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拳技击法与截拳道
李小龙截拳道与咏春的区别
李小龙截拳道与咏春的区别李小龙截拳道与咏春的区别因为李小龙师从叶问,所以很多不明就里的人总以为咏春和截拳道是一类武功,但是它们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店铺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咏春和截拳道有哪些不同。
一、截拳道是融自我解放的灵性哲学、人生成功学和科学的街头格斗技为一体的完整的武道系统,而咏春主要只是一门科学技击术。
二、咏春以埋身阵地战为特色,而截拳道则以机动控距的运动战为特色,从而使其技战术重心有别与咏春,更加灵活多样,更加强调步法移动,讲究依靠节奏破坏、角度和路线的多变来调动对手,从而打破其心理和生理之平衡,创造最佳的攻击、截击时机,并运用全面的技术,踢、打、摔、拿,像水一样流变配合,发挥人体武器立体运用系统功能,达成攻击目的。
咏春以近身拳法和封制技巧见长,而截拳道技战术体系全面而精简,以踢拳动态流动型技战术为主体,以擒摔缠斗型技术(包含摔法、站立擒拿和地面关节锁制、窒息绞杀技术等)为辅助性必要组成部分,从而能够适应长、中、近距,乃至不得已的地面格斗等无限制格斗的需要。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小龙乃成为当今世界武坛公认的MMA实践先驱和重要的思想指引者,因此,将JKD称之为“JKDMMA”也并无不可。
这样,技艺全面的截拳道者在实践中的表现,有时可能像拳击手,不断晃动游移,随时发动流水般动态攻击;有时像一位无剑的剑客,隐蔽直攻,动如脱兔,令人防不胜防;有时,像咏春拳手一样封手控制,连消带打,施展埋身阵地战技巧;有时,如果必要,则又可能像今天无限制MMA综合格斗选手一样,将对手拖入地面缠斗决胜(李小龙曾在《唐山大兄》、《死亡的游戏》、《龙争虎斗》等经典功夫电影中,充满预示性的向世界观众超前演示了在当今MMA擂台上已成主流的地面骑乘轰击,以及十字臂锁、窒息性颈锁等等地战技巧。
当然,必须提醒的是:除非迫不得已,这种地面缠斗打法是强调运动战,以始终保持格斗局面和空间主动控制的截拳道者所应该尽力避免的)。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在李小龙截拳道思想的影响下,特别是受到1990年代以来国际武坛上强劲的MMA风潮的影响,海内外部分咏春拳流派,比如黄淳梁的咏春拳学,特别是在欧洲发展的梁挺咏春,亦开始主动改革传统训练模式,积极与现代MMA综合格斗趋势接轨,吸收和借鉴地战攻防技巧,从而大大强化了咏春在地战方面的适应能力。
咏春拳攻防原理
咏春拳攻防原理咏春拳的创立人一尘庵主是集少林内外家功夫于一身的武学大师,他创出了风格独特,招式多变,套路简单,力量运用灵活而有弹性,具有很强实战性的咏春拳。
他在总结了“长桥能运气,短桥能自保。
”原理的基础上,采用短桥窄马,擅发寸劲为主要特点,创出了以拳、桥、膀、腕、指、掌六大类型手形及独特的身法,以大闪侧,小俯仰,耕栏摊膀,黏摸荡捋,审势记牢,曲手留中的手法和身形以及“二字钳阳马”步法,并且凭肌肤灵敏的感觉,发挥寸劲力量的内家拳术。
它的主要特点如下:身法__桥、腰、马——要求含胸拔背,归中留位,沉肘肩,开膝,沉腰,提肛,钳阳。
桥腰马,上中下三者紧相连随,心到身到,步到拳到,拳到念到;不动则已(如拳诀曰:静如山岳,守如处女,动如猛虎,快如旋风。
),一动则不可收拾。
以上是咏春拳内家功的主要特点。
中线冲拳__根据中线原理(中线即子午线,要求出手要占胸位垂直线,这是咏春拳攻防的核心,应用极广。
在手法和桩法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要求习者一定要守住这个核心,使对手的攻防动作只能在外围(拳诀曰:里帘必争)。
李小龙独创的截拳道常用的直拳,即咏春拳中的日字拳。
例如,用直线攻击自己鼻前目标时(鼻子为身体中线),出拳并非由肩而发,而是三停应手地由身体中线冲出,出拳前手腕向内微转,并在冲击瞬间向内转正,以增加出拳的劲力。
我们可以看得出李小龙在咏春拳的学习上已经进入很高深的境界。
耕拦摊膀__手部的运动要求上不过眼,下不过裆,左右不过肩,使得出手快,收手更快,起到变化莫测的搏击攻防作用。
同时可使到出手时形成以手的肘部为中轴,手臂可以作任何角度的转动,而产生无穷的威力。
肘部位置要与身体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即肘向内留中),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肘的底劲,增强贴身的攻击力。
黏摸荡捋__这是本拳特有的利用手部“听”劲的特点,“明动静,知归去;知有无,知进退”就是一种手和臂部的皮肤感觉和心理训练,通过训练以达到能“听”出对手发出的劲。
因为黏摸荡捋在黏手中并不是一种搏击法,而是一种培养手臂灵敏感觉及均衡方向感的方法。
广州咏春拳秘传基本功-咏春拳13招基本手法
广州咏春拳秘传基本功_咏春拳13招基本手法广州咏春拳秘传基本功_咏春拳13招基本手法一、什么是咏春拳基本功? 提起广州咏春拳,广大武术爱好者都为它精湛的技艺所折服。
但是,人们在练习广州咏春拳的过程中,往往容易留连于咏春拳的奇妙手法,而忽视对咏春拳基本功法的修炼。
而广州咏春拳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跻身中国武术之林,很大程度取决于广州咏春拳有一套严谨合理的基本功训练法。
武术界有句谚语“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所谓吃工夫熬工夫,高层次修炼必须在条件具备、方法正确的前提下,用大量的时间去“堆”,用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光阴去“磨”,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功夫在不长的时间内上一个层次。
任何功夫都一样,离开基本功去寻求所谓捷径,都仅是“三脚猫”功夫,都是不能成大器的。
