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道_丘不与易也》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回到鲁国,致力于文献整理、学术研究和 教育
《论语》
▪ 语录体的散文著作,主要记录孔子的言行, 一小部分记载几位弟子的话。
▪ 《论语》共20篇
天 下 有 道
——
丘
不
与
《 论
易 也
语
》
导入话题: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史记 孔子世
家》 高山景行:指一个人的道德高尚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 时期,他想改变这个乱世,带着弟子周游列国 ,宣传自己的学说,得到社会部分人的支持, 也遭到一些人的不解和嘲讽,社会上的人是如 何看待孔子的呢?
▪ 3.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 何(怎么)德之(这么)衰!往者不可谏 (挽回),来者犹可追(补救)。已而!已 而!(罢了,算了)今之从政者殆(危险) 而!”
▪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快步走)而辟 (通“避”)之,不得与之言。
4、 子路从而后(落在后面),遇丈人(古代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以杖荷(担,背)蓧 (diao,古代一种除草的工具)。子路问曰: “子见夫子(旧时对老师的称呼)乎?”丈人 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 (插在地里)其杖而芸(通“耘”,除草)。
4、将适陈,过匡, 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 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 拘焉五日,孔子使从者为宁武子臣于卫,然后得去。
孔子周游列国所遇到的困难:
5、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 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
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何!”
▪ 曰:“滔滔(像洪水奔流一样混乱的情形) 者,天下皆是也,而(通“尔”)谁以(与谁) 易(改变)之?且而(同上)与其从辟(通 “避”)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 (古代碎土的一种农具)而不辍(停止)。
▪ 子路行以(省略“之”)告。夫子怃然(怅然 若失的样子)曰:“乌兽不可与(省略“之”) 同群,吾非斯人(世间众生)之徒(徒党, 同一类人)与而谁与(与谁,和谁)?天下有 道(天下太平),丘不与易(参与变革)也
于丧乎?天下之无道(暴虐,没有德政)也久
矣,天将以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为木
铎(铜铃,古代发布政令时,用来召集百
姓)。”
▪
▪ 2、长沮、桀溺耦(两人一起耕地)而耕。孔子过之,使子
路问津(渡口,问路)焉。 ▪ 长沮曰:“夫(那个)执(拿)舆(马车)者为谁?” ▪ 子路曰:“为(是)孔丘。” ▪ 曰:“是鲁孔丘与(通“欤”,吗)?” ▪ 曰:“是也。” ▪ 曰:“是(这,这个人)知津矣。” ▪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 曰:“为仲由。” ▪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同上)?” ▪ 对曰:“然。”
▪ 5、 子路宿于石门(鲁国城门)。晨门(早 晨看守城门的人)曰:“ ?”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 其不可而为之者与(通“欤”)?
目标二: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 的语气),并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这 几类人对孔子的态度以及孔子的反 应。
▪ 1、仪封人:崇敬 ▪ 2、 :嘲讽
:不屑 孔子“怃然” ▪ 3、 :婉劝 孔子“下。欲
孔子的思想:
▪ 1.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 ▪ 2.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 ▪ 3.孔子张扬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
《论语》选读
▪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儒 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和学者。
▪ 孔子的经历:1.开办私学 ; 2.鲁国为官 ▪ 3.周游列国14年
目标三:讨论思考: 你是如何评价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做法?请说明理由:
⑴在“礼乐崩坏”、秩序紊乱的春秋末期, 孔子提出“仁、礼”的主张,想恢复西周的 “礼制”是不现实的。
⑵孔子周游列国,大力宣扬了自己的政治主 张,使儒家学派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一 个流派,对后世影响深远。
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光照千古。
与之言” ▪ 4、 :不满 孔子:乱大伦 ▪ 5、 :不解
孔子周游列国所遇到的困难 :
1、孔子贫且贱。及长,……已而去鲁,斥乎齐, 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
2、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 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3、 孔子遂适卫,居顷之,或谮孔子于卫灵公。 灵公使公孙余假一出一入。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 去卫。
愚公、精卫: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是一种面对 困难敢于知难而进的积极进取精神,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是一种不 抛弃、不放弃的坚定信念……
西西弗斯
⑴ 精神激励 愚公
知 其
世人
精卫
不 可
⑵ 科学发展:布鲁诺
而
为 之
文天祥 ⑶ 坚贞的气节史可法
