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课文、教案及反思-最新范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寓言四则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寓言四则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寓言四则》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课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
”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案、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认知能力、思维品质和情感态度都在逐步发展。在语文学习方面,他们对寓言故事已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把握故事情节,但对于寓言背后的深层含义和哲理,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挖掘。此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尚在培养中,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关注和指导。
3.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1)针对学困生,设计简单易懂的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2)针对中等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3)针对优秀生,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4.教学评价方面,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学习表现等,给予及时反馈;
1.必做作业:
(1)熟读并背诵四则寓言,家长签字确认,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记忆力。
(2)选择一则自己最喜欢的寓言,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读后感,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寓言寓意的理解和感悟。
(3)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词语填空、句子仿写、寓意分析等,以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选做作业: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可能面临以下问题:1.对生字词的掌握不够熟练,影响对课文的理解;2.对寓言寓意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引导;3.部分学生可能对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不够积极,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寓言故事,提升语文素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学设计详解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学设计详解一. 教材分析《寓言四则》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由四个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组成,分别是《揠苗助长》、《亡羊补牢》、《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
本文通过讲述这些寓言故事,让学生领悟到其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寓意故事也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深度和广度上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对于文中的一些成语和古代文化背景可能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拓宽知识面。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寓言故事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分析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寓意,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寓言故事的特点。
2.难点:分析寓言故事中的道理,联系实际生活,领悟寓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3.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寓言故事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寓言故事,为新课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概括每个寓言故事的主要情节。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例如:“你觉得这些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有什么共同点?他们分别犯了什么错误?”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个寓意深刻的成语,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这些成语。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案
-道德观念的内化:如何将寓言中的道德观念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质,引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寓言故事中的智慧。
举例:《狐假虎威》中,学生可能难以理解狐狸借助虎威的深层含义,教师需要通过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诚实与勇气的重要性,并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明白这一道理。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尝试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也使得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思考和总结。但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容易偏离主题,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内容紧扣教学目标。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寓言的基本概念。寓言是一种通过具体故事传达抽象道理的文学体裁,它具有虚构性、寓意性和教育性。寓言故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愚公移山》这个案例。它展示了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这种精神如何帮助我们克服困难。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活动进行得非常顺利。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寓言故事的理解,还提高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活动过程中,有些小组的讨论时间较长,导致课堂时间紧张。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活动时间的把控,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4.《刻舟求剑》:描述一个人在船上不小心将剑掉入水中,却试图在船舷上刻记号寻找剑的笑话。
