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机械部分

合集下载

自动变速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自动变速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缺点
由于液力偶合器不能改变扭矩的大小,它虽能使汽车平 稳起步、加速,减少传动系的冲击载荷,但结构复杂、成 本高、效率低,而且不能完全切断动力,必须装有离合器 才能平顺换挡,所以很少采用。
二、液力变矩器
1.液力变矩器的结构 变矩器由泵轮、涡轮和导轮三个基本元件以及外壳组成。
各工作轮用铝合金精密铸造,或用钢板冲压焊接而成。泵
液力变矩器、齿轮变速器、油泵、控制系统、手控连杆 机构、冷却系统、壳体等几个部分。
一、液力变矩器
液力变矩器位于自动变速器的最前端,安装在发动机的飞 轮上。它利用液力传动的原理,将发动机的动力传给自动 变速器的输入轴。
它具有以下作用: ①起到自动离合器的作用,传递或不传递发动机扭矩至变 速器。
②减速增扭。
能,通过导轮加在泵轮上从而增大扭矩。
泵轮与涡轮的转速差越大,扭矩增大也越快。
液力变矩器之所以能起变矩作用,就是由于结构上比液 力偶合器多了一个导轮。在自动变速器油ATF循环流动的 过程中,固定不动的导轮给涡轮一个反作用力矩,使涡轮 输出的扭矩不同于泵轮输入扭矩。
3.综合式液力变矩器
图2-6所示为一种典型 轿车用综合式液力变矩器, 它与液力变矩器的区别在 于导轮是用单向离合器与 固定的套管相连。
自动变速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自动变速器具有
自动变速、连续变扭矩、换挡时不中断动力传递;操作轻 便、换挡平稳、过载保护;
可以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汽车行驶的机动性、 安全性和越野性。
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轿车甚至货车都装有自动变速器。
2.1 自动变速器的总体构造
不同车型的自动变速器在结构上往往有很大的差异。但 总体来说,主要包括:
在两轮中的液压油,除了随两轮沿其轴线转动外,还在 循环圆内沿叶片作循环运动,如图2-4a所示,这两种运 动的合成形成了一条首尾相接的环形螺旋线,如图2- 4b所示。

汽车自动变速器构造彩图

汽车自动变速器构造彩图

温度越高,电阻越低。 变矩器内产生热量最多
车速传感器(VSS)
磁感应式传感器
脉冲交流电压 车速越低,输出 电压越小
2205℃℃时时,1,1347270-2欧22姆0(欧4轮姆驱(2动轮)驱动)
To 39
R档动力流:
电磁阀 A
ON
电磁阀 B
ON
2-4 制动带
倒档 输入离 合器
结合
超速档 离合器
To 26
锁定离合器
使后行星架通过离合器片固定在变速箱壳体上
变速箱箱体 太阳齿轮
离合器轴套
离合器盘
后行星架总成
离合器工作过程
离合器壳体
作用 摩擦盘 活塞
离合器 轴套
离合器壳体
作用活塞
离合器已释放 离合器盘分开
油通道
油通道
钢盘
释放弹簧 输入轴
油液压 迫活塞
上面右侧放大的剖面示意图,显示了 油液的流动。这个液流可以移动活塞 ,和将离合器盘锁止在一起。这个作 用将带有花键的盘、壳体和轴套连接 为一体,象一个装置一样转动。
前进档 离合器
前进档 单向 离合器
3-4档 离合器
低倒档 单向 离合器
低倒档 离合器
结合
变矩器 621
倒档离合器结合
605 670 673
682
684 发动机制动
固定681 输出轴
D1档动力流
电磁阀 A
ON
电磁阀 B
ON
2-4 制动带
倒档
输入离 合器
超速档 离合器
前进档 离合器
结合
前进档 单向 离合器
行星齿轮组
行星齿轮架
内齿圈 太阳轮
太阳轮
Sun gear 简称S

