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D-控制仿真实验Word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实验报告》填写说明

1.学员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所要求的每个实验后,均须提交实验报告。

2.实验报告封面必须打印,报告内容可以手写或打印。

3.实验报告内容编排及打印应符合以下要求:

(1)采用A4(21cm×29.7cm)白色复印纸,单面黑字打印。上下左右各侧的页边距均为3cm;缺省文档网格:字号为小4号,中文为宋体,英文和阿拉伯数字为Times New Roman,每页30行,每行36字;页脚距边界为2.5cm,页码置于页脚、居中,采用小5号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连续编排,封面不编页码。

(2)报告正文最多可设四级标题,字体均为黑体,第一级标题字号为4号,其余各级标题为小4号;标题序号第一级用“一、”、“二、”……,第二级用“(一)”、“(二)” ……,第三级用“1.”、“2.” ……,第四级用“(1)”、“(2)” ……,分别按序连续编排。

(3)正文插图、表格中的文字字号均为5号。

一、实验目的

1.能够建立和使用MATLAB平台的Simulink仿真环境;

2.能够进行数字PID控制的计算;

3.能够进行数字PID控制的参数整定;

4.能够描述大延迟被控对象对PID控制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给定:被控对象为,为一小纯滞后对象,输入为单位阶

跃信号r( t ) 1( t )。

要求:应用扩充临界比例度法整定数字PID 控制器的四个控制参数:采样周期T 、比例系数p k 、积分时间常数i T 、微分时间常数d T ,并从图形上计算上升时间r t 、超调量p M 以及调整时间s t 。控制度选为1.05,数字比例控制的采样周期为min T =0.02s,仿真时间为10s。

(1)用MATLAB 的仿真工具Simulink 进行参数整定并仿真,其框图为

注意:①Simulink 中的离散环节都自带有采样器(输入端)和零阶保

持器(输出端);②后缀为m 命令文件名不能与后缀为mdl 仿真框图文件

名相同,否则m 文件不会执行。

(2)如果被控对象为大纯滞后对象。请重复上述步骤,并比较两个被控对象PID 控制器的控制效果。控制度选为1.05,数字比例控制的采样周期为min T =0.1s,仿真时间为100s。

(3)现在参考输入改为方波信号,幅值为1,周期为2 秒(20 秒),占空比为

50%,查看上述两个不同被控对象的闭环控制系统输出的跟踪效果。

三、实验设计

写出自己的设计思路;画出电路图;画出流程图。

四、实验器材

MATLAB矩阵实验室2013a,WINDOWS7环境。

五、实验步骤

1.对小延迟被控对象进行参数整定

(1)数字比例控制

利用Simulink 画出PID 数字比例控制方框图,如下图所示。

控制器仅为数字比例控制,数字比例控制的采样周期为mi n T =0.02s,仿真时间为10s。

(2)求临界增益cr k 、临界周期cr T

从零开始增加p k 值,直到系统输出出现等幅振荡,此时p k 值记为cr k ,相应的振荡周期cr T 记为临界周期。

(3)查表计算

示波器选择控制度为1.05,查表确定PID 参数值T、p k 、Ti、Td;编写PID 参数计算m 文件,计算出b0,b1,b2。m 程序如下。

Kcr =?;

Tcr =?;

T = 0.014*Tcr;

% 原始值

kp = 0.63*Kcr;

Ti = 0.49*Tcr;

Td = 0.14*Tcr;

ki = kp*T/Ti;

kd = kp*Td/T;

b0 = kp+ki+kd;

b1 = -(kp+2*kd);

b2 = kd;

(4)观察控制效果

利用Simulink 画出PID 数字控制方框图,如下图所示。

运行PID 控制,观察控制效果(上升时间、超调量、调整时间)。

(4)微调参数

微调参数p k 、Ti、Td,使控制效果更满意。

(5)跟踪方波

现在参考输入改为方波信号,幅值为1,周期为2 秒,占空比为50%,查看控制系统输出的跟踪效果。如下图所示。

2.对大延迟被控对象进行参数整定,重复上述步骤。数字比例控制的采样周期为mi n T =0.1s,仿真时间为100s。方波信号,幅值为1,周期为20 秒,占空比为50%。

六、实验数据

Kcr =8.12

Tcr =1.65

参数整定:

跟踪方波:

七、实验分析

八、问题与建议

1、在做第一个实验时需要调制系统至等幅振荡的图像输出,在调节时,应当注意使用放大工具,载波等幅振荡情况更为准确。整定KP时选用二分查找的思路要快捷很多。

2、在整定PID参数和跟踪方波实验时,要注意调整三个参数的方法,应当是根据参数对图像的影响趋势调整,而不是随意选取值。

九、源程序

*.m

Kcr =8.12;

Tcr =1.65;

T = 0.014*Tcr;

% 原始值

kp = 0.68*Kcr;

Ti = 0.90*Tcr;

Td = 0.02*Tcr;

ki = kp*T/Ti;

kd = kp*Td/T;

b0 = kp+ki+kd;

b1 = -(kp+2*kd);

b2 = kd;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