本节课将围绕这四则寓言展开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寓言的含义,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思辨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寓言四则》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七年级语文寓言四则教案优秀6篇
七年级语文寓言四则教案优秀6篇《寓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语展开思考、讨论。
教学难点:弄懂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课题:《矛与盾》一、成语导入,揭题设问1、分两组比赛说成语,要求须来自寓言故事。
2、说说寓言有什么特点。
(假托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代寓言两则》中的其中一个寓言故事《矛与盾》。
(板书课题,指导学生写好“矛与盾”三个字)4、说说读了课题,让你产生了哪些疑问?(矛与盾各是什么样的,分别用来干什么?这则寓言故事讲了件什么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自主学文,释疑懂理(一)解题(解决一个问题)观看插图及注释,引导学生了解矛与盾各自的作用。
(二)读通1、教师范读,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吐字清楚,注意断句停顿。
2、学生自己练习把语句读通顺,读流畅。
3、指名2—3名学生读课文,由学生纠正朗读中出现的问题。
4、齐读全文。
(三)读懂(解决第二个问题)1、自读课文,结合课后注释,揣摩句子意思。
如果有不好理解或说不通顺的语句,就在书上标出来。
2、将自学所得及疑问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质疑相机出示重点句子。
句子一: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a:学生尝试说句意,教师引导学生用现代语言说明白,说通顺。
板书“坚”b:想一想,“誉之曰”的“之”指的是什么?c:这个人是怎样夸赞的呢?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句子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a:提示:于,对于。
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尝试说句意。
板书“利”b: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句子三: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a:学生尝试说句意。
引导将“穿透”换一种说法。
板书“何如”b:想一想,问话的人是出于什么目的问这句话的?应该怎样说好这句话?(引导学生以年轻人和老年人这两种不同的身份来说好这句话。
人教版七年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案一等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理解 寓言故事所蕴含 的道理
运用多种教学方 法,如讲解、讨 论、表演等,引 导学生深入理解 寓言故事
鼓励学生积极参 与课堂活动,培 养他们的合作精 神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将所学 知识应用到实际 生活中,提高他 们的思维能力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词的音、形、义 理解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理解寓言的含义和寓意
难点
分析寓言中的形象和象征意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掌握寓言的文学常识和特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引导学生思考寓言对现实生活的启 示和意义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故事导入:讲述与本课相关的寓言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图片导入:展示与本课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复习导入:复习之前学过的知识,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讲解生字词:重点讲解本课 生字词的读音、含义及用途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图片 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杞人忧天》
教学目标:理解 课文内容,了解 寓言故事的特点, 体会其中蕴含的 道理。
教学内容:学习 生字词,理解课 文内容,了解寓 言故事的特点, 体会其中蕴含的 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 课文内容,了解 寓言故事的特点, 体会其中蕴含的 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 课文内容,了解 寓言故事的特点, 体会其中蕴含的 道理。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课文、教案及反思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课文、教案及反思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2.《蚊子和狮子》有只蚊子飞到狮子那里,说:“我不怕你,你也并不比我强多少你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是用爪子抓,还是用牙齿咬?仅这几招,女人同男人打架时也会用。
可我却比你要厉害得多。
你若愿意,我们不妨来比试比试。
”蚊子吹着喇叭,猛冲上前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最后终于要求停战。
蚊子战胜了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在空中飞来飞去,不料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被吃掉的时候,悲叹道:“我已战胜了大的动物,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所消灭。
”这故事是说,骄傲是没有好下场的,有些人虽击败过比自己强大的人,也会被比自己弱小的3.《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4.《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教案O教学目标①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②分析故事情节。
③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水平。
④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水平。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寓言四则》教案
七年级语⽂上册第30课《寓⾔四则》教案 写教案就不能千篇⼀律,要发挥每⼀个⽼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所以⽼师的教案要结合⾃⼰的特点,因材施教。
