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物理发展简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因斯坦公式 (1)
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一部分消耗 在电子逸出功,另一部分变为光电子的动能。
hv Em 1 2 m0vm 2
电子动能 脱出功
光电效应的解释
截止频率ν 0(红限)- 只有当入射光频率ν >ν 0时, 电子才能逸出金属表面,产生光电效应 遏止电压 - 初动能及反向遏止电压与ν成正比 效应瞬时性 - 电子吸收光子时间很短,只要光子 频率大于截止频率,电子就能立即逸出金属表面, 无需积累能量的时间,与光强无关
海森堡甚至对玻尔的旧量子论提出了怀疑, 他指出 “ …电子的周期性轨道可能根本就不存在。直接观 测到的, 不过是分立的定态能量和谱线强度, 也许还 有相应的振幅与相位, 但绝不是电子的轨道。唯一的 出路是建立新型的力学, 其中分立的定态概念是基本 的, 而电子轨道概念看来是应当抛弃的。” 因此,基于上述原则,海森堡在论文中只考虑了 光谱线频率和决定谱线强度的振幅等可观察量。
h En Em
发射过程
量子化条件和玻尔能级
L n (n 1,2,3,)
L me vr n 2 2 v e m e 2 r 4 r 0
2 2
40 2 2 n rn 2 me e 2 e 1 vn 40 n
( RH 13.6eV)
n 1,2,3,; n n 1, n 2, n 3, n=1, n =2,3,4,… 紫外区,赖曼系 n=2, n =3,4,5,… 可见区,巴耳末系 n=3, n =4,5,6,… 红外区,帕邢系
卢瑟福的原子模型
卢瑟福的有核模型
原子中的正电荷集 中在占原子大小万 分之一的小范围内.
玻尔的氢原子模型
原子的稳定状态,即定态只可能是某些具有一定 的分离值能量(E1, E2, E3,…)的状态。
原子处于定态时是不辐射的。
由于某种原因,电子可以从一个能级En跃迁到另 外一个较低(高)的能级Em 。此时,将发射(吸收) 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为
例如,当量子数很大时,原子中电子的相邻轨道比 较接近,它们的绕转频率几乎相同,根据经典电动 力学,这时发光频率应当等于电子的绕转频率。这 种量子数很大,且以普朗克常数h表征的分立效应 不明显而接近连续的极限时,应当适用经典物理学 的描述。 对应原理一直是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的 一重要的个指导思想,至今也是量子力学中的一 个指导性原则**,正是在对应原理的指引下,在 1925年的夏天,海森堡创建了量子力学的第一种 数学程式---矩阵力学。
得正电荷,而带负电的板在光照射下失掉其负电荷。
J.J. Thomson, 1899,阴极射线由电子组成
光电效应的历史 (2)
Phillipp Lenard, 1902,金属在紫外线照射下发 射电子 Albert Einstein, 1905,光量子假说 Robert Andrews Millikan, 1916,验证爱因斯 坦的光电效应量子公式,并精确测定了普朗克常 量。
量子物理学的三大最基本的假设
能量量子化 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微观粒子状态变化具有定态跃迁性质
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也因此被公认为旧量子论之父。
二、高级阶段--量子力学建立与完善期(1925-1930)
追随玻尔的定态跃迁理论和1916年玻尔提出的 对应原理**,将其应用范围由氢原子扩展到复杂原 子体系,最终导致1925年海森堡矩阵力学形式的 量子力学的建立; 沿着爱因斯坦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发展,直接导 致1924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以及1926年薛定谔 波动力学(以薛定谔方程为代表)形式的量子力 学的诞生;
“动力学理论断言,热和光 都是运动的方式。但现在这 一理论的优美性和明晰性却 被两朵乌云遮蔽,显得黯然 失色了……”(The beauty and clearness of the dynamical theory, which asserts heat and light to be modes of motion, is at present obscured by two clouds.)
