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边疆
课件12:第13课 宇宙的边疆
![课件12:第13课 宇宙的边疆](https://img.taocdn.com/s3/m/c4765f2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8.png)
[战国]尸佼:《尸子》 四方上下曰宇, 古往今来曰宙。
《淮南子·俶真训》
有始者,有未始有有始者,有未始有夫未始 有有始者。
盖天说
出现于殷末周初。主要观点为天在上,地在下, 天为一个半球形的大罩子。
《晋书·天文志》:“天员(圆)如张盖,地 方如棋局。”
《晋书·天文志》:“天象盖笠,地法覆盘。” 儒家“天尊地卑”的说教。天坛,是圆形的;地坛, 是方形的。
作者对人类有怎样的认识?
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 扬的一粒尘埃”;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 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但是人类又是勇敢、 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 人类在渺小之中进发出宇宙般的伟大。
课文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 说明?
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 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 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 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 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宇宙的边疆
卡尔·萨根
作者简介
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 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 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 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 走上探索科学之路。
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 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 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 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 得普里策奖。
宇宙大部分是虚空(当然不是绝对的真空),所 以人类能生活在一个固体的星球上,是非常幸运的。
5.宇宙汪洋茫无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像,而这 个星球仅是其中之一,完全淹没于宇宙汪洋之中, 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
人教版高中高二上册语文第13课《宇宙的边疆》课文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高中高二上册语文第13课《宇宙的边疆》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71634a647d27284a73515b.png)
人教版高中髙二上册语文第13课《宇宙的边疆》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宇宙的边疆》是一部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运用了空间顺序,由远及近的说明顺序. 具体说是由宇宙星系一本星系群一银河系中的恒星和行星系一太阳系一地球•本文可以分四 个部分•第一部分(1—6 i'j):概括介绍宇宙和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第二部分(7—11节):介绍宇宙 中的星系,重点介绍本星系群中两个星系和M31星系银河系.第三部分(12—14节):介绍银河 系中的恒星和行星系•第四部分:介绍太阳系(彗星、行星、地球),表达对地球的赞美之情和对 人类探索宇宙的期望.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星系是由气体、尘埃和恒星群(上千亿个恒星)组成的,每个恒星对某人来说都可能是一个太 阳•在星系里有恒星、行星,也可能有生物、智能生命和宇宙间的文明•但是从远处着眼,星系更 多地让人想起一堆动人的发现物——贝壳,或许是珊瑚——大自然在宇宙的汪洋里创造的永 恒的产物.
宇宙间有若干千亿个星系•每个星系平均由1000亿11=1022.^这样庞大的数疑里,难道只有一个普通的恒 星——太阳——是被有人居住的行星伴随着吗?为什么我们这些隐藏在宇宙中某个被遗忘 角落里的人类就这样幸运呢?我认为,宇宙里很可能到处都充满着生命,只是我们人类尚未发 现而已•我们的探索才刚刚开始.80亿光年以外嵌着银河系的星系团催迫着我们去探索•探索 太阳和地球就更不用说了 •我们确信,有人居住的这个行星只不过是一丁点儿的岩石和金属, 它靠着反射太阳光而发出微光.在这样的大距离里,它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高中语文《宇宙的边疆》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宇宙的边疆》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ef01ca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1b.png)
高中语文《宇宙的边疆》优秀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宇宙的边疆》的基本情节和主题;2. 探讨作品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析《宇宙的边疆》的主题和情感表达;2. 使用课外知识对作品中的科学概念进行理解和解读;3. 运用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作品中的隐喻和比喻手法;2. 整合课外知识,深入探讨作品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呈现一些宇宙景观,并提问学生对宇宙的认知和想法。
Step 2:小组合作阅读(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段《宇宙的边疆》的片段进行阅读。
要求学生在阅读后讨论并总结出作者的情感表达和主题,并准备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达。
Step 3:小组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总结和讨论结果。
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Step 4:课堂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各小组的总结,进一步讨论《宇宙的边疆》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可以提问的问题包括:- 作品中描绘的宇宙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情感和联想?- 作者通过怎样的细节和描写来传递这些情感和联想?- 你认为《宇宙的边疆》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是什么?Step 5:深入探讨(15分钟)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外知识(如天文学、哲学等)对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和讨论。
可以提问的问题包括:- 作品中的“边疆”象征着什么?- 作者对于人类和宇宙的关系有何思考?- 作品中有哪些科学概念的启示和引申?Step 6:阅读策略指导(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并讲解一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如关键词标记、问题理解、上下文推理等。
然后,教师布置一篇相关的阅读材料,并指导学生运用这些策略进行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Step 7:作业和反馈(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宇宙的边疆》的读后感。
