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问题及对策
承德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承德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耀军Z h i f u j i n g y a n一、承德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1、优越的区位及自然条件承德县南邻京津,北接辽蒙,总面积3648平方公里,总人口42.4万,是河北省农业大县。
全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3℃,年降水量542.2毫米,无霜期189天,适宜蔬菜、食用菌、果品等作物生长,目前承德县利用其自身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自然条件,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2020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6万亩,蔬菜产量15.1万吨,食用菌产量21.5万吨,新栽果树2.1万亩。
2、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布局承德县立足资源优势,加快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做大做强菌菜业、做大做优林果业,推进农产品布局调整、优化,打造了菌菜、果品等一批集中连片的特色农业主导产业生产基地。
近年来,全县建成百亩以上蔬菜示范园区70个,百亩以上食用菌生产基地22个,百亩以上标准化苹果种植园区133个。
特别是“承德国光苹果”已成为河北省首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荣获“中国优质苹果金奖”和“中华名果”荣誉称号。
3、创新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承德县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社,大力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
截至2020年底,全县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63家,实有入社成员0.8万户,带动农户1.8万户,已经成为全县农村重要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一大批蔬菜合作社、水果合作社和食用菌合作社等形式多样合作社的覆盖范围已从本村本乡向跨乡镇、跨县域拓展。
二、承德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农业资源条件和环境约束增强全县人多地少,水、土等资源供应不足,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
全县人均耕地1.17亩,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1/3,随着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目前全县人均水资源量1000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的50%,农业节水任务艰巨,后备资源不足已经制约了全县现代农业的发展。
同时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严重,需下大力推进清洁生产。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促进农业的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农业示范区的定义、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建设的关键要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业示范区的定义农业示范区是指通过科学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以一定的规模和区域为基础,整合资源,提供农业科技服务,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
农业示范区是现代农业的典范,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二、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必要性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可以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示范区的示范作用,农民可以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 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可以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
通过示范区的引领作用,可以吸引更多的农业企业和农民参与现代农业产业,推动农业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
3. 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示范区的示范作用,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稳定。
三、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关键要素1. 先进的农业技术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需要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
包括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机装备等方面的技术。
通过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2. 综合的农业产业链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需要建立完整的农业产业链。
包括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有机衔接。
通过产业链的建立,可以实现农业产业的协调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3.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需要建立健全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包括农业科技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农业科技信息的发布和传播等方面的服务。
无锡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无锡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习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现代农业园区是指农业生产与生态、社会、经济相同步的农业成片区域,要求基础设施现代化、机械作业专业化、农技普及化、生产经营管理社会化,它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施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的基础。
现代农业园区是传统农业迈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涌现出的一种科技与农业相结合的经济组织形式,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农业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
一、无锡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类型及特点无锡近些年来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强化领导、加大投入、科学布局、突出重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至2014年底,全市已建成各类农业园区128个,其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6家,市级现代农业园区30家,全市农业园区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达到45%。
1.无锡现代农业园区主要有四种发展类型一是政府主导型。
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公司管理,企业经营。
如无锡高科技农业示范园、无锡台湾农民创业园、宜兴外向型农业示范区、鸿山都市农业示范园等;二是工商资本主导型。
政府指导、以工投农、企业建设、科技引领。
如阳光农林生态园、红豆杉科技产业园等;三是社会资本主导型。
政府引导、业主建园、产销一体、专业经营,如江阴璜土现代农业园、江阴霞客现代农业园、锡山绿羊生态农业园、日资向山兰园等;四是合作经济主导型。
政府扶持、农民合作、协会管理、共同富裕。
如阳山水蜜桃科技产业园、月城双泾生态果园、蠡园葡萄产业园、宜兴吊瓜产业园等。
2.无锡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特点一是基础设施现代化。
农业生产装备条件、设施建设水平明显改善。
锡山农博园、阳光等园区配套建设了连体大棚、节水灌溉、组培中心、检测中心等具有时代特征、高科技、智能化的现代设施。
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农业与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在进入20 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各地把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作为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步伐。
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展农业高新技术项目,已经成为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国家也加大了对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及农业高新技术项目的投入力度,并给予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及扶助资金;国家科技部亦对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制定了长远规划,今后五到十年将是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快速发展时期。
