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温仪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医用电子体温监测系统的开题报告

医用电子体温监测系统的开题报告

医用电子体温监测系统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和保健观念日益增强,其中体温监测作为一项最基础的医疗保健指标,是对患者的监护和诊疗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目前,传统的体温监测方法仍然是通过摇摇表、口腔温度计、腋下温度计等传统温度计手段进行监测,但这种方法不仅存在着操作不便、测量时间长、由于环境的影响产生误差等问题,而且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鉴于此,设计一款基于电子监测的体温监测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关于电子体温监测系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一些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公司和医疗机构通过局部或全面地使用电子体温计对患者进行体温监测。

在美国,维宜康(Vivonic)公司研发了一款无需人工接触的温度测量技术,该技术可以准确测出患者的体温,省去了人工接触的过程,免去了传统体温测量带来的交叉感染的风险。

在国内,浙江和杭州等地的医院也已经开始使用电子体温计进行患者体温监测。

在技术方面,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电子体温监测系统主要是基于红外线、蓝牙、Wi-Fi等无线通讯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和监测,从而实现对患者体温的准确监测和实时报警。

总体而言,电子体温监测系统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其应用将会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三、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文将基于现有技术框架,利用电子技术、通讯技术等相关技术,设计并开发医用电子体温监测系统,以提高体温监测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实践中验证电子体温监测系统在临床及家庭保健的可行性。

具体研究内容和目标如下:1.设计一种基于电子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电子体温计模块,实现对患者体温的准确测量。

2.利用无线通讯技术,设计一种数据传输模块,将测量到的体温数据实时传输到数据存储设备或云端数据库中。

3.设计一种有效的体温测量算法,对传输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体温监测的准确性。

LCD1602液晶数字温度仪的设计开题报告

LCD1602液晶数字温度仪的设计开题报告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设计)题目
LCD1602液晶数字温度仪的设计
学生姓名
系、专业
指导教师
选题目的、价值和意义
温度是一种最基本的环境参数,人民的生活与环境温度息息相关,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实时测量温度,在农业生产中也离不开温度的测量,因此进行数字温度仪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数字温度仪主要以8位单片机和数字传感器为核心组成温度测量及控制系统,用数码管显示出来。它可以及时准确的测量温度。
目前,国际上新型温度传感器正从模拟式向数字式,从集成化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飞速发展。
主要研究内容
数字温度仪采用AT89S51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完成温度值测量;由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完成温度测功能。测量的温度精度达到0.1度,测量的温度的范围在-20度到+100度之间,用LCD1602液晶显示出来,第一行显示所测温度值,第二行滚动显示设计者字符型名字。
[6] John B设计应用实例.第一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7]江晓安《数字电子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8]吴志功《青年无线电实用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
指导教师意见及建议
签字:年月日
课题答辩组意见及建议
组长签字:年月日
系主任意见
签字:年月日
运城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ISD系列语音芯片是美国ISD公司推出的产品。该系列语音芯片采用多电平直接接模拟存储(Chip Corder)专利技术,声音不需要A/D转换和压缩,每个采样值直接存储在片内的闪烁存储器中,没有A/D转换误差,因此能够真实、自然地再现语音、音乐及效果声。避免了一般固体录音电路量化和压缩造成的量化噪声和金属声。Winbond公司的ISD系列语音芯片因为采用了独特的模拟数据直接存储技术,使其声音存贮效果较以前产品有大幅提高,实际试听主观评价可以达到磁带录音机的水平,是目前市场上录放效果最好的语音电路之一。

电子测温计的设计与制作[开题报告]

