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轮机性能分析报告3——透平特性的计算

合集下载

燃气轮机 课程总结

燃气轮机 课程总结
对一般亚声速级,焓降通常为80~190kJ/kg左右,而航空发 动机跨声速透平单级焓降已达420~540kJ/kg左右,叶尖圆周 速度达到500m/s以上。

在透平中,损失的能量又部分被利用的现象,叫做热重获现象。
三、多级透平的热重获问题

由于各级有损失的缘故,气流的熵增加了,实际过程 线向右偏移了,而等压线向右是扩张的。
一、型阻损失

主要由五种现象造成的:
(1)叶栅附面层中产生的摩擦损失。 (2)叶栅附面层中产生的气流分离损失。 (3)在叶片出口尾迹中产生的涡流损失和掺混损失。 (4)在气流中可能发生的激波现象引起的能量损失。 (5)在有叶片冷却时引起的冷却气流对附面层和主流的 干扰损失。
气流流经透平叶栅时产生的损失
i 表示实际涡轮级在能量转换过程中,扣除了可能
存在的各种损失后得到的; 衡量燃气轮机热经济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其大小,不仅与所选用的叶片形状、反动度、速 度比有关,而且还与级的结构特点有关。
透平的有效效率
如果再考虑轴承等机械损失Hm等,那么
e i m
u c 三、最佳速度比 1 opt

结构:平均直径Dm相同


外径Dt逐级增加,内径Dh逐级减小。
优缺点:介入以上二者之间
叶片扭曲不甚剧烈;涡轮的径向尺寸变化不太剧烈。
应用:涡轮通流部分的扩张角不大,广泛应用。
a.等内径

b.等外径
c.等中径
一般建议采用内、外壁面型线光滑、连续 的子午剖面通道。
外壳壁面倾角一般不宜超过20°~25°; 内壳壁面,则应小于15°左右(绝对值)。 某一级的内外壁总扩张角最好限制在30°~35°以 内,相邻叶栅内壁倾角之间或外壁倾角之间的差别 不宜大于8°~12°。

燃气轮机第四章 燃气透平 PPT课件

燃气轮机第四章 燃气透平 PPT课件
轮和气缸)的高温强度和使用寿命问题。 一是不断研制新的耐高温的合金材料; 一是采用冷却透平热端高温部件。 着重研究叶轮和叶片的冷却问题: 工作叶轮的应力最大; 叶片承受的温度最高。 叶片冷却效果显著、费用低,称为突破性进展!
一、先进的透平材料和涂层
图4-26透平叶片材料发展趋势
图4-27先进涂层及其降温效应
二、叶片的冷却技术
两类冷却方式: 叶根冷却
一类把冷却空气吹向叶片外表进行冷却; 叶片冷却 一类把冷却空气通入叶片内部的专门流道进行冷却。
非常复杂:
叶片整个浸浴在高温燃气中,无法实现外部冷却; 叶片本身尺寸小,形状也较复杂,内部冷却复杂。
采用空气冷却叶片——从压气机引来一定量的空气,使 其流过叶片内部的冷却通道后,排入主燃气流中。
措施:在冷却空气入口处加装滤网;自压气机内径处引来冷 却空气;在动叶顶开清除孔 。
三、透平叶片的闭环蒸汽冷却
从外部引来蒸汽,对透平的静叶和动叶片冷却后再 引至外部,即蒸汽与燃气隔开而不流入燃气中.
优点:
①消除了冷却空气掺入导致的燃气温度降低; ②无冷却空气掺混引起的扰动,消除扰动损失; ③不需要从压气机中引气,减少了抽气损失。
i > 12~15°
用特性曲线定量估算这种影响。
二、透平特性线的表示方法
通常采用相似参数来绘制
以相似参数为坐标绘制的特性线为通用特性, 不受具体参数变化的影响。
qT T3* p3*
n T3*
T

p3* p4*
T
PT T3*
流量相似参数 转速相似参数
Macz
MauBiblioteka 流动相似=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动力相似

燃气轮机轴流透平子午流面设计-动力机械课程设计

燃气轮机轴流透平子午流面设计-动力机械课程设计
8
2.5叶栅尺寸计算
1.计算静叶、动叶轴向宽度 2.计算动静叶间轴向间隙 3.计算通流部分总长 4.计算径向间隙
9
1.设计任务 2.设计流程 3.计算结果 4.分析与总结
10
3.1叶栅尺寸
11
3.2参数计算值与设定值误差 3.3各级焓降与效率
12
3.4流道形状
13
1.设计任务 2.设计流程 3.计算结果 4.分析与总结
18
谢谢~ 欢迎批评指正!
19
动力机械课程设计大 作业展示
1.设计任务 2.设计流程 3.计算结果 4.分析与总结
2
1.设计任务
设计燃气轮机轴流透平子午流面 给定设计参数如下:
3
1.设计任务 2.设计流程 3.计算结果 4.分析与总结
4
2.1级组参数估计
1.取透平效率 =0.918,微级效率 2.计算 3.计算z级透平重热系数 4.得到平均级内效率
无量纲高度 静叶绝对出气角α1 1
0.8
0.6
0.4
0.2
0
20
22
24
26
28
30
α1/ 32 °
无量纲高度 动叶绝对出气角α2 1
0.8
0.6
0.4
0.2
0
81
82
83
84
α2/ 85°
静叶绝对出气角α1随着叶高的增大而增大,但变化 幅度较小,仅为10°左右;动叶绝对出气角α2随叶 高增大,但变化幅度很小,仅为3°左右。
17
4.分析与总结(续)
对燃气轮机透平设计的基本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燃气轮机的设计过程要比这
复的多,可能还要进行一系列的模型试验; 对于在动力机械课程上学到的一些如反动度、速比、