ZF-As Tronic机械自动变速箱

ZF-As Tronic机械自动变速箱

ZF-As Tronic客车用机械自动 变速箱性能优势
• 运行成本的节省
• 首先,AS-Tronic变速箱通过CAN总线实现与EDC电 控发动机的实时通讯,在变速箱进行升档与降档的同 时,通过CAN总线请求发动机控制扭矩和转速,保证 了在每一次换档过程中,离合器从动部分与主动部分 的转速差最小,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少离合器的磨损。 • 其次,离合器摩擦片在磨损后会自动调整间隙,当离 合器超载时会自动报警,离合器需要更换时也会自动 在显示屏上提示。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保护发动机和 整个传动系,而且便于故障诊断和维修,从而大大减 轻了维修人员的负担。 • 最后,AS-Tronic变速箱上自带的一体式液力缓速器 不仅提高了行车安全性,而且延长了制动器的使用寿 命。
zfastroniczfastroniczfastronic降低油耗zfastronic减少了离合器的磨损zfastronic首先astronic变速箱通过can总线实现与edc电控发动机的实时通讯在变速箱进行升档与降档的同时通过can总线请求发动机控制扭矩和转速保证了在每一次换档过程中离合器从动部分与主动部分的转速差最小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少离合器的磨损
• ZF AS-Tronic机械式自动变速箱无换挡和离合冲击意味着更加 舒适和安全,因为驾驶员可以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交通上。 同时,它还减少了尾气排放和污染物的产生,节省了能源, 顺应当今时代的绿色环保的潮流。 • AMT具有传统齿轮变速器传动效率高、成本低、易于制造等 优点,同时具有操作方便的自动变速功能,这种机电一体化 的第三代变速器无论在性价比、节能环保 ,以及维护等方面 都比目前市场上使用的AT、CVT产品更优化,是非常适合我国 国情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可以预见,在高环保要求和高油价 压力的作用下,AMT(机械式自动变速箱)在城市客车的市 场前景广阔,其高燃油经济性、低维护成本、安全舒适、操 作便捷等优势会让越来越多的客户从中受益。

AMT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介绍

AMT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介绍

AMT机械自动变速器车辆的自动变速箱可使驾驶员在不切断动力的情况下自动换档。

自1930年代以来,世界汽车生产国一直不遗余力地对此进行讨论,并提出了许多计划。

其中,水力机械主动变速箱(Automatic Transmission,缩写为AT)是基于其获胜它的动态性能,乘坐舒适性和易操作性在汽车行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是,与手动机械变速器相比,其结构复杂,对生产精度的要求和成本较高,且传动效率较低。

鉴于AT的缺陷,人们开始尝试应用现代微型计算机技术使机械传动装置实现自动化,从而导致了电子控制机械传动装置(自动机械传动装置,AMT)的发展。

1970年代中期,德国跑车公司采用了一种由电子控制的半自动操作方法来实现变速。

这是第一代AMT。

该产品无法实现完全自动化,即驾驶员在换档时仍需踩下离合器踏板,电子设备在最佳换挡时间提醒驾驶员,但具有传动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

,并且易于生产。

从那时起,它已成为自动变速器发展的主要方向。

1984年,日本五十铃公司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全自动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NAVI-5。

到1980年代末,全自动AMT进入了适用阶段。

从1990年代开始,在美国和德国生产的重型车辆开始使用AMT来进一步改善在复杂多变的条件下工作的车辆的换挡质量和起步性能。

1.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基于传统的固定轴变速箱。

变速箱的选择,换挡,离合器和相应的发动机机油供应控制均由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控制器完成并实现。

它的基本功能是:一是根据当前的汽车运行状况,道路状况和驾驶员的意图自动确定变速箱的最佳档位,即档位决定功能;另一种是自动控制发动机,变速箱和离合器来完成换档过程,即换档和启动的自动控制功能。

随着AMT的发展,人们引入了各种最新的监视和控制技术,以改善自动变速器的性能,使档位决定和变速控制适应道路环境,用户特征和用户意图。

AMT在离合器控制和档位决策中使用模棱两可的逻辑,模拟熟练驾驶车辆的驾驶员的相应操作,以改善起步,换挡,离合器控制特性和档位选择的适应性。

自动变速器的常见故障

自动变速器的常见故障

自动变速器的常见故障一、前言自动变速器是车辆上的重要部件之一,它能够根据车速、负载和发动机转速等因素自动调整齿轮比,使驾驶更加平稳、舒适。

然而,自动变速器也会出现故障,影响车辆的性能和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动变速器的常见故障及其解决方法。

二、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在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常见故障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它的工作原理。

自动变速器主要由液压系统和机械系统两部分组成。

液压系统:通过油泵将液压油送到液压控制阀中,控制阀根据传感器反馈的数据来调整油路,从而实现换挡操作。

机械系统:由齿轮、离合器、离合片等组成。

当离合片接触时,发动机输出扭矩传递到齿轮上,通过不同大小的齿轮来实现不同档位的换挡。

三、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1. 液压系统泄漏液压系统泄漏是自动变速器最常见的故障之一。