1农业科技园区的内涵及发展现状1.1农业科技园区的内涵农业科技园区,就是在农业科技力量较雄厚、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城郊和农村,划出一定区域,由政府、集体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农户、外商投资兴建,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集农业、林业、水利、农机、工程设施等高新技术为一体,引进国内外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高新技术,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展示现代农业科技为主要目标,对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集中投入、集中开发,形成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基地、中试基地,以此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一种开发方式。
1.2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些农业科研单位,由地方政府出面组织协调,在农业科研力量较强,技术人才密集,经济较发达的城市郊区和农村,划出一定区域,创办农业科技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区。
各地在实施“八五”和“九五”农业计划中,把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作为重要内容,建设热情很高。
据农业部科教司(20XX 年)初步统计,到20XX年为止,我国地市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总数己达到600多个,县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达到20XX年多个。
山东省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开发走在全国的前面。
从1994年以来,山东省政府拿出5亿多元用于农业高新技术开发,扶持建立层次较高的农业科技园区。
据山东省农业厅20XX年的统计,山东省己建立10 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000多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己有果树、花卉、蔬菜脱毒快繁、无公害蔬菜、生物农药、生物肥料、良种包衣加工、肉牛性控及胚胎移植,蛋鸡雌雄变异、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海珍品人工养殖、微机自控灌溉等30多个农业高新技术项目进区开发,有40多个农、林、牧、渔优良品种进区繁育推广,对山东省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了辐射示范作用。
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

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第1章总论 (3)1.1 示范区建设背景 (3)1.2 示范区建设意义与目标 (3)第2章示范区规划与布局 (4)2.1 规划原则与依据 (4)2.2 示范区空间布局 (4)2.3 功能区划分 (5)第3章产业选择与发展战略 (5)3.1 产业选择依据与方向 (5)3.1.1 产业选择原则 (5)3.1.2 产业选择方向 (6)3.2 发展战略与规划 (6)3.2.1 发展战略 (6)3.2.2 发展规划 (6)3.3 产业链构建与优化 (6)3.3.1 产业链构建 (6)3.3.2 产业链优化 (6)第四章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7)4.1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7)4.1.1 建立多元化创新主体 (7)4.1.2 构建多层次创新平台 (7)4.1.3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 (7)4.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7)4.2.1 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7)4.2.2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 (7)4.3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8)4.3.1 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8)4.3.2 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模式 (8)4.3.3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保障 (8)第五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8)5.1 土地整理与改良 (8)5.1.1 土地整理 (8)5.1.2 土壤改良 (8)5.2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8)5.2.1 水源工程建设 (8)5.2.2 灌溉设施建设 (9)5.3 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 (9)5.3.1 农业机械化 (9)5.3.2 农业信息化 (9)第6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9)6.1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与策略 (9)6.1.2 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9)6.2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9)6.2.1 农业面源污染来源及特点 (10)6.2.2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措施 (10)6.3 生态农业模式推广 (10)6.3.1 生态农业模式选择 (10)6.3.2 生态农业模式推广措施 (10)第7章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监管 (10)7.1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10)7.1.1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标准体系 (10)7.1.2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11)7.1.3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 (11)7.2 农产品质量监管与追溯 (11)7.2.1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11)7.2.2 实施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 (11)7.2.3 推广农产品质量监管信息化 (11)7.3 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与推广 (11)7.3.1 加强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 (11)7.3.2 推广绿色、有机农产品 (11)7.3.3 加强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建设 (11)第8章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 (11)8.1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1)8.1.1 构建多元化服务体系 (12)8.1.2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12)8.1.3 加强农产品营销与流通服务 (12)8.1.4 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12)8.2 农业金融服务创新 (12)8.2.1 加强农业金融政策支持 (12)8.2.2 创新农业金融产品与服务 (12)8.2.3 建立农业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12)8.3 农业保险体系完善 (12)8.3.1 加强农业保险政策支持 (12)8.3.2 丰富农业保险产品体系 (12)8.3.3 提高农业保险服务水平 (13)8.3.4 推动农业保险市场化运作 (13)第9章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13)9.1 产业融合模式与路径 (13)9.1.1 产业融合模式 (13)9.1.2 产业融合路径 (13)9.2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13)9.2.1 发展休闲农业 (13)9.2.2 发展乡村旅游 (14)9.3 农村电商与物流配送 (14)9.3.2 优化物流配送 (14)第10章组织管理与政策支持 (14)10.1 示范区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14)10.1.1 组织架构 (14)10.1.2 管理模式 (14)10.2 政策支持与保障措施 (14)10.2.1 政策支持 (15)10.2.2 保障措施 (15)10.3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5)10.3.1 投资估算 (15)10.3.2 资金筹措 (15)第1章总论1.1 示范区建设背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现代农业发展日益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以石总场北泉镇为例

净 化 装 置 , 光催 化 空 气净 化 器 、臭氧 和 空气 负 离 如
子 发生 器 、 家具 吸 附宝等 , 可达 到净 化室 内空 气 的效
果 。( ) 室 内种植 能吸 收有 害气 体 的绿 色植 物 , 3在 不 仅 美化 居室 ,还 可 降低 室 内有 害气 体浓 度 ,如鸭跃 草 、 尾兰 可吸 收 甲醛 , 虎 吊兰会 吸 收氮氧 化物 。4 家 () 具 中放 置一 些 活性炭 吸 附剂 ,也 可降低 室 内的有 害 污 染物 。( ) 住前 进行 污染 物检 测 , 项指 标合格 5人 各
现 代农 业示 范 区 的建设 。
12 现 代 农 业 示 范 区发 展 初 见 规 模 .
