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且着重地提出了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
那次会后,改革主要在农村进行,收效十分显著。
短短数年,农村巨变,各业兴旺,气象一新。
只有坚决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才能把经济搞活,把生产搞上去,才能使人民富裕,国家繁荣。
现在我们面临的任务,是在继续深入搞好农村改革的同时,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坚决地系统地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当时我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这次会议标志着改革由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的新局面。
会议时间: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内容:全会分析了我国当前的经济和政治形势,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一致认为:必须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要求,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以利于更好地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重要决策:《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关于召开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决定》
意义:这次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不但向全党、全国人民展示了全面改革的蓝图,而且对于城市改革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提出了系统的意见和措施,把城市改革这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工程具体化了。
贯彻执行这个决定,既使农村改革同城市的改革配起套来,又使城市的各项改革在统一的方向下成龙配
套,互相协调。
这是搞好全面改革的重要保证。
《决定》在许多问题上,特别是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这些大问题上,冲决“左”的思想束缚,打破旧的传统观念,抛弃长期视为正宗的清规戒律,澄清在许多人中间存在的模糊认识。
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我们将创立的经济体制,既与资本主义模式根本不同,又与某种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大有区别,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重大记事:
一九八五年
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决定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6月1日国务院批转国家物价局《关于价格改革出台情况及稳定物价措施的报告》。
《报告》说,截至5月20日,各地生猪收购价格均已放开,猪肉的销售价格已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放开,牛、羊、禽、蛋、水产品的价格也已放开。
10月23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时代公司组织的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谈话时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一九八六年
1月8日我国第二大汽车工业基地———第二汽车制造厂建成,验收合格。
12月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提出,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可积极试行租赁、承包经营。
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要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
各地可以选择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
评析:
这次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不但向全党、全国人民展示了全面改革的蓝图,而且对于城市改革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提出了系统的意见和措施,把城市改革这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工程具体化了。
贯彻执行这个决定,既使农村改革同城市的改革配起套来,又使城市的各项改革在统一的方向下成龙配套,互相协调。
这是搞好全面改革的重要保证。
这次全会通过的《决定》,表明我们党对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这在理论上是一个突破,为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作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