那么什么是广州咏春拳的基本功法呢?广州咏春拳的基本功由佛山张保所创,定型于广州咏春宗师岑能,这就是习广州咏春拳者要熟习的广州咏春入门十二式。
只有将咏春拳入门十二式练好,才算打好咏春拳的基础,为日后的套路练习、获取劲吸“黏桥打”高级手法打下基础。
那么,广州咏春拳入门十二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现按前辈编排逐一介绍如下。
基本拳法:子午捶。
十二式编排:偏身捶、毒龙捶、拉箭捶、内搭手、外搭手、三品掌、阴里帘掌、阳里帘掌、纳内帘手、纳外帘手、扑翼掌、白鹤寻狐,共十二式。
广州咏春前辈统称为“三拳两掌三内外”。
当然也有人为了方便记忆,将其编为一鹤二掌三内外四大捶,不过这样却变成“十三式”了,因为“子午捶”是编排在“十二式”之外的。
十二式也罢,十三式也罢,不过是有助于记忆而已。
二、广州咏春拳十二式练好广州咏春拳十二式,你就获得了咏春拳的入门路径。
以前曾经使你心旷神怡的功技法,如寸劲(零距离发劲)、整劲(咏春门叫身、手、步)、三合一爆劲、铁臂劲、站桩功等,均可仰仗“十二式”练至大成。
饮誉武坛的李小龙所创立的截拳道,主要内容均源于咏春拳十二式。
所谓“妙法法中生妙法,奇功功上见奇功”,“十二式”是广州咏春拳的大平台。
咏春拳的攻防技巧
咏春拳的攻防技巧咏春拳的攻防技巧咏春拳的创立人一尘庵主是集少林内外家功夫于一身的武学大师,他创出了风格独特,招式多变,套路简单,力量运用灵活而有弹性,具有很强实战性的咏春拳。
那么咏春拳的攻防技巧有哪些。
以下仅供参考!具体攻防技巧如下:身法_桥、腰、马要求含胸拔背,归中留位,沉肘肩,开膝,沉腰,提肛,钳阳。
桥腰马,上中下三者紧相连随,心到身到,步到拳到,拳到念到;不动则已(如拳诀曰:静如山岳,守如处女,动如猛虎,快如旋风。
),一动则不可收拾。
以上是咏春拳内家功的主要特点。
中线冲拳__根据中线原理(中线即子午线,要求出手要占胸位垂直线,这是咏春拳攻防的核心,应用极广。
在手法和桩法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要求习者一定要守住这个核心,使对手的攻防动作只能在外围(拳诀曰:里帘必争)。
李小龙独创的截拳道常用的直拳,即咏春拳中的日字拳。
例如,用直线攻击自己鼻前目标时(鼻子为身体中线),出拳并非由肩而发,而是三停应手地由身体中线冲出,出拳前手腕向内微转,并在冲击瞬间向内转正,以增加出拳的劲力。
我们可以看得出李小龙在咏春拳的学习上已经进入很高深的境界。
耕拦摊膀__手部的运动要求上不过眼,下不过裆,左右不过肩,使得出手快,收手更快,起到变化莫测的搏击攻防作用。
同时可使到出手时形成以手的肘部为中轴,手臂可以作任何角度的转动,而产生无穷的威力。
肘部位置要与身体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即肘向内留中),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肘的底劲,增强贴身的攻击力。
黏摸荡捋__这是本拳特有的利用手部“听”劲的特点,“明动静,知归去;知有无,知进退”就是一种手和臂部的皮肤感觉和心理训练,通过训练以达到能“听”出对手发出的劲。
因为黏摸荡捋在黏手中并不是一种搏击法,而是一种培养手臂灵敏感觉及均衡方向感的.方法。
练熟此法,不但可以洞察和“听”出对方的意向和动机,更重要的是通过黏摸荡捋的桥手来培养力度,不断增强力度的感觉(因为黏手时的力通过感觉和肌肤“渗透”至心里和大脑,大脑即时可对手部发出指令),“听”出对手的每一个僵硬之处,并可利用不同的手法,去对付对手。
咏春拳(拳法)—搜狗百科
咏春拳(拳法)—搜狗百科咏春拳,少林嫡传武技之一,关于咏春拳的起源,大致有这样几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始创于福建永春县,为该县严三娘所创白鹤拳转化而成,此地名为拳名。
故名“永春拳”。
亦有以严氏名咏春,称之为“泳春拳”者。
此拳传至广州,称为咏春拳。
第二种说法则认为咏春拳创始于五枚师太,见到蛇鹤相争而有所悟的是五枚而非严咏春。
五枚师太是清初的少林派弟子,有说她还是少林白鹤拳高手。
由于福建南少林被清政府所焚,她为了避祸,隐居于川滇边界的大凉山,因见蛇鹤相争而创出咏春拳,后来便传于严咏春。
第三种说法是,五枚创咏春拳后,并非直接传给了严咏春,而是传给了少林弟子苗顺,苗顺传少林俗家弟子严二,严二再传女咏春及婿梁傅俦。
这个严二就是前面据说的严四。
第四种说法是:咏春拳的创编与五枚师太或严咏拳均无关系,更没有什么蛇鹤相争,而咏春拳的前身应为咏春拳,是清初反清组织“天地会”的一种斗争的武技,为河南嵩山少林弟子一尘庵主所创。
他(或“她”)首先传给汀昆戏班的武生张五(人称摊手五,据说有“一只摊手独步武林”之誉),张五后来落难来粤,落脚于南海县佛山镇大基尾的“琼花会馆”,便将咏春拳传于粤剧界诸弟子。
后咸丰年间李文茂起义,诸弟子为避祸而将“咏春拳”的“泳”字改为“永”、“咏”。
红船中人黄宝华、梁二娣、大花面锦等人学得此拳,又再传给在佛山筷子路开中药店兼行医的梁赞,此后梁赞将咏春拳发扬光大。
第五种说法,又说咏春拳应为永春拳,得名于福建泉州少林寺的永春殿,乃当年进殿者所习的南派内拳法,全称是少林永春,总教习是少林弟子至善禅师。
南少林被婪,至善逃避到佛山,曾一度藏匿于粤剧红船中当伙夫。
后因在东莞打抱不平露出行藏,戏班中人便纷纷拜他为师。
弟子中有惠州人氏苏三娘,为戏班中花旦,所学尤精,被人誉为“永春三娘”。
后三娘将武功传于红船中人黄华宝、梁二娣等人,黄、梁又传佛山梁赞,使永春拳得以在佛山发扬光大。
第六种说法(最正确说法)是:咏春拳源于福建泉州少林寺(于现在的蒲田, 以前属于泉州府)的鹤拳。
咏春拳实战技巧
咏春拳实战技巧咏春拳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武术之一,对于咏春拳的起源有三种说法,其中的寸拳更是深受后人青睐。
下面是对于咏春拳实战技巧的叙述,更多有关咏春拳的招式等内容请浏览相关的书籍。
咏春拳实战中的战略战术包括:“先发制人速战速胜”、“后发制人出奇制胜”、“避实击虚,击其不备”、“以小胜大”和“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等。
