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边疆PPT
合集下载
《宇宙的边疆》pp课件
![《宇宙的边疆》pp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2be2e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5.png)
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更形象、更具体、更详细。
分类别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作比较
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的特征,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下定义
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宇宙的边疆》
自然科学论著(论文)
科普作品(解说词)
表述严谨、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和专业性。
既有客观、严谨的知识性,又富于人文色彩;既有较强的专业性,又讲究形象性。
用词准确,表达严密,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逻辑思维。
说明中夹有抒情和议论,善于修辞,富有哲理意味。
对科学知识的普及性介绍。
对原创性科学理论的阐释,用于交流、学习、研究。
美国《每日新闻》曾这样评论他:“他有三只眼。一只眼睛探索太空;一只眼睛探索历史;第三只眼睛,也就是他的思维,探索现实社会。”
卡尔·萨根
(1934-1996)
他和“海盗”号行星探测任务处处长一起制作了科教片《宇宙》,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科学知识,在60个国家中至少有5亿人观看过。《宇宙》中,萨根不仅担任了编剧,还作为贯穿始终的解说人出镜,带领观众体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把微小的原子与广袤无垠的宇宙联系了起来。
解说词是口头解释、说明事物的文体
解说词往往事先拟好文稿,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述、渲染,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实情、状态和意义,力争收到宣传效果。
解说词有电影、电视解说词、文物古迹解说词、专题展览解说词、导游解说词等,帮助观众在观看实物和形象的过程中加深感受,同时发挥视觉与听觉作用。
宇宙的边疆ppt
![宇宙的边疆ppt](https://img.taocdn.com/s3/m/e6456aa6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2.png)
宇宙的膨胀是指宇宙的尺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 断增大。
这一现象被科学家们通过观察遥远星系的红移现 象而得到证实。
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中的物质和能量逐渐演化 和形成各种天体和宇宙结构。
星系的形成与演化
星系是宇宙中最大的结构之一 ,由数十亿颗恒星组成。
星系的形成是宇宙演化过程中 的一个重要阶段,与宇宙的起
对未来人类探索宇宙的期许与展望
01
深空探索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对宇宙认知的加深,我们有望实现深空探索的
更大突破,发现更多宇宙中的秘密。
02
人类在宇宙中的角色
随着我们对宇宙认知的增加,我们有望更好地理解人类在宇宙中的角
色和地位,以及我们应如何与宇宙和谐共处。
03
宇宙探索与科技发展的相互促进
宇宙中的反物质与暗物质
反物质
反物质是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具有与普通物质相反 的电荷和其他量子属性。在宇宙中,反物质的存在和 分布情况对宇宙的构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家 们通过高能物理实验和观测宇宙中的射线等手段来研 究反物质的性质和作用机制。
暗物质与反物质的关系
暗物质和反物质在宇宙中都占据了极大的比例,它们 的性质和作用机制是相互关联的。在某些情况下,暗 物质和反物质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或转化,这些过 程对宇宙的构成和演化也会产生重要影响。科学家们 通过观测宇宙中的天文现象、高能物理实验等手段来 研究暗物质和反物质的相互作用和转化机制。
《宇宙的边疆》ppt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 宇宙的结构与组成 • 宇宙中的神秘现象 •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与认知 • 结语
01
引言
探索宇宙的魅力
这一现象被科学家们通过观察遥远星系的红移现 象而得到证实。
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中的物质和能量逐渐演化 和形成各种天体和宇宙结构。
星系的形成与演化
星系是宇宙中最大的结构之一 ,由数十亿颗恒星组成。
星系的形成是宇宙演化过程中 的一个重要阶段,与宇宙的起
对未来人类探索宇宙的期许与展望
01
深空探索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对宇宙认知的加深,我们有望实现深空探索的
更大突破,发现更多宇宙中的秘密。
02
人类在宇宙中的角色
随着我们对宇宙认知的增加,我们有望更好地理解人类在宇宙中的角
色和地位,以及我们应如何与宇宙和谐共处。
03
宇宙探索与科技发展的相互促进
宇宙中的反物质与暗物质
反物质
反物质是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具有与普通物质相反 的电荷和其他量子属性。在宇宙中,反物质的存在和 分布情况对宇宙的构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家 们通过高能物理实验和观测宇宙中的射线等手段来研 究反物质的性质和作用机制。
暗物质与反物质的关系
暗物质和反物质在宇宙中都占据了极大的比例,它们 的性质和作用机制是相互关联的。在某些情况下,暗 物质和反物质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或转化,这些过 程对宇宙的构成和演化也会产生重要影响。科学家们 通过观测宇宙中的天文现象、高能物理实验等手段来 研究暗物质和反物质的相互作用和转化机制。
