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经济学、工商管理。

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贯穿研究的全过程。

文献不仅为选题提供依据,选题以后必须围绕选题广泛地查阅文献资料,能否正确的掌握文献检索方法,关系到研究的过程、质量以及能否出成果,因此必须掌握文献检索的技能。

了解和掌握文献的分类及其特点,是迅速有效地查找所需信息的必要前提。

(一)文献的类型
1. 按内容性质分,可分为一级文献、二级文献、三级文献:
一级文献,即原始文献,是由亲自经历事件的人所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材料和各种原著。

如图书类的专著、研究报告、产品样本、论文、报刊、政府出版物、档案材料、会议文献等出版物和非出版物。

这种文献是我们搞好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对研究工作有很大的价值。

二级文献,指对一级文献加工整理而成的系统化、条理化的文献资料。

如索引、书目、文摘以及类似内容的各种数据库等。

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的特点。

这种文献是十分重要的检索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研究所需要的资料。

三级文献,指在二级文献的基础上对一级文献进行分类后,经过加工、整理而成的带有个人观点的文献资料。

如数据手册、年鉴、动态综述述评等。

这类文献综合性强,具有浓缩性和参考性等特点。

2. 按信息载体分,可分为印刷型、缩微型、音像型和计算机阅读型:
印刷型是一种以纸为载体的出版物,如图书、报刊画册,图书,包括教科书、参考工具书、专著等,其优点是内容成熟、系统、可靠,缺点是出版周期长,内容往往陈旧。

这些图书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图书目录,利用《全国总书目》和《全国新书目》以及按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进行查阅。

计算机阅读型资料是信息时代特有的信息资源,包括光盘、新闻组、BBS、WWW等,具有信息量大、内容新、获取方便等特点。

(二)文献资料的收集方法
1. 查找文献的步骤
即利用一般的检索工具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

一般有以下步骤:
(1)分析研究课题在检索之前先要分析检索的课题,一要分析主题内容,弄清课题的关键问题所在,确定检索的学科范围;二要分析文献类型,不同类型的文献各具特色,根据自己的检索需要确定检索文献类型范围;三要确定检索的时间范围;四要分析已知的检索线索,逐步扩大。

(2)确定检索工具正确地确定检索工具,能使我们在浩瀚的文献海洋中畅游无阻,从而以最简捷的方法,迅速、准确地获得研究所需的文献信息。

下面介绍几种检索工具。

索引:把文献的一些特征,如书目、篇名、作者以及文献中出现的人名、地名、概念、词语等组织起来,按一定的顺序(字母或笔画)排列,供人检索。

例如国内教育信息常用的索引有上海图书馆编的《全国报刊索引》、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的《中国小学教学论文索引》,许多图书馆都建立了馆藏书查询系统,读者可以通过人名索引和关键词索引很方便地进行查询。

文摘:指论文摘要。

它概括地介绍原文献的内容,简短的摘要,使人们不必看全文就可以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是一种使用广泛的检索工具。

如《新华文摘》、《教育文摘》、《教育卡片文摘》等。

书目:它是将各种图书按内容或不同学科分类所编制的目录不但可以帮助读者选购、检索图书,还可以指点读书门径,如《全国总书目》、《中国丛书综录》。

参考性与资料性工具书:它的范围很广,除以上三类外,均可属此类。

如辞典、百科全书、年鉴等。

内容丰富,可靠性实效性强,观点新颖,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计算机和互联网: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等对文献进行查询
(3)确定检索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检索方法:
顺序查找法:从课题研究的起始年代开始往后顺时查找,直到近期为止,这种方法查全率高,但费时。