并在下堂课上进行评价和反馈。
《宇宙的边疆》课文赏析
![《宇宙的边疆》课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6762f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d.png)
《宇宙的边疆》课文赏析
《宇宙的边疆》是一篇科普性质的文章,主要讲述了宇宙的范围和边界。
文章用生动的语言、图像和实例,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通过对科学发现的介绍,带领读者深入了解宇宙的奥秘,感受宇宙的广袤和神秘。
文章开头就用宇宙炜煌的景象和太空中的发现描绘了宇宙的辽阔和奇妙,吸引了读者的眼球。
接着,文中通过地球、太阳系和银河系的介绍,将宇宙的范围逐渐拓展到了更广阔的空间。
文章中对太阳系和银河系的介绍,通过将生活中熟悉的物体和场景作为类比,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宇宙的概念。
比如,文中将太阳系比喻为一个大约7米宽的大球,让读者形象地感受到了其规模之大。
而对于银河系,则通过比喻为一片星云,让读者领略到其逼真的美丽。
通过这些生动的比喻,使得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直观易懂。
文章介绍了宇宙的边界和宇宙扩张的现象,让人们认识到宇宙的本质和演化的过程。
文中提到,宇宙的边界很难用定义的方式来描述,因为边界是一个不断扩张的物质和能量的界面。
而关于宇宙的扩张现象,则引入了物理学著名的“大爆炸”理论,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的解剖,展示了宇宙的演化史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整篇文章以讲故事和引导思考为主线,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通过文字和图像的交互,文章将复杂的科学知识化繁为简,让读者从宏观的角度,了解了宇宙的奥妙和无限可能。
文章还点出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不足之处,表达了一种对未解之谜的高度敬畏之情,而这种敬畏正是科学的精神所在。
在尊重知识和探索未知的理念下,这篇文章让读者对宇宙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热情。
高中语文第13课宇宙的边疆课件7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语文第13课宇宙的边疆课件7新人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bc95ab7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8.png)
读写能力
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宇宙的边疆》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语言直观形象,生动有趣。 如“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汪洋之滨。我们现有的知识大部分是从地 球上获得的。近来,我们已经开始向大海涉足,当然,海水才刚刚 没及我们的脚趾,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海水是迷人的, 大海在向我们召唤。”把宇宙比作“大海”,生动说明了人类对宇 宙的认识还很肤浅,大海如同母亲一样,在呼唤她的子女深入地了 解她。
2.联系全文看,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分条概述。
答案 ①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它有典雅的事实,错综的关 系,微妙的机制”,是一个无限永恒的时空。任何行星、恒星或星 系只是它的一个地方,而绝不可能是“典型”的。②宇宙真空之中, 广袤、寒冷、荒芜而又一片黑暗。③整个宇宙的自然法则都是一样 的。④宇宙里很可能到处都充满着生命,必定有许多像地球一样的 星球散布在整个宇宙空间中。⑤宇宙有无穷奥秘等待人类去探索。
(2)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想象经常 能够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境界,没有想象,我们就到处碰壁。怀疑 可以使我们摆脱幻想,还可以检验我们的推测。
(2)体现了科普语言的简洁明了。作者以简洁的语言阐述了想象和 怀疑这看似矛盾的两者在宇宙探索中的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作 者不囿于介绍宇宙知识,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均由 1000 亿个 量有一个清
恒星组成。
晰的了解。
说明方法
举例
作用
作比较
把光在每秒内 一束光每秒钟
通过的距离与 传播 18.6 万英
地球周长作比 里,约 30 万公 较,使我们对 里,也就是 7 光的速度有了 倍于地球的周
具体可感的认 长。
识。
我们心情激 动,感叹不已, 化抽象为形 打 如同回忆起许 象,让人如同 比 久以前的一次 真的感受到了 方 悬崖失足那样 探索宇宙奥秘 令人晕眩战 时的心情。 栗。
高二语文上册宇宙的边疆教案(6篇)
![高二语文上册宇宙的边疆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43ca9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5.png)
高二语文上册宇宙的边疆教案(6篇)高二语文上册《宇宙的边疆》教案篇一【设计依据及教学目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
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
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宇宙的边疆》选自美国科学家、科普学家卡尔萨根的著作《宇宙》,它也是一部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
作者以其通俗、自然、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宇宙中的星系、行星、恒星及其特点。
本文条理清晰,杂而不乱,通俗易懂,生动有趣。
根据文本的类型特点,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关注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目标】(1)理清思路,粗知大意(2)集疑释疑,突破难点(3)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你知道太空有多少星系、行星和恒星吗?你知道最远的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你知道恒星为什么会散发出不同的光芒?你知道彗星为什么拖着尾巴呢?天文奇观使人类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宇宙的奥秘等待我们人类用智慧去不懈探索。
今天就让我们随卡尔萨根一起去领略宇宙的魅力。
(激发疑惑导入课文,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二、理清线索,整体感知1、师:作者卡尔萨根如同一位导游,带我们在广袤的宇宙中遨游。
边读课文边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宇宙的?2、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第一部分(1—4)探索宇宙的奥秘第二部分(5—10)宇宙中的星系及其特点第三部分(11—一三)宇宙中的恒星及特点第四部分(14—一qi)我们的星系及地球(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走进文本,通过理清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
)三、质疑释疑,突破难点1、通过阅读《宇宙的边疆》,你了解到了什么?2、对文中的内容,你有哪些疑惑之处?3、集中疑问,筛选分类,查阅相关资料,分组合作,探究释疑。
(1)课文题目《宇宙的边疆》,宇宙是无穷的,文题是否矛盾?(目前所探测到的最远的世界是总星系,总星系的半径为100亿光年,也是目前我们心中宇宙的大小,但100亿光年以外还可能有数不清的星系和星系团,它的边缘在哪里,至今仍是天文之迷,因此,文题的以宇宙的边疆仅指目前所探索到的宇宙的范围,文题不矛盾。
人教版高二语文课文《宇宙的边疆》原文