《宇宙的边疆》ppt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 宇宙的结构与组成 • 宇宙中的神秘现象 •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与认知 • 结语
01
引言
探索宇宙的魅力
13.2《宇宙的边疆》优秀课件(25张PPT)_最新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3.2《宇宙的边疆》优秀课件(25张PPT)_最新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ea550eaa76e58fafbb00354.png)
从全文看,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作者对宇宙的认识包含五个方面:①宇宙辽阔无垠, 神秘莫测。“它有典雅的事实,错综的关系,微妙的 机制”,它是个无限永恒的时空。任何行星、恒星或 星系只是它的一个地方,而绝不可能是“典型”的。 ②宇宙真空中,广袤、寒冷、荒芜而又一片黑暗。③ 整个宇宙中的自然法则都是一样的。④宇宙里很可能 到处都充满着生命,必定有许多像地球一样的星球散 布在整个宇宙空间中。⑤宇宙有无穷的奥秘等待着人 类去探索。
解说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语言通俗、平易,读起来顺只听起来顺耳。因为 解说词是对画面内容的补充,是通过语言表达来宣传 教育或传播知识的。 (2)紧扣实物和形象进行解说。实物和形象是解说词 写作的依据,忠于实物和形象是解说词写作的基本原 则。围绕实物、形象这一中心点,安排结构,组织段 落,绝不能偏离具体的解说对象。 (3)注重文艺性。解说词不是空洞的说教,必须通过 形象的语言对实物进行描绘,就像报告文学是报告事 实和文艺创作的结合一样,解说词是说明和描写的结 合,兼有文艺作品的特点,好的解说词是一支感人的 歌,一首动人的诗。
解析:这句运用了作诠释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2.对课文内容的解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本文作者是按照空间顺序,由大尺度空间向小尺度空间推 进介绍的,先后介绍了宇宙、星系、恒星、行星、太阳系。 B.本文以《宇宙的边疆》为题,但作者认为宇宙是无穷的, 目前所探测到的最远的世界是总星系,它的半径为100亿光年 。 C.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体,这是由其本身独特的环 境决定的:阳光、水、大气层、二氧化碳、氧气等。 D.作者认为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 ,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但人类以渺小的身躯 ,来探索广阔的宇宙,在渺小之中迸发出宇宙般的伟大。
《宇宙的边疆》课件
![《宇宙的边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7a789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ec.png)
宇宙射线与高能天体物理
宇宙射线
宇宙射线是指来自宇宙空间的高能粒 子,如电子、质子、原子核等。这些 粒子以极高的速度在空间中传播,对 天体物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高能天体物理
高能天体物理是研究高能天体现象的 学科,如黑洞、中子星、脉冲星等。 这些天体在极端的物理环境下运行, 产生各种高能现象和高能辐射。
《宇宙的边疆》PPT 课件
目录
• 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 星系与恒星 • 宇宙的神秘现象 • 宇宙探索与未来展望
01
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宇宙大爆炸理论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 极度高温和高密度的状态,被称为大 爆炸。
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极度 高温和高密度的状态,被称为大爆炸 。
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极度 高温和高密度的状态,被称为大爆炸 。
黑洞与奇点
介绍黑洞和奇点的形成、性质以及它们在宇宙中的作用和意义。
宇宙尺度的未知领域
探讨宇宙中尚未被探索的领域,如星系团、恒星世界、行星系统等 。
未来宇宙探索与展望
未来探测器计划
01
介绍未来计划发射的探测器,如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中国
天眼等,以及它们的科学目标和预期成果。
宇宙探索的未来展望
02
探讨未来宇宙探索的方向和目标,如寻找地外生命、揭示宇宙
起源之谜等。
技术发展与挑战
03
分析技术发展在推动宇宙探索方面的作用,以及未来面临的挑战和困难。TH源自NKS感谢观看奇点
奇点是黑洞的中心,由于其强大的引力,周围的物质被压缩至极限,形成一个无 穷小且密度无穷大的点。
暗物质与暗能量
暗物质
暗物质是一种不发出光或吸收光的物质,我们无法直接观测 到它,但它对宇宙的引力作用使得我们可以推断出它的存在 。
《宇宙的边疆》ppt课件
![《宇宙的边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b3a15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b.png)
9.介绍星系的数量,以及每个星系中恒星和行 15.介绍彗核的组成,以及彗尾形成的过程
星的数量,并推测宇宙里可能到处充满生命。 16.介绍太阳系上的行星及太阳。
10.介绍本星系群的宽度、组成,并特别介绍了 17.介绍地球对人类的意义。 M31星系的位置、组成、形状及与地球的距离。 18.介绍人类与地球、宇宙的关系。
⑤人类有幸来到地球这个行星上。
4.人类“朝气蓬勃,勇敢好学,前途无量”,能否成为宇宙 的主宰呢? 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5.《宇宙的边疆》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是否干扰了对 宇宙的说明?