电站燃气轮机轴流式燃气透平的特性曲线

电站燃气轮机轴流式燃气透平的特性曲线

电站燃气轮机轴流式燃气透平的特性曲线与压气机相类似,燃气透平的级也是一系列基元级叠置而成的。

透平级的性M (㎏/s)、膨胀比δ*和等熵膨胀效率η*t (或ηt)能也可以用流经透平级的燃气流量g等这些参数来描写。

同理,由许多个级串联而成的多级燃气透平的性能,也必然可以用以上这些参数的综合值来表示。

M 、燃气初温T*3当燃气透平在非设计的工况运行时,流经透平的燃气流量g和初压p*3、膨胀比δ*(或δ)、透平的转速n t、效率η*t(或ηt)以及功率,都会发M 、T*3、p*3和δ*生相应的变化。

但是,研究表明;当流经透平的燃气参数g已定时,透平的运行工况点也就被完全确定了。

那时,透平的转速n t、效率η*t (或ηt)和功率p t,必然也会有一个完全确定的数值。

研究燃气透平特性曲线的实M 、T*3、p*3、δ* (或质就是在于:探讨在透平变工况的条件下如何正确地确定gδ)、n t、η*t (或ηt)这些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问题。

图5-35中给出了一张当燃气的初参数p*3和T*3恒定不变时,透平的相对体G和效率η*t与透平膨胀比δ*和相对转速n之间的变化关系图。

积流量v(图中- Gv=G v/G v0–nt=n t/n t0下脚“0”表示设计工况下的参数)图5-35 T3*和p3*=常数时透平的变工况特性曲线由图可知,当透平转速维持恒定不变时,随着膨胀比δ*的增高,流经透平的燃气体积流量G v(m3/s)将随之增大;透平的效率η*t也有相当幅度的变化;当转速升高时,为了流过同量的燃气体积流量G v ,透平的膨胀比δ*必须有所增大,也就是说,燃气流经透平时所必须克服的阻力加大了。

试验表明:当燃气初温T *3和转速n t 恒定不变时,不论燃气的初压p *3如何改变,为了流过同量的燃气体积流量G v 所必须保证的透平膨胀比δ*将是相同的。

这就是说,图5-35所示的变工况特性曲线,对于T *3=常数,而p *3不断改变的运行情况来说,是可以彼此通用的。

燃气轮机系统建模与性能分析

燃气轮机系统建模与性能分析

燃气轮机系统建模与性能分析摘要:燃气轮机机组具有超强的北线性,人们掌握它的具体实施工作过程运行规律是很难得。

在我过电力工业中对它的应用又不断加强。

为了更加透彻的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通过建立燃气轮机机组系统建模及模拟比较研究机组设计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分析它的性能。

关键词:燃气轮机;系统建模;性能1模拟对象燃气轮机的物理模型在标准IS0工况条件(15℃101.3kpa及相对湿度60%)下,压气机不断从大气中吸入空气,进行压缩。

高压空气离开压气机之后,直接被送入燃烧室,供入燃料在基本定压条件下完成燃烧。

燃烧不会完全均匀,造成在一次燃烧后局部会达到极高的温度,但因燃烧室内留有足够的后续空间发生混合、燃烧、稀释及冷却等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使得燃烧混合物在离开燃烧室进入透平时,高温燃气的温度己经基本趋于平均。

在透平内,燃气的高品位焙值(高温、高压势能)被转化为功。

1.1燃气轮机数值计算模型与方法本文借助于 GateCycle软件平台,搭建好的燃气轮机部件模块实现燃气轮机以上物理模型的功能转化,进行燃气轮机的热力学性能分析计算的。

在开始模拟燃气轮机之前,首先对燃气轮杋部件模块数学模型及计算原理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1.2压气机数值计算模型式中,q1、q2、ql分别为压气机进、出口处空气、压气机抽气冷却透平的空气的质量流量;T1*、 p1*分别为压气机进出口处空气的温度、压力;T2*、 p2*分别为压气机出口处空气的温度、压力ηc 、πc分别为压气机绝热压缩效率,压气机压比γa 为空气的绝热指数;ρa为大气温度;∅1为压气机进气压力损失系数ιcs 、ιc分别为等只压缩比功和实际压缩比功i*2s、i*2、i*1分别为等只压缩过程中压气机出口处空气的比焓,实际压缩过程中压气机出日处空气的比烩和压气机进日处空气的比焓;当压气机在非设计工况下工作时,一般计算方法是将压气机性能简单处理编制成数表,通过插值公式求得计算压气机的参数,即在压气机性能曲线上引入多条与喘振边界平行的趋势线,这样可以把压比,流量,效率均视为平行于喘振边界的等趋势线和转速的函数。

燃气轮机组热力计算指标

燃气轮机组热力计算指标

π = P ∗ (1)∗∗ ∗ ∗ ∗燃气轮机组热力计算指标体系1.电站燃气轮机热力循环的主要参数及性能指标1.1.燃气轮机热力循环主要参数燃料1C —压气机; B —燃烧室;T —透平;G —发电机;1—压气机进口;2—压气机出口亦即燃烧室进口;3—燃烧室出口亦即透平进口;4—透平出口图 1 为常用的燃气轮机热力系统组成方式,燃气轮机的热力循环参数主要有 两个:压缩比和温度比。

