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法概述

合集下载

环境保护法概述

环境保护法概述
括供养生物量的能力、承纳污染物的能力、忍受一定 周期的外部冲击干扰的能力,都是有限度的。
因此,为保护生态系统,必须使其供养的生物不超 过生物生产能力,确保排入生态系统的污染物量不超 过自净能力。
专业文献 行业资料 自然科学 PPT
13
演示课件
(五)地时制宜律
不同地区的生态系统有各自特有的自然组 合和社会经济组合,具有各自的特点,在开发 利用自然环境时,必须考虑其特点,因地制宜。
专业文献 行业资料 自然科学 PPT
12
演示课件
(三)能流物复律 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
循环中,能量有一部分会逸散流失到环境中去;物质 一旦进入环境,便会在环境中循环往复。
这就是环境保护法规定鼓励综合开发、综合利用、 废物回收、发展生态农业和严格控制危险废物的原因。
(四)负载有额律 任何生态系统的负载能力,包
2、恶性影响
专业文献 行业资料 自然科学 PPT
6
演示课件
第二节 生态学基本知识
一、生态系统基本概念
种群:一个生物物种在一定范围内所有个体 的总和。 群落:一定的自然区域中,许多不同种类的 生物种群的总和。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其周围非生物环境组 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综合体。
专业文献 行业资料 自然科学 PPTⅰ 突发性重大污染频频发生
ⅱ 出现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法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过程中, 凡有地方标准的地区执行地方标准,就体现 了这一精神。
专业文献 行业资料 自然科学 PPT
14
演示课件
第三节 环境问题
一、基本概念:

原生环境问题 (自然界自身原因造成)

环境破坏

(过量向环境索取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新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新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新修订)
第一章总则
本法的目的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预防和控制污染,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不同的环境要素和区域特点,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确保环境的优良状态,并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

第三章污染物排放控制
设立污染物排放限值,对排放源进行监管和控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和公众的健康。

第四章自然资源保护
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生
态系统退化和环境恶化。

第五章环境监测与评估
建立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掌握环境状况,评估环境影响,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六章环境应急管理
建立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做好环境突发事件的预防、应对和恢
复工作,保障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第七章许可和审批
对涉及环境保护的项目、活动进行许可和审批,确保其符合环
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八章法律责任
规定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环境法律法规的执行。

第九章监督与管理
加强环境保护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机构,推进环境保护法治化。

第十章附则
本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同时废止以前的环境保护法规定的与本法相抵触的规定。

以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新修订)》的简要内容概述。

注:本文档为根据个人理解提供的简要概述,具体内容以正式法律文件为准。

环境保护法概念

环境保护法概念
参与形式:问卷调查、听证会、公众投票
环境管理
“以人为本”
二、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原则”的简称。其含义 指国家在环境保护工作中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防止开发和 建设活动中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而对已造成的污染 和破坏要积极治理。 * 实施该原则的原因:
➢ 1.一旦发生,难以消除, 甚至不可逆转
• 某些规范的科学不确定性
二、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
(一)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1.协调发展原则 ☺ 简称协调发展原则,是指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
会发展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协调发展,实现经济 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 区别于“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和零增长模式 例:土地开发时耕地补偿(现地 异地) 再例:植树造林,要求采育结合
二、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
4.公众参与原则
含义:是指在环境保护中,任何公民都享有保护环境的权利, 同时也负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全民族都应积极自觉地参与环 境保护事业。
例:环境影响报告中规定“应当有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 的意见”
注意事项: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决策参与权和当环境权益收到 侵害时予以补偿和赔偿。
➢ 2.再治理,费用巨大 ➢ 3.环境问题的潜在性,
科技的局限性
二、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
3.环境责任原则
☺ 含义:环境责任原则是对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 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原则的概括。
☺ “外部性成本内在化” ☺ 为了转变“企业赚钱污染环境,政府出资治理环
境”不公平的现象,经济学家认为必须将治理环 境的外部费用内部化,即由损害环境者承担治理 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费用。

环境保护法知识点

环境保护法知识点

环境保护法知识点一、环境保护法的概念和目的环境保护法是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其目的在于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二、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1.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2.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3. 公众参与原则4. 损害担责原则三、环境保护的主要制度1. 环境规划制度2. 环境标准制度3.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4. “三同时”制度5. 排污收费制度6. 总量控制制度7. 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四、环境法律责任1. 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行政拘留等。