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 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 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人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 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有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
识
突出特点 具体直观
我们心情激动,感叹不已, 如同回忆起许久以前的一次 悬崖失足那样令人晕眩战栗
3.化抽象为形象,让人如同亲身感受 到了探索宇宙奥秘时的心情 生动形象
举例子
4.例如,在那里有红色行星 说明在气体行星及其冰冻卫星的内侧就是
——火星
充满岩石的温暖的内太阳系,让人信服
通俗易懂
学习目标
1.把握宇宙知识, 梳理逻辑顺序。
2.掌握说明方法及 其作用。
3.认识宇宙和人类 的关系。
说明文常识回顾
1、说明顺序 时间、逻辑、空间
2、说明结构 总分、并列、递进
3、说明方法 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
字、分类别、作比较、画图表、 作诠释 、摹状貌理清说明顺序1源自整体感知:划分层次,简要概括个部分大意
宇宙的边疆
《宇宙的边疆》课件完美版21页PPT
![《宇宙的边疆》课件完美版21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af8e86df27d3240c8547efb3.png)
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宇宙的边疆》课件完美版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END
《宇宙的边疆》课件完美版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END
《宇宙的边疆》ppt课件[76张]
![《宇宙的边疆》ppt课件[76张]](https://img.taocdn.com/s3/m/95ff7208ba1aa8114431d92a.png)
从天圆地方看宇宙
人类正确认识宇宙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历史 上许多著名学者的辛勤劳动——细致的观测和深入的理论研究——是密切不可分的。早 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已提出了“地心说”,即认为地球位于宇 宙的中心。同时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就已提出了朴素的“日心 说”。1584年,意大利人布鲁诺明确提出宇宙是无限的,恒星都是遥远的太阳,太阳只 是无数个恒星中的普通一员。1750年,英国天文学家赖特指出,银河和所有观测到的恒 星构成一个巨大的扁平状天体系统,由于太阳连同地球位于这一系统的内部,从不同方 向观测才看到了银河和离散分布的点点繁星。1785年,英籍德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耳 建立了第一个银河系模型。1917年,美国天文学家沙普利通过对银河系内天体分布的分 析,确认太阳并不位于银河系的中心,而是处于相对说来比较靠近银河系边缘的地方, 从而纠正了赫歇耳银河系模型的错误。 这样,太阳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从居于银河系中心的特殊恒星,降为银河系中一 颗毫无特殊地位可言的普通恒星,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也就更无特殊性可言了。地球不 是上帝刻意安排的,人类自然也不是上帝创造的。 在我们中国的古代汉语里边,最早出现宇宙的这个说法的,应该是在两千多年前的 战国时代,当时有一位大学者,他的名字叫尸佼,他生活在大约公元前400年到公元前 300年之间。他就说“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这里边尸佼就非常明确地提出 了空间和时间的概念。我们知道,这是在两千多年以前,我们古代的学者就已经有了非 常明确的空间和时间的概念。 Copyright © 2005- ???? 3C All Rights Reserved
结合课文看看下面这些图呈现的 情景属于那种星系? 情景属于那种星系? 漩涡星系
《宇宙的边疆》PPT课件
![《宇宙的边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55a51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a.png)
[资料文件夹] 绚丽多彩的解说词
解说词是对展览、实物、影视、图片、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进行解释说明 的一种文体。
解说词有补充视觉和听觉的作用,具有以下特点: (1)语言通俗、平易,读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因为解说词是对形象画面 的补充,是通过语言表达来宣传和教育群众的。
(2)紧扣实物和形象进行解说。忠实于实物和形象是解说词写作的基本原 则。围绕实物、形象这一中心点,安排结构,组织段落,绝不能游离于具体的 解说对象之外。
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 ,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 ,其《伊甸园的飞龙》 曾获得普利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 有《宇宙联结》《宇宙》《布鲁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 《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背景回放厅] 1976 年的夏秋,卡尔·萨根作为“海盗”号着陆舱的解说员,第一次随人 类的宇宙飞船着陆在另外一个行星上,全球为之喝彩。为此,他和“海盗”号 资料分析及探索计划处处长一起制作科教片《宇宙》,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 方式传播科学知识。这部电视片创造了美国公众电视网最高收视率,60 多个国 家 2 亿观众观看了这部片子。同时,他还出版了与电视片同名的科普力作《宇 宙》。在这本书中,萨根把世上万物融入了宇宙宏大的背景下,用上知天文下知 地理的渊博知识畅叙宇宙的形成,列举宇宙的进化,讴歌生命的诞生,并从宇 宙观的高度审视人类社会,讨论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
