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

合集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一、引言地面水环境是指地表水、地下水、湖泊、河流、水库等自然水体。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类工程建设对地面水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合理规划和管理水资源,保护地面水环境的生态功能,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本文档旨在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提供指导,以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全面,并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评价范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的评价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质对地面水环境进行评价时,应重点关注水质状况,包括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溶解氧、pH值等指标。

2. 数量评价地面水环境还需考虑其数量,包括地表水的流量、地下水位的变化等。

3. 水生态系统水生态系统对地面水环境非常重要,评价时需要从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4. 地下水位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周边生态和农田灌溉等有着重要影响,应进行评价。

5. 河流和湖泊评价时也需考虑河流和湖泊的水文、水质等特征。

三、评价方法为了评价地面水环境的影响,可采用以下几种常用的评价方法:1. 野外考察野外考察是评价地面水环境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实地调研和样品采集,获取真实的水质数据和生态信息。

2. 试验实验在试验室环境中,对水样进行物理化学分析和生态模拟实验,以验证水质变化和生态系统的响应。

3. 数学模型建立地面水环境的数学模型,以模拟和预测水质变化、流量变化和生态系统的变化。

4. 统计分析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野外调查和实验数据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得出评价结论。

四、评价内容根据评价范围,评价地面水环境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质状况评价水质状况需考虑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溶解氧、pH值等指标。

2. 地表水流量评估地表水的流量变化,包括洪水和枯水时段的变化情况。

3. 地下水位评估地下水位的变化,以预测对周边生态和灌溉的影响。

4. 水生态系统评估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等。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实例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实例

CODCr
BOD5
SS
浓度 6.65 1225 634
142
工程污染源分析——排水水质分析
糖化车间废水 糖化、糊化锅洗涤水 糖化、糊化锅每出一批麦汁洗涤1次, 洗涤水为间断排放,每次连续5~10min,排水中具有较高旳 有机物,其CODcr含量最高可达10000mg/L以上,排水水温在 26~50℃之间。 过滤槽洗涤水 麦芽、大米经糖化后旳混合物过滤得到麦汁, 滤出物为酒糟,酒糟外排后,过滤槽上粘有残糟,需进行洗 涤,洗涤水外排,这部分水中具有少许旳酒糟颗粒物,水中 COD含量较高,水为间断排放。
生产工艺简介
1. 麦芽过程:选麦-浸麦-发芽-干燥与培焦-除根 2. 糖化过程:原料旳粉碎-糖化(糊化)-麦汁过滤-麦汁煮沸
(加酒花)-冷却 3. 发酵过程:发酵(除酵母)-滤酒 4. 灌装过程:洗瓶-验瓶-灌酒-杀菌-贴标喷码-装箱入库
啤酒厂旳污水起源
麦芽生产过程中旳洗麦水、浸麦水、发芽降温喷雾水、洗涤水、 凝固物洗涤水; 糖化过程旳糖化、过滤洗涤水; 发酵过程旳发酵罐洗涤、过滤洗涤水; 罐装过程洗瓶、灭菌及破瓶啤酒水; 冷却水和成品车间洗涤水。
评价工作旳技术路线
根据生产工艺特征,了解水污染物排放点,排放规律,对各车间排水 量、排水水质及污水总排口旳排水量、排水水质进行连续监测,拟定 其排污负荷。 根据技改工程工艺设计,拟定技改工程完毕后旳排污规律、排污量。 对工程纳污水体旳水环境质量进行现状监测。 选择 S-P模型作为工程旳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式,拟定参数取值。 经过模型计算预测工程污水排放对地表水水质旳影响,并对比原则进 行评价分析,提出降低对地表水环境影响旳措施和提议。
量约291104m3/a,生产、生活污水部分经处理后排入西排水沟,然后 入月牙河,最终入北运河,但目前旳污水处理能力仅为1500m3/d,且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资料
评价水环境影响所需的基本资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水域功能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资料 调查内容包括用水情况、供需关系、水质要求及渔业、水产养殖水域面积等,并应注意地面水与地下水之间 的。 (2)水环境影响评价所采用的水质标准应与环境现状评价相同 河道断流时应由环保部门规定功能,并据此选择标准,进行评价。 (3)规划中几个建设项目在一定时期(如5年)内兴建并向同一地面水域排污时,应由政府有关部门规定各建 设项目的排污总量或允许利用水体自净能力的比例。向已超标的水体排污,应结合环境规划酌情处理或由环保部 门事先规定排污要求 。
②按照评价等级确定的评价范围,结合水环境调查情况,制定出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由环境监测机构 实施监测。当取得监测数据后,应对数据的有效性及合理性进行检查,如发现数据变化异常或与收集资料差异较 大,应反馈监测机构进行数据核对。
③根据监测数据.对照评价标准进行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工作。
④根据水体水文特点和污染物特征,选取相应的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工作.模型中参数的选取,应通过计算 或查阅资料等方法确定。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评价名词
01 工作内容
目录
02 所需的基本资料
03 主要任务
04 工作程序
05 评价工作分级
基本信息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工程分析和影响预测基础上,以法规、标准为依据解释拟建项目引起水环境变化的 重大性,同时辨识敏感对象对污染物排放的反应;对拟建项目的生产工艺、水污染防治与废水排放方案等提出避 免、消除和减少水体影响的措施、对策建议,最后做出评价结论。
工作程序
工作程序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评价对象相关文件,初步确定评价对象的废水排放量及水质,确定评 价工作级别及评价范围.确定需重点的污染因子。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一、引言
地表水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然而,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地表水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因此,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评价变得尤为重要。