寓意来源于故事,那如果故事的结尾不⼀样,那寓⾔的寓意会不会改变呢?思考:赫尔墨斯听说⾃⼰的雕像只能算“饶头”,⽩送后,内⼼是怎么想的?以下是店铺⼩编为您整理的七年级语⽂上册第30课《寓⾔四则》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查看。
篇⼀: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教学⽬标: 1、了解寓⾔故事情节;体味蕴含在寓⾔中的寓意; 2、多⾓度提炼寓意,培养学⽣的发散性思维; 3、展开联想和想象,续写寓⾔,领悟⽣活哲理 教学重点: 1、把握寓⾔故事情节,体味蕴含在寓⾔中的寓意 2、多⾓度提炼寓意,培养学⽣的发散性思维 教学难点: 1、多⾓度提炼寓意,培养学⽣的发散性思维 2、展开联想和想象,续写寓⾔,领悟⽣活哲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 今天我们来学习⼀篇寓⾔。
对寓⾔,同学们并不陌⽣,同学们能举⼏个你听过或读过的寓⾔吗?(中国的寓⾔⼤多凝成四⾔成语:同学们熟悉的如《拔苗助长》《刻⾈求剑》《守株待兔》等,外国寓⾔如《狼和⼩⽺》《乌龟和兔⼦》《农夫和蛇》等。
) 总结:寓⾔往往都通过⼀个故事告诉我们道理,那么如何从故事中提炼出寓⾔的寓意呢?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伊索寓⾔》中的⼀则——《赫⽿墨斯和雕像者》,⼀起探究。
⼆、⼈物介绍 在正式进⼊课⽂学习以前,我们先来认识⼏个希腊神话中的⼤⼈物,为什么说是⼤⼈物呢?我们且来听听他们的⼤名。
⼀个叫宙斯,还有⼀个叫赫拉。
有⼈认识吗?介绍宙斯、赫拉、赫尔墨斯的地位及各⾃的职责。
宙斯:众神之王,⾄⾼⽆上的主神天神 赫拉:宙斯妻⼦,掌管婚姻,是⽣育及婚姻的保护者,她代表⼥性的美德和尊严。
赫尔墨斯:在奥林珀斯⼭担任宙斯和诸神的使者和传译,⼜是司畜牧、商业、交通旅游,偷窃,狡猾,撒谎体育运动的神,还是⼩偷们所崇拜的神 三、初读课⽂,整体感知 1、学⽣⾃由朗读课⽂,读准、读通课⽂。
寓言四则-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2)掌握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寓意:让学生熟练掌握四则寓言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寓意,学会分析、解读寓言故事。
举例:《掩耳盗铃》中,人物试图通过掩耳盗铃的方式来掩盖事实,教导学生要诚实面对问题,不要自欺欺人。
(3)提高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对寓言故事中的道理进行思考,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解决方法:教师在教学中穿插讲解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寓言故事。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寓言四则》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因为固执己见而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比如,有人坚持用老方法做事,却忽略了事物已经发生变化。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寓言故事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寓言故事的奥秘。
2.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分析寓言故事中的人物行为和寓意,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3.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通过故事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诚信、勤奋、勇敢等品质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4.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观点,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寓言故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寓言故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教案设计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寓言四则》课文,通过四则寓言故事的阅读,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寓言故事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识字、理解故事情节、归纳寓意等环节来帮助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寓言故事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课文中生词的读音和意义;(3)能根据课文理解寓言故事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提供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解读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3)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兴趣与理解能力;(2)引导学生从寓言故事中汲取智慧和道德等价值观。
教学重点:1. 了解寓言故事的定义和特点;2. 理解课文中寓言故事的意义。
教学难点:1. 分析寓言故事中的寓意;2. 能根据课文阅读,理解故事的情节。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教学PPT和海报。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动物寓言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了解寓言故事的概念,以及为什么要用动物作为故事的主角。
Step 2 学习新课1.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听过哪些寓言故事?请举例。
2. 分析课文:教师通过PPT展示课文内容,解读课文的情节和寓意。
3. 教师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跟读。
Step 3 细节讲解1. 解读生词:教师解释并板书课文中的生词,如“束缚”、“轻浮”等,让学生掌握其意义。
2. 教师分段解读课文,解释故事中的情节和寓意,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道理和智慧。
Step 4 合作探究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每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2. 召集几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出每个寓言故事的寓意。
3.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背后的道理。
Step 5 拓展延伸1. 学生写下自己的一则寓言故事,分享给其他同学。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案及教学反思作者:某语文老师一、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的定义和特征;2.理解寓言所传达的道德和哲理;3.能够理解、分析和解释故事情节中的含义;4.能够组织语言并写出一篇寓言故事。
二、教学内容1. 寓言的概念和特征通过给学生呈现多种多样的寓言故事,引导学生探究寓言的定义和特征,让学生了解寓言的语言形式、故事情节和所要传达的道德和哲理。
2. 寓言故事的分析和解释选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所包含的《寓言四则》进行讲解、解析,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故事情节,理解作者所想表达的道德和哲理内容,并掌握分析和解释寓言故事情节的方法。