电子测温计的设计与制作[开题报告]
2.研究现状
随着国内外工业的日益发展,温度检测技术也有了不断地进步。目前的温度检测使用的温度计种类繁多,应用范围也较广泛。温度测量包括以下方法:
(1)利用物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温度计
(2)利用热电效应技术制成的温度检测元件
(3)利用热阻效应技术制成的温度计
(4)利用热辐射原理制成的高温计
(5)其他新型温度测量技术,在高科技领域,国内外专家都在有针对性的竞相开发各种新型温度传感器及特殊测量环境的测温技术。如: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温度分布的测温技术;由表面到内部、深部的测温技术等。①多芯热电偶。②光纤式温度分布测量装置。③用辐射温度计或热像仪测量表面温度分布。④用长热电偶测量表面温度分布。⑤用耐热数据记录仪与短热电偶相结合测量表面温度分布。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的主要内容
掌握基于传感器、运算放大器的电子测温计设计的各种方法,设计出相应的电路并进行调试,完成对温度的正确测量,分析、比较各类电子测温计,改进电路,实现测温时尽量小的误差。
2.预期目标
该论文的主要内容是:设计一个便携式的电子测温计。基本要求如下:
(1)通过文献检索,熟悉数字温度计的设计方法
[5] R.Kinose.Iron and Steel Enginee[J].January(1997):32-34
[6] 李松林.非接触人体表面温度测量方法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5年
[7] 孙德银.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多功能温度测量仪的研制[D].沈阳:东北大学,2006年
[8] 张立儒.特殊条件下的温度测量[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6
图2 主程序流程图
四、课题研究进度计划
毕业设计期限:自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

低功耗智能便携式温度测量仪的研究开题报告

低功耗智能便携式温度测量仪的研究开题报告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低功耗智能便携式温度测量仪地研究一硬件设计系别电子信息系专业自动化班级姓名学号导师年月日图1原理框图串口:串口地功能是将该系统与上位机相连进行数据传输•LCD显示器:选用低功耗地液晶显示器LCD(L1q^ idCrystalDisplay>#为显示器件,该显示器地优点是工作电压低、微功耗、使用方便<体积小、外形薄,平板式显示),是便携式智能设备显示器件地首选•采样及A/D转换:该模块是对信号进行采样以及将接受地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温度传感器:选用功耗低地PT1000,当温度为0摄氏度时,阻值为1000欧, 对温度进行测量•单片机简介:MSP430系列单片机功耗超低,是一种16位地RISC混合信号处理器,该单片机中断源较多,并且可以任意嵌套,使用起来灵活方便•当系统处于省电地备用状态时,用中断请求将它唤醒只需要6“地时间.MSP430系列单片机采用地是1.8~3.6V地电源电压.在1MHz地时钟条件下运行时,芯片地耗电电流会在200~400 yA左右,时钟关断模式下最低功耗只有0.1卩A由于系统运行时打开地功能模块不同,即采用不同地工作模式,芯片地功耗有着显著地不同•在系统中共有一种活动模式(AM>和五种低功耗模式(LPM0~LPM4>.在等待方式下,耗电为0.7在节电方式下,最低可达0.1 yA可见MSP430系列单片机功耗特别小,是低功耗微处理器地典型.5.指导教师意见<对课题地深度、广度及工作量地意见)指导教师:年月日6.所在系审查意见:系主管领导:年月日参考文献[1]孙德银.基于单片机系统地多功能温度测量仪地研制[D]. 辽宁:东北大学,2006.[2]徐健•基于MSP430地平衡式温度计地研制[D].安徽:合肥工业大学,2007.[3]默少丽,邓鹏•基于MSP430地低功耗便携式测温仪设计[J].电子工程师,2008,34(3>:18- 20.b5E2RGbCAP[4]程国阳•使用CMOS集成电路需注意地几个问题[J].电子制作,2003,(10>:52-53.PlEanqFDPw[5]钱承山•一种多用途低功耗检测系统地设计及其应用地研究[D].山东:山东科技大学,2003.⑹刘常澎•数字逻辑电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66-80.[7]许丽佳•单片机便携式系统地低功耗设计方法[J].信息技术,2002,26(12>:55-71. DXDiTa9E3d[8]鲁荣清.论便携式智能设备地低功耗设计[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5,24(3>:291-23.RTCrpUDGiT[9]周胜海黄文霞•便携式智能仪器仪表地低功耗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3,19(7>:62- 63.5PC Z VD7H X A[10]沈建华,杨艳琴.MSP430系列16位超低功耗单片机原理与实践[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1-7.jLBHrnAILg[11]R.Want,K.Fishkin,A.Gujar,B.Harrison.BridgingPhysical and Virtual Worlds with ElectronicTags[J]. ACM CHI.1999,(4>:193-196. X HAQX74J0X[12]WANGHongping.Afitting method settmd for the thermoeouple Characteristie curve withcardinal spline[J].Instrument technique and sensor.2000,(10>:33-35. LDAYtRyKfE[13]Heinlein Peter.Discretizing 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s using integrated wavelets[J].Applied and Computational Harmonic Analysis.2003, 14(3>:238-256. Zzz6ZB2Ltk[14]金捷.检测技术[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83-186.[15]韩启纲.智能仪表原理与使用维修[M].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2.22-213.。

