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去势及老龄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比较及其临床护理意义

合集下载

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检测指标的实验分析

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检测指标的实验分析

・论著・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检测指标的实验分析孔焕宇1,陈燕平1,杨淑芹1,陈训华1,周重光1,张万强1,梁亚香1,宁可勇1,闫兰2(11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北京 100700;21甘肃中医学院) 摘要 目的:分析大鼠去势后不同时间体重、骨载荷、骨密度的变化及其相关性,为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研究中动物模型和实验指标的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5月龄雌性Wistar 大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组。

两组分别于造模后3、9、13个月检测体重、骨密度和骨载荷。

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模型组体重明显高于正常组;两组腰椎载荷和骨密度出现显著性差异的时间均早于股骨;股骨骨密度出现明显下降的时间早于载荷;模型组骨密度低于正常组并与体重的增长呈负相关,模型组载荷低于正常组但与体重的增长呈正相关。

结论:去卵巢大鼠体重的变化可对载荷和骨密度产生不同影响,且不同部位的骨组织和不同年龄大鼠,骨量丢失存在差异。

关键词 卵巢切除术; 骨质疏松; 骨密度; 生物力学; 动物,实验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osteoporotic detection m arker of ovariectomized rats KON G Huan 2yu ,CHEN Yan 2ping ,YA N G S hu 2qin ,CHEN X un 2hua ,ZHOU Chong 2guang ,ZHA N G W an 2qiang ,L IA N G Ya 2xi 2ang ,N IN G Ke 2yong ,YA N L an.Institute of Orthopaedics and T raum atology ,China Academy of TCM (Beijing ,1007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nges and the correlation of body weight ,bone loading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different time after ovariectomy of rats for providing reference of selection of animal model and experiment marker ,in order to study the medicine of treatment osteoporosis.Methods :50female Wistar rats with 5months age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normal and ovariectomiged groups.The body weight ,bone loading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were detected respectively after ovariectomy for 3,9,13months.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R esults :The body weight of ovariectomized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al group ;loading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of lumbar vertebrae of normal and ovariectomized groups showed high 2ly significant than that of femur.obviously descent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of femur was more early than that of loading of femur.bony mineral density and bony loading of ovariectomiged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normal group.To accompany with body weight gain ,bony mineral density showed negative correlation but bony loading showed positive correlation.Conclusion :The changes of body weight of the ovariectomiged female rats cause different effects.The amount of bony lose are different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of bone and the age of rat.K ey w ords Ovariectomy ; Osteoporosis ; Bone density ; Biomechanics ; Animals ,laboratory通讯作者:孔焕宇 Tel :01026401441122572 E 2mail :K onghy @263.net 在骨质疏松的研究中,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是研究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转归及疗效评价的关键。

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骨密度的变化

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骨密度的变化

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骨密度的变化董培智;曹丽梅;李波【期刊名称】《动物学杂志》【年(卷),期】2004(39)6【摘要】观察3月龄SD雌鼠切除双侧卵巢29周内模型组和雌二醇组动物第三腰椎及股骨骨密度的变化,同时与假手术组比较。

结果表明,SD雌性大鼠切除卵巢9周股骨骨密度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13周后腰椎骨骨密度也有显著差异(P<001),29周内模型稳定。

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40μgkg×2次周,在12周能够明显提高切卵巢SD大鼠的股骨骨密度并使其接近正常,16周后第三腰椎的骨密度也能够明显提高。

切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治疗性给药需要大约9~13周左右模型才能成功,切除卵巢后29周内模型仍然稳定。

【总页数】4页(P87-90)【关键词】骨密度;股骨;切除;大鼠模型;卵巢;骨质疏松症;腰椎;除卵;月龄;动物【作者】董培智;曹丽梅;李波【作者单位】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药理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492.5;R681【相关文献】1.补肾活血方对老龄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 [J], 杨冀平;刘志斌2.针刺疗法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生长素和雌二醇及骨密度的影响 [J], 欧阳钢;施洁;莫非;葛伟;侯立皓;娄青林3.杜仲摄入结合振动训练干预去卵巢联合地塞米松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骨代谢及骨生物力学的变化 [J], 王潇潇; 罗之柱; 刘昊为4.杜仲摄入结合振动训练干预去卵巢联合地塞米松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骨代谢及骨生物力学的变化 [J], 王潇潇; 罗之柱; 刘昊为5.补骨益气方剂对去卵巢模型骨质疏松症大鼠骨密度的影响 [J], 欧阳穗;谢启新;蒋春梅;吴炜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组复方药物防治去卵巢后大鼠骨质疏松的实验观察及其机制探讨的开题报告

三组复方药物防治去卵巢后大鼠骨质疏松的实验观察及其机制探讨的开题报告

三组复方药物防治去卵巢后大鼠骨质疏松的实验观察及其机制探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骨质疏松是一种老年性骨病,其特点是骨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异常,导致骨骼弱化和易骨折。

去卵巢后的雌性大鼠也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因为卵巢的摘除会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进而影响骨代谢和骨密度。

目前针对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在此领域,已经有了许多经典的复方药物,如珍珠粉、龙骨等。

这些药物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其机制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解释和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究三组复方药物对去卵巢后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以及其机制。

二、研究内容1.研究对象本研究选用去卵巢后的雌性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共计60只。

2.研究方案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珍珠粉组、龙骨组和鹿角胶组。

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他组通过手术去除大鼠卵巢。

模型组:每天给大鼠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研究期为12周;珍珠粉组:每天给大鼠灌胃珍珠粉制剂等剂量,研究期为12周;龙骨组:每天给大鼠灌胃龙骨制剂等剂量,研究期为12周;鹿角胶组:每天给大鼠灌胃鹿角胶制剂等剂量,研究期为12周。

在实验结束后,采用多种方法对大鼠骨质状况和骨质代谢指标进行检测。

3.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有助于探究三种中药复方药物对去卵巢后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