行政处分主要针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环境违法失职行为。

2. 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

3. 刑事责任对于严重违反环境保护法,构成犯罪的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环境污染防治1. 大气污染防治2. 水污染防治3. 土壤污染防治4.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5. 噪声污染防治六、自然资源保护1. 土地资源保护2. 水资源保护3. 森林资源保护4. 草原资源保护5. 矿产资源保护七、生态保护1. 生物多样性保护2. 自然保护区保护3. 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八、国际环境保护1.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2. 我国参加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和协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管辖的其他海域。

本法所称环境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自然因素的总体,无论是天然的还是经过人工改造的。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鼓励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污染物排放符合法定要求的前提下,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

为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人民政府应当依法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

同时,对于为改善环境而采取转产、搬迁、关闭等措施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

环境保护法概述

环境保护法概述
VIP时长期间,下载特权不清零。
100W优质文档免费下 载
VIP有效期内的用户可以免费下载VIP免费文档,不消耗下载特权,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
部分付费文档八折起 VIP用户在购买精选付费文档时可享受8折优惠,省上加省;参与折扣的付费文档均会在阅读页标识出折扣价格。
0下载券文档一键搜索 VIP用户可在搜索时使用专有高级功能:一键搜索0下载券文档,下载券不够用不再有压力!
内容特 无限次复制特权 权 文档格式转换
VIP有效期内可以无限次复制文档内容,不用下载即可获取文档内容 VIP有效期内可以将PDF文档转换成word或ppt格式,一键转换,轻松编辑!
阅读页去广告
属地主义
指一国的法律对其管辖领域内的一 切人,不论本国公民或外国公民以至 无国籍人都具有同样的效力,但在国 外的本国人则不受该国法律的约束
保护主义
指本国法律对任何损害该国利益的 人都有约束力,而不问此人的国籍 或所在国。
综合型的原则
即以属地主义为基础, 把属地主义、 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三者结合起来 的原则。 这是当今世界各国法律比较普遍的 做法, 我国也是如此。
3、环境保护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
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 是指环境保护法在 什么时间生效和何时终止效力,以及在 环境保护法颁布以前对破坏或污染环境 的行为是否有效力的问题。
⑴生效时间 一般有三种形式:
立即生效 即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公布之日至一定期限后才生效 之所以公布之后不立 即生效,而另行规定生效时间,是因为这些法律的 贯彻实施,需要有一定时间进行准备。
“域外效力”原则
即可在本国领域以外生效的原则 “域外效力”一般都以有关国家缔结的 国际条约为依据,才得以顺利贯彻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的国家法律。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总则:规定了环境保护法的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和管理体制。

2. 监督管理:明确了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环境保护中的职责和权力,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环境监测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3. 保护和改善环境: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和措施,包括大气、水、土壤、噪声等环境要素的保护,以及生态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4.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对各种污染源的污染防治作出了规定,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方面的防治措施。

5. 法律责任:明确了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6. 附则:对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时间、相关术语的解释等作出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律,对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公众健康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4版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的主要法律法规有哪些

2024版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的主要法律法规有哪些

环境保护法概述环境保护法的定义环境保护法是指国家制定和颁布的,用于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上,应坚持保护优先,将环境保护置于优先地位。

保护优先原则在环境管理中,应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防止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恶化。

预防为主原则对已经产生的环境问题,应采取综合性的治理措施,包括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等。

综合治理原则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公众参与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排污收费制度对于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按照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征收排污费。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将环境保护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环境保护责任。

水法与水资源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确立了水资源国家所有、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水资源有偿使用等制度,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旨在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饮用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规定了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制度,以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促进水资源的节约与合理开发利用。

03《森林防火条例》规定了森林防火工作的组织、预防、扑救及法律责任等,以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0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确立了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制度、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等,为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利用和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0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细化了森林法中的相关规定,增强了森林法的可操作性。

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介绍

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介绍

新《环保法》的11个主要改变 六、规定了公民的环境权利和环保义务 七、强化了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责任 八、提出了环境经济政策 九、强调了农村环境保护 十、明确了环境公益诉讼 十一、是加大了违法排污的责任
创新性针对性的立法理念 监督调查的技术手段增强 监管模式开始转型 监管手段出“硬拳” 法律责任超严厉——“最严环保法”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管辖 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拟订环境保护规划,经计划部门 综合平衡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 环境监督管理
•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 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 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计划部门 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
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监督管理来自第三章 保护和改善环境
第四章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第五章 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 适用范围
•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 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 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 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 市和乡村等。
新《环境保护法》五大亮点 新举措——建立公共监测预警机制 新制定——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新主体——环境公益诉讼主体扩大 新标准——按日计罚无上限 新职责——明确政府管理
新《环保法》的11个主要改变 一、引入了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确立了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基本原则 三、完善了环境管理基本制度 四、明确了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 五、严格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保责任