1)压缩比(简称压比):压气机出口压力与进气口压力之比,用π表示, 计算公式为:P 21式中,P 1 ——燃气轮机进气道后,压气机进口导叶前的滞止压力(上角标“*”表示“滞止”状态),Pa 或 MPa ,P 2 ——压气机出口处的滞止压力,Pa 或 MPa ,P 1 ,P 2 可通过参数测点读出数值。

2)温度比(简称温比):透平进口处的温度与压气机进口处的温度之比,τ=T∗ (2)∗∗∗∗∗∗∗∗=C p T3―T4―C p T2―T1)………………∗∗∗∗f=G c kg燃料/kg空气;k为绝热指数;若用τ表示,计算公式为:T31式中,T1——压气机进口处的滞止温度(在开式燃气轮机循环中,即为环境温度T e),T3——透平进口处滞止温度,K,T1=T e可通过参数测点读出数值。

1.2.燃气轮机性能指标描述燃气轮机热力的主要性能指标有两个:比功和循环热效率。

1)比功:指单位质量的空气流过装置时,燃气轮机向外界输出的净功,记为W n,忽略燃气和空气在流量上的差异,则W n=W T―W C=C p(T3―T4)―C p(T2―T1) (3)式中,W T——透平的比功,J/kg或kJ/kg;W C——压气机的比功,J/kg或kJ/kg;C p——工质的定压比热(在知道压力、温度时,可查表得出)。

2)循环热效率:当工质完成一个循环时,输入的热量功转化为输出功的部分所占的百分数,记为ηgt,计算公式为:W n ηgt=fH u =W n T4―T1p(32)=1―T3―T2=1―π1k―1k(4)式中,f——燃料的质量流量与空气的质量流量之比,称为燃料空气比;G fG f指燃料流量,kg/s;G c指进入压气机的空气流量kg/s;有效功率:q n=W n G c= ηgt H u ;式中 B 为气耗量 q n Q f S cc = P gt (6)H u ——燃料的热值,J/kg 或 kJ/kg ,通常指低热值;q B ——单位质量空气在燃烧室中吸取的热量,J/kg 或 kJ/kg ;3)耗气率:产生单位有效功率时的燃料消耗量,kg/(kW ⋅h )Bg e = q n =3600G f q n36004)热耗率:产生单位有效功率所耗的燃料热量,kJ/(kW ⋅h )q e = BH u=3600 ηgt2.联合循环机组的主要参数及性能指标2.1.联合循环热效率和功比率热效率和功比率是联合循环的两个基本特性参数,以常规的余热锅炉型联合 循环(一台燃气轮机、一台余热锅炉、一台汽轮机,电动机可以一台,也可以两 台,也称“一拖一”方案)为例,介绍这两个参数。

燃气轮机性能的分析与优化

燃气轮机性能的分析与优化

燃气轮机性能的分析与优化燃气轮机,是一种能够将燃油与空气通过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转换为热能、动能和电能的设备。

它广泛应用于航空、能源、交通等领域,已成为现代化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设备。

然而,在燃气轮机的使用中,由于燃烧室、透平、叶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性能存在着种种提升的可能。

因此,研究燃气轮机性能的分析与优化,对于提高其效率、减少排放、延长寿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燃气轮机性能的分析燃气轮机的性能分析主要是指对其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的分析,具体包括燃烧室、透平、叶轮、进排气系统等几个方面。

1. 燃烧室燃烧室是燃气轮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其能否高效燃烧燃料,直接关系到燃气轮机性能的好坏。

因此,在燃烧室的设计中,需要考虑燃烧稳定性、热量失真、热应力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充分利用高温高压气体的能量,增加热回收装置的数量,提高热效率。

2. 透平透平是燃气轮机的能量转换装置,其输送的功率直接影响燃气轮机输出功率的大小。

在透平设计中,需要考虑叶片的数量、载荷分布、高速旋转时的稳定性等因素。

此外,透平的叶片材料和涂层的选用,也可以对燃气轮机的输出功率产生重要影响。

3. 叶轮叶轮是燃气轮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能否有效提高燃气轮机的机械效率和输出功率。

在叶轮设计中,需要考虑叶片的数量、形态、叶间距等因素,以及叶片和轮盘间的间隙和治理等问题。

为了确保叶轮的质量和性能,需要采用先进的模拟和测试技术,对叶轮的流场、应力和振动等参数进行准确的测量和评估。

4. 进排气系统进排气系统是燃气轮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燃气轮机的运行效率和寿命。

在进排气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气体的流量和压力,以及燃气轮机内部和外部的温度控制和噪声控制等问题。

为了确保进排气系统的顺畅和高效,需要采用先进的流体力学和声学技术,对气流和声场进行分析和优化。

二、燃气轮机性能的优化在燃气轮机性能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采用一系列的优化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燃气轮机的效率、减少排放、延长寿命等方面的优异表现。