数字温度计开题报告

数字温度计开题报告

数字温度计开题报告数字温度计开题报告一、引言温度是物体热运动程度的度量,对于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温度计使用水银或酒精作为测量介质,但这些温度计存在一些问题,如易破损、有毒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决定开发一种数字温度计,以提供更方便、安全和准确的温度测量方法。

二、研究目标我们的研究目标是设计和制造一种数字温度计,具备以下特点:1. 准确性:能够提供精确的温度测量结果;2. 方便性:易于携带和使用,适用于各种场景;3. 安全性:无毒、无害,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4. 可靠性:稳定性好,能够长时间使用。

三、研究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计划采取以下研究方法:1. 传感器选择:选择适合的传感器作为温度测量的核心部件。

我们将研究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如热敏电阻、热电偶和红外线传感器,并评估它们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硬件设计:根据传感器的特性和要求,设计数字温度计的硬件电路。

我们将考虑功耗、精度和响应时间等因素,并选择合适的芯片和电子元件。

3. 软件开发:编写嵌入式软件程序,实现温度测量、数据处理和显示等功能。

我们将使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并进行充分的测试和优化。

4. 原型制作:根据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的结果,制作数字温度计的原型。

我们将进行实物测试和调试,以确保其功能和性能符合要求。

5. 性能评估:对数字温度计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

我们将进行实验和对比分析,与传统温度计进行对比,验证数字温度计的优势和可行性。

四、预期成果通过以上研究方法,我们预期能够获得以下成果:1. 数字温度计的设计和制造:我们将成功设计和制造一种数字温度计原型,具备准确、方便、安全和可靠的特点。

2. 温度测量准确性的提高:相比传统温度计,数字温度计将提供更准确的温度测量结果,满足不同领域对温度测量精度的需求。

3. 温度测量的便捷性提升:数字温度计将具备小巧轻便的特点,易于携带和使用,适用于家庭、医疗、工业等各种场景。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温仪的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温仪的设计开题报告
第9--10周: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11--12周:修改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13周:准备答辩。
第14周:答辩。
五、所需技术条件
Protel99SE开发环境,可以进行原理图及PCB设计;keil开发环境,可以进行软件编程。
另外需要印制电路板,电子元器件(包括51单片机、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显示电路、振荡器等)及单片机程序烧写工具等。
六、主要参考文献
[1]张璇.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测温仪的设计与实现[J].高科技产品研发,2010.
[2]薛乾等.多功能非接触式测温仪的设计[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0.
[3]房小翠等.单片微型计算机与机电接口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4]王质朴等.MCS-51单片机原理、接口及应用[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16]IEC 60950-1:200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Safety –Part1:General equirements.2008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课题来源:(1)教师拟订;(2)学生建议;(3)企业和社会征集;(4)科研单位提供
课题类型:(1)A工程设计(艺术设计);B技术开发;C软件工程;D理论研究;E调研报告
(2)X—真实课题;Y—模拟课题;Z—虚拟课题;
[14]A Study on a Platform of Neighborhood EV Control System with Road-Infra Servers2010
[15]Optical beat noise reduction using FM to AM conversion of injection-locked FP-laser diode in reflective SOA based WDM/SCM-passive optical networks.2009

电子体温计开题报告

电子体温计开题报告

电子体温计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中,电子体温计作为一种方便、安全、准确的体温测量工具,已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家庭和公共场所。

本文将围绕电子体温计展开研究,对其开展一项系统的调研和分析,以期进一步探索其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前景。

二、研究背景人体体温是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发现和预防传染病等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体温测量方法主要有腋下测温、口腔测温和肛温测温等,然而这些方法不仅不够方便,还存在准确性和卫生性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电子体温计应运而生。

电子体温计采用了先进的红外测温技术,可以通过非接触的方式迅速测量人体的体温。

相比传统的体温计,它具有测量速度快、准确度高、使用便捷及卫生等诸多优点,成为现代人们广泛使用的体温测量工具。

三、研究目的本次研究旨在全面调研电子体温计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情况,了解其发展现状,并分析其在未来的发展潜力。

