城市是政治和经济的中心,而欧洲往往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古代中国,在一些商路交通要地、河流的交汇点,商业发达,手工业集中;中国虽有很长的海岸线,航海技术也较发达,但始终未把海外贸易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这一点与欧洲和美洲有很大的差异;欧洲罗马帝国时期,地中海沿岸尽为罗马统治,很早这些地区就发展了海上交通,一些港口城市成为商旅交通繁荣的中心;2、近代城市的发展工业化初期,工厂外围修建了简陋的工人居住区,相应集合了生活服务的面包房、裁缝铺;以后又在外面修建工厂及工人住宅区,这样的圈层式的扩张,成了工业化初期的城市发展的典型形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产业部类增多;所需原料及产品要储运,就出现了城市仓储用用地;火车、轮船、汽车等交通运输工具的使用导致城市的道路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的类型增加;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亚大陆许多城市受到战火的严重破坏;城市面临着恢复重建许多城市制定了重建及发展的城市规划,其中也不乏一些创新的思路;城市集中发展带来大量的生态问题,于是出现了城市分散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城市对外交通发展有很大的变化,城市结构布局发生变化;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由于私人交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人口和就业向郊区转移的现象,城市中心区逐渐衰退;第二、第三产业在城市中的集中,产业门类的增加与分协作,使城市具有强大的聚集效应,使得城市规模不断扩张;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跨国公司企业集团的发展,使一些发达的城镇的密集地区的影响更大;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及对地球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发展到对环境的破坏,已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物质生产的高度发达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引发了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重视;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社会,4、中国的城镇化道路中国正在经历的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的次城镇化浪潮;将对国家整体的永续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未来的城镇化过程必须走向理性、健康和永续;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不同地区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环境条件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试图用一项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中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并以此来制定城镇化政策必然无法满足不同地区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必须认识到,城镇化作为一种现象并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仅仅将目光落城镇化上反而忽略了人居环境发展所真正追求的目标;未来的中国城镇化模式应该是一种多元化的模式,在一些地区,需要有大城市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而在别一些地区,则需要中小城市和城镇的开发来带动当地的发展;总之,未来的城市和区域发展是超越单个城市的传统思维,走向区域协调,从更大区域范围来思索永续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走向和谐的城市区域,这也将是中国城镇化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第四节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一、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1、1 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复合开放型的思想方法单向的封闭思想方法:其一、思维的单向性,是一种最简单的思维方法,否定了思维过程中思维的后一阶段成果对前一阶段成果的作用;其二、就是指思想过程中单系统的思维方式,它否定了放系统外的环境对系统的作用;通俗地说,单向性否定了思维过程中的反馈作用,封闭型否定了系统外的作用;复合开放,在思维的过程中要求有多条思维途径,这里包括反馈思维平行思维;1、2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过程导控的动态思想方法;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中方法特征就是指否定行动动态发展的思想方法,追求最终的理想状态,忽视发展过程中的协调、缺乏运行概念;动态过程的思想方法要求把城市规划工作的对象确定为动态过程,城市规划工作的成果是一种动态过程的控制和引导方法,城市规划管理的控制手段也是一种动态过程;1、3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身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刚性规划思想方法即缺乏多种选择性;在城市规划工作中表现为欲求唯一的最佳方案,极难适应城市这个综合复杂的社会团体发展需要;原因是:一、机械的社会观,以机械性代替社会的综合性;二、把规划与设计混为一谈,以设计工作的思想方法代替规划工作的思想方法;弹性规划思想方法要求抛弃刚性规划思想方法;首先需要明确城市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发展过程;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构成社会的各系统之间是互相作用的;1、4 由指令性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指令笥的思想方法首先假设了城市诸系统的发展是由某一中心的枢纽控制的,而城市规划编制及管理就是这个伟大的枢纽,它控制了整个城市中的任何系统的发展;这种思想方法的危害性极大,使城市规划工作从城市诸系统孤立了出来;在技术设计阶段应该集思广益,广泛综合各方面的分析研究成果;在管理实施规划阶段,每一个城市用地开发案或建设项目也是需要投资方,接受投资方和管理部门协同努力,如果城市中有组织开发的机构,则更是依靠经济规律等诸掠地攻城共同作用进行工作;引导性的思想方法也是一种控制论思想,它强调各系统发挥自身的选择性强调规划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引导性控制作用,城市规划是向各系统提供正确的发展选择的引导者;2、思想方法的变革对工作的冲击和影响;2、1 对工作方法冲击和影响城市规划工作将向分析的广泛性、论证的严谨性、成果的弹性方面发展;分析的广泛性包括收集数据资料的广泛性,以及分析角度的和分析对象的多样性;论证的严谨性主要指规划论证工作中思想方法的严谨、论证包括数理统计论证、利用计算机辅助论证等;城市规划工作成果的弹性是指规划成果形式的弹性和规划成果内容的弹性;2、2 