01
THE PART
课前预习
1.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 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 ,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
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3. 扩大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 作者档案馆] 卡尔· 萨根( 1934—1996) ,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 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 ”和“公众科学家 ”。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 大的影响力 ,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 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 ,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 能的探索方面也有 诸多成绩。
宇宙的边疆PPT课件
![宇宙的边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20d2b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30.png)
作为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 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 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 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 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介绍, 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文本探究
5. 第四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
打比方
作者将整个宇宙比作“大海”,将地球表面比作“海滨”,形象 地写出了宇宙的深广;将人类开始重视对宇宙的探索比作“开始 向大海涉足”,并用“海水……溅湿我们的踝节”比喻目前我们 的认识与研究还很浅显,亟待深入。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富有趣 味性。
文本探究
9. 最后一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地球及整个宇宙哪些丰富的情感?
①“有幸”一词表明对人类生于地球的庆幸与感恩。 ②“这里有……有……有还有……”,用排比句表达作者对地球的热爱、
赞美之情。 ③“许多这样的星球”指像地球一样存在的星球,这其中应该有无穷的秘
密,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 ④“家园”在这里指宇宙,它表明作者对自己作为人类一员充满了自豪感,
由远及近的空间顺序。文中先介绍本星系群的构成与形状;其后将镜头聚焦 于其中的M31上,较全面地解说它的位置、构成和具体形状;最后再转到M31 以外的银河系——我们所在的星系。
好处
便于镜头拍摄和画面呈现,同时也使相关部分的内容解说易被观众接受与理 解。
文本探究
8. 第十二段作者从哪些方面对宇宙中的恒星做了详细的说明?主
文本探究
1.这篇解说词的思路有何特点?作者为何这样安排?
这样安排的原因: ①先介绍宇宙,再介绍星系、恒星、行星,符合宇宙演化的客观规 律; ②作为电视记录片的解说词,介绍先整体后局部,这样的顺序层次 分明,符合读者的认知习惯; ③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就是人 类的未来之路,这样一个探索的过程,可以引发人们对宇宙的敬仰 和对地球的关爱,从而激发起人类探索宇宙的兴趣。
文本探究
5. 第四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
打比方
作者将整个宇宙比作“大海”,将地球表面比作“海滨”,形象 地写出了宇宙的深广;将人类开始重视对宇宙的探索比作“开始 向大海涉足”,并用“海水……溅湿我们的踝节”比喻目前我们 的认识与研究还很浅显,亟待深入。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富有趣 味性。
文本探究
9. 最后一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地球及整个宇宙哪些丰富的情感?
①“有幸”一词表明对人类生于地球的庆幸与感恩。 ②“这里有……有……有还有……”,用排比句表达作者对地球的热爱、
赞美之情。 ③“许多这样的星球”指像地球一样存在的星球,这其中应该有无穷的秘
密,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 ④“家园”在这里指宇宙,它表明作者对自己作为人类一员充满了自豪感,
由远及近的空间顺序。文中先介绍本星系群的构成与形状;其后将镜头聚焦 于其中的M31上,较全面地解说它的位置、构成和具体形状;最后再转到M31 以外的银河系——我们所在的星系。
好处
便于镜头拍摄和画面呈现,同时也使相关部分的内容解说易被观众接受与理 解。
文本探究
8. 第十二段作者从哪些方面对宇宙中的恒星做了详细的说明?主
文本探究
1.这篇解说词的思路有何特点?作者为何这样安排?
