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长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子长县概况
![子长县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0ea418fb910ef12d2af9e729.png)
子长县概况子长县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延安市北部,是民族英雄谢子长的故乡,万里长征的落脚地和红军东征的出发点,土地革命后期曾为中共中央所在地,建国后定为革命老根据地之一,先后有9名子长籍军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素有陕西“将军县”之美誉。
子长县政区东西长72公里,南北宽55.7公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930--1562米,总面积2405平方公里。
设9镇1乡5个中心城区1个街道办事处。
总人口27万人。
其中城区人口11.5万人。
205省道和神延铁路穿境而过。
县城距延安93公里,距省城西安430公里。
子长县属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钟山石窟、瓦窑堡革命旧址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子长烈士纪念馆系全国烈士重点建筑物保护单位。
龙虎山风景区是西北地区近年来最大的人造景观,占地约168公顷,共有15处景点,是集休闲、娱乐、观光等为一体,富有传奇色彩的风景区。
2009年以来,子长县先后被命名为省级卫生县城、文明县城和园林县城,去年6月国家级卫生县城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上技术考察鉴定。
子长县境内地下资源丰富,煤炭、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等埋藏浅,储量大,极具开发价值。
子长县是全国全省重点产煤县之一,现已形成年产量120万吨的生产能力。
全县13个乡镇中,12个乡镇有煤炭资源。
煤炭储量28.94亿吨,其中探明储量8.02亿吨,居延安地区之首;储油量2864万吨,全县原油年产量95万吨;限于技术力量,天然气钻探工作尚未展开;石灰石在全县均有分布,地质储量200万吨,迤今只用作烧制石灰和工业配料,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68.7亿元,同比增长14.5%;地方财政收入9.27亿元,增长1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万元,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5858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91亿元,增长24%。
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县城经济呈现出速度快、效益好、活力强、质量高的可喜局面。
子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子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219402e9102de2bd960588a3.png)
子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2月25日子长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序言“十二五”时期,是我县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构建和谐子长、加快建设经济强县的重要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也是经济结构调整、城镇功能提升、城乡协调发展的黄金期。
在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科学编制《子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纲要》提出未来五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重大项目,作为组织和动员全县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在“十二五”时期,国家将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发展陕甘宁革命老区,促进延安经济跨越式发展,陕西省统筹城乡经济,延安率先发展及我县经济环境和经济制度的变化,《纲要》按照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要求,着力优化经济结构,突出资源优势,坚持工业立县,强化项目带动,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关注民主民生,建设生态文明,力求突出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和预测性。
《纲要》提出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确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为我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目标找到新的工作着力点和发展突破口。
《纲要》始终围绕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强县与富民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一主线,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提出目标和任务,注重年度发展的衔接,保持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连续性,提高规划对我县经济工作的指导作用,为构建和谐子长描绘了美好蓝图。
目录第一章“十一五”发展回顾 (1)一、“十一五”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2)第二章发展目标 (8)二、“十二五”面临的机遇 (9)三、“十二五”面临的挑战 (10)四、“十二五”的奋斗目标 (11)第三章经济建设 (15)五、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16)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工业经济发展 (18)七、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层次 (21)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优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区域布局 (22)第四章城乡统筹 (24)九、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24)十、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加快城镇化进程 (31)十一、统筹城乡经济,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4)第五章资源环境 (37)十二、加强资源环境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7)第六章和谐社会 (43)十三、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43)十四、突出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51)十五、加强社会公共管理,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52)第七章改革开放 (55)十六、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56)十七、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引进外资的步伐 (58)第八章规划实施 (60)十八、编制实施专项规划和部门规划 (60)十九、健全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62)二十、健全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机制 (66)第一章“十一五”发展回顾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抓住时机,大力实施“煤油强县、草畜富民、城镇带动、项目推动”战略,全县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跨越式发展迈出重大步伐。