对工作中的传递方式的影响;这里的传递方式是指城市规划工作在参加规划的单位相互间的传递关系或程序;1规划技术设计论证工作是一项科学技术性工作其内部的工作传递关系是横向的、复合的;2政府立法执行工作是指确认规划的法律效果;3组织开发经营活动的传递关系是相互配合性的,强调社会总效益和参加开发经营单位集体效益的结合,所以这种传递关系也是横向为主的传递关系;三、城市规划面临城市发展趋势的挑战1、城市全球化世界经济结构格局的变化,全球性地影响到城市空间结构的深刻变化;资本和劳动力全球性流动,产业的全球性迁移,经济活动中心的全球性集聚;2、空间市场化由于市场经济的地域在20世纪末大规模扩大,城市用地出现重构和置换;3、信息网络化交通与通讯的进步使得城镇在地理上的分散成为可能,因而更接近自然;人类将步入信息社会,信息化社会将使城市建设的时空关系发生革命性变革;4、全球城市化发达国家步入后城市化阶段,面临的是大量的城市更新换代的任务;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当前还处于城市化起步到快速发展的过渡期;第四章城市规划的价值观第1节城市规划的任务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城市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中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和公正的社会环境,达到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稳定地永续、和谐发展;第2节城市规划的目标价值观1、城市规划的目标建构城市规划工作相关环节,如立法、机构设置、程序设计等的出发点,也是城市规划各个环节绩效评价的重要准则;从本质上来看,城市规划的目的在于消除或抑制发展的消极影响,并增进积极影响;一、健康,土地使用要有助于保证公众健康,二、公共安全,保障市民的安全三、交通,便利的交通安全四、公共设施的提供, 五、财政健康六、经济目标七、环境保护八、再分配的目标;3、城市规划价值观的确立城市规划作为一项社会实践,价值观对于目标的确立、执行、调整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价值观的影响更是贯穿于规划立法、规划编制、开发控制和项目实施等所有环节和阶段;长期以来,城市规划一直以保护与促进公共利益作为学科的价值观;任何规划都不可能是脱离价值观的中立工作,只有真正明确了规划的价值观,才能在城市规划工作中进行有目的的协调,规划编排,规划实施和规划评价;近20年来,永续发展正在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价值观;第3节永续发展作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价值观城市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域,城市的永续发展对实现全人类的永续发展,关系重大;城市规划正是着眼于长远、从全局利益出发,全面地、综合权衡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和重要工作,因此在城市规划中贯彻、落实永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永续城市与和谐城市相比于西方思想体系中的永续发展,和谐城市扎根于东方思想体系;从永续发展到和谐发展,反映了人类为建设更美好城市的思索有了更新的认识;永续发展提出的初衷是为了应对危机,其核心诉求是人类的通生存;而和谐城市发展则是在永续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更美好、更有意义的人类生存方式;或者说,和谐城市以永续性为底线,但又不满足于人类生存的底线,而是追求更高境界的发展模式;因此,坚守永续城市的底线,追求和谐城市的高线,两者同样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分别构成了东西方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永续发展:用来描述一种对资源的战略管理方式,即如何使用或消耗全部资源中的适当比例,而不到使资源受到毁灭性破坏,并且,新成长的资源数量足以弥补耗用的数量;第二篇城市环境的容量与质量城市环境的容量:是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人的活动提出的限度;即城市所在的地域的环境,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在一定的经济水平和安全卫生条件下,在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等各种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通过城市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文化历史等的共同作用,对城市建设发展规模及人们在城市中各项活动的状况提出的容许限度;门槛理论:对城镇与工业区发展规模进行经济论证及基本建设投资进行计量分析的一种理论;基本思想: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投资之间不是一个线性的函数关系,而是跳跃式;当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城市建设投资也逐步增加,城市原有的规模用基础设施容量达到了极限门槛,若要继续扩大,就意味着需要一次性投入开发新区,另建新一套基础设施;城市环境质量:是指城市环境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类的具体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论;城市环境质量的评价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是对城市一切可能引起环境发生变化的人类社会行为包括政策、法令在内的一切活动,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定;内容: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三类回顾评价:是在对环境区域的历史环境资料的分析基础上,对该区域的环境质量发展演变进行评价;环境现状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着眼当前情况对区域内的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质量变化进行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又称环境影响分析,是指对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及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第七章人口与社会城市社会要素的定义: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城市社会是指以城市为主体的社会空间组织,城市社会要素包括城市中的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结构、城市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社会心理、社会发展规律等,主要研究内容有:1、人类生态学,2、城市社区的划分 3、城市问题4、城镇化;人口要素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1、人口规模是决定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最基本标杆,是估算未来居住、零售、办公空间需求,工业生产空间需求以及城镇设施空间需求,甚至一些类型的开放空间需求的基础;2、人口结构同样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结构指的是整体规模中特定组群的比重;3、人口和就业的空间分布是第三个重要维度;人口分布是评价公共服务的配置、工作地点、商业以及其他设施可达性的必要依据;社会要素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城市规划作为一种公共政策,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城市规划中的主要社会目标:一是物质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协调;二是社会群体内部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三是保障社会底层群体的基本生活空间;四是改进空间环境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第八章历史与文化基于城市历史的规划分析内容:城市历史对城市规划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最直接的规划手段反映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和城市复兴的过程中,其最基本方法包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等;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1对城市历史沿革的认识和分析,包括城市历史的发展、演进以及城市发展的脉络;2分析城市格局的演变,包括城市的整体形态、功能布局、空间要素如道路街巷、城市轴线3分析城市历史发展中的自然与社会条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气候、景观等内容;具体可采用的工作方法包括:历史与文献资料研究、历史资源调查、自然资源调查和面向市民的社会调查等;城市文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1、传统文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城市传统价值取向可体现在城市形态与规模方面,城市形态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受到神人关系、君臣关系的影响,也受到城市经济 ,特别是工商业结构的影响;2、历史变革时期的城市文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在城市文化历史变革期,城市文化思潮对城市规划往往具有较大的冲击;3、当代城市文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在当代城市规划实践中,城市文化通过塑造城市规划决策都的意识形态来影响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同时,通过制约城市规划决策制度的法理基础,直接干预规划方案的选择,包括城市总体格局、城市肌理、城市形象和建设效果等;基于城市文化的规划设计方法1、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通过城市定位诠释城市文化形象;2 、根据城市文化特征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3、根据城市文化选择城市产业发展;4、在城市设计阶段通过对城市肌理的分析诠释城市文化历史;5、根据城市文化指导城市景观设计;6、通过城市环境要素诠释城市文化基调;第三篇第十章简述城市规划所需确定的主要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是指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中涉及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一)省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二)省域内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三)涉及相邻城市的重大的基础设施的布局;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一)城市规划区范围(二)市域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区域(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四)城市建设用地(五)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六)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七)城市防灾工程城市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一)规划地段各个地块的土地主要用途(二)规划地段各个地块允许的建设总量(三)对特定地区地段规划允许的建设高度(四)规划地段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的规定(五)规划地段各个地块的绿化率、公共绿地面积规定(六)历史文化保护区内重点保护地段的建设控制指标和规定,建设控制地区的建设控制指标;简述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一般城市规划层面分为发展战略层面和城市控制引导层面两个;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的规划主要是研究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原则、战略部署等重大问题;表达是城市政府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方向的意志;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属于这一个层面;建设控制引导层面的规划主要是对具体每一地块的未来开发利用作出法律规定,它必须尊重并服从城市发展战略对其所在空间的安排;我国的详细规划属于这一个层面;第十一章地形条件对规划与建设的影响、具体有以下方面:(一)影响城市规划的布局,平面结构和空间布置;(二)地面的高程和用地各部位之间的高差是对制高点的利用、用地的竖向规划、地面排水及洪水的防范等方面的设计依据;(三)地面的坡度,对规划与建设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四)地形与小气候的形成有关,分析不同地形及与之相伴的小气候特点,有利于可更合理地布局建筑、绿地等设施;(五)地貌对通信、电波有一定的影响;城市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一)建设现状和使用:指用地内已有的建筑物、构筑物状态;(二)重大基础设施:限制或促进城市发展的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铁路、重大水利、能源设施;(三)区域关系:指一个城市与周边其他城市或者地区的关联程度;(四)市政设施配套:指可能选择的用地周边区域的水、电、气、热等供应网络以及道路桥梁等状况,即市政设施环境条件;(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国土管理部门制定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六)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用地所在的区域自然环境背景以及用地自身的自然基础和环境质量;(七)文化遗存:用地范围内地上、地下已发掘或待探明的文化遗址、文物以及有关部门的保护规划与规定等状况;(八)社会问题:用地的产权归属、涉及原住居民或企业的社会、民族、经济等方面的问题;城市用地选择的原则(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编制方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定中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定;(二)了解并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相关国家法律中对于土地利用的相关条文规定;(三)用地选择应对用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科学的评估,要结合城市不再功能地域对用地的不同空间与环境质量要求,尽可能减少用地的工程准备费用,降低城市工程建设所产生的碳排放,同时做到地尽其利,地尽其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四)注意保护环境的生态结构,原有的自然资源和水系脉络;(五)城市用地选择应当有经济、社会和意识与视角,充分利用体现出城市空间对于城市经济与产业、社会发展与和谐、区域共生与协作的支撑作用与促进作用;(六)新城选址或各种开发区选址既要满足建设空间与环境的需要,同时要为将来进一步发展预留余地与方向;旧城扩建用地选择,要结合旧区的布局结构考虑城市扩展重构城市功能布局的合理性;要充分利用旧城的设施基础,节省建设投资;很多情况下,对这些影响因素和选择原则的认识、排序与调和决定了城市规划的质量与水平,而在很大程度上,这依赖于城市规划师的知识能力、实践经验、投入程度与沟通技巧;第十二章城乡区域规划区域规划的概念:在将要开辟若干新工业区和将要建设若干新工业城镇的地区,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计划,对工业、动力、交通运输、电信、水利、农业、林业、。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七章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七章