目 3 0余 项 , 0 取得 科技 成果 1 2项 , 3 获得专 利 3 2项 ,
吸 引 了涉及 棉花 加工 、 育种 、 农业 机 械制造 等行 业 的
5 家企 业 人驻 示 范 区 , 大 地促 进 了示 范 区节水 0余 极
园 区为 平 台 , 出场 、 、 提 镇 园一 体 化 的模 式 发 展 石 总 场 、北 泉镇 和农 业科 技 园 区 ,以园 区先进 的技 术力 量 、品 牌 和平 台优 势 ,结 合 兵 团 唯 一 的县 级 建 制 镇— — 北 泉镇 的政府 职 能 ,推动 石河 子 总场北 泉镇
疆 至段 移卵 XJG NE E 22第 期 IA GN J0 年 9 N N O K I 1 I N K
5 1
赵新 民 。 冯 ( . 河子 总场 , 疆 石 河子 1 石 新
波0
8 2 1 ;. 团石 河子 国 家农 业科 技 园区) 3 0 12兵 先 进 节水灌 溉 技术示 范 园 、加 工 番茄优 新 品种 繁育
整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现状、经验、问题和建议

整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现状、经验、问题和建议2011年是我市整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试点的第一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大领导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着力科学规划,创新机制,增加投入,狠抓落实,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进展现状今年,我市新建与改造万亩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任务为25个。
截止5月底,全市已开工新建与改造万亩示范区19个,其中蔬菜12个、柑桔4个、葡萄1个、蚕桑1个、食用菌1个。
从进展面积看,目前全市柑桔春植面积1.5万亩,春植葡萄1万亩,新建果园的蔬菜间作面积达80%;已播栽蔬菜118.4万亩,其中设施栽培36.5万亩。
二、要紧经验(一)领导重视是整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保障。
省政府2010年将我市确定为全省整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试点市以来,市委、市政府领导十分重视,成立了整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要紧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定期研究部署,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确保了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有序推进。
春节前、后共召开了3次有区市县党政领导、市级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工作会,对试点建设进行了具体研究与部署,提出了工作要求。
4月中旬,召开了全市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现场会,只参观新建的,不参观往常的,促进了各地产业基地平衡进展。
各区市县着力整合行政资源,建立了条块结合、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明确了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与人员责任。
各区市县委、政府的要紧领导多次亲临现场,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根据今年柑桔产业、蔬菜产业的进展目标与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要求,制定了全年基地进展方案与分季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做到了早规划、早落实。
并对新建与改造的万亩示范区,实行县级领导分片负责制,明确了具体的建设进度,将任务分解到了乡镇、村、社,落实了责任,促进了万亩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
(二)科学规划是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前提。
广西推进农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场 、桂 林 市 金 地球 农 机 大 市 场 、 问题 。
出现经济作物 “ 不 经 济 ”现 象 。 三是 季节 性 结构 不 合理 。市场 经
北 海 水 产 品市 场等 ,在 搞 活农 产
了重要 作 用 。
2 . 农 业科 技 推 广和 创 新 能 力
品流 通 、推 动 产业 化 经 营 中发 挥 不 强。 目前 ,广 西 农业 科 技 推广 济条件下 , 受供求关系影响,“ 物 服 务 体 系 建 设 正 处 于 发 展 阶段 , 以稀为贵” ,从 事( G D P )为 l _ 3 万亿元 ,财政收入 广西 农产 品结 构不 合理 主 要表 现
突破 了一批 制 约 我 区农 业发 展 中 为 1 8 1 0亿 元 ,在 全 国 属 于 中下 为三个方面 :一是粮食结构不合 的关键技术 “ 瓶 颈” 。二 是 农 业 水平。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限制 理 。大 多数 农 民仍 然把 粮食 生 产
I j , G U 西 A N G 嵌 X I N O N G 饥 Y E J I X I E H U A
色农业 的基础 。
局 主 要负 责 人专 程 到农 业 厅 调研 产 、连接龙 头企 业 和开拓 市场 。 4 . 农 业产 业 化 水平 不 高。 目
学位 1 9 1 人 、硕 士 7 8 9人 。 农 业 产前 、产 中 、产后 服 务经 常 约化 、专 业 化 、组 织化 、社会 化 5 . 自治 区高 度 重 视 “ 三农” 跟不 上 ,农 村 合 作经 济组 织 与农 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
雅安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调查研究|四川农业与农机/2023年5期|>>>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雅安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着力补短板、强弱项、锻长板,高起点规划、高规格推动、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现代农业“5+3”产业体系发展要素聚集、梯次有序、成效显著,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川藏铁路第一城、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不断注入新动能、激发新活力、提供新支撑。
1雅安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雅安市坚定不移地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强现代农业“5+3”产业体系。
经过四年持续用力,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效明显。