同时,结合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向。

三、研究方法1.动物处理使用实验室常规操作进行麻醉和手术去除卵巢,完成后对动物进行恢复和监护。

2.药物给予按照研究方案给予珍珠粉、龙骨和鹿角胶等药物,每天按规定剂量灌胃。

3.检测指标收集大鼠血样、骨质样本等,检测骨密度、骨形态、血钙、血磷、骨代谢相关物质和激素等指标。

4.数据分析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各组参数的差异及其原因。

四、论文结构1.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等。

2.材料与方法包含研究对象、药物给予、检测指标、数据分析等内容。

青年去势及老龄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比较及其临床护理意义

青年去势及老龄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比较及其临床护理意义
t o o o i 。a d t x l r h n e l i g me h n s b s a l h n h o n v re t mie n e i e l a s e p r ss n o e p o e t e u d ry n c a im y e t b i i g t ey u g o a ic o z d a d s n l f maer t — s e o
性、 骨矿 水 平含 量 方 面 的 负性 改 变更 甚 于青 年 去 势 模 型 。 示 对 女 性 骨 质 疏 松 症 患 者 的 护 理 干 预 措 施 应 侧 重 于不 同 提
年龄阶段及骨代谢特点进行 。
关键词 : 骨质 疏 松 症 ; 骨 密度 ; 大 鼠 ; 雌 性 ; 骨 质 疏 松 模 型 ; 去 势 ; 老 龄 ; 护 理
显著高 于 S F组 ( < O 0 )但 两 组血 钙 水 平 差 异 不 显 著 ( P .1 . P>0 0 ) 结 论 4月龄 大 鼠去 卵 巢 8周 以及 自然 饲 养 2 .5。 2月
龄 雌性 大 鼠 可 分 别 作 为 女 性 绝 经 后 及 老 年 女 性 骨 质 疏 松 的 模 型 。老 龄 骨 质 疏 松 模 型 在 骨 微 观 结 构 、 生 物 力 学 特 骨
706 1 0 1,C i a n )
A src : be t eT o rh n h h n e o emi o tc u e o emiea c mp n n sa d b n a r s bta t 0 jci o c mp e e d t e a g si b n c su t r ,b n n rl o o e t n o el df — v c n r o oo
t o o o i d l ,s s t r v d h o ei a a i o u sn n e v n in o o t e o a s la d a e e ls e p r ssmo e s o a o p o i e t e r tc lb s s f r n r i g i t r e to s f r p sm n p u a n g d f mae . M eh s Th r y t p a u wl y ( D)f mae r t r e n e h a o d to s tl 4 mo t s a d r n o y t o it wo S r g e Da e S d e l a s we e f d u d rt e s me c n iin i n h n a d ml l

雌激素对去势骨质疏松症大鼠骨密度和骨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雌激素对去势骨质疏松症大鼠骨密度和骨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雌激素对去势骨质疏松症大鼠骨密度和骨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许闫严;张克良;魏忠民;沈波【摘要】目的研究雌激素对去势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骨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将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配成对照组、模型组、雌激素组和雌激素+三苯氧胺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采用双侧卵巢摘除法制备骨质疏松症模型.雌激素组给予尼尔雌醇(1 mg/kg)灌胃,1 次/周;雌激素+三苯氧胺组给予尼尔雌醇(1 mg/kg)和三苯氧胺(3 mg/kg)灌胃,1次/周;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使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持续3个月. 3个月后取材,检测大鼠左侧股骨BMD和股骨骨矿物盐含量、血清钙含量以及胫骨中骨骼钙含量;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es,ALP)、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5b, TRAP-5b)的含量;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胫骨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其他各组血清钙含量和血清TRAP-5b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骨钙含量、BMD和骨矿物盐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ALP含量无显著性变化(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雌激素组血清钙含量、血清TRAP-5b含量以及胫骨组织RANKL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骨钙含量、血清ALP含量、BMD、骨矿物盐含量以及胫骨组织OPG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而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雌激素+三苯氧胺组各项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通过显著性提高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骼钙、ALP、股骨骨密度、骨矿物盐以及OPG的含量,抑制骨钙流失、TRAP-5b及RANKL蛋白表达,达到改善骨质疏松的作用.%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strogen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bone metabolism in osteoporotic rats. Methods 48 female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sham operation group), model group, estrogen group and estrogen combined with tamoxifen group, with 12 in each group.All groups were ovariectomized except for the control group.Rats in the estrogen group were given nilestriol (1 mg/kg) once per week, rats in the estrogen combined with tamoxifen group were given nilestriol (1 mg/kg) and tamoxifen (3 mg/kg) once per week, and the model and control groups were given the same amount of saline lavage.After 3 months,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and content of bone mineral salt of the left femur, serum calcium and tibia bone calcium were assessed.ALP and TRAP-5b levels were detected using ELISAmethod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of OPG and RANKL were measured using IHC-P method.Results Before therapy, serum calcium and the level of TRAP-5b in the model group, estrogen group and estrogen combined with tamoxife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and bone calcium, BMD and the content of bone mineral sal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P<0.05), while the serum content of ALP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0.05).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serum calcium, TRAP-5b and RANKL expression in the estroge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P<0.05), and the level of bone calcium, ALP, OPG, BMD and the content of bone mineral sal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estrogen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P<0.05).However, after therapy,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strogen combined with tamoxifen group and themodel group.Conclusion Estrogen can treat osteoporosis by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bone mass and inhibiting osteoclast activities.【期刊名称】《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年(卷),期】2018(024)006【总页数】5页(P776-780)【关键词】雌激素;骨质疏松;骨密度;骨代谢;动物实验【作者】许闫严;张克良;魏忠民;沈波【作者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西院骨一科,湖北武汉430000;武汉市第四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西院骨一科,湖北武汉430000;武汉市第四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西院骨一科,湖北武汉430000;武汉市第四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西院骨一科,湖北武汉4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2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与年龄、性别、环境、遗传等相关的退行性疾病。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研究综述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研究综述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研究综述:随着对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研究的深入,动物模型成为OP实验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研究材料。