通过对相关数据和资料的收集,以及与相关从业人员的访谈,我们将全面了解电子体温计的优点、短板和存在的问题。

四、研究内容1. 电子体温计的原理和技术特点1.1 红外测温技术的基本原理1.2 电子体温计的工作原理1.3 电子体温计的技术特点2. 电子体温计的应用情况调研2.1 医疗机构中的应用情况2.2 家庭和公共场所中的应用情况2.3 已有研究成果及相关案例分析3. 电子体温计的优点和挑战3.1 电子体温计的优点3.2 电子体温计面临的挑战3.3 可能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4. 电子体温计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推广建议4.1 电子体温计的发展前景展望4.2 电子体温计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推广建议五、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报告和学术论文,收集关于电子体温计的相关背景知识、发展现状和应用情况。

2. 数据收集: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相关从业人员对电子体温计的看法和使用情况。

半视场红外目标的测温精度分析的开题报告

半视场红外目标的测温精度分析的开题报告

半视场红外目标的测温精度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红外测温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测温方法,具有速度快、应用广泛、测量对象不受形状
限制等优点。

在工业制造、医疗卫生、建筑节能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红外测温技术
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物体在红外波段内的辐射率与温度成正比的特性进行测量,因此红
外测温仪可以较快地测量物体的非接触式温度。

随着半视场红外仪器的问世,仪器具有更小、更轻、更加便携、使用更方便等的优点,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半视场红外测温仪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石油化工、电力
设备、机械等。

由于其较小的视场范围,半视场红外测温仪的测温误差相比于全视场
红外测温仪较大,因此半视场红外测温仪的测温精度分析和提高至关重要。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分析半视场红外测温仪的测温精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半视场红外测温仪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 测温精度影响因素分析,包括物体表面特性、环境温度、测量距离、视场范围、测
量时间等因素
3. 半视场红外测温仪的影响因素的试验分析,包括钢板、不同颜色的纸板、不同距离、不同温度下的测温精度测试
4. 测温精度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5. 提高半视场红外测温仪测温精度的探究和实验验证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对半视场红外测温仪的测温精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为半视场红外测温的应
用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同时,对于扩大半视场红外测温仪的应用范围、
提高测温仪的精度、降低测量误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红外测温开题报告

红外测温开题报告

红外测温开题报告一、引言红外测温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测温技术,通过检测目标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能够精确测量物体的表面温度。

红外测温技术在工业、医疗、安防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开题报告将介绍红外测温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二、红外测温技术原理红外测温技术基于物体的热辐射能量,利用测量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以及其反射的环境红外辐射来确定物体的表面温度。

红外测温仪通过红外传感器接收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

该电信号经过放大及处理后,可以得到物体的表面温度。

红外测温技术的原理基于黑体辐射定律,即物体的辐射功率与其表面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通过测量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功率,可以反推得到物体的表面温度。

红外测温技术可以在非接触的情况下迅速测量物体的温度,具有高精度和高效率的优势。

三、红外测温技术应用红外测温技术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了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工业领域:在工业过程控制中,红外测温技术可以用于监测和控制物体的温度,例如冶金、玻璃、陶瓷等行业。

通过及时测量物体的温度,可以保证工艺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医疗领域:红外测温技术在医疗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体温测量。

相比传统的体温计,红外测温技术可以实现非接触测量,减少了传染风险,提高了测量的便捷性和准确性。

3.安防领域:红外测温技术可以通过监测人体的红外辐射来实现人体检测和识别。

在安防系统中,红外测温技术可以用于火灾预警、入侵报警等应用,提高了安全性和监控效果。

四、红外测温技术存在的问题红外测温技术虽然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1.精度问题:由于环境因素、目标物体的表面特性等因素的影响,红外测温技术的测温精度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需要研发更加精准的红外测温技术,提高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2.距离限制:红外测温技术的有效测温距离一般较短,需要靠近目标物体进行测量。

需要研发能够在较长距离范围内进行准确测温的技术,以满足一些特殊场景的需求。

1.6微米近红外辐射温度计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1.6微米近红外辐射温度计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1.6微米近红外辐射温度计的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1.6微米近红外辐射温度计的研究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温度计是现代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测量仪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温度测量的精度要求也日益高涨。

