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应注重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教育应注重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世界上不存在两个绝对相同的人,人与人之间在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人在兴趣、爱好、需求、动机等方面的倾向性,构成了人的不同个性。中专学校阶段是一个人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顺应世界教育重视个性发展的总趋势,中专学校教育应增强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合作,使学生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认知与情感和谐发展,个性与人格完满发展。
中专学校美术教育对学生健康、和谐个性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除了美术能培养学生情操,增进学生智力,提高审美修养外,还在于美术审美过程主观性、实践性、创造性的特征非常明显,它能为学生个性化体验、自由尝试和表现自我提供更多的可能。本文针对目前中专学校美术教育的现状,谈谈如何通过更新观念和积极培养使中专学校美术教育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转变中专学校美术教育观念。适应个性发展要求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解除个性发展束缚课堂教学,是师生重要的生命历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是学生生命价值的体现,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重要部分,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阶段,课堂教学,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个性发展必须以解除个性束缚为前提。首先,要还学生美术教育主人翁地位,建立新型师生观。教师
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和效益观,把时间真正还给学生。课堂上的45
分钟就是学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生命历程。老师不是“演讲家”、“权威者”,而是“组织者”、“合作者”和“引路人”。美术老师应当尽力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力。其次,中专学校美术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中专学校美术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几个“艺术尖子”,而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修养。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要挖掘潜力,因材施教,特别是对于暂时学习不好的学生要分析原因,属于思想负担重的要疏导,缺乏兴趣的要开导,方法错误的要引导。
2、突出美术兴趣和审美体验,丰富个性发展内涵兴趣、情感这些非智力因素是人的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不被重视和学生最缺乏的。对中专学校美术教育而言,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比学习知识技术技巧更重要,这是因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动力,是产生情感的基础,也是在美术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与其让学生掌握一个零碎的“知识”和将来绝大部分人都用不上的“技巧”,倒不如把美术兴趣的培养放在首位,让学生每一次都是带着浓厚兴趣走进美术课堂,使美术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乐园。如果过早地使学生失去对美术的兴趣,那才是美术教育最大的失败,教学实践中,本人注重通过各种方式引发学生的美术兴趣。比如,我在《图案——画一条装饰鱼》教学时,首先运用多媒体播放色彩鲜艳的鱼纹图案和活动的自然鱼形象,同学们很快就被那形态优美、动作悠闲的
鱼纹形象所吸引,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整个教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益。
审美是中专学校美术教育的核心,也是美术与其他以智育为主要目的的学科的显著区别。美术是通过画笔表达情感的艺术。美术的教育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引导学生体验作品的美感,培养发展学生对美术的感知,理解,鉴赏和表现。要重视通过美术欣赏加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因为美术欣赏的过程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学生在自身情感与美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交流中,产生对作品形象的想象和再造想象,获得审美愉悦,形成对美术的审美理解。例如,在欣赏中国宋代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时,我先用录像按顺序播放全图,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审美期待,再用幻灯进行重点局部观看,加深对作品形象的理解。
二、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入手,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观察能力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基础。学生从小具有强烈的接触物体、探究物体的本能与需要,这种本能与需要又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种需要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观察能力也是构成学生创造力的始发因素。
2、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一切创新的活动都是从创新性的想象
开始。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美术的想象是一个能动思维,具有鲜明的特征。美术的创新特征无疑是使中专学校美术教育在发展学生创造力方面表现出超
出其它学科的优势。中专学校美术教育应当围绕创新这个主题,通过想象、创作等特殊方式,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培养想象能力,体验美术的愉悦。因此,在美术教学中,首先,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实物等来丰富学生的想象,积累想象素材,使学生想象能力得到发展;其次,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因素,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陶冶学生情感,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共鸣,激发想象的动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动手操作,可以为学生架起感性认识的桥梁。只有亲自动手实践,才能使创新思维的结果物质化,同时可以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体会创新快乐,进一步引发创新探究的意识,使学生积极的投身到学习活动中去。如在《基本形的分解与组合》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用吹塑纸,把一些基本图形: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先分解成一些不规则的图形,然后动手拼贴,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得知:被解剖后的“圆、半圆、三角形”及“各种变形的三角形”可表示人物、动物的眼睛、毛发、腿脚、
尾巴等器官,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很多思维性强,较为繁复,但很有深度和一定审美价值的佳作。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体验着创新的快乐,获得成功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中专学校美术教育贵在启迪丰富的创作思维
所谓创作思维,可以理解为在形象思维的过程中,不断涌现出具有独特意味的新形象的一种思维方式。这对于专业美术人员来说,是从事美术创作的基础,而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艺术素质。一般而言,学生时期是这种思维培养的最佳阶段。因此,中专学校美术教育理应充分发挥美术的作用,以丰富学生的综合素质。美术教育顺应学生对其它艺术门类的偏爱,并适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视觉艺术形象,也能开启学生的创作思维之门。比如说,由只注意文学、电影作品中的文字、语言转化到同时注意其中的插图与画面;由欣赏“美人照”转化到欣赏优秀的肖像画等等。此外,学生的各种“表现欲望”也可以通过富有个性的视觉形象得到满足,只要我们抓住机遇,适时引导,选择好正确的“表现形式”,是能够起到很好教学效果的。
总而言之,在美术教育中,我们要正确地对待学生的个性,保护学生的个性,注重对学生进行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的个性素质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知识上的综合力,组织上的凝聚力,思考上的催生力,争议上的拔乱力”,这样,才能发现并拓展学生内心深处的潜力,塑造鲜明的健康的个性,唤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