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分类》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图形分类》教学设计
甘肃山丹县南关小学陈志琴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概括归纳能力,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学重点: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
教学难点: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PagePlayer课件、各种图形的图片,硬纸条,图钉等。
教学活动:
活动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教师活动】
引入:同学们,淘气和笑笑最近接到一项特殊任务——帮“图形分家”。
要分的合理、公平、有规律,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好吗!
【学生活动】说一说,我们学过的图形有哪些?
【教师活动】
(课件依次出示)
点明课题:这节课,我们来探索“图形分类”的问题。
板书:图形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自然、简洁的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活动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学生活动】
1、小组合作。
图形分类
2、交流讨论。
说说分类的依据。
(1) 根据图形的面是不是平的,把图形分成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
板书图形
立体图形
(2)平面图形还可以怎样分?(线段围成的图形和曲线围成的图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线段围成的图形
平面图形
图形曲线围成的图形
立体图形
(3)根据边的数量多少,线段围成的图形能分成三角形、四边形等。
板书:
三角形
线段围成的图形
平面图形四边形
图形曲线围成的图形
立体图形
3、展示归纳。
(实物展台展示)
图形家族
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曲线围成的图形线段围成的图形
三角形四边形
4、发散拓展。
(1)在练习纸上再画几个相应的平面图形。
线段围成的图形曲线围成的图形
(2)实物展台展示.
说明:五边形、六边形等边数多于4的图形又叫多边形。
【教师活动】
小结:通过同学们的合作探究,我们给认识的图形分了类。
图形家族的关系越来越清楚了。
5、扩展练习。
【教师活动】
结合我们刚才的学习过程,完成下面图形家族的家谱(课件出示)
图形家族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学生活动】
说一说,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面图形?哪些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与交流中,经历探索的过程,对所给图形进行有效的分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索,在具体的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在相互的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活动三:动手实践,拓展创新。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总结板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学生活动】
1 这是应用了图形的什么特性?
2
4、拓展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应用到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特性,然后把它们写下来,题目就叫做:我所知道的图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将图形与生活紧密相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
并通过课后延伸,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四:课堂小结。
【学生活动】
如果让你以今天这节课为内容写一篇数学日记,你想写些什么?
【教师活动】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节本课内容。
【设计意图】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把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化,加深印象,内化知识结构。
活动五:数学万花筒。
【教师活动】
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存在着许多我们学过的图形,聪明的建筑师们不仅利用他们设计出了许多漂亮的建筑,同时又利用他们的特性设计出了不可思议的雄伟建筑。
它们中有的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虽然历经风雨沧桑,但是依然完好无损保持了原样。
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欣赏这些有名的建筑图片,去感受图形带来的魅力.(课件出示:金字塔、天安门城楼、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图片。
)
【学生活动】
一边一边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图片,让学生在欣赏中间接地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懂得,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到处都有数学的影子。
我们在享受数学给我们带来无限乐趣的同时,也应该把我们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
活动六: 课外延伸
【学生活动】
1、观察发现: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2、运用今天学过的知识加固摇晃的椅子。
3、写一篇关于图形的数学日记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延伸,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九、板书设计
图形分类
三角形(稳定性)
线段围成的图形
平面图形四边形(容易变形)
图形曲线围成的图形
立体图形 ......
【设计意图】板书力求简洁明了,着重体现图形分类的三种依据,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图形的特征和分类的标准。
十、教学反思
《图形分类》是让学生对学过的图形进行分类整理,使学过的知识成为一个较为清晰的知识体系。
这些图形学生都能认识,但能把它们清晰分类,就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本节课我设计了“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动手实践,拓展创新”,“数学万花筒”等几个教学活动,以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1、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出发,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强烈体作用,教师只是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索,在具体的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在相互的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学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特别是ScienceWord 6.0套件的先进功能,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使学生在探索图形区别的过程中,更具趣味性、挑战性,提高了课堂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欣赏图片,让学生在欣赏中间接地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并懂得,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到处都有数学的影子。
我们在享受数学给我们带来无限乐趣的同时,也应该把我们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
而设计“课外作业”的目的,是通过课后延伸,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图形分类”。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图形分类》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材《认识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
本课教材的教学是建立在之前认识了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具体的图形分类活动,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归类和梳理,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关系;并在教材中安排了实践活动,“看一看,说一说”让学生举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运用事例,接着又设计活动“拉一拉”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明白三角形的稳定性比四边形好以及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运用。
综合考虑本教材的设计意图,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是这样来制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的:
1.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2.经历观察、操作、猜想与验证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数学情感。
3. 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其中,“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以及图形间的关系,会对图形进行有规律的分类并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生活现象”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通过观察和操作,体会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还将借助多媒体教具来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二、说教法学法
叶圣陶老先生的教学核心思想是:“教是为了不教”。
这正体现了现代教学的目标不只是使学生“学会”,而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
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发现问题,“创造”新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发展智慧,增长才干。
在教学中,我注意采用谈话式、讨论式、活动式的教学,实施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力争体现如下的教学理论:
1、主客体发展统一论。
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自觉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是学习的主人。
因此,教学活动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
2、有目的地运用交谈和启发引导的方法进行教学。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实践操作、归纳、尝试等活动形式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兴趣,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三、说教学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