3. 组织语言写寓言故事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组织语言,写出一篇有启示性、教育性的寓言故事。
三、教学步骤1. 寓言故事欣赏讲解寓言的概念、特征以及寓言故事的历史渊源和作用,从而引导学生对《寓言四则》进行欣赏。
选择几篇寓言故事,通过朗读、讲解、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些故事所传达的道德和哲理。
2. 寓言故事分析与解释选择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所包含的《寓言四则》中的一篇故事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和解释寓言故事的方法。
通过提问、交流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思维,让学生逐步理解故事情节中所包含的道德和哲理。
3. 组织语言写寓言故事通过唤起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自由发挥,组织语言写出一篇意义深刻、启示性强的寓言故事。
准备好素材,让学生在小组或者个人进行创作,学生交换作品并且互互评估,以此来提高学生作品质量和创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小测验、课堂发言及作品创作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掌握,并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对于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学生单独评选和展示,对于整体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
学生对于寓言故事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于道德和哲理的理解能力是具体评价的基础。
五、教学反思教学中需要注意,对于寓言故事的欣赏需要尽量准确地传达给学生,以充分唤起学生的兴趣。
《寓言四则》教案优秀6篇
《寓言四则》教案优秀6篇初一上册语文《寓言》教案篇一教学设想:这是两篇寓言,寓言的篇幅往往比较短小,都是以假托的故事蕴涵深刻的道理。
我们新教材上选的这两篇古希腊寓言就很有代表性,体现了寓言的几个特点:篇幅短小,寓意深刻,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物。
这两则一则是神(其实也是写人),一则是动物(蚊子和狮子)。
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把重点放在第一则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上,并且通过改变故事情节来使学生们了解寓言的`写作是取决于作者想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即寓意。
授之以法后让学生自己学习第二则寓言并且自写寓言。
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的特点与《伊索寓言》。
2、分角色朗读,通过学习故事情节了解两则外国寓言并概括寓意。
3、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故事情节了解两则外国寓言并概括寓意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开启学生的思维,原来寓言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已经接触很多,消除认为寓言很高深的情绪)2、学生阅读课文导言,了解寓言的概念与特点: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特点,寓言都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3、学生阅读课后注释一了解《伊索寓言》的常识:古希腊的寓言故事集。
4、分角色朗读,注意语气与语调。
一生扮赫耳墨斯,一生扮雕塑者,一生旁白。
(揣摩人物心理)师生同评表演的角色是否符合文中人物的语气、神情赫耳墨斯一笑二想三问(抓住笑字,赫耳墨斯形象浮现出来)赫耳墨斯是个妄自尊大,没有自知之明的人。
5、概括寓言的寓意:这些情节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6、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改编篇:假如:(1)赫耳墨斯先问自己的雕塑的价格。
(2)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第24课《寓言四则》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的特点及相关文学常识,理解寓言的寓意。
2.学习寓言中巧妙、合理的想象,体会寓言通过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寓意,培养健全人格,辩证看待问题。
4.品味寓言的语言,感受其简洁、生动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理解寓言的寓意,从中获得启示。
(2)学习寓言通过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品味寓言的语言,体会其表达效果。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寓言的寓意,并将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2)怎样让学生体会寓言中巧妙、合理的想象,以及这种想象对表达寓意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寓言是一种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
今天,我们将学习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 24 课《寓言四则》,一起来领略寓言的独特魅力。
(二)作者及作品介绍1.伊索(约公元前 6 世纪),古希腊作家。
传说原为奴隶,后获得自由。
他善于讲寓言故事来讽刺权贵,终遭杀害。
他的寓言经过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成为后世流传的《伊索寓言》。
2.《伊索寓言》以伊索的名义流传的古希腊寓言集。
其中大部分可能为伊索本人或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其他人所作,同时也包含一些此前和此后出现的寓言故事。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的故事,以动物寓人。
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
(三)字词积累1.赫拉(hè)2.庇护(bì)3.量(liàng)较量(liáng)测量4.溉汲(ɡài jí)5.星宿(xiù)6.耶(yé)7.杞(qǐ)8.中伤(zhònɡ)9.躇步跐蹈(chú cǐ)10.舍然(shì)(四)整体感知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简要概括。
明确:《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写自命不凡的赫耳墨斯在雕像者的店里因对自己的雕像估价过高而遭遇尴尬的故事,讽刺了那些贪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第22课《寓言四则》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第22课《寓言四则》教案,选自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寓言故事: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守株待兔。通过对四则寓言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寓言文学的特点,把握故事寓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教学内容如下:
3.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 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寓言故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 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 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寓言故事,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律。
- 通过寓言故事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重要性。
举例解释:
- 在学习愚公移山时,重点讲解“愚公”一词并非贬义,而是表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是教学的重点之一。
- 在分析精卫填海时,强调“填海”的行动代表了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品质,这是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的核心内容。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寓言四则》这一课时,我发现学生们对寓言故事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互动,提出了很多有深度的问题。我感到很高兴,因为这说明学生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并不排斥,关键在于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
在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经历,成功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使得他们对新课程产生了好奇心。在新课讲授中,我注意到,当我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寓言故事时,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这也让我意识到,讲故事的方式比单纯讲解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寓言的寓意,感受寓言的智慧。
2.学会分析寓言的结构,把握寓言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寓言的寓意,把握寓言的特点。
难点:学会分析寓言的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寓言四则》。
(2)请大家跟我一起了解一下什么是寓言。
寓言是一种含有讽刺或劝诫意义的短小故事,它往往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揭示出深刻的道理。
2.自主学习(1)请大家拿出课本,自由阅读《寓言四则》,注意把握故事情节、角色特点以及寓意。
(2)阅读过程中,可以圈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也可以在旁边做笔记。
3.课堂讲解(1)现在,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这四则寓言。
《农夫和蛇》:讲述了一个农夫救了一条冻僵的蛇,蛇苏醒后咬了农夫的故事。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对恶人不能心慈手软。
《狼和小羊》:讲述了一只狼想吃小羊,便找各种借口的故事。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面对恶势力,我们要敢于斗争。
《乌鸦和狐狸》:讲述了一只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狐狸用甜言蜜语骗走了肉的故事。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甜言蜜语。
(2)我们来分析一下寓言的结构。
一般来说,寓言由故事情节、角色特点和寓意三部分组成。
4.课堂讨论1.你最喜欢哪一则寓言?为什么?2.你觉得这四则寓言分别揭示了哪些道理?3.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是如何处理的?(2)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
5.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寓言,分析了四则寓言的结构和寓意。
(2)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寓言故事应用到生活中,从中汲取智慧。
6.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寓言四则》。
(2)选择一则寓言,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并阐述寓意。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反思。
总体来说,同学们对寓言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分析寓言的结构和寓意。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寓言四则》教学反思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寓言四则》教学反思《寓言四则》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第二十二课,该课是一篇以动物为主角的寓言故事,主要讲述了猪、狗、牛、驴四个动物在比赛中相互竞争、互相嘲讽、斗志昂扬的故事。
该课通过动物的形象来描绘了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竞争、互相攀比以及虚荣心等问题,起到了明示教育的作用。
本篇文章将从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反思的总结三个方面来进行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的最终效果,它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
在本次教学中,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学生能够读懂一篇寓言故事,了解寓言故事的意义,领会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通过观察课堂讨论、学生的反馈,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化知识、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所提高。
在学生完成阅读后,教师的分析解读也对学生思维上的启发有所帮助。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1. 寓言故事的交流和解读:在课前,教师让学生先独立阅读寓言故事,然后和同桌交流故事中的重点,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将关注点引导到故事中人物、情节、主题等层面,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故事。
每个小组随机讲解其理解和解读,教师则对学生的解读和理解进行点评和指导。
2. 重点剖析故事中的人物、情节、主题等层面:强调人物的性格特点、情节的发展、文字的表达等因素对故事性的作用。
让学生在分析这些方面的同时反思人类社会,提高对生活的认识和思考。
3. 教师带领学生深入解读寓言的深层含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启发其发散性思考,提高其深层次理解寓言的能力。
三、教学反思的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对于课前的准备工作不够到位,阅读文章的深度、广度还有待提高,教师在下一次教学中需要增加孩子的阅读量,鼓励多读书以提高阅读能力。