研究者应根据实验要求和目的,慎重选择。

本文着重就国内外对OP动物模型的相关研究概况作一介绍。

标签::骨质疏松;动物模型;造模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至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它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防治已成为世界性的重要卫生问题之一。

因此,要研究此病的发病原因、机制,研制各种预防和治疗新药,了解各种治疗手段的作用机理,动物模型作为研究的重要手段,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模型动物选用原则使用实验动物进行实验的目的,是用最少的动物数量达到最大的精确度,最好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

原则要求OP在组织学表现上与人类一致;遗传稳定性;遗传背景明确;资料完整便于交流;动物经济、易饲养、操作简便;符合伦理学标准。

2模型动物2.1啮齿目动物:①大鼠:大鼠是建立OP模型应用最广泛的动物[1]。

常用Wistar、SD大鼠等来做OP模型。

大鼠骨代谢与人有许多相似之处[2]:随年龄增长骨量丢失,相似的骨松质分布及重建功能,卵巢切除后高的骨转化率及对性激素相似的反应性等。

②小鼠:采用小鼠进行骨代谢遗传因素的研究[3],导入或敲除目的基因,观察其表型特征和病理变化,是目前OP研究领域中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

2.2兔形目:兔在OP模型研究中也被广泛应用[4]。

由于其性格温顺、便于饲养、成本经济、有明显的哈佛重建能力等优点,常被用于去势兔OP模型。

2.3食肉目:狗在合成代谢和结构特征方面,与人类骨骼十分相似,其皮质骨有丰富的哈佛系统,与松质骨比例适当,因而被用于OP的模型研究。

2.4偶蹄目:①猪:小型猪的培育为猪作为模型动物开辟了广阔的领域。

具有层状骨、骨小梁和骨皮质重建与人相似,骨骼大,足以接受人工装置植入,可以多次采活检,多次取血标本等优点。

去势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防治效果的参数比较

去势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防治效果的参数比较

去势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防治效果的参数比较张莲芬;谭成;蔡刚明;张荣军;陶永辉;胡名扬;梁高林;俞惠新;蒋孟军;王博诚;金坚【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年(卷),期】2001(021)005【摘要】目的评价防治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药物疗效的各项指标.方法采用卵巢切除术建立骨质疏松症预防和治疗大鼠模型,分别灌喂阿仑膦酸钠和埃本膦酸钠,持续处理6个月.以骨密度、骨生化标志物、骨矿含量、骨生物力学和骨组织形态学方面的参数为指标,评价它们的价值.结果两组大鼠模型用药后,各部位的骨密度明显升高.评价药物疗效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最高的是全身骨密度和骨小梁面积.用药大鼠的股骨最大弯曲载荷、骨挠度、股骨干重、灰重、骨钙含量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血清骨钙素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基本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身骨密度是评价防治骨质疏松症药物疗效的最佳指标,骨切片计算骨小梁面积也是评价防治骨质疏松症药物疗效的敏感指标.【总页数】3页(P360-362)【作者】张莲芬;谭成;蔡刚明;张荣军;陶永辉;胡名扬;梁高林;俞惠新;蒋孟军;王博诚;金坚【作者单位】核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江苏无锡214063;核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江【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2【相关文献】1.周期性与连续性给予羟乙膦酸钠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治疗作用的比较 [J], 章明放2.去势法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建立的探讨 [J], 杜一飞;周薇娜;胡旭;万林忠;陈宁3.去势法构建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肱骨与股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比较 [J], 刘月姝;江国健;梁志健4.雌性大鼠手术去势骨质疏松症模型建立及评价 [J], 陈沙;王桂云;李荣慧;向振;吴结枝;卓海燕;刘平安;张国民5.金匮肾气丸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的干预研究 [J], 张倩;田升;张立娟;王媛;刘黎青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去势大鼠血清骨钙素水平及意义

去势大鼠血清骨钙素水平及意义

去势大鼠血清骨钙素水平及意义
章明放;黄凤歧;谭郁彬;赵晖;金孟珏;马淑新
【期刊名称】《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年(卷),期】1999(5)3
【摘要】目的测定雌性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去势)18周后骨钙素水平,探讨其意义.方法 16周龄雌性SD大鼠分为假切对照组和去势组.术后第18周末,处死取血清放免法测骨钙素水平、钙、磷浓度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处死前留24小时尿,测钙、磷和
羟脯氨酸排泌量.结果去势骨钙素水平(0.98±0.14μg/L)较假切对照组
(1.5±0.32μg/L)显著降低(P<0.01),血清钙、磷浓度显著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尿钙、尿磷和羟脯氨酸排泌量显著增加.结论骨钙素水平的显著降低有可能提示在
骨丢失相对缓慢时段骨转换率和骨形成的相对降低和减少.
【总页数】3页(P22-24)
【作者】章明放;黄凤歧;谭郁彬;赵晖;金孟珏;马淑新
【作者单位】300070,天津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300070,天津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300070,天津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
【相关文献】
1.糖尿病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J], 陶少平;陈凌
2.血清骨钙素在不同年龄段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 姜利华;张瑾;韩翠华;欧阳巧洪
3.健康人与代谢性骨病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及其意义 [J], 李立人;戴耀宗;梁敏文
4.甲亢患者血清骨钙素(BGP)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J], 段东;陈婉蓉;罗加
5.银屑病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的临床意义 [J], 王继文;秦士德;彭永年;冷秀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EGCG剂量对去势雌性大鼠抗骨质疏松作用的对比观察