近年来,红外辐射温度计逐渐成为温度测量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

近红外(1.6 μm)波段由于其能量分布以及环境因素(例如雾、水分子等)的影响下,已成为近年来较为热门的研究领域。

近红外辐射温度计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工业生产、环境监测、医疗等领域的温度测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文将对1.6微米近红外辐射温度计的研究进行探索。

二、研究的内容和目标本文将建立一种基于1.6微米近红外辐射的温度计模型,并通过实验和仿真,探讨模型在不同环境下的适用性和精度。

具体目标如下:1.探究1.6微米近红外辐射波长在温度测量中的应用性和优势。

2.建立基于1.6微米近红外辐射的温度计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优化。

3.通过实验和仿真,评估模型在不同环境下的适用性和精度。

4.探索1.6微米近红外辐射温度计在工业生产、环境监测、医疗等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三、研究的方法和步骤1.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目前关于1.6微米近红外辐射温度计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2.模型建立:根据前期文献调研的结果,建立1.6微米近红外辐射温度计模型,并进行优化和验证。

3.实验设计: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参数和环境条件,以及样本的选择和处理。

4.温度测量和数据分析:采用建立的1.6微米近红外辐射温度计模型进行温度测量,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包括误差分析和统计处理等。

5.结果展示:将实验结果用图表和数据报告等形式进行展示与分析,探究1.6微米近红外辐射温度计在不同环境下的精度和适用性。

四、研究的进展和预期成果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1.6微米近红外辐射温度计相关文献的调研和初步建模探索。

预计在未来研究中,将会进一步完善模型,设计实验方案、开展实验等工作,并最终得出具有一定科研价值的相关数据和结论。

数字温湿度检测仪开题报告

数字温湿度检测仪开题报告

课题设计的内容
使用单片机和温湿度传感器测量出环 境的温湿度, 并用LED 数码管显示数值 数码管显示数值。 境的温湿度 , 并用 LED数码管显示数值 。 使用设定键设定报警温湿度( 使用设定键设定报警温湿度 ( 此温湿度要 在 LED 数码管显示 ) , 如果测量温湿度高 LED数码管显示 数码管显示) 于设定值,则发出报警信号。 于设定值,则发出报警信号。
数字温湿度检测仪的设计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设计的依据与意义
•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社会取得了长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的进步!在居家生活、工农业生产、气象、环保、 的进步!在居家生活、工农业生产、气象、环保、 国防、科研、航天等部门, 国防、科研、航天等部门,经常需要对环境中的 湿度和温度进行测量及控制。传统的温湿度监测 湿度和温度进行测量及控制。 模式是以人为基础,依靠人工轮流值班, 模式是以人为基础,依靠人工轮流值班,人工巡 回查看等方式来测量和记录环境状况信息。 回查看等方式来测量和记录环境状况信息。在这 种模式下, 种模式下,不仅效率低下不利于人才资源的充分 利用,而且缺乏科学性, 利用,而且缺乏科学性,许多重大事故都是由人 为因素造成的,人工维护缺乏完整的管理系统。 为因素造成的,人工维护缺乏完整的管理系统。 而问世监控系统就可以解决这样人才资源浪费, 而问世监控系统就可以解决这样人才资源浪费, 管理不及时的问题, 管理不及时的问题,这是由于它的智能化设计所 决定的。 决定的。
设计方案
采用将温度和湿度一起测量, 采用将温度和湿度一起测量,即用一个集成的温 湿度传感器SHT11来方便实现。温湿度传感器 来方便实现。 湿度传感器 来方便实现 SHT11将温度感测、湿度感测、信号变换、A/ 将温度感测、 将温度感测 湿度感测、信号变换、 / D转换和加热器等功能集成到一个芯片上,该芯 转换和加热器等功能集成到一个芯片上, 转换和加热器等功能集成到一个芯片上 片包括一个电容性聚合体湿度敏感元件和一个用 能隙材料制成的温度敏感元件。 能隙材料制成的温度敏感元件。这两个敏感元件 分别将湿度和温度转换成电信号, 分别将湿度和温度转换成电信号,该电信号首先 进入微弱信号放大器进行放大,然后进入一个14 进入微弱信号放大器进行放大,然后进入一个 位的A/ 转换器 转换器, 位的 /D转换器,最后经过二线串行数字接口输 出数字信号。采用数码管显示所测温度和湿度。 出数字信号。采用数码管显示所测温度和湿度。

