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

一、砌砖工程

1.1砂浆强度不稳定

1、砂浆强度不稳定的原因分析

(1)影响砂浆强度的主要因素是计量不准,对砂浆的配合比多数工地使用体积比,以手推车为计量单位,由于砂子的含水率的变化和运料途中丢失,使砂浆含水量低于规定量的10~20%。

(2)水泥混合砂浆中塑化材料用量,常常超过规定的用量,降低了强度。

(3)塑化材料材质不佳,如石灰膏中含有较多的灰渣,或运至现场保管不当,发生结硬,使砂浆中含有较多的软弱颗粒,降低了强度。(4)砂浆搅拌不均匀,人工拌和不均匀,影响砂浆的匀质性及和易性。

2、预防措施

(1)砂浆配合比的确定,应结合现场的材质情况,在满足砂浆和易性的条件下,控制砂浆的强度,按每袋水泥、白灰膏用量进行控制,做定型量具,控制用量。

(2)建立施工计量校验、维修、保管制度。

(3)塑化材料一般为混料,计量更为困难,由于其计量误差对砂浆强度影响十分敏感,故应严格控制。

(4)砂浆搅拌加料顺序:用砂浆搅拌应分两次投料,先加入部分砂子、水和全部塑化材料,通过搅拌机叶子和砂子搓劲,将塑化材料打开,再投入其余部分的砂子和全部水泥。

1.2组砌方法不正确

1、现象:混水墙面组砌方法混乱,出现直缝和“二层皮”,降低了强度和整体性。

2、原因分析:因混水墙要抹灰,操作人员容易忽视组砌形式,因此,

出现了多层砖的直缝和“二层皮”的现象;组织技术水平高的技工,先将墙地四皮砖搭好底,让后来的顺下而上。

3、预防措施:应使操作者了解传递荷载的需要,墙体中砖缝搭设不得少于1/4砖长,横竖向灰缝的砂浆必须饱满,每砌皮砖,都要进行一次竖缝刮浆塞缝工作,以提高砌体强度,砖的选用应根据所砌部位的受力性质和砖的规格尺寸、误差而定,在同一幢号中应尽量使用同一砖厂的砖。

1.3水平灰缝砂浆不饱满

1、现象:砖层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低于80%,竖缝内无砂浆。

2、原因分析:

(1)铺灰过长,砌筑速度跟不上,砂浆内的水分被底砖吸收,使砌上的砖层与砂浆失去粘结。

(2)用干砖砌墙,使砂浆早期脱水而降低标号,而干砖表面的粉屑起隔离作用,减弱砖与砂浆层的粘结。

3、防治措施

(1)改进砌筑方法,应用“三一”砌砖法。

(2)严禁干砖上墙。

二、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

2.1、模板工程

2.1.1柱模板

1、现象;底部漏浆,平面尺寸变形,高低不平。

2、原因分析:底部填塞不平,未使用隔离剂或隔离剂失效造成粘结。

3、预防措施:两侧及端部要有足够的刚度,并撑牢夹层,保证严密。

2.1.2梁模板

1、现象: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下挠;梁侧模板拆模后发现梁身侧面有水平裂缝、掉角、表面毛糙,局部模板曲入梁柱间,拆除困难。

2、原因分析:木模板未校直撑牢。

(1)模板没有支撑在坚硬的地面上。

(2)梁底模板未起拱。

(3)固定梁而未定牢。

(4)木模在砼浇灌后吸水膨胀,事先未留有空隙。

3、预防措施

(1)支梁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应考虑浇灌后不致嵌入柱内。

(2)梁底间距应能保证在砼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3)梁侧模及底模用料厚与宽度根据设计尺寸进行配制,必须具有足够的拼条。

(4)梁侧模下口必须有夹条木钉紧钉在支柱上,以保证砼浇灌的过程中,侧模下口不致鼓模。

2.1.3板模板工程

1、现象:板中间下沉,板底砼面不平,板边模嵌入梁内不易拆除。

2、原因分析

(1)板搁棚用料较小造成挠度过大。

(2)板下支撑底部不牢,砼浇灌过程中荷载不断增加,板模下挠。(3)板模底不平,砼接触面平整度超过允许偏差。

(4)将模板钉在梁侧模上面,甚至略伸入梁内,浇灌砼后,板模板吸水膨胀,梁模略有外胀,造成边缘一块模板嵌牢在砼内。

3、预防措施

(1)模板厚度一致,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支撑材料应有足够的强度,前后左右相互搭结。

(3)模板与梁模搭结处,板模应拼铺到梁侧模外口平齐,避免模板嵌入梁砼内,以便于拆除。

2.2 钢筋工程

2.2.1竖向钢筋偏位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1)在立柱模板支撑系统前,宜在现浇混凝土楼面上预埋φ12的钢筋头或φ48的短钢管作为支点,间距不大于1m,并使斜支撑能与支点有牢固的连接,起到撑顶、反拉和调节垂直度的作用。

(2)图纸会审与钢筋放样时注意梁、柱筋的排列,尽量减少竖向主筋因排列问题而产生的位移。

(3)在梁柱节点钢筋密集处,在柱与梁顶交界处,扎筋时给柱增加一个限位箍筋,用电焊将它与梁的箍筋点焊固定,再将柱主筋逐一绑扎牢固,并沿柱高临时绑扎间距不大于@500的箍筋,确保节点处柱筋在浇筑时不会发生偏位。

(4)加强混凝土的现场浇筑管理工作,认真进行技术交底,严禁将整车或整料斗的混凝土直接灌注到柱、墙内,不得随意冲撞构件的钢筋骨架,应先将混凝土卸在盘板上。再均匀下料,分层浇筑,分层振捣,这样既能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又可防止撞偏钢筋骨架。(5)在进行竖向钢筋的搭接、焊接和机械连接前应先搭好脚手架,在上部通过吊线,用钢管固定出上部的托筋位置,使接长的钢筋能准确地套在箍筋范围内,这样在脚手架上安装柱的钢筋,绑扎箍筋,既安全,又能保证框架柱骨架不扭曲、不倾斜,还能提高工效。

2.2.2钢筋加工

(1)钢筋开料切断尺寸不准:根据结构钢筋的所在部位和钢筋切断后的误差情况,确定调整或返工。

(2)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箍筋歪斜,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对于I级钢筋只能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他级别钢筋不宜重新调直和反复弯曲。

2.2.3钢筋绑扎与安装

(1)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变形。

(2)保护层砂浆垫块应准确,垫块步距取800×800㎜,否则导致平板悬臂板面出现裂缝,梁底柱侧露筋。

(3)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会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铁线应绑成八字形。左右口绑扎发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好。

(4)柱子箍筋接头无错开放置,绑扎前要先检查:绑扎完成后再检查,若有错误应立即纠正。

(5)浇筑混凝土时,受到侧压钢筋位置出现位移时,就及时调整。

2.2.4钢筋弯曲

1、现象:沿钢筋全长有一处或数处“慢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