EGCG剂量对去势雌性大鼠抗骨质疏松作用的对比观察
作者单位: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骨科 (陈超、全海祥);215006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学附属第 一医院骨科(宋达玮、干旻峰、杨惠林、罗宗平)
1.1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40 只 3 月龄雌性未怀孕的 SD 大鼠(苏州格
瑞思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体重 240±10 克。 按啮齿类动物标准饲养于苏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恒温室内,自由饮水摄食,活动不限。适应性饲 养 1 周后,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 4 组,每组 10 只。 各组大鼠于去势术后第 3 天开始连续 3 个月经腹 腔内注射 EGCG(杭州怡倍嘉茶叶科技有限公司)。 其中低剂量组注射 5mg/(kg▪d);中低剂量组注射 10mg/(kg▪d);高剂量组注射 30mg/(kg▪d);对照组 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研究通过苏州大学伦理委 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去势手术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加剧,骨质疏 松症引起骨折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不仅影响患者 日常行动,还会引起呼吸、消化等系统功能发生 异常,给患者带来严重影响。由于绝经后妇女的 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所以绝经后妇女更容易发 生骨质疏松性骨折 [1]。被广泛认可的抗氧化剂茶 多酚,不仅具有良好的抗癌、改善心血管特性, 它在抗骨质疏松中的作用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2]。 在茶多酚中,超过一半含量物质的就是表没食子 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它不仅是茶多酚中 含量最多,而且也是活性最强的成分 [3]。此前已 有报道 [4],在体外细胞培养下,EGCG 在去势大鼠 抗骨量丢失上具有积极作用。通过研究 EGCG 在 去势大鼠中预防骨量丢失的作用,从而模拟对于 绝经后妇女抗骨质疏松作用,试图寻找一个治疗 和预防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更加有效的、经济 的和具有更少副作用的治疗药物和新的治疗思路, 从而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病死率和与之诊 治相关的费用,缓解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1 材料与方法

去卵巢后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骨量及骨强度的变化

去卵巢后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骨量及骨强度的变化

去卵巢后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骨量及骨强度的变化
谭达全;曾英;莫新民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0(006)002
【摘要】目的:为探求去卵巢后雌鼠骨质疏松症模型骨量、生物力学性能及病理
形态学变化。

方法:将20只11月龄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去卵巢模型组,同样环境下饲养3个月后颈动脉放血处死,剥离右后肢股骨、胫骨和腰椎检测骨
矿含量、骨密度,剥离左后肢胫骨进行三点弯曲试验,剥离左后肢股骨头部位常规病理学切片。

结果:与假手术组对照,模型组右股骨、胫骨、腰椎骨矿含量和骨密度,左胫骨生物力学性能以及左股骨梁髓比及平均骨小粱密度等均明显下降
(P<0.01或P>0.05)。

结论:去卵巢雌鼠骨质疏松症模型骨量及骨强度明显减低,与临床相符。

【总页数】1页(P24)
【作者】谭达全;曾英;莫新民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学院,湖南长沙41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
【相关文献】
1.壮骨止痛胶囊对去卵巢雌鼠骨质疏松症骨强度和生物力学的影响 [J], 曾英;莫新民;雷晓明;范伏元;刘慧萍
2.联合使用固力康和特立帕肽对去卵巢大鼠股骨干骺端骨量、骨强度的影响 [J], 谢辉
3.骨化三醇对绝经后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患者甲状旁腺素和骨转换指标及尿钙变化的影响 [J], 顾洁梅; 刘玉娟; 胡云秋; 岳华; 章振林
4.阿魏酸治疗对去卵巢雌性大鼠骨量流失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J], 胡旭峰
5.接骨板固定及取出后局部骨量、骨结构和骨强度变化的相关研究 [J], 朱振安;戴克戎;裘世静;陈永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钙对雌性大鼠去势后骨质疏松防治作用的研究

钙对雌性大鼠去势后骨质疏松防治作用的研究

钙对雌性大鼠去势后骨质疏松防治作用的研究
张振文;孙忠;徐格晟;王永明;刘莉
【期刊名称】《营养学报》
【年(卷),期】1996(18)4
【摘要】将10周龄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Ⅰ)及高钙组(Ⅱ),喂养7个月,测定骨密度(BMD),骨矿物质及血清中有关内分泌激素,研究幼年及去势后补钙对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

结果Ⅱ组同Ⅰ组比:钙吸收率较低,去势后BMD下降少,两组去势后BMD的下降与去势前后的膳食含钙量呈负相关(r分别为-0.7366,-0.8310),Ⅱ组的甲状旁腺素(PTH)明显下降,骨断裂负荷与BMD及骨钙密切相关(r为0.6340、0.6881),证实大鼠自幼补钙以及去势后补充足量钙对预防去势后骨质疏松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总页数】5页(P452-456)
【关键词】去卵巢;钙;骨质疏松;防治
【作者】张振文;孙忠;徐格晟;王永明;刘莉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营养研究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101
【相关文献】
1.阿司匹林抑制去势大鼠DL-1,DL-6,TNF-α和M-CSF的表达及其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作用的研究 [J], 杨超;曾艳平;杨桐;覃君慧;李海勋;桑宏勋
2.杜仲配伍黄芪对雌性大鼠去势后骨质疏松的影响 [J], 王吉博;王兆杰;安荣泽;彭浩;曾旋;王敏
3.不同剂量羟乙膦酸钠周期口服对雌性大鼠去势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J], 章明放
4.单纯或联合应用雌激素,钙,氟化钠防治去势后雌性大鼠骨丢失的实… [J], 郑丰裕;党耕町
5.运动对雌性大鼠去势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骨组织形态… [J], 章明放;谭郁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去势法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建立的探讨

