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洪灾害总结评估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洪灾害总结评估报告

山洪灾害总结评估报告【1】

一、20XX年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

20XX年我国多灾并发,重灾连发,灾害强度大,影响范围广,人员伤亡多,城镇受灾重,重复受灾、贫困地区受灾比例高,农业损失、民房倒塌和基础设施损毁严重。

特别是年初北方大部严重寒潮冰雪、西南地区严重秋冬春连旱、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强震、汛期南方地区连续多次严重暴雨洪涝、8月8日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数次重特大自然灾害,造成伤亡人数之多、灾情之重、救灾和恢复重建难度之大历史罕见,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经核定,20XX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3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7844人,紧急转移安置1858.4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3742.6万公顷,其中绝收面积486.3万公顷;倒塌房屋273.3万间,损坏房屋670.1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339.9亿元。

综合判断,20XX年是近20年来仅次于xx年的第二个重灾年份,其中青海、甘肃、云南、四川、陕西、吉林、新疆、江西、湖南、贵州等省(自治区)灾情较为严重。

二、自然灾害应对工作评估

20XX年,面对罕见的自然灾害,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夯实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在抗灾救灾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

本、把受灾群众生命放在第一位,灾后迅速组织开展抢险救援、灾害救助、医疗救治等工作,及时、高效、有序地应对了西南旱灾、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南方暴雨洪涝等重特大自然灾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切实保障,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得到尽快恢复,灾后恢复重建进展顺利,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组织领导方面。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灾救灾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各项防灾减灾和抗灾救灾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为防灾减灾和抗灾救灾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在中央层面,各有关部门切实履行防灾减灾和抗灾救灾综合协调职能,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国家减灾委、国家防总先后两次召开联席会议,对防灾减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国家防总、水利部先后召开全国防汛抗旱电视电话会议暨国家防总全体会议、全国水库安全度汛视频会议、全国防台风工作视频会议等,科学研判形势,提前部署各阶段防汛抗旱和抢险救灾工作。

国土资源部组织88名专家长期值守18个重点省份,派出150名专家协助各省市开展排查巡查,全面推进汶川和玉树地震区、三峡工程库区等重点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交通运输部大力推进非水网地区水上搜救机构建设,全面落实“保畅通、保运输、保安全”各项措施。

农业部召开全国草原防火工作会议,部署草原火灾防控工作,

落实防灾增产和抗灾减损措施。

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国家林业局组织召开全国森林公安森林

防火工作会议、重点省区森林防火工作座谈会、春季沙尘暴灾害应急工作会议等,研究部署森林防火、春季沙尘暴应急等工作。

中国地震局会同有关部委,检查各地、各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全

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精神等情况。

中国气象局召开了汛期气象服务动员电视电话会议、4次气象

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以及18次专题会议,对全年气象服务工作进

行安排部署。

国家海洋局积极开展海冰灾害防御工作,于汛前召开海洋灾害

应急管理工作动员会,组织开展海洋防灾减灾专项检查,督促指导沿海各地做好汛期海洋防灾减灾工作。

各地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和抗灾救灾的组织领导。

在地方层面,“4?14”玉树地震和“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青海、甘肃两省分别及时成立了救灾指挥部,全面统筹指挥协调抗灾救灾工作。

云南省成立了省抗旱救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地方

统一领导、省军区牵头协调、各部队通力合作”的抗旱救灾指挥协调机制。

地方减灾协调机构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截至20XX年底,河北、山西、内蒙古等22个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青岛、宁波2个计划单列市已经成立了减灾委员会,上海、浙江、河南、广西、青海5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深圳市成立了减灾救灾综合协调机构。 295个地市、2342个县(市、区)成立了减灾委或减灾救灾综合协调机构,分别占全国总数的88.6%和81.9%。

各大流域防汛抗旱指挥协调职能进一步完善,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南、广东、重庆等省(直辖市)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组织指挥体系,防汛指挥机构延伸到乡镇。

(二)机制建设方面。

各地区、各部门围绕防灾减灾和抗灾救灾工作,大力加强应急联动机制建设。

天津市加强地方政府与军队在抢险救灾工作中的协调组织和协同指挥,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积极推进东北四省区应急管理协作机制建设,河北、辽宁、山东、河南等省建立了北方搜救区域联动合作机制,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签署了《苏鲁豫皖四省应急管理合作协议》,中南五省(市)签署政府地震应急协作联动协议。

云南省建立抢险救灾军地联动长效机制,省民政厅与成都军区昆明指挥所签订了《军地联合抢险救灾使用直升机工作机制》。

(三)法规建设方面。

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围绕建立防灾减灾和抗灾救灾长效机制,加紧研究、制订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民政部大力推进《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制订工作,条例已于20XX 年7月8日由国务院正式公布,并于9月1日起施行,填补了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法规空白。

中国地震局组织修订了《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和《地震应急救援管理条例》。

国家海洋局推动制订《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

国土资源部制订下发《应急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方案》,交通运输部组织制订《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水利部起草完成我国首部《全国抗旱规划》,编制并启动全国1836个县级山洪地质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牵头组织编制了全国山洪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

林业、气象、海洋等部门结合自身职能相继制订行业应急管理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减灾救灾法规配套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四)预案建设方面。

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应急演练,取得显著成效。

民政、农业、林业、地震、气象等部门着手修订《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全国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国家扑救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中国气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