这样安排的原因: ①先介绍宇宙,再介绍星系、恒星、行星,符合宇宙演化的客观规 律; ②作为电视记录片的解说词,介绍先整体后局部,这样的顺序层次 分明,符合读者的认知习惯; ③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就是人 类的未来之路,这样一个探索的过程,可以引发人们对宇宙的敬仰 和对地球的关爱,从而激发起人类探索宇宙的兴趣。
《宇宙的边疆》PPT优质课件
![《宇宙的边疆》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838d7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3.png)
合作探究
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想象经常能够 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境界,没有想象,我们就到处碰壁。怀疑可以使 我们摆脱幻想,还可以检验我们的推测。 一
明确:怀疑和想象看似不相容,其实正是对立统一的一组矛盾体,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要正确把 握和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探索道路不断深入。
合作探究
怎样写好解说词呢?
(1)要抓住被介绍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运用典型及对比的手法,给人以实感。突出典型,运用对 比,点面结合,由表及里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2)要眉目清楚,深入浅出。解说词多是向不了解某一事物的人进行解说的,因此,必须眉目清楚。 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怎样说才便于理解,要通盘考虑。一般有由总到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 远及近、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等安排方法。在具体说明某一事物时,又可以按对象、概念、分类比较、 分析、小结等步骤进行。即首先说明要介绍的事物是什么(概念、定义、范畴、领属关系、分类状况、 固有特征等),然后再说明需要怎样,应该怎样的问题,有的还要按照生产过程介绍。在纪录片的解 说词中,由于“蒙太奇”处理的需要,允许随着镜头的“化出”“化入”有所跳跃,但这种跳跃,仍 然有着内在联系。
合作探究
宇宙的边疆在哪里?
明确:浩瀚的宇宙还是个未知数,等待人类去发现。宇 宙辽阔无疆,神秘莫测。而人类生存的地球只是宇宙中 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
合作探究
一篇解说词对于一部电视片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不仅电视片需要解说词,很多方面都需要解说 词,那么如何写解说词呢,写解说词又要注意哪些内容呢? 请学生结合课文谈谈解说词的特点。
参考:(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 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文中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 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有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画面和实物本 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含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拓展)将宇宙比作大海, 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象(情理扩展)。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宇宙的边疆》PPT教学课件【完美版课件】
![《宇宙的边疆》PPT教学课件【完美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35dfe98f78a6529657d533c.png)
理解下列语句
1.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 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 不足道的。
人类对宇宙来说,是渺小甚至微不足道 的。
2.这些探索活动提醒我们:好奇是人 类的天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 存的先决条件。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本能的,是人类拥 有智慧而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人类拥 有未来的希望。
思考讨论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做介绍的,并归纳一 下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从说明顺序上看,作者是按照空间顺序, 由大尺度空间向小尺度空间推进介绍的。 第一部分介绍宇宙并说明人类探索宇宙的 意义;第二部分介绍星系;第三部分介绍 恒星;第四部分介绍行星和太阳系;最后 回归到人类的家园。
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
(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 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 清晰、直观地介绍。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 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 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 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 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人类 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 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 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课文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是否干扰 了对宇宙的说明?