03_03_燃气透平原理与特性

03_03_燃气透平原理与特性
第三章
燃气轮机各部件的工作原理
第一节 压气机原理与特性 第二节 燃烧室原理与特性 第三节 燃气透平原理与特性
电站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工作示意图
Siemens V94.3A燃气轮机结构示意图
第一节 燃气透平原理与特性
一、透平的类型、结构及特点 二、透平级的工作原理 三、透平的特性 四、透平的冷却
一、燃气透平的类型、结构及特点
1、燃气透平的基本功用
o 燃气轮机的三大部件之一
• 最为重要的部件
o 将来自燃烧室的燃气中的热力势能转化为机械功 o 带动压气机 o 向外界输出净功。
2. 基本类型
(1)轴流式
• • • • • • • • 因机内气体在总体上沿轴向流动而得名 优点:流量大、效率高(91%左右,最高可达94%) 缺点:级的作功能力低 应用场合:大功率的燃气轮机主要采用轴流式 因机内气体在总体上沿径向流动而得名 优点:级的作功能力大 缺点:流量小,效率低(目前为88%左右) 应用场合:中小功率的燃气轮机主要采用向心式
主要缺点: (1)由于需要一定 的蒸汽,所以闭环蒸 汽冷却一般适用于联 合循环燃气轮机,不
大适用于单循环燃气 轮机;
(2)冷却系统及结构大大复杂化,可靠性尚待验证。
思考题
第三章 燃气轮机各部件的工作原理(P35~ P77)
2. 燃气轮机所使用的压气机有哪两种类型?它们各有哪些特点? 4. 何谓扭速?何谓理论功?理论功是否可全部转换为气体的压 力能? 5. 压气机级的理论功为什么会受到限制? 7. 试绘图说明单级压气机在转速一定、体积流量增大和减小时, 速度三角形的变化情况。 15. 防止压气机喘振的主要措施有那些?各有哪些优缺点? 21. 燃烧室有哪几种主要类型?它们各有哪些优缺点? 22. 火焰管及过渡段的冷却方式有哪几种? 25. 何谓DLN燃烧室? 34. 试说明,为什么燃气轮机装置可以采用较高的工作温度而汽 轮机装置不可以?

7-燃气轮机-第七讲 燃气透平的基本参数和特性

7-燃气轮机-第七讲 燃气透平的基本参数和特性
流量功率效率等转速进气参数背压等涡轮的变工况举例变化很小但叶轮的气流进气角变化可能很大而动叶片几何进气角1c不变气流进入工作叶栅时会发生撞击和分离冲角愈大愈严重
第四章 燃气透平工作原理和结构
1、燃气透平工作原理 2、燃气透平的基本参数和特性 3、燃气透平结构 4、燃气轮机振动事故处理
一、多级压力级涡轮的基本参数
一、涡轮的变工况
• 所谓涡轮工况的变化,通常指各工况参数的变化: • (1)转速nT; (1)转速n 转速 • (2)涡轮级前压力和温度(p3*、T3*)等进气参数的变化; (2)涡轮级前压力和温度( 涡轮级前压力和温度 • (3)涡轮级后背压 (p4)等参数的变化。 (3)涡轮级后背压 等参数的变化。 • 会导致各级间的焓降重新分配、速度三角形的变化以及 在叶片进口出现冲角等; • 最终必将引起涡轮级的综合参数的变化,如流量、轴功 以及效率等性能参数。
1、膨胀比πT* 膨胀比π
* * * * π T = π T 1 × π T 2 × ⋅ ⋅ ⋅ × π Tn
n为级数。
2.涡轮的轴功率
(1)内功率NT 内功率N ——涡轮内功 涡轮内功L ——涡轮内功LT为各级轴功之和
LT = ∑ LTi = ∑ H = ∑η H = η
i =1 i =1 * i i =1 * sti * is
G T T3* p
* 3
p π = p
* T
* 3 * 4nT Tຫໍສະໝຸດ * 3LT * T3
η
* T
涡轮特性的表示
G T T3* π * , n T 一般 = f1 T * p3 T3*
* π * , n T ηT = f 2 T T3*

重型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尺寸

重型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尺寸

重型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尺寸重型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尺寸1.引言重型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尺寸是燃气轮机设计和运行中关键的参数之一。

其尺寸的大小和形状直接影响着燃气轮机的性能和效率。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重型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尺寸的重要性、设计原则和个人见解。

2.重要性重型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尺寸对于燃气轮机的性能和效率至关重要。

适当的尺寸可以优化气流的流动,减少能量损失,提高转子的动力输出。

合理的叶片尺寸还能够减小燃气轮机的噪音和振动。

正确的叶片尺寸设计能够显著提升燃气轮机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3.设计原则在确定重型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尺寸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气流参数,包括气流速度、压力、温度等。

这些参数可以影响叶片的受力情况和热应力分布,因此需要进行精确的计算和分析。

其次是叶片材料和结构特性,不同的材料和结构对叶片尺寸有不同的要求。

最后是燃气轮机的设计工况和运行环境,这也是确定叶片尺寸的重要依据。

4.个人观点在我看来,重型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尺寸的设计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它需要工程师兼顾材料、气流、结构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要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

只有在融会贯通了这些知识和经验后,才能设计出优秀的叶片尺寸方案,为燃气轮机的性能提升贡献力量。

5.总结回顾重型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尺寸是燃气轮机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参数,其设计需要考虑气流参数、叶片材料和结构特性,以及燃气轮机的设计工况和运行环境。

合理的叶片尺寸设计可以显著提升燃气轮机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在设计重型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尺寸时,需要工程师兼顾多方面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设计出优秀的叶片尺寸方案。

重型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尺寸的设计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在本文章中,我们深入探讨了重型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尺寸的重要性和设计原则,并分享了个人观点和理解。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重型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尺寸的知识。

重型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尺寸的设计是燃气轮机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决定了燃气轮机的性能和效率。

燃气轮机性能分析报告3——透平特性的计算

燃气轮机性能分析报告3——透平特性的计算

燃气轮机性能分析报告3——透平特性的计算透平是燃气轮机中的关键部件,它负责将高温高压的燃气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透平性能的计算对于燃气轮机的设计和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透平特性的计算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透平的特性是指透平在特定工况下的温度、压力、转速和功率等参数之间的关系。