二、地表水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
1.工业废水排放
2.农田化肥、农药的使用
3.城市生活污水排放
4.来自垃圾堆填场的渗滤液
5.自然灾害对地表水环境的冲击
三、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1.采用水质监测技术,对地表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
2.利用水文地质模型,对地下水及地表水与污染物的迁移规律进行研究
3.运用GIS技术,对地表水环境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进行监测和评估
四、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1.为政府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为地表水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3.为公众提供可靠的水质信息,引导大众正确利用地表水资源
五、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困难与挑战
1.数据采集难度大,需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
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
3.政府和企业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六、结论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是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应当加强相关研究和监测工作,提高社会各界对地表水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共同为美丽的蓝色地球努力。

以上是关于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文档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幻灯片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幻灯片
凡是由地方政府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功能分类要求,批准划定的单一景观娱乐用水水域执行景观娱乐水质标准,非单一的景观娱乐用水水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与景观娱乐水质标准的关系
基本概念-----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只能用来评价用作农灌的水是否符合要求,不能用来评价农业用水区,以地面水为水源的农田灌溉用水应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第四步:审查与报批
报告书文本编制完成后,要经专家的技术审查并按照审查意见进行补充修改,修改的文本交建设单位上报审批。
报告书最终要明确回答: 建设项目在所推荐的地址建设“可行”还是“不可行”或者“在满足什么样的条件下可行”,无论是三种情况中的那一种情况,都要把理由充分地讲清楚。对于所要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要进行环境经济可行性论证。
第 部分: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思路
1 按照区域水质标准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明确环境质量目标;2 根据国家排污控制标准,界定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源强;3 选择水质模型,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4 优化污染源控制方案,实现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5 综合分析得出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结论
环境质量目标: 预期要达到的环境质量要求。污染源目标: 对排污单位环境保护管理的要求和总量控制要求。
环境目标
基本概念-----
在划定地面水环境功能区的水域,目标由功能区划决定;在没有划定地面水环境功能区的水域,根据水域的实际功能,按照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确定。环境质量目标所涉及的水质指标可分为三类:
环境质量目标
物理参数:水温、浊度等等。化学参数:无机指标和有机指标。生化参数:大肠菌群等。
基本概念-----
国家法规确定的基本要求 如:必需达标排放。根据所在地区环境特点,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所提出的特定管理要求 如:总量控制、污染物削减率、污水处理率、达标率、污水回用率等等。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完善了解析解预测模型;简化了间接排放项目的预测要求; ——完善了水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与要求,简化了间接排放项目的评价要求; ——增加了污染源排放量、生态流量的计算要求和评价内容; ——增加了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内容要求; ——调整、增加了附录。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 2.3—93)废止。 本标准附录 A~G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H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修订。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 2018 年 9 月 30 日批准。 本标准自 2019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地表水环境》; ——调整、完善了术语和定义; ——修改、完善了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级判据,简化了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等级