其战术哲理是以柔制刚,以小挫大,以整破中,以直破横,以横破直等奇正变化。
咏春拳的实战打法离不开战略战术,而稳操胜券的打法,贵在技术用劲的神速和灵变,讲求驭势、破势的攻击能力。
驭势就是咏春拳中的制手、制脚;管势先失对方的.重心;破势攻击就是以拳、桥、掌、指、肘连续进攻。
1丶实战秘诀,腿落拳到世界搏击中除了“拳击”以外无不强调拳腿及与全身的组合。
在实战中为什么一般人只能一拳或一脚击中敌人而无法连环击中敌人呢?平时练习打击拳靶丶腿靶随意击中的连击绝技为什么在实战中不能自如运用呢?其实是不明白:不管是沙袋也好还是拳腿靶也好,其实都为“死物”。
跟人与人真实对搏是绝对不同的,本句秘诀的意思即是:实战中在腿法击中敌人后腿落地的同时,拳法亦必须同时击中敌人,平时练习时时注意这一点点的时间差,自然能在实战中产生“拳到腿也到”的连击威力。
2丶动则身变,三尖如一本句是指一出手,即必须变换身形方位,须知你打人时也是被人打的时候,那么移形换位即避开敌人对自己攻击。
三尖如一指的手尖丶脚尖丶鼻尖必须在同一垂直线上步沉稳,护自身之要害(亦即守中之体现),很多人在技击时脚步虚浮,攻防脱节,顾此失彼,即未韵三尖之妙。
3丶敌若乱打,击脐即解原未练过武术的人出手必手脚齐出,此对一般武术好手确实难以防守,故武林中有“乱拳打死师傅”之说,本人对此研究多年,终悟此招即见敌打之敌,对准他的脐中部射踢即可,往往一击如泄气之球,当场瘫倒,此即乱打者空当也。
4丶敌若转身,击臀即破敌转身必用鞭拳或后扫腿之类技法,那么见敌一转身即照对方臀部踢击,击中则敌手任何技法皆无法使出。
咏春拳技击法与截拳道
咏春拳技击法与截拳道我所认识的咏春拳有梁赞宗师传下来的佛山咏春拳和古劳咏春拳,其中佛山咏春拳由叶问传至香港,后由梁挺先生传至世界各地。
而李小龙也向叶问学练过佛山咏春拳。
佛山咏春拳有三套拳,即小念头、寻桥和标指,还有六点半棍和双刀,以及跌打秘朮。
古劳咏春拳无拳套,但技法、手法、拳理、拳法与佛山咏春拳大同小异,以对拆为主,二十多个散手动作包含了其它咏春拳的木人桩、双刀动作,十多个对拆法包含了咏春拳的跟手灵变技法。
古劳咏春拳技击心诀“来留去送”即其它咏春拳的第一套小念头技法﹔“你要上我要下,你要下我要上”即其它咏春拳寻桥技法﹔“高接低攀”即其它咏春拳标指技法。
现就咏春拳训练之方法及技击法探析如下。
咏春拳小念头属简接和顾打合一的技击法,十分适合中近距离对垒,要求练习者掌握上、中、下三路的防守技巧,快捷而稳准,密而不漏。
防守后,手不收立即向对方发起进攻。
其秘诀在于,敌来我防(守),敌换势(或动作)我攻,即心诀“来留去送”。
这是一种趁虚而入的灵变打法,李小龙在技击中经常采用。
由于以咏春拳二字═羊马练小念头套路,手腕、手桥不断伸屈变化,久练马步自然篤实,桥手劲力自然而得。
李小龙在咏春拳小念头技法基础上,天才地将击剑步法融匯到擂台搏击中。
加之其灵活的身形、马步,使咏春拳小念头“来留去送”技法更具威力和灵变。
李小龙自创的截拳道中,同样有小念头的防截手法和碌桥(极手)训练。
咏春拳“小念头”十分适合身轻体灵的人使用。
在远距离搏击中,如我弱彼强,要想反败为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能在严密的防守之中,保持进攻距离,待对方收势的一瞬,迅速反击。
李小龙认为,远距离擂台式搏斗,占上风的“往往是防御的一方”即此意。
习咏春拳者认为,小念头训练是本门的筑基之法、必修之法,只有把小念头手法融于“来留去送”的技击心诀之中,才能进入寻桥标指等中、高级手法练习。
梁赞宗师把小念头技法贯穿在“来留去送”之中,即提示练习者在技击时可先用本门防守手法(含内劲)把对方来势化解,待对方势(手)回收之时,发起进攻。
咏春拳武术教学
咏春拳武术教学咏春拳武术教学咏春拳是一门中国传统武术,是一门制止侵袭的技术,是一个积极、精简的正当防卫系统、合法使用武力的拳术。
较其它中国传统武术、更专注于尽快制服对手、以此将当事人的损害降至最低。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咏春拳武术教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咏春拳的理念1、中线理念:人体重要器官接近中心线,人体的平衡也较接近中心线。
因此向中心线攻击,无论从距离、速度、受力、实效来看,中线理念是最好的实战构思。
同样理由,也要守住中心线不被攻击。
2、短距理念:要对最接近的距离使用最简洁的技法达到最实效的攻击。
3、精简理念:时间第一,时开决定实效。
最好的招式就是以最简洁的动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直接的攻击,而且能够兼有攻击及防守的效果。
4、三角理念:平面三角形是稳定的刚性结构,也可组成角锥体空间结构。
例如双手消打同时的暂时稳定三角形,可以形成尖劈楔入的攻势,也可形成难于透入和自动卸力的守势。
5、直圆理念:直拳是以最短距离和时间攻击,就是直线运动的理念。
只有直线受到阻挡,须要以迂为直来达到目的时,粘手的圆形运动才适当发挥出来。
反过来,当对手重拳出击时,就要用圆形运动来防御。
例如消打同时的一手做半圆形滚动卸力,另一手做直线运动迅速反击。
6、刚柔理念:与对手格斗时,可以在同一肢体和同一时间中,发挥刚柔相济的两手或一手一脚以至两手一脚的协调,争取到时间,达到攻守同时的最佳境界。
7、立体理念:踢、打、拿、跌的手脚同时并用,立体交叉和全方位的多点变化战术,可使对手防不胜防,因而控制了主动权。
假如可用精简动作取胜,就不一定用立体组合去取胜。
8、要害理念:攻击人体薄弱的要害部位,不是以力取胜,是以小力巧胜,达到速战速胜的目的。
中线理念与要害理念有关,因为沿中线最多要害,包括最为显露和最易收效的部位。
咏春拳教学咏春拳是根据整体的人体动态规律建立实战格斗的基本技术体系。
它由人体内在的意念支配着有形的肢体作为一个整体,并以双手打法为主体技术,进行快速协调的近体攻防格斗,以取得最大的实效。
李小龙截拳道如何练习
李小龙截拳道如何练习截拳道融合世界各国拳术以咏春拳、拳击与击剑作为技术骨干,以中国道家思想为主创立的实战格斗体系构想,也是一种全新的思想体系。
那么截拳道如何练习,下面店铺带你一起了解一下吧。