透平特性的计算可以通过实验测试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进行。

实验测试是通过在实际透平上安装传感器,测量透平工作参数进行分析。

数值模拟则是通过建立透平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计算。

对于透平特性的计算,首先需要确定计算所需的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透平的压比、温度比、效率和转速等。

压比是指透平出口压力与入口压力之比,温度比是指透平出口温度与入口温度之比,效率是指透平的能量转化效率,转速是指透平的转速。

接下来,可以使用理论计算方法对透平的性能进行计算。

透平的特性计算可以基于绝热效率、多级级数或二维透平理论等方法进行。

绝热效率法是透平特性计算的一种常用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透平的绝热效率与进口和出口参数之间的关系。

透平的绝热效率可以根据透平的设计参数和进口气体的性质进行计算。

多级级数法是透平特性计算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这种方法将透平分解为多个级数,并将每个级数的特性进行计算。

透平的整体性能可以根据各级数性能的组合进行计算。

二维透平理论是透平特性计算的一种较为精确的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二维气体流动理论,考虑了透平的气流分布和叶轮叶栅等参数的影响。

透平的性能可以通过建立透平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

最后,可以使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透平特性进行数值模拟。

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可以通过离散化透平的几何模型和边界条件,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计算,得到透平的性能结果。

综上所述,透平特性的计算对于燃气轮机的设计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透平特性的计算,可以了解透平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从而优化燃气轮机的设计和运行参数,提高燃气轮机的性能和效率。

燃气轮机热力循环性能的分析计算

燃气轮机热力循环性能的分析计算

燃气轮机热力循环性能的分析计算【摘要】本文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从能量利用的角度出发,引入无量纲熵参数,对燃气轮机装置热力性能参数进行热力性能完善程度评价与分析,为燃气轮机装置的热力性能优化设计提供技术途径。

【关键词】燃气轮机;热力循环;性能;分析;计算【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from the Angle of energy use, introducing the dimensionless parameter entropy, the gas turbine thermal performance parameters device thermal performance perfect degre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the device for gas turbine thermal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design provides technical way.【key words 】gas turbine; Heat engine cycle; Performance; Analysis; calculation1 引言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燃气轮机热力循环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热点之一是注蒸汽燃气轮机循环的研究。

它不仅具有高效率、高比功的特点,而且它在变工况性能、污染控制等方面的优越性也倍受国内外研究者的青睐。

目前世界上正研制和开发的、比较先进的燃煤发电技术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和增压流化联合循环。

本文将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中的先进燃煤技术与注蒸汽循环结合起来,对循环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计算,就各参数对循环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2循环过程简介煤在气化炉中形成粗煤气,经过热交换器,降温放热以加热给水产生回注用蒸汽,再经过脱硫、除尘变为洁净煤气,作为循环所用的燃料进入燃烧室。

大型燃气轮机冷却空气量分配及透平膨胀功计算方法研究

大型燃气轮机冷却空气量分配及透平膨胀功计算方法研究

大型燃气轮机冷却空气量分配及透平膨胀功计算方法研究摘要: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具有丰富的资源和稳定的供应。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天然气作为一种重要的替代能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其中,燃气轮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发电设备之一。

燃气轮机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来驱动涡轮旋转并产生电能的装置。

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大型燃气轮机冷却空气量分配及透平膨胀功计算方法,旨在提高燃气轮机的性能和可靠性,为人类提供更加清洁、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

关键词:大型燃气轮机;冷却空气量;分配;透平膨胀功;计算方法前言:现阶段,在燃气轮机运行过程中,高温高压气体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加以有效的冷却,会导致发动机过早失效甚至爆炸。

因此,燃气轮机的冷却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到散热面积的大小、冷却介质的选择以及冷却方式等因素一、大型燃气轮机冷却空气量分配及透平膨胀功计算背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大型燃气轮机作为一种高效的动力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

然而,由于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和高压环境,气体涡流与叶片表面之间的热交换效率较低,从而导致燃气轮机的冷却问题成为制约其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气缸内的温度分布,提高冷却效果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话题。

目前,传统的冷却方式主要包括水冷系统和风冷系统两种。

其中,水冷系统的优点在于能够提供稳定的冷却效果,但是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以及相应的处理设施;而风冷系统的优点则在于不需要大量水源,但存在通风噪声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的影响,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改进方案,如采用多级冷却器、增加冷却介质数量等等[1]。

除了冷却技术的研究外,透平膨胀功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透平膨胀功是指在燃气轮机工作时,通过改变进气压力来实现功率输出的变化。

该过程涉及到多个变量的影响,例如进气压力、出口压力、转速等因素。

因此,对于透平膨胀功的准确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型燃气轮机冷却空气量分配(一)动量守恒在气力发动机中,动量的守恒定律是至关重要的。