泄漏可能是由于密封件老化、损坏或安装不当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检查液压系统的密封件是否损坏或老化,必要时更换。

另外,检查液压系统中的油管和接头是否松动或磨损,必要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2. 换挡不顺畅换挡不顺畅可能是由于离合器片磨损、离合器油泵失效或控制阀故障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检查离合器片是否磨损,必要时更换。

同时,检查离合器油泵和控制阀是否正常工作,必要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3. 换挡抖动换挡抖动可能是由于齿轮磨损、离合器片磨损或液压系统故障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检查齿轮和离合器片是否磨损,必要时更换。

同时,检查液压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必要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4. 进入倒档困难进入倒档困难可能是由于控制阀故障、离合器片磨损或齿轮故障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检查控制阀是否正常工作,必要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同时,检查离合器片和齿轮是否磨损,必要时更换。

5. 变速箱油温过高变速箱油温过高可能是由于液压系统故障、油泵失效或换挡不顺畅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检查液压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必要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同时,检查油泵是否失效,并检查换挡是否顺畅。

第二章传动系统(第4节)自动变速器

第二章传动系统(第4节)自动变速器

图2- 1 1 8 滚柱式单向离合器示意图
图2- 1 1 9 楔块式单向离合器示意图
知识链接:行星齿轮的传动方式
这里,我们来研究一下行星齿轮的传动方式与挡位的关系, 行星齿轮机构按不同的组合形式可有8种传动方式,详见表21。
表2 - 1
方案
1
单排 单级 行星齿 轮 传动方 式
主动 件
太阳 齿轮 从动 件 锁定 件 内齿 圈 太阳 齿轮 备注 适用
拉威挪式行星齿轮机构是一种复合式行星齿轮机构。 它由一个单行星轮式行星排和一个双行星轮式行星排组合 而成:后太阳轮和长行星轮、行星架、齿圈共同组成一个 单行星轮式行星排;前太阳轮、短行星排、长行星轮、行 星架和齿圈共同组成一个双行星轮式行星排。两个行星排 共用一个齿圈和一个行星架。因此它只有4个独立元件, 即前太阳轮、后太阳轮、行星架、齿圈。可以组成有3个 前进挡或4个前进挡的行星齿轮机构。拉威挪式行星齿轮 结构如图2-111。
制 动 器
常见的制动器有带式制动器和片式制动器两种,其作用是:
将行星排中太阳轮、行星齿轮、行星架三个基本元件之
一加以固定,使之不能旋转,产生不同的传动方向或速比。
带式制动器
带式制动器,又称制动带,主要由制动带、制动毂、液压
缸及活塞等组成。如图2-113所示。
制动带
转鼓
壳体
活塞
当 控制油压加在活塞上 时,活塞向左移,压 缩回位弹簧,推杆推动制动带的一端,由于制动带 的另一端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制动带的直径变 小,箍紧在转鼓上。 当 活塞缸中没有控制油 压时,活塞和推杆在 回位弹簧的作用下被推回,制动带松开。
1.行星齿变速器
行星齿轮
齿圈 行星齿轮架 太阳轮
图2 - 1 0 6 行星齿轮变速器

汽车自动变速器课件

汽车自动变速器课件

智能驾驶和车联网等功能。
未来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趋势预测
多挡化
为了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未 来自动变速器将向更多挡位的方向发 展,如8挡、9挡甚至10挡自动变速器 。
集成化
将自动变速器与发动机、电机等动力 系统进行集成设计,实现动力传输系 统的整体优化和高效匹配。
轻量化采用高强ຫໍສະໝຸດ 材料、优化结构设计和制 造工艺等措施,降低自动变速器的重 量和体积,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 行驶性能。
03
自动变速器的维护与保养
自动变速器的检查与调整
油面高度检查
确保变速器油面在规定 的范围内,过高或过低 都会影响变速器的正常
工作。
油质检查
定期更换变速器油,并 检查油的清洁度和粘度 ,确保油的品质符合要
求。
换挡机构检查
检查换挡机构是否灵活 ,有无卡滞现象,确保
换挡顺畅。
密封性检查
检查变速器各密封部位 有无漏油现象,确保密
自动变速器的优缺点
• 适应性强:自动变速器能根据车速和发动机转速自动调整传动 比,使发动机保持在最佳工作状态,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和动力 性。
自动变速器的优缺点
结构复杂
燃油经济性相对较差
相比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的结构 更为复杂,制造成本和维护费用较高 。
在某些情况下,如低速行驶或急加速 时,自动变速器的燃油经济性可能不 如手动变速器。
智能化与电动化深度融合
随着智能化和电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未来自动变速器将实现更加智能、 高效和环保的动力传输。
感谢观看
THANKS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电子技 术的发展,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精度 和换挡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现代化阶段
进入21世纪,自动变速器技术不断 创新,如CVT和DCT等新型变速器 的出现,使得汽车传动系统更加高 效、智能。