1.1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体系基本形成雅安市已建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个(四川雅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雅安市名山区成功进入2022年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名山区茶叶现代农业园区、汉源县花椒现代农业园区、天全县冷水鱼现代农业园区被四川省政府认定命名为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雅安市雨城区藏茶现代农业园区被四川省政府认定命名为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宝兴县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汉源县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园区、荥经县茶叶生猪种养现代农业园区、石棉县水果生猪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被四川省政府认定命名为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目前,雅安市已建成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8个、市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6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49个,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园区体系,呈现出梯级提升,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1.2现代农业园区资金投入不断加大近年来,通过不断创新园区投资、建设、运营方式,统筹整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标准农田、产业强镇等项目,综合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招商引资、企业融资担保贷款等政策,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园区建设。
2019年至今,雅安市财政投入近3000万元对市星级现代农业园区进行奖补。
近三年,雅安市中央、省、市、县(区)财政累计投入园区建设资金总额达19.21亿元,引导社会资本38.03亿元、金融资本10.41亿元投入园区建设,“洼地效应”加速形成。
贵州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基于贵阳市、贵安新区的调研

贵州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基于贵阳市、贵安新区的调研孙秋;王天生;何成文【摘要】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是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重点打造“五个100工程”内容之一,要求到2017年示范园区成为贵州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和发动机.为了及时了解农业园区的发展现状、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对贵阳市和贵安新区的农业园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园区建设进展快速,推进有序,在运行机制上有一些创新,但也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41)009【总页数】5页(P218-222)【关键词】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贵州【作者】孙秋;王天生;何成文【作者单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贵阳550006;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贵阳550006;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贵阳55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集中重点打造100个产业园区、100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100个旅游景区、100个示范小城镇、100个城市综合体的“五个100工程”,是贵州省委、省政府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贵州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战略支撑点和发展增长点。
目前,省委、省政府结合各地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共筛选出113个创建点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并制定了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了园区创建工作。
贵州省园区办要求各地发挥山地特色和比较优势,突出园区重点产业培育,优化品种、提高品质、打造品牌,丰富产业内容,延长产业链条,扩大园区产业规模;积极引导农业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参与园区建设,推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配置。
到2017年,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实现规划设计科学、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配套、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含量较高、经营机制完善、产品商品率高、综合效益显著,成为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和“发动机”。
碧江区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碧江区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当前,碧江区正在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碧江区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关键所在。
下面就从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园区管理、资金支持等方面提出对应对策建议。
一、规划布局规划布局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先决条件,只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才能推动园区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碧江区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存在以下问题:1、规划缺乏深度目前,碧江区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还停留在初步阶段,缺乏深度。