去势法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建立的探讨

去势法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建立的探讨杜一飞;周薇娜;胡旭;万林忠;陈宁【期刊名称】《口腔医学》【年(卷),期】2010(30)7【摘要】目的探讨去势法建立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30只老年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成手术组(OVX)和假手术组(SHAM),手术组切除双侧卵巢.两组于术前、术后3个月行股骨X线检查,测定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术后3个月处死大鼠,取其右侧股骨拍摄X线片,并制作脱钙切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行骨组织形态学分析.结果去势3个月后,X线片显示OVX组股骨骨密度明显低于SHAM组,表现为骨皮质密度降低,透光性增加明显;血清中ALP水平,OVX组术后水平明显高于术前,高于SHAM组;股骨横断面HE染色结果显示OVX组骨小梁结构疏松或断裂,骨髓腔扩大,骨质流失较多,但骨皮质厚度无明显下降.结论去势法建立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切实可行,造模3个月.大鼠股骨骨密度下降,骨质丢失增加,骨小梁形成减少,骨质疏松形成.【总页数】3页(P399-401)【作者】杜一飞;周薇娜;胡旭;万林忠;陈宁【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科,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4【相关文献】1.去势法兔骨质疏松模型建立的探讨 [J], 方忠;杨琴;李锋;段军;敦先礼2.去势法构建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肱骨与股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比较 [J], 刘月姝;江国健;梁志健3.雌性大鼠手术去势骨质疏松症模型建立及评价 [J], 陈沙;王桂云;李荣慧;向振;吴结枝;卓海燕;刘平安;张国民4.黄瓜籽复合物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J], 连娟;刘佳贤;暴雪丽;段小华;刘羽桐;吕博含;安甜;姜广建5.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壮骨止痛方治疗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基因表达差异 [J], 陈红琼;杨珊珊;陈瑶;郁洁;雷晓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月龄大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的比较

不同月龄大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的比较

摘 要: 目的 对不同月龄大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进行比较, 优选合适骨质疏松模型的大鼠月龄。 方法
将 3、6 月龄大鼠分别随机分成模型组和假手术组 ,模型组切除双侧卵巢 ,假手术组大鼠只行腹部切口 ,不切除卵巢 。
造模后 20 周,对所有大鼠的腰椎和股骨进行骨密度(BMD)检测,并取血清进行 E2 和 T 含量测定。 结果 3 月龄、 6 月龄模型组腰椎和股骨 BMD 分别与假手术组腰椎和股骨相比均有明显下降 (P<0.05);3 月龄组造模后腰椎和股
最常被采用月龄的大鼠,进行造模观察。 就骨密度而 言,从本研究的表 1 结果分析,虽然 3 月龄与 6 月龄 大鼠在造模后骨密度均有显著下降, 似乎均符合骨 质疏松模型造模的条件, 但以目前普遍采用的骨密 度低于正常 25%为骨质疏松的判断标准, 显然 6 月 龄鼠造模后更符合骨质疏松的表现。 再从表 2 显示 性激素 的 变 化 来 看 ,3 月 龄 大 鼠 造 模 后 睾 酮 的 变 化 及雌二醇与睾酮的比值均不及 6 月龄大鼠变化明 显, 而 6 月大鼠性激素的变化更符合绝经后女性的 变化规律,即出现性激素内环境的紊乱。 不同月龄大 鼠的性 成 熟 程 度 与 骨 骼 发 育 状 态 有 所 不 同 ,3 月 龄 大鼠骨骼还处于生长期。 如我们结果所示,6 月龄的 大鼠不论造模与否, 其骨密度均高于其相应的 3 月 龄大鼠, 显然利用骨骼发育未成熟的大鼠进行骨质 疏松症造模及骨代谢的研究是不适合的。 现在的研 究更进一步证实,随着雌激素水平降低,性激素内环 境发生紊乱, 雌二醇与睾酮的比例失调, 引起下丘 脑-垂体-卵巢轴或肾上腺轴等功能紊乱所致的神经 递质、激素、细胞因子产生失衡等,均参与绝经后骨 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过程[7]。 从这点来看,模拟更接 近人类绝经后性激素内环境变化的模型应该是选择 性成熟度更高的动物, 这对于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 症的发病与防治都是至关重要的。

雌性大鼠手术去势骨质疏松症模型建立及评价

雌性大鼠手术去势骨质疏松症模型建立及评价

雌性大鼠手术去势骨质疏松症模型建立及评价作者:陈沙王桂云李荣慧向振吴结枝卓海燕刘平安张国民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年第11期〔摘要〕目的从动情周期、骨密度、骨组织形态结构和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MSCs)生长曲线4个层次判定雌性大鼠手术去势造模是否成功。

方法 30只2月龄SPF级雌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3组。

手术去势造模完成后次日起连续7 d对3组大鼠进行阴道脱落细胞涂片,判断动情周期。

造模后第8天取左侧股骨组织做骨密度测定和HE染色,取右侧骨组织分离原代BMMSCs。

结果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动情周期正常,模型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骨组织HE染色显示模型组骨小梁稀少且间距加大;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骨密度和BMMSCs生长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骨密度显著降低,BMMSCs生长速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造模成功后的雌性大鼠动情周期紊乱,骨密度降低,骨小梁疏松,BMMSCs的生长缓慢,為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建立判定提供较全面的依据。

〔关键词〕去势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动情周期;骨密度;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图分类号〕R-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0X.2020.11.003〔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success of female rats' surgical castration model from four levels of estrus cycle, bone density, bone tissue morphology and primary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MSCs) growth curve. Methods Thirty two-month-old SPF female rats were randomly and equal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a blank group, a sham operation group and a model group. The vaginal exfoliated cell smears were performed on the 3 groups of rats for 7 consecutive days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surgical castration model to determine the estrus cycle. On the 8th day after modeling, the left femur tissue was taken for bone density determination and HE staining, and the right bone tissue was separated from primary BMMSCs. Results The estrous cycle of the blank group and the sham operation group was normal, and the estrus cycle of the model group was disordered. The HE staining of bone tissue showed that the bone trabecula of the model group was sparse and the spacing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blank group, the differences in bone density and BMMSCs growth rate of the sham operation group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mpared with the sham operation group, the bone density of the mode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the growth rate of BMMSCs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Conclusion After successful modeling, female rats have estrous cycle disorder, decreased bone density, bone trabecula porosity, and slow growth of BMMSCs, which provide a more comprehensive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osteoporosis animal models.〔Keywords〕 ovariectomized female rat; osteoporosis; animal model; estrous cycle; bone density;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1],我国65岁以上人口接近1.4亿(约占总人口的10.1%),是世界上老年人口绝对数最多的国家。