同时,学生在读寓言故事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较好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广度,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文化、历史信息,提高学生对文化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
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学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学详案一、教学目标1. 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内容,感受寓言的寓意。
2. 分析寓言中的人物形象,体会寓言通过故事传达道理的特点。
3. 学习寓言的写作手法,提升写作能力。
4. 引导学生从寓言中汲取智慧,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朗读课文,理解寓言内容。
2. 分析人物形象,感悟寓言寓意。
3. 学习寓言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难点理解寓言的深刻寓意,并能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问题引导法、小组讨论法、读写结合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讲述一个简单的寓言故事,引导学生谈谈对寓言的认识。
(2)教师导入:寓言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文学体裁,它通过生动的故事传达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的《寓言四则》,感受寓言的魅力。
2. 作者简介《寓言四则》的作者分别是:《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作者是伊索,相传为公元前 6 世纪的古希腊作家,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
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成为后世流传的《伊索寓言》。
《穿井得一人》出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3.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感受寓言的语言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点评。
(4)整体感知: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则寓言的主要内容。
明确:《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讲述了自命不凡的赫耳墨斯在雕像者的店里询问自己雕像价格的故事。
《蚊子和狮子》叙述了蚊子战胜狮子后却被蜘蛛网粘住的故事。
《穿井得一人》讲的是丁家打井后省出一个劳动力,却被传闻成从井里挖出一个人的故事。
《杞人忧天》描述了杞人整天担忧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经过他人开导后放下忧虑的故事。
②这四则寓言分别传达了怎样的寓意?明确:《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七上寓言四则教学反思
七上寓言四则教学反思
1.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寓言故事描述赫尔墨斯看见一个雕像者制作了自己的雕像,于是他问雕像者为何要制作自己的雕像。
雕像者回答说他希望后人知道他曾经存在过。
这个寓言故事反映了人们对于留下自己存在的渴望,以及在人生中留下痕迹的追求。
反思:这寓言故事教导人们珍惜自己的一生,同时提醒我们,追求卓越、做出积极贡献,是留在他人心中的最好方法。
2. 《蚊子和狮子》:
故事中,蚊子嘲笑狮子的“怯懦”,以致狮子忍无可忍,一口把蚊子吞下肚。
然而,蚊子利用机会,在狮子肚子里刺破了狮子的心脏。
这个寓言警示人们要小心那些可能看似微不足道但实际上可能带来巨大危害的事物。
反思:这寓言故事教导我们要保持谦逊,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慎之又慎,不要轻忽小事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3. 智子疑邻:
智子怀疑邻居家的某物是一把弓,但事实上是一根放在那里的鞭子。
这个寓言告诫人们不要轻信谣言和主观臆断,而应该通过深入了解和客观事实来判断。
反思:这寓言故事提醒我们在判断他人和事物时要保持客观,不要基于片面信息或主观臆断做出决定。
4. 塞翁失马: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讲述了一次不幸的事变最终带来了好运。
这个寓言故事启示人们,命运变化无常,一时的困扰可能是未来的好运开端。
反思:这寓言故事提醒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要以豁达的心态看待,因为不幸中可能蕴含着意外的收获和机遇。
以上四则寓言故事都以简短而深刻的方式传递了重要的教育意义,引导人们在生活中保持谦逊、谨慎、客观和乐观的态度。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24《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24《寓言四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寓言四则》是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包含了四个经典的寓言故事,分别是《井底之蛙》、《刻舟求剑》、《掩耳盗铃》和《亡羊补牢》。
这些寓言故事短小精悍,富有深刻的寓意,适合初中一年级的学生阅读。
通过学习这些寓言故事,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理解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从而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但是对于一些古代词汇和句式可能还不太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含义,解读寓言故事的主题。
同时,学生可能对寓言故事的特点和寓意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进一步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将寓言故事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把握寓言故事的基本情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生能够解读寓言故事的主题,学会从寓言故事中汲取智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寓言故事所蕴含的哲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把握寓言故事的基本情节。
2.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将寓言故事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寓言故事的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法:采用小组讨论、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理解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和课件。
2.学生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情节和寓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今天的生活写出你对寓言故事《黔驴技穷》的理解.