第4章行星齿轮机构(9)

第4章行星齿轮机构(9)
减速传动,可以作为降速 档。 • 对比:由于i13 > i23,虽 然都为降速档,但i13是降
1-太阳轮 2-齿圈 3-行星架 4-行星轮
速档中的低档,而i23为降
速档中的高档。
(3)太阳轮固定:行星架 主动,齿圈从动
• 行星架为主动件,齿 圈为从动件,太阳轮 固定( n1= 0)。
• 此时《n1+αn2= (1+α)n3 》,,则 传动比i32为: • i32=n3/n2=α/(1+ α)<1 • 由于传动比小于1,说 明为增速传动,可以 作为超速档。
1)行星轮系(自动变速器)
自动变速器
自动变速器的机械部分是由多排行星齿轮组成的, 换挡方式由离合器、制动器、单向离合器组成的执行 机构实施。
7 手 动、 脚 踩 控 制 系 统
太阳轮、齿圈、行星架
齿轮变速机构 执行元件 换档控制
执行元件(B、C) 换档阀
控制油压
电磁阀
手控阀
控制信号
二次调压阀
主油路调压阀
主油路
运 动 部 件 变矩器 冷油器
油泵 油底壳
1、简单行星齿轮机构
•简单行星齿轮机构由太阳轮、齿圈和装有行星齿轮的行星架 三元件组成 。 •设太阳轮、齿圈和行星架的转速分别为n1、n2和n3,齿数分 别为zl、z2和z3,齿圈与太阳轮的齿数比为α 。根据能量守恒 定律,可得单排行星齿轮机构一般运动规律的特性方程式:
D位2挡
前进离合器C2结合,使前排齿圈成 为输入元件; 二挡制动器B1将太阳轮固定; 动力经第一轴、前排齿圈和行星架 输出给第二轴。
3)辛普森式4挡行星齿轮变速器
• 辛普森式4挡行星齿轮变速器,它的最高挡4挡是传动比 小于1的超速挡。 • 这种自动变速器燃油经济性好,发动机可以经常处于较 低转速范围运转,因而运转噪声小,可以延长发动机的 使用寿命。 • 因此带超速挡的这种自动变速器被许多品牌高挡轿车所 采用。 • 辛普森式行星齿轮变速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被通用、 福特、克莱斯勒、丰田、日产等多家公司用于汽车自动 变速器上。一直广泛为世界各国所采用;我国的CA774、 通用公司的THM 25C、日产3N71B等均是这种结构。