的判定依据,增加了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等级的判定依据; ——增加了评价范围与评价时期的确定内容; ——调整、完善了现状调查与补充监测要求,简化了间接排放项目的调查要求; ——完善了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增加了河流、湖库、入海河口及近岸海域的数值解预测模型,
iv
HJ 2.3—201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工作程序、内容、方法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参 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7378 海洋监测规范 GB 18421 海洋生物质量 GB 18486 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 GB 18668 海洋沉积物质量 GB 50179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 GB/T 12763 海洋调查规范 GB/T 14914 海滨观测规范 GB/T 19485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GB/T 25173 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 HJ 2.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 442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规范 HJ 819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 HJ 884 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 准则 HJ 942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总则 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 92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 SL 278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大 中、小 大、中
小 大、中
小 大、中
小 大、中
小 大、中
小 大、中
小 大、中
小 大、中
小 中、小
Ⅳ、Ⅴ Ⅴ Ⅴ Ⅴ
Ⅳ、Ⅴ Ⅴ
Ⅲ~Ⅴ Ⅳ、Ⅴ Ⅳ、Ⅴ
Ⅴ Ⅲ~Ⅴ Ⅳ、Ⅴ Ⅰ~Ⅳ Ⅱ~Ⅴ Ⅰ~Ⅳ Ⅰ~Ⅴ Ⅰ~Ⅳ Ⅰ~Ⅴ Ⅰ~Ⅳ
三、评价标准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主要依据以下三部标 准,具体用哪一类、哪一级标准按拟议建设项 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要求选定。
查: • 非点污染源概况 • 非点污染源的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与处理情况 • 非点污染源的排污数据
整理课件
(五)水质调查
1、水质调查和水质参数的选择原则
(1)水质调查的原则
水质调查时应尽量得用现有数据资料,如资料 不足时应实测。
(2)水质参数的选择
➢项目特征与地表水水量和水质的关系
➢评价因子的筛选
整理课件
二、环境现状调查
(一)环境现状调查范围
建设项目环境现状调查范围的确定,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应能包括建设项目对周围地面水环境影响较显著的区域。在此
区域内进行的调查,能全面说明与地面水环境相联系的环境基 本状况,并能充分满足环境影响预测的要求。 2、在确定某项具体工程的地面水环境调查范围时,应尽量按照将 来污染物排放进入天然水体后可能的达到水域功能质量标准要 求的范围、污水排放量的大小、受纳水域的特点以及评价等级 的高低来决定。 3、河流水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需要考虑污水排放量大小、河流 规模来确定排放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 4、湖泊、水库以及海湾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需要考虑污水排放 量的大小来确定调查半径或调查面积(以排污口为圆心,以调 查半径为半径)。
整理课件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1 基本概念 2 相关水环境标准 3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4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及范围 5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6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 7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1 基本概念
地表水是指存在于陆地表面的各种河流(包括河口)、湖泊、
水库。考虑到地表水与海洋之间的联系,在进行地表水环境影
同一水域兼有多种适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