应该在规划中加入现代科技农业、特色休闲观光等乡村振兴领域的发展内容,注重与区域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
2、规划脱离实际当前,碧江区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脱离实际,不能满足农民的生产需求和市场的需求。
应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并及时调整规划,确保规划落地。
建议:在规划中注重特色产业的布局,实行“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的产业布局,从而实现特色产业的优化配置。
同时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导力度,以多样化的方式,发挥企业技术优势,推动现代化种植业、养殖业、观光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二、产业发展园区内产业的发展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核心。
产业发展不仅是园区经济繁荣的前提条件,更是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但现实情况表明,碧江区现代农业园区在产业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产业单一化程度较高目前,碧江区现代农业园区的产业仍以传统农业为主,带动产业发展的产业缺乏多样性。
加之多家企业致力于大规模种植大宗农产品,使得市场竞争加剧、产品附加值较低、过度开发耕地等问题逐渐显现。
2、缺乏职业教育的关联政策随着园区产业的快速发展,人才工作也愈加重要。
因此,园区管理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政策,促进职业教育与现代农业园区紧密结合,实现人才、知识和技术传承。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先进经验,引进环保农业、高效种植和高端农产品等产业,广泛吸纳市场需求,建立特色产业标志;同时,加强职业教育,针对现代农业职业技能开办培训班,为当地农村青年带来岗位机会;并探索人才引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等多元化链接,在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同时引领区域经济发展。
海东高原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海东高原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李积善秦建梅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9期李积善,秦建梅(青海省海东高原现代农业园区管理委员会,青海海东 810799)摘要:乐都区农业示范园区成建制整体上划海东高原现代农业园区,对于促进海东市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乐都农业园区在基础设施、人才支撑、管理运行方面等与打造领先全省的市级园区有一定差距,提出了四条对策,共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海东市;农业园区;问题;对策为深入落实青海省委“一优两高”战略,海东市委、市政府决定将乐都区农业示范园整体上划海东高原现代农业园区。
区级园区整体上划市级园区,对于打造领先全省的集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样板和引领带动全市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具有显著的推动效果。
1 建设现状乐都农业示范园区于2008年启动建设,同年10月被省农牧厅、科技厅批准为省级农业示范园区,2010年12月成为国家科技部批准的青海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两大核心示范基地之一。
2013年12月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2014年7月被农牧厅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目前,建成并已运行的富硒果蔬高效种植示范基地3个、3 000头良种荷斯坦奶牛养殖场1家、万头生猪养殖场1家、年产10万t配合饲料加工基地2家,年产10万t生物有机肥生产、生态农业试验、工厂化食用菌周年生产、富硒农产品加工配送、蔬菜工厂化育苗、马铃薯种薯繁育等生产基地各1处,核心区建成面积210 hm2。
2018年完成产值46 564万元,比上年增长11.7%;完成产业增加值25 902万元,比上年增长3.8%。
乐都农业示范园区建设10年来,以规模化种养为支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通过“生产+加工+科技”发展模式,培育形成了种薯种苗工厂化生产、果蔬高效种植、富硒农产品加工、生态养殖等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为加快乐都区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第一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经过调查研究,本文对我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发展进行了共性问题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
关键词:现代农业;规划;科技示范园区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各个地区都在规划所在区域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以此来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形成产业基础,开发优势农业资源、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但是,在规划和发展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存在着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园区建造形式在产业结构上,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遍及缺少有特征、有竞赛实力的产品。
大多数园区所展现的项目及种类类似、缺少特征,存在产业相同的倾向。
在已建成的园区中,一有些的建造项目重复表象也比较严重,如大多园区都建有大面积各类标准大棚和喷滴灌设备。
因为园区建造时间不长,自我堆集、自我开展的才能弱,因此园区对周边农村地区的农业科技转化、推广遍及和信息传达等方面表现的效果有限。
二、运营办理机制与商场不相符一是示范园区是由政府一手包办建立起来,商场化运作机制不健全。
二是园区用行政手法进行办理,尽管设立了有限责任公司,但政府对园区的干涉较多,园区的领导及有关人员是由政府或农业部门委派,办理人员的收入与其地点园区的运营情况没有关系。
三、扶持方针不完善农业示范园区建造缺少一致的宏观指导,扶持方针和配套办法不完善,影响了园区的快速开展。
在园区开发方面,多数农业园区尽管制订了一些鼓舞和扶持办法,但扶持力度不大,难以表现鼓励效果,或许难以遵循下去。
