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右文化概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陇右文化概论

论文

学院:生化学院

班级:10级化工班

姓名:王金

学号:20102090130

陇右文化的影响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摘要:陇右文化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扮演重要角色,影响深远。陇右文化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与西域文化相比较,它具有更多的汉文化特征;与三秦文化进行比较,它又更多地含有少数民族文化的成分。陇右文化是从三秦文化到西域文化整个西北文化带的中间环节,它联系着两方又自成体系。一旦具备适宜文化发展的条件,各种形式的文化都有可能在这里发芽。这种文化优势,既促进了陇右文化的发展,又为三秦文化和西域文化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所以,陇右文化又带着复杂的民族色彩和过渡性特征。多元融合的陇右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缩影。它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熔炉,既有浓郁的异国情调又不乏亲切熟识的中原风格。陇右文化对唐传奇的影响在地域文化与文学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必须加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关键词:陇右文化奇葩地位影响

正文:

1.陇右文化的来源

陇原大地作为黄河流域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人类开始迈入文明门槛的时候,地域文化就以其鲜明的风和较高的水准而兴起,并在中国早期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华夏文化发展为汉文化并形成汉文化圈的漫长历史进程中,陇右文化始终伴随着汉文化的扩散吸引而趋同;又因人口流动,民族迁移,统一与分裂的波动而趋异。陇右文化依赖地域之便,东与属于中原文化的三秦文化唇齿相依,使汉文化得以流传发展,加快了陇右文明的进程;陇右地处中西交通的要道,西与属于沙漠、草原类型的西域文化毗邻,少数民族文化、外来文化正是在这里得以与汉文化碰撞、交流、融合。可见,陇右作为黄河上游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是中原与周边政治、经济、文化力量伸缩进退、相互消长的中间地带。因而成为中原文化与周边文化,域内文明与域外文明双向交流扩散,荟萃传播的桥梁。陇右文化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与西域文化相比较,它具有更多的汉文化特征;与三秦文化进行比较,它又更多地含有少数民族文化的成分。陇右文化是从三秦文化到西域文化整个西北文化带的中间环节,它联系方又自成体系。一旦具备适宜文化发展的条件,各种形式的文化都有可能在这里发芽。这种文化优势,既促进了陇右文化的发展,又为三秦文化和西域文化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所以,陇右文化又带着复杂的民族色彩和过渡性特征。多元融合的陇右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缩影。

2.陇右文化的内容

陇右大地--民族的根源。在远古传说时代,人们相传伏羲画八卦,兴嫁娶,创乐器,使文化的传播得以典籍相传,以图象相传,以祭祀相传。有传世的伏羲祠庙遗址,民俗风情代代相传。另外传说如皇帝,女蜗等,一脉相承。作为民族的根源,陇右的传说已经成了约定俗成的信仰。陇右文化不单是地域文化,更是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有了信仰,很多人便有了精神之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得其有了区分是非曲直真美,假恶丑的依据与佐证。传说在人们心里刻上深深的烙印,影响长远。

3.陇右文化的文学价值

陇右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朵奇葩,诞生在最需绿色滋润的黄土地上。陇右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渊源之一。《诗经》中《驷驖》、《车邻》、《小戎》、《蒹葭》等,均描写秦人东迁前在天水一带的活动。产生于公元前500年左右天水地区的秦石鼓文,已刻有四言诗十首、465字之多。天水放马滩出土的“志怪故事”秦简,说明早在战国末,陇右已出现了志怪小说。可见,陇右不但是中国诗歌的多源发祥地之一,也是石刻文学和志怪小说之祖。