自动变速器各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自动变速器各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环流的产生
因涡流的产生,液体冲向涡轮使两轮间产生牵连运动,涡轮产生绕轴旋转 的扭矩。可见,圆循环内的液体绕轴旋转形成“环流”。
上述两种油流的合成,形成一条首尾相接的螺旋流。只有当涡轮的扭矩 大于汽车的行驶阻力矩时,汽车才能行驶。
说明:在液力偶合器中,泵轮和涡轮间有较大的转速差时,将产生阻碍 油液循环流动的紊流。为有效地引导泵轮与涡轮之间油液的流动,减少 因无规则的紊流而产生的传动过程能量损失,通常在液力偶合器中,加 入剖分式导环。
(1)内啮合式齿轮油泵
1)组成:主动齿轮(外齿齿轮)、从动齿轮(内齿齿轮)、月牙形隔 板、泵 壳、泵盖等。 2)月牙形隔板将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隔开,主、从动齿轮靠紧 月牙形隔板,且三者间有微小问隙。月牙形隔板将主、从动齿 轮之间空出来的容积分割成二部分。
3)工作原理:
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旋转,在齿轮脱离啮合的一端,容积不断 增大,成为低压吸油腔,把油吸入;在齿轮开始啮合的一端,容积不 断减小,成为高压油腔,把油压出。
✓转子上有均匀分布的径 向狭槽,矩形叶片安装在 槽内,并可在槽内滑动。
✓定子和转子的两端装有 配油盘,盘上开有吸油窗 口和排油窗口,分别与进 出油口相通。
叶片泵
(4)控制机构
1)压力控制阀(压力阀/压力调节阀)
✓作用:用来控制油路中液流压力的。在液压系统中可 起到安全保护、保持系统压力和调节系统压力等。在 自动变速器中压力控制阀用于对油压进行调节和控制 ,以适应工作的需求。 ✓依靠液体压力和弹簧力平衡的原理来实现压力控制 的,常分为球阀、活塞阀和滑阀三种。
(2)转子式油泵
1)组成:内转子、外转子(比内转子多一个齿)、泵壳、泵盖等
2)原理:发动机旋转时,变距器驱动油泵转子朝相同的方向旋转 。转子转动,工作腔的容积发生变化:容积由小变大,形成局 部真空,将液压油从进油口吸入;容积由大变小,形成局部高 压,将液压油从出油口排出

自动变速器的齿轮传动机构结构及工作原理

自动变速器的齿轮传动机构结构及工作原理

自动变速器的齿轮传动机构结构及工作原理自动变速器是一种用于汽车等机械设备的传动装置,其作用是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载条件来实现汽车的平稳加速、高速巡航和节能减速等功能。

它在不同的工况下可以选择不同的传动比,将发动机的转速转化为车轮的转速。

自动变速器主要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机构和液压控制系统组成。

液力变矩器是自动变速器的首要动力转换装置,它由泵轮、涡轮和导叶组成。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泵轮的旋转产生液力负载,使得涡轮随之转动,从而实现动力的传递。

泵轮连接到发动机的输出轴上,当发动机转速增加时,泵轮产生的压力将液体送入导叶,然后进一步将动能传递给涡轮。

涡轮的转动驱动变速器的输入轴,从而带动车辆的运动。

在减速或者停车的情况下,液力变矩器能够提供平稳的启动和变速过程。

行星齿轮机构是自动变速器的核心部件,它由太阳齿轮、行星齿轮、内齿轮和外齿轮等组成。

行星齿轮机构根据输入轴和输出轴的动力需求,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实现变速功能。

其中,太阳齿轮固定不动,而行星齿轮则绕太阳齿轮旋转,并与内外齿轮相连。

在不同的组合下,行星齿轮可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从而实现变速功能。

液压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液力器的油路和压力,来控制行星齿轮机构的多个部分,从而实现不同的传动比的选择。

自动变速器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来实现自动化的变速操作。

ECU根据发动机转速、车速、油门踏板位置和驾驶员的需求等参数,通过传感器实时获取数据,然后根据预设的程序,控制液压系统的压力和油路,从而实现自动变速的功能。

总的来说,自动变速器是一种通过液力变矩器和行星齿轮机构来实现变速功能的传动装置。

液力变矩器通过液体的转动和传递动能来实现发动机转速到车轮转速的传递。

行星齿轮机构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从而实现变速功能。

液压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液力器和行星齿轮机构的压力和油路,来实现变速的控制。

自动变速器可以根据发动机和车辆的工况要求,实现平稳加速、高速巡航和节能减速等功能,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变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变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变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变速器是一种用于改变发动机输出转矩和转速以适应不同道路条件和行车需求的机械装置。

它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核心部件之一,承担着将发动机的转矩传递到车轮上,并且在不同速度和负载条件下保持发动机运行在最佳状态的重要任务。

变速器的结构通常包括传动轴、主从齿轮、离合器、制动器和液力传动器等部件。

下面将详细介绍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变速器的结构1.传动轴:变速器的输入和输出轴,用于连接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将其转动力矩传递出去。

2.主从齿轮:变速器内的重要部件,通过不同的齿比来改变输出转矩和转速。

主齿轮位于输入轴上,从齿轮位于输出轴上。

3.离合器:位于输入轴上,用于连接和切断发动机和变速器的传动力矩。

当离合器踏板踩下时,离合器片与拨叉和压盘分离,断开传动力矩。

4.制动器:位于输出轴上,用于制动并锁定输出轴,防止车辆滚动。

它一般包括停车制动器和行车制动器。

5.液力传动器:用于实现平稳的变速过程。

它由涡轮叶片和泵轮组成,通过液力传递转矩来改变齿轮的相对转速。

二、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涉及到齿轮传动、离合器的连接和切断以及液力传动等几个方面。