子长县
![子长县](https://img.taocdn.com/s3/m/22d2b345336c1eb91a375dad.png)
子长县位于延安市北部,地处陕西省黄土高原腹地,清涧河上游,北依横山,东接子洲、清涧,南连延川、延安,西邻安塞、靖边,介于东经109°11′58″~110°01′22″,北纬36°59′30″~37°30′00″之间。
西包公路横穿全县44.7千米,县城距延安市区95千米,距西安466千米。
下辖13个乡镇,全县东西长72公里,南北宽55.70千米,面积2405平方千米,人口27万,耕地3.4万公顷。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930~1562米。
地形峁梁起伏,沟壑纵横,为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名胜古迹有北钟山石窟、瓦窑堡会议旧址等。
土特产有荞面煎饼等。
区划人口子长县政区东西长72公里,南北宽55.7公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930—1562米,总面积2405平方公里。
设8镇5乡1个街道办事处,辖358个村委会、6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6.9万人,其中城区人口11万人。
205省道和神延铁路穿境而过。
县城距延安93公里,距省城西安430公里。
基本概况子长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北部,距西安466公里。
介东经109°11′58″-110°01′22″、北纬36°59′30″-37°30′00″ 之间。
全县东西长72公里,南北宽55.70公里。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930—1562米。
地形峁梁起伏,沟壑纵横,为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县人民政府驻瓦窑堡镇。
县辖8镇7乡,354个行政村,1295个自然村,总人口22.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3万人。
总面积24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7.08万亩。
子长县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延安市北部,是民族英雄谢子长烈士的故乡,万里长征的落脚地和红军东征的出发点,土地革命后期曾为中共中央所在地,建国后定为革命老根据地之一,先后有9名子长籍军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素有“将军县”之美誉。
气候状况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低,温差大,境内年平均气温9.1℃,年平均降水量514.7毫米,无霜期175天,有清涧河、无定河、延河三大水系。
子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子长县进一步加快推进治沟造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子政发〔2018〕18号
![子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子长县进一步加快推进治沟造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子政发〔2018〕18号](https://img.taocdn.com/s3/m/b86ef6c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4.png)
子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子长县进一步加快推进治沟造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子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子长县进一步加快推进治沟造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县治沟造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镇人民政府:《子长县进一步加快推进治沟造地工作的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子长县人民政府2018年9月7日子长县进一步加快推进治沟造地工作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治沟造地工作的重要批示以及9月3日全市治沟造地专题会议精神,切实加快我县治沟造地工程建设进度,确保按期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结合《延安市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管理办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和完成时限今年是全市实施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全面收官之年,总体目标是全面完成2013-2017年度29个子项目6.79万亩建设任务,顺利通过中、省、市验收。
完成时限是:9月底完成2013-2016年度22个子项目的验收工作;10底完成剩余7个子项目2.25万亩的工程建设任务;11月底完成市级验收;年底前完成中、省对子长县治沟造地项目的抽查验收、成效评估和审计工作。
二、进度安排(一)2017年度7个子项目1.子长县安定镇窑台沟土地整治项目(417),8月份完成土方工程10%,9份完成土方工程80%、石方工程30% , 10月底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项目包抓领导县政府副县长李茂胜;项目责任领导:县治沟造地办主任曹东红、安定镇人民政府镇长张金虎;项目技术负责人侯晓东;地建集团负责人杨建平)2.子长县涧峪岔镇白家河土地整治项目(424),8月份完成土方工程10%,9月份完成土方工程80%、石方工程30%,10月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子长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子长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de7a8da6376baf1ffd4fad51.png)
1、总则1.1 规划背景子长县城曾于1997年编制过县城总体规划。
由于子长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县城人口的增加,使城市的性质、规模和总体布局发生了变化;县域建制镇的增加,也引起了城镇体系的变化。
原规划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城市建设的要求,所以需要重新调整城市总体规划。
1.2规划年限和范围1.2.1规划年限近期:2003-2005年中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1.2.2规划范围1.2.2.1规划区范围由城区和中山川水库区两部分组成,总面积136.9平方公里。
城区:东至吴家寨子、西至徐家洼,西南至张家湾、南至冯乡林场、北至魏家岔,面积118.55平方公里。
中山川水库区:东至石畔村、西至县界、南北各至库区水面约1公里处,面积18.35平方公里。