在科技立异方面,亟需出台一些扶持优惠方针,对新技术、新种类引入,风险性科技立异项目给予必定的资金扶持。
在土地流通方面,因为有些农人对土地流通方针不理解,对租借土地等还有思想顾虑,加之有些地方政府的作业不到位,土地流通目前还有很大的艰难,给园区的集约化运营、基地化出产、园区的建造带来必定程度的影响。
浅谈广西“五彩田园”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

广 西 玉林 市 “ 五彩 田园 ” 现 代 农 业 特 色 示 范 区作 慢城 ” 的 目标 打造 成 为 广西 乃 至全 国现代 特 色农 业示 为 第 一批 人 选 自治 区 的广 西现 代 特 色农 业 ( 核心 ) 示 范 区 的示 范 样 板 。其 中 , 中国南 药 园项 目占地 1 . 5 万 范 区l 】 1 , 自2 0 1 5 经 亩 , 总投 资 2 0 亿元 , 成 为 玉 林 市 近 年来 农 业 项 目投 资 济效益 、 社会 效 益 日益 凸显 , 影 响 广泛 深远 。 初 步形 成 之最 。 “ 五彩 田园” 已竣工 完 成一批 项 目, 建成 了“ 五彩
南方 园艺
S o u t h e r n H o r t i c u l t u r e 2 0 1 7, 2 8 ( 2 ) : 1 1 — 1 3
浅谈 广西“ 五彩 田园’ ’ 现代特 色农 业示范 区的发展现状 、 存在 问题与对 策研 究
陆 晓 清 , 莫 良玉 , 莫 豪葵 , 范稚 莲 , 赵 小 兰 , 庄映 红 z
2 0 1 5 年 “ 五 彩 田园 ” l 0 个社 区 的农 民人 均 纯 收人
达到1 1 7 7 5 元, 增长1 6 . 3 %, 其 中工资 收入 9 3 2 5 元, 占全 部 收入 的7 9 . 2 %, 增长2 2 . 5 %; 家庭 经 营 第 三 产业 现 金 收入 2 1 4 6 元, 占全 部 收人 的 1 8 . 2 %, 同 比增 长 1 9 . 3 %, 核 心 区所 在 的鹿塘 村 农 民人 均 纯 收入 高达 1 6 0 0 0 元 。农
( 1 . 广西大学农学院, 广西 南宁 5 3 0 0 0 3 ; 2 . 桂林市蔬菜研 究所, 广西
绥中县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绥中县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崔淑贤 于金成 袁立新 赵 斌 摘 要: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绥中县农业产业发展优势条件,从园区规模、类型、主导产业、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营销市场及营销渠道、科技支撑、社会服务、产业扶贫、产业融合、品牌认证与产品追溯制度等方面分析了绥中县农业园区发展现状,提出了绥中县农业园区发展中存在产业链条尚未形成、科技支撑不够、科研投入不足、科技人才匮乏、科技创新平台尚未健全、园区(企业)聚集度不高、缺少资金支持和土地整体规划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延伸产业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增强科技支撑、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园区;产业融合;科技支撑;创新驱动为进一步摸清绥中县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在促进农业科技示范、成果转化、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农民增收中发挥的作用,找准制约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瓶颈,探索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策略,调研组于2020年7月对绥中县农业园区相关主管部门和具有代表性的6家龙头企业针对园区(企业)发展现状、运行模式、产业开发、科技服务与示范、科技支撑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绥中县农业园区发展现状(一)绥中县农业产业发展优势1.地理位置优越。
绥中地处关内外咽喉地带,素称“关外第一县”,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点县,是辽宁省五点一线环渤海开发战略起点,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区域。
地处东北、华北地区结合部,承接辽宁、京津冀两个经济圈双向辐射,背山面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2.交通网络发达。
绥中县交通网络发达,G1高速、G102和G306线、京沈客运专线、沈山线铁路等密集公路铁路交通网络与绥中港、山海关机场形成了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巨大便利条件。
3.旅游资源丰富。
全县旅游总人数500万人次以上,适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果游结合、休闲康养、生态旅游等,为推进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4.果业等产业优势明显。
山西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和综合产出能力低下 、 生产关 系不协调等 问题 , 制约着山西现代农业 的发展 。因此 , 山西大力 发展现代农业示范 区
是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 增加农 民收入 、 统筹城乡发展和促进转型跨越发展 的重 大举措 。指出制约山西省发 展现代农业的瓶颈问题 , 结合实际 , 针对性 地提出了解决 办法 。 关键词 : 山西 ; 现代农业 ; 发展 ; 问题 ; 对策
f a r me r s ’ i n c o me , b a l a n c e u r b a n a n d r u r a l d e v e l o p me n t nd a p r o mo t e t r a n s f o r ma t i o n a n d l e a p — f o r w a r d d e v e l o p me n t . T h e a r t i c l e p o i n t s o u t he t b o t l t e n e c k i s s u e s r e s t r i c t i n g mo d e n r a g r i c u l t u r e d e v e l o p me n t i n S h a n x i p r o v i n c e a n d c o mb i n e s t h e r e a l i t i e s i n S h a n x i t o p u t f o r wa rd me a s u r e s t o s o l v e t h e c o r c e r n n i n g e x i s t i n g p r o b l e ms . Ke y wo r d s : S h a n x i ; mo d e n r a g r i c u l t u r e ; d e v e l o p me n t ; i s s u e ; c o u n t e r me su a r e
桂林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桂林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在桂林市的建设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桂林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农业基础薄弱。