![人教版高二语文课文《宇宙的边疆》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570dc3f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f.png)
人教版高二语文课文《宇宙的边疆》原文宇宙有没有边疆呢?在高二语文课文中会给同学们介绍,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二语文课文《宇宙的边疆》原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语文课文《宇宙的边疆》原文我索取荣誉的对象不应该是太空,而应该是我的灵魂。
假如我拥有一切,我就无所用心。
好大喜功则为宇宙汪洋所吞没,开动脑筋则领悟世界。
——布菜斯•始斯卡《感想录》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我站立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
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职责。
——T.H.赫胥黎宇宙现在是这样,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永远是这样。
只要一想起宇宙,我们就难以平静——我们心情激动,感叹不己,如同回忆起许久以前的一次悬崖失足那样令人晕眩颤栗。
我们知道我们在探索最深奥的秘密。
宇宙的大小和年龄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
我们的小小行星只不过是无限永恒的时空中的一个有限世界。
从宏观来看,大多数人类所关心的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
但是,我们人类朝气蓬勃、勇敢好学、前途无量。
几千年来,我们对宇宙及我们在宇宙中所处的地位作出了最惊人的和出乎意料的发现。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回想起来是很令人兴奋的。
这些探索活动提醒我们:好奇是人类的习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
因为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只不过是晨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所以,我们认为,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
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
想象经常能够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境界,没有想象,我们就到处碰壁。
怀疑可以使我们摆脱幻想,还可以检验我们的推测。
宇宙神奥非凡,它有典雅的事实,错综的关系,微妙的机制。
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汪洋之滨。
我们现有的知识大部分是从地球上获得的。
近来,我们已经开始向大海涉足,当然,海水才刚刚没及我们的脚趾,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
海水是迷人的。
大海在向我们召唤。
我们的本能告诉我们,我们是在这个大海里诞生的。
《宇宙的边疆》
![《宇宙的边疆》](https://img.taocdn.com/s3/m/edd5a23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72.png)
宇宙的边疆教学目标1.了解卡尔·萨根及其学术作品,积累文学常识。
2.把握文中介绍的宇宙知识,梳理逻辑顺序。
3.鉴赏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体会严密的论辩逻辑。
4.辩证地认识宇宙和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梳理知识和逻辑框架,辩证地认识宇宙和人类的关系。
教学过程话题链接——科学探索一、字之源【字源演变】读shēn,其字形很像是一个洞穴,穴中有一只大手。
人手在穴中定有所求,好像在摸取什么。
“探”字本义是摸取,是一个形声字。
在甲骨文中,“探”字其实是其初文“罙”,在小篆文中,为了更好地体现“探”字本义,古人又在左边加上了一只手的形状。
后来,“探”引申为探求、打探、探望、侦察等义。
“探”字用作名词,意为侦察人员,如探丁指的是军中的侦察兵。
【成语链接】寻幽探奇:探寻幽深奇异的景物。
语出宋·陆九渊《游龙虎山记》:“轻舟帆墙,啸歌相闻,聚如鱼鳞,列如雁行。
至其寻幽探奇,更泊互进,迭为后先,有若偶然而相后。
”探奥索隐:犹探赜索隐。
探究深奥的道理,搜索隐秘的事情。
语出《云笈七签》卷一:“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见其终,探奥索隐,孰窥其宗?”很有哲理,道教认为宇宙的生成与演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这种过程表现为“不知其始”“不见其终”,使宇宙万物生生不息,周而复始。
探奇穷异:指游览奇异的山水景物。
语出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小生一时探奇穷异,实出无心,若是就了此亲,外人不晓得的,尽道小生是有所贪求而为此,反觉无颜。
”二、句之美1.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其八》结合诗人经历,可以看出,这里比喻清白正直的人虽然一时被小人陷害,历尽辛苦之后,他的价值还是会被发现的。
品读淘金要千遍万遍地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露出闪亮的黄金。
表现了诗人屡遭贬谪,坎坷备历,但斗志不衰,精神乐观,胸怀旷达。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高二语文上册《宇宙的边疆》教案(通用8篇)
![高二语文上册《宇宙的边疆》教案(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5cdca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9.png)
高二语文上册《宇宙的边疆》教案(通用8篇)高二语文上册《宇宙的边疆》教案篇1一、教学设想本文节选自卡尔·萨根最著名的作品《宇宙》,是一篇讲述关于宇宙探索问题的科普说明文,亦是一部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
作者以形象精美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宇宙的浩瀚无垠和神秘莫测,激发人们探索宇宙的强烈欲望。
作为解说词,作者抓住说明对象,按照空间说明顺序,由大尺度空间向小尺度空间逐步推进介绍:从宇宙的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最后回到地球。
每部分紧密相连,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第一部分介绍宇宙并说明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第二部分介绍星系;第三部分介绍恒星;第四部分介绍行星和太阳系;最后回归到人类的家园——地球。
同时,作者融入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使文本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也不断地表达了对人类世界的思考。
探索宇宙的激情和对人类的关怀结合在一起,使这篇文章超出简单的科学知识介绍层面,升华到更高的精神层面。
因此我决定,教学本文时,首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解说词的基本特点,并以此为线索快速梳理文章结构,明确作者的写作顺序和写作内容;然后跳过浅层次,重点分析探讨文章的语言,体会作者在写作本文时所具有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以激发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
二、课型①阅读欣赏课。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梳理文章基本知识和结构。
②分析探究课。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化被动为主动,自发自主地探究分析体会,教师则适当引导点拨指导。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了解解说词特点,把握说明对象、顺序与语言等;②了解一些宇宙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①体会解说词中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好处;②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德育目标:①激发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求知欲和科学精神;②体会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解说词的特点;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