李小龙截拳道如何练习李小龙截拳道,“截”是防御,“拳”是攻击,“道”是道路、风格。
简单解释就是“攻击和防御之道”,亦即是对付敌人攻击之方法。
因为面对的是一个敌人,故截拳道摒弃任何花哨不实用的技巧,是一种真正“打”的武术。
而截拳道中的“道”字,除表示一种武术风格外,还包含有“空手道”、“跆拳道”等当中蕴藏的精神修炼之道。
截拳道并非(仅仅是一种)伤残之法,而系一大道,一种朝向生命真谛追寻的坦荡大道。
截拳道融合世界各国拳术以咏春拳、拳击与击剑作为技术骨干,以中国道家思想为主创立的实战格斗体系构想,也是一种全新的思想体系。
与多数武术不同,所创立的融合世界各种武术精华的全方位自由搏击术。
它是一种哲学思想和方法论,如同马克思主义一样,与时俱进,和社会一道向前发展。
截拳道的基本拳法为直拳,摆拳,勾拳。
直拳:基本实战势站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脚跟稍外转,重心移至左脚,上体略左转,同时,左臂顺肩伸肘,使拳面向前直线冲击,力达拳面,拳心朝下,右拳至下额处,目视前方,然后左拳压肘收回,成基本姿势。
右直拳反之。
摆拳:基本实战势,右脚蹬地,身体重心移向左脚,左脚跟略离地外转,并辗转脚掌,上体右转同时左臂内旋,抬肘与肩平,使拳由左向右横击高于肩平,然后恢复基本姿势。
右摆拳反之。
勾拳:基本实战势站立,右脚蹬地,重心移向左脚左脚跟略抬外转,脚掌碾地,上体左转略下沉后,左膝及上体瞬间挺伸并向右转体,同时,左臂外旋由下向上击拳,拳面朝上,拳心朝右内,力达拳面,右拳仍置下额前,目视左拳,然后再恢复基本姿势。
右勾拳反之。
截拳道基本腿法为蹬腿,踹腿,鞭腿蹬腿左蹬腿:基本实战势站立,身体重心移至后腿,后腿略屈,左腿屈膝上抬,含胸,收腹,随即左腿由屈而伸向前上方蹬出,力达脚跟,当脚触击目标时伸胯并使脚尖猛向前下方压踩,蹬腿后脚落下,还原成基本姿势。
咏春拳技击特征和技击能力研究
咏春拳技击特征和技击能力研究咏春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拳术,因其独特的技击特征和出色的技击能力而备受研究和推崇。
咏春拳源自福建省,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拳法体系和技击风格。
本文将对咏春拳的技击特征和技击能力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武术领域的独特魅力和竞技价值。
一、咏春拳技击特征1. 紧凑灵活的身法咏春拳注重在短时间内迅速实施攻击和防御动作,因而形成了紧凑灵活的身法特点。
练习者的动作幅度小而快,不做过多的花哨动作,以保证在实战中能够迅速准确地击中对手或躲避对手的攻击。
这种身法特点使得咏春拳在近身格斗和搏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2. 直线攻击和反击咏春拳强调以直线攻击和反击为主,注重快速准确地击中对手的要害部位,以达到最大的伤害效果。
练习者在实战中往往能够通过迅速的直线攻击和反击将对手制服,表现出咏春拳在技击方面的独特魅力。
3. 力量与速度的结合咏春拳技击特征中最吸引人的是其能将力量与速度完美结合的表现。
练习者在实战中不仅能够迅速发出连续的攻击,而且这些攻击都带有相当的力量,能够有效地制服对手。
这种力量与速度的结合使得咏春拳在实战中具有极强的攻击性和威慑力。
二、咏春拳技击能力研究1. 近身格斗能力咏春拳以近身格斗为主要实战方式,练习者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磨砺,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迅速准确地实施攻击和防御动作,从而在近身格斗中取得胜利。
咏春拳在近身格斗方面的能力是其他武术所难以媲美的,这也是其技击能力独特的体现。
2. 有效防御能力咏春拳注重对对手攻击的迅速反应和有效防御,练习者能够在对手攻击时迅速腾挪身体,采取有效的防御动作,并在对手发出攻击时迅速反击,以确保在实战中不受到对手的有效打击。
这种有效的防御能力使得咏春拳在比赛和实战中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3. 独特的攻击技巧4. 快速迅疾的应变能力咏春拳要求练习者能够在瞬息万变的战斗环境中迅速做出反应,并实施相应的攻击或防御动作。
练习者在实战中能够迅速准确地应对对手的攻击,采取相应的反击手段,以确保在战斗中占据上风。
36式咏春练法
36式咏春练法咏春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拳术流派,以其独特的功夫技巧和精妙的战术而闻名。
为了更好地练习咏春拳,我们需要掌握36式咏春练法。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些练习方法。
一、封手式(式1)封手式是咏春拳的入门基本功,通过练习封手式可以加强手臂和肩膀的力量,提高拳击技巧和攻防能力。
二、全应式(式2)全应式是咏春拳的核心练习方法之一,通过练习全应式可以提高身体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并增强躯干的协调性。
三、小念头(式3)小念头是咏春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动作,通过练习小念头可以培养腰背力量,增强肌肉的协调性和爆发力。
四、中念头(式4)中念头是咏春拳中的进阶动作,通过练习中念头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爆发力,增强肌肉的协调性和弹性。
五、大念头(式5)大念头是咏春拳中最高级的动作之一,通过练习大念头可以全面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的力量和协调性,达到身心的完美统一。
六、隔肩捶(式6)隔肩捶是咏春拳中的一种攻击技巧,通过练习隔肩捶可以提高拳击的准确性和迅猛性,增强肩膀和手臂的力量。