回溯查找法:这是利用某一篇论文(或专著)后面所附的参考资料为线索,跟踪追查的方法。

这种查找方法在检索工具不齐全,对课题不熟悉或不需做深入研究的情况下是可取的,是一种针对性更强、更直接、效率更高的文献查阅方法。

但应注意要查阅权威性的标准参考源。

循环查找法:利用现有工具书查出这一段时间内的一批文献,再利用回溯查找法,查出没有检索工具的那一段时间的文献方法。

中学教师因图书检索条件有限,适合利用这种方法。

即期积累法:为尽可能及时全面地掌握文献,教师要引导学生除了在研究课题的前后突击查找文献外,还应注意平时的日积月累,养成经常阅读的好习惯。

即从现刊中查找与自己课题有关的信息,也能够使学生懂得科学研究要把握最新的动态,及时了解别人在做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使自己少走别人已经走过的弯路,保证自己的研究处于比较领先的水平。

计算机检索:计算机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成为当今最为理想的信息检索工具。

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了最早的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计算机
信息检索也迅速发展,如今已成为广泛使用的信息检索手段。

检索形式有光盘、Internet 检索等。

与传统的手工检索相比,计算机检索有以下优点:
检索速度快。

使用计算机在课余的几秒钟内完成对几万甚至几千万的数据的处理,同样的检索如果用手工方法可能需要一个月。

检索范围大。

它可以同时对跨越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数据做检索。

检索途径多。

计算机的数据库能提供十几种甚至几十种的检索工具,还可以使用逻辑的方法把他们组合起来使用,非常灵活。

可以同时检索多个数据库。

计算机可以把几个数据库同时打开供检索,并且可以去掉其中重复的数据。

可以立刻得到原文。

由于早期的检索系统大多提供索引、文摘等二级文献,有时我们不得不再去寻找原文即一级文献。

现在使用计算机全文检索系统,当场就能看到全文,并且根据需要还可以打印出来。

(4)确定检索途径
现在我们常用的检索途径主要有4种:
书名或篇名途径。

是专业人员把文献的名称按照一定的排检方法组织起来后形成的检索系统。

用户只要知道文献的名称,就可以查找到原始文献。

作者途径。

是专业人员把文献的作者按照一定的排检方法组织起来后形成的检索系统。

它比较适合对于某一特定作者所著文献的查找。

分类途径。

是专业人员把文献的名称按照学科自身的体系组织起来的检索系统。

它比较适合对某一特定学科中特定类别文献的查找。

主题途径。

这是专业人员根据文献的主题词组织起来的检索系统。

由于文献主题词有一个或几个,因此这就为用户提供了较为宽阔的检索途径,尤其是使用计算机检索文献的时候,利用搜索引擎,按照主题词去查找特定的文献,其效益更加明显。

获取原始文献。

按照利用检索工具查找的文献线索,获取到原始文献。

建文献目录。

这是查阅文献的最后一步。

把阅读参考过的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叫做文献目录。

文献目录一般是附在文章最后。

包括:作者姓名、书刊(论文)名、出版社、出版时间、地点等。

2. 文献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形式,资料的积累有两种形式:一是笔记式,二是卡片式。

笔记式即对原文进行的摘录或摘要。

相比较而言,卡片式便于携带、分类,归纳、查找和使用。

附:摘要卡片的参考模式
分类(代码或文字)
主题:
对所摘文字的概括
参考:
对所摘文字的说明、评价或联想到的东西及灵感
摘录的内容和来源:
作者、书名或篇名、出版社或报刊名、出版时间或卷期页码
3. 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目录的建立
撰写研究报告引用别人的材料、数据、论点文章要注明出处,这既反映研究者的严肃的科学态度,体现研究报告的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尊重别人劳动的表现。

引文注释分为页末注(脚注)、段落后注或篇后注、文内注和书后注四种。

页末注是在本页文章的下端,与正文之间划一横注线,线下方的注释;段落后注或篇后注是在段或篇后编一个顺序,使用“注1”、“注2”加以注释;文内注一般用小号字体,穿插在引文后边;书后注,就是把注释安排在全书的最后。

注释内容包括作者姓名、文献标题(加书名号)、书刊名称、卷数、册数、出版社名、出版日期、地点、页码。

重要论文后还附有参考文献,每一个参考文献要注明作者姓名、文献标题(加书名号)、书刊名称、出版社名、出版日期、地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