难点: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体会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30b32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3.png)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8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1【解读文本】《宇宙的边疆》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也是一篇解说词全文通过对众多宇宙画面的说明,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空间顺序,介绍了宇宙空间的奥秘和构成宇宙的星系、恒星、太阳系的基本特征,揭示了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意义本文最突出的特色是不仅准确科学地介绍了宇宙,而且还恰到好处地融合了说理和抒情,传达了作者对宇宙以及人类的认识和思考,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发了读者对宇宙探索的兴趣【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2、培养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3、引导学生掌握解说词的特点4、通过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2、鉴赏文本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议论抒情的句子【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对话式、合作探究式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每当我们抬头仰望无垠的夜空,常有无限的遐想神秘的太空中有多少人类难解的迷?屈原在《天问》中就有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日月天体如何连属?众星在天如何陈置?)的疑问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黑洞吗?你知道我们地球会和其它星体发生碰撞吗?你知道宇宙会逐渐膨胀并最终走向毁灭吗?天文奇观使人类睁大了好奇的眼睛,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认识宇宙呢?(找出关键句)“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就让我们带着探索的精神来漫游宇宙二、走近作者卡尔·萨根(1934—1996),美国著名的科学家、科普作家,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所编辑和主演的《宇宙》电视系列片以及根据电视片编写的《宇宙》一书,都成为当今世界的科普名著当有一次萨根要给一位搬运工小费时,这位搬运工拒绝了,说:“萨根博士,你把宇宙都给了我,让我为你做点什么吧”《宇宙》这部电视片吸引了大概五亿观众三、文章的说明对象1、宇宙在萨根笔下是什么样的?通过阅读1—6段找出描述宇宙特征的词语(辽阔无垠,神秘非常)2、先请同学就现有的知识描述宇宙的结构由此引出文章的说明对象:宇宙——星系——恒星——太阳系——地球3、从这几个说明对象中任选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进行分析,找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并给它下定义,从而教会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说明的方法,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本质特征属概念四、文章的说明顺序:作者按照空间顺序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地介绍了整个宇宙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镜头步步推进,使得解说词的结构更加清晰五、文章的语言特色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作者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让我们了解了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解说词的另一特色就是通过准确鲜明、生动形象的语言对说明对象进行描述,用词语的渲染,来感染观众或听众,收到好的宣传效果,所以解说词注重文学性让学生结合解说词的特点赏析文中有文学性的句子或段落学生找到的可能有一些运用比喻、拟人等表现手法的句子,也可能是一些有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的句子通过对这些句子的分析感受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优美的特点,由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句子启发学生的思考六、结合文中萨根对宇宙的认识,请学生来谈一谈对人类探索宇宙、地球的思考文本上对宇宙的认识:宇宙辽阔无垠,神秘非常它有典雅的事实,错综的关系,微妙的机制,探索宇宙是一件让人心情激动的事情“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学生可能会有的认识:(1)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埃”;地球不过是宇宙这个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人类不过是宇宙万物的一种形态,是宇宙物质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是宇宙漫漫长河中的一族过客面对无比浩瀚深邃、威力无穷的宇宙,人类显得多么渺小、短暂整个人类尚且如此,个人更何足道哉?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人类又是朝气蓬勃,勇敢好学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2)宇宙对于我们似乎是个很遥远的概念,学习了本文,我们进一步知道我们和宇宙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所见的奇异的天象和宇宙发生的壮观事件相比,微不足道,宇宙更深处的奥秘和奇观还有待人类去探索发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宇宙无涯,探索亦无境(3)人类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拥有地球,我们栖居在目前所发现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上,并在这里生存繁衍,生生不息,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人类在一边创造着地球美景,一边留下越来越多的环境灾难,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加剧一系列环境和生态危机全面爆发,正使人类面临空前的挑战人类狂妄自大地主宰地球只能自食其果珍爱家园,保护家园,刻不容缓(4)在宇宙中地球是渺小孤弱的,人类更加渺小脆弱,生命的存在本身就奇迹,我们是宇宙中的幸运儿热爱生命,热爱家园老师的一点认识:宇宙的探索离不开后人对前人发现成果的质疑和完善卡尔·萨根在上世纪对宇宙的认识在我们今天看来也有一定的局限,比如在第十六段介绍行星时,冥王星是作为太阳系的行星出现的,但20xx年国际天文联合大会决定把它降级为“矮行星”但是我们要知道没有哪一个科学理论没有得到过质疑,而科学理论却在质疑中走向成熟结束语: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探索,学会思考最后齐读课文上第二个题记“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我站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职责”。
宇宙的边疆写作特色