七、横摆身(式7)横摆身是咏春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动作,通过练习横摆身可以提高上半身和下半身的协调性,增强腰背部的力量和灵活性。
八、直捶(式8)直捶是咏春拳中的一种基本攻击技巧,通过练习直捶可以提高拳击的精准度和速度,增强手臂的力量和爆发力。
九、贯按(式9)力道和准确性,增强上半身的爆发力和稳定性。
十、撞肘(式10)撞肘是咏春拳中的一种攻击技巧,通过练习撞肘可以提高击打的破坏力和速度,增强肘部的力量和灵活性。
十一、飞横肘(式11)飞横肘是咏春拳中的一种高级攻击技巧,通过练习飞横肘可以增强肩部和手臂的力量,提高攻击的效果和准确性。
十二、叩击(式12)叩击是咏春拳中的一种综合攻击技巧,通过练习叩击可以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的力量和协调性,提高拳击的效果和穿透力。
十三、肘拳(式13)肘拳是咏春拳中的一种基本攻击技巧,通过练习肘拳可以提高击打力量和速度,增强肱骨和肘部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
传统武术精选——咏春拳口诀(大全)
咏春拳拳谱口诀1咏春绝技源自少林招无虎鹤法无五行只谈线位力与角度同门技力四位三度以弱胜强始是功夫内外相消并无绝招蓄劲似蛇发劲似猫朝形似鸡阴阳发力不行心意只用精神来留去送甩手直冲梅花五点手脚互通门分内外手有生死劲发六合力从地起发劲在腰出招在(由)膊力未还原切忌出手寸内发劲力有对错发尽散尽散尽发尽力有八种当知分间真假虚实蓄谷松散线有安危主分内外顶位定位得不追手拳入三关任我行走(摧打)(败身诱敌败马脚打)马有五败十者九坏演挟跪撑摊身最惯(愤)敌手行桥必须落马蹬腰作势为抢内门上不过膊中不过争(踭)下三路手以脚消脚摆放有威(势)打须有势(威)三角朝形线守分明桥行中线指尾垂地正身子午侧身争(踭)底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转马朝形以圆化直敌压三(之)关以横打直拳有三尖掌有三角有身打身无身打颈怕打终打贪打防空(中)(消打为攻)以攻为守以守为攻追形接打变化无穷三桩三拳步手身全地脚梅花木人红船念头主守(练功)寻桥打手追形之始求诸标指旁边辅助箭槌八种走马斜角幡龙跳跃固定标步半全起脚练力之法阶段五重松沉稳劲清脆玲珑先松后紧再紧后松松松紧紧循环不穷邪行仇念正用精神假想有敌不可用心意投于外一点精神反覆练习配合由勤手脚属我控制随心升肩耸膊气提不利意沉身稳高低无忌发力出招必第一下手脚发力与身无关力无定位喉咙争膊嘴不闭气力发无形动静无碍语出如宁拳争掌膊也可伤人中路边栏抛桥窒手咏春八手皆可攻守标圈伏绑捆刮耕摊可从中破捆手横拦绑有正错错非真错按头屹尾按尾屹头中间绑起(绑手行踭以踭为午)有影无形武欲精通唯从苦练先成后化先化后成刀切虽齐墨守成规艺能巧变将形补位因缘各就殊途同归虽云定法变化人为禅宗绝学旨在修身肉身成佛古今几人无为无我无界无终口诀2:詠春絕技源自少林招無虎鶴法無五行只談線位力與角度同門技力四位三度以弱勝強始是功夫內外相消並無絕招蓄勁似蛇發勁似貓朝形似雞陰陽發力不行心意只用精神來留去送甩手直沖梅花五點手腳互通門分內外手有生死勁發六合力從地起發勁在腰出招在膊力未還原切忌出手寸內發勁力有對錯發盡散盡散盡發盡力有八種當知分間真假虛實蓄谷鬆散線有安危主分內外頂位定位得不追手拳入三關任我行走馬有五敗十者九壞演挾跪撐攤身最慣敵手行橋必須落馬蹬腰作勢為搶內門上不過膊中不過爭下三路手以腳消腳擺放有威打須有勢三角朝形線守分明橋行中線指尾垂地正身子午側身爭底兩點之間直線最短轉馬朝形以圓化直敵壓三關以橫打直拳有三尖掌有三角有身打身無身打頸怕打終打貪打防空以攻為守以守為攻追形接打變化無窮三樁三拳步手身全地腳梅花木人紅船念頭主守尋橋打手追形之始求諸標指旁邊輔助箭槌八種走馬斜角幡龍跳躍固定標步半全起腳練力之法階段五重鬆沉穩勁清脆玲瓏先鬆後緊再緊後鬆鬆鬆緊緊循環不窮邪行仇念正用精神假想有敵不可用心意投於外一點精神反覆練習配合由勤手腳屬我控制隨心升肩聳膊氣提不利意沉身穩高低無忌發力出招必第一下手腳發力與身無關力無定位喉嚨爭膊嘴不閉氣力發無形動靜無礙語出如寧拳爭掌膊也可傷人中路邊欄拋橋窒手詠春八手皆可攻守標圈伏綁綑刮耕攤可從中破綑手橫攔綁有正錯錯非真錯按頭屹尾按尾屹頭中間綁起有影無形武欲精通唯從苦練先成後化先化後成刀切雖齊墨守成規藝能巧變將形補位因緣各就殊途同歸「招无虎鹤」不模仿动物的形态动作, 亦不以此为招式「法无五行」即拳理内不讲什麼五行八卦,两仪阴阳「只谈线位, 力与角度」承上句, 对於咏春拳来说, 拳理的内容, 只有线面空间, 用力的方法, 及攻防角度, 以上的动物的形态及五行八卦, 在咏春拳中视为不切实际, 故有别於其他国术门派「同门技力四位三度」敌人来招, 就三维空间来说, 总的来说可归纳为四个方位(左上, 左下, 右上, 右下)和三个打击距离(远距离用腿, 近距离用拳,掌,踹, 贴身用肘,膝,膊), 由於三维空间分析是咏春独有的拳理归纳法, 故只传於同门「以弱胜强始是功夫」顾名思义, 因此不讲力大体重, 反而以快巧狠制胜「内外相消并无绝招」内门(正身)外门(侧身及斜身)并无优劣之分, 因此并无绝招, 生死相搏, 快者为胜「蓄劲似蛇发劲似猫朝形似鸡」於拳理上以动物的动作作为比喻, 使学习者更易明白「蓄劲似蛇」蛇经常都保持一个蓄势待发的状态, 出招不会蓄力, 全身松弛, 话去就去「发劲似猫」猫发劲前是保持非常松持的状态, 一下子「爆」出去, 而且猫儿扑击, 善於一下子运用全身的力量, 拳亦如是, 不出击时什麼力都不用, 一出击时, 同时牵动全身上下多组肌肉, 以最少的能量及最短时间引发最大之爆发力「朝形似鸡」看过斗鸡就会知, 鸡咀永远是会朝向自己的目标, 不理敌人到哪里, 永远以桩手指向敌人, 是为"定点追形"「阴阳发力」阴阳实指"主动" 和"被动" 两种力, 如敌人拉扯或摔抱攻之, 便借其势送予一拳或一肘,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是为"被动力"; 一般打击是为"主动力"如果“发劲在腰”,为何“手脚发力与身无关”呢?腰能发力在乎旋转与抖弹,又如何“力发无形”呢?