2. 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
来源:《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的质量监测、评价方 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 水、矿水、盐卤水。
《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
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海水水质分为四类: 第一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 洋生物保护区。
第二类: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
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以及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 第三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
响评价时,还包括有关海湾(包括海岸带)的部分内容。 水体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的影响可使水的感官性状、 物理化学性质、水生物组成,以及底部沉积物的数量和组分发
生恶化,破坏水体原有的功能。
1 基本概念
凡对水环境质量可以造成有害影响的物质和能量输入的来源,
统称水污染源;输入的物质和能量,称为污染物或污染因子。
1997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单位
1998年1月1日后建设的单位 !国家综合排放标准与国家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标准分级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 判据的档次划分 (4)受纳水体对水质的要求:以
GB3838-2002为依据。(I- V类)
评价等级化分表 • 划分的原则 (1)污水排放量越大,水质越复
杂,建设项目的影响越大,评 价工作要求越高,评价等级也 就越高; (2)受纳水体规模越小,水质要 求越高,则对外界影响的承受 能力就越小,相应的评价工作 就要求越高,评价等级也就越 高。 •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表
衰减变化
• 温度对K1(碳化衰减速率)和硝化速率KN影响:
K1,T=K1,20
T-20 1
1=1.047 , T 10 ~ 350C
KN,T=KN,20
T-20 N
N=1.08 , T 10 ~ 300C
• 脱氮作用:水中溶解氧被耗尽时,硝酸盐将被反硝化 细菌还原为亚硝酸盐再转化为氮气。
• 硫化物的反应:水体中缺少溶解氧和硝酸根离子时, 硫酸盐会被细菌还原为硫化氢,含硫蛋白质在厌氧条 件下被大肠杆菌分解成半胱氨酸,再被还原为硫化氢, 如有铁和亚铁离子,可生成难溶的硫化铁或硫化亚铁。
e BODc
BODa
BOD1
K1t BODa
• 硝化过程:也具有一级反应的性质:
可得:
d BODn
dt
K N BODn
e BODn
KNt BODN
BODN 的估算: BODN=4.57 N K 1.14 NO2

BODN =4.57
+ N ,o
NH 3-N
1.14 NO2
应尽量向有关水文测量和水质监测等部门收 集现有资料,当资料不足时,应进行一定的 水文调查与水质调查,特别需要进行与水质 调查同步的水文测量。一般情况,水文调查 与水文测量在枯水期进行,必要时,其它时 期(丰水期、平水期等)可进行补充调查。

环境影响评价第6章-地面水

环境影响评价第6章-地面水
答:混合过程段(污染带)长度为2463m。距 完全混合断面10km的下游某断面处,污水中 的BOD5浓度是6.28mg/L。
当水生生物保护对地面水环境要求较高时(如珍贵 水生生物保护区、经济鱼类养殖区等),应简要分 析建设项目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分析时一般可采用 类比调查法或专业判断法。
第三节 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
五、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和预测点的布设
1、预测范围
预测范围内的河段可以分为充分混合段、混合过 程段和上游河段。充分混合段是指污染物浓度在 断面上均匀分布的河段。当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 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5%时,可 以认为达到均匀分布。混合过程段是指排放口下 游达到充分混合以前的河段。上游河段是排放口 上游的河段。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适用于全国江河、 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 表水水域;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朴充 项目和特定项目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 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集中式生活 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 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地表水水 质特点和环境管理的需要进行选择,集中式生 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选择确定的特 定项目作为基本项目的补充指标。
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 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
某建设项目B每年直接排Hg 5kg ,废水排放量 650000 m3/d ;
某建设项目B每年直接排Hg 5kg ,废水排放量 100 m3/d ;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及范围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及范围
分类 序号 标准值 项目 水温 pH值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
1 2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控制在: 周平均最大温升≤1℃ 周平均最大温降≤2℃ 6~9 饱和率 90%(或 7.5) 2 15 3 0.15 0.02 (湖、库 0.01) 0.2
3
4 5 6 7 8 9
溶解氧 ≤
高锰酸盐指数≤ 化学需氧量COD≤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氨氮NH3-N≤ 总磷(以P计) ≤ 总氮(湖、库,以N计)≤
《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



分四类: 一类: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 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 二类: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 三类:一般工业用水、滨海风景旅游 区; 四类:海洋港口水域、海洋开发作业 区。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掌握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掌握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分级; 掌握污染物按性质及控制方式进行的分类; 掌握污染物排污口设置的有关要求; 熟悉新、改、扩建项目按年限执行不同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的有关规定; 了解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二、常用水环境标准




常用标准 《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1996) 《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
《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依环境功能分类和保护目标,依次划分五类: I类: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II类: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 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 III类: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 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IV:一般工业用水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V:农业用水、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资料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资料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资料地面水环境是指地表水、地下水和湿地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是一个科学的评估过程,用于评估特定项目的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