![宇宙的边疆写作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5f1d2e4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b.png)
宇宙的边疆写作特色一、宇宙的边疆的宏大视野宇宙的边疆这篇文章有着超级宏大的视野。
它就像是一个超级导游,带着我们从地球出发,一路向着宇宙的深处探索。
它可不是只盯着地球附近那一小片地方,而是一下子就把整个宇宙都纳入了描写的范围。
这就像我们在看一幅超级大的地图,从自己家的小院子一下子看到了整个世界甚至整个宇宙的版图。
这种视野让我们这些习惯了只关注身边小事情的人,突然感觉自己变得超级渺小,但又对宇宙充满了无限的好奇。
二、科学知识与文学性的巧妙融合这篇文章里到处都是科学知识,什么星系啊、恒星啊之类的知识。
但是呢,它可不像那种干巴巴的科学课本。
作者用很生动的文字把这些科学知识包装起来了。
就像是把一颗苦药丸包上了一层甜甜的糖衣。
比如说描写恒星的时候,不是简单地说恒星有多大、温度多高这些数据,而是用很形象的语言让我们能想象出恒星在宇宙中的样子,好像我们能亲眼看到那些燃烧着的巨大火球在宇宙中闪耀一样。
这让我们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又像是在欣赏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
三、富有感染力的叙述语气文章的叙述语气很能带动读者的情绪。
它就像是一个特别热情的朋友,拉着你的手,激动地跟你分享宇宙的奥秘。
作者用一种很有激情的方式在讲述宇宙的故事,让我们也跟着变得兴奋起来。
不是那种很平淡、让人读着就想打瞌睡的叙述。
就好像我们自己也跟着作者一起乘坐着宇宙飞船,在宇宙中穿梭冒险一样,每到一个新的星系或者发现一个新的天体,都能感受到那种激动人心的感觉。
四、深入浅出的表达作者能把那些复杂的宇宙知识讲得特别简单易懂。
对于我们这些可能不是天文学专业的大学生来说,理解宇宙知识是比较困难的。
但是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就像是一个很有耐心的老师,把那些难懂的概念一点一点地解释给我们听。
不管是星系的形成,还是宇宙的演化,都能让我们很轻松地理解个大概。
这一点是很厉害的,因为很多时候科学知识的门槛比较高,但是这篇文章把这个门槛给降低了,让更多的人可以走进宇宙这个神秘的世界。
《宇宙的边疆》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宇宙的边疆》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cb65e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1.png)
《宇宙的边疆》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宇宙的边疆》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宇宙的边疆》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作为必修三中的一篇重要课文,宇宙的边疆是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较为困难的部分之一。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即阅读理解、概念突破以及科学思维拓展,对这一教材进行详细讲解。
一、阅读理解宇宙的边疆是人类探索宇宙开发历程中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阅读理解环节是理解文章的重要初步环节,需要首先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宇宙的边疆?宇宙的边疆是指宇宙的边缘或边界,包括宇宙的起源研究、宇宙的形态结构与演化规律研究、宇宙的极端环境探测等等。
2.文章讲述了哪些内容?文章通过介绍科学家如何利用 Hubble 望远镜来研究宇宙的边疆,探讨了宇宙起源的可能理论,以及大爆炸产生的若干问题。
同时,还介绍了人类对于宇宙边疆的几项极端环境探测。
3.文章的重点在哪里?文章的重点在于探讨宇宙起源的可能性及相关问题以及人类如何勘探宇宙的边疆。
因此,这部分的重点是理解和掌握自然科学中宇宙的相关知识。
二、概念突破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理解关于宇宙的边疆的概念并进行突破。
1.宇宙边缘的意义在宇宙研究中,宇宙边缘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这代表了宇宙的尽头,是宇宙演化的极限,也可能是了解宇宙从何而来、到哪里去的窗口。
因此,研究宇宙边缘是探寻宇宙奥秘的非常必要的一部分。
2.宇宙起源的可能性宇宙起源是宇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文章介绍了两种可能性,即大爆炸理论和怪异物质理论。
大爆炸理论是最被广泛接受的理论之一,它认为宇宙在一瞬间由一个奇点(极度紧凑、密度无穷大的点)扩散而形成。
而怪异物质理论则认为宇宙的空间是由另外一种物质构成的。
3.探测宇宙边缘的技术手段文章介绍了通过利用不同的探测技术来掌握宇宙边缘的不同信息。
比如通过红移来推测宇宙的年龄,通过微波背景辐射来了解宇宙边界的形态等等。
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探测过程中按照不同探测器的特性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人教版高中高二上册语文第13课《宇宙的边疆》课文原文及
![人教版高中高二上册语文第13课《宇宙的边疆》课文原文及](https://img.taocdn.com/s3/m/51102f26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e.png)
人教版高中高二上册语文第13课《宇宙的边疆》课文原文及课文摘录:星之彼端,有一个宇宙……宇宙的边缘,是一个让人窒息的地方。
在这里,属于人类科学家们的疯狂世界。
他们在宇宙边缘的悬崖上穿越,他们触摸到星际尘埃,探索着宇宙的奥秘。
他们不畏艰险,但却极其危险。
这个地方,充满了永恒的神秘。
在这个世界中,有一个人,他是人类科学家中的一颗星。
他就是我们熟悉的钱学森大师。
他告诉我说:“宇宙的边疆,是科学家不断进取,不断挑战的地方。
在这里,你要面对无尽的黑暗与寂寞,你要超越自己,你要破除一切以往的束缚。
在这里,没有谁比你更靠近星空,你是最接近神的存在。
”宇宙的边缘,是钱学森大师和他的科学家们的乐园。
他们用数学与物理的武器,挑战着宇宙的极限。
他们在这里,不断突破人类的认知,他们创造了一个平等、自由和幸福的科学世界。
宇宙的边际,是一个永恒的迷宫。
它无垠,它浩瀚,它深邃。
但是,这个星球上的科学家们,他们学不会恐惧。
他们坚信,只要坚持不懈,我们就能够超越宇宙的边界,彻底解放人类的思想。
宇宙的边界,像一扇打开的大门。
它向我们展示了宇宙的广阔,它也向我们证明了人类的伟大。
在宇宙的边缘,有无数的星球,有无数的生命体。
在宇宙的边界,有无数个宇宙,有无数个可能。
这是一个挑战人类智慧和勇气的地方。
而正是在这里,科学家们展示出了他们的伟大,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宇宙的边界是可以被挑战和征服的。
参考译文:At the other end of the stars, there is a universe...The edge of the universe is a suffocating place. It is the crazy world belonging to human scientists. They cross the cliffs at the edge of the universe, touch interstellar dust, and explore the mysteries of the universe. They fear no danger, but it is extremely dangerous. This place is full of eternal mysteries.In this world, there is a man, a star among human scientists. He is the familiar master Qian Xuesen.He told me: \。
宇宙的边疆课文
![宇宙的边疆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1a9e5599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1.png)
《宇宙的边疆课文》
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宇宙的边疆》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就像一个神奇的导游,带着我们走进了浩瀚的宇宙。
我给你们讲讲哦,课文里说宇宙无比辽阔,有着数不清的星系、恒星和行星。
想象一下,我们抬头看到的那片星空,只是宇宙的极小一部分。
就像在大海里的一滴水那么渺小。
课文还提到了各种奇妙的天体,比如巨大的恒星,它们燃烧着自己,发出耀眼的光芒。
同学们,是不是感觉宇宙特别神秘?