毕业设计--红外测温系统--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红外测温系统--开题报告

湘潭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红外测温系统的设计姓名:李良川学号:2007550922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指导老师:鲁光德一、红外测温仪概述红外测温仪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

光学系统汇聚其视场内的目标红外辐射能量,红外能量聚焦在光电探测器上并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

红外测温系统对该电信号进行相应处理的并将其显示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

具体包括对该电信号进行放大,检波,滤波,变换,A/D转换传到单片机上进行各种处理,如显示为温度值,语音播报温度值,与标准温度对比,超出标准范围后报警等等。

非接触式红处测温仪与传统的接触式测温仪相比,有以下特点:目前红外测温产品主要有两类:点式红外测温仪和面式红外测温义,面式红外测仪即热像仪。

现在点式红外测温仪性能及其辅助功能不如红外热像仪,主要缺点如下:i. 远距离、小目标难以对准,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从而影响测温精度;ii. 测温结果不利于保存分析,限于局部没有全局效果,从而有时不利于发现问题;iii. 不利于远程遥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低;由于红外热像仪价格昂,国产产品价格在20~30万左右,进品产品价格更是在70~80万左右,这大大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

而点式红外测温仪价格相比只有一两万左右。

就测温精度来说,点工红外测温仪和红外热像仪相比精度相当,并且很多应用场合精度要求也不是很高,可以采取一定措施弥补其缺点,而又不太大的增加其成本。

红外测温技术因为以上特点,可用于产品质量控制与监测,设备在线故障诊断,安全保护以及节约能源等方面,逐淅被广泛应用于电力、食品加工、冶金、石化、医疗、科研等多种行业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红外测温原理红外测温仪接收物体自身发射出的不可见红外辐射能量。

红外辐射是电磁频谱的一部分,电磁频谱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

红外线位于可见光和无线电波之间的区域,其波长为0.75~1000 μm。

智能温度测量仪开题报告

智能温度测量仪开题报告

智能温度测量仪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毕业设计题目:智能温度测量仪一、选题意义和可行性分析温度测量是现代检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和安全生产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因此,能够确保快速、准确地测量温度的技术及其装置普遍受到各国的重视。

近年来,利用智能化数字式温度传感器以实现温度信息的在线检测已成为温度检测技术的一种发展趋势[1]。

智能温度测量仪自上世纪70年代初发生以来,随着微处理器技术的迅猛发展及测控系统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建议传感器准确度越高、可靠性低、稳定性不好,而且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并能送检、自校、自补偿。

传统的传感器已无法满足用户这样的建议。

另外,为生产高性能的传感器,单靠改良材料工艺也很困难,须要利用计算机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去填补其性能的严重不足,产生了功能强大的智能温度测量仪。

所谓智能温度测量仪,就是一种具有微处理器的,兼具信息检测、信号处理、信息记忆、逻辑思维与推论功能的测温系统[2]。

就目前来看来看,已有很多形式的智能测温仪作为产品投入市场,如美国honeywell公司推出的dstj-3000型硅压阻式智能测温仪,parscientific公司的1000系列数字石英智能测温仪。

国内近年来也着手智能测温仪的开发与研究,许多公司也有产品投入到市场。

智能测温仪因在其功能、精度、可靠性上较普通测温设备存有非常大提升,已经沦为测温领域的热点。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智能测温仪发展很快。

发展高性能的智能温度测量仪已沦为必然。

二、国内外测温技术及其发展趋势2.1国内外测温技术现状随着国内外工业的日益发展,温度检测技术也有了不断的进步,目前的温度检测使用的温度计种类繁多,应用范围也较广泛,大致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利用物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温度计。

利用此原理制成的温度计大致分成三大类:玻璃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

(2)利用热电效应技术制成的温度检测元件。

无线红外测温系统开题报告

无线红外测温系统开题报告

无线红外测温系统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红外测温技术在工业、医疗、安防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传统的接触式温度测量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需要与被测物体接触、测量不便等。

因此,开发一种无线红外测温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开发一种无线红外测温系统,实现对被测物体的非接触式测温,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三、项目方案1. 系统硬件设计1.1 红外传感器选择高品质的红外传感器,能够实时感知被测物体的红外辐射,以获取其表面温度。