桂林市农业发展起步较晚,农业基础相对较弱,农田面积有限,农业生产水平低下,产业链条不完整,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基础设施的需求。
2.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桂林市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人才不足,科研机构与农业生产实际需求之间的对接不紧密,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无法提供支撑现代农业特色示范区建设的科技支撑。
3.农产品加工与销售体系不健全。
桂林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在农产品加工与销售体系方面存在问题,加工环节不完善,产品质量不稳定,附加值不高,销售渠道窄,无法实现农产品的良性循环。
4.产业链协同不够。
桂林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协同不够,缺乏整合和协调机制,导致农业产业链断裂,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限制了农业示范区的发展空间。
5.政策扶持不到位。
尽管国家和地方对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给予了政策上的支持,但具体执行的细则不够完善,相关政策的宣传推广不到位,导致大部分农业经营主体对政策不了解,无法积极参与示范区建设。
二、对策建议1.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扩大农田规模,提高农田灌溉设施建设水平,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全面改善现代示范区基础设施条件,为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强对农业科研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科技成果向示范区产业化的转化速度,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3.完善农产品加工与销售体系。
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投入,改进工艺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拓宽销售渠道,开拓市场,培育知名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产品的良性循环。
关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关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思考与对策摘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
文章就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的原则、形式、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现代农业园区;原则;形式;思考与对策中图分类号:s-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017-2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农村向城镇转化、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对构筑具有西安区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原则发展现代农业园区要围绕发展精细种植业、精品畜牧业、精深加工业、园艺特产业、乡村旅游业等五大产业,积极打造粮食高产核心区、畜牧产业精品区、园艺特产示范区、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区、生态农业观光区等现代农业园区,园区建设要实现“六化”目标:1.1 布局区域化统一园区规划布局,对农业生产实行区域集中连片开发。
通过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1.2 投入多元化建立政府奖补、企业主导、社会资金参与的园区建设投资体系。
1.3 产业链条化加强种植、养殖、加工、物流、营销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建设,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1.4 生产标准化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环节纳入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确保园区产品质量安全。
1.5 产品品牌化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提高园区产品品牌知名度,实现同类品种的差异化经营。
1.6 服务专业化完善园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营销等实行专业化服务。
2 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主要形式根据全区农业发展现状和资源优势,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农业基本要求,科学规划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2.1 粮食高产核心区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为载体,重点建设排灌设施齐全、技术集成推广、综合产能提升、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玉米、水稻高产示范园区,单产水平比常规生产分别提高15%和12%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重视和扶持力度的日益加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与运营逐步提上议事日程,然而,示范区在建设发展中尚有突出问题需解决,本文通过阐述这些问题、进一步对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提若干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发展现代科技、建设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现如今,中央三令五申,将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作为推动农业科技致富的有利平台,表明国家已摸索出一条推动“三农”协调发展的新路子,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本文首先论述现代农业示范区在运营与建设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接着就解决这些问题给出若干可靠的见解。
一、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示范区的若干机制体制有待完善