《宇宙的边疆课文》
同学们,咱们接着聊聊。
在这篇课文里,我们知道了宇宙的年龄大得让人难以想象。
记得有一次,我晚上躺在草坪上看星星,就想到课文里说的宇宙的漫长历史,心里充满了好奇和敬畏。
还有那些遥远的星系,它们离我们那么远,光都要走很久很久才能到达我们这里。
而且,宇宙还在不断地膨胀,一直向着未知的方向发展。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对宇宙充满了向往?
《宇宙的边疆课文》
同学们,今天咱们再来讲讲。
《宇宙的边疆》让我们看到了宇宙的无限可能。
我给你们讲呀,课文里说的那些神秘的黑洞,能把一切都吸进去,连光都逃不掉,太神奇了!
还有美丽的星云,就像天空中的彩云一样。
虽然我们对宇宙的了解还只是一点点,但这已经足够让我们惊叹不已了。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宇宙的好奇,努力去探索更多的未知吧!。
《宇宙的边疆》课件
![《宇宙的边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80a724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f.png)
济(
jì) 同舟共济
3.为下列形近字组词。
眩 晕眩
炫
炫耀
弦 琴弦
涡 漩涡 蜗 蜗牛
垠 无垠
狠
凶狠
恨 仇恨
埃 尘埃 挨 挨打
璀 璀璨
催
催促
摧 摧毁
覆 覆盖 履 履行
踝 脚踝
裸
裸露
颗 颗粒
壁 墙壁 璧 璧还
4.辨析词义,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句中横线上。
(1)想像·幻想
A.生活永远都是现实的,可是她却常常
4.课文题目是“宇宙的边疆”,而宇宙是无穷的,文与题是否矛盾?
明确:目前所探测到的最远的世界是总星系,总星系的半径为100亿光年,也是目前我们心中宇宙的大小, 但100亿光年以外还可能有数不清的星系和星系团,它的边缘在哪里,至今仍是天文之谜,因此,文题“宇 宙的边疆”仅指目前所探索到的宇宙的范围,文与题不矛盾。
明确: 介绍内容:宇宙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结构划分及大意: 第一部分(1~6段):概括介绍宇宙和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第二部分(7~11段):介绍宇宙中的星系,重点介 绍本星系群中的M31星系和银河系。第三部分(12~14段):介绍银河系中的恒星和行星系。第四部分(15~18 段):介绍太阳系(彗星、行星、地球),表达对地球的赞美之情和对人类探索宇宙的期望。
人类对宇宙来说,是渺小甚至微不足道的。
(2)这些探索活动提醒我们:好奇是人类的天性,理解是一种乐趣, 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本能的,是人类拥有智慧而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人类拥有未来的希望。
(3)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想象经常 能够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境界,没有想象,我们就到处碰壁。怀疑可 以使我们摆脱幻想,还可以检验我们的推测。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 3篇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 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a9a485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9.png)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8教学目标:1、通过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宇宙方面的知识。
2、能自己查找关于宇宙方面的知识。
3、通过本课学习,能对宇宙产生兴趣,并热爱我们的航天事业。
教学重点、难点:能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宇宙方面的知识。
教学准备:关于宇宙方面的各种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前让学生查找关于宇宙方面的资料。
2、结合上几节课的内容,引领学生学习宇宙,探索宇宙。
二、膨胀的宇宙1、我们知道在太阳系之外还有很多星体,你们都查找到了哪些关于宇宙方面的资料。
学生小组查找资料,并交流资料。
2、观察宇宙图片、资料,说说你对宇宙的认识,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谈感受。
3、你知道星系间的距离是多少?能用千米单位来计算吗?学生讨论,寻找资料。
4、引出用来计量恒星距离的单位──光年。
5、我们知道银河系是非常庞大的星系,在宇宙中你还发现和它类似的星系吗?学生查资料,仙女座星系、猎户座星系等。
6、师讲述:现在人人们用天文望远镜已经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深处,仍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缘,而且科学家还发现宇宙正处于膨胀之中!三、充满活力的宇宙1、出示恒星一生的图片。
说说恒星的一生。
学生边看图片,边查寻有关恒星资料。
2、师讲述宇宙中每时每刻都会诞生许多恒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
3、学生观察超新星的爆炸前后图片,想象充满活力的宇宙运动过程。
四、人类对宇宙的探索1、你知道人类最早登上月球的是什么时候?学生查寻关于人类登月的新闻资料。
2、我国是世界公认的火箭发源地,说说我国航天事业,以及对我国未来航天事业发展的猜想。
3、关于航天方面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学生继续查找资料。
4、阅读书本,人类在航天事业上所做出的贡献。
5、查寻为航天事业做出过贡献的科学家。
五、课后延伸:继续寻找关于宇宙方面和人类在探索宇宙方面的资料,以及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资料。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9教学目标:一、认识四个生字;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13.《宇宙的边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13.《宇宙的边疆》](https://img.taocdn.com/s3/m/1187a7a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9.png)
02
THE PART
基础知识
1. 单音字注音
脚趾.( ) 广袤.( ) 搁.置( ) 镶.嵌.( )( ) 磅.礴.( )( ) 璀.璨.( )( )
.
踝.节( ) 荒芜.( ) 尘埃.( ) 旋涡.( ) 椭.圆( ) 奄奄一息( )
2.本文是一篇科技说明文,却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这是否干扰了对宇宙 的说明?