1.2.2.2规划用地范围东至吴家寨子、西至酒厂、北至神延铁路、西南至子长油矿、南至陈家洼(液化气站),总面积29.7平方公里。
1.3规划指导思想1.3.1区域规划的观点1.3.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1.3.3节约土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1.3.4强化城市设计,创造优美城市特色1.3.5保证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2、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1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坚持调整结构、突显特色的原则。
把发展特色经济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集中力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工业和特色旅游业。
尽快建成“中国洋芋之乡”和能源工业强县、畜牧业大县,积极发展旅游业和商贸业。
区域经济采取点轴开发战略,形成以主要城镇为点,以主要交通线为轴带进行重点开发的格局,发挥能源、交通、旅游、区位优势,加快子长县社会经济的发展。
子长县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国内生产总值:近期11.5亿元,中期20亿元,远期52亿元。
工农业总产值:近期14.3亿元,中期25亿元,远期75亿元。
工业总产值:近期4亿元,中期6亿元,远期10亿元。
财政收入:近期1.3亿元,中期2亿元,远期4.5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近期1622元,中期2612元,远期5639元。
2013子长总规说明书
![2013子长总规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28e0aba9960590c69ec376e4.png)
4.0`目录第一章县域发展概况 (5)一、地理位置 (5)二、行政区划 (5)三、自然条件 (5)四、资源条件 (6)五、社会经济 (8)六、历史沿革 (10)第二章县域总体发展战略 (11)一、发展条件评价 (11)二、指导思想 (16)三、发展原则 (16)四、发展战略 (17)五、发展目标 (17)第三章县域产业发展规划 (20)一、产业发展问题 (20)二、产业发展思路 (20)三、产业方向 (20)四、产业布局 (21)第四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23)一、人口与城镇化发展 (23)二、城镇体系规划 (32)三、县域城镇建设用地控制 (33)四、重点镇与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34)五、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35)六、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35)第五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37)一、城市性质 (37)二、城市规模 (38)第六章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分析 (41)一、发展分析 (41)二、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41)三、土地适宜性评价分析 (42)四、用地发展方向分析 (44)五、“四区”划定 (45)第七章城市总体布局 (46)一、现状概况 (46)二、布局分析 (46)三、布局综述 (47)四、规划结构 (48)五、各类用地布局 (49)六、绿化系统规划 (51)七、景观系统规划 (51)八、四线划定 (52)第八章旧城更新 (53)一、旧城范围及概况 (53)二、现状问题 (53)三、更新原则 (54)四、更新目标 (54)五、旧城更新的具体措施 (54)六、旧城整体风貌与景观特色规划 (56)第九章道路交通规划 (57)一、对外交通规划 (57)二、城市道路系统 (58)三、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63)第十章城市设计导引 (65)一、原则 (65)二、城市空间意象框架 (65)三、城市设计框架 (66)四、城市自然与文化特色 (68)第十一章开发强度导向 (70)一、宏观层面:城市整体开发强度 (70)二、中观层面:城市开发强度分区 (70)三、微观层面:地块开发强度分配 (73)第十二章市政工程规划 (74)一、给排水工程规划 (74)二、排水工程规划 (75)三、电力工程规划 (76)四、电信工程规划: (77)五、供热工程规划 (78)六、燃气工程规划 (79)第十三章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81)一、防洪工程规划 (81)二、消防规划 (82)三、抗震规划 (84)四、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85)五、人防设施规划 (85)第十四章环境保护规划 (87)一、环境保护规划 (87)二、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88)第十五章近期建设规划 (91)一、期限与规模 (91)二、近期建设重点 (91)第十六章规划实施建议 (95)一、强化规划管理 (95)二、提高经营城市能力 (96)三、规划技术深化措施 (96)第一章县域发展概况一、地理位置子长县地处陕西省北部居中,北依横山山脉南麓,南临永坪川,居延安市北部清涧河上游。
子安线子长段道路绿化规划方案
![子安线子长段道路绿化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24a3dded630b1c58eeb5c5.png)
子长县子安线子长段道路绿化规划方案子长县林业局二0一0年十月二十日子长县子安线子长段道路绿化规划方案为了加快重点区域绿化步伐,推动生态子长建设进程,依据县委、县政府总体布局和思路,我局结合生态发展实际,组织专业技术队伍、深入实地进行认真的规划设计,在反复酝酿,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子长县子安线子长段道路绿化规划方案》,现就具体方案说明如下:一、基本情况子(子长县城)安(安塞)线东起子长县县城,西至子长县寺湾乡凉水湾村(沙柳沟)与安塞县接壤,全长30公里,涉及瓦窑堡镇、寺湾乡两个乡镇十六个行政村,沿线分布有扇咀湾煤矿、子长采油厂、南家咀煤矿和瓦窑堡采油厂富昌采油队等企业,资源丰富,是子长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二、建设内容及规模1、土地整理(1)整地情况道路总长度30公里,整地办法是在公路两侧排水沟外平整两米宽的绿化带,做到随弯就直,左右水平,因地制宜。
其中挖方7200方,每方8元,需投资5.76万元;填方40000方,每方14元,需投资56万元。
共需投资61.76万元。
(2)征地情况全段总征用土地65亩,其中旱川地58亩,水浇地7亩。
采取对绿化带所占用的耕地一次性征用,并参照《子长县人民政府关于省道205线子长境内改建工程征地拆迁安置及施工环境保障有关问题的实施意见》(子政发[2002]40号)文件中的土地补偿标准,水浇地每亩4575元,旱川地每亩2550元,需投资17.9925万元,整地由所在乡镇配合,林业部门组织实施。
2、绿化建设内容(1)道路两侧:规划绿化里程30公里,可作业长度33公里,设计主栽树种为胸径5㎝河北串杨,株距3米,设计栽植株数11000株,每株单价200元,需投资220万元;采取间隔栽植的办法,搭配丁香、连翘、黄蔷薇等花灌木,需栽植花灌木11000株,每株单价25元,需投资27.5万元。
共需投资247.5万元。
(2)道路节点绿化:全段节点绿化共16处,设计主栽树种为2米油松,1.5米云杉,需油松2000株,每株单价300元,需投资60万元;需云杉1500株,每株单价200元,需投资30万元;同时搭配火炬、丁香、连翘、黄蔷薇等绿化苗木,需投资10万元。
子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子长县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子政发〔2019〕7号