实验动物学论文-骨质疏松模型

实验动物学论文-骨质疏松模型

《实验动物学》结课论文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研究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研究【摘要】: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

随着对骨质疏松症研究的加深,动物模型成为不可或缺的研究材料。

研究人员应根据实验要求和目的,慎重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

【关键词】:骨质疏松;动物模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钙质由骨骼往血液净移动的矿物质流失现象,骨质量减少,骨骼内孔隙增大,呈现中空疏松现象,速率取决于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活性的消长。

骨质疏松症的表面症状为骨质流失和骨组织破坏,从而导致骨质变得脆弱,大大增加骨折的可能性。

骨质疏松症主要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绝经妇女的骨质疏松症(I型)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

虽然骨质疏松症多数情况下并不会直接导致死亡,但骨质疏松症增加骨折机会,从而影响病患者的健康和独立生活能力,更大大增加社会医疗负担。

因此,为了更好地防治骨质疏松症研究出有效的药物,动物模型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1 理想动物模型选用原则使用实验动物进行实验的目的是用最少的动物数量达到最大的实验精确度,最好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

理想的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应该满足以下条件:再现性好,模型与人类骨质疏松症状和组织行为尽可能相似;重复性好,一定的条件下,由不同实验人员或同一实验人员在不同时间进行操作,模型能够很好的被重复出来;动物模型能反映骨质疏松症时骨代谢,微结构的变化;与临床的一致性,模型的处理因素尽可能与临床发病病因相一致;实验动物容易获得,价格低廉,造模周期短,便于操作和取材。

2 常用骨质疏松症模型动物2.1啮齿目动物①大鼠:大鼠是建立OP模型应用最广泛的动物,寿命约2.5~3年,常用于研究的是SD大鼠和Wistar大鼠。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研究现状及趋势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研究现状及趋势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研究现状及趋势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研究概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简称POP)是一种常见的女性骨代谢疾病,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

由于人类自身为哺乳动物,因此在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时,通常需要通过动物模型来模拟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物模型研究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研究的现状及趋势进行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研究人员通过对不同动物种属进行筛选,寻找适合作为实验对象的动物品系。

目前常用的动物模型包括小鼠、大鼠、猪等。

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敲除、基因过表达、药物干预等技术手段,模拟绝经后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以验证相关药物或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还有研究人员利用3D打印技术构建人工骨骼系统,以模拟人体骨骼结构和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基因敲除是指通过显微操作或CRISPRCas9技术,将特定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或完全破坏,从而模拟绝经后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研究人员通过敲除雌激素受体(ER)基因的小鼠模型,发现ER基因的缺失可以有效降低骨密度,并提高骨吸收速率。

基因过表达是指通过转染或其他方法,使特定基因在动物模型中过度表达。

研究人员通过转染大鼠模型中的Runx2基因,发现Runx2基因的过表达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提高骨密度。

药物干预是指通过给予动物模型特定的药物,模拟绝经后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研究人员通过给予大鼠模型雌激素类似物(如Evista),发现可以有效改善骨密度和降低骨折风险。

3D打印技术是指通过逐层堆叠材料,构建出具有精确尺寸和形状的三维物体。

研究人员利用3D打印技术构建了多种人工骨骼系统,用于模拟人体骨骼结构和功能。

研究人员通过3D打印技术构建了具有仿生结构的人工椎体,以评估新型抗骨吸收药物的疗效。

去势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研究

去势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研究
S p r a q u e . D a u l e y 大鼠( S D大 鼠) 。 2 模型 制 备方 法 目 前 国内外研究大多使用经典 的手术切除双侧
般而言, 大 鼠2 个月龄时 l 生 成熟 , 1 7 ~ l 8 个月龄
系包 括 F i s c h e r 3 4 4、 AC I 、 B r o w n - No r w a y 、 Wi s t a r - F u r t h 、
3 造 模 大 鼠月龄 和成模 时 间的选 择

L e w i s 等 品 种 。 目前 最 常 用 的 是 Wi s t a r 大 鼠 和
折危 险性 增加 的代谢性全 身骨骼疾病 。合适 的骨质疏松 动物模 型是研究 骨质疏松症 的重要基 础。本文 就绝经 后骨质 疏松雌性 大 鼠模 型复制 的基本 方法 、 月龄 和造模 的选 择及常用 的评价指标 特点简要 综述 , 为研究 去势骨 质疏松疾病动物 的正确选择提供参考 。
【 关键词 】 绝经后骨质疏松 ; 大 鼠; 动物模 型 【 中图分类号 】 R - 3 3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o 0 3 —6 3 5 0 ( 2 0 1 3 ) O 3 —0 4 2 4 一O 3
动物合理 的选择要求符合方便性 、 相关性和适宜性三 OP的应用 。
大原则 , 且具有可重复性 的稳定性 , 尽量使 O P 在组织 不摘除卵巢而是给予药物 , 会造成体 内雌激素的 病理 学 上 与 人 类 表 现 一致 。而 大 鼠去势 后 骨 矿 含 量 含 量 减 少 , 经过 一 定 时 间后 , 也可 以造 成 动 物 的 骨丢 下降 、 骨吸收迅速增加 1 、 骨骼强度下降 等表现均与 失 。可用 的药物 有促 黄体 激素 释放激 素激动剂 1 人类有众 多的相似之处 , 相对其他 动物模型来说 , 具 ( L u t e i n i z i n g h o r mo n e — r e l e a s i n g h o r mo n e a g o n i s t , 有繁殖快 、 花费低 、 易于饲养和管理 、 遗传背景明确等 L H R H A s ) 、 促性腺激素 释放激素激动剂” 。 I ( G n R H a g o —