1.齿轮传动:变速器中的主齿轮和从齿轮通过不同的齿比来改变输出转矩和转速。

当主从齿轮之间的齿数比例发生变化时,输出轴的转矩和转速就会相应地改变。

2.离合器的连接和切断:离合器用于连接和切断发动机和变速器的传动力矩。

当离合器踏板被踩下时,离合器片与拨叉和压盘分离,断开传动力矩。

当踏板抬起时,离合器片与压盘紧密接触,将发动机的传动力矩传递给变速器。

3.液力传动:液力传动器通过液力传递转矩来改变齿轮的相对转速。

它由涡轮叶片和泵轮组成,当发动机转速提高时,涡轮叶片通过液力传递转矩给泵轮,进一步传递给从齿轮,改变齿轮的转速。

变速器根据实际需求和车辆类型的不同,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例如,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等。

手动变速器通过手动操作离合器和换挡杆来改变齿轮比例。

图解变速箱,一篇看懂全部结构

图解变速箱,一篇看懂全部结构

图解变速箱,一篇看懂全部结构汽车变速器,是一套用于来协调发动机的转速和车轮的实际行驶速度的变速装置,用于发挥发动机的最佳性能。

变速器可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发动机和车轮之间产生不同的变速比。

手动变速器手动变速器就是必须用手拨动变速器杆,才能改变传动比的变速器。

手动变速器主要由壳体、传动组件(输入输出轴、齿轮、同步器等)、操纵组件(换挡拉杆、拨叉等)。

手动变速器构造变速器原理变速器为什么可以调整发动机输出的转矩和转速呢?其实这里蕴含了齿轮和杠杆的原理。

变速器内有多个不同的齿轮,通过不同大小的齿轮组合在一起,就能实现对发动机转矩和转速的调整。

用低转矩可以换来高转速,用低转速则可以换来高转矩。

变速器原理变速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改变传动比,扩大驱动轮的转矩和转速的变化范围;第二,在发动机转向不变的情况下,实现汽车倒退行驶;第三,利用空挡,可以中断发动机动力传递,使得发动机可以启动、怠速。

手动变速器原理手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拨动变速杆,切换中间轴上的主动齿轮,通过大小不同的齿轮组合与动力输出轴结合,从而改变驱动轮的转矩和转速。

发动机的动力输入轴是通过一根中间轴,间接与动力输出轴连接的。

中间轴的两个齿轮(红色)与动力输出轴上的两个齿轮(蓝色)是随着发动机输出一起转动的。

但是如果没有同步器(紫色)的接合,两个齿轮(蓝色)只能在动力输出轴上空转(即不会带动输出轴转动)。

图中同步器位于中间状态,相当于变速器挂了空挡。

简单变速器结构5挡手动变速器5挡手动变速器原理5挡手动变速器剖面图5挡手动变速器组成换挡机构不仅增强驾驶员换挡感觉,而且可以防止同时挂入两个挡位。

换挡机构同步器变速器在进行换挡操作时,尤其是从高挡向低挡的换挡很容易产生轮齿或花键齿间的冲击。

为了避免齿间冲击,在换挡装置中都设置同步器。

同步器有常压式和惯性式两种,目前大部分同步式变速器上采用的是惯性同步器,它主要由接合套、同步锁环等组成,主要是依靠摩擦作用实现同步。

电液式自动变速器的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

电液式自动变速器的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

电液式自动变速器的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
电液式自动变速器是一种高级的汽车变速器,其组成部分相对于
手动变速器更加复杂。

但是,其基本原理相对简单。

电液式自动变速器由液压系统、电控系统和机械系统三部分组成。

液压系统主要由油泵、离合器、制动器、减速器和行星齿轮等部
分组成,其作用是针对不同车速和转速进行液压传递,从而实现车辆
的换挡操作。

电控系统则由控制芯片、传感器、阀门等电子部分组成,对自动
变速器进行控制和监测,并对车辆进行软件调节。

机械系统则是液压系统和电控系统的执行系统,主要由齿轮和联
轴器等部分组成,使变速器异步运行,实现汽车的加速和刹车等系统
操作。

电液式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液体传递信号,由电控
系统实时监测车辆的运行状态,从而相应地调整液压传递系统,使得
车辆顺畅地进行换挡操作。