![子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子长县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子政发〔2019〕7号](https://img.taocdn.com/s3/m/305abea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1f.png)
子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子长县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子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子长县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工作部门、事企业单位:《子长县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子长县人民政府2019年3月19日子长县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为了解决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交通、招商引资中存在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严重不足问题,全面完成今年省、市下达我县占补平衡指标考核任务,切实推进我县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陕发〔2018〕9号)和国土资源部《关于改进管理方式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国土资规〔2017〕1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按照“以开发促保护”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这一主题,用足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不断创新机制体制,通过大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有效增加耕地面积,进一步改善耕种条件,提高土地产出率,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助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二、目标任务(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区土地复垦6000亩。
2019年完成拆旧区土地复垦验收确认5000亩,2020年完成拆旧区土地复垦验收确认1000亩。
(二)土地整治9500亩。
2019年完成补充耕地指标确认8873亩;2020年完成所有整治目标任务。
子长县城市总体规划(new)
![子长县城市总体规划(new)](https://img.taocdn.com/s3/m/d3fe3a412e3f5727a5e962d0.png)
第一章规划背景一、上版规划要点子长县曾于1986年和1997年先后两次编制过县城总体规划,对指导县城建设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1997年编制完成,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这版规划,内容翔实、全面,布局合理,对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具有强烈的操作性和深远的历史性,也为本次规划奠定了基础。
1997年总规确定的原则为:1、范围:规划区范围45平方公里,规划用地范围5.8平方公里。
2、规划年限:近期到2000年;远期到2010年。
3、规划人口:近期4.6万人,远期6.5万人。
4、城市性质: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地。
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以发展煤炭、电力、石油、建材为主的陕北能源重镇。
5、城市的总体布局城市利用地形、地物和绿化分为四个区:老城区、中心区、东区、西区。
老城区:规划以改造为主,主要布置居住、商业用地。
中心区:主要安排大中型商业、金融、办公和文化娱乐中心。
东区:分为文教部分和工业部分。
文教部分规划为城市的文教科研办公用地;工业部分规划安排大部分工业和仓储用地。
西区:有较大发展用地,规划为较集中的居住用地。
二、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城市性质和规模近几年来,随着子长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城市建设,城市规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城区人口规模已达到7.2万人,已突破总规所确定的6.5万人的规模。
除了城区人口规模的变化较大外,县域城镇体系也发生了变化,城镇数量和城镇化水平也提高较快,目前已有建制镇8个,突破了城镇体系规划中,所确定的5个建制镇的数量。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城市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改变。
以高新技术为龙头的新型工业,正在逐步取代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传统工业。
随着区域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使素有陕北商贸重镇的瓦窑堡镇的商贸业和旅游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使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加,也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
因而,需要对城市的性质进行重新定位。
2、城市交通方面原总规编制完成后,2002年神延铁路已经全线贯通并投入营运,铁路通过子长县城,设有客货运三等站一处,但铁路站场位置和线路改变了原总规所确定的位置。
子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子长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子政发〔2017〕4号
![子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子长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子政发〔2017〕4号](https://img.taocdn.com/s3/m/3581f29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4.png)
子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子长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子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子长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工作部门、事企业单位:《子长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已经县政府第1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子长县人民政府2017年3月1日子长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监督管理,规范建设行为,提高工程质量,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制度,明确相关主体法律责任,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16〕2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陕西省国家建设项目审计条例》和《基本建设财务规则》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政府投资项目是指使用以下资金投资建设的项目:(一)财政一般预算内安排的政府投资项目资金;(二)政府性基金安排的政府投资项目资金;(三)政府性融资和政府利用外资安排的政府投资项目资金;(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财政性资金安排的政府投资项目资金。