在进行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导则,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一般内容。

首先,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应明确评价的目标和范围。

评价的目标是确定特定项目对地面水环境的影响程度,范围包括项目对地表水、地下水和湿地环境的影响。

其次,评价应基于充分的资料收集,包括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方案、相关环境和水资源数据等。

资料的收集应遵循科学方法和规范,确保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评价过程中需要进行初步评估和详细评估。

初步评估是对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和分析,包括水质、水量和水生态等方面。

详细评估是对初步评估结果的细化和深入,通过模型模拟和实地调查等方法,确定项目对水环境的具体影响。

评价结果应进行风险评估,即评估项目对地面水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

风险评估应基于可靠的数据和科学方法,评估可能产生的水污染、水资源过度利用和生态破坏等风险。

评价的结果应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和管理建议。

这些措施应针对评价结果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设计,保护地面水环境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管理建议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监测性,以确保环保措施的有效实施和效果监测。

最后,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还应包括评价报告的编写和审查要求。

评价报告应详细记录评价过程的方法和结果,确保评价结果的可追溯性和透明性。

审查要求则涉及对评价报告的专业审查,以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总之,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是进行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参考,它提供了评价的目标、范围、资料收集、评估过程、风险评估、环保措施和管理建议等方面的指导,以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填写说明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填写说明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填写说明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的填写说明如下:
1. 基础信息:填写项目的基础信息,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

2. 建设项目概况:简要介绍建设项目的规模、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主要原辅材料等。

3. 评价标准:根据国家或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确定地表水环境的评价标准,如水质指标、排放标准等。

4. 污染源分析:对建设项目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物产生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明确各类污染源的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等。

5. 评价方法与结果:根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等相关规定,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如数学模型、类比分析等),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明确项目实施后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6. 环境保护措施:根据评价结果和法律法规要求,提出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治理方案,包括废水处理、废气治理、固体废物处置等方面。

7. 结论与建议:总结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在填写自查表时,应按照以上说明逐项填写,确保填写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自查表内容,保证其时效性和准确性。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Ⅲ、Ⅳ
中、小
Ⅲ~Ⅴ

Ⅰ~Ⅲ
中、小
Ⅱ~Ⅳ
大、中
Ⅲ、Ⅳ

Ⅲ、Ⅳ
大、中
Ⅰ~Ⅲ

Ⅱ~Ⅳ
大、中
Ⅰ、Ⅱ

Ⅰ~Ⅲ
大、中
Ⅰ~Ⅲ

Ⅱ~Ⅳ
大、中
Ⅰ、Ⅱ

Ⅰ~Ⅲ


三级
地面水域
地面水水
规模(大小 质要求(水
规模)
质类别)

大 中、小 大、中
小 大、中
小 大、中
小 大、中
小 大、中
小 大、中
小 大、中
小 大、中
小 中、小
规模)
地面水水 质要求(水
质类别)

Ⅰ~Ⅲ
中、小
Ⅰ~Ⅳ

Ⅰ~Ⅲ
中、小
Ⅰ~Ⅳ

Ⅰ、Ⅱ
中、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Ⅰ~Ⅲ

Ⅰ~Ⅲ
中、小
Ⅰ~Ⅳ

Ⅰ、Ⅱ
中、小
Ⅰ、Ⅱ
中、小 大、中

Ⅰ Ⅰ、Ⅱ Ⅰ、Ⅱ




二级
地面水域 规模(大小
规模)
地面水水 质要求(水
质类别)