1.2 无线通信模块选用高性能的无线通信模块,实现与数据处理单元之间的无线数据传输,确保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3 数据处理单元设计一个小巧的嵌入式计算单元,用于接收无线传输的红外测温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最终得出被测物体的温度,并显示在显示屏上。

2. 系统软件设计2.1 数据处理算法采用合适的数据处理算法,对传感器采集到的红外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出被测物体的温度。

2.2 界面设计设计一个用户友好的界面,使用户能够方便地操作系统,查看测量结果,进行设置等操作。

2.3 数据存储与导出实现对测量数据的存储和导出功能,便于用户查看历史数据和进行数据分析。

四、项目实施计划1. 硬件设计与制作•第1周:完成对红外传感器的选型和购买;•第2周:设计并制作无线通信模块;•第3周:设计并制作数据处理单元;•第4周:完成整体硬件的连接与测试。

2. 软件开发与测试•第5周:完成数据处理算法的编写和调试;•第6周:设计界面,并进行界面交互的编写;•第7周:实现数据存储与导出功能;•第8周:进行整体系统功能测试及BUG修复。

3. 文档编写•第9周:编写系统的需求分析文档;•第10周:编写系统的设计方案文档;•第11周:编写系统的测试报告;•第12周:撰写最终的开题报告。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项目的实施,预计取得以下成果:1.设计并制作一个完整的无线红外测温系统;2.实现对被测物体的非接触式测温;3.提供用户友好的界面和数据存储导出功能;4.编写详尽的开题报告,系统需求分析文档和设计方案等文档。

(完整版)红外测温计设计(开题报告)

(完整版)红外测温计设计(开题报告)

被测物体的红外线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被放大后再经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数字信号送入单片机,单片机将接受到的信号送到显示电路显示。

此外,本设计还增加了超温报警功能,当被测物体温超过40度,蜂鸣器蜂鸣报警。

工作进度安排:第一、二周查阅资料,撰写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英文翻译;三、四周系统详细方案设计、元器件选型;五六七周优化系统设计方案,完成硬件电路;八九十周系统软件设计及软硬件联调;十一、十二、十三周系统完善,撰写毕业论文;十四周毕业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孙鹏,红外测温物理模型的建立及论证[D].吉林大学.2006.晏敏,彭楚武,颜永红,曾云,曾健平.红外测温原理及误差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2004,5(10):110-112.张友德赵志英涂时亮.单片微型机原理、应用与实验.第五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张洪润刘秀英张亚凡.单片机应用设计200例(上册).第一版.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1]何志彪,黄光,易新建.热释电红外测温方程的研究[J].红外技术,1999.[2]陈继述.红外探测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6.王为青程国钢.单片机 Keil Cx51 应用开发技术.第一版.北京:人民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3]柳刚,黄竹邻,周昊,王双保,易新建.非接触式红外研制[M].光电子科技与信息,2005.CAO Xi-zheng,GUO Li-hong,and LI Zhuo. Infrared radiation measurement of the aerial target based 0ntemperature Calibration and target Images[J].Optoelectronics Letters,2006,6:0465-0467.Mark1.Montrose.PRINTED Circuit Board Design Techniques for EMC compliance[J].IEE Press series.2000[4]陈永甫.红外探测与控制电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290-320.[5]何希才.传感器及其应用电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7—46,177—191.[6]马殿阁.多路红外温度监测仪[J].电子测量技术,1993(3):55—56.[14] 肖看等. 单片机原理、接口及应用:嵌入式系统技术基础[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15] 张先庭等.单片机原理、接口与 C51应用程序设计[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16] 刘娟等.单片机 C 语言与 PROTUES 仿真技能实训[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17] 刘同法等.C51单片机 C 程序模板与应用工程实践[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五、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六、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意见负责人:。

医用荧光光纤测温仪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医用荧光光纤测温仪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医用荧光光纤测温仪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热量是物质的一种形式,温度是物质热平衡状态的度量,因此温度作为一种基本物理量,其测量在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常见的温度测量方法主要有接触测量法和非接触测量法。

尽管非接触测量法不会对物体本身产生影响,但其测量结果容易受环境波动、目标表面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精度较高的应用仍然使用接触类型的温度测量仪器。

然而,传统的接触式温度计需要与目标表面接触,存在样品污染、精度低、响应慢等不足之处。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近年来医学领域提出了基于荧光技术的非接触式体温测量方法,即医用荧光光纤测温仪。