第七章人口与社会一、结合书中所介绍的方法,预测中国2049年的人口总量以及人口结构。

答:百度百科数据统计运算可知:1990~2000十年人口增长142430000人,2000年人口总数为1265825048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596%,约为0.6%;2000~2010十年人口增长73899804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由于自然中增长率与机械增长率无法明确得出,下面将增长率作为整体分析。

就中国整体而言,人口增长率相对稳定,所以可以选择综合增长率法预测人口总量。

高方案,由于中国正在面临老龄化加重的问题,故而死亡率会降低,部分地区出台政策“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两个孩子”,出生率可能会增加;随着城市发展,人口出国移民可能会增加。

整体态势相对来说增长率还是呈上升趋势,至2049年上升幅度不会很大。

因此形成人口预测高方案:r1=0.60% .中方案,按照10年的平均年综合增长率形成人口预测的中方案:r2=(0.60%+0.57%)/2=0.585%,取值0.58%较为合适。

低方案,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与发展,社会压力的增加,虽然未来不免除生育高峰的可能,但整体自然增长率仍不会上升,可能还会下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国际接轨越来越密切,将来会掀起一阵移民浪潮,最终会趋于稳定状态,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机械增长率的下降。

因此形成人口预测的低方案:r3=0.55% .高方案:城市人口总量=1370536875x(1+0.60%)^39=1730660751人,约17.3亿人;中方案:城市人口总量=1370536875x(1+0.58%)^39=1717292785人,约17.2亿人;低方案:城市人口总量=1370536875x(1+0.55%)^39=1697429116人,约17.0亿人。

人口结构:1)年龄结构:托儿组、幼儿组、小学组会与现状相对稳定,中学组、成年组人口会稍微下降,老年组会上升。

2)职业结构: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会略高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比重也上升;第一产业明显下降。

控规学习笔记7

控规学习笔记7

3.人防规划(1)城市人防工程建设标准①城市人防工程总面积的确定城市人防规划需要确定人防工程的大致总量规模,才能确定人防设施的布局,预测城市人防工程总量首先需要确定城市战时留城人口数。

一般说来,战时留城人口数约占城市总人口数的30%一40%左右。

按人均1~1.5m2的人防工程面积标准,则可推测出城市所需的人防工程面积。

在居住区规划中,按照有关标准,在成片居住区内应按总建筑面积的2%设置人防工程,或按地面建筑总投资的6%左右进行安排。

居住区防空地下室战时用途应以居民掩蔽为主,规模较大的居住区的防空地下室项目应尽量配套齐全。

(2)人防工程设施的布局①避开宜遭到袭击的重要军事目标,如军事基地、机场、码头等。

②避开易燃易爆品生产储运单位和设施,控制距离应大于50m。

⑨避开有害液体和有毒气体贮罐,距离应大于100m。

④人员掩蔽所距人员工作地点不宜大于200m。

4.抗震(1)城市抗震标准城市的抗震标准即为抗震设防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应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图件)确定,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基本烈度。

地震基本烈度指一个地区今后一段时期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即现行《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规定的烈度。

我国工程建设从地震基本烈度6度开始设防。

抗震设防烈度有6、7、8、9、10等级。

6度及6度以下的城市一般为非重点抗震防灾城市。

6度地震区内的重要城市与国家重点抗震城市和位于7度以上(含7度)地区的城市,都必须考虑城市的抗震问题,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

(2)城市抗震设施城市抗震设施主要指避震和震时疏散通道及避震疏散场地。

城市避震和震时疏散可分为就地疏散、中程疏散和远程疏散。

就地疏散指城市居民临时疏散至居所或工作地点附近的公园、操场或其他旷地;中程疏散指居民疏散至约1~2 km半径内的空旷地带;远程疏散指城市居民使用各种交通工具疏散至外地的过程。

1)疏散通道城市内的疏散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5m,一般为城市主干道,通向市内疏散场地和郊外旷地,或通向长途交通设施。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详细版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详细版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讲城市与城市规划1.城市的含义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内涵①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②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是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③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④用地相对集聚⑤必须提供必要的物资设施和力求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⑥是根据共同的社会目标和各方面的需要而进行协调运转的社会实体⑦有继承传统文化并加以延续发展的使命2.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城市工业社会城市后工业社会城市早期城市特点平面布局:体现阶级对立、居住的等级制礼仪思想的影响兼顾自然地形的变化功能:防御中心地(政治宗教)中世纪城市线形网络特点城市规模不大(特例:拜占庭(东罗马)在公元前11世纪人口规模已达100W)城市网络开始形成城市的贸易性增加,港口城市有所发展近代城市区域性密集区特点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工业城市大量兴起城市分布的不均衡,形成区域性的城市密集区沿海岸线或淡水河流;内河入海口,资源分布广的区域城市发展的区域理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城市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城市基本职能越强,城市发展越快城市发展的人文生态学理论城市发展的交通通讯理论城市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理论经济全球化:指基本信息、技术、劳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配量、重组的过程,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使世界各国相互融合、依赖、竞争和制约的趋势。