燃气轮机燃烧室与透平交互作用研究进展

燃气轮机燃烧室与透平交互作用研究进展

高温部件 的实验 平台与计算开发是支撑设计体 系建设的重要基础 。 关键 词 : 燃 气轮机 ; 燃烧室 ; 透平 ; 交互作用
中 图分 类 号 : T K 4 7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5 5 4 9 ( 2 0 1 3) 0 4 — 0 2 1 1 — 0 6
为提 高 燃气 轮 机 循 环 功率 和热 效率 , 当代 先
c o mp l e x l f o w a n d h e a t t r a n s f e r p h e n o me n o n . As t h e t u r b i n e i n l e t t e mp e r a t u r e i n c r e a s e s ,c o mp o n e n t s i n t e r a c t i o n d i r e c t l Y a f f e c t s t h e c o mb u s t i o n c h a mb e r a n d b l a d e t e mp e r a t u r e l e v e 1 .T h e c o mb u s t o r / t u r b i n e i n t e r a c t i o n s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e s p e c i a l l y t y p i c a l t h e o r e t i c a l a n d e x p e r i me n t a l r e s e a r c h,n u me r i c a l s i mu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i s s u mma i r z e d .T h e i n t e r a c t i o n i s s u e i n c l u d e s h o t s t r e a k.t U r b u l e n c e ,r a d i a t i o n.s wi r l a n d wa k e .T h e f u n d a me n t a l r e s e a r c h h a s ma d e mu c h p r o g r e s s ,h o w e v e r ,t h e v e r i i f c a t i o n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u n d e r r e a l i s t i c e n g i n e c o n d i t i o n n e e d mo r e e f f o r t s . E x p e r i me n t a l f a c i l i t y a n d c o mp u t a t i o n a l c a p a b i l i t y a r e i mp o r t a n t t o d e s i g n t h e s y s t e m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Ke y wo r d s : g a s t u r b i n e ;c o mb u s t o r ;t u r b i n e ;i n t e r a c t i o n e f f e c t

燃气轮机性能计算标准的比较分析

燃气轮机性能计算标准的比较分析

燃气轮机性能计算标准的比较分析0 引言“为应对全球变暖,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至45%。

”这样的承诺完全可以被看成是我们当前应该大力发展节能减排事业的动力所在。

单位GDP的能耗水平,即每生产万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反映能源消费水平和节能降耗状况的主要指标。

从我们国家的指标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指标的对比中不难发现我们国家用电环节存在很大的降耗空间。

当前由阿尔斯通、GE、西门子、三菱等国外公司引进的燃气轮机机组在性能试验时均不采用国内标准进行试验。

国内标准在关于航空用燃气轮机性能验收方面研究得比较多,但是在发电用燃气轮机性能验收方面却研究得比较少。

本文通过对ASME、ISO和GB在燃机性能试验上的比较分析,提出在发电用燃气轮机性能验收试验上的几点建议。

1 标准简介ASME PTC22-2005 Gas Turbines Performance Test Codes 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The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简称ASME)在2005年颁布的一个关于燃气轮机性能计算的标准。

该标准是在ASME PTC22-1997(R2003)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实践修改而成。

这个标准是和1953年该协会颁布的PTC22标准一脉相承的。

制定该系列标准的目标是测定燃气轮机的排气流量和排气能量,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其他燃机性能参数。

在不断的实践中和算法更新中,达到不断减小不确定度的目的。

BS ISO2314:2009 Gas turbines-Acceptance tests 是英国制定并采用的关于燃气轮机性能计算的标准。

在该标准推出并施行的同时,废除了BS3135:1989 的标准。

ISO是国际标准组织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tandardization的缩写。

某型燃气轮机透平转子空气系统数值计算

某型燃气轮机透平转子空气系统数值计算

Nu rclC luain o eo d r rS se o a ubn tr meia ac lt nS c n ayAi ytm fG sT rieRoo o
Y N iu ,VZii gZ A GCeg i UNn A GQ— oL h-a ,H N hn- , i g qn yY g
( 尔滨 汽轮 机 厂有 限责任 公 司 , 尔滨 104 ) 哈 哈 506
摘要 : 根据流体动力学理论 , 针对某 型燃气轮机透平转子空气 系统进行 了流体动力学计算 , 获得不 同工况下透平转 子冷却空气流量和各漏气孔 的流量分 配情 况 , 满足实际工程分析的需要。
关键词 : 空气 系统 ; 流量分配 ; 流场特性 分类号 : 2 24 V 3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0 -84(0 1 0 -460 1 15 8 2 1 )60 0 - 0 2
第一单元进 口为压气机某级 后抽气 口, 给定进 口总压 范 围, 口为透平 盘前端 轴处 , 出 给定 出 口静 压范 围。模 型 的壁
3 个单 元 : 压气 机抽 气部 分 , 平盘进 口部 分 以及 透平盘 部 透

收稿 日期 :0 10 -7 2 1 -50

监 詈

图 4所示为 第一 单元 模 型流 场 的马 赫数 、 温度 变化 云
热而直接从 压气机的不同位置直接 引 向透平 的不同位置 , 而
这部分空气在压气机压 缩和透 平膨胀 过程 中都要 扣除效 率 损失 , 降低 了机组 的功率 和效率 , 因此 冷却 空气量 的计算 对
整个机组热平衡以及透平冷却系统的设计非常重要 I 。 2 J
本文选取某型燃气轮机的透平转子空气 系统进行研究 ,

燃气轮机性能分析报告3——透平特性的计算

燃气轮机性能分析报告3——透平特性的计算

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燃气轮机性能分析(报告三)学号:专业: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生姓名:任课教师:2010年4月透平特性的计算一、透平特性计算的意义目前,燃气轮机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船舶、发电等诸多领域,提高燃气轮机的性能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透平变工况通常是指转速、入口压力、温度以及出口压力的变化。