该测温仪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荧光光纤将被测对象表面上的发热信息转换为光学信号,再经过计算得到被测对象的温度。

该技术具有测量快速、不污染样品、测量范围广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体温、手术器械温度和人体表面温度等领域。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医用荧光光纤测温仪的应用价值和技术研究。

【二、研究内容】1.医用荧光光纤测温仪原理和工作方式的介绍。

2.医用荧光光纤测温仪的优缺点分析。

3.医用荧光光纤测温仪在体温测量、手术器械温度测量和人体表面温度等领域的应用现状。

4.医用荧光光纤测温仪的技术研究和发展趋势。

【三、研究方法】1.通过文献调研方式收集和整理医用荧光光纤测温仪的相关资料,研究其原理、应用现状等方面。

2.采用实验室实测的方法得出医用荧光光纤测温仪的实际应用效果。

【四、研究进度计划】第一阶段:文献调研与理论研究(一个月)1.搜集并阅读相关文献资料;2.对医用荧光光纤测温仪的原理进行学习和分析;3.对医用荧光光纤测温仪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收集资料。

第二阶段: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两个月)1.研究医用荧光光纤测温仪的实验设计和设备参数;2.利用实验室设备对测温仪进行实测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3.结合数据分析总结出医用荧光光纤测温仪的优缺点。

第三阶段:总结与撰写(一个月)1.综合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研究成果,撰写论文;2.对医用荧光光纤测温仪相关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院:专业:填表时间:2011年3月20日
姓名班级学号
题目红外温度传感器设计
选题的意义:
红外测温方法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方法,利用此方法可以实现非接触温度测量,具有测量精度高了、测量范围大和不受电磁干扰等优点。

热电堆是一种全光谱的光电探测器,可以对0-1500°C范围内的温度进行测量。

本课题将以热电堆TP333为测温元件,通过单片机实现温度数据采集和线性化,设计出一种体积小,性价比高的红外测温探头,用于电力、医疗和工业生产等多个行业。

研究综述(前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
随着2003年非典的袭击,在我国迅速诞生了一支专门抗击非典的医疗仪器队伍.特别是在红外体温检仪的研发方面取褥了突出的成就。

生理参数是人体最重要、最基本的生命指标,对危重病人进行生命指标参数的监测是医务工作者及时了解病情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有利于对有生命危险的伤病员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抢救处理。

体温是人体最基本的生理参数。

对于常护理和病情检测都是非常重要的。

有许多疾病都能通过体温的变化来预测。

其中要解决问题有:体温信号的非接触测量、微弱电压信号的放大、传感器的环境温度补偿等。

论文(设计)写作提纲:
前言
第一章:红外测温原理
第二章:热电堆TP333基本性能和测温原理
第三章:测温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第四章:测温系统软件
特色与创新之处:
采用低成本探测器实现温度测量。

采用插值方法,实现线性化校准
附表2:2/2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查找有关热电堆探测器方面的资料,初步确定研究方案。

(2)对方案进行进一步分析以确定系统方案。

(3)设计相应的电路,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数据采集和线性化处理。

(4)运用利用热电堆探测器实现对辐射体温度的测量,以验证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研究工作进度安排:
第1周~第3周:查阅资料并熟悉资料,确定方案。

第6周~第7周:方案设计,完成开题报告。

第8周~第9周:熟悉红外温度传感器设计原理使用。

第10周~第12周:编写程序并进行软件仿真。

第13周~第14周: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归纳。

第15周~第16周:撰写论文并准备答辩。

参考文献目录:
[1]郑国良热电堆传感器及其应用,上海市杨浦区业余大学
[2]彭桂力刘知贵红外体温装置的设计西南科技大学
[3]冯已引非接触测温热电堆15TP551N及其应用江苏省理化测试中心
[4]杨正明林小毛张金峰北京农业大学
[5]李永无线体温监测系统的研究和实现[期刊论文]-电子质量 2007(5)
[6]Welkwitz W Biomedical Instruments,Theory and Design 1976
[7]Joseph J Carr Introduction to Biomed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 1981
指导教师意见: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对所设计题目有一定理解和认识,同意开题并继续进行设计。

签名:
年月日教研室主任意见:
同意开题
签名: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