特征:A.企业全球化B.生产全球化C.贸易全球化D.市场经济体制全球化E.金融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F.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和国际经济组织日益健全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城市进化理论从工业化社会到后工业社会分四个阶段:a.“绝对集中”时期[工业化社会初始期] b. “相对集中”时期[工业化社会成熟期] c. “相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社会初期] d. 绝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社会成熟期]3.城市与乡村4.1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①集聚规模的差异②生产效率的差异③生产力结构的差异④职能差异⑤物质形态差异⑥文化观念差异4.2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从物质联系、经济联系、人口移动联系、技术联系、社会作用联系、服务联系、以及政治组织联系4.3我国城市建制体系①人口集聚规模 100w以上特大城市50w~100w 大城市20w~50w 中等城市20w以下小城市城市化及其发展城市化的定义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有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七章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七章

第七章:人口与社会第一节:城市人口与社会要素的定义①.城市人口1.城市人口界定城市人口应该是指那些与城市活动有密切联系的人群,他们长年居住生活在城市范围内。

2.城市人口的统计范围各国对城市人口的统计更着重与城市人口的统计范围,城市化地区的界定,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都以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其中一项或两项指标作为划分城镇化地区的标准。

3.城市人口统计的口径城市人口是指城区的常住人口,即停留在该城市半年以上,使用各项城市设施的实际居住人口。

②城市社会要素的定义城市社会是指以城市为主体的社会空间组织,城市社会要素包括城市中的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结构,城市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社会心理。

社会发展规律等,主要研究有A:人类生态学B:城市社区的划分C:城市问题对策与规划D:城镇化1.城市人口发展的规律城市人口发展过程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但这些自然因素本身也受社会条件制约。

2.城市社会发展规律城市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内在必然联系,社会发展规律也是历史发展中的一种必然联系。

第三节:人口与社会要素的影响人口预测可以用来测算居住用地,公共事业用地以及零售业用地,因此人口和社会预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发展对土地,基础设施,城镇设施,和城镇服务设施的需求。

1.人口要素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人口有三个维度的要素与城镇规划关系特别密切:规模,结构和空间分布。

A:人口规模是决定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标杆。

B:人口结构同样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这里的结构是指整体结构中特定组群的比重。

C:人口和就业的空间分布是第三个重要维度,人口分布是评价公共设施的配置,工作地点,商业以及其他设施可达性的必要依据。

2.社会要素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社会要素对于城市规划最本质的影响,在于发展中多方利益的互动和协调,以此保障社会公平,推动社会整体生活品质的提高,城市规划中的主要社会目标包括,一是物质供给与社会需求协调,尽可能实现城市物质空间资源供应的多元化适宜性。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与城市发展城市的产生与定义居民点的形成农业与畜牧业分离,第一次劳动分工,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黄河中下游、尼罗河下游、西亚的两河流域城市的形成生产方式改进,生产力提高,产品剩余,出现交换,以物易物,《易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劳动分工加强,出现专门的手工业者,商业和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第二次劳动分工,原来的居民点分化,以农业为主的是农村,一些具有商业和手工业职能的是城市,可以说,城市是生产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分工的产物。

剩余产品产生私有制,原始社会生产关系解体,出现了阶级,人类进入奴隶社会,所以也可以说,城市是伴随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主要是产业结构,也就是居民所从事的职业的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城市的定义现代城市,包括三要素: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我国1955年规定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常住人口大于2000,非农人口超过50%,即为城市型居民点。

工矿点常驻人口不足2000,在1000以上,非农超过75%,也可定为城市型居民点城市型居民点,按行政区划的意义,可有直辖市,市,镇。

建制市与建制镇只是行政管辖意义的不同,不应只把有市建制的才称为城市。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第一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城市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和工业化时代,也可以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古代城市的发展城市与防御要求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具有防御的要求,起初防止野兽,其后为了战争。

陕西半坡、姜寨等原始居民点外围的深沟,就是防御设施,也有用石头垒成的墙或木栅栏。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一个筑城高潮西亚巴比伦城,平面矩形,两重墙,两重间隔12m,墙外有城壕,有明显的防御目的。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 纯手打.doc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 纯手打.doc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城市的产生:1、城市最早是政治统治、军事防御和商品交换的产物,城指军事防御产生的,市指商品交换产生的2、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剩余产品交换和争夺、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3、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度时期出现的4、世界最早的城市出现在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埃及的尼罗河下游、西亚的两河流域,都是农业发达较早的地区5、城市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象征6、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技术进步、社会分工的结果城市产生的定义: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城市聚集的定义:城市的本质特点是聚集,高密度的人口、建筑和信息是城市的普遍特征。

当前所获得的共识:城市是非农业人口集中,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城市的基本特征: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4、城市具有系统性乡村的基本特征:1、人的活动、建筑的区域、居住地、生产地等的相对分散是基本特征2、同一地区的人们生活有明显的同质性3、大部分生活资料可直接来源于土地4、社会结构较单一5、能源使用多样6、如同城市的变化一样,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驱使之下,乡村在各地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1、聚集规模差异2、生产效率差异3、生产力结构差异4、职能差异5、物质形态差异6、文化观念差异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1、他们有着很多不同之处,但仍是一个统一体,不存在截然的界线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交通、通信条件的改善与进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象愈发明显3、城乡社会、经济以及景观和聚落都具有连续性城市与乡村联系的要素:1、物质联系2、经济联系3、人口移动联系4、技术联系5、社会作用与联系6、服务联系7、政治、行政组织联系城市社会经济的特点:1、工业和服务业可称之为非农经济,是城市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2、城市社会的经济形式多样3、城市经济分为:为了满足来自城市外部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为主的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部类,和为了满足来自城市内部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为主的经济活动的非基本经济部类。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重点