参考答案: 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 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 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强烈的议论和抒情色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 ,正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作者的议论和抒情很多,但并没有冲淡说明的文字,而 是和说明契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 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运用] 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是否恰当。(对的打“√”,错的打“×”) (1)图画中有人划独木舟猎河马,说明当时的撒哈拉有川.流.不.息.的江河,茂 盛的草原。( ) (2)现实中,总是有少数干部,不是脚踏实地做事,而是好.大.喜.功.、心浮气 躁,工作带有很强的功利性。( ) (3)对于俄罗斯卢布汇率急剧下跌的情况,专家认为,此次俄罗斯经济下挫 撼动普京政权的可能性微.不.足.道.。( )
二、写法借鉴 1.善用比喻 把整个宇宙比作“大海”,把地球的表面比作“宇宙汪洋之滨”,形象生 动,也更能体现出宇宙的无边无际。把我们对宇宙的探索比作向大海“涉足”, 把地球上的人比作“尘埃”,“因为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只不过是晨空中飞扬的一 粒尘埃”,用“尘埃”的渺小来衬托出宇宙的大、宇宙的浩瀚。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7篇】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ad04b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7.png)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7篇】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高二语文教学中的一篇课文《宇宙的边疆》而设计的一套教学活动。
全套教案包含七篇,内容涵盖了课前导入、课文分析、阅读训练、语言运用等多个环节,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该课文的理解力和应用能力。
二、教案详细内容1. 课前导入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文主题。
活动:•展示一张描绘宇宙景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
•提出问题:你是如何理解宇宙的边疆的?请结合图片和自己的想象,用一段话表达你的理解。
2. 课文分析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和主题。
活动:•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宇宙的边疆》。
•导入讨论:请学生就课文中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主题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3. 阅读训练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的文化素养。
活动:•选择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提供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答案进行评判和讨论。
•教师进行答案讲解和解析。
4. 语言运用目标: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写作技巧。
活动:•设计一篇关于宇宙的边疆的写作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创作。
•学生进行小组分享和互评。
•教师进行语言运用指导和修改。
5. 学习扩展目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宇宙的理解。
活动:•小组展示关于宇宙探索的短视频或PPT,带领学生了解更多有关宇宙的知识。
•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和分享新的发现和感悟。
6. 综合评价目标:综合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活动:•设计一份综合评价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试卷。
•教师进行试卷评阅和反馈。
7. 反思总结目标:促使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
活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写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师组织学生集体总结,进一步讨论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
三、教学效果评估通过教学过程的质量评价、综合评价的结果以及学生的评价和反馈来评估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举例说明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提示:
说明方法 列数字
打比方 作比较
课文举例
另外“约”字的运用,也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也能够 看出作者思维的严密。类似的语言还有很多,如“它的旋涡臂缓慢 地转动着——每2.5亿年旋转一周”“银河里大约有4 000亿个各种各 样的恒星”等等,这些数字以及约数都能说明文章语言准确而严密。
3.优美而富有激情的语言 文中优美而富有激情的语言的使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善用比喻。 把整个宇宙比作“大海”,把地球的表面比作“宇宙汪洋之滨”,形 象生动,也更能体现出宇宙的无边无际。 (2)巧用拟人。 如“其中有些是孤独的徘徊者,大部分则群集在一起,挤作一团, 在大宇宙的黑夜里不停地飘荡”,形象、贴切 (3)笔带激情。 如文章的最后一段中“这里有充满氧气的蓝天,有碧波荡漾的 海洋,有凉爽的森林,还有柔软的草地”表达对地球的热爱、赞美 (4)语含哲理。 如“好奇是人类的天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 件”优美、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深刻抽象的科学知识解说得浅显 易懂、具体可感而又充满趣味。
写作特色
1.清晰直观的说明顺序 解说词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
尺度空间,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 觉画面(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 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 是空间顺序:
宇宙→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作者跳 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行文清晰、直观。
第13课 宇宙的边疆
导入
“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自古 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过无穷无尽的遐想。自从科学产生以来,人们 对宇宙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迫 切地想了解宇宙的奥秘。本文就是这样一篇揭秘宇宙的科普文章。
学习目标
1.分析文章结构,掌握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2.了解电视片解说词的文体特征以及语言特点。 3.理清说明顺序,分析本文准确严密、生动优美的语言特色。 4.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强烈的情感,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 的思考。
2.作者一方面说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另一方面又说探索宇宙是 人类返回家园的开始,这二者是否矛盾?
提示:这二者并不矛盾。 (1)作者是从不同角度解释家园的。第一个“家园”是狭义的,是 就眼前的事实而言的;第二个“家园”是广义的,是从地球在宇宙中的 位置,是就一小部分而言的。 (2)作者把地球人当成宇宙人(相对于外星文明而言,地球人就 是宇宙人)来描述。 因此,这句话包含了作者的一个深刻的认识:人应该到宇宙中 心去,因为地球人也是宇宙的子孙,尽管渺小得如一粒尘埃。
4.“经过一番漫游之后”至“我们正在痛苦和不安之中掌握 我们自己的命运”。
提示:这一段标明了文章的行文思路:作者先从已知宇宙的中 心写起,慢慢地向地球接近,最后回到了地球。“地球是我们的家,我 们的母亲,人类是在这里诞生和成长的,是在这里成熟起来的”,突出 了地球对人类的巨大作用,抒发了作者对地球的赞颂之情。“痛苦” 与“不安”表现了人类对宇宙奥秘了解甚少的苦闷心理,从而激发起 继续探索的欲望。
词语
脚 huái 赤 luǒ 青 kē 广袤无 yín xiàn 制
易错字
踝 裸 稞 垠 限
词语
旋 wō 灾 huò 铁 guō zhēng 发 chéng 相
易错字
涡 祸 锅 蒸 丞
3.解词义 磅礴:(气势)盛大。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人才济济:形容人才很多。 好大喜功: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含贬义)。 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广袤无垠:形容十分宽广,没有边际。
泡.沫 泡.桐
称
匀称. 称.呼
读音 zhǐ sù càn wán yūn yùn pào pāo chèn chēng
加点字
广袤.