发劲在腰、腰马合一呢D其实亦系好多武术的基本为何手脚发力与身无关就可以说是层次的问题先要练到腰桥马合一发劲在腰即系会身可以配合到咁去做每一个动作咁未叫做练成要做到配合到后再拆返散d动作因为因应唔同情况手脚身未必可以同时去配合做一个动作右手未必可以等左手左手又唔一定要等埋腰先开始郁重点系在要发力的时后可以配合到“六合”去发劲咁就好既然“招无虎鹤法无五行只谈线位力与角度”又何用“蓄劲似蛇发劲似猫朝形似鸡阴阳发力”呢招式手法上唔模仿动物动作因为人的体格体能本来就同动物不同至于蓄劲似蛇、发劲似猫、朝形似鸡系以比喻的形式去令人明白其法度蛇…要扑过去猎物前系点蓄劲呢…其实只系好放松作出攻击前唔会绷紧亦唔会拉弓猫又系点发劲的呢?猫出手爪猎物时手系好松的但在要接触到猎物时才会绷紧正如咏春寸劲在打到目标时发劲一样鸡又系点朝形呢?如果大家有睇过斗鸡就会发觉佢地只要一开战佢地的武器“咀”就永远系朝住对方即使走位去到边身位朝到向边一面自己的武器(咏春一般系自己双手)都系向对方朝形至于阴阳发力并唔系好神化的东西其实只系指“旋转”当手打出时系由阴转阳就会做成旋转“以弱胜强始是功夫内外相消并无绝招动静无碍语出如宁拳争掌膊也可伤人反覆练习配合由勤手脚属我控制随心以攻为守以守为攻武欲精通唯从苦练”------此乃任何门派皆有之说词。
咏春拳的操作方法
咏春拳的操作方法
咏春拳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1. 基本站立姿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稍微弯膝,保持平衡。
身体保持挺直,略微向前倾斜。
双拳放在胸前,拳头相对,手腕自然放松。
2. 步法移动:以直步、摇步、马步等基本步法进行移动。
在移动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平稳的步伐和身体的稳定。
3. 击拳技巧:咏春拳主要以直拳、钩拳、肘拳和膝拳为主要击打技巧。
练习者需要学习正确的拳捶力量和速度的发挥,以及拳腿的协调运用。
4. 防守技巧:咏春拳强调激素的发挥和快速的应对能力。
练习者需要学习侧身躲闪、拳腿防御、格挡和拆招等防守技巧,以有效保护自身安全。
5. 真实应用:咏春拳技术的训练不仅仅是为了练习拳术,更注重实战应用。
练习者需要在合适的环境下与对手进行沙盒练习,切实将所学技巧应用到实战中。
重要的是记住,咏春拳操作方法是通过反复实践和不断的练习来培养身体的本能和反应能力,所以需要花费时间和耐心来不断提升技巧。
此外,最好由经验丰富的咏春拳教练指导和纠正动作,以确保练习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传统咏春拳的训练方法
传统詠春拳的训练方法
詠春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种,起源于南派武术,以短小精悍、快速凌厉著称。
其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功:基本功是詠春拳的基础,包括站桩、踢腿、打沙袋等。
站桩主要是为了锻炼腿部力量和身体稳定性;踢腿则是为了提高腿部的灵活性和速度;打沙袋则是为了增强拳头的力量和抗击打能力。
2. 套路:詠春拳有一套完整的套路,包括小念头、寻桥、标指等。
这些套路的动作设计非常科学,旨在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反应速度。
3. 对练:对练是詠春拳的重要训练方法,通过与对手的实际对抗,可以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
对练时要注意运用咏春拳的原则,如“中线理论”、“攻守合一”等。
4. 内功:詠春拳强调内外兼修,内功训练包括呼吸法、心法等。
呼吸法主要是为了调整呼吸节奏,使身体达到最佳状态;心法则是通过冥想等方式,提高精神集中力和意志力。
5. 理论学习:詠春拳的理论学习包括拳理、兵器等。
拳理主要是研究拳法的原理和应用;兵器则是研究如何使用各种武器进行战斗。
詠春拳的训练方法注重基本功的打造,强调实战性,同时也注重内功和理论的学习。
咏春拳的几种理论打法
咏春拳的几种理论打法大闪侧,小俯仰,小闪侧,大俯仰,审势牢记(审势指眼法来讲,它是克敌制胜的前提。
审势有两个含义,对自己来说是蓄势,对对方来说是乘势。
)二桥上势,里帘必争。
明动静,知有无,知进退。
一拳一掌,一马一步,步要稳;(打击有三停,一停于肩窝,二停于肘拐,三停于掌根指尖,必须常练“小念头”并要持之以恒,便可水到渠成,气随意发。
)腰胯动,桥不动,桥动腰胯不动。
步法----钩、针、弹、踢。
脚法--寸、拐、撩、杀、踩。
(一)理论和心法:(1)中线理论:中线者由人体头顶至尾闾(尾龙骨)之线。
若将敌我之中线连接便成一个中线平面。
若配合(朝面追形)我们在进攻和防守方面是绝对的有利。
在进攻方面我们沿着中线配合(朝面追形)向敌方中线攻击,这是敌我最短之距离;同等拳速,拳轨近者当然较快击中。
再者我们若问敌方左或右攻击,对方很容易卸去我们之力。
但若我们向敌方中线攻击,对方则甚难卸力,而且受力较重。
在防守方面我们守中线,配合(朝面追形)及沿着中线平面以分水方法去消解,这也是消法之最短行轨。
(2)朝面追形:与对方朝正面对面者为“朝面”。
若不能“朝面”(如对方面向其他方向)我们之面沿着中线平面追望对方中线之形者是为“追形”。
咏春对敌时尽可能是正面朝敌的。
不论敌方环绕着我走向任何方向我们必定朝面追形向着敌方。
其好处如下:①防守方面:简化敌人向我们进攻的来向。
因为正面之攻击,敌人向我们进攻之来向只限于九路。
九路者即左上、左中、左下、中上、中中、中下、右上、右中、右下。
因此我们对敌人来势较易捉摸。
②进攻方面:配合中线理论,我们较易击中目标及敌人受力较重。
③出手快而影小:双手能同时到达敌人,所以出手时不用转动膊头,因此出手之影(先兆)会很少,而且左右手很易互相兼顾。
(3)埋zheng理论:咏春出手或防守大多数是手zheng紧贴着中线平面的。
好处如下:①巧方面:可抢中线以达最短距离和最重之攻击。
②守方面:一方面埋zheng本身已保护身体若干重要部分,另方面守中线以达最短距离之防守。
截拳道手法
截拳道手法李小龙通过自己的奋力拚杀,终于使截拳道这一现代新兴武技威震国际武坛。
过去,人们总认为截拳道的手法高深莫测,令人难以琢磨。