第一章城市产生与城市发展城市最为本源和最为主要的特征是:聚集现代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非农人口数量、产业规模和行政管辖的意义。

我国一般按行政建制设立中央直辖(省级)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及县级市四个级别。

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

城镇体系并不是与城市同时产生的,它是在区域内的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城镇体系的构成一般具备以下条件:①城镇群体内部各城镇之间在地域上是邻近的,具有便捷的空间联系。

②城镇群体内部各城镇均有自己的功能和形态特征。

③城镇群体内部各城镇从大到小,从主到次,从中心城市到一般集镇,共同构成系统内部的等级序列,而系统本身又是从属于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城市的特征:城市发展十分缓慢绵延时间很长,城市结构较为简单,城市成长主要采取有机生长方式,规划成长很少,城市的主要作用是政治的而不是经济的。

现代城市的主要特点:1城市趋向现代化、生态化、宜人化、家园化……2城市地域结构趋向分散,由单中心变为多中心城市;3城市职能倾向两极化:职能叠加和职能分化。

4城市个数继续增多,城市规模空前膨胀。

5城市化波及整个世界,但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城市发展基本规律:一、城市发展的经济规律二、城市发展的人口规律三、城市发展的区域空间增长规律四、城市发展的经济全球化理论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与完善的过程。

它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当代世界城市呈现如下主要特征:1、发展速度快且呈现持续加速的趋势;2、以20世纪中叶为界限,城市化发展的主流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3、大城市迅速膨胀并且在现代社会中居于越来越重要的主导地位;我国城市发展政策新趋势:1.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形成国家主体功能区2.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3.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第二章城市规划与城市开发建设城市规划定义: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规划原理自考学习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自考学习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学习大纲2008—04-29 10:55《城市规划原理》作为一门理论性考试科目,内容是关于城市与城市发展的知识,城市规划学科的知识,城市规划体系的知识,城市用地与空间布局的知识,城市规划编制的知识,城市规划实施的知识。

1。

城市与城市发展1.1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1。

1.1 了解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1。

1.2 了解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1。

2 城市的物质构成、社会构成和产业构成1.2。

1 熟悉城市物质环境的构成要素以及相互关系1。

2。

2 了解城市社会的基本特征及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1.2。

3 了解城市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1。

3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1.3。

1 掌握城市化的含义1.3.2 熟悉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

3。

3 熟悉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

4 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1.4.1 熟悉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1.4.2 熟悉区域城镇体系及城乡发展的一般规律2.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与实践2.1 古代城市规划思想2.1。

1 了解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2.1.2 了解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2.2 现代城市规划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2。

2.1 了解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2。

2。

2 熟悉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2.2。

3 熟悉战后城市规划学科的主要理论发展2。

3 当代城市规划主要理论和实践2。

3.1 了解当代城市规划所面临的社会经济条件2。

3.2 熟悉当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或理念2.3。

3 熟悉当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实践3. 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它规划的关系3.1 城市规划的作用和任务3.1。

1 掌握城市规划的作用3。

1.2 掌握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3。

2 城市规划体系的基本概念3.2.1 掌握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基本概念3。

2.2 掌握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基本概念3。

2。

3 掌握城市规划行政体系的基本概念3。

3 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3。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笔记 (2)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笔记 (2)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笔记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镇化1.1 城市的形成一、城市起源- 早期城市的形成通常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 农业革命:农业的发展导致食物剩余,为人口集中提供了物质基础。

2. 贸易路线: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商品交换,吸引了人口聚集。

3. 政治与宗教中心:统治者和宗教势力建立的政治和宗教中心逐渐发展成为城市。

二、城市形成的过程1. 聚落阶段:- 人类最早的居住形式,以狩猎、采集为生,人口稀少。

- 聚落通常位于水源附近,便于生活和农业生产。

2. 村落阶段:- 农业的发展使人类能够定居,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村落。

- 村落规模较小,人口较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3. 城镇阶段:- 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村落开始转变为城镇。

- 城镇具有市场、防御设施等初级城市功能。

4. 城市阶段:- 城镇进一步发展,人口规模和地域范围扩大,形成了城市。

- 城市具有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成为区域中心。

1.2 城市的定义一、城市的基本特征- 人口密集:城市人口密度通常远高于农村地区,人口集中居住和工作。

- 职能多样:城市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中心,也是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多个领域的中心。

- 空间结构复杂:城市空间布局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交通网络、公园绿地等不同功能区。

二、城市的定义- 城市是一个相对永久性的、人口密集的、具有明确边界的社会组织和空间形态,它拥有多样化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功能,以及复杂的空间结构和基础设施。