镶嵌.
冥.王星
际涯.
角
角.落 角.色
散
散.布 松散.
磅
磅.礴 磅.秤
读音 mào qiàn míng yá jiǎo jué sàn sǎn páng bàng
2.写汉字
讨论探究
1.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 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
提示:按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历程来介绍,也未尝不可。课文的 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 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 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 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
3.本文是一篇科技说明文,却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这是否干扰 了对宇宙的说明?
提示: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 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 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 情不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有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提 示 : “本能”是天生的本领,这里指人们对自然的直观感觉。 这句话作者用了一系列比喻,把整个宇宙比作“大海”,把探索宇宙比 作“还乡”,把宇宙的奥秘比作“天神”。这几句话是说人类对宇宙探 索的责任、愿望、意义以及信心。人类需要探索宇宙的愿望很迫 切,尽管在其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这种 探索还是很有意义的。
结构梳理
主旨归纳
这是一篇讲述关于宇宙的探索问题的科普说明文, 是大型电视片《宇宙》的解说词。本文与电视片相辅相 成,但并不完全是一个脚本,而是一部独立存在的巨著, 是时间、空间、地球、生命、人类和文明的历史,一首 真正的宇宙之史诗。文章以由外到内的顺序,说明了宇 宙的广阔、星系的组成、恒星的性质、太阳系及其行星 等知识,推测宇宙中会有其他生命形式存在,揭示了人 类探索宇宙的重要意义。
边第 疆
课
宇 宙 的
13
知人论世 结构梳理 主旨归纳 重点评析 讨论探究 写作特色
知人论世
★卡尔·萨根(1934—1996),美国著名的天文学家,享誉全球的 科普大师。著有《宇宙联接》《伊甸园的飞龙》《彗星》《暗淡 蓝点》《魔鬼出没的世界》等科普和科学文化读物,享有“展演科 学的艺术家”的美誉。
小结
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 10 万亿公里(相当于 6 万亿 英里)的空间,这个长度单位——光在一年里所通过的 距离——称为 1 光年。 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恒星即使在两个旋臂之间,也像 流水一样漂浮在我们的四周——气势磅礴的自身发 光的星球,有些虽然像肥皂泡一样脆弱,却又大得可以 容得下 1 万个太阳或 1 万亿个地球;有些小如一座城 池,但密度却比铅大 100 万亿倍。
结构梳理
1.本文通篇都在介绍宇宙,表现了作者对宇宙的认识。联系全 文,筛选相关信息,概括作者对宇宙的认识。
思维激活:本文在对宇宙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的介绍 中,每一部分都包含着作者对宇宙的认识。
提示:(1)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它有典雅的事实,错综的 关系,微妙的机制”,是一个永恒无限的时空。任何行星、恒星或星 系只是它的一个地方,而绝不可能是“典型”的。
2.准确严密的说明语言 语言准确严密是科普文章的基本特点。 例如:“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
于地球的周长”“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相当于6万 亿英里)的空间”用了几个确切的数字“18.6万”“30万”“10万亿”来说 明光传播的距离之长,能够让人们有确切的印象。
2.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 提 示 : 这里是说怀疑和想象在探索宇宙中的巨大作用。因为
宇宙非常神秘,它有典雅的事实、错综的关系、微妙的机制,所以 作者认为探索宇宙所要具备的条件是怀疑和想象。因为“想象经 常能够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境界,没有想象,我海里诞生的。我们还乡心切。 虽然我们的夙望可能会冒犯“天神”,但是我相信我们并不是在做 无谓的空想。
重点评析
1.宇宙现在是这样,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永远是这样。
提 示 : 这里的“这样”指的就是宇宙永远在按照它自己的规 律运行着,不受任何人的影响。它一直就是这个样子。宇宙的浩渺 无边,宇宙的宽广,不是谁能改变的。它正是具有这样的特点,具有 这样特殊的“魅力”,才吸引着我们不断地了解它,引导我们不断 地探索它的奥秘。此句放在文章开头,为下文的说明作了必要的铺 设。
同时,他出版了与电视片同名的科普力作《宇宙》。在这本 书中,萨根把世上万物融入了宇宙宏大的背景下,用上知天文下知 地理的渊博知识畅叙宇宙的形成,列举宇宙的进化,讴歌生命的诞 生,并从宇宙观的高度审视人类社会,讨论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
课前达标
1.注字音
加点字
脚趾.
夙.愿
璀璨.
甲烷.
晕
晕.眩 光晕.
泡
★解说词是对人物、画面、展品或旅游景观进行讲解、说明、 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采用口头或书面解释的形式,或介绍人物 的经历、身份、所做出的贡献、社会的评价等,或就事物的特征、 形状、成因、关系、功用等进行说明。
探寻背景
1976年的夏秋,卡尔·萨根作为“海盗”号着陆舱的解说员, 第一次随人类的宇宙飞船着陆在另外一个行星上,全球为之喝彩。 为此,他和“海盗”号资料分析及探索计划处处长一起制作科教片 《宇宙》,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科学知识。这部电视 片创造了美国公众电视网最高收视率,60多个国家2亿多观众观看 了这部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