其实不然,截拳道的基本手法极为简单,它是吸收了部分中国传统武术和西洋拳术,特别是拳击中有价值的动作创制而成,它包括拳法、掌指法和封缠化力的技术——勾漏手。
第一节拳法截拳道的拳法粗看似与西洋拳击相似,这与李小龙早年曾受挫于拳击有很大的关系。
青少年时代的李小龙跟大多数迷信于传统武术技法威力的人一样,非常轻视拳击,认为它与自己的“功夫”相比,简直不堪一击。
通过实战,李小龙才发现拳击远比自己心目中所憧憬的“神招绝技”实效得多,这就促使他苦研拳击技艺,甚至不惜把零花钱省下来购买前世界最重量级拳王路易斯各场比赛的纪录影片,细心揣摩,体会拳击技法的精妙所在。
李小龙早年曾获香港校际拳击赛冠军,在美国居住时期也经常观看拳击比赛,他要把拳击技法揉进到截拳道中去。
随着李小龙武功的不断提高,单纯的拳击技法远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和进取心,而自创的“截拳道”是整体的运动,需要顾及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针对这一点,李小龙对拳击的一些技法作了适当的改进和调整,从而将“拳击”与“功夫”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各个动作更具实战效力。
与此同时,也将自由搏击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境地。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截拳道的拳法与西洋拳击是有区别的。
一、拳法的基本技法(一)直拳1、前手直拳(即日字冲拳)李小龙吸取了少年时代所练咏春拳中的“日字冲拳”,使其成为截拳道中的前手直拳。
此拳法的拳型是将拳头竖起,拳眼朝上,竖直着拳头,拳的正面如同“日字。
握法是指伸直,然后,除大拇指外,其余四指弯曲内收,指尖抵在掌心的皱线上,大拇指内扣于食指、中指之上。
如果把拳平放,成为一个倒“日”字也未必不可(如图60、61、62①-④)。
前手直拳是一种从身体中心线即从经过鼻尖的中线发出的直冲拳,它的运动轨迹为一直线段,是截拳道各拳法中的中坚骨干,并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
咏春截拳道短棍二十四式
咏春截拳道短棍二十四式(一)来源: 作者: 点击: 1784 发布时间:2009-03-27 双击鼠标滚 字体:[大中 小]咏春截拳道短棍二十四式是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把短棍实用技术规范运用在棍法中,整理出的一套以实战为目的的短棍技术,此套棍法由二十四个连续动作组成,棍法主体核心完全由咏春截拳道的手法步法相辅相成,其特点简捷、直观、实用,所有动作都为实战攻防而练,没有基础的习练者短时间即可上手学会。
这套棍法不仅在棍套中不同于其它棍法,而是在棍法回环中,注重了步与马的整体协调性和攻防之间棍与手的兼顾性。
此套棍法随意拿出一式即可与其它动作自由组合成攻防棍法。
棍法套路是为了让练习者把每一式动作练得更精深更纯熟,但却不是一种固定束缚的枷锁,一套好的棍法不仅体现在外表的华丽与美观,而且体现出内在的本质与攻防作战的实质。
这套棍法虽然以实用性为主,但久练之后打起来同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为了使更多的短棍爱好者受益,现整理成文与大家一起分享。
短棍取材:找一根直径2.5厘米至3厘米,长度70厘米左右(以自己的指尖到肩为准)的圆木或铁管,距离棍端四指,以握拳的方式持棍(图1-2)。
棍法的三种定式:棍法的定式分为三种,上斜式(图3)、平斜式(图4)、下斜式(图5),三种定式决定了持棍的有利姿势和位置,在站立持棍时的姿式与截拳道警戒式相同,要求双脚站立侧斜45度角,两脚间距略宽于肩,以自己的双脚刚好能容下双肩为准,重心前40%后60%分布,下颔微收,两眼平视前方,后手放于自身中心线。
此三种斜式称为短棍的定式,在这套棍法中虽然三种定式都有攻防的效果,但下斜式与平斜式偏重于防守多一些,而上斜式则偏重于攻击多一些。
二十四式棍法套路:起式:两脚并拢自然站立,右手持棍放于体右侧(图6),左手掌心扣握于右手拳面之上,双手向前施抱拳礼(图7),左脚后撤一步,右手拉棍成上斜式棍法(图8、9)。
第一式,膀手棍法:在上斜式基础上,步马前进,同时右手臂旋转由内向外斜向上翻形成膀手棍法(图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春拳技击法与截拳道
我所认识的咏春拳有梁赞宗师传下来的佛山咏春拳和古劳咏春拳,其中佛山咏春拳由叶问传至香港,后由梁挺先生传至世界各地。
而李小龙也向叶问学练过佛山咏春拳。
佛山咏春拳有三套拳,即小念头、寻桥和标指,还有六点半棍和双刀,以及跌打秘朮。
古劳咏春拳无拳套,但技法、手法、拳理、拳法与佛山咏春拳大同小异,以对拆为主,二十多个散手动作包含了其它咏春拳的木人桩、双刀动作,十多个对拆法包含了咏春拳的跟手灵变技法。
古劳咏春拳技击心诀“来留去送”即其它咏春拳的第一套小念头技法﹔“你要上我要下,你要下我要上”即其它咏春拳寻桥技法﹔“高接低攀”即其它咏春拳标指技法。
现就咏春拳训练之方法及技击法探析如下。
咏春拳小念头属简接和顾打合一的技击法,十分适合中近距离对垒,要求练习者掌握上、中、下三路的防守技巧,快捷而稳准,密而不漏。
防守后,手不收立即向对方发起进攻。
其秘诀在于,敌来我防(守),敌换势(或动作)我攻,即心诀“来留去送”。
这是一种趁虚而入的灵变打法,李小龙在技击中经常采用。
由于以咏春拳二字═羊马练小念头套路,手腕、手桥不断伸屈变化,久练马步自然篤实,桥手劲力自然而得。
李小龙在咏春拳小念头技法基础上,天才地将击剑步法融匯到擂台搏击中。
加之其灵活的身形、马步,使咏春拳小念头“来留去送”技法更具威力和灵变。
李小龙自创的截拳道中,同样有小念头的防截手法和碌桥(极手)训练。
咏春拳“小念头”十分适合身轻体灵的人使用。
在远距离搏击中,如
我弱彼强,要想反败为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能在严密的防守之中,保持进攻距离,待对方收势的一瞬,迅速反击。