Ⅳ、Ⅴ
中、小


Ⅳ、Ⅴ
中、小


Ⅲ~Ⅴ
中、小
Ⅳ、Ⅴ

Ⅳ、Ⅴ
中、小
评价结论
第二节 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一、调查对象:环境水文条件、水污染源和水环境质量。 二、调查方法:收集资料法、现场实测法、遥感遥测法。 三、调查范围和时间 1.调查的范围 应尽可能按照将来污染物排入水体后可能到达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范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汇总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汇总
pH(酸、硷)、COD、SS、硫化物、挥发酚、石油、六价铬、多环 方烃
COD、BOD、硫化物、六价铬、石油类、苯、多环芳烃
pH、SS、COD、BOD、硫化物、挥发酚、砷、有机氯、有机磷等
pH(酸、硷)、COD、SS、BOD、硫化物、挥发酚、石油、六价铬、 多环方烃
pH(酸、硷)、COD、SS、硫化物、氰化物、挥发酚、石油、六价 铬、多环方烃
3、废水污染源调查方法 废水污染源采样分析方法:按照GB 8978-
1996的规定执行。
采城样市频排率污要管求道:: 出水 针口对,工可业每废隔水1h采样1 生次产,周连期续8采h以集内8h,,每也2可h采 样连一续次采;集生2产4h周,期然大后于将8h 每其4混h采合样制一成次混;合2样4h。不少 于2次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 日均值计算
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水环境功能区 评价
纳污水体
污染源调查评 价
水环境影响评价应评注价意范的围的问划题:
工 生面
第一阶段:(1)根据评价对象分与做确好定评价工作等级业源划分活源工作源 。
如确果定是控制改断面扩建项目要注意新增部分与原有部分有关排水 的级划分进联。达行标系(水2/质非;)评达注价如标意区无筛单选独预的测排水的质水水监分口测析质,结参果则数按。照原有排排水污口预考测 虑分
b.在工厂总排污口处应布点采样测定二类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有:悬浮物、硫化物、挥发酚、氰化物 、有机磷化合物、石油类、铜、锌、氟及它们的无 机化合物、硝基苯类、苯胺类。
c.有处理设施的工厂应有处理设施的排出口处布点。 为了解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可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同 时布点采样。
d.在排污渠道上,采样点应设在渠道较直、水量稳 定、上游没有污水汇入处。
按照排放方式对水污染源的分类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 如果污染源在边界上向上边无限宽度空间 排放,见图4-3(b),则有
ux y 2 2QA kx c ( x, y ) exp( ) exp( ) 4Ey x ux u x h 4 E y x u x
(4-12)
式(4-12)用在宽度很大的河流上 且点源岸边排放的污染预测。
• 有边界的连续点源排放
1 3.3 1.05(3.3 0.29) tc ln{ [1 ]} 3.3 0.29 0.29 0.29 L0
Dc
0.29 L0 0.29t k1 L0e k1tc e k2 3.3
0.0879L0 e
0.29t
采用试算法,假设不同的起点BOD浓度L0(mg/L),得到相应于溶 解氧浓度不低于5.0mg/L的L0
在某些较大的河流中,横向混合可能达不到对岸, 横向混合区不断向下游远处扩展,形成所谓“污 染带”。
海水中污染物的混合过程
• 排放海洋中的污水,一般是含有各种污染 物的淡水,它的浓度比海水小,入海后一 面与海水混合稀释,一面在海面上扩展, 排放到海中的污水浮在海洋表层向外扩展, 海水从底面逐渐混入,离排污口距离越远, 稀释程度越大。污水层厚度在排放口附近 较深,然后向外逐渐减小。向外扩展到一 定程度,即污水的密度达到一定界限值即 形成扩展前沿一锋面,这时污水的稀释倍 数达60-100倍。
x cx c0 exp( K1 ) 86400u
x t 86400u
(4—2)
cx c0 exp( K1t )
• • • 式中Cx——下游距离处x污染物的浓度,mg/L K1——污染物的衰减速度常数,1/d t——河水从x=0流x处所用时间, d C0——河流初始断面x=0处污染物的浓度,mg/L u——河水流动速度,m/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纲对本讲内容的要求是:1.掌握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判据的基本内容;2.掌握不同评价等级建设项目进行水质现状调查时各类水域的调查时期;3.熟悉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划分的条件;4.熟悉点污染源调查的原则及基本内容;5.熟悉水质调查水质参数的选择原则;6.熟悉各类水域布设水质取样断面、取样点的原则。
特征水质参数根据建设项目特点、水域类别及评价等级选定。
(七)河流水质采样断面与取样点设置的原则
1.取样断面的布设
河流采样断面的布设遵循以下原则:
(1)在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
(2)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
(3)水文特征突然化(如支流汇入处等)、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等)、重点水工构筑物(如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
4.海湾