上述参数的变化将会导致级间热降的重新分配、速度三角形的变化以及流动损失的改变,最终引起涡轮级综合参数(流量、效率以及功率)的变化。

讨论变工况可以更好的了解已设计好的透平在工况变动时性能的变化(如功率、效率、扭矩等)和各参数的变化规律。

使运行时能情况明了。

一个好的透平,应该在设计工况和变工况下都是工作良好的。

在设计时,就要预先考虑变工况的性能,对于变工况运行时间较长的机组,尤其要注意到这点。

工况变动的多少,要视具体任务而定。

如机车的燃气轮机,在拖动平原地区长途特快客车时,工况就变得少,如果是站内调度车厢之用,工况就变动得多。

此外,讨论透平变工况还可以为整个装置的变动工况计算及调节控制系统设计提供必要的数据。

二、特性线获取的方法概述变工况特性曲线的决定方法分实验和计算两种。

实验法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数据,也是校核计算法是否准确的客观标准。

但实验法要有一定的设备和消耗,在机器未制造出来以前,也无法进行。

整台透平试验,要有足够大的风源,只有专门的科研生产机构才能实现。

当然,也可根据相似原理,做缩小比例的模型试验,此时就要做模型。

总之,试验费用是昂贵的。

实验法是好,但不易办到。

计算法虽准确度差点,却容易实观。

计算的方法较多,把用经验公式或类似机组的比拟方法除外,则现存的计算法基本原理都差不多。

把透平看成一个流道,以平均直径处基元级代替级,在各轴向间隙(即前述之特征截面)处满足基本方程(即连续方程、能量方程、运动方程和状态方程),就可推算出各不同相似准则数下(如膨胀比和折合转速),其它准则数(如效率、折合流量等)为多少。

各种方法的不同大致是由计算时选用的叶栅损失模型、简化假定和计算技巧不同造成的。

03-3燃气透平原理

03-3燃气透平原理

工作气体温度高; 燃气透平级焓降高、转换能量大、燃气透 平级的气动负荷大,整个透平的级数少
4
燃气透平的工作原理 燃气透平的特性曲线 燃气透平零部件的冷却 燃气透平高温部件的材料和涂层
5
§5.1 燃气透平的工作原理
当高温高压的燃气流过透平静叶(喷嘴) 时,使气流加速,相应地燃气的压力和 温度却会逐渐下降。在静叶中燃气的部 分焓值转化成为动能,当这股具有相当 速度的燃气以一定的方向喷射到工作轮 上的动叶流道中去时,就会在动叶片上 产生周向分力,从而推动工作叶轮连续 旋转,并使燃气速度下降,在这个过程 中,燃气就把部分能量传递给了工作叶 轮,使叶轮在高速旋转中对外界作出机 械功。
28
§5.2 燃气透平的特性曲线
(2)在折合流量一 折合流量一 定时, 定时,折合转速随 膨胀比提高而增加, 膨胀比提高而增加, 但膨胀比的增加会 有一个最大值。 有一个最大值。相 同膨胀比对应的大 折合转速点为低效 率点。 率点。
29
§5.2 燃气透平的特性曲线
(3)在膨胀比一定 膨胀比一定 时,小的折合流 量与较大的折合 转速对应。 转速对应。
14
§5.1.3 透平级中工质能量的转化关系
燃气流过动叶时,燃 气压力继续下降(同 时会引起温度和焓值 的降低),可以促使 相对速度w2增高,其 结果在工作叶轮上将 会有一部分压力势能 转化为膨胀功。
15
§5.1.3 透平级中工质能量的转化关系
在透平级中, 在透平级中,动叶 流道的通流面积为 等截面的燃气透平 等截面的燃气透平 级,称为冲动式透 称为冲动式透 平级, 平级,反动度=0 反动度=0
49
涡轮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1、叶型技术
50
涡轮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燃气轮机性能分析
(报告三)
学号:
专业:动力机械及工程
学生姓名:
任课教师:
2010年4月
透平特性的计算
一、透平特性计算的意义
目前,燃气轮机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船舶、发电等诸多领域,提高燃气轮机的性能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透平变工况通常是指转速、入口压力、温度以及出口压力的变化。

上述参数的变化将会导致级间热降的重新分配、速度三角形的变化以及流动损失的改变,最终引起涡轮级综合参数(流量、效率以及功率)的变化。

讨论变工况可以更好的了解已设计好的透平在工况变动时性能的变化(如功率、效率、扭矩等)和各参数的变化规律。

使运行时能情况明了。

一个好的透平,应该在设计工况和变工况下都是工作良好的。

在设计时,就要预先考虑变工况的性能,对于变工况运行时间较长的机组,尤其要注意到这点。

工况变动的多少,要视具体任务而定。

如机车的燃气轮机,在拖动平原地区长途特快客车时,工况就变得少,如果是站内调度车厢之用,工况就变动得多。

此外,讨论透平变工况还可以为整个装置的变动工况计算及调节控制系统设计提供必要的数据。

二、特性线获取的方法概述
变工况特性曲线的决定方法分实验和计算两种。

实验法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数据,也是校核计算法是否准确的客观标准。

但实验法要有一定的设备和消耗,在机器未制造出来以前,也无法进行。

整台透平试验,要有足够大的风源,只有专门的科研生产机构才能实现。

当然,也可根据相似原理,做缩小比例的模型试验,此时就要做模型。

总之,试验费用是昂贵的。

实验法是好,但不易办到。

计算法虽准确度差点,却容易实观。

计算的方法较多,把用经验公式或类似机组的比拟方法除外,则现存的计算法基本原理都差不多。

把透平看成一个流道,以平均直径处基元级代替级,在各轴向间隙(即前述之特征截面)处满足基本方程(即连续方程、能量方程、运动方程和状态方程),就可推算出各不同相似准则数下(如膨胀比和折合转速),其它准则数(如效率、折合流量等)为多少。