谭嗣同
归类—挖掘—整理
6 、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 。
7、 孔子迁于蔡三岁,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
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
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
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曰:
“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
பைடு நூலகம்矣。”
——《史记·孔子世家》
子路拱(拱手,两手在胸前相合)而立。
止(使留下来)子路宿,杀鸡为(做)黍 而食(si,给 吃)之,见(见,使 拜见)其 二子焉。
▪ 明日(第二天),子路行以(省略“之”) 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通“返”) 见之。至,则行矣。
▪ 子路曰:“不仕无义(忠义)。长幼之 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欲洁(使动)其身,而乱大伦(君臣间根本 的伦理关系)。君子(品行高尚的人)之仕 也,行其义(道术)也。道(道术)之不行, 已知之矣。”
《先秦诸子选读》目录
儒家:孔子《论语》选读 孟子《孟子》选读 荀子 《荀子》 选读
道家:老子《老子》选读 庄子《庄子》选读 墨家:墨子《墨子》选读 法家:韩非子《韩非子》选读
概说
▪ 儒家的传统经典六经或六艺:《诗》《书》 《礼》《易》《乐》《春秋》
▪ 即《诗经》,《尚书》,《礼记》,《易经》 (或《周易》),《乐经》,《春秋》
三、归纳整理“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作文素材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史可法(抗清名将):
城亡我亡,头可断,志不可屈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布鲁诺:坚持“日心说”,被宗教裁判所关押审问
八年,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上 “火会更使真理永恒” 西西弗斯:古希腊神话,触犯众神,每天将巨石推上 山顶,滚落,再推,决不屈服……
教学目标
▪ 1、结合注释,疏通字词句。 ▪ 2、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几类人对孔子的不同态
度。 ▪ 3、学习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伟大精神,
探究拓展这种精神,积累作文素材。
▪ 1.仪
人请见(xian,引见),曰: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之至于斯也,吾未
尝(不曾)不得见也。”从者见(同上)之。
出,曰:“二三子(诸位),何患(担忧)
《论语》
▪ 语录体的散文著作,主要记录孔子的言行, 一小部分记载几位弟子的话。
▪ 《论语》共20篇
天 下 有 道
——
丘
不
与
《 论
易 也
语
》
导入话题: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史记 孔子世
家》 高山景行:指一个人的道德高尚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 时期,他想改变这个乱世,带着弟子周游列国 ,宣传自己的学说,得到社会部分人的支持, 也遭到一些人的不解和嘲讽,社会上的人是如 何看待孔子的呢?
▪ 3.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 何(怎么)德之(这么)衰!往者不可谏 (挽回),来者犹可追(补救)。已而!已 而!(罢了,算了)今之从政者殆(危险) 而!”
▪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快步走)而辟 (通“避”)之,不得与之言。
4、 子路从而后(落在后面),遇丈人(古代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以杖荷(担,背)蓧 (diao,古代一种除草的工具)。子路问曰: “子见夫子(旧时对老师的称呼)乎?”丈人 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 (插在地里)其杖而芸(通“耘”,除草)。
4、将适陈,过匡, 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 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 拘焉五日,孔子使从者为宁武子臣于卫,然后得去。
孔子周游列国所遇到的困难:
5、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 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
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何!”
▪ 曰:“滔滔(像洪水奔流一样混乱的情形) 者,天下皆是也,而(通“尔”)谁以(与谁) 易(改变)之?且而(同上)与其从辟(通 “避”)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 (古代碎土的一种农具)而不辍(停止)。
▪ 子路行以(省略“之”)告。夫子怃然(怅然 若失的样子)曰:“乌兽不可与(省略“之”) 同群,吾非斯人(世间众生)之徒(徒党, 同一类人)与而谁与(与谁,和谁)?天下有 道(天下太平),丘不与易(参与变革)也
于丧乎?天下之无道(暴虐,没有德政)也久
矣,天将以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为木
铎(铜铃,古代发布政令时,用来召集百
姓)。”
▪
▪ 2、长沮、桀溺耦(两人一起耕地)而耕。孔子过之,使子
路问津(渡口,问路)焉。 ▪ 长沮曰:“夫(那个)执(拿)舆(马车)者为谁?” ▪ 子路曰:“为(是)孔丘。” ▪ 曰:“是鲁孔丘与(通“欤”,吗)?” ▪ 曰:“是也。” ▪ 曰:“是(这,这个人)知津矣。” ▪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 曰:“为仲由。” ▪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同上)?” ▪ 对曰:“然。”
▪ 5、 子路宿于石门(鲁国城门)。晨门(早 晨看守城门的人)曰:“ ?”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 其不可而为之者与(通“欤”)?