“环境保护法” 第二章 环境保护法概述

“环境保护法” 第二章 环境保护法概述

渔政渔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
对渔业船舶排污、拆船作业污染渔业港区水域的 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军队环境保护部门
对部队在演练、武器试验、军事科研、军工生产、 运输、部队生活等的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根据《环境保护法》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环 境保护条例》的规定
各级公安机关
对环境噪声的污染、放射性污染、破坏野生动物 和破坏水土保持等环境防治与自然资源保护实施 监督管理
⑵ 统 管 部 门 与 分 管 部 门 的 执 法 地 位 平 等 。 “统管”部门是指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即国家环 境保护局 ) 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它们之 间存在着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并分级对本辖区环境保护工作实施 统 一 监 督 管 理 。 “分管”部门是指依法分管某一类自然资源保护,或某一 类污染源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的部门。统管与分管部门之间不存 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在行政执法上都是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执法 权,其地位是平等的,而只有分工的不同。
三、我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的职 责 (自学)
职 能 部 门 1 2 3 4 5 6 7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 行政主管部门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派出 机构 港务监督行政主管部门




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1988年至今,发展阶段:
• 1988年,国务院决定将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中的环 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独立出来,成为国务院直属机关, 同时仍作为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的办事机构,统称 国家环境保护局。 • 1989年12月29日,经修订后颁布的《环境保护法》, 第一次以综合性环境保护基本法的形式,在第七条中 明确规定了我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 统一监督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监督管理相结合的体制。 • 1998年,国务院机构调整中,国家环境保护局升格为 部级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撤销了国务院环境保护委 员会。

2024版年度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2024版年度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环境保护基本法律概述•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目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律法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相关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法立法背景与意义立法背景立法意义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及制度基本原则基本制度法律责任与处罚措施法律责任环境保护法规定了各类主体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责任,包括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污染防治责任、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以及公民个人的环保义务等。

处罚措施对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定的行为,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罚款、责令改正、停产整治、关闭等,并明确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自环境保护法实施以来,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环境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公众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企业环保行为更加规范。

评价环境保护法作为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其实施效果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实施效果环境保护法实施效果及评价VS规定了各级政府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职责,包括制定规划、实施标准、加强监管、推动科研等。

明确了排污单位的法律责任,包括达标排放、信息公开、应急管理等。

确立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包括源头治理、规划先行、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等。

大气污染防治法主要内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监管要求规定了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限值和监测方法,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

建立了排污许可制度,对排污单位实行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相结合的监管方式。

加强了对燃煤、工业、机动车等重点污染源的监管,实施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监管要求。

划定了重点大气污染防治区域,对区域内实施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管控措施。

制定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响应措施和各方职责。

在重大活动、节假日等特殊时段,采取临时性管控措施,保障空气质量。

重点区域和时段管控措施企业责任与公众参与机制强化了企业的环保主体责任,要求企业建立环保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环保管理。

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2024新版

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2024新版

建设单位未按照规定将环境影响报告 书、报告表报批文件或者环境影响登 记表备案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 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五万元以上二十 万元以下的罚款。
建设单位未依法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 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 令改正,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 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万元以上二 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重大环境污 染或者生态破坏的,责令停止生产或 者使用,或者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 府批准,责令关闭。
对于违反长江保护法的行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包括行政处罚、民事责任和刑 事责任等。
具体处罚措施包括罚款、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等,情节严重的将追究刑事责 任。
同时,还将建立信用惩戒机制,对违法企业和个人进行信用惩戒,加大违法成本。
04
环境影响评价法
环境影响评价概念及意义
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 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 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 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防治措施
从源头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加强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建 设,完善固体废物管理制度等。
法律责任与监管机制
法律责任
违反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行为将承担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 和刑事责任。
监管机制
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监管,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大 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同时,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形成政府、 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
固体废物定义与分类
定义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 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 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 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1989.12.26•【文号】主席令[第二十二号]•【施行日期】1989.12.26•【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二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1989年12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三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第四条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第五条国家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普及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

第六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七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概述1、环境保护法▲定义:也叫环境法,是指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其目的是为了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民健康,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含义:——环境法是一些特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环境法的目的是协调人与自然、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

——调整特定的社会关系。

2、环境法的制定——宪法由全国人大制定。

——环境保护基本法和各单行法由全国人大或常委会制定。

——环保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

——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由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制定。

——地方性法规依据法规的级别和适用区域分别由省(区、市)、地(市、县)的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制定。