诚然,农业示范区在机制体制方面已开展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然而,因示范区的建设毕竟起步晚、起点较低,出现其他部门给示范区的资金落实不到位以及协作机制较为散乱等不良现象,这与现代农业建设的客观需要是背道而驰的。
在示范区建设所需资金方面,符合“三农”特征的低压担保机制并未出现,为数不少的示范区农户因自身经营规模较小、抵押产品严重匮乏,无力满足现代农业的继续发展对资金的旺盛需求;在农业土地的流转上,因交易
平台的缺失,总的来讲,农村地区土地流向异常散乱、规模不大,农民经营土地的权限流通范围相当狭隘,为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二)农业科技的水平较为低下、缺乏创新活力
在技术层面,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整体水平较为低下,就技术需求的层面讲,农户因自身经营规模的狭隘加剧农业“次生”风险的发生,也不利于农业科技顺利地运用到经营活动中。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富余劳动力流失相当严重,农村整体劳动力的素质尚处在低水平的发展阶段,阻碍了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也在很大意义上降低了示范区农业的综合发展实力;在技术的供应上看,现阶段的农业生产仍延续多年前的陈旧器械设备,缺少科技含量高的全新机械,农业的技术普及度较为低下,同样少优良科技品种,农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科技推广不利于农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求。
(三)示范区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
示范区内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偏小、绝对数量偏少,这严重地削弱了引领农民规模生产的优势功能,未能彻底地组织广大农民,打造与市场“对等沟通”的“经济共同体”,每一农户分散饲养的局面并未得到完全地改变,这不利于现代农业的规模化与社会化的建设与发展。
另一方面,当地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带动能力十分有限,农产品的加工链条十分脆弱,附加值比较较为低下,示范区所培育的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出售范围普遍狭小,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数量不多,示范区的对农业经济的管理与控制较为
松懈,影响产业化经营。
(四)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不尽健全
一直以来,因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低下,示范区的土壤或多或少地存在突出问题,尤其是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较低、酸化现象异常严重。
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的水利设施不完善,在干旱的天气条件下最易削弱抗灾能力,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十分剧烈,这不利于综合产出能力的提高。
“十一五”时期,我国主要农业示范区已推行改土、改水,但由于投资匮乏、建设指标低下,与实际高产、稳产的高水平农田有着显著地差异。
就当前一个时期,农业各项硬件设施的建造经费大都源自于财政扶持与集体投入,这也无法迎合长期示范区农业基建的客观需要。
二、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若干对策
(一)明定示范区的建设类型,有规划地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与完善,要秉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借助于示范区的各项优势条件,明确建设类型与规模,推动蔬菜、养殖和粮食等综合建设目标。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的建设,积极发挥当地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促进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调度,切实保障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方向,将示范区办成综合类农产品加工服务区,实现区内的集约化生产、绿色生产。
明确类型后,便可着重开展示范区的建设任务,从现阶段的粮食配给方面看,要着力解决示范区的道路、沟渠、电力等诸多基础设
施搭配建设,这主要经由农业经济的持续科学化、合理化规划来实现,构建稳产、起点高的农田示范区。
可借由当地的养殖优势,发展规模化家禽养殖,在政府及农业部门的政策引导与资金帮扶下,振兴果蔬产业,形成标准化的蔬菜基地。
(二)加强粮食种植大户和农业建设开发的协同合作
搞好土地流转工作是建设示范区的先决条件,必须推进土地流转的规模化效应,由农业综合建设项目与种植大户的结合,完成农田改造任务,充分做好示范区的基础设施及土地储备。
首先来看,财政、农业及国土等多部门强化联动机制,以更高的要求抓好农田建设;其次,紧密依照示范区的类型差异,构筑规范化的示范园区,并经这些园区的不断扩建与产业升级,最终形成初具规模的农业示范区。
(三)政府要提高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的重视度,给予适度的优惠作为影响系统的、繁杂的工程,农业示范区的创建与运营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关怀。
各地应因地制宜,尽快成立由县级领导干部牵头指挥、各部门分工明确的骨干团队,提高各职能机构的责任意识,合理使用各种农业资源,定时定其召开示范区建设调度会议,及时对建设的成败经验进行反思与总结,努力解决建设中暴露的各项难题,并为建设提供各种物质支援,提升示范区创建的进度与步伐。
三、结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均十分丰富,在
发展和振兴现代农业时,要着力搞好农业示范区建设,正视建设中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加以弥补,为农业的发展夯实牢靠的根基。
参考文献
[1]奚邦圣.关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08).
[2]王汉光.全力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实现富民强县步伐[j].老区建设.2012(05).
[3]雷岁江,曹俐.现代农业示范区实践及发展策略——以江苏连云港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0).
[4]孔福建,许平亚.建设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j].中国农
垦.2010(12).
作者简介:赵媛媛(1989-),女,河北任丘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政策与产业投资;郑红维(1966-),男,河北藁城人,研究员,现任职于河北省农业厅,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