海湾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应根据评价等级及海湾的特点选择下列全部或部分内容:海岸形状,海底地形,潮位及水深变化,潮流状况(小潮和潮循环期间的水流变化、平行于海岸线流动的落潮和涨潮),流入的河水流量、盐度和温度造成的分层情况,水温、波浪的情况以及内海水与外海水的交换周期等。
在采用数学模式预测时,其具体调查内容应根据评价等级及海湾特点按照海湾水质数学模式、环境水力学参数等的需要决定。
水文测量的内容与拟采用的环境影响预测方法密切相关。在采用数学模式时应根据所选取用的预测模式及应输入的环境水力学参数的需要决定其内容。
环境水力学参数主要指水体混合输移参数及水质模式参数。
1.河流
河流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应根据评价等级、河流的规模决定,其中主要有: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划分,河流平直及弯曲情况(如平直段长度及弯曲段的弯曲半径等),横断面、纵断面(坡度)水位,水深、河宽、流量、流速及其分布、水温、糙率及泥沙含量等,丰水期有无分流漫滩,枯水期有无浅滩、沙洲和断流,北方河流还应了解结冰、封冰、解冻等现象。
(3)用排水状况:主要调查取水量、用水量、循环水量及排水总量等。
(4)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的废污水处理状况:主要调查废污水的处理设备、处理效率、处理水量及水质状况等。
(五)非点污染源的调查
1.非点污染源调查的原则
非点污染源调查基本上采用间接收集资料的方法,一般不进行实测。
冰封期较长的水域,且作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加工用水的水源或渔业用水时,应调查冰封期的水质、水文情况。
(三)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
应尽量向有关的水文测量和水质监测等部门收集现有资料,当资料不足时,应进行一定的水文调查与水质调查,特别需要进行与水质调查同步的水文测量。
一般情况,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在枯水期进行,必要时,其它时期(丰水期、平水期、冰封期等)可进行补充调查。
*复杂:污染物类型数≥3,或者只含有两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
*中等:污染物类型数=2,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或者只含有
一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
*简单:污染物类型数=1,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
4.地面水域的规模
2.污染物分类
根据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输移、衰减特点以及它们的预测模式,将污染物分为四类。
*持久性污染物(其中还包括在水环境中难降解、毒性、易长期积累的有毒物质);
*非持久性污染物;
*酸和碱(以pH表征);
*热污染(以温度表征)。
3.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
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按污水中拟预测的污染物类型以及某类污染物中水质参数的多少划分为复杂、中等和简单三类。
(2)应尽量按照将来污染物排放后可能的达标范围、污水排放量的大小、受纳水域的特点,以及评价等级的高低后决定。
(3)河流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需要考虑污水排放量大小、河流规模来确定排放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
⑷湖泊、水库、以及海湾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需考虑污水排放量的大小来确定调查半径或调查面积(以排污口为圆心,以调查半径为半径)。
2.熟悉不同评价等级各类水域的调查时期;
3.熟悉点污染源调查的原则及基本内容;
4.熟悉各类水域布设水质取样断面、取样点的原则;
5.掌握水质调查时水质参数的选择原则;
(一)环境现状调查范围
建设项目环境现状调查范围的确定,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应能包括建设项目对周围地面水环境影响较显著的区域。在此区域内进行的调查,能全面说明与地面水环境相联系的环境基本状况,并能充分满足环境影响预测的要求。
一、概述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方法、内容及要求。适用于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其它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也可参照本导则所规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
地面水指存在于陆地表面的各种河流(包括河口)、湖泊、水库。考虑到地面水与海洋之间的联系,在本导则中还包括了有关海湾(包括海岸带)的部分内容。
(四)点污染源调查
1.污染源调查的原则
点污染源调查以搜集现有资料为主,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补充现场调查或测试。
点污染源调查的繁简程度可根据评价级别及其与建设项目的关系而略有不同。如评价级别较高且现有污染源与建设项目距离较近时应详细调查。
在通过收集或实测以取得污染源资料时,应注意其与受纳水域的水文、水质特点之间的关系,以便了解这些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自净情况。
主要根据《纲》的要求内容,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进行编写。
