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中的不良行为及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不良行为及处理
祝群英
[摘要]课堂教学中,如何使每个孩子都能获得相应的机会培养自身各方面的能力;而教师能够圆满地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师生双方彼此配合,使课堂成为师生双方轻松愉快交流的场合?教师授课有机会感受事业的成功与职业的满足,孩子刻苦学习有机会体会真正的学习快乐,怎样追求这样一种课堂?这要求我们必须去寻找目前课堂不令人满意的根源,并且找到有效策略解决一些课堂中的具体问题。
[关键词]问题分析根源探究策略实施
一、摆在教师面前的问题:不断听到身边教师概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是啊,世界发展如此飞速,凡是教师,无论是经验老到的,还是欠缺经验的,都会在课堂上遇到些令人垂头丧气的问题。以前有的老师还能用老式的教法,课堂还能将就有板有眼,如今课改深入人心了,有的老师没有吃透课改理念,没能恰当安排好课上学生的活动,稍微控制不好,学生就“主动”过余了。孩子乱成一片糟,教师眼巴巴瞧着一群不服从管教的“顽劣之徒”,摇头又叹息。由于教师控制不力,他们会生事做乱,有些孩子在课堂上讲话、下位,形式多样,层出不穷……随意开腔,懒散或无所事事,骚扰其他同学,迟到、课上发出声音,擅离座位,说粗话,侮辱其他同学,破坏公物,玩牌……这些问题当然不同时出现在一个课堂上。但只要是教师,绝对会认同有这些不良行为在课堂上,简直就是司空见惯!看来让课堂变得更为民主,更为灵活,更加契合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和心理趋向,提高课堂控制的有效性已成必然!
二、问题的根源在哪儿?师生双方以及学校环境都有原因。过去许多教师局限于分析学生的表现,而没有审慎地推究师生双方的举止。实际上,我们绝不可以笼统地把课堂中出现的令人无法接受的行为通通视作孩子们一手造成的问题,绝不能错误地认定孩子的行为与周围的学习环境因素毫无关联。
首先,孩子们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时教师采取怎样的态度、学校的整体办学思想、精神风貌等都严重影响了孩子们作出的反应。有些老师能敏税地了解到不同学生的要求,关切而积极地管理学生,而另一些老师则多采用惩罚
的手段,不以学生为中心,劈头盖脸的让学生“享受”一顿,结果当然可想而知!现在有的学校设置了心理咨询室,专门舒导问题儿童,许多教师攻读了心理学知识,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关爱每一位孩子。如果我们在发现学生屡发问题时只看表象,那么教师只会恼怒自己,甚至被学生笑话。教学中不难发现,教师如果能抓住并把握孩子们的兴趣,对孩子们的渴望能做出反应,在教学方面有所改动,把课堂互动起来,这样的结果就会大大减少课堂行为问题的发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事实证明课堂的有效还取决于教师的外在形象。比如,教师的装束、发型、习惯性动作、语音以讲课时是否凝视着学生,这一切都很重要。如果一位老师表现得热情洋溢,态度积极,孩子们就会在自然中受感染,而不致于出现前面的那些不良课堂行为。
我们再来看看孩子方面的原因吧。正如有人说到的那样:需要时刻获得他人的关注是人类的天性。有些孩子在学习中产生的一些行为过失,无非不过是想引起教师的注意。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一个小女孩无声无息地游戏时,家长可能会忽视她的存在;而当她感到厌倦、沮丧或是与小朋友生气的时候,家长一定会来照料她,或是和她一起游戏,所以学生通过随意大声讲话,课上冒杂音等形式来寻求自己在班级中的价值,故意在课堂上表现不好,吸引同学和老师的注意,这样的孩子越发被老师视作捣蛋鬼,师生关系不能令人满意,这样在学习中他们就更落后,最终导致他们感觉学校生活了无趣味!其次孩子的性格也直接影响他们自身的行为,某些外向的孩子往往强调个人努力,如果在宁静与安祥的环境里就会感到苦闷,他们的情绪就会爆发,甚至做出些捣蛋和挑衅的举动来,因为他们渴望在学习过程中有多种多样的变化。而对于极端内向型的孩子,会因一个活跃异常、交际频繁的课堂赋予他过分的刺激,使他应对泛力,因此也会突然间大发脾气,或者在叫这些孩子参与课堂活动和其他同学亲密合作的时候,他们就会冥顽不灵、不肯配合!
另外,孩子的一些行为过失还与社会的影响、孩子的独立性、孩子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认知方式、情感依赖性,孩子心理失衡等关系紧密,这就需要教师多学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多渠道探索问题的根源!。
三、引导并纠正过失行为的策略:全面观察了解,对症下药。
“解铃还需系铃人”,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并纠正学生已出现的不良行
为,教师得通盘分析问题的实质,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譬如,当我们了解孩子的过失实质是用来吸引老师注意力时,老师对孩子的过失不能过分关注,以免错误行为得到强化,我们得认清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如果对不良行为做到尽可能不闻不问,而对良好行为加以奖励,并试着去处理因为这样而诱发出的形形色色的疑问,这样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还必须考虑自己的行为,行为的后果以及学生的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应当采用什么策略来抑制这种不良行为,做到鼓励得体的可贵行为,做到心明眼亮。实际教学中教师写观察记录是个好办法,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尽量详尽入微,便于课后思考。下面是八年级一班陈×同学的缺点记录:
这样的记录有利于课后分析学生,每节课有所不同,表格列好之后,教师就可以着手研究,看一看出现的究意是哪种类型的问题。比如上表中孩子之所以大呼小叫地进入教室,可能是因为这样可以吸引教师的注意,打乱老师,那么这个孩子的成功给教师增添了烦恼,同时还吸引了班上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回想我们的教学不难发现,类似的不合规范的行为层出不穷,许多教师做出的行为反应就是要惩罚孩子,其实这样多半没有起到作用,事实上更弄紧张了师生间的关系。正因为如此,个别的不良行为却让教师错过了班上更多的应当予以鼓励的良好行为。除了讲课就是批评处理这些问题,这大概也是许多同学感觉教师“婆婆妈妈”,无法与教师沟通心灵的原因吧!那么教师该怎么办,观察到的行为问题不可能不解决,这就得看处理的策略了,聪明人都知道,当说服不起作用时,干脆闭嘴不说。比如说孩子大呼小叫地进教室,教师的惩罚批评显然已经成无效,我们不妨换一种角度,对他们叫嚣着进门置之不理,偶尔总会遇到他小声一点的时候,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