② 对应原理
把原子作为周期系统来分析
电子动量p
电子坐标x
进一步,描写电子运动的其他力学量,如动能、角 动量等都可以写成x和p的函数,而且力学量之间 的乘法关系不可对易:
xy yx
(海森堡乘法规则)
当海森堡发现这种奇怪的不对易的乘法关系之后 深感不安,他坦率地承认:"xy不等于yx这一事实, 当时对我来说是很讨厌的。我认为在整个方案中这 是惟一的困难,否则我将非常快活。"玻恩开始也难 以理解海森堡的乘法规则,经过几天的冥思苦想, 他想起这正是大学时学过的矩阵的乘法运算规则, 从而认出海森堡的数集就是矩阵元。他认识到了海 森堡论文的重要性,立即推荐到《物理杂志》予以 发表。当时海森堡已到英国剑桥访问去了,玻恩即 刻着手运用矩阵方法为海森堡的理论建立严密的数 学基础。
2 2

me e 1 1 e 1 e 1 2 En me vn 2 2 2 40 rn 80 rn 2 40 n
玻尔能级
R En 2 n
me e R 2 13.6eV 2 40
2 2
理论值和里德伯常数一致
1913年,N.玻尔(18851962)提出定态跃迁假设, 建立了原子中电子运动的量 子理论,成功解释了氢原子 光谱结构。
氢原子光谱-棱镜光谱仪
Red Prism Slit Blue Source
Screen
氢原子光谱
里德伯公式
里德伯公式
1 1 1 ~ RH 2 2 n n
量子物理发展简史
量子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本讲简要回顾量 子物理学产生、 发展到完善过程 中一些标志性事 件和代表人物, 试图给出量子力 学理论体系的发 展脉络。
量子物理学的发展阶段
旧量子论时期 量子力学的创建与完善时期 量子力学向纵深发展
旧量子论时期
《在热和光动理论 上空的19世纪乌云》
pq qp I i
(I为单位矩阵)
1925年底,玻恩、约丹和海森堡合作发表论 文《关于量子力学Ⅱ》,把以前的结果推广到多自 由度和有简并的情况,系统地论述了本征值问题、 定态微扰和含时间的定态微扰,导出了动量和角动 量守恒定律,以及强度公式和选择定则,还讨论了 塞曼效应等问题,从而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文 章全面阐述了矩阵力学的原理与方法,宣告新的量 子力学—矩阵力学诞生了。
但是当时的物理学家几乎都不熟悉矩阵运算,因此这 方面的困难重重。几天后,玻恩见到两年前的助手泡 利,表示希望他来同自己合作攻下这个难题,出乎意 料的是,已经由于提出“不相容原理”等贡献而变得 出名的泡利反应冷淡。一次偶然的机会,玻恩遇见了 年轻的数学家约丹,请求合作。约丹正是这方面的内 行,欣然应允。1925年9月,玻恩和约丹联名发表了 《论量子力学》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们不仅采用了 海森堡的方式,把广义坐标q 和广义动量p 用矩阵表示, 而且从量子化条件出发,利用对应原理,得出q 和p 的 对易关系(称为“强量子条件” )为
就好像把 x 变成 2 x 一样, 我们经常需要把 (x, y) 变成 (2 x + y, x - 3 y) 之类的东西, 这就叫做线性变换。于是才想 到定义矩阵乘法,用于表示一 切线性变换。几何上看,把平 面上的每个点 (x, y) 都变到 (2 x + y, x - 3 y) 的位置上去, 效果就相当于对这个平面进行 了一个“线性的拉扯”。
海森堡矩阵力学的创立
当物理学家试图解决原则性 难题时,必须考虑的是可观 察量 ——爱因斯坦
《论运动学与力学关系的量子理论再解释》
在这篇论文中,海森堡有两个基本的观点: ① 可观察性原则 这个原则要求, 在理论上应该抛弃 那些原则上不可观测的量, 而直接采用可以观测量来建 立理论。对于原子结构这个微观系统海森堡认为“ 电 子在原子中的轨道是观察不到的(因而缺乏严格的物 理基础), 但是从原子发出来的光, …., 则我们可以直 接求出其频率及振幅。知道了振动数(频率)和振幅的全 体, 那就等于是在迄今的物理学中知道了电子的轨道。”