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 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 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 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 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 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 意蕴和人文内涵。
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
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 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
《宇宙的边疆》-(共25张PPT)
![《宇宙的边疆》-(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7e3d357fc4ffe473368abd4.png)
❖ 明确:面对浩瀚的宇宙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 我们所知道的或者事所想得相对于无际的宇 宙来说是多么的渺小。
这些探索活动提醒我们:好奇是人类的天性, 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
❖ 由于好奇、理解和我们不断增长的知识使我 们探索不断深入,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 不断深入,应该把这种精神继续下去。人类 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就必须这样。
走进作者
❖ 卡尔萨根(1934-1996)美国科学家、 科普作家,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 中心主任,太空科学研究会教授、加 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出色的科 学家。同时还是世界性的太空研究组 织、美国行星研究学会的创始人之一 和会长,其优秀科普作品《伊甸园的 飞龙》曾获美国普利策奖。
走进课文
本文选自萨根最著名的作品《宇宙》,是一 篇讲述关于宇宙的探索问题的科普说明文, 亦是一部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本文主要向 我们介绍有关宇宙的知识,作者以形象精美 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宇宙的浩瀚无垠和神秘 莫测,激发人们探索宇宙的强烈欲望。
❖ 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了人类 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 宙的敬仰和掌握自己命运的热情。由宇宙再反观地 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顺序和作者的思想 达到某种契合。
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 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 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 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并不因为地球 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 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 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 观众了解宇 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 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 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 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 使界山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这些探索活动提醒我们:好奇是人类的天性, 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
❖ 由于好奇、理解和我们不断增长的知识使我 们探索不断深入,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 不断深入,应该把这种精神继续下去。人类 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就必须这样。
走进作者
❖ 卡尔萨根(1934-1996)美国科学家、 科普作家,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 中心主任,太空科学研究会教授、加 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出色的科 学家。同时还是世界性的太空研究组 织、美国行星研究学会的创始人之一 和会长,其优秀科普作品《伊甸园的 飞龙》曾获美国普利策奖。
走进课文
本文选自萨根最著名的作品《宇宙》,是一 篇讲述关于宇宙的探索问题的科普说明文, 亦是一部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本文主要向 我们介绍有关宇宙的知识,作者以形象精美 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宇宙的浩瀚无垠和神秘 莫测,激发人们探索宇宙的强烈欲望。
❖ 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了人类 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 宙的敬仰和掌握自己命运的热情。由宇宙再反观地 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顺序和作者的思想 达到某种契合。
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 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 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 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并不因为地球 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 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 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 观众了解宇 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 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 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 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 使界山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尔· 萨根
• • • • • •
知识目标: ①了解解说词特点,把握说明对象、顺序与语言等; ②了解一些宇宙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①体会解说词中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好处; ②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 考; • 德育目标: • ①激发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求知欲和科学精神; • ②体会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
主旨感悟
写作借鉴
• 平实说明极具科学的准确性。本文几乎在 每个天体空间的说明中都运用了数字说明。 否则人们就对天体特征模糊不清。 • 生动说明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大量的比 喻把人们难以想象的宇宙景象生动地展现 在读者面前,增强了说明文的可读性。 • 本文行文有很大的跳跃性,但通篇又极具 层次感,这是电视解说词的最大特点。它 必须随时随电视画面而改变说明的内容。
踝 节(huá i) . 镶嵌 (qià n) . 璀璨 (cuǐ cà n) ..
无济于事(������ì ) 人才济济(������ǐ )
基础导练
1 2 3 4
3.词语释义 (1)好大喜功: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含贬 义)。 (2)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3)充其量:表示做最大限度的估计;至多。 (4)夙望:很早就有的愿望。 (5)璀璨夺目:光辉灿烂耀人眼睛。 (6)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7)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 (8)与世隔绝: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到人迹不 到的极偏僻的地方。 (9)人才济济: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2.举例说明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提示:
说明方法 列数字
打比方 作比较
课文举例 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 10 万亿公里(相当于 6 万亿 英里)的空间,这个长度单位——光在一年里所通过的 距离——称为 1 光年。 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恒星即使在两个旋臂之间,也像 流水一样漂浮在我们的四周——气势磅礴的自身发 光的星球,有些虽然像肥皂泡一样脆弱,却又大得可以 容得下 1 万个太阳或 1 万亿个地球;有些小如一座城 池 ,但密度却比铅大 100 万亿倍。
• 课文补充了许多相关知识,但是更突出的,是 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大段的议论 和抒情。如开始的三段文字和结尾的两段文字, 强烈的议论和抒情色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 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 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语段中的议论和抒情也是 随处可见的,如“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 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 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 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 等。