二、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1、环境法体系的层次结构2、环境法体系内容结构3、我国现行的主要环境保护法1)整体环境保护法★宪法中的环境保护条款;★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规划法;★国土整治法;★城乡规划法。

2)污染和其它公害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海洋污染防治法;★辐射污染防治法等。

3)自然保护法★自然保护基本法;★生物多样性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植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荒漠化防治法;★湿地保护法;★风景名胜保护法;★自然遗迹保护法;★人文遗迹保护法;★海岸带保护法;★绿化法等。

4)自然资源保护法:★土地资源保护法;★水资源保护法;★森林资源保护法;★草原资源保护法;★矿产资源保护法;★水产资源保护法;5)特别方面环境管理法:★开发建设环境管理法;★乡镇企业环境管理法;★对外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法;★环境监测法;★环境监理法;★环境宣传教育法。

6)环境标准法:7)环境责任和程序法:★环境行政处罚法;★环境损害赔偿法;★环境犯罪惩治法;★环境税费承担法;★环境行政执行程序法;★环境纠纷处理法;★环境诉讼程序法等。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常识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常识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常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常识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概述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是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总称。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宪法、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管理条例等。

本章将对这些法律法规进行详细介绍。

二、宪法中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及解释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对环境保护也有相关规定。

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这一规定确立了国家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对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环境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及解释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保领域的基本法律,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原则、目标、责任、措施等内容。

本章将对环境保护法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四、环境影响评价法的主要内容及解释环境影响评价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法律,旨在通过对项目建设前后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程度。

本章将对环境影响评价法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五、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主要内容及解释大气污染防治法是我国大气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旨在保护大气环境,减少大气污染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本章将对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六、水污染防治法的主要内容及解释水污染防治法是我国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法律,规定了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和责任分工。

本章将对水污染防治法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七、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管理条例的主要内容及解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管理条例是我国固体废物管理的重要法规,旨在加强对固体废物的管理和监督,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本章将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管理条例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附件:1.《宪法》全文2.《环境保护法》全文3.《环境影响评价法》全文4.《大气污染防治法》全文5.《水污染防治法》全文6.《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管理条例》全文法律名词注释:1.环境保护:指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质量的行为。

【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范本一:详细解读】【注:本文档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详细解读,便于普法宣传与学习。

】一、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本法”)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法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目标、责任主体以及具体的环境管理措施。

二、环境保护目标本法的环境保护目标包括: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保护基本原则1. 公众参预原则:加强公众参预,促进环境信息公开,保障公众对环境事务的知情、参预、表达、监督权利。

2. 预防为主原则: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防止环境问题加剧,强化环境风险防控。

3. 污染者付费原则:环境伤害应由污染者承担责任,污染者应当赔偿受害者的损失。

4. 综合管理原则:采取综合管理措施,统筹解决区域、跨区域、全球性环境问题。

5. 监管为主原则:强化环境监管,确保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6. 支持和宽容原则:支持环境友好型企业和技术,宽容正当的可逆的环境污染行为。

四、环境管理措施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工程建设、规划调整等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环境保护要求得到有效执行。

2. 环境标准制定和执行:制定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和限值,明确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和限值,加强对环境标准的监督检查。

3. 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对重点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进行许可,限制和监控污染物排放活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生态保护与修复:保护重点生态功能区,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改善受损生态系统。

5. 自然保护区管理:建立和健全自然保护区管理制度,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

6. 环境应急管理: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减轻其对环境和人民群众的伤害。

五、法律责任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包括行政处罚、刑事追责、民事赔偿等。

环境保护法法律知识培训(9月12日)

环境保护法法律知识培训(9月12日)


四、新修环保法十大亮点
(三)强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1、新修订的《环保法》第5章“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明确公民依法享有获 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过去公众对环境信息的获取困难重 重,公众参与的途径少、门槛高。新修订的环保法规定,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 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 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2、新法还扩大了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凡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 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5年以上且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 ,都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为进一步提升公民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境 保护,监督环境保护工作,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四、新修环保法十大亮点
修订后的《环保法》强化了企业污染防治责任,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