1905年,A.爱因斯坦提 出光量子(光子)假说,成 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在此 基础上,于1909年进一步提 出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
光电效应的历史 (1)
H来自百度文库R. Hertz, 1886,在用莱顿瓶放电的实验中,当紫外线照
在火花隙的负极上,放电比较容易发生。
W. Hallwach, 1888,清洁而绝缘的锌板在紫外线照射下获
由于弱光的能量相当小,因此在弱光的条件下, 电子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逸出。 入射波的能量将由上百万个电子分享。
爱因斯坦光子假说
电磁场和物质相互交换的能量不是连续分布的 , 而是集中在一些叫光子(或光量子)的粒子上。 光子仍保持频率及波长的概念。 光子的能量E正比于其频率
E hv
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广义相对论)
论运动学与动力学关系的量子理 论再解释,海森堡,1925 关于量子力学I,波恩和约当, 1925 关于量子力学II,波恩、海森堡和 约当,1925
矩阵 力学 奠基 之作
史称“一人文章”、“二人文章”、“三人文章”
返回
测不准原理
德布罗意和物质波
德布罗意
1892年出生于法国的贵 族家庭,其家族为法国王朝效力了二 百多年,其父曾任法国的财政部长, 其兄莫莱斯.德布罗意是一位研究X射 线的知名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大学时 学的是中世纪历史,获巴黎大学文学 学士学位。出于对物理学浓厚的兴趣,大学毕业后转 攻理论物理,师从物理学名家朗之万,在后者的指导 下攻读博士学位。由于提出物质波理论荣获1929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0年4月27日 伦敦
Lord Kelvin(1824-1907)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光速与参考系的运动无关
黑体辐射
普朗克的观点:
组成黑体的分子、原子视为一系列的电磁振子, 振子的能量不连续分布,只能取某一最小能量值 (称为能量子)的整数倍;
振子(黑体的分子、原子)辐射或吸收能量时, 只能是能量子的整数倍,或者振子的能量是一份一 份的辐射或吸收,即振子能量变化也是不连续的。
对应原理
对应原理是玻尔在研究氢原子问题时提出来的。 在大量子数极限下,量子理论的结果应当趋近于经典 物理学的结果,或者说“量子理论和经典理论有形式 上的相似”。 ---对应原理
量子力学理论可以成功的描述微观世界的物体(例如原子 以及基本粒子),而宏观的物体(例如弹簧、电阻等)则可以 用经典力学和经典电动力学所描述。矛盾在于,同一个物理世 界,仅仅因为物体大小的不同,就需要不同的两个理论来描述, 这显然是荒谬的。这一矛盾就是玻尔阐述对应原理的初衷,即 在系统“大”的情况下,经典物理学可以认为是量子物理学的 一个近似。
外光电效应
真空管
光照射某种物质,致使部分电子逃逸
物质表面。这些电子被称为光电子。 光电倍增管 (Photomultiplier)
经典麦克斯韦尔理论的推论
相比与蓝光,红光具有更长的周期,因而红光与 电子的相互作用时间更长,这使得红光比蓝光更 容易使电子逸出。
若入射单色光的光强增强,则会有更多的电子逸 出,且这些电子的能量也相应增大。
经典物理学的信条之一就是一切过程和一切物理 量都是连续的,连续性又是微积分的核心思想,而 微积分是处理物理问题的基本数学工具。微积分的 发明人莱布尼兹(1646年-1716年)曾明确指出:如果我 们对连续性原理提出疑问,那么世界将会出现许多 间隙,而这条间隙就会将这条具有充分理由的普遍 原理推翻,结果迫使我们不得不乞求奇迹或纯粹的 机遇来解释自然现象了。普朗克引入不连续的能量 子突破了经典物理的连续性原理。正是这一点被认 为是量子物理学诞生的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