各种方法的不同大致是由计算时选用的叶栅损失模型、简化假定和计算技巧不同造成的。

一般地说,所作假定越符合实际,计
算结果就越准确,相对说来计算也越繁复。

所以,使得计算简单,而且误差又不过大的方法,就较实用。

本报告将介绍一种以气动函数为基础、利用平面叶栅吹风数据计算涡轮特性的方法。

三、计算的前提假设
本方法是以下列简化假定下为基础的 1、流动是稳定的;
2、透平中的流动处在雷诺数的自模化区;
3、在透平静叶栅和动叶栅的对应位置上,燃气的p c 和k 相同,对应点上的温度变化不剧烈时,基本合理;
4、透平内部与外界无热交换;
5、略去地心引力影响。

在这些前提下,对于几何相似的透平,按相似理论,只需给定两个无因次准则即可进行计算。

一般来说,如能保持透平的0c M 和u M ,或是1c λ和u λ相等,则几何相似透平内之流动即相似,从而说明透平性能的无因次参数个个相等。

若能按1c λ和u λ来整理试验数据,则所得曲线就具有通用性。

此外,由于流量公式为:
*
0()c G mA λ=
,式中m =
转速公式为:60
dn
u π=
保持1c λ和u λ相等的条件也可以用涡轮的折合流量和折合转速相等代替。

四、计算步骤
计算从第一级开始,按照连续性方程,逐级往下算。

只要进入透平第一级的两个相似参数相等,透平就处于同一工况。

0c λ相等,就保证了1c λ相等,本算例任意给出第一级的1c λ、u λ,通过计算就可一获取特性线上的一个确定的工况点。

(1)任意给定一组1c λ、u λ
(2)由叶栅实验曲线查得静叶出口气流角111()c ααλ=和静叶的速度系数
1
()c ϕϕλ=
(3)由图1可以查到静叶总压恢复系数11(,)c σσϕλ=,流量函数可由以下公
式计算1
1
1112121
21111(,)1211k
k c k c c c k k k q f k k λϕσϕλλλ--⎡⎤--⎢⎥++⎢⎥⎛⎫
⎣⎦== ⎪
-⎡⎤⎝⎭
-⎢⎥+⎣⎦
,其也可由图2查表得出。

图1、当4/3k =时,1σ和1,c ϕλ的关系
图2、当4/3k =时,q σ和1,c ϕλ的关系
(4)111cos c u c λλα=;111sin c z c λλα= (5)1
1
1(
)c z
c u u
arctg λβλλ=-
(6
)11
11w c wcr w a λλ==(7)1*2
11*
011(2cos )1
w u u c T k T k λλλα-=+-+ (8)按1w λ1β,可由叶栅试验数据查得动叶速度系数11(,)w φφβλ= (9)动叶栅流量函数可由下式求出 ()
111221**22
2(1)10
()
sin ()()sin /c w w k k w
q A q A T
T
λασλλβ+-=,式中122()w ββλ=可由叶栅资料
查得。

(10)知道了动叶速度系数φ和动叶流量函数22()()w w q σλλ可由图2查到动叶相对出气角的无因次表达形式22
1w wcr
w a λ=,又由图1可以反查出动叶的总压恢复系数2()w σλ
(11
)220w cr w a λ=(12)
22200cos u cr cr w w a a β=;22200sin z cr cr
w w
a a β= (13)2200u u u cr cr c w a a λ=-,2200z z cr cr c w a a =
,2
0cr c a =,
20220z
cr u cr
c a arctg c a α⎛⎫ ⎪ ⎪= ⎪ ⎪⎝⎭
(14)
212
002()/2u u
u c u cr cr
h c a a λλ∆=- (15)*2*2
00111/2
u
cr h T k T k a ∆-=++
(16)**
**2
1
221*0
1
()()
k k w c p p T T σλσλ-∏==
⎛⎫ ⎪⎝⎭

***02
22p p p p ∏==∏
(17)**2
22222***0001()(1)
1c c T T T k T T T k τλλ-==-+ 下一级的入口参数,2u λ可由以下关系给出:
2
,20,2
u u cr u λλα=
=
下一级的流量函数可由下式计算:
1,21,211()()()(c c c c q q σλλσλλ=利用上一级的出口无因次速度和绝对出气角查得下一级的叶栅速度系数,查图2后可得1,2c λ
重复计算1到17就可算出涡轮总得的特性。

五、参考文献
[1] 刘万琨.燃气轮机涡轮特性计算方法[J ].东方汽轮机,2003,(04). [2] 李军,苏明.多级轴流涡轮的变工况特性线分析[J ].动力工程,2006,(5).
[3] 李军.一种多级轴流涡轮变工况特性的计算方法[J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6,(4).
[4] 李志刚,陶增元,丁康乐,宋文艳.一种改进的变几何压气机特性计算方法[J ].航空发动机,2004,(04).
[5] 胡松岩,黄忠湖,王月奇.燃气涡轮通用理论特性计算方法[J ].航空发动机,1994,(3).
[6] 杨文滨.基于逐级计算的燃气涡轮部件的性能仿真研究[J ].计算机仿真,2004,(05).
[7] 吴虎,张亮,蒋建军.轴流压气机和涡轮特性计算的解析法[J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7,(04): 19-21.
[8] 韦福,杜朝辉,曹源,奚旺.基于典型特性图的燃气涡轮系统建模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7,(01).
[9] 翁史烈.燃气轮机性能分析[M].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87.
[10] 朱行健,王雪瑜.燃气轮机工作原理及性能[M]. 科学出版社. 1991.
[11] 舒士甄,朱力,柯玄龄.叶轮机械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12] 王仲奇.叶轮机械原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13] 刘顺隆.船舶涡轮机原理[M].哈尔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19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