制裁,还就政府、企业公开环境信息与公众参与、监督环境保护作出了系统规 定,法律条文从原来的6章47条增加到7章70条,增强了法律的可执行性和可操 作性。 (一)突出以人为本 新修订的《环保法》将“保障公众健康”写入第1条。此外还要建立环境与健 康监测、开展环境质量对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与环境有 关的疾病。公众健康与防控疾病写入新修订的环保法是立法以人为本理念的体 现。弥补了环境污染对公众健康影响的滞后性。 (二)立法理念有创新 新修订的《环保法》第6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公民应当增强环保意识,自觉履行环境保护的义务”。这就使每个人都成为主 体,都对环境污染有责任,环保问题要先从自身做起,同时也有与责任相适应 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的权利。另外围绕生态文明进行制度建设,采取了一 些硬的措施,如考核机制、环境信用制度、法律责任等等,是在原则制定好之 后,原则、体制、机制、制度之间都比较顺畅,体现了执法理念的创新。

2024版新环境保护法

2024版新环境保护法
的污染。
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
鼓励公众参与
新环境保护法鼓励公众参与环境 保护,保障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知
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加强信息公开
政府和企业应当加强环境信息公开, 及时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环 境执法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推广环保宣传教育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 意识和环保素养,营造全社会共同 关注环保、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REPORTING
监督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
01
02
03
实行统一监督管理
新环境保护法明确了政府 对环境保护的统一监督管 理职责,加强了部门之间 的协调配合。
推行环保督察制度
建立环保督察机制,对地 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履行环 保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明确企业作为环境保护的 责任主体,应当加强内部 管理,落实环保措施。
开展环保宣传活动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 宣传活动,增强公众环保 意识。
强化舆论引导
加强环保舆论引导工作, 营造良好的环保社会氛围。
PART 06
新环境保护法实施效果及 挑战分析
REPORTING
新环境保护法实施效果评估
环境质量改善
新法实施后,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污染物 排放量大幅减少。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联络、现场处置等方面要求。
企业应定期进行突发环境事件应 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应 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 施控制事态发展,并及时向有关
部门报告。
绿色生产、清洁生产推广
企业应积极推广绿色生产、清洁生产 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2024年度生态环境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024年度生态环境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024/2/3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 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突发环境事件以及环境行 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职责的部门,应当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境违法信息记 入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2024/2/3
森林资源保护
加强天然林保护和植树造林,扩大森林 面积,提高森林质量。
野生动植物保护
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 ,打击非法猎捕和交易行为。
9
污染防治措施要求
大气污染防治
加强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等污染治理 ,推广清洁能源。
土壤污染防治
开展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实施土 壤修复工程。
4
立法背景与意义
01
立法背景
02
立法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保护和改善环 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2024/2/3
明确了国家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基本原则,建立了环境保护的基本 制度,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 障。
数据。
2024/2/3
数据整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 类、筛选和标准化处理

数据分析
结果可视化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数 据变化趋势,评估环境
状况。
20
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报 告等形式呈现,便于理
解和应用。
评估结果反馈及改进建议
01
02
03
04
反馈机制
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政府、 企业和公众,提高环保意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保护法概述
环境保护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而环境保护法则是保护环境
的重要手段。

下面将对环境保护法进行概述,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内容
和作用。

一、环境保护法的定义与意义
环境保护法是一门立法学科,旨在保护、修复和改善环境质量,维
护人类生存环境。

环境保护法的出现和发展,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健康权具有重要的意义。

环境保护法的主要任务包括:制定环境保护法规,规范环境保护行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预防和治理污染,减少环境破坏;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利用。

二、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法的制定和实施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预防为主:强调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
破坏的发生。

2.污染者负责:追究污染者的责任和法律责任,倡导“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

3.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对环境保护活动进行监督和参与,增强环境
保护的民主性和公众参与度。

4.综合治理:强调多部门、多层级的综合治理,形成合力,推动环
境保护工作。

5.科学决策:依据科学技术、经济可行性等因素做出环境保护决策,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环境保护法的主要内容
1.环境质量标准:环境保护法规定了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质量
标准,以及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的排放标准,确保环境质量符合国
家标准和人民群众的健康要求。

2.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法要求对重大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项目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减
少负面影响。

3.污染物排放与排污许可:环境保护法规定了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并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对企业和个人的排污行为进行管制,确保
排放达标。

4.生态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法强调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生态系统的
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5.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法对于土地、水资源、森林资源等自然
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出了具体要求,防止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

四、环境法治的建设与完善
为了更好地推动环境保护工作,我国积极推进环境法治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法律框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构建了环境法律框架。

2.执法监督:建立环境执法监督制度,强化环境执法力度,打击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

3.法律责任追究: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严肃追究环境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4.公众参与: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鼓励公众对环境污染行为进行举报和起诉,增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

5.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加强与国际社会的环保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总结
环境保护法是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其内容涉及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排放与排污许可、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

通过建立环境法治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和加大处罚力度,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