当车辆加速时,液压泵通过齿轮将动力转化为流体动力能,并将
其传递到离合器。

此时,电控芯片通过传感器即时检测车辆的转速和
行驶状态,并根据需要调整液压传递系统,使得离合器自动切换到相
应的增速档位。

最终实现变速器的换挡操作。

总的来说,电液式自动变速器在实现变速操作方面具有许多优势,可以帮助驾驶员改善驾驶体验,同时也更加安全可靠。

当然,对于电
液式自动变速器的优点与问题,我们还需要加以深入的了解和评估。

机械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机械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机械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机械自动变速器是一种用于汽车的传动装置,可以根据车辆的速度和负荷条件自动调节驱动轮的转速和扭矩,实现车辆的平稳行驶。

机械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动力流、离合器和换档机构。

1. 动力流:发动机的动力通过曲轴传递给变速器的动力输入轴。

输入轴将动力传递给液力变矩器中负责传递动力的涡轮,并将转动力矩传递给输出轴。

液力变矩器通过液态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将动力输出给离合器。

2. 离合器:离合器负责将动力传递给驱动轮。

它包括多个离合器片,通过油压控制片的离合和闭合状态。

当片离合时,动力从输入轴传递给输出轴,驱动车辆前进;当片闭合时,离合器将输入轴和输出轴分离,使车辆停止或换挡。

3. 换档机构:换档机构负责根据车辆的速度和负荷条件自动选择最佳的齿轮比。

它由多个齿轮和离合器组成,可以通过油压控制齿轮和离合器的工作状态。

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车辆速度的变化,变速器自动选择合适的齿轮比,以提供最佳的驱动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总的来说,机械自动变速器通过液力变矩器、离合器和换挡机构的协调工作,根据车辆的运行状态和驾驶员的需求,自动选择合适的齿轮比,以实现车辆的平稳
行驶。

简述汽车自动变速器的作用

简述汽车自动变速器的作用

简述汽车自动变速器的作用
汽车自动变速器是一种由机械和电子控制系统共同组成的车辆变速器,其主要作用是改变发动机转速和车速,从而提高车辆的燃油效率、降低车身重量、减少碳排放和改善驾驶舒适性。

以下是自动变速器的简要作用和工作原理。

自动变速器通过行星齿轮、倒齿轮、拨叉和液压控制系统等部件,将发动机的动力转化为向后的驱动力。

其中,行星齿轮通过旋转带动倒齿轮,倒齿轮再带动拨叉,拨叉将力量传递到车轮。

不同的自动变速器可能采用不同的传动方式,例如液力耦合、机械耦合和直接自动变速器等。

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控制液压泵和油压控制,对变速器的传动方式、车速和发动机转速进行调节。

例如,当车辆加速时,自动变速器可以调整液压泵的压力,使得行星齿轮和倒齿轮的转速更加匹配,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动力,同时降低油耗和排放。

当车辆减速时,自动变速器可以调整液压泵的压力,使得行星齿轮和倒齿轮的转速更加匹配,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舒适性。

除了提高燃油效率、降低车身重量和改善驾驶舒适性外,自动变速器还可以提高汽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由于自动变速器的传动方式更加稳定,使得车辆在加速和减速时更加平稳,减少了车辆的振动和噪音,提高了车辆的行驶品质。