1.3 城乡关系的演变一、城乡对立阶段- 在古代社会,城市往往是统治阶级的居住地,而农村则是被剥削的农民的居住地,城乡之间存在明显的对立。

二、城乡融合阶段- 工业革命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市场交换日益频繁,城乡关系开始融合。

三、城乡一体化阶段- 现代社会,随着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城乡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包括:1. 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实现共享。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大学笔记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大学笔记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大学笔记第一章:导论一、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背景与意义1.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定义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对城市道路网络、交通设施、交通服务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和规划,以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高效、便捷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重要性(1)交通安全: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

(2)交通效率:优化交通流线,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3)经济促进:良好的交通规划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

(4)环境改善:通过交通规划,减少交通对环境的影响,提升城市居住品质。

(5)社会公平:确保不同群体都能享受到便捷的交通服务,促进社会公平。

3. 我国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交通规划主要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为主,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2)快速发展阶段(1979-1999年):改革开放后,城市交通规划进入快速发展期,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主要任务。

(3)品质提升阶段(2000年至今):21世纪初,城市交通规划开始注重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强调绿色交通、智能交通和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1. 综合性原则(1)多学科融合:结合城市规划、交通工程、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知识。

(2)多因素考虑:考虑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

2. 可持续发展原则(1)环境保护:在规划中注重减少交通对环境的影响。

(2)资源节约:合理利用土地和能源,推广绿色交通方式。

(3)社会公平:保障所有市民的交通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3. 人本原则(1)出行需求:以人的出行需求为导向,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交通服务。

(2)人性化设计:在交通设施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

4. 科学性原则(1)数据支撑:基于详实的交通调查和分析数据进行规划。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内容总结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一、居民点的形成(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没有给定的居民点(穴居与树居等);母系氏族群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劳动集体,但无固定居民点;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固定居民点出现二、城市的形成(奴隶社会)私有制出现;城、沟、池的出现-—防卫性功能“筑城以卫君”;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商业、手工业分离,促使城市的出现三、城市的定义1。

城市是以非农业生产、人口集聚为重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2.城市界定的要素: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以及城市设施、人口密度。

3.我国城市规模顶级:特大(≥100万)、大(100>X≥50)、中(50>X≥20)、小(<20)第二节:城市的发展一、古代城市的发展防御要求、社会形态、政治体制、经济发展都对城市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墨子》中记载有关城市建设与防攻战术的内容、“西安城墙”是其发展代表;商都“殷城"、曹魏“邺城”体现了所处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各级府州县城市为政治体制的影响产物;苏州、扬州等为经济发展促生的城市国外:古巴比伦城;卡洪城、罗马城;神权统治中心——教堂;商业城市意大利威尼斯城二、近代城市的发展的四大影响要素:人口聚集、布局变化、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三、总结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条件(耕地肥沃、地势、淡水供应、阳光)、经济条件(商业、交通)、政治条件(法律、管理机构)各时期城市形成的特点:早期城市(具有军事、政治色彩,沿河分布,形成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现代城市(工业革命促使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形成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当代城市(后工业革命促使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以制造业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促使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世界城市、大都市连绵区、城市群)第三节:城市化一、含义: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城市空间形态
一.城市空间形态的概念
二.城市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
三.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类型
四.城市空间形态的扩展方式
五.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一.城市空间形态的概念
城市空间形态就是城市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空间物质形态。

“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各种功能活动在地域上的呈现,其显著的体现就是城市活动所占据的土地图形;用地形态是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外在表现,它包含位置、距离(广度)、方向等要素;社会文化结构是城市空间形态的隐性影响因素”。

城市空间形态主要包括城市区域内城市布点形式,城市用地的外部几何形态,城市内各种功能地域分异格局,以及城市建筑空间组织和面貌等。

城市形状主要指城市外部轮廓所呈现的图形,是城市形态的低层次研究内容;
城市型式主要指城市各物质要素的空间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移动的特点;
城市空间形态则是城市集聚地产生、成长、形式、结构、功能和发展的综合反映。

二.城市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
城市空间形态由用地、道路网、界面、节结地和自然环境等要素构成。

1、用地
用地是指城市各种活动所占据的地域空间。

从区域角度来说,表现为城市用地与乡村用地的差异;从城镇内部来说,体现为居住、商业、工业等不同功能用地。

2、道路网
道路网是指城市内外的主要交通线,包括城市内的道路网、公路、铁路、河流航道等。

道路网是构成空间结构的基本骨架,而城市对外的交通干线通常是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因素。

3、界面
界面组成了城市空间的三维特征,竖向界面的高度不同将产生不同的空间围合感。

4、节结地
节结地指人流、物流交换产生聚集作用的特殊地段。

区域内主要是交通汇集处,城市内则包括道路交叉点、广场、车站,以及有特种功能的建筑物(如体育馆、影剧院、公园等)。

5、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融入城市的山川、河流湖泊以及城市周边的自然环境等要素,它们既是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又是构成城市物质空间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三.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类型
根据城市伸展轴组合关系、用地聚散状态和平面几何形状,可将城市空间形态划分为集中型和群组型两种。