第三条政府投资项目的主要范围是公益性项目、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项目、推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以及县政府确定的其他项目。
第四条政府投资资金按项目安排,根据资金来源、项目性质和调控需要,可分别采取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转贷和贷款贴息等方式。
第五条政府投资应当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履行政府职能,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推进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延安市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布局规划
![延安市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布局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b91cb14901f69e3143329456.png)
目录目录第一部分规划解析 (1)第一章规划背景解析 (1)一、延安市域概况 (1)二、规划政策背景解读 (3)第二章本次规划导读 (4)一、城乡统筹再认识 (4)二、既有城乡统筹实践的经验与启示 (7)三、本次规划的研究重点 (12)四、规划技术路线 (14)第三章规划总则 (16)一、规划理念 (16)二、规划依据 (16)三、规划年限 (17)四、规划范围 (17)第二部分城乡统筹的发展现状与条件 (18)第四章市域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分析 (18)一、市域城乡发展特点 (18)二、市域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 (22)三、市域城乡发展阶段分析 (23)第五章城乡统筹发展条件 (28)一、城乡统筹基础条件分析 (28)二、城乡发展条件SWOT分析 (30)I目录第三部分城乡统筹空间布局规划 (35)第六章城乡统筹发展定位与目标 (35)一、战略定位 (35)二、战略目标 (35)三、总体策略 (37)第七章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41)一、城乡人口流动与布局 (41)二、城乡居民点重构 (46)三、城乡居民点结构规划 (51)四、城乡居民点发展引导 (54)五、城乡用地适用性评价 (74)六、城乡建设用地协调规划 (76)第八章城乡空间布局规划 (78)一、空间布局战略 (78)二、城乡居民点空间布局 (80)三、重点区域一体化建设引导 (82)四、空间管制规划 (85)第九章城乡产业统筹发展规划 (90)一、产业发展布局现状分析 (90)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95)三、产业发展战略与布局原则 (96)四、产业发展布局策略 (97)第四部分基于城乡统筹的农村社区规划 (108)第十章农村社区布局规划 (108)一、农村社区的性质和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08)二、农村社区的发展战略与目标 (109)三、农村社区的空间布局 (109)II目录第十一章社区建设规划 (110)一、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110)二、社区建设标准 (111)三、农村社区组织建设与管理机制构建 (114)第十二章农村社区发展引导规划 (115)一、农村社区分类发展引导 (115)二、农村社区空间发展引导 (117)第五部分基于城乡统筹的支撑体系规划 (119)第十三章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建设规划 (119)一、城乡综合交通统筹建设规划 (119)二、城乡给排水工程统筹建设规划 (126)三、城乡电力电信工程统筹建设规划 (131)四、城乡供热燃气工程统筹建设规划 (133)五、城乡环保环卫工程统筹建设规划 (135)第十四章城乡社会事业统筹发展规划 (142)一、城乡科技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142)二、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143)三、城乡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144)四、城乡商贸设施发展规划 (146)五、城乡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规划 (147)第六部分基于城乡统筹的区域协调规划 (149)第十五章城乡旅游业发展规划 (149)一、旅游资源概况及评价 (149)二、城乡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150)三、城乡旅游业发展战略规划 (152)四、城乡旅游空间布局规划 (154)III目录五、城乡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156)六、城乡旅游发展对策和实施措施 (160)第十六章城乡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61)一、规划原则 (161)二、规划目标 (162)三、生态功能分区 (162)四、生态体系结构 (164)五、生态建设策略 (165)六、重点项目建设 (165)第七部分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与配套政策措施 (168)第十七章试点示范与推广项目规划 (168)一、试点示范 (168)二、农村社区建设推广项目 (170)第十八章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与配套政策措施 (174)一、坚持规划引领,创新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体系 (174)二、加快制度创新,构建公正平等的城乡发展制度环境 (177)IV第一部分规划解析1第一部分规划解析第一章规划背景解析一、延安市域概况(一)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延安市位于黄土高原中南部、陕西北部,属黄河中游地区,距西安350多公里,东临黄河与山西吕梁地区相望;西以子午岭为界,与甘肃省庆阳地区接壤;南、北分别与陕西省渭南、铜川、咸阳及榆林等地(市)毗邻。
旅游总体规划
![旅游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3066b55efad6195f312ba6d6.png)
陕西省子长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项目建议书项目背景1、延安旅游新发展为子长旅游发展带来机遇按照《延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年)》,未来的延安将进入旅游目的地成长的鼎盛时期,将从起步阶段的粗放型、数量型、速度型发展向集约型、质量型、效益型发展转变,向综合性的旅游目的地城市迈进。
今后,延安旅游继续坚持以红色旅游为核心,以“两圣两黄”为主导,构建“一核两心四片、扇状弹性拓展”的空间格局,实施“红色圣地”、“品牌驱动”、“中枢联动”、“遗产共营”、“四位一体”五大战略,打造“延安中心红色旅游“、”黄帝文化与生态旅游“、”陕北黄土风情“、”黄河生态与文化旅游”四大板块,建设5个一级旅游区和12个二级旅游区,重点建设7大世界级旅游品牌、9大国家级旅游品牌和4大省区级旅游品牌产品,逐步将延安建设成为陕北的旅游中心城市、陕西省旅游的次中心城市、陕北和陕甘宁晋蒙毗邻地区的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中国红色旅游第一目的地。