二、评价等价与评价范围
(一)评价工作等级的分级
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受纳水域的规模以及水质要求进行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
评价工作等级分为三级,一级评价最详细,二级次之,三级较简略。
5.水质类别
地面水质按GB 3838划分为五类:I、II、III、IV、V。如受纳水域的实际功能与该标准的水质分类不一致时,由当地环保部门对其水质提出具体要求。可根据建设项目及受纳水域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评价级别。
三、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
大纲的要求:
1.熟悉地面水环境影响现状调查范围的确定原则;
2.水质参数的选择
所选择的水质参数包括两类:一类是常规水质参数,它能反映水域水质一般状况;另一类是特征水质参数,它能代表建设项目将来排放的水质。
常规水质参数以GB 3838中所提出的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凯氏氮或非离子氨、酚、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磷以及水温为基础,根据水域类别、评价等级、污染源状况适当删减。
(二)、调查时期要求:环境现状调查时间与水文特征的划分相对应。河流、河口、湖泊与水库按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划分;海湾按大潮期和小潮期划分。北方地区可以划分冰封期和非冰封期。
对于不同的评价等级,各类水域调查时期的要求不同。详见教材表4.3
当调查区域面源污染严重,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时,一、二级评价的各类水域应调查丰水期。时间允许,三级评价也应调查丰水期。
(二)分级判据的基本内容
1.污水量
污水排放量Q (m3/d)划分为5个等级:
*Q≥20000;
*20000>Q≥10000;
*10000>Q≥5000;
*5000>Q≥l000;
*1000>Q≥200。
污水排放量中不包括问接冷却水、循环水以及其它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的排放量,但包括含热量的冷却水的排放量。
2.非点污染源调查的内容
根据评价工作的需要选择下述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调查:
(1)概况:原料、燃料、废弃物的堆放位置、堆放面积、堆放形式、堆放点的地面铺装及其保洁程度、堆放物的遮盖方式等。
(2)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与处理情况:应说明非点源污染物是有组织的汇集还是无组织的漫流;是集中后直接排放还是处理后排放;是单独排放还是与生产废水或生活污水共同排放等。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三级。对于不同级别的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等相应的技术要求有所不同。低于第三级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条件的建设项目,不必进行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只要求进行简单的水环境影响分析。在《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纲》(2005年版)中,将“评价等级”“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有关基本原则和主要工作内容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作出了要求。本节
在采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式预测时,其具体调查内容应根据评价等级及河流规模按照河流常用水质数学模式、河流环境水力学参数等的需要决定。
河网地区应调查各河段流向、流速、流量关系,了解流向、流速、流量的变化特点。
2.感潮河口
感潮河口的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应根据评价等级和河流的规模决定,其中除与河流相同的内容外,还有:感潮河段的范围,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水位、水深、流向、流速及其分布,横断面、水面坡度以及潮间隙、潮差和历时等。在采用水质数学模式预测时,其具体调查内容应根据评价等级及河流规模照河口常用水质数学模式、环境水力学参数等的需要决定。
3.湖泊与水库
应根据评价等级、湖泊和水库的规模决定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其中主要有:湖泊水库的面积和形状,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划分,流入、流出的水量,停留时间,水量的调度和贮量,湖泊、水库的水深,水温分层情况及水流状况(湖流的流向和流速,环流的流向、流速及稳定时间)等。
在采用数学模式预测时,其具体调查内容应根据评价的等级及湖泊、水库的规模按照湖泊、水库水质数学模式和环境水力学参数等的需要决定。
河流与河口,按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划分为:
*河:≥150m的三次方/s
*中河:15~150m三次方/s
*小河:<15 m3/s。
湖泊和水库,按枯水期湖泊、水库的平均水深以及水面面积划分为为大湖(库)、中湖(库)、和小湖(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