1.集中式城市空间形态
所谓集中式的城市空间形态,是指城市各项用地连成一片、集中发展。

这种类型的城市又可以分为团块状、带状、星状等。

①团块状
团块状城市主要是在城市中心的强大吸引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城市形态。

城市的生产和生活在市中心地区集中,城市地域则以同心圆的形状向周围延展,形成团块状的城市形态。

团块状城市一般布局紧凑,只有单一的中心,有利于生产部门的协作和管理,节省用地,也使市政设施更加经济。

如果随着城市的发展,不能通过快捷的交通系统及时把人口和产业疏散出去,则团块状城市会在原有基础上蔓延,往往使工业区和生活区层层包围城市,作“摊大饼”状发展。

团块状城市是平原地区一种比较常见的城市形态。

我国的成都、合肥,美国的华盛顿、堪萨斯城都是团块状城市。

团块状城市如果受到地形、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只向一侧延展,就会形成扇形的城市形态。

②带状城市
带状城市主要是在沿交通线发展的轴向力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城市形态,也有的是在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或外部吸引力的作用下形成的。

交通条件是城市生产和生活赖以进行的重要条件,城市地域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等)向外扩展,最终形成条带状城市形态,这些交通线也成为城市的主要发展轴。

③星状城市
当城市的主要发展轴由3条以上相互交叉的轴线构成时,就会形成有3个或3个以上的超长伸展轴的星状。

指状发展是星状城市中的特例。

2.组群式城市空间形态
与集中式城市空间向台相比,一些城市受地形或其他条件限制,城市用地被分隔成相对独立的部分,形成分散式的城市空间形态。

这种类型的城市又可以分为双城和组团状(带状组团和块状组团)等。

组团状城市由于受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等自然条件因素(如用地、河流阻隔等)的影响,或在规划、控制等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城市建成区以河流、农田或绿地为间隔,形成具有一定独立性的众多团块状城市形态。

应当指出,一个城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用地扩展和空间结构类型是可以不一样的。

一般规律是,早期城市是集中式,连片地向郊区扩展。

当城市再扩大或遇到“障碍”时,往往又以分散的“组团式”去发展。

到了第三阶段,由于能力加强,各组团彼此吸引,城市又趋集中。

到了最后,城市规模太大需要控制时,又不得不以分散的方式,在其远郊发展卫星城或新城。

当然,有些组团式城市由于自然的阻隔和人为的控制,不可能完全连成一片以集中的方式发展,而是各自发展成分散的城区或小城镇。

四.城市空间形态的扩展方式
城市空间形态扩展主要通过连片扩展、轴向扩展、飞地式扩展、融合式扩展来完成。

1、连片扩展
连片扩展主要发生在城市拥有巨大增长动力时,有目的地选择建成区外几个方向,地进行成片集中开发,并且在空间上与建成区连成一体。

连片扩展通常出在用地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为了与老城区共享服务设施,将各类开发区设置在城市边缘,例如招远、莱西、平度、莱阳、即墨、胶州、胶南等城市。

2、轴向扩展
轴向扩展是根据区位优势选取城市某一方向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在城市规划的干预下,分期成片开发,形成工业走廊、商业走廊等城市扩展轴,城市形态最终转变成带状。

3.飞地式扩展
飞地式扩展一般源于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某些重大投资项目由于特殊要求,必须选择在离建成区有一定距离的
地方建设,如旅游城镇建设工业项目,工业城镇建设旅游渡假区,或者安排危险品仓储区等;
二是,由于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变了城镇建成区一定距离外某一地方的生态区位,致使这一地方得到加速开发建设,从而在“飞地”与“本地”之间“拉起”一条
城市扩展轴。

4、融合式扩展
融合式扩展方式是指随着中小城市(或县城)城区的扩展,由于经济发展或职能的互补需要,临近城镇因地理位置邻近或特殊的城镇职能,与城区联系日益密切,最终导致城镇空间环境融合为一体或因距离较远而形成“双城”模式。

五.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1.历史发展
城市形态是不同历史阶段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积累,也随着城市的继续发展而变化着。

可以说,城市形态的变化只有通过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才能被解释。

2.地理因素
水文和资源分布情况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区位、社会经济发展等人文地理特征,,任何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3.交通运输方式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和资源分布情况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区位、社会经济发展等人文地理特征,任何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4.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使城市中出现了新的功能或导致原有的部分功能衰退,使城市形态与城市功能产生矛盾,从而推动城市形态的演变。

5.社会文化因素
城市的社会文化活动是城市的主要活动之一,它对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发展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城市形态是地域文化的载体。

6.城市职能、城市规模及城市结构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它直接影响到城市规模和城市用地构成.因此,不同职能、不同规模的城市形态一般有较大的差异。

7.政策与规划控制
在城市管理中,城市发展政策、法令以及城市规划都是使城市健康发展的手段,这些手段在不同程度上促进或抑制着城市形态的演变。

特别是城市规划,作为干预城市建设的主要手段,在调整和制止不合理的城市形态发展方面,已被证明是有效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