其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培育形成6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延安革命圣地中心区、南泥湾红色旅游区、子长红色旅游区、红都志丹旅游区、吴起红色旅游区、洛川黄龙红色旅游区),配套完善5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延安一南泥湾一壶口、延安一南泥湾一洛川会议旧址一黄帝陵、延安一民俗安塞一子长陵一延川乾坤湾、延安一红都志丹一吴起镇、壶口一茶坊一杜甫羌村一直罗镇一秦直道),重点打造25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特别是要打造好宝塔山、延河水、杨家岭、南泥湾、清凉山等景区,实现全市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超2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10亿元的目标。
可见拥有红色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黄土风情资源的子长旅游产业将在未来延安旅游新格局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发展地位,具有难得的历史良机实现旅游产业的飞跃式发展。
2、子长旅游产业的国际化构想为了推进薯类、旅游产业国际化,未来长将坚持“走出去”的方针,开拓欧洲、中亚、南亚、中东等国际市场,积极寻求广泛的合作和发展机会。
子长市自然资源局_企业报告(业主版)
![子长市自然资源局_企业报告(业主版)](https://img.taocdn.com/s3/m/79121c2d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ca.png)
4/16
(5)农业服务(1)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子长市自然资源局 2020-2021 年 西 安 国 源 土 地 整 理 度耕地资源质量分类年度更新中 设计有限公司
39.0
标(成交)结果公告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2022-12-05
陕西省城乡规划设 计研究院
161.8
2022-10-14
TOP2
子长市自然资源局编制城南片区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标(成交)结 院有限公司 果公告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119.7
2022-10-14
(3)其他专业咨询与调查(2)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西安国源土地整理设 计有限公司
39.0
结果公告
*按近 1 年可计算节支率的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2.0% 2022-12-05
(2)房地产开发经营
序 号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节支率 公告时间
1
子长市自然资源局土地征收 陕西蓝岱科技有限公 成片开发方案中标(成交)结 司
38.9
果公告
*按近 1 年可计算节支率的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1.6% 2022-11-28
(3)其他专业咨询与调查
序 号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节支率 公告时间
1
子长市自然资源局关于 2021 年全国国土变更调查工作采
陕西合众数维测绘科 技有限公司
子长市后南家庄最新规划
![子长市后南家庄最新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6580a99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a.png)
子长市后南家庄最新规划本次规划控制范围为:子长县城市规划控制区范围内,县城东南部xx 庄,环城东路南北两侧的部分区域用地。
本次规划总用地约为29.60公顷,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推算规划片区人口容量:规划采用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法,基本取国标的上限值,结合子长县城市实际发展情况,推算出规划片区人口容量为0.32万人。
一、总体要求(一)主要目标有效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加强城市环境噪声管理水平,持续改善声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享有良好声环境的获得感。
(二)基本思路区划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重点考虑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和用地现状,按照规划用地性质、用地现状、声环境质量现状,应覆盖整个城市规划区面积。
遵循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便于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和促进噪声治理,单块的声环境功能区面积原则上不小于0.5平方公里。
要加强监管,不能随意降低已划定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严格控制4类声环境功能区范围。
声环境功能区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用地性质变化而同步调整。
二、适用范围本区划适用子长市行政区域内声环境管理。
三、适用时段本方案适用的昼间、夜间时段分别为:昼间6:00~22:00,夜间22:00~次日6:00。
四、声环境功能区划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xxxxx),结合我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用地现状,共划分五类声环境功能区,具体为1类、2类、3类、4a类、4b类。
(一)1类区1类区分为5个区域。
城北居住集中区:范围横一路以北沟道。
瓦窑堡新区区域:范围为环城西路以东,环城北路以南,秀延河沿岸及以北,包西铁路以西。
龙虎山风景区:龙虎山风景区管理范围。
黄家山体育公园:黄家山公园管理范围。
文昌山风景区:文昌山风景区管理范围。
(二)2类区2类区分为5个区域。
xx商业办公区:范围为包西铁路以南,秀延河以东,环城南路以西,城南工业区以北。
热寺湾乡总体规划文本
![热寺湾乡总体规划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411424b769dc5022aaea00f0.png)
目录第一章概况 (1)一、地理位置 (3)二、行政区划 (3)三、自然条件 (3)四、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第二章总则 (5)一、规划背景 (5)二、规划年限 (6)三、规划范围 (6)四、规划依据 (6)五、指导思想 (7)六、规划重点 (8)七、工作理念和方法创新 (8)第三章城镇发展战略 (9)一、城镇发展条件评价 (9)二、发展战略目标 (10)三、战略措施......................................................................................................... 11 第四章村镇体系规划 . (13)一、村镇体系现状 (13)二、村镇体系规划 (14)三、统筹城乡发展 (16)四、村镇布点规划 (16)五、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17)第五章性质与规模 (18)一、集镇性质 (18)二、集镇规模 (18)第六章规划结构及用地布局 (20)一、现状用地状况及存在问题 (20)二、建设用地评价分析及发展方向 (20)三、规划结构 (21)四、用地布局 (21)第七章景观系统规划 (25)一、现状存在问题 (25)二、规划原则 (25)二、规划目标 (25)三、规划结构 (25)四、规划措施 (26)第八章综合交通规划 (26)一、对外交通规划 (26)二、集镇道路交通规划 (27)第九章市政工程规划 (28)一、给水工程规划 (28)二、排水工程规划 (29)三、电力工程规划 (30)四、电信工程规划 (30)五、供热工程规划 (30)六、燃气工程规划 (31)第十章环保环卫工程规划 (32)一、环保工程规划 (32)二、环卫工程规划 (34)第十一章防灾工程规划 (35)一、防洪工程规划 (35)二、消防规划 (36)三、人防工程规划 (36)四、抗震规划 (38)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38)第十二章近期建设规划 (38)一、规划指导思想 (38)二、规划年限及建设规模 (38)三、近期集镇发展格局 (39)四、近期建设项目库 (39)第十三章整治规划 (39)一、整治原则 (39)二、整治重点 (40)三、整治改造措施 (41)第十四章规划实施措施建议 (42)一、分期建设与整体开发相协调 (42)二、注重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43)三、规划体制与管理体制创新 (43)四、土地管理制度创新 (43)五、加强宣传,引导公众参与 (43)附表二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44)第一章概况一、地理位置热寺湾乡位于子长县城的东南部,北与子长县杨家园则镇相邻,南与延川县永坪镇相连,西与子长县余家坪乡接壤,东与马家贬乡相接。