• 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 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 迹进行呢? • 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 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 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 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 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 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
1.清晰直观的说明顺序 解说词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 空间,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 面(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 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 间顺序: 宇宙→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作者跳 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行文清晰、直观。
解说词的文体特点
•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 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 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 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 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 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 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 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 的想像(情理扩展)。 •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 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 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2.准确严密的说明语言 语言准确严密是科普文章的基本特点。例如:“一束光每秒钟传 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一束光在一 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相当于6万亿英里)的空间”用了几个确 切的数字“18.6万”“30万”“10万亿”来说明光传播的距离之长,能够 让人们有确切的印象。另外“约”字的运用,也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 的准确性,也能够看出作者思维的严密。类似的语言还有很多,如 “它的旋涡臂缓慢地转动着——每2.5亿年旋转一周”“银河里大约 有4 000亿个各种各样的恒星”等等,这些数字以及约数都能说明文 章语言准确而严密。
理解下列语句
• 1.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 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 微不足道的。 • 人类对宇宙来说,是渺小甚至微不足 道的。
• 3.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 又要富于想像。想像经常能够把我们带领 到崭新的境界,没有想像,我们就到处碰 壁。怀疑可以使我们摆脱幻想,还可以检 验我们的推测。 • 人类探索宇宙所需要的勇气和素质。
宇宙 星系(星系群、子星系) 恒星 太阳系 行星 地球
• 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 • (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 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 清晰、直观地介绍。 •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 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 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 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 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人类 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 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 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3.优美而富有激情的语言 文中优美而富有激情的语言的使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善用比喻。 把整个宇宙比作“大海”,把地球的表面比作“宇宙汪洋之滨”,形象 生动,也更能体现出宇宙的无边无际。把我们对宇宙的探索,比作 向大海“涉足”,形象地阐释了人类对于宇宙的了解。 (2)巧用拟人。 如“其中有些是孤独的徘徊者,大部分则群集在一起,挤作一团,在 大宇宙的黑夜里不停地飘荡”,形象、贴切,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 了解到这些星系的存在状态。
基础导练
1.识字注音 (1)单音字
1
2
3
4
晕眩 ( xuà n) 脚趾 (zhǐ) . . 夙 愿(sù) 广袤 (mà o) . . 旋涡 (wō) 椭 圆(tuǒ) . . 甲烷 (wá n) . (2)多音字
卡片(������ǎ) 发卡(������������ǎ) 磅秤(������à������ɡ) 磅礴(������á������ɡ)
作者简介
• 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 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 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 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 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 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 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 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 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 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 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 《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 计的星球》等。
• 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 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 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 “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 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 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 宙的了解程度。
• 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 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 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 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 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 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 意蕴和人文内涵。
阅读思考
•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做介绍的, 并归纳一下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 2.文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思考讨论
•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做介绍的,并归纳一下每个部分的主 要内容。 • 从说明顺序上看,作者是按照空间顺序,由大尺度空间向 小尺度空间推进介绍的。第一部分介绍宇宙并说明人类探 索宇宙的意义;第二部分介绍星系;第三部分介绍恒星; 第四部分介绍行星和太阳系;最后回归到人类的家园。
(3)笔带激情。 文章的语言是充满感情的,是有文学色彩的。如文章的最后一段 中“这里有充满氧气的蓝天,有碧波荡漾的海洋,有凉爽的森林,还有 柔软的草地”,用了一系列的排比句来表达作者对地球的热爱、赞 美之情。 (4)语含哲理。 作者用了一些经典的语言,具有哲理性。如“好奇是人类的天性, 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 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想象经常能够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境 界,没有想象,我们就到处碰壁。怀疑可以使我们摆脱幻想,还可以 检验我们的推测”。优美、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深刻抽象的科学 知识解说得浅显易懂、具体可感而又充满趣味。
• • • • • •
知识目标: ①了解解说词特点,把握说明对象、顺序与语言等; ②了解一些宇宙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①体会解说词中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好处; ②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 考; • 德育目标: • ①激发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求知欲和科学精神; • ②体会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
主旨感悟
写作借鉴
• 平实说明极具科学的准确性。本文几乎在 每个天体空间的说明中都运用了数字说明。 否则人们就对天体特征模糊不清。 • 生动说明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大量的比 喻把人们难以想象的宇宙景象生动地展现 在读者面前,增强了说明文的可读性。 • 本文行文有很大的跳跃性,但通篇又极具 层次感,这是电视解说词的最大特点。它 必须随时随电视画面而改变说明的内容。
踝 节(huá i) . 镶嵌 (qià n) . 璀璨 (cuǐ cà n) ..