杜仲干预去势雌性骨质疏松大鼠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杜仲干预去势雌性骨质疏松大鼠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杜仲干预去势雌性骨质疏松大鼠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特别是在老年人中尤为突出。

其特征是骨密度降低,骨组织的微结构改变,从而导致骨折等严重后果。

女性患骨质疏松的风险远高于男性,这与女性在更年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引起的骨质疏松有关。

因此,改善雌性骨质疏松的研究备受关注。

杜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据传统中医理论,杜仲具有益肝肾、填精髓的功效,长期服用可促进细胞增殖和骨骼发育。

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杜仲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抗氧化、抗炎等生物学效应,多糖、有机酸、黄酚类化合物等是其主要活性成分。

因此,本研究以大鼠模型为例,探究杜仲对骨质疏松发生的干预作用,有望为解决雌性骨质疏松问题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方法和步骤1. 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选择8周龄、体重约180-200g的健康雌性SD大鼠,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在一组大鼠中切除卵巢,以降低雌激素水平,确定骨质疏松模型制备方法。

2.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将所有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对照组(正常野生型),模型组(卵巢切除后),低剂量组(卵巢切除后给予杜仲低剂量处理),高剂量组(卵巢切除后给予杜仲高剂量处理),每组10只大鼠。

3. 杜仲药物处理:杜仲提取物将按体重计算,每天口服给予低剂量组300mg/kg,高剂量组600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4. 实验期间的观测指标和方法:实验周期为12周,每周测量一次体重,并使用Micro-CT检测大鼠骨密度和骨微结构,检测大鼠骨含钙量和骨髓炎程度。

同时检测大鼠血清中的骨标记物如碱性磷酸酶、骨钙素以及炎性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等。

三、研究预期结果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杜仲作为干预雌性骨质疏松的一种可能性,预期结果为杜仲能提高雌性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和骨微结构,增加大鼠骨含钙量和改善骨髓炎程度,同时降低了血清中的炎性因子水平,从而达到减缓骨质疏松发生的效果。

雌激素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动物模型骨拉伸、压缩、扭转的影响

雌激素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动物模型骨拉伸、压缩、扭转的影响

雌激素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动物模型骨拉伸、压缩、扭转的影响赵宝林;陈鹏;马洪顺【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年(卷),期】2009(29)3【摘要】目的探讨雌激素治疗对去势所致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骨的拉伸、压缩、扭转力学性质的影响.方法选用280~320 g,8月龄Wistar 雌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雌激素治疗组,每组8只,对模型组大鼠于0 w摘除卵巢.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饲养13 w后,以腹主动脉放血法处死大鼠,取大鼠肱骨、股骨和胫骨分别进行拉伸、扭转、压缩实验.结果得出了各组大鼠骨的拉伸、压缩应力、应变、弹性模量,扭转剪应力、扭转角等指标.结论模型组拉伸、扭转、压缩力学性能指标均小于正常组和雌激素治疗组.【总页数】2页(P309-310)【作者】赵宝林;陈鹏;马洪顺【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长春,130033;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长春,130033;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工程力学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相关文献】1.骨质疏松动物模型骨的拉伸、压缩、扭转实验研究 [J], 罗民;孟广伟;马洪顺2.模拟男性老年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骨扭转与压缩实验研究 [J], 王溪原;马洪顺;冯晰民;湛川3.壮骨汤联合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J], 王春虎;莫南文;莫方良;邓行行4.益肾壮骨散联合健康干预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骨密度的影响[J], 张晓峰; 宋立锋; 马红卫; 陈红娟; 檀秋华; 柴伟杰; 李占良5.补肾健骨汤辅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伤椎功能的影响 [J], 李仲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研究

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研究

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研究
田茂友;李洪洋
【期刊名称】《现代预防医学》
【年(卷),期】2007(34)12
【摘要】[目的]采用骨生物力学、骨密度测定和骨形态计量等多种方法,综合评价成年去卵巢大鼠骨质丢失情况,从而建立理想的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方法]取8月龄雌性wistar大鼠22只,随机分为去卵巢组(ovx组)和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各11只。

[结果]与sham组比较,ovx组子宫显著缩小(P﹤0.01);骨干重、灰重及钙含量与骨密度、骨抗弯力、骨小梁体积密度和宽度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成骨细胞指数和破骨细胞指数及尿羟脯氨酸则明显升高(P﹤0.05)。

[结论]成年去卵巢大鼠12周后可造成典型类似临床绝经后高转化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本模型可广泛用于骨质疏松症病因发病及防治研究。

【总页数】3页(P2239-2241)
【关键词】大鼠;卵巢切除;骨质疏松症
【作者】田茂友;李洪洋
【作者单位】四川攀枝花学院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
【相关文献】
1.补脾益肾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防治作用研究 [J], 谭英华;熊仁青
2.左、右归丸及其拆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比较研究 [J], 孙月娇;任艳玲;曲宁宁;孟玥;李书娟
3.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拔牙创模型研究 [J], 王宁涛;李萌宇;华洪飞;黄争美;张志愿;王绍义
4.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研究地黄饮子汤剂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 [J],
5.针刺通过调节DKK1通路调控骨代谢改善去卵巢模型大鼠骨质疏松的机制研究[J], 乔梁;李珠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 著・青年去势及老龄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比较及其临床护理意义张银萍1,郭雄23,张增铁2,耿冬2摘要:目的建立青年去势及老龄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探讨两种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骨组织微观结构、骨矿及骨负荷改变情况及潜在机制,为女性骨质疏松的临床护理干预寻找相应的理论依据。

方法32只1月龄雌性Sprague Dawley (SD )大鼠,同等条件下饲养,饲养至4个月按体重随机分成青年去势及假手术对照组大鼠16只、老龄雌性及对照组大鼠16只,进行去势及老龄骨质疏松造模。

比较青年去势组(Ovariectomized rats ,8只,OVX 组)和老龄骨质疏松组(Senile Female Osteoporotic Rats ,8只,SF 组)大鼠骨质改变情况。