子长县煤炭工业十二五总体规划模板
![子长县煤炭工业十二五总体规划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650cc6df90f76c660371a26.png)
子长县煤炭工业十二五总体规划子长县煤炭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我县是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 也是陕西省煤化工基地县。
子长矿区是陕西省三迭纪成煤条件最好的富煤区, 矿区煤炭地质储量28.94亿吨, 探明储量8.02亿吨。
区内含煤地层瓦窑堡组共含煤7-15层, 普遍分布6层, 可采厚度连片分步具有开采价值的5号煤层和3号煤层, 其中: 3号煤已探明储量为2.11亿吨, 5号煤探明储量为5.91亿吨。
煤种属国内稀缺的44-45号气煤, 是配焦、气化、液化、燃料动力和低温干馏的优质化工煤, 属中低灰( 2.56-17.46%)、低硫( 0.45-0.64%) 、低磷( 0.0012-0.0036%) 、富油( >12%) 、高发热量( 7417-8205卡/克) 、高挥发份( 34.08-40.12%) 的优质煤。
特别是3号煤, 具有特低灰( 2.9%) 、特低硫( 0.46%) 、高挥发份( 40.35%) 、高发热量( 32.68MJ/KG) 、高焦油产率(13.8%)、高粘结指数( 89)等特点。
按照我县”煤油强县、草畜富民、城镇带动、项目推动”经济发展战略, 在总结分析煤炭工业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面临形势的基础上, 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煤炭工业的发展方针、目标和政策措施。
一、”十一五”期间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十一五”期间, 我县煤炭工业按照”依托资源, 面向市场, 择优开发, 重点突破”的发展战略, 以煤炭资源整合、扩大产能为基础, 进行煤炭产品的深加工和转化, 不断延伸产品链, 提高煤炭产品的附加值。
经过加大资金投入, 更新设备, 不断完善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实现了煤炭工业较快发展, 为子长经济建设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煤炭资源整合前, 我县共有矿井36处( 不含市属煤矿) , 占有资源面积12.455平方公里, 占有资源储量1430.6万吨, 矿井生产能力为3—6万吨, 总生产能力不足120万吨/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总则1.1 规划背景子长县城曾于1997年编制过县城总体规划。
由于子长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县城人口的增加,使城市的性质、规模和总体布局发生了变化;县域建制镇的增加,也引起了城镇体系的变化。
原规划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城市建设的要求,所以需要重新调整城市总体规划。
1.2规划年限和范围1.2.1规划年限近期:2003-2005年中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1.2.2规划范围1.2.2.1规划区范围由城区和中山川水库区两部分组成,总面积136.9平方公里。
城区:东至吴家寨子、西至徐家洼,西南至张家湾、南至冯乡林场、北至魏家岔,面积118.55平方公里。
中山川水库区:东至石畔村、西至县界、南北各至库区水面约1公里处,面积18.35平方公里。
1.2.2.2规划用地范围东至吴家寨子、西至酒厂、北至神延铁路、西南至子长油矿、南至陈家洼(液化气站),总面积29.7平方公里。
1.3规划指导思想1.3.1区域规划的观点1.3.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1.3.3节约土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1.3.4强化城市设计,创造优美城市特色1.3.5保证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2、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1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坚持调整结构、突显特色的原则。
把发展特色经济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集中力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工业和特色旅游业。
尽快建成“中国洋芋之乡”和能源工业强县、畜牧业大县,积极发展旅游业和商贸业。
区域经济采取点轴开发战略,形成以主要城镇为点,以主要交通线为轴带进行重点开发的格局,发挥能源、交通、旅游、区位优势,加快子长县社会经济的发展。
子长县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国内生产总值:近期11.5亿元,中期20亿元,远期52亿元。
工农业总产值:近期14.3亿元,中期25亿元,远期75亿元。
工业总产值:近期4亿元,中期6亿元,远期10亿元。
财政收入:近期1.3亿元,中期2亿元,远期4.5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近期1622元,中期2612元,远期5639元。
2.2城镇发展战略规划期内重点发展子长市,使其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龙头,确定县城在延安市北部的中心地位和陕北经济发展带的产业优势。
2.3全县总人口预测2002年底总人口为232,700人,近期23.8万人,中期25万人,远期27万人。
2.4城镇化水平预测现状城镇化水平39.6%;近期城镇化水平43%;中期城镇化水平50%;远期城镇化水平60%。
2.5城镇体系规划全县现有瓦窑堡、安定、杨家园子、玉家湾、马家砭、南沟岔、涧峪岔、李家岔8个建制镇。
规划增设寺湾镇、余家坪镇。
2.5.1城镇等级和规模城镇体系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为子长市,人口规模12万人.二级为片区中心镇:西部片区中心安定镇,人口规模1.1万人;东部片区中心杨家园子镇,人口规模0.8万人;南部片区中心寺湾镇,人口规模0.5万人;北部片区中心涧峪岔镇,人口规模0.5万人。
三级为马家砭、玉家湾、南沟岔、李家岔、余家坪镇五镇,人口规模0.18-0.4万人。
到规划期末将形成一市九镇的城镇格局。
2.5.2城镇性质综合性中心城市:子长市旅游型城镇:安定镇建材工业镇:玉家湾镇石油、煤炭工业镇:寺湾镇、余家坪镇农工贸型镇:杨家园子、马家砭、涧峪岔、南沟岔、李家岔镇。
3、市区总体规划3.1城市性质及规模3.1.1城市性质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本省重要的旅游区。
以能源开发和旅游发展为主的陕北商贸重镇。
3.1.2城市规模人口规模:现状人口规模为72245人,经预测近期为80189人,中期为93087人,远期为119521人。