无济于事(������ì ) 人才济济(������ǐ )
基础导练
1 2 3 4
3.词语释义 (1)好大喜功: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含贬 义)。 (2)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3)充其量:表示做最大限度的估计;至多。 (4)夙望:很早就有的愿望。 (5)璀璨夺目:光辉灿烂耀人眼睛。 (6)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7)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 (8)与世隔绝: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到人迹不 到的极偏僻的地方。 (9)人才济济: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2.举例说明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提示:
说明方法 列数字
打比方 作比较
课文举例 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 10 万亿公里(相当于 6 万亿 英里)的空间,这个长度单位——光在一年里所通过的 距离——称为 1 光年。 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恒星即使在两个旋臂之间,也像 流水一样漂浮在我们的四周——气势磅礴的自身发 光的星球,有些虽然像肥皂泡一样脆弱,却又大得可以 容得下 1 万个太阳或 1 万亿个地球;有些小如一座城 池 ,但密度却比铅大 100 万亿倍。
• 课文补充了许多相关知识,但是更突出的,是 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大段的议论 和抒情。如开始的三段文字和结尾的两段文字, 强烈的议论和抒情色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 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 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语段中的议论和抒情也是 随处可见的,如“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 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 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 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 等。
• 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 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 迹进行呢? • 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 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 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 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 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 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
1.清晰直观的说明顺序 解说词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 空间,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 面(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 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 间顺序: 宇宙→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作者跳 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行文清晰、直观。
解说词的文体特点
•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 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 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 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 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 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 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 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 的想像(情理扩展)。 •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 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 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2.准确严密的说明语言 语言准确严密是科普文章的基本特点。例如:“一束光每秒钟传 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一束光在一 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相当于6万亿英里)的空间”用了几个确 切的数字“18.6万”“30万”“10万亿”来说明光传播的距离之长,能够 让人们有确切的印象。另外“约”字的运用,也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 的准确性,也能够看出作者思维的严密。类似的语言还有很多,如 “它的旋涡臂缓慢地转动着——每2.5亿年旋转一周”“银河里大约 有4 000亿个各种各样的恒星”等等,这些数字以及约数都能说明文 章语言准确而严密。
理解下列语句
• 1.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 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 微不足道的。 • 人类对宇宙来说,是渺小甚至微不足 道的。
• 3.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 又要富于想像。想像经常能够把我们带领 到崭新的境界,没有想像,我们就到处碰 壁。怀疑可以使我们摆脱幻想,还可以检 验我们的推测。 • 人类探索宇宙所需要的勇气和素质。
宇宙 星系(星系群、子星系) 恒星 太阳系 行星 地球
• 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 • (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 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 清晰、直观地介绍。 •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 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 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 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 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人类 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 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 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3.优美而富有激情的语言 文中优美而富有激情的语言的使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善用比喻。 把整个宇宙比作“大海”,把地球的表面比作“宇宙汪洋之滨”,形象 生动,也更能体现出宇宙的无边无际。把我们对宇宙的探索,比作 向大海“涉足”,形象地阐释了人类对于宇宙的了解。 (2)巧用拟人。 如“其中有些是孤独的徘徊者,大部分则群集在一起,挤作一团,在 大宇宙的黑夜里不停地飘荡”,形象、贴切,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 了解到这些星系的存在状态。
基础导练
1.识字注音 (1)单音字
1
2
3
4
晕眩 ( xuà n) 脚趾 (zhǐ) . . 夙 愿(sù) 广袤 (mà o) . . 旋涡 (wō) 椭 圆(tuǒ) . . 甲烷 (wá n) . (2)多音字
卡片(������ǎ) 发卡(������������ǎ) 磅秤(������à������ɡ) 磅礴(������á������ɡ)
作者简介
• 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 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 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 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 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 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 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 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 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 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 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 《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 计的星球》等。
• 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 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 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 “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 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 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 宙的了解程度。
• 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 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 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 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 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 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 意蕴和人文内涵。
阅读思考
•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做介绍的, 并归纳一下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 2.文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思考讨论
•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做介绍的,并归纳一下每个部分的主 要内容。 • 从说明顺序上看,作者是按照空间顺序,由大尺度空间向 小尺度空间推进介绍的。第一部分介绍宇宙并说明人类探 索宇宙的意义;第二部分介绍星系;第三部分介绍恒星; 第四部分介绍行星和太阳系;最后回归到人类的家园。
(3)笔带激情。 文章的语言是充满感情的,是有文学色彩的。如文章的最后一段 中“这里有充满氧气的蓝天,有碧波荡漾的海洋,有凉爽的森林,还有 柔软的草地”,用了一系列的排比句来表达作者对地球的热爱、赞 美之情。 (4)语含哲理。 作者用了一些经典的语言,具有哲理性。如“好奇是人类的天性, 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 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想象经常能够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境 界,没有想象,我们就到处碰壁。怀疑可以使我们摆脱幻想,还可以 检验我们的推测”。优美、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深刻抽象的科学 知识解说得浅显易懂、具体可感而又充满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