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时
○教学内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教学设计
导入
①《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②你是如何得出这寓意的?
(由学生回答《智子疑邻》寓意的理解,过渡到寓意是通过分析寓言情节得出的.)情节的设置、想像是寓言创作中重要的一环.今天,我们再学习两则古希腊寓言,通过对这两则寓言的分析,发挥想像,学习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
○教学内容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教学设计
导入课文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
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①全班朗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②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其他学生补充修改,个别问题老师解释.
③全班再集体朗读一遍这两则寓言,然后教师投影出示句子,全班齐读句子并解释加点的词.
④复述课文大意
这是为了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能够不看课本把这两个寓言故事讲出来,可以多找几个学生复述,这样学生差不多就背下来了.
讨论
①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概括这两则寓言大意.
这是本节课中激活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先由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尽可能每个人都说,然后再转入全班性的讨论.第一,次讨论结果可能单一,可能深度不够,或者概括的语言表述不准确,教师可以灵活指导,提问,如讨论《智子疑邻》时,可问: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如何正确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学《塞翁失马》,可以问:好事坏事能转化吗?必然转化吗?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这样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概括寓意,同时也指导学生尽可能把话表述得简洁、准确.
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不筑,必将有盗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人胡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
这个环节一定要落实,这些加点词语中有的属于古今异义,有的属于一词多义,有的属于词类活用,不需要给学生分类,但一定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把意思讲对,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基础.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2.《蚊子和狮子》
有只蚊子飞到狮子那里,说:“我不怕你,你也并不比我强多少.你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是用爪子抓,还是用牙齿咬?仅这几招,女人同男人打架时也会用.可我却比你要厉害得多.你若愿意,我们不妨来比试比试.”蚊子吹着喇叭,猛冲上前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最后终于要求停战.蚊子战胜了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在空中飞来飞去,不料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被吃掉的时候,悲叹道:“我已战胜了大的动物,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所消灭.”
③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而含义深刻,有许多成语就出自寓言,请你从这两则寓言中各概括一个成语.
这个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很快可以讨论出结果.教师告诉学生,在以后学习中见到成语,可以从寓言故事的角度帮助理解意义.(当然,并非所有的成语都是从寓言故事中概括出来的.)
小结
①通过以上讨论,我们明白,寓言是借一个故事寄寓一种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而要读懂寓言,则需要我们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验,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课文、教案及反思-最新范文
【导语】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课文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②结合生活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得与失、福与祸在生活中其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塞翁失马》的寓意理解.
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福与祸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不能让学生误解成福与祸的转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点、条件.
讨论,分析寓言情节,认识寓言情节的作用
①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②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概括寓意不能脱离寓言的故事情节,一定要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来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写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来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却使他狠狠地摔到了底谷.这些情节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白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也可以照此分析.
教案
○教学目标
①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②分析故事情节.
③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④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①分析故事情节.
②多角度概括寓意.
○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结合注释试着翻译.
老师:投影仪.
第一课时
这故事是说,骄傲是没有好下场的,有些人虽击败过比自己强大的人,也会被比自己弱小的
3.《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4.《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