此外,自动变速器还可以通过控制燃油供给,降低发动机的负荷和压力,延长发动机的
使用寿命。

自动变速器是现代汽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作用包括提高燃油效率、降低车身重量、减少碳排放和改善驾驶舒适性,同时也可以提高汽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如果两个齿轮齿数相等,传动比即为1:0。当这些 齿轮其中之一旋转时,另一个齿轮即以相同转速旋转。 如果主动齿轮有10个齿,而从动齿轮有20个齿,其传动 比为2:1,在主动齿轮旋转1整圈时,从动齿轮旋转1/2圈。
第40页共23页
状态1: 同向减速,可获得减速档
主动太阳轮
从动行星架
行星小齿轮
固定齿圈
第37页共23页
行星齿轮构成
太阳轮
行星架
行星小齿轮
齿圈
第38页共23页
齿轮基础
旋转方向: 旋转方向: 两个外齿轮互相啮合进行旋转时,它 们以相反方向旋转,见图3-2。一个外齿轮和 一个内齿轮相互啮合进行旋转,两个齿轮以相同方向旋转
第39页共23页
转速和传动比
从动齿轮齿数 传动比 = 主动齿轮齿数
第41页共23页
状态2: 同向减速,可获得减速档
固定太阳轮
从动行星架
行星小齿轮
主动齿圈
第42页共23页
状态3: 同向增速,可获得超速档固定太阳轮主动行星架行星小齿轮从动齿圈
第43页共23页
状态4: 同向增速,可获得超速档
从动太阳轮
主动行星架
行星小齿轮
固定齿圈
第44页共23页
状态5: 反向减速,可获得倒档
剖视图
第49页共23页
齿圈
齿圈
行星齿轮 行星架
行星齿轮 行星架
太阳轮
太阳轮
平面图
示意图
第50页共23页
行星架
齿圈
太阳轮
立体图
第3页共23页
离合器的定义
第4页共23页
离合器的构成
第5页共23页
离合器的结构及动作原理
video
第6页共23页
第7页共23页
第8页共23页
第9页共23页
第10页共23页
第11页共23页
第12页共23页
第13页共23页
摩擦片的检查
1、检查是否烧片 2、检查是否磨损 3、检查是否变形
BENZ 单向离合器检查
第32页共23页
BMW 单向离合器检查
第33页共23页
TOYOTA 单向离合器检查
第34页共23页
01M、01N 、
ravigneaux
K1离合器(1-3离合器) 离合器( 离合器 离合器) 离合器 K2离合器(R档离合器) 离合器( 档离合器 档离合器) 离合器 K3离合器(3-4离合器) 离合器( 离合器 离合器) 离合器 B2制动器(2&4制动器) 制动器( 制动器) 制动器 制动器 B1制动器(L&R制动器) 制动器( 制动器) 制动器 制动器
第35页共23页
01M、01N 、
ravigneaux —— 1、2、3档 、 、 档
1档= K1+F 档 2档=K1+B2 档 3档=K1+K3 档
第36页共23页
01M、01N 、
ravigneaux —— 4、R、L档 、 、 档
4档= K3+B2 档 R档= K2+B1 档 L档= K1+B1 档
单排行星齿轮机构
内齿圈
太阳轮
工作原理
行星轮
video
行星架
第27页共23页
单排行星齿轮机构
剖视图
第28页共23页
单排行星齿轮机构
平面图
示意图
第29页共23页
行星齿轮机构
simpson 单排行星齿轮机构
行星齿轮 传动机构
复合式行星齿轮机构
ravigneaux
第30页共23页
simpson
第31页共23页
第14页共23页
离合器的装配
1、装配前 2、装配中 3、装配后
第15页共23页
离合器的检测
间隙测量与调整
第16页共23页
制动器分类
多片式 制动器 带 式
第17页共23页
离合器与制动器的区别
第18页共23页
制动带检查
第19页共23页
制动带间隙调整制动带间隙调整-1
第20页共23页
单向离合器结构-1 单向离合器结构-
第1页共23页
课程内容
自动变速器该概述 液力传动装置原理与故障分析 机械传动机构原理与故障分析 液压控制系统原理与故障分析 电路控制系统原理与故障分析 常见故障检测及处理
第2页共23页
机械传动机构的构成
离合器 执行元 件 制动器 单向离合器 机械传 动机构 齿轮传 动机构 行星齿轮 传动机构 平行轴式 传动机构
第21页共23页
单向离合器结构
第22页共23页
第23页共23页
第24页共23页
机械传动机构的构成
离合器 执行元 件 制动器 单向离合器 机械传 动机构 齿轮传 动机构 行星齿轮 传动机构 平行轴式 传动机构
第25页共23页
行星齿轮机构
单排行星齿轮机构
行星齿轮 传动机构
复合式行星齿轮机构
第26页共23页
主动太阳轮
固定行星架
行星小齿轮
从动齿圈
第45页共23页
状态6: 反向增速,汽车上不采用
从动太阳轮
固定行星架
行星小齿轮
主动齿圈
第46页共23页
状态7: 同向同速,直接传动
主动太阳轮
从动行星架
行星小齿轮
主动齿圈
第47页共23页
状态8: 空档
太阳轮
行星架
行星小齿轮
主动齿圈
第48页共23页
齿圈 行星齿轮 太阳轮 行星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