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陶杯 用兴趣引领历史高效课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兴趣引领历史高效课堂

摘要: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蕴涵了丰富的知识内涵。进入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科目的数量、容量增加了,在中考面前负担也加重了。如何使学生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历史教师应该经常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导入设计、教学组织、师生互动、活动探究等教学环节,提出了创设高效课堂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学习兴趣激情互动魅力精讲高效课堂

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蕴涵了丰富的知识内涵。我非常喜欢学习历史,它让我知道了从古至今很多很多的事情,有时候当大家谈论有关历史的话题时,我感觉自己无所不知,学生们的问题都难不倒我。你要问我为什么这么喜欢历史,答案只有一个:我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兴趣从何而来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所以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是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呢?尤其是进入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科目的数量、容量增加了,在中考面前负担也加重了。如何创设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是历史教师应该经常思考的问题。

所谓论从史出,史论统一,在介绍如何创设高效课堂的个人见解之前,我先介绍下我们目前面对的教学上、学生上的现状吧。

我校初一年级目前采用小班化教学模式:就是由我们教导主任牵头做的小班化教学模式,在我们初一年级试行了有段时间了。我觉得可以下这样一个结论,是成功的,建立的班级日志对小组的表现都有记录,最后一周一评,选出最佳小组,给予奖励。可以是本子或其他实物。当然也有落后小组,也是奖励,这个奖励就是要负责班级卫生工作。对于违反纪律的同学进行小组连坐,这样的效果也是很好的。总的来说,比较成功,小组长负责制,老师能够解脱点,轻松些。要说从何而来的小班化教学,还得从生源说起。

作为农村中学的老师,目睹了在农村教育里出现的怪现状:小学毕业后很多学生都往城里私立学校去。导致大量优秀生源外流。这是我们所不能改变、因而只能接受的现实。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呢?在头两年的教学中,常常听见一些学生唉声叹气:“历史内容太多了,太难记了”;“历史课太枯燥无味了”;“学历史有什么用呢”?等等让我感到无比痛心的话。作为历史教师,每当那个时候,我就感到自己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时常在想,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历史学科,主动去学,乐于去学,而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呢?《金言》中的许多诗句都体现了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的理性主义精神。例如它告诫人们:不要受别人的言语或行为的影响,去做或说于你不是顶好之事。思而后行,以免做出愚事。因为草率的动作和言语,均是卑劣的特征;但勇敢地去做不致有悔之事。勿行你所不知者,常相当的学习。如此你的生活将充满了愉快。你如求清洗与解放你的灵魂,用判断,且反省一切事,坐于一切最好的思想上,如车之御者。告诉我们要认真做好每件事情,经过努力,我的教学水平有了提高,所教的班级课堂活跃,学生很少有以上的唉声叹气,从学生表现来看,我想造成这种现象差异的最大原因是学生是否对历史有学习兴趣。因为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强大内在动力。也因此,创设高效课堂的绊脚石迎刃而解。下面谈一些个人见解。

一、精彩导入,诱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呢?”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课

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一道大餐的开胃菜,起着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活动,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促成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的亢奋状态。导入的方式方法灵活多样,如:故事传说导入法、热门话题导入法、设置悬念导入法、诗词歌曲导入法、复习回忆旧知等等。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例如:在讲《和同为一家》一课时,我首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先让学生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然后提问今天的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啊?再问那么唐朝时周边有哪些少数民族呢?带着这个问题,学生们都积极主动的进入了课堂,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的有效性。

二、语言生动,激人思维

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的教学手段,语言的魅力是一堂课的关键。一位身边的教育学者曾说:“如果你能把历史课上的像聊天一样,那么你就成功了”。作为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讲课时做到满腔热情,抑扬顿挫,富有激情,具有演说家的风范,能鼓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本学科。在讲七年级上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时,我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讲述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经过,学生们听后知道了松赞干布是如何追到文成公主的,同时也触发了他们深究的兴趣,知道文成公主对唐朝与吐蕃的交往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质疑设问,以疑激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古人曾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就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快感,这种快感又能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在讲七年级上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一课学习中,我提到了文成公主为什么决定远嫁他乡,学生很感兴趣,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最后由我做出总结。学生们知道了文成公主做出的牺牲,于是对这节课的内容更感兴趣了,高效课堂也水到渠成。由此看出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问题,能促进学生思考,产生探究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6课《开放与交流》时,是这样激趣的: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坐在大龟身上过河的情景(展示图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同学们看到这张图上的唐僧和历史上的玄奘有什么区别吗?层层激发,使学生有问题,有答案。四、情境创设,以情求趣

1912年4月,身为教育总长的蔡元培针对清末“忠君、尊孔”的封建教育宗旨,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军国民教育即体育,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世界观教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中最独到之处,是其首创。美感教育又称美育。要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先成人后成才,在课堂上能够尊重老师,师生互相尊重,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上学生尊重老师,喜欢老师,进而深入到教师用精美的语言创设的情境中,这样的情境能激发学生情感,形成一个有吸引力的环境,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图片、录音、影视、多媒体等创设、渲染出历史教学具体、形象、生动的环境和氛围,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使学生在感情上受到震动,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达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高效课堂水到渠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