考虑到子长县城建设用地紧张,用水并不充足的状况,规划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等方面考虑,规划近期按8万人,中期按10万人,远期按12万人控制。
用地规模:现状建设用地445公顷,人均61.6平方米;规划建设用地900公顷,人均75平方米。
3.2城市用地评价根据城市规划对用地适宜性的一般要求,将城区用地分为三类,适宜建设用地、改造后可建设用地和不宜建设用地。
城区可治理滑坡体威胁区以及近河一级阶地或部分漫滩,在作为城市建设用地之前,需加以治理改造。
城区二级阶地作为适宜用地,城区建设必须避开的滑坡体及河床行洪宽度之内作为不宜建设用地。
3.3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城区两侧是山体,秀延河河谷相对较为平顺开阔,与中心城区联成一片,依托性较好,且靠近水源,应作为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与县城目前的发展趋势相吻合。
3.4城市布局结构采用带状组团式结构形态,以秀延河为主轴,按地形条件分为中心区、栾家坪、南河川、火车站四个组团。
3.5城市用地布局3.5.1居住用地规划对中心区旧居住用地,进行改造,提高层数,降低建筑密度;对农民住宅用地逐步改造为城市居住用地,提高层数、建筑密度,增加配套设施。
规划新居住用地主要在城市西区,在城市东部火车站一带结合站场和工业区也相应地布置了居住用地。
3.5.2公共设施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在中心区打造城市行政中心,塑造城市中心形象。
在西部新区及其它组团规划区级办公用地。
商业金融用地:主要布局在长兴街——中山街和秀延街——朝阳路。
在城市西区及火车站广场周围也进行了布局。
文化娱乐用地:规划在老城布置博物馆,在西区布置图书馆、文化馆、会展中心。
体育用地:规划在中心区秀延河南岸设小型体育场一处,在西区新规划大型体育用地一处。
医疗卫生用地:对现有医院、医疗保健机构、增加设备,完善机构,规划在东、西区各配套一所医院。
教育科研用地:规划完善现有教育设施,在城市西区和中心区东侧,各规划一处教育科研用地。
文物古迹:对瓦窑堡会议旧址、毛主席及中央领导人故居按文物部门划定的保护范围严格加以保护。
要求在各级文保单位所划定的保护区外侧20米范围内严格控制一切建设行为;在保护区外侧20-50米范围内,其建筑风格应和文物古迹环境相协调。
3.5.3工业用地规划工业用地主要分两处布置。
在南河川主要发展与石油、煤炭等相配套及农副产品加工的一、二类工业;在火车站东部主要布置三类工业项目。
3.5.4仓储用地规划仓储用地主要布局在子长火车站附近,另在城区内部布局少量生活性仓储用地。
3.5.5高科技产业规划在城区西部,设一处高新农业示范园区。
4、城市专项规划4.1绿化系统规划4.1.1公园绿地规划建设两处综合性公园。
一处为全市性综合公园秀延公园,占地24公顷;另一处为区域性综合公园龙虎山公园,占地15公顷,位于龙虎山上。
规划将子长陵、毛主席故居、瓦窑堡公议旧址建设为专类公园。
延秀延河河滨和南河河滨规划为带状公园与城区街旁绿地作为“点”“线”绿地,成为县城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1.2防护绿地城区内的防护绿地主要布置在变电站、高压走廊、铁路两侧、三类工业区周围,起到隔离防护、净化美化的作用。
4.1.3附属绿地附属绿地包括居住用地、道路广场等用地中的绿地部分。
这些绿地的建设应与所在用地的性质相符,风格一致。
4.1.4生态绿地在城区两侧山体和水源地周围等处,广植树种草,美化环境、涵养水源,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4.1.5树种规划以乡土树种为主,进行“适地适树为原则的树种规划,根据不同的绿地性质,造就不同的景观效果,造就四季有景的景观现象”。
4.2综合交通体系规划4.2.1铁路城区现有神延铁路通过,为国家Ⅰ级铁路,现已建成通车,火车站位于吴家坪,为3级客货运站。
近期开行客运列车3列。
4.2.2公路子靖公路向东通过城区的子靖路、安定路、朝阳路、车站北路与205省道相连;子安公路与城区富源路相接;省道205通过城区永坪路、迎宾路、永昌路、子靖路过境。
4.2.3道路系统规划采用自由式路网结构。
整个路网呈现“T”型结构骨架。
即沿秀延河的两横及沿南河的两纵。
道路断面:主干道红线宽度24-40米;次干道红线宽度18-20米;支路红线宽度 12-15米。
4.2.4公共交通规划规划将秀延街上现有汽车站作为公交站场,同时在火车站附近新规划公交站场一处。
规划公交线路4条,公交车辆80辆,出租车60辆。
4.2.5交通设施规划规划广场8处,分别为火车站、冯家屯、康复路、市府门前、影剧院、西门坪、子靖、郭家坪广场。
停车场用地应为9.6公顷,其中非机动车停车场1.92公顷,机动车停车场7.68公顷,城区专业公共停车场4处,共占地2.1公顷,其他停车用地5.58公顷应根据各社会服务机构规模进行配建。
规划加油站5座,占地0.9公顷。
4.3给水排水工程规划4.3.1给水工程规划给水原则:按照节水型城市的要求,开源与节流并重,坚持节水优先,治污为本、综合利用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严格控制自备水源用户发展。
用水量计算:规划近期用水指标190升/人·日,远期220升/人·日,总需水量近期15200立方米/日,远期26400立方米/日。
供水水源:县城上游1公里处有秀延二干渠首枢纽工程,拦河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67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3015万立方米,供水利用拦河坝作为取水枢纽,采用管道铺设至水厂。
中山川水库距县城35公里,控制流域面积143平方公里,有效库容1800-2000万立方米,是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可靠水源。
此外,位于县城8公里的魏家岔水库和距县城9公里处的红石峁水库,都可作为子长县城供水水源。
水厂:近期修建自来水厂一座,近期规模19000立方米/日,远期规模30000立方米,水厂占地1公顷。
4.3.2排水工程规划排水体制;规划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
规划在分流制基础上,着重实现污水资源化,将经过深度处理的污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之一,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排水量计算:污水量近期污水量为12160立方米/日,远期为21120立方米/日。
雨水量采用子长县暴雨强度公式计算。
系统规划: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座,处理规模近期13000立方米/日,远期22000立方米/日,占地2公顷,设在火车站以东,城市下风下游处,雨水管线结合地形采用就近排入水体原则。
4.4电力电信工程规划4.4.1电力工程规划规划近期新建薛加沟110KV变电站;中远期建设西郊110KV变电站;子长电厂改造为以供热为主的热电厂,将来作为城市辅助电源;规划区内的中压配电网等级为10KV、10KV中压配电网的目标网为地下电缆环网;新建35KV及以上线路后布置在城区外围,避开建成区;规划建设用地内的各级线路原则上敷设于道路两旁,与电信线路分侧布置,新建电力线路原则上敷设于道路东侧或南侧;规划期内应逐步实现能源结构优化,提高优质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加大城区电网建设和改造力度,规划期内10KV用户的可靠率达到99.99%以上。
4.4.2电信工程规划县城设电信中心局1处及配套的光接入交换点,远期总容量应达到70,000门,规划建设西郊及东郊火车站电信分局;电信服务业应积极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业务,特别是智能网的开发与应用;规划区内的通信网及对外网将向“三网合一”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方向发展,建立一个高度自动化的网络;城区配套建设邮政支局(所)、电话亭、报刊零售点等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点;作为未来电信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电视业务将大力发展有线电视;城区无线电通信设施本着统筹共建,合理利用频率资源的原则;建立良好的空域环境防止电磁辐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