陇右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右经籍考》、《陇右著作录》、《陇右方志录》、《陇右金石录》等,共收文献3000余种、诗10000余首、文8600多篇,刊载陇右作家2000余人。其中,秦嘉、赵壹、王嘉、权德舆、李梦阳、胡缵宗都堪称大家。临夏《花儿》等口传文学数量在10万首以上。因此,陇右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陇右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是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总体结构。在黄土地上孕育并经历代各民族不断创造和传承的陇右文学,带着北方民族特有的生命力和朴野,将中国文学的地图向西北拓展。二是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在特质。陇右文学为中国文学北雄南秀、异轨同奔的历史走向增加了驱动力。陇右人写边塞诗,无苦涩相,而多有奔放、从容之风度。“阴山铁骑角弓长,闲日原头射白狼。青海无波春雁下,草生碛里见牛羊”(《河湟书事》)。抒情身份的主客移位,使全诗情调尽变,于旷远辽阔中露出几份田园诗的情调,从而改变了中国文学的内在特质。三是为中国文学注入新鲜血液。讲经文、变文、诗话、曲子词、话本、传奇、小说等俗文学都是先盛行于陇右次流行于中原,改变了当时文学发展的方向,如讲唱文学与古代白话小说之发展就是一例。

陇右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和演变过程中,孕育和形成了极富特色和美感的文化旅游资源。陇右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多样,主要有遗迹遗址、古建筑和民俗风情。其中,以别具风格的远古文化、石窟壁画艺术、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民居文化等最具代表性,并构成了独具特色和人文价值的陇右文化。

在陇右留下了伏羲、女娲、黄帝和西王母等人文中华人文始祖的种种神话、传说和名胜古迹。大地湾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特别是人面鲵鱼纹彩陶瓶和人面变体鲵鱼纹彩陶瓶,是我国最早的龙图,为珍贵的原始艺术精品。相传西王母诞生于泾川回山,轩辕黄帝曾问道广成子于崆峒山,又与中医鼻祖岐伯论医,开启了道教文化和中医学的先河。附属于这些人文始祖的文化信息和事迹,与陇右地区数量繁多、内涵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交相辉映。

以麦积山石窟为代表的陇右石窟有别于其他地方的石窟。首先,陇右石窟造像多用石胎泥塑、彩绘,并且窟壁上绘满壁画,石窟显得绚丽多彩。其次,石窟造像逐步摆脱了印式健陀罗样式的影响,创造了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标准的雕塑艺术,体现了西域色彩和外来风格的转型特征。再次,彻底地世俗化和浓厚的生活情趣是陇右石窟艺术的又一显著特征;造像中的佛、菩萨弟子,从脸型、神情、身段、服饰,都是活脱脱的中国人;石窟壁画反映出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特征,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都有独创性。在陇右的黄河、渭河及泾河流域,分布有大中小石窟20余座。

4.陇右文化的本质与核心

在多元的文化中,陇右文化的本质则是文化服务于人民群众。其核心的文化价值取向方面,陇右文化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样的文化不会被人类和历史遗忘,而是被传承和发扬。陇右文化同时赞美劳动,表现劳动光荣的思想,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追求和平的生活,例如佛像的意象,虔诚而祥和,安定而静远,陇右文化给人类留下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所需和精神所需。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社会需要人们来生活。陇右文化所表现得到不光是物质文明,而且是精神文明层面的社会意识形态。

结论:

陇右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我们要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必须上升到一个全民族的高度,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陇右传统化就是“精神的氧气”,毕竟“树的影子拉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我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我们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以实际为主,在分析、综合文化发展态势与走向之后,我们应该沉着冷静科学思考,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定决心,进行社会实践。从多角度、全方位下手,继承文化血脉,发扬文化精髓。使文化建设稳定积极健康、向上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时修正,进行思考,再行实践。处理好想与做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发扬文化。

参考文献:

[1]漆子扬.伏羲生地考释[J1.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4).

[2]范三畏.伏羲文化与李氏文化的关系[J].西北师大学报,2004,(9).

[3]杨焕亭.秦文化的主要特征[N].成阳日报,2006-01-09.

[4]王学理,梁云.秦文化[M]//荀子.强国.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5]刘夫孔.简述甘肃昔日之辉煌[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