目标二: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 的语气),并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这 几类人对孔子的态度以及孔子的反 应。
▪ 1、仪封人:崇敬 ▪ 2、 :嘲讽
:不屑 孔子“怃然” ▪ 3、 :婉劝 孔子“下。欲
孔子的思想:
▪ 1.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 ▪ 2.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 ▪ 3.孔子张扬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
《论语》选读
▪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儒 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和学者。
▪ 孔子的经历:1.开办私学 ; 2.鲁国为官 ▪ 3.周游列国14年
目标三:讨论思考: 你是如何评价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做法?请说明理由:
⑴在“礼乐崩坏”、秩序紊乱的春秋末期, 孔子提出“仁、礼”的主张,想恢复西周的 “礼制”是不现实的。
⑵孔子周游列国,大力宣扬了自己的政治主 张,使儒家学派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一 个流派,对后世影响深远。
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光照千古。
与之言” ▪ 4、 :不满 孔子:乱大伦 ▪ 5、 :不解
孔子周游列国所遇到的困难 :
1、孔子贫且贱。及长,……已而去鲁,斥乎齐, 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
2、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 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3、 孔子遂适卫,居顷之,或谮孔子于卫灵公。 灵公使公孙余假一出一入。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 去卫。
愚公、精卫: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是一种面对 困难敢于知难而进的积极进取精神,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是一种不 抛弃、不放弃的坚定信念……
西西弗斯
⑴ 精神激励 愚公
知 其
世人
精卫
不 可
⑵ 科学发展:布鲁诺
而
为 之
文天祥 ⑶ 坚贞的气节史可法
谭嗣同
归类—挖掘—整理
6 、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 。
7、 孔子迁于蔡三岁,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
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
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
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曰:
“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
பைடு நூலகம்矣。”
——《史记·孔子世家》
子路拱(拱手,两手在胸前相合)而立。
止(使留下来)子路宿,杀鸡为(做)黍 而食(si,给 吃)之,见(见,使 拜见)其 二子焉。
▪ 明日(第二天),子路行以(省略“之”) 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通“返”) 见之。至,则行矣。
▪ 子路曰:“不仕无义(忠义)。长幼之 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欲洁(使动)其身,而乱大伦(君臣间根本 的伦理关系)。君子(品行高尚的人)之仕 也,行其义(道术)也。道(道术)之不行, 已知之矣。”
《先秦诸子选读》目录
儒家:孔子《论语》选读 孟子《孟子》选读 荀子 《荀子》 选读
道家:老子《老子》选读 庄子《庄子》选读 墨家:墨子《墨子》选读 法家:韩非子《韩非子》选读
概说
▪ 儒家的传统经典六经或六艺:《诗》《书》 《礼》《易》《乐》《春秋》
▪ 即《诗经》,《尚书》,《礼记》,《易经》 (或《周易》),《乐经》,《春秋》
三、归纳整理“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作文素材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史可法(抗清名将):
城亡我亡,头可断,志不可屈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布鲁诺:坚持“日心说”,被宗教裁判所关押审问
八年,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上 “火会更使真理永恒” 西西弗斯:古希腊神话,触犯众神,每天将巨石推上 山顶,滚落,再推,决不屈服……
教学目标
▪ 1、结合注释,疏通字词句。 ▪ 2、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几类人对孔子的不同态
度。 ▪ 3、学习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伟大精神,
探究拓展这种精神,积累作文素材。
▪ 1.仪
人请见(xian,引见),曰: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之至于斯也,吾未
尝(不曾)不得见也。”从者见(同上)之。
出,曰:“二三子(诸位),何患(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