李小龙认为,远距离擂台式搏斗,占上风的“往往是防御的一方”即此意。
习咏春拳者认为,小念头训练是本门的筑基之法、必修之法,只有把小念头手法融于“来留去送”的技击心诀之中,才能进入寻桥标指等中、高级手法练习。
梁赞宗师把小念头技法贯穿在“来留去送”之中,即提示练习者在技击时可先用本门防守手法(含内劲)把对方来势化解,待对方势(手)回收之时,发起进攻。
这种防守是主动之法,并非挡挡格格的被动防守,此著又曰简接打法。
待此法能自然反应后,可变为顾打合一即一手防、一手击的打法。
如对方右直拳击我面部,我即以左手化解,同时右拳击出。
此时对方右拳收、左拳出击,我右拳则在其左拳未发之一瞬击出将其击倒。
对方收右拳和左拳尚未发力之时即“去”也,我右拳已击为“送”出。
出拳若不能直接打散对方的组合动作,则会受到对方的重击,所以李小龙十分重视出拳的速度和力度。
也就是说“送”拳除出手快之外,一定要具备两种劲:一种力将对方挫伤,一种力令对方失重或倒地,即古劳咏春拳的寸劲和撑劲。
也就是说“来留去送”的技击心诀融会贯通后,一拳一脚即令对方败北。
李小龙把这种见打不见防的打法命名为截击之道亦是有道理的。
在拳来拳往、千变万化的搏击中,如送出的拳不快,劲不足,或出脚不快,杀伤力不大,往往会被人所制、被人重击。
惟一的妙法是迫近对方,跟手制管,令对方背势而击之,或迫其失重连环快击,或借势打势,借力打力,引进落空。
这种保中用中,我顺人背和取对方力点发寸劲、贴身劲及撑劲是以近求快的技法,被击者往往难以施展、处处受
制挨打。
而咏春拳第二套拳寻桥则是近身控制之攻防能力万事如意。
梁挺先生言:寻桥就是寻找对方的桥手,管制对方的来势,有效地打击对方。
用广州咏春拳语言表达是:“跟桥而入”,意思是控制对方的桥手而进攻。
古劳咏春拳则简单而精辟地提示:在近身对垒中,一旦接触到对方桥手(或击、或拍、或制、或拿、或摔、或放),即靠皮肤感知对方用力方向,取其力点之虚。
“你(彼)要上我要下,你(彼)要下我要上。
”以吾身形马步,避其来势,我顺人背。
以一手灵变防守对方两只手,同时另一只手进击(一管二之法)。
或以二手整体劲力管制其中节,迎面而转,令对方失重。
在实作中,同样要加入小念头“来留去送”技法,只有充分掌握了小念头“来留去送”之法,才能更好地发挥第二套拳寻桥“你要上我要下,你要下我要上”的技击作用。
有些人认为,传统武朮的技击手段在生活中用不上,只有自由搏击才实用。
这是不了解中华武朮而著眼于擂台式打法的偏见。
其实,自由搏击也有弊端,而咏春拳是一门实战性很强的拳种,在有诸多限制的擂台式比赛中,同样可以发挥一些技法的作用,如小念头之“来留去送”和寻桥之身形、马步、手法合一的灵变令对方被动挨打。
梁挺先生在咏春拳训练中加入自由搏击是有道理的,我在训练古劳咏春拳门徒时加入远距离的离手单、双操手训练亦是为过渡擂台式比赛需要,实践証明是行之有效的。
若不参加擂台式的比试,则无需加入此训练。
咏春拳寻桥之“你要上我要下,你要下我要上”心诀之关键是通过本门各法的自由对拆,使动作达到自然反应。
所以梁赞宗师传下来的咏春拳都有自由手对练,其它咏春拳有碌桥对拆训练及单推手训练。
我曾接
触过一些咏春拳好手,或许是受擂台式对抗赛的影响,在交谈切磋中,我发现他们十分强调劲力和招式,而一旦接手却难以还原。
究其原因是对咏春拳之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技法训练较少,不能达到跟手灵变、自然反应的境地。
亦可能是师传保守或承师问题。
把三套拳(小念头、寻桥、标指)套路练得烂熟于心却不善随机应变,这只是模糊地理解了咏春拳的拳理拳法。
实作起来不管对方如何变化仍按预先想好的动作进攻,一出手三板斧,是不符合咏春拳大成之法的,遇高手必败无疑。
所以梁挺之佛山咏春要求训练时蒙著双眼练自由对拆,使对方无计可施,著法难以奏效。
而古劳咏春之对拆训练亦要做到著著还原,生生不息,世上无绝招,一切在于灵变。
咏春拳的第三套拳是标指。
“高接低攀”为技击心诀。
这是一种主动进攻,先发制人的技击之法,可在最短的时间内挫伤敌人,使之败北。
其手法快捷狠毒。
有长手截法(以长制短),近身肘法(以短制长),占位迫靠三节连击,有借势打势(一斤力变二斤力),引进落空,、击放合一,有撑劲截击、寸劲快打,有贴身掌(拳)之取力点追形迫打。
打中有制、制中有打、制则是打,专打要害。
拳、桥、掌、指、膀、肘已成为直接的、见打不见防的进攻武器。
而进攻之奥秘在于我顺人背,令对方失重,是一种顺其自然,随心所欲之高级打法。
这种全面的打法亦包含了咏春拳第一套拳小念头之“来留去送”和第二套拳寻桥之“你要上我要下,你要下我要上”之技法,即只有掌握好咏春拳前两套拳之技法,才能进入标指之“高接低攀”的技法训练。
梁赞宗师提示习者,只要真正掌握本门的控制进攻手法,在实作中无需把精力放在应敌(防御)上,大可在对方微
动之虚时主动发起进攻,也就是说对方微动之一瞬而立扑。
原因是对方微动尚未发力时是空虚的,而我却充分掌握了进攻的距离、时间、角度,借其虚而挫之。
此时的进攻击中有防,防即是击,即使第一下挫伤不了对方,但已令其失重,第二击时我已接近对方,可充分利用本门近身技法紧迫快打,或击、或擒、或放、或摔,任我发挥。
故梁赞宗师提示咏春拳者在技击时可不招而打,又可连消带打。
对方向我心口以上进攻,我即跟桥而入其中节接而击之。
(接之意是管制其中节或根节而发力击之,或直接击之)这种接不是撞击之斗力,是借对方之虚迎面而转进攻之法。
反之对方进攻我心口以下,则“攀”击之。
高接低攀并非是一种固定组合招式的打法,而是一种随机应变的打法,只有真正懂得本门技法达灵变后才能发挥作用,否则效果与外家拳先发制人的死招式打法一样。
但一个动作取胜必须要有足够的功力,而组合动作则适应功力一般的人练习。
佛山咏春拳木人桩打法就是练技、练劲和练组合动作的技法。
而古劳咏春拳则通过对拆和发力训练提高技击能力。
李小龙所创的截拳道亦有咏春拳的寻桥、标指技法,其技法多运用于“来留去送”的组合打法之中。
人曰:拳之学,不在多而在精。
李小龙通过长期实践不断磨炼总结,使截拳道既有咏春拳技法又融合了其它搏击朮的手法和脚法,弥补其所学咏春拳之不足,使之发展到技击的巔峰。
而咏春拳则是一门内家拳朮,如能长年不懈训练,即使在中年或老年,功夫也不会退,且功力技法越练越精,拳之优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