结果OVX 组大鼠去卵巢8周出现骨质疏松改变,SF 组大鼠22月龄自然衰老出现骨质疏松改变。

OVX 组骨小梁宽度显著大于SF 组(P <0.05);两组模型之间腰椎及股骨密度差异不显著(均P >0.05),但OVX 组股骨最大负荷显著高于SF 组(P <0.01);OVX 组骨钙水平显著高于SF 组(P <0.01),但两组血钙水平差异不显著(P >0.05)。

结论4月龄大鼠去卵巢8周以及自然饲养22月龄雌性大鼠可分别作为女性绝经后及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模型。

老龄骨质疏松模型在骨微观结构、骨生物力学特性、骨矿水平含量方面的负性改变更甚于青年去势模型,提示对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应侧重于不同年龄阶段及骨代谢特点进行。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大鼠; 雌性; 骨质疏松模型; 去势; 老龄; 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R 2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152(2008)2320001204Comparison of the Ovariectomized and Senile Female R ats Model for Osteoporosis ∥Z HA N G Yin ping ,GUO X iong ,Z HA N G Zengtie ,GEN G Dong ∥(Facult y of N ursing ,Medical College of X i ’an J iaotong Universit y ,X i ’an 71006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rehend the changes in bone microstucture ,bone mineral components and bone load for os 2teoporosis ,and to explor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by establishing the young ovariectomized and senile female rat os 2teoporosis models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nursing interventions for postmenopausal and aged females.Methods Thirty two Sprague Dawley (SD )female rats were fed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till 4month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parts according to weight :8rats in Ovareictomized (OVX )group and 8in Sham 2ovariectomized (Sham OVX )group were used to establish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model ,and the other 16rats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a senile female (SF )osteoporosis group and a youth control group.Bone measurements such as bone microstructure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and maximal load were compared between OVX rats and SF rats.R esults Subjects in the OVX group showed osteoporosis 8weeks after ovariectomy ,while rats in the SF group manifested osteoporosis at 22months.The microstructure of bone trabecular width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VX and the SF group (P <0.05),while the BMD of lumbar spine and femur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The maximal load and femoral bone calcium level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OVX rats than those in the SF group (P <0.01for both ),while the serum calcium level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Conclusion Four months old female rats ovariectomized for 8weeks and the 222month old female rats fed naturally could serve as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model and senile female osteoporosis model respectively.The specific changes in bone microstructure ,bone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bone minerals of the two models imply that nursing interventions should be emphasiz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bone me 2tabolism.K ey w ords :osteoporosis ; bone mineral density ; rat ; female ; osteoporosis models ; ovariectomy ; senile fe 2male ; nursing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1.护理系2.骨病研究室(陕西西安,710061)张银萍(19712),女,博士在读,讲师;3通讯作者科研项目:陕西省国际合作重点项目(2005KW 213)收稿:2008208201;修回:2008209206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组织超微结构破坏为主要特征,使骨脆性增加并易于发生骨折[1]。

目前,全世界约有2亿人患骨质疏松症,其发病率已跃居各种常见疾病的第7位。

50岁以上妇女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甚至高于其发生乳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三者累积的危险性[2]。

妇女进入围绝经期后,雌激素分泌迅速下降,骨量随之降低,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亦随之增加;又随着老年女性人口的日益增多,因而关注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利用有效动物模型探讨绝经后及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改变的基本情况,能从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层面提供有效护理干预的理论基础,并为进一步干预提供模型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健康纯种Sprague Dawley(SD)雌性1月龄大鼠32只(由西安交通大学动物中心提供,国家A级实验动物),体重(58.00±10.00)g,在室温(22.00±1.00)℃、湿度50%~60%的房间饲养,自由摄食,喂以大鼠标准饲料(由西安交通大学动物中心提供),饲料中含钙量(5.66±2.51)mg/g,含磷量(5.80±1.16)mg/g,饮用蒸馏水,昼夜时差控制为12 h∶12h。

全部大鼠饲养条件一致。

饲养至4月龄时根据体重随机分成两组:青年去势及假手术组(16只),老龄雌性及对照组(16只),分别用以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及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动物模型,各自的对照组用来判断造模是否成功。

1.2 方法1.2.1 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的建立及标本收集 青年去势及假手术组16只大鼠分组后适应性饲养1周,根据体重随机分为青年去势组(Ovariectomized rat s,OV X)8只,假手术对照组(Sham Ovariecto2 mized Rat s,Sham2OV X)8只。

将大鼠用200g/L乌拉坦胺1.0ml/100g腹腔注射麻醉,采用下腹部正中切口,分层打开腹腔,OVX组大鼠完整切除双侧卵巢,Sham2OVX组大鼠仅以同法切除卵巢附近大小相同脂肪组织1块。

术中及术后注意保暖,术后3d喂以5%葡萄糖水,术后4d起正常饮食。

术后8周取样并予处理大鼠安乐死。

1.2.2 老龄骨质疏松模型的建立及标本收集 老龄雌性及对照组16只大鼠,饲养至6月龄时,根据体重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Y out h Cont rol Rat s,YC)及老龄骨质疏松组(Senile Female Osteoporotic Rat s,SF)各8只。

两组分别在6月龄和22月龄取样并予安乐死处理大鼠。

各组大鼠均使用200g/L乌拉坦胺1.0 ml/100g麻醉后,抽取腹腔动脉血5~6ml置于肝素试管中抗凝,离心出血清(3000rp m,15min),-20℃保存。

4组大鼠安乐死前秤体重,处死后取左侧股骨及腰椎(L1~L4),用生理盐水纱布包裹后置于-20℃保存。

所有试验均征得相关机构动物保护和使用协会同意。

1.2.3 测量指标 ①骨形态学测量:取股骨中段上1/2,经4%多聚甲醛固定,8%中性ED TA脱钙液脱钙40d,常规石蜡包埋,用9%多聚赖氨酸处理载玻片,切片,每张6μm,伊红2苏木素染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